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传奇 一一七加 甄宓与郭女王
钓鱼台传奇一一七加甄宓与郭女王
这里,我们引用一首甄宓自己写的诗,让朋友们自己了解甄宓吧。
塘上行作者: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旁能行仁义,莫若妾自如。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自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悲苦,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韭。
莫以麻苔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提到甄宓,人们必然会想到另外一位奇女子,郭女王。现在人们对甄宓与郭女王这个两个女人的战争很感兴趣,再加上曹植洛神赋,所以现在以此为题材的各种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所以作者也来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提到这一历史公案,作者提醒朋友们注意其中当事人的年龄,这是理解这段历史最重要的要素。不知道当时当事人当时的年龄,就会出现误导理解这段历史的情况。
甄宓(183年一221年8月4日),本是袁绍之子袁熙之妻(妾),204年被曹丕纳为妻。
郭女王(184年一235年3月14日),朋友们注意,郭女王只比甄宓小一岁,在年龄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在颜值方面,则与甄宓的绝世容貌差得远,所以曹丕在男女之爱方面,曹丕对郭女王是没有兴趣的,如果有人说曹丕与郭女王情深意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郭女王终身是没有子女的。
郭女王小时候就父母双亡,颠簸流离,最后在铜騠侯门下,然后入魏王(曹操)东宫,应该本来的地位是很低下的。郭女王的这段经历,史书避而不谈。
但是到213年(其时郭女王已经二十九岁了,甄宓三十岁)突然开始受曹丕宠爱,(不是爱情哟,)被纳为妾。
对于郭女王年轻时受冷落,中年却突然受宠,作者是这样看的。
在以前,曹丕在王太子的竞争方面,是采用韬光养晦的方式。而至此时,王太子之争,已经公开化,甚至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郭女王是很有心计的人。史书记载,在曹丕被确立为王太子这件事情上,郭女王出了很多主意,作出很大贡献。这是史书所肯定的。具体是出了什么主意,作出什么贡献,史书避而不谈。
作者认为,郭女王因为在曹丕这里不受到重视,那么郭女王一定是在曹操之妻,曹丕的母亲,卞王后那边下足了功夫。
王太子之位的两个竞争者都是卞王后的亲生爱子,曹丕与曹植。要怎样使卞王后的天平倾向曹丕这一边呢?
当时曹操的倾向,明显是中意曹植的,曹丕有岌岌可危之感。
郭女王巧妙地利用了女人的心理。无论是卞王后,还是郭女王,虽然生活在妻妾成群的王宫中,但是她们都十分厌恶那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男人性情。
甄宓由于她那绝世容颜,使曹操也为之惊艳。所以自甄宓被选入曹丕宫中,卞王后从一开始就对甄宓心存芥蒂。每隔一段时间卞王后没有见到甄宓,一见面,卞王后就会仔细地打量甄宓的容貌。卞王后看到甄宓容貌不但没有憔悴,反而愈加鲜艳,就心中十分不爽。
曹植对甄宓的爱慕,应该是属于有贼心没有贼胆的那种。
在甄宓死后,曹丕故意将甄宓睡的金缕玉枕送与曹植。这件事情说明,曹丕对自己占有的甄宓的感情是毫不珍惜的。用死去的甄宓的玉枕来折磨曹植的内心,曹丕感到很有趣。
于是郭女王就借此向卞王后讲述曹植每遇到甄宓时,那种爱慕的眼神与脸色,绘声绘色。这样,就使卞王后对甄宓更加不喜欢,对曹植也更加摇头。
当曹操在两个儿子中选择时,卞王后是有相当的决定权的。
当曹操选定曹丕为王太子之后,卞王后立即向曹丕推荐郭女王为妾,曹丕自然是同意的。
在曹操死后,曹丕封郭女王为夫人,马上又封为贵嫔(221年),为六宫之首。不久,曹丕即将甄宓赐死。接着即封郭女王为皇后(222年)。这背后,没有卞太后操作,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在封郭女王为皇后时,遭到大臣的强烈反对(因为郭女王出身身份低下),但是卞太后与曹丕坚决要封,所以郭女王成了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
曹丕本来就拥有很多年轻的嫔妃,更加上笑纳了曹操的全部年轻的嫔妃,所以曹丕是根本不会想与三十岁的郭女王做爱生孩子的。
曹丕与古代许多皇帝一样,都是选用自己不与她生孩子的嫔妃,让她代养准备做自己的接班人的孩子,册封这个女人为皇后,管理六宫,而且这个女人的外戚应该是越少越弱越好。
所以,在甄宓被赐死之后,曹丕让郭女王当曹叡(甄宓子)的养母。
这时,曹叡已经十七岁了。曹叡心中永远会记得自己那位最亲爱的最美丽的母亲突然被赐死的悲惨一幕。
然而,聪明的曹叡这时知道自己必须韬光养晦,在表面上作到与养母(郭女王)亲密无间,如同真正的母子一样。
郭女王作皇后,十分尽心尽力,而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她孝顺卞太后,以孝闻名。她提倡俭约,不喜欢奢华宴会。从最底层爬上来的郭女王善于摆平六宫中各种矛盾,善于在她的管理下,内宫没有出现什么怨言与事情。
郭女王特别注意抑制外戚的仗势耀武扬威,特别是对有人(郭女王姐的儿子孟武)想娶小妾,郭女王更是反对,警告他说:“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娶以为妾也。宜各自慎,勿为罚先。”
郭女王与卞太后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曹丕要杀曹洪一事可以看得很清楚。
当时卞太后要力保曹洪,由于此时卞太后因为对曹丕把曹操全部嫔妃都笑纳的事情,卞太后对曹丕十分生气,已经不与曹丕讲话了,所以此时就必须要郭女王以皇后的身份去向曹丕求情。
本来郭女王不想管这件事,不愿趟这趟浑水(这是因为曹洪家财巨豪,而生性吝惜。曹丕在少年时曾有求于曹洪,曹洪不答应。所以曹丕此时借此事要严办曹洪)。
然而卞太后坚决地对郭女王说出最后通牒:“如果今日曹洪被杀死,我明日就下敕令废去皇后!”
于是郭女王乖乖地反复向曹丕跪地,涕泪倶下地再三地求情,曹洪得以除爵免死。
这件事说明,卞太后曾一手把郭女王扶上皇后的宝座,也能够随时废去郭女王的皇后位。
公元226年,曹丕死。
曹叡继位为皇帝。立即追封母亲甄宓为文昭皇后。
230年,卞太后死了。
曹叡这时就开始慢慢地追究自己生母死去的真相。多次流着眼泪追问母亲(甄宓)的死时状况。
郭女王对曹叡的追究,是十分抵触,反感,与害怕的。
郭女王对曹叡说:“先帝(曹丕)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讎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耶?”
不久,235年郭女王死。怎样死,史书避而不谈。
据说,曹叡得知自己母亲甄宓死后,被用头发覆面(象征无脸见人),嘴里塞满粗槺(象征制止胡言乱语),于是也对郭女王同样头发覆面,嘴塞粗槺。
但是,在公开的各种仪式上,曹叡都做得中规中矩,看起来曹叡是非常尊敬爱戴他的后母郭女王的。
甄宓具有绝世的美丽,同时具有良好的修养(甄宓很喜欢静静地一个人看书学习),温柔的性格,知书达理,非常的善良,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
我们仅举一例来说明甄宓的聪明,智慧,善良与深明大义的大智慧。
甄宓出世(公元183年)时,天下还是安定的。甄宓三岁丧父,全家都是靠母亲主持。母亲极会经营,所以甄宓家是当地富族。储存了很多粮食。
当甄宓十余岁左右时,开始天下大乱,到处兵乱,同时灾害,饥荒。
百姓皆贱卖金银珠玉宝物,抢购粮食。
甄宓家有大储存粮食,甄宓母亲趁机高价卖出粮食,收进金银珠玉宝物。
甄宓此时对母亲说道:“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甄宓举家称善,听从甄宓的意见。
甄宓的建议,活人无数,使甄宓家族在兵荒马乱的饥荒时期,享有良好的声望,得到了亲族邻里的庇佑,得到了平安。
甄宓写过的诗应该是很多的。塘上行却是唯一留下的一首诗,难道是因为这首诗甄宓引来杀身之祸?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这里,我们引用一首甄宓自己写的诗,让朋友们自己了解甄宓吧。
塘上行作者: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旁能行仁义,莫若妾自如。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自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悲苦,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韭。
莫以麻苔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提到甄宓,人们必然会想到另外一位奇女子,郭女王。现在人们对甄宓与郭女王这个两个女人的战争很感兴趣,再加上曹植洛神赋,所以现在以此为题材的各种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所以作者也来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提到这一历史公案,作者提醒朋友们注意其中当事人的年龄,这是理解这段历史最重要的要素。不知道当时当事人当时的年龄,就会出现误导理解这段历史的情况。
甄宓(183年一221年8月4日),本是袁绍之子袁熙之妻(妾),204年被曹丕纳为妻。
郭女王(184年一235年3月14日),朋友们注意,郭女王只比甄宓小一岁,在年龄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在颜值方面,则与甄宓的绝世容貌差得远,所以曹丕在男女之爱方面,曹丕对郭女王是没有兴趣的,如果有人说曹丕与郭女王情深意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郭女王终身是没有子女的。
郭女王小时候就父母双亡,颠簸流离,最后在铜騠侯门下,然后入魏王(曹操)东宫,应该本来的地位是很低下的。郭女王的这段经历,史书避而不谈。
但是到213年(其时郭女王已经二十九岁了,甄宓三十岁)突然开始受曹丕宠爱,(不是爱情哟,)被纳为妾。
对于郭女王年轻时受冷落,中年却突然受宠,作者是这样看的。
在以前,曹丕在王太子的竞争方面,是采用韬光养晦的方式。而至此时,王太子之争,已经公开化,甚至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郭女王是很有心计的人。史书记载,在曹丕被确立为王太子这件事情上,郭女王出了很多主意,作出很大贡献。这是史书所肯定的。具体是出了什么主意,作出什么贡献,史书避而不谈。
作者认为,郭女王因为在曹丕这里不受到重视,那么郭女王一定是在曹操之妻,曹丕的母亲,卞王后那边下足了功夫。
王太子之位的两个竞争者都是卞王后的亲生爱子,曹丕与曹植。要怎样使卞王后的天平倾向曹丕这一边呢?
当时曹操的倾向,明显是中意曹植的,曹丕有岌岌可危之感。
郭女王巧妙地利用了女人的心理。无论是卞王后,还是郭女王,虽然生活在妻妾成群的王宫中,但是她们都十分厌恶那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男人性情。
甄宓由于她那绝世容颜,使曹操也为之惊艳。所以自甄宓被选入曹丕宫中,卞王后从一开始就对甄宓心存芥蒂。每隔一段时间卞王后没有见到甄宓,一见面,卞王后就会仔细地打量甄宓的容貌。卞王后看到甄宓容貌不但没有憔悴,反而愈加鲜艳,就心中十分不爽。
曹植对甄宓的爱慕,应该是属于有贼心没有贼胆的那种。
在甄宓死后,曹丕故意将甄宓睡的金缕玉枕送与曹植。这件事情说明,曹丕对自己占有的甄宓的感情是毫不珍惜的。用死去的甄宓的玉枕来折磨曹植的内心,曹丕感到很有趣。
于是郭女王就借此向卞王后讲述曹植每遇到甄宓时,那种爱慕的眼神与脸色,绘声绘色。这样,就使卞王后对甄宓更加不喜欢,对曹植也更加摇头。
当曹操在两个儿子中选择时,卞王后是有相当的决定权的。
当曹操选定曹丕为王太子之后,卞王后立即向曹丕推荐郭女王为妾,曹丕自然是同意的。
在曹操死后,曹丕封郭女王为夫人,马上又封为贵嫔(221年),为六宫之首。不久,曹丕即将甄宓赐死。接着即封郭女王为皇后(222年)。这背后,没有卞太后操作,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在封郭女王为皇后时,遭到大臣的强烈反对(因为郭女王出身身份低下),但是卞太后与曹丕坚决要封,所以郭女王成了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
曹丕本来就拥有很多年轻的嫔妃,更加上笑纳了曹操的全部年轻的嫔妃,所以曹丕是根本不会想与三十岁的郭女王做爱生孩子的。
曹丕与古代许多皇帝一样,都是选用自己不与她生孩子的嫔妃,让她代养准备做自己的接班人的孩子,册封这个女人为皇后,管理六宫,而且这个女人的外戚应该是越少越弱越好。
所以,在甄宓被赐死之后,曹丕让郭女王当曹叡(甄宓子)的养母。
这时,曹叡已经十七岁了。曹叡心中永远会记得自己那位最亲爱的最美丽的母亲突然被赐死的悲惨一幕。
然而,聪明的曹叡这时知道自己必须韬光养晦,在表面上作到与养母(郭女王)亲密无间,如同真正的母子一样。
郭女王作皇后,十分尽心尽力,而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她孝顺卞太后,以孝闻名。她提倡俭约,不喜欢奢华宴会。从最底层爬上来的郭女王善于摆平六宫中各种矛盾,善于在她的管理下,内宫没有出现什么怨言与事情。
郭女王特别注意抑制外戚的仗势耀武扬威,特别是对有人(郭女王姐的儿子孟武)想娶小妾,郭女王更是反对,警告他说:“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娶以为妾也。宜各自慎,勿为罚先。”
郭女王与卞太后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曹丕要杀曹洪一事可以看得很清楚。
当时卞太后要力保曹洪,由于此时卞太后因为对曹丕把曹操全部嫔妃都笑纳的事情,卞太后对曹丕十分生气,已经不与曹丕讲话了,所以此时就必须要郭女王以皇后的身份去向曹丕求情。
本来郭女王不想管这件事,不愿趟这趟浑水(这是因为曹洪家财巨豪,而生性吝惜。曹丕在少年时曾有求于曹洪,曹洪不答应。所以曹丕此时借此事要严办曹洪)。
然而卞太后坚决地对郭女王说出最后通牒:“如果今日曹洪被杀死,我明日就下敕令废去皇后!”
于是郭女王乖乖地反复向曹丕跪地,涕泪倶下地再三地求情,曹洪得以除爵免死。
这件事说明,卞太后曾一手把郭女王扶上皇后的宝座,也能够随时废去郭女王的皇后位。
公元226年,曹丕死。
曹叡继位为皇帝。立即追封母亲甄宓为文昭皇后。
230年,卞太后死了。
曹叡这时就开始慢慢地追究自己生母死去的真相。多次流着眼泪追问母亲(甄宓)的死时状况。
郭女王对曹叡的追究,是十分抵触,反感,与害怕的。
郭女王对曹叡说:“先帝(曹丕)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讎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耶?”
不久,235年郭女王死。怎样死,史书避而不谈。
据说,曹叡得知自己母亲甄宓死后,被用头发覆面(象征无脸见人),嘴里塞满粗槺(象征制止胡言乱语),于是也对郭女王同样头发覆面,嘴塞粗槺。
但是,在公开的各种仪式上,曹叡都做得中规中矩,看起来曹叡是非常尊敬爱戴他的后母郭女王的。
甄宓具有绝世的美丽,同时具有良好的修养(甄宓很喜欢静静地一个人看书学习),温柔的性格,知书达理,非常的善良,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
我们仅举一例来说明甄宓的聪明,智慧,善良与深明大义的大智慧。
甄宓出世(公元183年)时,天下还是安定的。甄宓三岁丧父,全家都是靠母亲主持。母亲极会经营,所以甄宓家是当地富族。储存了很多粮食。
当甄宓十余岁左右时,开始天下大乱,到处兵乱,同时灾害,饥荒。
百姓皆贱卖金银珠玉宝物,抢购粮食。
甄宓家有大储存粮食,甄宓母亲趁机高价卖出粮食,收进金银珠玉宝物。
甄宓此时对母亲说道:“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甄宓举家称善,听从甄宓的意见。
甄宓的建议,活人无数,使甄宓家族在兵荒马乱的饥荒时期,享有良好的声望,得到了亲族邻里的庇佑,得到了平安。
甄宓写过的诗应该是很多的。塘上行却是唯一留下的一首诗,难道是因为这首诗甄宓引来杀身之祸?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