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五百八十一章 荀文若舌战群儒
京都之中风起云涌,转眼已是七月七日,整个京都内外,暗流汹涌,波澜谲异,有道是朱门乞巧沸欢声,有刘奇在暗中推波助澜,这乞巧之日,京都之中不仅仅是沸欢之声,更多的还是街面上那如潮的renliu纷沓而至。
更让京都之中公卿百官贩夫走卒人人为之沸腾的是,今日在宫城西侧营建的天子行苑太平苑,对天下读书人开放,共议新政旧政优劣之别,由大鸿胪祝龟祝元灵和尚书左丞荀彧荀文若主持一众事宜,尚书令陈纪chenyuan方之子陈群陈长文从旁辅佐,尚书台掾属赖恭赖元敬负责述说新政事宜。
刘奇携着几名手下,换了一身便装,混迹在人群中,看着高台之上前方端坐的几人,为首之人正是袁绍帐下心腹幕僚,颍川辛评辛仲治,以及吕布帐下大才,射阳臧洪臧子源,看着这二人行事之间针锋相对的模样,谁也不肯示弱,刘奇心中多了一抹镇定之色,看来,河北的问题,自己一时间可以放下心了!
除却这二人之外,还有曹操长子曹昂曹子修端坐在席上,随后的便是一名带着几分落魄不羁有几分随意的中年汉子坐在席上,早有左右言说,刘奇当下便也明白,此人多半就是那刘备帐下的同乡人简雍简宪和了。
在臧洪臧子源身侧落后半个席位的地儿,坐着一名四十余岁的汉子,衣着华丽,眉眼之中带着几分奸猾之色,刘奇细细思忖,此人便是公孙瓒帐下心腹邹丹无疑了。
看着只有这几人坐在席上,其余人都熙熙攘攘的站在后边聆听,刘奇微微眯着眼睛问道,“荀正没来?”
刘奇身旁的陈忠压低声音带着几分阴沉说道,“荀正身为荀氏旁系,所行多与荀氏理念有悖,如今荀彧在主持事务,荀正上台多半是自取其辱,传到袁公路耳中,难免被袁公路看清,这家伙倒也干脆,到了京都之后,干脆闭门不出。”
刘奇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眼看着时间不早,高台之上的祝龟用带着几分蜀中口音的话语朗声开口道,“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故英才圣贤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世之先河,革故鼎新,扫除天下弊端,让天下太平,百姓得享安宁。暴秦苛捐杂税沉重,故百姓揭竿而起,扫除天下弊端,高祖能够立汉,所秉承者不过公心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祝龟顿了顿,继续朗声说道,“然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文景以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藩平世,时至今日,我大汉已然危如累卵,苛捐杂税沉重,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我大汉大好河山,数年之内,竟满目疮痍,天子王侯,公卿士族,人人心有怜悯而不忍直视。如今天下方才算得上太平,警告朝中公卿议定,准备废除口赋、算赋,更改徭役之法,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谬矣!谬矣!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小儿指点朝堂高下,如此我大汉危矣!”臧洪身旁一名三十许岁,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摇头晃脑,满是不忿的开口。
陈忠不等刘奇开口,就凑到刘奇耳畔说道,“此人是臧洪同乡陈容,也算是有几分学识,十分仰慕臧洪,跟随在臧洪左右,为臧洪所驱驰!”
荀彧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不知先生所说,小儿指点朝堂高下,是在说何人?莫非是说我朝贡公卿百官,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是说,先生看不上我大汉朝中公卿百官的才能,认为我大汉朝中公卿德不配位?”
荀彧的一句话却是诛心之语,陈容却也并非泛泛之辈,丝毫不接荀彧的话茬,开口说道,“这话可是荀左丞说的,并非是陈某说的,在陈某看来,这废除算赋、口赋之举,不过说庸人之举,自断我大汉根基,若是国库无有税赋,我大汉何以养兵护佑边疆?何以养活朝中公卿百官治理天下?这天下何来的太平?”
荀彧毫不犹豫的开口反驳,“敢问陈先生,我大汉不曾少过公卿百官俸禄,这大汉天下可曾太平?贪官横行,吏治败坏,可曾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荀某倒想问陈先生一句,何为国本?”
不等陈容在说话,臧洪就呵斥道,“陈容,休得胡言,还不退下!”
旋即臧洪面上带着几分灿烂的笑容说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不知荀左丞以为如何?”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臧别驾所言甚是!民为邦本,确是至理!我大汉如今税法新政,便是秉承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实施,让百姓得以安康太平!”
“嗤!”辛评不由得嗤笑一声,“文若,几年不见,你这嘴皮子越发顺溜了!”
荀彧轻轻抖了抖眉头,含笑针锋相对,“原来是辛仲治,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本官代表的是朝廷,自有朝廷威严,请唤荀某一声荀左丞,荀某虽然官卑职小,却也不敢有损我大汉威严,若是你要和本官论私交,等到今日事毕,本官自请你喝酒,也无不可!可这公私需得分明,若是这大庭广众之下,你胆敢再口出不逊,那就休怪荀某不讲情面了!”
荀彧的一番话,说的正气凛然,听的厅中诸人是一愣一愣的,一时间倒也让众人不由得对荀彧刮目相看,朝中果然英才济济,这位不过是尚书左丞,言辞就如此犀利,看来,也是当世英才!
“呵呵,荀左丞!”辛评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那辛某倒是想问上荀左丞一句,朝廷废除这口赋、算赋,国库一下子空了一大半,若是有灾情来袭,该当如何?”
荀彧丝毫不以为意,缓缓开口问道,“辛仲治,你好歹也是我颍川士子,眼光何曾如此浅显?治国之道,需以治本为上,如此才能根治顽疾!这天下灾祸,大抵是因流民而起,本侯且问上一句,这流民是从何而来?”
看到众人寂静无声,荀彧放大了声音开口问道,“在座也都是我大汉英才,不知谁人能告诉荀某,这天下流民,是从何而来?”
邹丹撇了撇嘴说道,“荀左丞此言不过泛泛,以邹丹看来,这天下流民,不外乎天灾**而已!”
荀彧轻轻点了点头说道,“邹先生所言不错,这天下流民产生,不外乎是天灾**而已!可在荀某看来,这天下流民产生,不外乎是**!汉初有天灾之时,流民四处流窜,天子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所以流民渐渐消亡,为何而今流民之势,愈演愈烈?”
荀彧顿了顿说道,“不外乎是苛捐杂税沉重,百姓无谋生之计,不得已沦为流民,所以想要天下太平,让流民之势渐消于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我大汉才能缓和过来!”
辛评身旁一人开口说道,“荀左丞此言不错,可轻徭薄赋,不代表废除税赋,如今朝天下令废除算赋、口赋,这各地府库可就空虚了,加上天灾不断袭扰,百姓这日子过不下去,还是得沦为流民!”
荀彧开口反问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辛佐治在此!本固则邦宁,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根基所在,荀某不才,倒是想问一句,这废除口赋,算赋有何错?口赋本是天子私库收入,如今天子仁慈,体恤怜悯百姓,下诏废除口赋,不知道可碍着诸位的事情了?诸位不念天子仁慈,反倒是如此苦苦相逼,是何道理?”
荀彧问了一半就停了下来,按照大汉定制,口赋是天子的税收,归少府,入天子私库以为用,算赋是朝廷的税收,归大司农,入国库以为天下所用,此刻荀彧不提算赋,只是言说口赋是天子仁慈,诸人言辞逼迫,是想陷天子于不仁不义,一时间,诸人倒也未敢妄言!
臧洪拂袖大笑道,“荀左丞何故顾左右而言他,口赋是天子私用,废除于我等而言无甚干系,天子体谅怜悯百姓,天下人都心中有数,自然念及天子仁慈,可这废除算赋,确是大大的动摇了国本!”
荀彧朗声笑道,“不然!不然!以荀某看来,这算赋,才是大大动摇了国本!百姓本苦,这流民中有多少人是因为缴纳不起算赋,而失却自家土地,继而沦为流民,多半是苛捐杂税逼迫,这才是动摇我大汉国本!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若是百姓连谋生之计都失却了,这算赋,就是逼迫着百姓沦为流民,动摇我大汉国本!”
荀彧顿了顿说道,“收缴税赋,要衡量的是有无能力缴纳税赋,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便是如此!所以我大汉新定之政,便是将税赋分摊到田亩之上,按照田亩缴纳税赋,若是遭遇天灾,则免除相应税赋,如此一来,我大汉国库反倒是更为充盈。”
简雍带着几分洒脱贸然的开口问道,“荀左丞,那依你之见,这流民,当赈还是不当赈?”
荀彧轻轻抽了抽嘴角,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当赈!”
荀彧的一句话,让场上这么多的人瞬间为之哗然,荀彧既然代表着朝廷,那现在说出这话来,要是传了出去,被别有用心之人一搅合,那到时候,这名声,可以说是迎风臭十里,连带着荀氏,也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看到场上群情激奋,荀彧大喝一声道,“诸位且安静下来,且听荀某一言,再议论不迟!”
等到众人稍稍安静下来,荀彧这才朗声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面对流民,朝廷要做的,是替百姓着想,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是一味赈济,又能赈济到几时?李记有云,食力无数,大司马言说,自食其力,与先贤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固有以工代赈之法,既然让百姓有了奔头,也不至于懒惰成疾!
百姓自食其力,用双手换取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便是授人以渔,给了百姓一个谋生之计,百姓何需再赈济?官吏治理百姓获取俸禄,百姓动手赢得立足之姿,何错有之?”
听到荀彧的话,场中众人更是议论纷纷,诸如臧洪,辛毗等有识之士,听到荀彧此言,心中已然是泛起了惊涛骇浪,之前刘奇以工代赈行事,众人都还没当一回事,可此刻荀彧将此事摆到台面上,要是传扬了出去,那如今刘奇治下,各地流民恐怕会纷沓而至。
人群中有一人站了出来,开口问道,“敢问荀左丞,若是遭受天灾,以工代赈不足以百姓生活所需,朝廷该当如何行事?”
荀彧笑眯眯的说道,“自当是由官府出面,向其拆借粮草,等到播种丰收之后,再逐渐归还府库即刻这便是要各地官府出面组织了,朝廷诏书传达很快,可是官吏尸位素餐不作为,这也是我大汉有今日之祸的根由所在。”
那人继续开口问道,“既然荀左丞如此说,想来定然是有经验在前了,某家倒想问一句,君与民,何轻何重?”
荀彧笑了说道,“民为邦本,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那人同样爽朗一笑道,“荀左丞此言,某家不敢赞同,既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何百姓却要劳苦耕作?天子却能高坐庙堂,乐享其成?”
荀彧轻飘飘的说道,“原来你也知晓天子高坐庙堂!”
听到荀彧的话,那人拱手道,“还请荀左丞解惑!”
荀彧哼了一声道,“若是君为重!百姓岂不被压倒在地起不来?社稷为地,承载生灵,天子为天,雨露照拂,故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能承平!”
那人轻轻扯了扯嘴角说道,“当今之世,某家可未曾见到天下太平!”
荀彧毫不犹豫的反击道,“若这天下不太平?不知汝何能来到京都?须知天灾也有分野之别,如人之手足口角,各有用处,也未见汝用耳吃饭,用眼呼吸,用鼻聆听,用口视物也!”
听到荀彧的话,那人拱手道,“荀左丞好见识,这京都之中果真是卧虎藏龙,英才遍布,鲁肃今日服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更让京都之中公卿百官贩夫走卒人人为之沸腾的是,今日在宫城西侧营建的天子行苑太平苑,对天下读书人开放,共议新政旧政优劣之别,由大鸿胪祝龟祝元灵和尚书左丞荀彧荀文若主持一众事宜,尚书令陈纪chenyuan方之子陈群陈长文从旁辅佐,尚书台掾属赖恭赖元敬负责述说新政事宜。
刘奇携着几名手下,换了一身便装,混迹在人群中,看着高台之上前方端坐的几人,为首之人正是袁绍帐下心腹幕僚,颍川辛评辛仲治,以及吕布帐下大才,射阳臧洪臧子源,看着这二人行事之间针锋相对的模样,谁也不肯示弱,刘奇心中多了一抹镇定之色,看来,河北的问题,自己一时间可以放下心了!
除却这二人之外,还有曹操长子曹昂曹子修端坐在席上,随后的便是一名带着几分落魄不羁有几分随意的中年汉子坐在席上,早有左右言说,刘奇当下便也明白,此人多半就是那刘备帐下的同乡人简雍简宪和了。
在臧洪臧子源身侧落后半个席位的地儿,坐着一名四十余岁的汉子,衣着华丽,眉眼之中带着几分奸猾之色,刘奇细细思忖,此人便是公孙瓒帐下心腹邹丹无疑了。
看着只有这几人坐在席上,其余人都熙熙攘攘的站在后边聆听,刘奇微微眯着眼睛问道,“荀正没来?”
刘奇身旁的陈忠压低声音带着几分阴沉说道,“荀正身为荀氏旁系,所行多与荀氏理念有悖,如今荀彧在主持事务,荀正上台多半是自取其辱,传到袁公路耳中,难免被袁公路看清,这家伙倒也干脆,到了京都之后,干脆闭门不出。”
刘奇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眼看着时间不早,高台之上的祝龟用带着几分蜀中口音的话语朗声开口道,“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故英才圣贤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世之先河,革故鼎新,扫除天下弊端,让天下太平,百姓得享安宁。暴秦苛捐杂税沉重,故百姓揭竿而起,扫除天下弊端,高祖能够立汉,所秉承者不过公心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祝龟顿了顿,继续朗声说道,“然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文景以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藩平世,时至今日,我大汉已然危如累卵,苛捐杂税沉重,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我大汉大好河山,数年之内,竟满目疮痍,天子王侯,公卿士族,人人心有怜悯而不忍直视。如今天下方才算得上太平,警告朝中公卿议定,准备废除口赋、算赋,更改徭役之法,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谬矣!谬矣!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小儿指点朝堂高下,如此我大汉危矣!”臧洪身旁一名三十许岁,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摇头晃脑,满是不忿的开口。
陈忠不等刘奇开口,就凑到刘奇耳畔说道,“此人是臧洪同乡陈容,也算是有几分学识,十分仰慕臧洪,跟随在臧洪左右,为臧洪所驱驰!”
荀彧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不知先生所说,小儿指点朝堂高下,是在说何人?莫非是说我朝贡公卿百官,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是说,先生看不上我大汉朝中公卿百官的才能,认为我大汉朝中公卿德不配位?”
荀彧的一句话却是诛心之语,陈容却也并非泛泛之辈,丝毫不接荀彧的话茬,开口说道,“这话可是荀左丞说的,并非是陈某说的,在陈某看来,这废除算赋、口赋之举,不过说庸人之举,自断我大汉根基,若是国库无有税赋,我大汉何以养兵护佑边疆?何以养活朝中公卿百官治理天下?这天下何来的太平?”
荀彧毫不犹豫的开口反驳,“敢问陈先生,我大汉不曾少过公卿百官俸禄,这大汉天下可曾太平?贪官横行,吏治败坏,可曾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荀某倒想问陈先生一句,何为国本?”
不等陈容在说话,臧洪就呵斥道,“陈容,休得胡言,还不退下!”
旋即臧洪面上带着几分灿烂的笑容说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不知荀左丞以为如何?”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臧别驾所言甚是!民为邦本,确是至理!我大汉如今税法新政,便是秉承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实施,让百姓得以安康太平!”
“嗤!”辛评不由得嗤笑一声,“文若,几年不见,你这嘴皮子越发顺溜了!”
荀彧轻轻抖了抖眉头,含笑针锋相对,“原来是辛仲治,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本官代表的是朝廷,自有朝廷威严,请唤荀某一声荀左丞,荀某虽然官卑职小,却也不敢有损我大汉威严,若是你要和本官论私交,等到今日事毕,本官自请你喝酒,也无不可!可这公私需得分明,若是这大庭广众之下,你胆敢再口出不逊,那就休怪荀某不讲情面了!”
荀彧的一番话,说的正气凛然,听的厅中诸人是一愣一愣的,一时间倒也让众人不由得对荀彧刮目相看,朝中果然英才济济,这位不过是尚书左丞,言辞就如此犀利,看来,也是当世英才!
“呵呵,荀左丞!”辛评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那辛某倒是想问上荀左丞一句,朝廷废除这口赋、算赋,国库一下子空了一大半,若是有灾情来袭,该当如何?”
荀彧丝毫不以为意,缓缓开口问道,“辛仲治,你好歹也是我颍川士子,眼光何曾如此浅显?治国之道,需以治本为上,如此才能根治顽疾!这天下灾祸,大抵是因流民而起,本侯且问上一句,这流民是从何而来?”
看到众人寂静无声,荀彧放大了声音开口问道,“在座也都是我大汉英才,不知谁人能告诉荀某,这天下流民,是从何而来?”
邹丹撇了撇嘴说道,“荀左丞此言不过泛泛,以邹丹看来,这天下流民,不外乎天灾**而已!”
荀彧轻轻点了点头说道,“邹先生所言不错,这天下流民产生,不外乎是天灾**而已!可在荀某看来,这天下流民产生,不外乎是**!汉初有天灾之时,流民四处流窜,天子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所以流民渐渐消亡,为何而今流民之势,愈演愈烈?”
荀彧顿了顿说道,“不外乎是苛捐杂税沉重,百姓无谋生之计,不得已沦为流民,所以想要天下太平,让流民之势渐消于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我大汉才能缓和过来!”
辛评身旁一人开口说道,“荀左丞此言不错,可轻徭薄赋,不代表废除税赋,如今朝天下令废除算赋、口赋,这各地府库可就空虚了,加上天灾不断袭扰,百姓这日子过不下去,还是得沦为流民!”
荀彧开口反问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辛佐治在此!本固则邦宁,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根基所在,荀某不才,倒是想问一句,这废除口赋,算赋有何错?口赋本是天子私库收入,如今天子仁慈,体恤怜悯百姓,下诏废除口赋,不知道可碍着诸位的事情了?诸位不念天子仁慈,反倒是如此苦苦相逼,是何道理?”
荀彧问了一半就停了下来,按照大汉定制,口赋是天子的税收,归少府,入天子私库以为用,算赋是朝廷的税收,归大司农,入国库以为天下所用,此刻荀彧不提算赋,只是言说口赋是天子仁慈,诸人言辞逼迫,是想陷天子于不仁不义,一时间,诸人倒也未敢妄言!
臧洪拂袖大笑道,“荀左丞何故顾左右而言他,口赋是天子私用,废除于我等而言无甚干系,天子体谅怜悯百姓,天下人都心中有数,自然念及天子仁慈,可这废除算赋,确是大大的动摇了国本!”
荀彧朗声笑道,“不然!不然!以荀某看来,这算赋,才是大大动摇了国本!百姓本苦,这流民中有多少人是因为缴纳不起算赋,而失却自家土地,继而沦为流民,多半是苛捐杂税逼迫,这才是动摇我大汉国本!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若是百姓连谋生之计都失却了,这算赋,就是逼迫着百姓沦为流民,动摇我大汉国本!”
荀彧顿了顿说道,“收缴税赋,要衡量的是有无能力缴纳税赋,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便是如此!所以我大汉新定之政,便是将税赋分摊到田亩之上,按照田亩缴纳税赋,若是遭遇天灾,则免除相应税赋,如此一来,我大汉国库反倒是更为充盈。”
简雍带着几分洒脱贸然的开口问道,“荀左丞,那依你之见,这流民,当赈还是不当赈?”
荀彧轻轻抽了抽嘴角,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当赈!”
荀彧的一句话,让场上这么多的人瞬间为之哗然,荀彧既然代表着朝廷,那现在说出这话来,要是传了出去,被别有用心之人一搅合,那到时候,这名声,可以说是迎风臭十里,连带着荀氏,也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看到场上群情激奋,荀彧大喝一声道,“诸位且安静下来,且听荀某一言,再议论不迟!”
等到众人稍稍安静下来,荀彧这才朗声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面对流民,朝廷要做的,是替百姓着想,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是一味赈济,又能赈济到几时?李记有云,食力无数,大司马言说,自食其力,与先贤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固有以工代赈之法,既然让百姓有了奔头,也不至于懒惰成疾!
百姓自食其力,用双手换取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便是授人以渔,给了百姓一个谋生之计,百姓何需再赈济?官吏治理百姓获取俸禄,百姓动手赢得立足之姿,何错有之?”
听到荀彧的话,场中众人更是议论纷纷,诸如臧洪,辛毗等有识之士,听到荀彧此言,心中已然是泛起了惊涛骇浪,之前刘奇以工代赈行事,众人都还没当一回事,可此刻荀彧将此事摆到台面上,要是传扬了出去,那如今刘奇治下,各地流民恐怕会纷沓而至。
人群中有一人站了出来,开口问道,“敢问荀左丞,若是遭受天灾,以工代赈不足以百姓生活所需,朝廷该当如何行事?”
荀彧笑眯眯的说道,“自当是由官府出面,向其拆借粮草,等到播种丰收之后,再逐渐归还府库即刻这便是要各地官府出面组织了,朝廷诏书传达很快,可是官吏尸位素餐不作为,这也是我大汉有今日之祸的根由所在。”
那人继续开口问道,“既然荀左丞如此说,想来定然是有经验在前了,某家倒想问一句,君与民,何轻何重?”
荀彧笑了说道,“民为邦本,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那人同样爽朗一笑道,“荀左丞此言,某家不敢赞同,既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何百姓却要劳苦耕作?天子却能高坐庙堂,乐享其成?”
荀彧轻飘飘的说道,“原来你也知晓天子高坐庙堂!”
听到荀彧的话,那人拱手道,“还请荀左丞解惑!”
荀彧哼了一声道,“若是君为重!百姓岂不被压倒在地起不来?社稷为地,承载生灵,天子为天,雨露照拂,故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能承平!”
那人轻轻扯了扯嘴角说道,“当今之世,某家可未曾见到天下太平!”
荀彧毫不犹豫的反击道,“若这天下不太平?不知汝何能来到京都?须知天灾也有分野之别,如人之手足口角,各有用处,也未见汝用耳吃饭,用眼呼吸,用鼻聆听,用口视物也!”
听到荀彧的话,那人拱手道,“荀左丞好见识,这京都之中果真是卧虎藏龙,英才遍布,鲁肃今日服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