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穿越时空之修仙记最新章节 > 穿越时空之修仙记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番外四

  昨儿前儿好多的诗,今天说说琴棋书画,画皮的画。

  1c乐师师延

  师延,殷朝的乐工。自庖皇以来。历朝历代他家世袭这个职务。到了师延能够精确地讲述出阴阳之声,判明内函的象纬之意,人们始终也不了解师延这个人。

  他历经的世代久远,时而出世时而隐没。

  在轩辕氏时,师延是司乐的官员。到了殷商时他全面修编了三皇五帝时的乐章,已经达到了弹拔一弦琴,就能让地神都出来听;吹玉,引来天神都降临凡世。

  师延在轩辕氏时代,已经有数百岁了。他能从听各国的乐声中审度出世代兴亡的预兆。到了夏朝末年,他抱着乐器投奔殷商。

  然而到殷纣王时,由于对王浸淫于声色之中,将师延幽拘在阴宫中,准备处以极刑。师延在阴宫中奏清商流徵调角等雅乐,看守阴宫的狱卒已在纣王宫里听到过,于是厌烦地说:“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淳朴的乐音,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可以享受的啊!”反正不释放他。

  师延又奏淫魄的靡靡之音,用这种音乐来表现修夜的欢娱,使看守他的狱吏们听得神迷心荡,他乘机逃出来,免去了受炮烙这种刑罚。

  在逃亡的途中,师延听说周武王兴师伐纣,于是他在涉过濮水时沉没水中了。

  有人说师延死在水府里。

  因此,晋国c卫国的民众镌石铸金刻画上师延的图象,不断有人为师延立祠供奉他。

  2c羯鼓

  羯鼓,是一种从外城传到中国的乐器。用骟了的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

  它发出的音响主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

  古代的龟兹c高昌c疏勒c天竺等地的少数民族都使用它。

  它的地位在都昙鼓c答腊鼓之下,在鸡篓鼓之上。用上好的桑木围成漆桶,用象牙镶饰的床架承放,用双槌敲击,它发出的声音急促c威烈c轰鸣,尤其适宜表现快节奏的乐曲,促急c破碎的节奏。

  可以敲击它为军士战阵征伐撕打助威,也宜于高楼观赏,节日或者社火时给舞蹈c百戏等娱乐游戏伴奏。

  这时朗月清风c天高气远,它的功能也与众多乐器不同。

  羯鼓的槌杖一般是用黄檀c狗骨c花椒等木做成的。

  但制做之前,须将这些木料干透了。将湿气全部去除而让它变得柔韧而腻滑。只有干透了,敲出的鼓声才最响亮。只有滑腻,击在鼓面上才能收到象战马举蹄扣击一样的效果。围卷漆桶时须用刚铁。铁经过精炼,卷应当卷匀。

  不刚,则围卷的绦边上下不齐,松紧不一。

  不匀,则鼓面上的鼓皮有紧有松吃力不匀。

  就象琴弦系绳不好而使琴声散逸不准一样,这样的鼓,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也忽高忽低c忽响忽沉,不合音律。

  唐玄宗精通乐律,可说是是上天赋于给他的才能。不论是管乐,还是弦乐,他都造诣很精,深得其中的奥妙。

  如果要写支曲子,信手拈来,立等可取。不立什么章法,却长短正合适;随手弹拨,都符合节拍。至于清浊音的变化,乐律的定音,主c副旋律c乐件的配备c重叠c反复乐段的使用,就是古时候的夔旷也超不过他。

  唐玄宗就尤其喜爱羯鼓。他常说:“羯鼓是八音的领袖,其它乐器不可与之相比。”

  “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

  一次,大概是二月初,巾栉方毕,时宿雨始晴,景色明丽。小殿内亭,柳杏将吐。

  玄宗触景生情,赞赏地说:“面对这样的良晨美景,怎么可以不赏心悦目奏曲呢?”跟随在唐玄宗左右的太监c宫娥,听了后互相观望,以为玄宗是让置酒宴饮呢,只有大太监高力士明了玄宗的心思,让人去为皇上取来羯鼓。

  玄宗又让人将羯鼓放在殿前檐下的平台上,他即先敲击一曲,名为《春光好》,好不惬意!再看看柳芽与杏蕾,都被玄宗刚才击出的鼓声震开了。

  玄宗指着震开的柳芽c杏花,对宫娥c太监们说:“就凭这件事情,不称乎我为天人至尊帅吗?”众人皆呼:“万岁!你就是至尊帅!”

  玄宗又做《秋风高》古曲,每至秋空迥澈,纤翳不起,即奏之。必远风徐来,庭叶徐下,其妙绝入神如此。

  李龟年也善击羯鼓。一次玄宗皇帝问他:“卿打折了多少鼓杖?”

  他回答说:“臣至今已打折了五十只鼓杖。”

  皇上说:“你这还不算特用功夫。我已打折了三立柜的鼓杖啦!”

  数年后,听说玄宗皇帝又打折了一立柜鼓杖。

  李龟年干脆用铁铸了一枚打不断的羯鼓杖。

  3c王羲之

  王羲之,晋朝人,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

  王羲之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他父亲枕中看到一部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悄悄取出来读,被他父亲发现。

  父亲问:“你为什么偷看我的秘籍?”羲之笑而不答。

  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

  父亲见他年岁还小,恐怕他不能理会,对他说:“待你长大成人,我教你书法。”

  羲之俯身下拜,说:“爸爸,这本书法秘籍,现在就让孩儿一用吧。等到成人再用它,那不是耽误了孩儿幼年才华的发展了吗?”

  父亲大喜,于是将秘籍交给羲之使用。

  不到一个月的工夫,王羲之的书法就大有长进。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见到这种情形,对太常王策说:“羲之这孩子一定是正在读用笔诀。近些日子,我看他的书法,很有些老成大器。”

  卫夫人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啊!”

  晋帝时,更换祭北郊文的祝板。工匠们刻的字,王羲之书写的,笔锋入木三分。

  王羲之三十三岁书写《兰亭序》,三十七岁书写《黄庭经》。

  书完后,空中有人语声:“卿的书法都感动了我,何况世人呢?我是天台文士真圣钟繇!”

  王羲之的书法多数都不是一种字体。他擅长书草c书隶书c八分c飞白c章草行书,集诸家之精妙融为一炉,自成一家。

  王羲之的书法千变万化,是上天赋予他这种功力与才能。王羲之隶c行c草c章草c飞白五体俱出神入化,八分已入妙境。

  妻郗氏也写一手好字。他有七个儿子,王献之最出名。另外有四子:玄之c凝之c徽之c操之,均工草书。

  王羲之曾用章草写一封书信回复庾亮。

  庾亮收到书信后拿给庾翼看。庾翼对羲之的书法佩服不已,立即回书羲之说:“我昔日收藏张芝的章草八幅,在去往江北的旅途流沛中不慎丢失,常常慨叹妙迹永远也再见不到了。忽然见到你的答家兄庾亮书,光彩照人,灿若神明,顿时仿佛我旅途中遗失的章草真迹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后来王羲之辞去会稽内使的职务,全家迁移到蕺山下居住。

  一天早晨,王羲之看见一位老太太拿着十多把六角竹扇去集市上出卖。王羲之跟老太太闲聊,说:“这些扇子都想卖吗?一把多少钱?”

  老太太说:“二十文钱一把。”

  王羲之拿出笔来为扇子题字。每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老太太惋惜地说:“我们全家的早饭还靠这几把扇子卖钱买米下锅呢,你怎么给我写坏了?”

  王羲之说:“不妨事的。你就说是王右军题的字,卖一百文一把。”

  一到市上,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买。过了十多天,这个老太太又拿着一篮子扇子请王羲之题字,羲之笑笑,没有再题。

  还有一次,王羲之亲自书一表献给晋穆帝,笔墨酣畅,书随人意,专一求精。

  晋穆帝看到这份表后,命人找到同样颜色式样的纸,长短宽窄裁成跟王羲之的书表一样,让张翼效仿王羲之的书体再写一份表,题好名款后,用它来答谢王羲之。

  王羲之刚看到时没发现什么。待反复地仔细玩后,非常自然地感叹地说:“这是哪个无名小人仿效我的书法,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王羲之最喜欢鹅。

  山阴昙村有一位道士饲养了十多只白鹅。王羲之清早起来,专门驾着小船沿流驶去观看这群鹅。看了后非常高兴,跟这位道士商量要买下这群鹅。

  道士不肯卖给他。王羲之百般解释说明他是如何如何喜爱这群鹅,道士还是不卖。

  这位道士非常喜欢谈道,早就想找人抄写一部老子的《道德经》,抄写经卷的白色细绢都早已置办好了,但是没有人能书写。

  道士说:“你若能亲自为贫道书写老子的《道德经》各两章,这群鹅我全都白送给你。”

  王羲之在道士那里停留了半天,为道士写了他要所的《道德经》,用笼子装着这群白鹅回到家来,感到莫大的快乐。

  有一次,王羲之到他的一个弟子家去。弟子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宴请他这位老师,很让他感动。王羲之想为这位学生书留几个字来表示酬谢,看见地上放着一只新做的榧木小几,表面刨得光滑锃亮。于是,他便在这只小几上题写了几个字,草书c正楷各相一半。写完了,王羲之告辞归去。这个学生送他回到郡里,待到返回自己家中时,发现他父亲已经将老师的题字都刨去了,一个字也没留下。事情过去好多天了,这位学生还懊悔不已。

  到了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王羲之曾去游赏阴山。

  同去的有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c陈郡谢安石c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和王羲之的儿之凝之c徽之c操之等四十一人。

  这次出游的目的之一是按民间风俗,举行祓禊的仪式,去掉不祥与疾患。

  王羲之当场挥毫制序,兴高彩烈地一挥而就。用的是蚕丝作的纸,鼠须制的笔。笔锋遒劲健美而又清俊媚逸,堪称绝代无双的佳作。这篇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中有重复出现的,都一字一体。其中“之”字重现的次数最多。

  这篇序文就是名传古今的绝代墨宝《兰亭序》。

  4c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尤其擅长书写章草。幼年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来专门学习张芝的章草。再后来改变先人的章法,另创新法,以心为师,随意为之,暗合自然的法则。

  初时,谢安聘请王献之任长史。晋安帝太元年间,宫中新建一座太极殿。谢安想让王献之给太极殿题写匾额,做为流传万代的墨宝。谢安觉得不好直接开口,于是跟王献之讲前朝的韦诞为魏明帝题写凌云台匾额一事暗示他。

  王献之郑重严肃地说:“韦仲将是魏国的大臣,难道会有此事?假如有这样的事,提出诸如须有张芝笔,左伯纸等条件,是他知道魏国的仁政不会长久了。怎么知道不是逼使他这样做的呢?”

  王献之五六岁时学习书法,一次父亲悄悄走到他身后用手拔他的笔,拔不下来,赞叹他说:“这个孩子在书法方面,将来一定会成大名的。”

  于是,亲手书写《乐毅论》给王献之,让他效仿临摹。王献之很快就临摹得达到以假乱真的极至。王献之写小楷,可以说是达到穷微入圣的境地。字的结构严紧慎密,一点也不比他父亲王羲之差。至于大楷则特别僵直而少变化,不可跟他父亲同日而语。唯有行书c草书造诣颇高,气飘逸,很少有人能及得上他。其它各种书体,多数都逊于他的父亲王羲之。总而言之,父子二人的书法就象兄长与小弟之间一样,差距不大啊。

  王献之隶书c行书c草书c章草c飞白五种书体,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是精妙的艺术品。他的八分字写得也非常漂亮。

  王羲之在会稽任内使时,王献之闹出过一次趣事。他看到北馆新用白土刷的墙壁,白净可爱。于是让人拿来扫帚,蘸着泥汁,在白墙壁上书写一丈那么大的一个“一”字,笔峰萧脱逸美,很有气势,天天有人来观赏,如同闹市。

  王羲之看到后,赞赏写得漂亮,问是谁的手笔,人们告诉他是你的小儿子七郎献之写的。于是王羲之给亲族写信,说:“子敬的飞白大有长进,相当于他在这墙壁上写的。”

  王献之喜好书法c有时也遇到奇事。有好事的公子,做成一个纸人,带着它到王献之那里,让王献之在上面写字。并说,他是特意从北面来跟他合作的。

  于是,王献之在纸人上书写了草书c正楷c飞白等各种书法。待到主体与两袖都写得差不多了时,这个少年觉得王献之身边的仆人要抢走这件纸人,拎起纸人就走。

  王献之的仆人果然追赶到门外。两方争抢中,纸人已经撕裂,这个惹事少年只抢到一只衣袖。王献之去吴兴。

  有个叫羊欣的男孩,他的父亲羊不疑官任乌程县令。羊欣这年才十五六岁,学习书法已达到一定的意境。

  王献之听说后,专程到乌程县去看看这个爱好书法的男孩。进门后,看到羊欣大白天穿一条新做的白绢裙在床上睡觉。

  王献之没有惊动他,取过来笔墨,在这男孩的白绢裙上和衣带上书写。羊欣醒来发觉后非常高兴,将它们象珍宝一样的收藏起来,后来把它进献给朝廷。

  王献之曾给简文帝书写了十多张纸书,在末尾落款处题写上:“下官这些作品很合乎书法的法度,愿您保存。”

  这些书法作品被桓玄视为至宝。桓玄钟爱王羲之c王献之父子二人的书法作品,达到爱不释手的地步。

  他编选的二王的绢和纸书作品,都是挑选正楷c行书中的上乘之作,结成一册,经常将它放在身边,不时拿出把玩欣赏。就在他南逃的途中,虽然行状狼狈还将这些书法作品带在身边。直到他最后失败,二王的这册书法作品陪伴他一块儿沉没在江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