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南北技法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显赫的人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大凡盗墓者,都可以分为官盗和民盗。像项羽c董卓c曹操,还有那个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孙殿英,都是动用大批士兵明刀明枪地大肆挖掘古墓。他们除了取走里面的宝物,还要毁坏掉墓葬建筑,这种人通常被称为官盗,带有典型的军阀流氓特征。
除了这些明抢的,就是“暗偷”的民盗。民盗大多是来自民间的一些人,以各种方式偷偷挖开古墓,盗取财务,大发横财。这些人有时候会结伴而行,大多会在行动前从史书c地方文献或者民间传说中寻觅出古墓的踪迹。然后就会去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来判断墓葬的级别和年代,再之后就是靠经验和工具进行盗墓了。
古代中国人相信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点,死去的人只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因此古人,不管贫穷还是赋予,总希望死后能带走一些随身物品或者是财宝器具,方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乐。越是地位崇高c家庭富裕的人,他们的墓葬随葬品就会越多。厚葬,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风俗。
恰恰是这些财富,吸引着那些企图发死人财的人。达官贵人在修建自己的墓葬时,也是处心积虑防止盗墓者。盗墓与防盗几乎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盗墓最早在什么朝代出现,至今已无法考证,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吕氏春秋·安死》中有一段描述战国时期的民众生活的文字:“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皆乡里所釜而逐之,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于是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又视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相相之,日夜不休,必得其利,相与分之。”意思是说,君主的不良百姓,父亲的不孝儿子,哥哥的不听话弟弟,都是乡亲邻里排斥驱逐的人。这些人厌恶耕种的辛劳,不肯管理人事,而追求华衣美食来享乐。当投机取巧的心思用尽之后,就会聚集众多人,依靠深山c湖泊c密林和沼泽,进行偷袭和拦路抢劫。他们还查看名山丘陵中的殡葬厚重的坟墓,找房子在附近住下,每天日夜不休的挖掘这些坟墓,一定得到了所想要的好处共同分赃。如此看来,当时盗墓的盛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一边是盗墓,一边是防盗。一边是为了利益和生命安全,盗墓技术不断精益求精;另一边是为了防盗,费尽心思把墓葬建造的真假难辨c机关重重。这样的博弈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中国古代的盗墓贼,从地区上分,有南派和北派两类,以长江为界限。北派中还分出了洛阳帮和关中帮等派别,南派中分出了长沙帮和广东帮等,各帮派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帮外的人很难进来。一般情况下,各帮派之间互不侵犯,各自做各自的。
对于北派来说,是以其“功力”见长,比如盗洞打在何处,是棺前还是棺尾,挖掘时要挖成什么形状,是方洞还是园洞都十分讲究和诡异。方口形的盗洞是北派所创,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比较多见,圈内多称为“关中式盗洞”。北派的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也依然很讲究,比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
据现代考古发现,安阳殷墟的殷商王陵区,西区大墓8座,东区大墓5座都不止一次被盗,残留遗物极少。参加发掘的考古人员记述道,早期盗墓者对墓室位置判断极正确,他们会在墓室的正中开一个圆形的大盗坑,坑口紧贴着墓室四壁。这个盗坑会直达墓室椁顶,此时墓葬内的椁室尚未腐朽坍塌,盗墓者可以直接进入其中,把室内的财物席卷而去。
北派的一些盗墓贼还会在墓周边地区以不同理由盖房子来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子里挖地道通向墓室。他们基本都是夜间行动,外人很难察觉。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中,就记录了用类似手法盗墓的故事:“康熙中,有群盗觊觎玉鱼之藏,乃种瓜墓旁,阴于团焦中穿地道。”这里面所说的“团焦”也就是乡村瓜田中搭建的圆形瓜棚,这类都属于“墓冢盗”们使用最多的经典性方法。
不过不是所有的墓葬都能在旁边盖房屋或者瓜棚的,一旦发现墓葬中有重宝但是附近的环境又不适合搭建遮掩物时,盗墓者甚至会采用迂回的战术,在相对比较远但更为隐蔽的地方下手挖井,然后顺着井再斜着挖,直到通往墓室。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没有一定的耐心和体力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有时为了避开人群,甚至要远出几公里地,工期可能达半年甚至更长。然而,一旦成功,收获也足够其后半辈子的享乐了。
与北派不同,南派以“巧技”见长,大多都是靠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研究知识探穴盗宝。南派的人十分擅长于古代的风水知识,相对于北方人用的洛阳铲,他们更善于使用“望”c“闻”c“问”c“切”四法,这个方法是南派中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属于惯用手段,当然也算得上是南派的绝技。
“望”也就是望地形和风水。盗墓贼凭借自己的经验和风水知识,每到一处,先查看地势。古代墓葬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墓葬风格等原因,在外型上很多已经和自然的平地c山丘c土坡混杂在一起了,行外人即便每天走在墓上也看不出来。但是道行深的盗墓者在几公里外就能看得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古墓在建造时多依据风水布局。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会有大墓葬的存在,而且墓葬的规格也肯定特别高,陪葬的宝物自然也是既多且精,甚至是无价之宝。用这样风水之术来预测地面有无标志墓葬,几乎是出手必中。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除了这些明抢的,就是“暗偷”的民盗。民盗大多是来自民间的一些人,以各种方式偷偷挖开古墓,盗取财务,大发横财。这些人有时候会结伴而行,大多会在行动前从史书c地方文献或者民间传说中寻觅出古墓的踪迹。然后就会去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来判断墓葬的级别和年代,再之后就是靠经验和工具进行盗墓了。
古代中国人相信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点,死去的人只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因此古人,不管贫穷还是赋予,总希望死后能带走一些随身物品或者是财宝器具,方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乐。越是地位崇高c家庭富裕的人,他们的墓葬随葬品就会越多。厚葬,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风俗。
恰恰是这些财富,吸引着那些企图发死人财的人。达官贵人在修建自己的墓葬时,也是处心积虑防止盗墓者。盗墓与防盗几乎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盗墓最早在什么朝代出现,至今已无法考证,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吕氏春秋·安死》中有一段描述战国时期的民众生活的文字:“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皆乡里所釜而逐之,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于是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又视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相相之,日夜不休,必得其利,相与分之。”意思是说,君主的不良百姓,父亲的不孝儿子,哥哥的不听话弟弟,都是乡亲邻里排斥驱逐的人。这些人厌恶耕种的辛劳,不肯管理人事,而追求华衣美食来享乐。当投机取巧的心思用尽之后,就会聚集众多人,依靠深山c湖泊c密林和沼泽,进行偷袭和拦路抢劫。他们还查看名山丘陵中的殡葬厚重的坟墓,找房子在附近住下,每天日夜不休的挖掘这些坟墓,一定得到了所想要的好处共同分赃。如此看来,当时盗墓的盛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一边是盗墓,一边是防盗。一边是为了利益和生命安全,盗墓技术不断精益求精;另一边是为了防盗,费尽心思把墓葬建造的真假难辨c机关重重。这样的博弈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中国古代的盗墓贼,从地区上分,有南派和北派两类,以长江为界限。北派中还分出了洛阳帮和关中帮等派别,南派中分出了长沙帮和广东帮等,各帮派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帮外的人很难进来。一般情况下,各帮派之间互不侵犯,各自做各自的。
对于北派来说,是以其“功力”见长,比如盗洞打在何处,是棺前还是棺尾,挖掘时要挖成什么形状,是方洞还是园洞都十分讲究和诡异。方口形的盗洞是北派所创,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比较多见,圈内多称为“关中式盗洞”。北派的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也依然很讲究,比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
据现代考古发现,安阳殷墟的殷商王陵区,西区大墓8座,东区大墓5座都不止一次被盗,残留遗物极少。参加发掘的考古人员记述道,早期盗墓者对墓室位置判断极正确,他们会在墓室的正中开一个圆形的大盗坑,坑口紧贴着墓室四壁。这个盗坑会直达墓室椁顶,此时墓葬内的椁室尚未腐朽坍塌,盗墓者可以直接进入其中,把室内的财物席卷而去。
北派的一些盗墓贼还会在墓周边地区以不同理由盖房子来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子里挖地道通向墓室。他们基本都是夜间行动,外人很难察觉。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中,就记录了用类似手法盗墓的故事:“康熙中,有群盗觊觎玉鱼之藏,乃种瓜墓旁,阴于团焦中穿地道。”这里面所说的“团焦”也就是乡村瓜田中搭建的圆形瓜棚,这类都属于“墓冢盗”们使用最多的经典性方法。
不过不是所有的墓葬都能在旁边盖房屋或者瓜棚的,一旦发现墓葬中有重宝但是附近的环境又不适合搭建遮掩物时,盗墓者甚至会采用迂回的战术,在相对比较远但更为隐蔽的地方下手挖井,然后顺着井再斜着挖,直到通往墓室。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没有一定的耐心和体力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有时为了避开人群,甚至要远出几公里地,工期可能达半年甚至更长。然而,一旦成功,收获也足够其后半辈子的享乐了。
与北派不同,南派以“巧技”见长,大多都是靠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研究知识探穴盗宝。南派的人十分擅长于古代的风水知识,相对于北方人用的洛阳铲,他们更善于使用“望”c“闻”c“问”c“切”四法,这个方法是南派中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属于惯用手段,当然也算得上是南派的绝技。
“望”也就是望地形和风水。盗墓贼凭借自己的经验和风水知识,每到一处,先查看地势。古代墓葬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墓葬风格等原因,在外型上很多已经和自然的平地c山丘c土坡混杂在一起了,行外人即便每天走在墓上也看不出来。但是道行深的盗墓者在几公里外就能看得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古墓在建造时多依据风水布局。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会有大墓葬的存在,而且墓葬的规格也肯定特别高,陪葬的宝物自然也是既多且精,甚至是无价之宝。用这样风水之术来预测地面有无标志墓葬,几乎是出手必中。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