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大表哥
乔姨娘走了好一会儿,黔默大概还是没从惊吓里回过神来,始终蔫巴巴的。
“少爷,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啊?”黔默回想了下府里其他几个少爷的贴身小厮是怎么当差的,陷入深刻的自我反省中,“乔姨娘说的对,我不能因为少爷你人好,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我是你的贴身小厮,理应为你分忧解难。平时也就算了,现在少爷你要考试,我还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扰你。少爷,你那会儿就应该让乔姨娘把我拖下去打一顿板子,我的少爷哎”
李成蹊原本想安慰他来着,手都抬起来了,听到这个一波三折的“哎”就知道黔默又抽风了。
外面的说书人,都是一桌一椅一方木,再斯文不过,黔默却是每回都讲的手舞足蹈。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讲故事,还喜欢演,只要场景合适,面前的人合适,他不需要酝酿就能来上一段。
李成蹊喜欢安静,但安静久了也会无聊,有黔默在院子里还是挺欢乐的。有时候甚至觉得,用这种方法来讲故事,也不错。
有时候也挺丢人,比如昨日同样备考的二哥夏明崟过来找他,正撞上黔默上演《窦娥冤》,仰天召唤“八月飞雪”,龇牙咧嘴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自己的目的。
只是不知道他这回想起来的,是哪个话本里的哪个桥段,看风格,应该不是《虬髯客》,是《错斩冯翁》吗?
等黔默一曲唱罢,李成蹊方才示意他去找乔姨娘。
在小弟夏明岚还没降生的时候,乔姨娘因为怀孕而慈母心泛滥,不自觉地想要关心下大儿子。李成蹊心里别扭,能躲就躲,心里巴望着小弟赶紧出来。果然,小儿子出生了,乔姨娘转眼就忘了大儿子,不仅大儿子,就算是夏尚书也很难分走她的注意力。
这样的情况下,乔姨娘跑到他这里来,骂了黔默一顿就走了。
李成蹊觉得乔姨娘有心事
黔默领命而去,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回来:“少爷,我打听到了,乔姨娘这两天确实心情不好,因为乔家有人来京城了。”
事情发生在两天前,乔姨娘去广林寺烧香,解签的时候碰到了亲哥哥乔季一家三口。乔姨娘十多年没跟家里人联系,突然看到娘家人又是高兴又是忐忑,眼泪登时就下来了,谁知一声“大哥”才叫一半,乔季就皱了眉毛,一脸冰冷地走开了。
“彩绣跟我说,乔姨娘当时可怜极了,站在那里也没声音,就是眼泪流个不停,直到上了府里的马车才哭出声来。回到府里又哭到天黑,手帕子哭湿了十几条。”黔默小心翼翼地瞅了瞅李成蹊,“彩绣说,姨娘过来找少爷,大概就是心里委屈,想找个人说说。”
“恐怕不止。”李成蹊提笔写道:“姨娘知道舅舅不会理她,想让我去当个说客,至少弄明白舅舅为什么这么生气。”
亲兄妹,就算是乔姨娘年轻时候做了错事,过了十多年也该消气了,见了面骂一顿也就是了,何至于厌恶?话都不说一句,神色冰冷,这是对乔姨娘死心了啊。
“少爷你真聪明。”黔默点头,摊开巴掌展开一张小纸片,“彩绣已经把舅老爷住的地方弄清楚了,唉,乔姨娘一回府就让人去查的,查到了也没敢上门。”
“有没有问他们为什么突然进京?”李成蹊又写道。
“这个问过了,说是舅老爷家的大公子也是这一届应试的秀才公,听说学问极好。上京书院的秦夫子跟舅老爷是同窗好友,给表少爷做了引荐,如果表少爷这次考中了前十就可以进上京书院念书。舅老爷一来不放心儿子,二来想跟好友聚一聚,索性协同夫人一起来了。”黔默连忙说道,“他们来京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来京一个多月了啊,李成蹊先是诧异秦夫子居然跟舅舅是好友,然后回忆了一下参加“书山有路”的举子们,依稀记得有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姓乔,性情沉稳,样子么,好像是有点乔姨娘的影子。
“你去告诉姨娘,为了不影响大表哥应试的心情,考试前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为好。”李成蹊写道,顿了顿又加了一句,“等考试结束了,我会去找舅舅他们。”
“好嘞。”黔默答应了,忙不迭地跑出去,“我这就去告诉彩绣。”
李成蹊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眯了眯眼睛,然后去看那张纸条:大兴街十三号,大兴街,不就跟徐子固隔了一条胡同嘛。
李成蹊闭门读书的时候,他的几个小伙伴过得也都不轻松,赵小宝跟杨淮要争取在中秋节之前把书稿准备出来,靳兆麟白天忙生意晚上梳理西域的资料,倒是没心思想美人了。
只是偶尔跟人应酬,听到人调侃二皇子金屋藏娇,难免想到那个朝露般清艳的姑娘。
天气渐凉,离中秋节还有六七天的功夫,京都过节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厚,许多在外奔走的人陆陆续续地进京跟家人团聚,靳老爹和闻老爹前后脚进了京。
因“书山有路”收获了一大波好感的二皇子杨淇,虽然还是没能把裴露接进府里,却也体会到了与民同乐的好处,盘算着再上朝的时候,再给底下人弄点福利。理由都是现成的,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片太平盛世的好景象。发点福利既能让底下人沐浴皇恩,歌颂圣德,也能震慑躲在暗处的宵小,传到后世也是一段佳话呀。
父皇听到这话肯定会同意筹办,自己不苦不累不掏钱还能落个好名声。
杨淇跟幕僚还有心腹官员们商量弄点什么福利好,百姓们好打发,几斤米就行了,文武百官却不好糊弄,而且越是他需要交好的,越是难打发。
给银子最得人心,但父皇肯定不答应。
“属下认为,这个福利不一定非要是赏赐东西。春分时有春赐,年底还有腊赐,光是这两样就把中等人口的官员家里,一年的吃穿用度都给包了。陛下c皇后娘娘千秋又有赏赐,各衙门中逢年过节也有好处,百官其实不穷,小福利打动不了他们,大的嘛,也不合适。”一名年纪稍大的幕僚笑着总结,“与其给赏赐,不如谋点别的福利,比如说,官员上朝一站就是两个时辰甚至更长,能不能有把椅子?”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少爷,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啊?”黔默回想了下府里其他几个少爷的贴身小厮是怎么当差的,陷入深刻的自我反省中,“乔姨娘说的对,我不能因为少爷你人好,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我是你的贴身小厮,理应为你分忧解难。平时也就算了,现在少爷你要考试,我还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扰你。少爷,你那会儿就应该让乔姨娘把我拖下去打一顿板子,我的少爷哎”
李成蹊原本想安慰他来着,手都抬起来了,听到这个一波三折的“哎”就知道黔默又抽风了。
外面的说书人,都是一桌一椅一方木,再斯文不过,黔默却是每回都讲的手舞足蹈。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讲故事,还喜欢演,只要场景合适,面前的人合适,他不需要酝酿就能来上一段。
李成蹊喜欢安静,但安静久了也会无聊,有黔默在院子里还是挺欢乐的。有时候甚至觉得,用这种方法来讲故事,也不错。
有时候也挺丢人,比如昨日同样备考的二哥夏明崟过来找他,正撞上黔默上演《窦娥冤》,仰天召唤“八月飞雪”,龇牙咧嘴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自己的目的。
只是不知道他这回想起来的,是哪个话本里的哪个桥段,看风格,应该不是《虬髯客》,是《错斩冯翁》吗?
等黔默一曲唱罢,李成蹊方才示意他去找乔姨娘。
在小弟夏明岚还没降生的时候,乔姨娘因为怀孕而慈母心泛滥,不自觉地想要关心下大儿子。李成蹊心里别扭,能躲就躲,心里巴望着小弟赶紧出来。果然,小儿子出生了,乔姨娘转眼就忘了大儿子,不仅大儿子,就算是夏尚书也很难分走她的注意力。
这样的情况下,乔姨娘跑到他这里来,骂了黔默一顿就走了。
李成蹊觉得乔姨娘有心事
黔默领命而去,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回来:“少爷,我打听到了,乔姨娘这两天确实心情不好,因为乔家有人来京城了。”
事情发生在两天前,乔姨娘去广林寺烧香,解签的时候碰到了亲哥哥乔季一家三口。乔姨娘十多年没跟家里人联系,突然看到娘家人又是高兴又是忐忑,眼泪登时就下来了,谁知一声“大哥”才叫一半,乔季就皱了眉毛,一脸冰冷地走开了。
“彩绣跟我说,乔姨娘当时可怜极了,站在那里也没声音,就是眼泪流个不停,直到上了府里的马车才哭出声来。回到府里又哭到天黑,手帕子哭湿了十几条。”黔默小心翼翼地瞅了瞅李成蹊,“彩绣说,姨娘过来找少爷,大概就是心里委屈,想找个人说说。”
“恐怕不止。”李成蹊提笔写道:“姨娘知道舅舅不会理她,想让我去当个说客,至少弄明白舅舅为什么这么生气。”
亲兄妹,就算是乔姨娘年轻时候做了错事,过了十多年也该消气了,见了面骂一顿也就是了,何至于厌恶?话都不说一句,神色冰冷,这是对乔姨娘死心了啊。
“少爷你真聪明。”黔默点头,摊开巴掌展开一张小纸片,“彩绣已经把舅老爷住的地方弄清楚了,唉,乔姨娘一回府就让人去查的,查到了也没敢上门。”
“有没有问他们为什么突然进京?”李成蹊又写道。
“这个问过了,说是舅老爷家的大公子也是这一届应试的秀才公,听说学问极好。上京书院的秦夫子跟舅老爷是同窗好友,给表少爷做了引荐,如果表少爷这次考中了前十就可以进上京书院念书。舅老爷一来不放心儿子,二来想跟好友聚一聚,索性协同夫人一起来了。”黔默连忙说道,“他们来京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来京一个多月了啊,李成蹊先是诧异秦夫子居然跟舅舅是好友,然后回忆了一下参加“书山有路”的举子们,依稀记得有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姓乔,性情沉稳,样子么,好像是有点乔姨娘的影子。
“你去告诉姨娘,为了不影响大表哥应试的心情,考试前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为好。”李成蹊写道,顿了顿又加了一句,“等考试结束了,我会去找舅舅他们。”
“好嘞。”黔默答应了,忙不迭地跑出去,“我这就去告诉彩绣。”
李成蹊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眯了眯眼睛,然后去看那张纸条:大兴街十三号,大兴街,不就跟徐子固隔了一条胡同嘛。
李成蹊闭门读书的时候,他的几个小伙伴过得也都不轻松,赵小宝跟杨淮要争取在中秋节之前把书稿准备出来,靳兆麟白天忙生意晚上梳理西域的资料,倒是没心思想美人了。
只是偶尔跟人应酬,听到人调侃二皇子金屋藏娇,难免想到那个朝露般清艳的姑娘。
天气渐凉,离中秋节还有六七天的功夫,京都过节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厚,许多在外奔走的人陆陆续续地进京跟家人团聚,靳老爹和闻老爹前后脚进了京。
因“书山有路”收获了一大波好感的二皇子杨淇,虽然还是没能把裴露接进府里,却也体会到了与民同乐的好处,盘算着再上朝的时候,再给底下人弄点福利。理由都是现成的,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片太平盛世的好景象。发点福利既能让底下人沐浴皇恩,歌颂圣德,也能震慑躲在暗处的宵小,传到后世也是一段佳话呀。
父皇听到这话肯定会同意筹办,自己不苦不累不掏钱还能落个好名声。
杨淇跟幕僚还有心腹官员们商量弄点什么福利好,百姓们好打发,几斤米就行了,文武百官却不好糊弄,而且越是他需要交好的,越是难打发。
给银子最得人心,但父皇肯定不答应。
“属下认为,这个福利不一定非要是赏赐东西。春分时有春赐,年底还有腊赐,光是这两样就把中等人口的官员家里,一年的吃穿用度都给包了。陛下c皇后娘娘千秋又有赏赐,各衙门中逢年过节也有好处,百官其实不穷,小福利打动不了他们,大的嘛,也不合适。”一名年纪稍大的幕僚笑着总结,“与其给赏赐,不如谋点别的福利,比如说,官员上朝一站就是两个时辰甚至更长,能不能有把椅子?”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