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7.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等狄青将极大的心理落差消化完, 他从前知州陆辞处收到一个大递件儿的消息,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传遍了整个学舍。
连宿在此处的夫子们,都被这不小的动静惊动了。
他们一边努力回想狄青平日的表现,一边忍不住怀疑起自己是否太过粗心大意, 才忽略了这么一位叫三元及第的陆知州极其看重的天纵英才。
怀着相似的微妙心思,他们纷纷披了外衣起身, 聚到狄青这来看情况。
居然是套簇新的左氏春秋, 拿在手里只消粗略翻看几页, 就能轻易瞧出是用上好的纸张和墨所雕印的, 价值定然不匪。
夫子们不禁感慨,再看向好似已经乐傻了、呆呆坐在床边没有反应的狄青, 语重心长道“陆谕德的殷切期许, 你可切莫辜负了。”
狄青老老实实地点点头。
见他这副老实巴交的模样,他们忍不住又叮嘱几句,才驱散来凑热闹的其他学子,叫狄青安置了。
等人走干净了, 狄青便将房门重新关上,把陆辞那封薄薄的信给取了出来, 郑重地放在枕头边上, 再将左氏春秋给小心放在衣箱里,用柔软的布料妥善包好。
点灯读太费蜡了,而且如若一不小心, 扯坏了某张书页, 那他不得心疼死。
索性明日天光亮了, 再拿出来读。
狄青这么想着,就心安理得地先把那本只一看就叫他感到头皮发麻的左氏春秋给先放到了一边,然后难耐激动地将信拆了,就着从窗口撒入的明亮月光,认真地读起信来。
在信里,陆辞先说了自己在京城刚购置了新的宅子,旧的住处会托给牙人售出,让狄青日后赴京赶考寻他暂住时,莫要找错了地方;再是表示自己述职一切顺利,唯一的学生,也就是当今的太子殿下,虽较狄青还年幼两岁,却极其聪颖刻苦;最后简单地表示了对狄青的期许,希望他能勤学不缀,早日来汴京同自己相见。
短短一封信,狄青却是读得心情跌宕起伏,百转千折惊讶,皱眉,抿唇,隐忍,再到头痛,以及最后的惊喜和期待。
他贪婪地将信反复读了好几次,尤其那句叫他怦然心动、呵呵傻笑的盼汝早来京,与我重相会,更是看了好多遍。
直到倒背如流了,他才缓缓把信放下,一脸严肃地收到屉里。
他一定要好好念书,争取早日去京城寻陆郎君
因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憧憬,狄青真正躺到床上后,没过多久,就陷入了好梦之中。
他有所不知的是,受了陆辞的进京赶考时与我同住之邀的,可不止他一人。
而还有初战不利,正被诸位夫子亲自押着在密州苦读、准备来年再战考场的钟元和易庶,以及届时要进京来督促他们不得散漫的李夫子。
而根本不可能是他美梦中所幻想的二人共处一室。
正挑灯夜战的陆辞,如有所感地打了个喷嚏。
随侍一边的健仆顿时一阵紧张,下意识地就拨了拨炭盆,叫火烧得更旺一些,又将挂在门边的大衣拿来,犹豫着是否该给陆辞披上。
陆辞摆了摆手“不必。你先下去吧。”
屋里被炭火烤得很是暖和,除了这个来得莫名其妙的喷嚏外,他甚至都快要冒汗了。
健仆将杯中茶水加满后,便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对这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近来堪比争宠、一个赛一个的细心体贴的行径,陆辞不禁无奈地笑了笑。
他们与陆辞所签的契约并不算长,不过三年而已,而追随这么一位出手大发、温和善良、体恤下人,自身还前途无量的主人的好处,他们既尝到了,就更不愿意失去。
但说到底,他们除了力气大些,体格瞧着壮实些,较能唬人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
健仆们皆有着自知之明若说这宅子里有谁是郎主不愿意离了的话,那恐怕手艺日益精进的厨子。
因此,尽管离契约到期还有将近一年的功夫,他们就已卯足了劲儿,将彼此视做竞争对手,开始在陆辞跟前轮番表现了。
陆辞对缘由虽是心知肚明,但来年究竟计划如何,会否跟所有人续立契约,他并未拿定主意,并不好同他们说些什么宽心话。
毕竟在京里能呆多久,并非是他一人就能说了算的。
陆辞慢悠悠地饮了口热茶,便聚精会神地继续写了起来。
他今晚上已早早地备好了课,现正忙活的,是举荐一事。
在寇准的提醒下,官家赵恒终于想起了馆阁里的一片狼藉,不论整理、校勘还是纂修方面,都急需大量人手的这一茬来。
于是从各地官员中筛选出合适的,权知馆阁校勘和史馆检讨等职务,粗略估计,起码会有五十多个新出的空缺。
这消息一出,无数选人的心思都活络开了。
甚至连最仇视寇准的那些党派,也一边骂着寇准收买人心,一边不计前嫌地琢磨起,这五十多个位置里,究竟能给自己派系里的人占下多少个。
别看只是馆阁校勘和史馆检讨在馆阁之中,不过最末的第三等,也并无多少实权,但馆职本身的清贵和优越性,历来就在士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莫说是选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就连不少京朝官,都忍不住起了心思,想要下手一争。
然而绝大多数选人,却是连被考虑的机会都不曾有过的一般官员想要担任馆职,须经大臣推荐,才准考试。
而有推荐权力的大臣,则只有两省五品以上官员,每人每年还有着名额限制京朝官得五员,升朝官只得三员。
得了推荐后,则被选送进入初试,为学士院中试诗赋论,合格了才可授予低级馆职。
授予馆职之后,仍未结束,还要继续进行考核,唯有优秀者,才有担任要职,进行升迁的机会。
大多数人,则被另派往地方上任职了。
陆辞虽为正四品下的左谕德,但严格来说,并不在两省之列,便也没有举荐人的资格。
他正因清楚这一点,在别人为此万分纠结时,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轻松模样,一心只教太子圣贤书。
还是赵祯没忍住,强忍着邀功的小兴奋,含蓄地提醒了陆辞几句。
陆辞这才知晓,原来托小太子每见官家就在官家跟前替他赞不绝口、美言不断的福,叫赵恒越发想起了陆辞为官时日虽短,政绩却是无比亮眼之事。
不但恢复了三两日就送御膳的福利,这次还额外吩咐吏部,将他添入了有权举荐的官员名单中。
吏部中知道此事的不过寥寥,根本没料到官家的心血来潮下,竟做了回不留名的施恩人,连陆辞本人都不知晓,就没想到去通知他一声。
且因陆辞站位一直微妙,也无人想着宣扬出去,或是临时抱佛脚地巴结他以换取推荐名额
于是陆辞稀里糊涂地,就差点弃权了。
陆辞惊讶过后,赶紧谢过太子,当晚回到家中,就忙活起写推荐信的事了。
他虽得了陛下破例赐予的权限,但说白了,他头个想到,也能相信的,且需要这一职位的 ,也只有朱说、柳七和滕宗谅三人。
就陆辞个人看来,最适合的,无疑是朱说了。
别看朱说年纪最小,却最沉得住气,也最有干劲。
柳七和滕宗谅虽也极具才学,但前者黑历史太多,最近自己又与其相隔太远,也不知是否修身养性,痛改前非了;后者性子也偏于浮奢享乐,虽是个能做也肯做实务,愿为友人两肋插刀的,可在清贵安宁、数十年如一日的馆阁之中,却不见得适合。
不管是谁得以幸运地雀屏中选,他还是最好把人安排到自己家里来住。
起码开头一年,都得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安心。
因不知这事是否能成,陆辞在熬夜写好推荐的文书,次日交予吏部后,就将此事安静搁在心里,并未与任何人声张。
如若成了,他不想对友人邀功。
如若不成,他更不想叫友人们空欢喜一场,也许还落个白欠他人情的心理负担。
更何况在陆辞想来,三人里要是有人能中的话,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本事,才可在重重考试中突围而出。
自己不过是了一个小小契机,并不值得夸耀。
熬夜的下场便是,还未躺上半个时辰,就得起身去早朝,一边听着寇准一人潇洒发挥,一边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散了朝,就得去东宫讲经了。
赵祯见到陆辞时,就稀奇地在他眼底下发现了从未见过的青黑,以及破天荒地在讲经时以袖颜面,打了两个小小哈欠
陆辞不禁满怀歉意,懊恼之余,认真地向太子致歉,并不因他年纪小就随意糊弄过去,也不觉身为讲经的半师就可理所当然。
一直默默观察的赵祯当然不觉丝毫不悦,反而笑眯眯的,感到高兴极了。
他打心底地一直认为,自己这位小先生,外人眼中才高八斗的陆三元,是几乎无所不能的。
现竟会跟他一样上课时打瞌睡,有些小毛病了,倒像是玉雕的人儿活了过来似的,生动有趣了起来。
“无妨,”赵祯笑着摆摆手,又终归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小声问道“若真要作为赔罪,陆谕德不妨告诉我,你所推荐的那几人,究竟是哪几位大才”
大才
陆辞莞尔一笑。
未来也许是,现在却不过是酒鬼,小正经和大流氓罢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连宿在此处的夫子们,都被这不小的动静惊动了。
他们一边努力回想狄青平日的表现,一边忍不住怀疑起自己是否太过粗心大意, 才忽略了这么一位叫三元及第的陆知州极其看重的天纵英才。
怀着相似的微妙心思,他们纷纷披了外衣起身, 聚到狄青这来看情况。
居然是套簇新的左氏春秋, 拿在手里只消粗略翻看几页, 就能轻易瞧出是用上好的纸张和墨所雕印的, 价值定然不匪。
夫子们不禁感慨,再看向好似已经乐傻了、呆呆坐在床边没有反应的狄青, 语重心长道“陆谕德的殷切期许, 你可切莫辜负了。”
狄青老老实实地点点头。
见他这副老实巴交的模样,他们忍不住又叮嘱几句,才驱散来凑热闹的其他学子,叫狄青安置了。
等人走干净了, 狄青便将房门重新关上,把陆辞那封薄薄的信给取了出来, 郑重地放在枕头边上, 再将左氏春秋给小心放在衣箱里,用柔软的布料妥善包好。
点灯读太费蜡了,而且如若一不小心, 扯坏了某张书页, 那他不得心疼死。
索性明日天光亮了, 再拿出来读。
狄青这么想着,就心安理得地先把那本只一看就叫他感到头皮发麻的左氏春秋给先放到了一边,然后难耐激动地将信拆了,就着从窗口撒入的明亮月光,认真地读起信来。
在信里,陆辞先说了自己在京城刚购置了新的宅子,旧的住处会托给牙人售出,让狄青日后赴京赶考寻他暂住时,莫要找错了地方;再是表示自己述职一切顺利,唯一的学生,也就是当今的太子殿下,虽较狄青还年幼两岁,却极其聪颖刻苦;最后简单地表示了对狄青的期许,希望他能勤学不缀,早日来汴京同自己相见。
短短一封信,狄青却是读得心情跌宕起伏,百转千折惊讶,皱眉,抿唇,隐忍,再到头痛,以及最后的惊喜和期待。
他贪婪地将信反复读了好几次,尤其那句叫他怦然心动、呵呵傻笑的盼汝早来京,与我重相会,更是看了好多遍。
直到倒背如流了,他才缓缓把信放下,一脸严肃地收到屉里。
他一定要好好念书,争取早日去京城寻陆郎君
因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憧憬,狄青真正躺到床上后,没过多久,就陷入了好梦之中。
他有所不知的是,受了陆辞的进京赶考时与我同住之邀的,可不止他一人。
而还有初战不利,正被诸位夫子亲自押着在密州苦读、准备来年再战考场的钟元和易庶,以及届时要进京来督促他们不得散漫的李夫子。
而根本不可能是他美梦中所幻想的二人共处一室。
正挑灯夜战的陆辞,如有所感地打了个喷嚏。
随侍一边的健仆顿时一阵紧张,下意识地就拨了拨炭盆,叫火烧得更旺一些,又将挂在门边的大衣拿来,犹豫着是否该给陆辞披上。
陆辞摆了摆手“不必。你先下去吧。”
屋里被炭火烤得很是暖和,除了这个来得莫名其妙的喷嚏外,他甚至都快要冒汗了。
健仆将杯中茶水加满后,便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对这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近来堪比争宠、一个赛一个的细心体贴的行径,陆辞不禁无奈地笑了笑。
他们与陆辞所签的契约并不算长,不过三年而已,而追随这么一位出手大发、温和善良、体恤下人,自身还前途无量的主人的好处,他们既尝到了,就更不愿意失去。
但说到底,他们除了力气大些,体格瞧着壮实些,较能唬人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
健仆们皆有着自知之明若说这宅子里有谁是郎主不愿意离了的话,那恐怕手艺日益精进的厨子。
因此,尽管离契约到期还有将近一年的功夫,他们就已卯足了劲儿,将彼此视做竞争对手,开始在陆辞跟前轮番表现了。
陆辞对缘由虽是心知肚明,但来年究竟计划如何,会否跟所有人续立契约,他并未拿定主意,并不好同他们说些什么宽心话。
毕竟在京里能呆多久,并非是他一人就能说了算的。
陆辞慢悠悠地饮了口热茶,便聚精会神地继续写了起来。
他今晚上已早早地备好了课,现正忙活的,是举荐一事。
在寇准的提醒下,官家赵恒终于想起了馆阁里的一片狼藉,不论整理、校勘还是纂修方面,都急需大量人手的这一茬来。
于是从各地官员中筛选出合适的,权知馆阁校勘和史馆检讨等职务,粗略估计,起码会有五十多个新出的空缺。
这消息一出,无数选人的心思都活络开了。
甚至连最仇视寇准的那些党派,也一边骂着寇准收买人心,一边不计前嫌地琢磨起,这五十多个位置里,究竟能给自己派系里的人占下多少个。
别看只是馆阁校勘和史馆检讨在馆阁之中,不过最末的第三等,也并无多少实权,但馆职本身的清贵和优越性,历来就在士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莫说是选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就连不少京朝官,都忍不住起了心思,想要下手一争。
然而绝大多数选人,却是连被考虑的机会都不曾有过的一般官员想要担任馆职,须经大臣推荐,才准考试。
而有推荐权力的大臣,则只有两省五品以上官员,每人每年还有着名额限制京朝官得五员,升朝官只得三员。
得了推荐后,则被选送进入初试,为学士院中试诗赋论,合格了才可授予低级馆职。
授予馆职之后,仍未结束,还要继续进行考核,唯有优秀者,才有担任要职,进行升迁的机会。
大多数人,则被另派往地方上任职了。
陆辞虽为正四品下的左谕德,但严格来说,并不在两省之列,便也没有举荐人的资格。
他正因清楚这一点,在别人为此万分纠结时,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轻松模样,一心只教太子圣贤书。
还是赵祯没忍住,强忍着邀功的小兴奋,含蓄地提醒了陆辞几句。
陆辞这才知晓,原来托小太子每见官家就在官家跟前替他赞不绝口、美言不断的福,叫赵恒越发想起了陆辞为官时日虽短,政绩却是无比亮眼之事。
不但恢复了三两日就送御膳的福利,这次还额外吩咐吏部,将他添入了有权举荐的官员名单中。
吏部中知道此事的不过寥寥,根本没料到官家的心血来潮下,竟做了回不留名的施恩人,连陆辞本人都不知晓,就没想到去通知他一声。
且因陆辞站位一直微妙,也无人想着宣扬出去,或是临时抱佛脚地巴结他以换取推荐名额
于是陆辞稀里糊涂地,就差点弃权了。
陆辞惊讶过后,赶紧谢过太子,当晚回到家中,就忙活起写推荐信的事了。
他虽得了陛下破例赐予的权限,但说白了,他头个想到,也能相信的,且需要这一职位的 ,也只有朱说、柳七和滕宗谅三人。
就陆辞个人看来,最适合的,无疑是朱说了。
别看朱说年纪最小,却最沉得住气,也最有干劲。
柳七和滕宗谅虽也极具才学,但前者黑历史太多,最近自己又与其相隔太远,也不知是否修身养性,痛改前非了;后者性子也偏于浮奢享乐,虽是个能做也肯做实务,愿为友人两肋插刀的,可在清贵安宁、数十年如一日的馆阁之中,却不见得适合。
不管是谁得以幸运地雀屏中选,他还是最好把人安排到自己家里来住。
起码开头一年,都得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安心。
因不知这事是否能成,陆辞在熬夜写好推荐的文书,次日交予吏部后,就将此事安静搁在心里,并未与任何人声张。
如若成了,他不想对友人邀功。
如若不成,他更不想叫友人们空欢喜一场,也许还落个白欠他人情的心理负担。
更何况在陆辞想来,三人里要是有人能中的话,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本事,才可在重重考试中突围而出。
自己不过是了一个小小契机,并不值得夸耀。
熬夜的下场便是,还未躺上半个时辰,就得起身去早朝,一边听着寇准一人潇洒发挥,一边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散了朝,就得去东宫讲经了。
赵祯见到陆辞时,就稀奇地在他眼底下发现了从未见过的青黑,以及破天荒地在讲经时以袖颜面,打了两个小小哈欠
陆辞不禁满怀歉意,懊恼之余,认真地向太子致歉,并不因他年纪小就随意糊弄过去,也不觉身为讲经的半师就可理所当然。
一直默默观察的赵祯当然不觉丝毫不悦,反而笑眯眯的,感到高兴极了。
他打心底地一直认为,自己这位小先生,外人眼中才高八斗的陆三元,是几乎无所不能的。
现竟会跟他一样上课时打瞌睡,有些小毛病了,倒像是玉雕的人儿活了过来似的,生动有趣了起来。
“无妨,”赵祯笑着摆摆手,又终归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小声问道“若真要作为赔罪,陆谕德不妨告诉我,你所推荐的那几人,究竟是哪几位大才”
大才
陆辞莞尔一笑。
未来也许是,现在却不过是酒鬼,小正经和大流氓罢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