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 > 日月当空照中华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九一三章 天文数字

  ,最快更新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

  崇祯皇帝这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称呼阁老军机大臣孙承宗为宁城伯,听得在座众人都是一愣。

  定国公徐允祯在孙承宗反应过来之前,连忙说道:“陛下立的规矩,自是好的,定国公府食禄至今,已经二百有余年,自当甘为表率!”

  “很好!这才是功臣之家的模样!”

  崇祯皇帝随口夸了定国公徐允祯一句,然后接着问孙承宗:“宁城伯以为如何?”

  孙承宗方才也是愣了一愣方才反应过来,皇帝这是要把自己往勋贵功臣那个圈子里生拉硬拽啊!

  孙承宗是进士文官出身,虽然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但他如今却是如假包换的宁城伯,如假包换的功臣世爵啊!

  多少人努力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甚至封侯拜相吗?

  如今孙承宗虽然没有封侯,但是封妻荫子封伯拜相总是达到了!

  这可是多少文人进士一辈子渴求而不得的东西。

  崇祯皇帝眼睛盯着孙承宗,等待他的回答。

  而孙承宗也已经知道了皇帝的意思,知道皇帝的意思并不是如今的勋贵。

  如今新封的勋贵有了封田,即便是一个三等男爵的封田也达到了一百顷的地步,只要不是过于奢华无度,这个规模的封田,再加上年俸银一千两,足够这个三等男爵的一大家子吃穿用度不匮,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了。

  而孙承宗这个一等伯世爵,世禄年俸银五千两,实封宁城永业田三百顷,就算是子孙辈不争气代代减等,此后八代子孙也可以安享富贵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孙承宗想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说道:“功臣之后未必仍旧是功臣,祖宗功业,子孙自不能享用不尽!

  “陛下于皇明爵位承袭所立之新规,自是大公持正、安邦定国之良策!臣自听闻之日即无异议!只是——”

  孙承宗说到这里,诚恳地看着崇祯皇帝,只是呐呐无所言。

  崇祯皇帝看着他这个样子,知道他这一辈的老臣都想当君子,不想当小人,于是笑了笑,接过话头说道:

  “只是这样的规矩套用在宗室亲藩的身上,宁城伯觉得亏待了宗室亲藩,宁城伯想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也不等孙承宗有所反应,紧接着说道:“如此大公持正安邦定国之良策,为不能推而广之,施及于宗室亲藩之身?!”

  到了这个时候,在座的众人算是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而孙承宗见崇祯皇帝如此挑明了说,随即站了起来,躬身说道:“减等世袭之规矩,放之四海而皆准,论理自当如此!

  “只是皇明宗室亲藩,自亲王而至于奉国中尉,享受宗室爵禄者,牵扯所及,数以十万计。

  “臣非为不明此当然之理,然而宗室爵禄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无万全之准备,臣敢请陛下切不要妄动此念!

  “如今我大明国势正当否极泰来之际,陛下内帑、户部太仓之艰难情状,实亦日渐好转,臣实不忍国家当此之际再突生变乱,振兴之势因此而稍遏!老臣此心,请陛下明鉴!”

  说完这话,孙承宗躬身不起,就等着皇帝打消这个念头。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李国镨站了起来,对着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代王朱鼎渭薨逝,方才钦命赐谥为康。康为美谥,非是恶谥,正是朝廷褒奖其一生功德之意。

  “若代藩有罪,子孙降等世袭,继为郡王,臣也没有异议!想来秦王、晋王、庆王、肃王,乃至太祖高皇帝以后所封诸藩秦王,也都当没有异议!

  “只是此时突然无罪而降等,老臣诚恐当年建文削藩之故事重演!陛下切切不可动此念头!”

  听完了两个朝廷重臣的话,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略略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两位爱卿多虑了,两位爱卿多虑了!”

  说完了这话,崇祯皇帝起身上前,将两位阁臣扶起,请他们继续落座。

  方才这一番对谈,也算是让崇祯皇帝亲自见识了封藩改制的艰难。

  李国镨说的话也很明显了,明室的亲王可不只是代王一个,即便是类似代王这样的大宗,也还有秦王、晋王以及庆王、肃王呢。

  如今肃王就在兰州,庆王就在宁夏,那可都是正在闹乱子的地方。

  若是你动了代王,这些个亲王们感受到了威胁,万一其中有哪个犯了糊涂,跟木速蛮也好,流贼也好,勾连到了一起,再来个靖难,那麻烦就大了。

  这些人可是宗室亲王,距离皇帝之位本就一步之遥,就算是来个起兵割据,也是个地动山摇的大麻烦。

  这个道理,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当然懂得,他吃错了药也不会这么去干。

  李国镨、孙承宗、徐允祯听了崇祯皇帝的这话,都是送了一口气,安坐不语。

  崇祯皇帝见状,看着徐允祯说道:“定国公管着宗人府,前番朕让你计算宗室亲藩之数,如今可有眉目?”

  定国公徐允祯听了这话,心说,果真来了,好在这次他有了准备,当下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卷纸来,恭恭敬敬地呈上,并说道:

  “启奏陛下!前番奉旨之后,臣与翰林院一同核实宗室玉牒,又曾行文宣大、秦晋、三边被兵之地诸藩,略得天下亲藩之数。

  “现有亲王爵者三十二位,郡王爵五百九十八位!自太祖高皇帝封藩诸王以来,国朝累计分封亲王六十五位,时至今日且三百年,期间十八位因罪被废罢,十五位绝嗣而除封。

  “靖江王虽为郡王之爵,然则先帝命之领食亲王俸禄!若列亲王之列,则食亲王禄者三十三位!”

  说完了这个,徐允祯上前将那卷纸张呈递到皇帝的手中,趁着崇祯皇帝翻看的时候,接着说道:

  “至于宗室子弟,以翰林院与宗人府所藏宗室玉牒计,自亲王、郡王以至于奉国中尉者,止于天启七年,乃有十五万五千六百八十二人之数!

  “若是加上公主、郡主、驸马、仪宾等宗室皇亲,止于天启七年,乃有三十七八千四百四十六人之数!”

  定国公徐允祯将这两天来好不容易记住的数字,一个个背了出来,听得在座各位大臣胆战心惊。

  除了宗人府和翰林院参与掌管皇室玉牒的人物之外,皇家宗谱玉牒从来都是秘不示人。

  除非皇帝允准,不然的话,谁也不能拿出来翻看,更别说改动一个字了。

  李国镨、孙承宗两个人贵为大学士,也从来没有这么精确地了解到宗室子弟的规模。

  此时听徐允祯这么说出来,两个人都是瞪大了眼睛,惊讶得合不拢嘴。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方才知道崇祯皇帝的初心与苦衷。

  亲王国初岁给大米五万石,后来改为一万石,一石是一百二十斤,按照一万石计,这就是一百二十万斤。

  算上靖江王,一共三十三位领亲王俸禄的在位王爷,岁给禄米是多少,是三十三万石,也就是三千九百六十万斤大米。

  这个其实还是小头,毕竟亲王比较少。

  郡王五百九十八个,一个郡王岁给禄米两千石,这就一共是多少了?

  此外,镇国将军岁给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岁给禄米八百石。

  还有,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光是这个合计起来,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再加上,公主及驸马等同郡王俸禄,岁给禄米两千石;郡主及仪宾(郡主以下的丈夫统称仪宾)等同辅国将军,岁给禄米八百石;郡主下面,还有县主及仪宾,还有郡君、县君、乡君及其仪宾。

  宗室女子最低等级的爵位乡君这一级,禄米等同奉国中尉,即二百石。

  在过去,宗室俸禄给予朝廷的负担过重,这一点朝中大臣人人都知道。

  但是到底重到了何种程度,却又人人都是讳莫如深。

  因为这个事情,涉及到了天家自身,若是皇帝不说,谁也不敢多问。

  而以往的几任皇帝,要么觉得以天下人养宗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么就是认为这个事情说开了实在有损天家脸面与威信,总之就是捂着不愿说开。

  但是今天,崇祯皇帝就是要当面把这个事情说开,让自己倚重的这几个重臣,都知道这个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崇祯皇帝看完了徐允祯呈上来的东西,然后将他递给李国镨。

  李国镨接过来看了之后,倒抽一口凉气,然后默然无语地,递给了孙承宗。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