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百四十二章 楚王元六年初次朝会(下)
“既如此!那这户部尚书就由李斯接任,至于大楚银行,则由韩非来管理,庄卿,寡人这里也实在离不开你,您是父王留下的老臣,寡人还需您在旁耳提面命,既如此,督察院左都御史,就由庄卿接任!”
其实督察院左都御史品级一直不高,之前一直是由李斯兼任的,但是因为李斯年轻,资历不足,再加上左都御史品级不高,因此人微言轻,一直也没能在朝堂之上形成什么大作用。
这个监察部门实际上,没起到什么有效的监察作用,也没被朝廷百官太放在眼里,相比对于锦衣卫这把利剑的恐惧,百官们对这个部门都不太在意。
但是如今熊元把庄辛这个两朝老臣,德高望重,同时有敢于直言上谏之人,按在了左都御史的位子上,熊元估计这些监察天下的言官要势力大涨了。
至于这个时候让李斯来当这个户部尚书,那也是因为李斯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的酷吏,熊元如今需要的就是震慑地方豪强,让他们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正需要李斯这样的酷吏。
“此事干系重大,吏部尚书黄歇、户部尚书李斯、刑部尚书屈考、锦衣卫副指挥使薛越,你们四人亲赴淮水诸县,负责详细调查此事!”
说到这里,熊元停了下来,扫视了一眼下面跪坐着的群臣,开口说道。
“寡人知道,这些地方豪强敢于如此作为,少不得有在这风宫大殿为其撑腰的重臣,该怎么做不用寡人教你们吧!”
说完以后,朝堂之上有几人原本颤抖的厉害的身躯,一下子放松了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眼中满满的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熊元倒不是不想收拾这些人,但是水至清则无鱼,这些人私下里的作为,已经被锦衣卫查了个底掉,这些人随时可以收拾,但是收拾完一批再换上来一批,未必会比这一批干净多少。
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填充国库,估计有这次的教训,他们也会安生两年,等以后谁吃进去的太多,养的太肥,再杀了吃肉。
而熊元这一次之所以安排吏部介入调查,并且是吏部尚书亲自前往,就是因为这次的事有些地方,是地方豪强欺上瞒下干的,也有一些地方,则是地方官吏与豪强们勾结起来干的,因此要震慑的可不仅仅是地方豪强,还有这文武百官,因此才会让吏部插手。
同时六部尚书去了三个,再加上一个锦衣卫副指挥使,这是熊元在表态,这种情况下,该收敛的赶紧收敛,吃进去的赶紧拿出来,否则这一次解决不了,下一次去的就肯定是朝廷大军了。
当然,熊元之前提出在六部之外,多设部门也是为此考虑,这次双季稻流入秦国,很明显是户部的失职。
若是能够有管商业的部门,管税收的部门,管农业生产的部门等等多个部门存在,那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即便是一个部门出现了疏忽,另外的部门也肯定能够尽快地发现,不至于出现这种大规模资敌的情况。
其实,楚国作为一个立国已经数百年的王朝,国内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非常多,绝对不是之前熊元所单纯的以为,解决了封君贵族的问题,就可以高枕无忧的。
要知道楚国的历史可是非常漫长的,从周文王时期,大启群蛮逐渐崛起,建立楚国,距今天可是已经有八百多年了,即便是从楚武王熊通僭越称王算起,距现在也已经有四百多年了,这个时间跨度可是非常大的。
相比于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王朝,这个数据已经相当惊人了,要知道,中国封建王朝中比较长寿的两宋,宋朝319年,两宋合起来也才三百一十九年。
甚至于两汉加上王莽的新朝,合在一起,也才四百年出头,西汉214年,东汉195年,新朝,西汉、新朝、东汉、加上中间的几年战乱,一共也才是426年。
即便是号称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强盛的唐朝,也不足三百年,唐朝290年。
而楚国从楚武王熊通僭越称王,距今为止,存在的时间都远超任何一个王朝,存在这么久,并不是说楚国有多强盛,也不是说楚国国内,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是因为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这些群雄并起的时代,在外部给楚国了很大的压力,将楚国的内部矛盾掩盖了。
楚国就像是一口大锅,楚王和楚国的封君贵族,各地豪强都在从这口锅里盛饭吃,自己楚国人怎么争怎么抢都可以,但是一旦其他国家也伸出了勺子来盛饭,肯定会被所有在这口锅里吃饭的人一起动手,给撵出去。
这也是楚国或者说,包括齐、秦、燕在内这些国家,能够存在如此之久的根源,也就是《孟子·告子下》中所说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些国家能够存在如此之久,就是因为有敌国外患虎视眈眈,即使国内出现了再严重的矛盾,一旦遇到敌国入侵,这些矛盾的制造者总会设法互相妥协,进而共同抵御外辱,以延长国家命脉。
但是互相妥协以后不代表矛盾消失了,这些矛盾只是因为受到外部压迫,而暂时搁置了,如此长久积攥下来,搁置的矛盾越来越多,楚国国内可以说是盘根错节,矛盾重重,非常难以处理。
之前熊元以手中的军事力量,强行处理了封君贵族的问题,虽然造成了一些混乱,但是能够有惊无险的渡过难关,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楚王元六年,在熊元原本的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去年诸国间签订了洛阳会盟的盟约,意味着今年应该会是一个相对平稳,不会轻易引发战乱的年份。
同时双季稻已经经过数年的培植,今年已经可以在全出国范围内推广种植,再加上南方奴隶的抓捕,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以及银行和超市的建立,加强了对货币和商品流通的监管,这些都是在为楚王元六年,熊元打算进行的事打基础,偏偏这个时候闹出这么大乱子。
熊元既不能大规模打击,引起动乱,进而影响到自己即将展开的一系列变革,但同时也不能打击力度太轻,这样只会让这些地方豪强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因此熊元才会派出,屈考这个老成持重之人,同时又派出李斯这等酷吏,而让黄歇居中主持,把持打击的力度,至于锦衣卫,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豪强被逼急了以后,会狗急跳墙,会对黄歇等人下手,因此,锦衣卫主要的任务是暗中保护三名尚书,同时暗中搜集证据,并向熊元传递消息。
当然不可否认有锦衣卫跟着,也是在黄歇等人头上悬了把刀,让三人只能秉公办理,不敢稍有徇私。
想到这里,熊元觉得,既然要变动,索性今天是个好机会,于是开口说道。
“工部侍郎宋玉,修建荆楚学府有功,刚好寡人有意建立商业部,同样位同六部,这商业部的尚书,就由宋玉先干着,工部侍郎就由唐勒来试试吧!”
熊元的官职调整,让下方的州候,眼中瞳孔猛地一缩,庄辛原本皱着的眉头,此时皱的更紧了,同样的兵部尚书景阳也是面色一变。
这些熊元都看在眼里,熊元不由的对这几人高看一眼,毕竟是能够在楚国朝堂呼风唤雨几十年的先王老臣。
仅仅是自己的几个看似随意的动作,就能够敏感的意识到一些问题,其实从熊元的动作来看,很明显,将六部逐渐拆分。
一方面削弱了六部的权柄,同时在户部、吏部、银行、加上如今的商业部、甚至于工部都开始逐渐换上新人。
而且吏部作为六部之首,作为掌管百官考核和升降的主要部门权柄很大,而户部主管天下钱粮,同样是实权部门,虽然从户部分割出来了商业部和银行,但是不可否认,户部的权柄之重几乎不下于吏部。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若是不给钱粮,其他各部啥事都干不成,相比于礼部、刑部、兵部这三部,吏部和户部可谓是权柄最重的两部,但是这两部如今基本上,全是熊元换上的新人,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至于说兵部的权柄同样很重,本来兵部的权柄确实很重,但是实际上,如今兵部只是个空架子,调动不了任何的军队,除了定期从户部拿到一些钱粮运送给各地驻扎的朝廷军队,其他的兵部完全插不上手。
因为楚国的各路大军的将军,几乎全部是熊元亲手提拔的,没有熊元的调令,其他人完全调不动的。
再加上礼部被一分为二后,基本上也成了个花架子,这也是引起庄辛、州候、景阳几人面色变化的根源,几人已经意识到,熊元在不知不觉间,将朝中的主要部门全部掌控在了手中,而根据几人对熊元的了解。
再加上这一年多来熊元的各种举措,几人也已经意识到,楚国怕是会迎来大变,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楚王元。
几人不能确定这次变革是好还是坏,但是从以往的经历来看,楚王元的很多举措,虽然大胆冒险,但是对楚国来说基本都是有益处的。
因此几人也并没有再多想,当然此时几人也意识到,熊元将庄辛放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也是为楚国即将展开的计划加一个防盗门。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熊元深知,庄辛向来耿直刚正,有他来当这个楚国的的监察和谏言的官员之首,熊元一方面觉得有庄辛统领督察院,自己定然能够省心不少。
但另一方面心里确实也是惴惴不安,感到没底,因为熊元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自已以后行事稍有放荡,估计庄辛就会像后世明朝的那些言官一样,带着一群言官跪在王宫里,以死相谏。
熊元想想也是头大,想想后世明朝的皇帝有多苦逼,有些明朝皇帝,那可真的是,在自己的皇宫里,被言官以死相谏逼得躲都没处躲。
当然,短期内楚国的言官,肯定达不到明朝的言官的那种程度,明朝那是一群悍不畏死的文人,以能够死在向明朝皇帝谏言的路上为荣,也由此,才让这些原本身份地位都不高的明朝言官,在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
如今的楚国可远远没有这种风气,熊元觉得最起码自己应该是见不到这种场面了,也许子孙后代有可能能够见到。
言归正传,随着商业部的设立,以及商业部尚书宋玉的任命,熊元下达了楚国商业部建立后的第一个命令。
“在全出国范围内取消入关过城的关税,同时将原本的商税改为交易税,同时下调至五十税一,商品不交易不收税……”
熊元为了刺激楚国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吸纳他国的商人来楚国,进行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免收了楚国国内的关税,单此一项就会有吸引六国许多商人来楚,相比之下五十税一的商税,反倒显得无所谓了。
这个时代的商人,最怕的不是商税,而是关税,这个时代的关税不是后世的关税,这个时代的关税,说的是入关过城的时候,需要交纳的税,这不是一次缴纳完了,这是路过一座城池,就需要交一部分税。
当然对于楚国来说,历来奉行的就是力农重商的国策,因此楚国的商人不少,也由此楚国的的商税和关税,是楚国国库的一项重要收入,也因此,熊元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是一片窃窃私语之声,紧随其后的便是一片反对之声。
其中以庄辛这老头为最,毕竟庄辛是原本的户部尚书,对于楚国的国库收入来源很清楚,也因此,熊元话音刚落,庄辛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其实督察院左都御史品级一直不高,之前一直是由李斯兼任的,但是因为李斯年轻,资历不足,再加上左都御史品级不高,因此人微言轻,一直也没能在朝堂之上形成什么大作用。
这个监察部门实际上,没起到什么有效的监察作用,也没被朝廷百官太放在眼里,相比对于锦衣卫这把利剑的恐惧,百官们对这个部门都不太在意。
但是如今熊元把庄辛这个两朝老臣,德高望重,同时有敢于直言上谏之人,按在了左都御史的位子上,熊元估计这些监察天下的言官要势力大涨了。
至于这个时候让李斯来当这个户部尚书,那也是因为李斯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的酷吏,熊元如今需要的就是震慑地方豪强,让他们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正需要李斯这样的酷吏。
“此事干系重大,吏部尚书黄歇、户部尚书李斯、刑部尚书屈考、锦衣卫副指挥使薛越,你们四人亲赴淮水诸县,负责详细调查此事!”
说到这里,熊元停了下来,扫视了一眼下面跪坐着的群臣,开口说道。
“寡人知道,这些地方豪强敢于如此作为,少不得有在这风宫大殿为其撑腰的重臣,该怎么做不用寡人教你们吧!”
说完以后,朝堂之上有几人原本颤抖的厉害的身躯,一下子放松了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眼中满满的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熊元倒不是不想收拾这些人,但是水至清则无鱼,这些人私下里的作为,已经被锦衣卫查了个底掉,这些人随时可以收拾,但是收拾完一批再换上来一批,未必会比这一批干净多少。
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填充国库,估计有这次的教训,他们也会安生两年,等以后谁吃进去的太多,养的太肥,再杀了吃肉。
而熊元这一次之所以安排吏部介入调查,并且是吏部尚书亲自前往,就是因为这次的事有些地方,是地方豪强欺上瞒下干的,也有一些地方,则是地方官吏与豪强们勾结起来干的,因此要震慑的可不仅仅是地方豪强,还有这文武百官,因此才会让吏部插手。
同时六部尚书去了三个,再加上一个锦衣卫副指挥使,这是熊元在表态,这种情况下,该收敛的赶紧收敛,吃进去的赶紧拿出来,否则这一次解决不了,下一次去的就肯定是朝廷大军了。
当然,熊元之前提出在六部之外,多设部门也是为此考虑,这次双季稻流入秦国,很明显是户部的失职。
若是能够有管商业的部门,管税收的部门,管农业生产的部门等等多个部门存在,那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即便是一个部门出现了疏忽,另外的部门也肯定能够尽快地发现,不至于出现这种大规模资敌的情况。
其实,楚国作为一个立国已经数百年的王朝,国内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非常多,绝对不是之前熊元所单纯的以为,解决了封君贵族的问题,就可以高枕无忧的。
要知道楚国的历史可是非常漫长的,从周文王时期,大启群蛮逐渐崛起,建立楚国,距今天可是已经有八百多年了,即便是从楚武王熊通僭越称王算起,距现在也已经有四百多年了,这个时间跨度可是非常大的。
相比于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王朝,这个数据已经相当惊人了,要知道,中国封建王朝中比较长寿的两宋,宋朝319年,两宋合起来也才三百一十九年。
甚至于两汉加上王莽的新朝,合在一起,也才四百年出头,西汉214年,东汉195年,新朝,西汉、新朝、东汉、加上中间的几年战乱,一共也才是426年。
即便是号称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强盛的唐朝,也不足三百年,唐朝290年。
而楚国从楚武王熊通僭越称王,距今为止,存在的时间都远超任何一个王朝,存在这么久,并不是说楚国有多强盛,也不是说楚国国内,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是因为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这些群雄并起的时代,在外部给楚国了很大的压力,将楚国的内部矛盾掩盖了。
楚国就像是一口大锅,楚王和楚国的封君贵族,各地豪强都在从这口锅里盛饭吃,自己楚国人怎么争怎么抢都可以,但是一旦其他国家也伸出了勺子来盛饭,肯定会被所有在这口锅里吃饭的人一起动手,给撵出去。
这也是楚国或者说,包括齐、秦、燕在内这些国家,能够存在如此之久的根源,也就是《孟子·告子下》中所说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些国家能够存在如此之久,就是因为有敌国外患虎视眈眈,即使国内出现了再严重的矛盾,一旦遇到敌国入侵,这些矛盾的制造者总会设法互相妥协,进而共同抵御外辱,以延长国家命脉。
但是互相妥协以后不代表矛盾消失了,这些矛盾只是因为受到外部压迫,而暂时搁置了,如此长久积攥下来,搁置的矛盾越来越多,楚国国内可以说是盘根错节,矛盾重重,非常难以处理。
之前熊元以手中的军事力量,强行处理了封君贵族的问题,虽然造成了一些混乱,但是能够有惊无险的渡过难关,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楚王元六年,在熊元原本的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去年诸国间签订了洛阳会盟的盟约,意味着今年应该会是一个相对平稳,不会轻易引发战乱的年份。
同时双季稻已经经过数年的培植,今年已经可以在全出国范围内推广种植,再加上南方奴隶的抓捕,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以及银行和超市的建立,加强了对货币和商品流通的监管,这些都是在为楚王元六年,熊元打算进行的事打基础,偏偏这个时候闹出这么大乱子。
熊元既不能大规模打击,引起动乱,进而影响到自己即将展开的一系列变革,但同时也不能打击力度太轻,这样只会让这些地方豪强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因此熊元才会派出,屈考这个老成持重之人,同时又派出李斯这等酷吏,而让黄歇居中主持,把持打击的力度,至于锦衣卫,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豪强被逼急了以后,会狗急跳墙,会对黄歇等人下手,因此,锦衣卫主要的任务是暗中保护三名尚书,同时暗中搜集证据,并向熊元传递消息。
当然不可否认有锦衣卫跟着,也是在黄歇等人头上悬了把刀,让三人只能秉公办理,不敢稍有徇私。
想到这里,熊元觉得,既然要变动,索性今天是个好机会,于是开口说道。
“工部侍郎宋玉,修建荆楚学府有功,刚好寡人有意建立商业部,同样位同六部,这商业部的尚书,就由宋玉先干着,工部侍郎就由唐勒来试试吧!”
熊元的官职调整,让下方的州候,眼中瞳孔猛地一缩,庄辛原本皱着的眉头,此时皱的更紧了,同样的兵部尚书景阳也是面色一变。
这些熊元都看在眼里,熊元不由的对这几人高看一眼,毕竟是能够在楚国朝堂呼风唤雨几十年的先王老臣。
仅仅是自己的几个看似随意的动作,就能够敏感的意识到一些问题,其实从熊元的动作来看,很明显,将六部逐渐拆分。
一方面削弱了六部的权柄,同时在户部、吏部、银行、加上如今的商业部、甚至于工部都开始逐渐换上新人。
而且吏部作为六部之首,作为掌管百官考核和升降的主要部门权柄很大,而户部主管天下钱粮,同样是实权部门,虽然从户部分割出来了商业部和银行,但是不可否认,户部的权柄之重几乎不下于吏部。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若是不给钱粮,其他各部啥事都干不成,相比于礼部、刑部、兵部这三部,吏部和户部可谓是权柄最重的两部,但是这两部如今基本上,全是熊元换上的新人,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至于说兵部的权柄同样很重,本来兵部的权柄确实很重,但是实际上,如今兵部只是个空架子,调动不了任何的军队,除了定期从户部拿到一些钱粮运送给各地驻扎的朝廷军队,其他的兵部完全插不上手。
因为楚国的各路大军的将军,几乎全部是熊元亲手提拔的,没有熊元的调令,其他人完全调不动的。
再加上礼部被一分为二后,基本上也成了个花架子,这也是引起庄辛、州候、景阳几人面色变化的根源,几人已经意识到,熊元在不知不觉间,将朝中的主要部门全部掌控在了手中,而根据几人对熊元的了解。
再加上这一年多来熊元的各种举措,几人也已经意识到,楚国怕是会迎来大变,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楚王元。
几人不能确定这次变革是好还是坏,但是从以往的经历来看,楚王元的很多举措,虽然大胆冒险,但是对楚国来说基本都是有益处的。
因此几人也并没有再多想,当然此时几人也意识到,熊元将庄辛放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也是为楚国即将展开的计划加一个防盗门。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熊元深知,庄辛向来耿直刚正,有他来当这个楚国的的监察和谏言的官员之首,熊元一方面觉得有庄辛统领督察院,自己定然能够省心不少。
但另一方面心里确实也是惴惴不安,感到没底,因为熊元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自已以后行事稍有放荡,估计庄辛就会像后世明朝的那些言官一样,带着一群言官跪在王宫里,以死相谏。
熊元想想也是头大,想想后世明朝的皇帝有多苦逼,有些明朝皇帝,那可真的是,在自己的皇宫里,被言官以死相谏逼得躲都没处躲。
当然,短期内楚国的言官,肯定达不到明朝的言官的那种程度,明朝那是一群悍不畏死的文人,以能够死在向明朝皇帝谏言的路上为荣,也由此,才让这些原本身份地位都不高的明朝言官,在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
如今的楚国可远远没有这种风气,熊元觉得最起码自己应该是见不到这种场面了,也许子孙后代有可能能够见到。
言归正传,随着商业部的设立,以及商业部尚书宋玉的任命,熊元下达了楚国商业部建立后的第一个命令。
“在全出国范围内取消入关过城的关税,同时将原本的商税改为交易税,同时下调至五十税一,商品不交易不收税……”
熊元为了刺激楚国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吸纳他国的商人来楚国,进行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免收了楚国国内的关税,单此一项就会有吸引六国许多商人来楚,相比之下五十税一的商税,反倒显得无所谓了。
这个时代的商人,最怕的不是商税,而是关税,这个时代的关税不是后世的关税,这个时代的关税,说的是入关过城的时候,需要交纳的税,这不是一次缴纳完了,这是路过一座城池,就需要交一部分税。
当然对于楚国来说,历来奉行的就是力农重商的国策,因此楚国的商人不少,也由此楚国的的商税和关税,是楚国国库的一项重要收入,也因此,熊元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是一片窃窃私语之声,紧随其后的便是一片反对之声。
其中以庄辛这老头为最,毕竟庄辛是原本的户部尚书,对于楚国的国库收入来源很清楚,也因此,熊元话音刚落,庄辛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