《洒落星辰满乎野》正文 第十八章,朱熹理学
作为人之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族的教化之功。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五教条”
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二,“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三,“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四,“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对于朱熹的哲学思想,更加让青萍关注:
首先是他的“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2理是事物的规律。3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形而下者气也。
再是他的“”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还有就是他的深受后者质疑的“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再有他的“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他的家训也是对于人徳的重要补充,可谓精辟: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对于朱熹所留之名言,世间文人多有流传,青萍一一将之化为人之大道,如饥似渴地加以吸收,来成就自己的大道。罗列如下,你看是不是字字玑珠,金玉良言: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无疑里方是长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朋友,以义合者。
圣人所说的话,光明正大。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礼即理也。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学者须先立志。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为理学家,朱熹一直名闻遐迩,他在儒士中的影响力一度仅次于孔孟,这些圣人极力的呼号,只是在为天地立心吗?是不是他们就是为天地大道发声的代言人?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随着知识的增长,青萍却更加觉得未知的世界如大海一般浩瀚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五教条”
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二,“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三,“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四,“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对于朱熹的哲学思想,更加让青萍关注:
首先是他的“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2理是事物的规律。3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形而下者气也。
再是他的“”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还有就是他的深受后者质疑的“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再有他的“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他的家训也是对于人徳的重要补充,可谓精辟: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对于朱熹所留之名言,世间文人多有流传,青萍一一将之化为人之大道,如饥似渴地加以吸收,来成就自己的大道。罗列如下,你看是不是字字玑珠,金玉良言: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无疑里方是长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朋友,以义合者。
圣人所说的话,光明正大。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礼即理也。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学者须先立志。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为理学家,朱熹一直名闻遐迩,他在儒士中的影响力一度仅次于孔孟,这些圣人极力的呼号,只是在为天地立心吗?是不是他们就是为天地大道发声的代言人?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随着知识的增长,青萍却更加觉得未知的世界如大海一般浩瀚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