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2.第二章 望江楼长谈(下)
虽然圣人长得不错, 但被一个三十多岁的糙老爷们泪眼汪汪的盯着看, 沈安侯还是累觉不爱:“陛下莫要忧心, 安侯虽然不才,但说到应对之法亦有些许建议,或许可供您参考。”
穆荇果然一秒钟变正常了,端起杯子敬道:“安侯请说。”
啜了一口杯中酒润润喉咙,沈安侯站起来背手迈开王八步:“外患之所以成为外患,追根究底还是内忧,是人才的培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对此安侯有两个想法,其一是科举制,其二是监察制, 另有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是轮换制。”
一连三个概念性的词, 听的穆荇愣了一下,还是维持住风度抬手道:“朕愿闻其详。”
“所谓科举制, 便是将察举制里的科举一门单独提出来。无论是否通过举荐, 但凡要为官者,必须通过考试。同样的,便是寒门士子并无举荐之人,只要能通过科举, 也有为官的机会。”
看穆荇若有所思, 沈安侯轻笑:“当然, 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徐徐图之, 例如一开始只以某几地作为试点,并不全国推广,等到做出实效后再渐渐开放,科举与察举并行。”
“虽说是并行,这里头能做的权衡却很多。”穆荇的思路被带了起来,不需要沈安侯多说,自己就能想到很多:“尤其是在科举人才做的明显比察举好后,由科举取代察举就顺理成章了。”
“正是如此。”沈安侯点头,露出标志性的楚舅舅式微笑:“科举上来的自然就是臣之前所言的天子门生。等到天下官吏皆出自您之手下,无人可用之困局自然不攻自破。”
“但是此事耗时颇久,且困难重重,并不好办啊。”
“这就需要监察制作为辅助了。”沈侯爷胸有成竹:“那些御史不是自认为刚正不阿廉洁清正吗?您就专门找一批信得过的,分明暗两路定时不定时的往地方上巡游,下头官吏是人是鬼便在您的掌握之中。”
“如此可行。”比起吏部考核,这样做的震慑性更大。便是御史查不出什么来,光是有这样一条政令,也能让贪官酷吏们有几分顾忌,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
“科举制和监察制是保证官吏队伍纯洁的两个必要条件,从根源上让他们明白皇权至上,也明白自己职责所在。但这两条光是确定下来就需要您在朝堂的无数次努力,更不要说实施时还有重重困难险阻。为了应付如今的局面,臣便想到了轮换制,说白了便是将不同派系的官吏放在对方的地盘上,就不信他们还敢不小心不谨慎。如此一来,最差也就是无所作为,更不会祸害一方百姓。”
穆荇一听就心领神会:“这一点倒是不错,官吏任期满后回京述职升迁,朕总能决定他们往哪儿派遣。”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相互提防顾忌,说不定还能来一出窝里斗,削弱世家的实力。看看已经低调坐回桌边的沈安侯,穆荇心中感慨,当年上书房的少年郎虽然少了些张扬,内心却越发深邃。他从来都是这般光明正大的阳谋,让人心中不忿亦不得不服。
端杯遥敬,穆荇只觉得心中畅快:“安侯还有什么治世良策只管说来,千万不要对朕隐瞒。朕拿你当知心之人,亦希望你能够为朕肱骨,为朕出谋划策。”
“得陛下青眼,放当浮一大白。”沈安侯洒脱的与穆荇对饮,心中算着这哥们估计后劲儿上来了,“治世良策不敢当,圣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陛下想要政令通行万国来朝,钱粮盐铁缺一不可。于钱粮一途臣已经有了些想法,只还需要实际演练才能确认是否可行。”
“朕回去就下旨,封你为惠州刺史,你只管按心意行事。”
这时候沈侯爷也只能憋屈的行了个大礼:“臣谢陛下隆恩,然一来刺史之职过于沉重,非臣所能担当,二来惠州有洛氏在,只怕施展不开手脚。臣望陛下能收回成命,寻一处下郡或中县,才能真正看出臣之计策的效果来。”
虽然被推却了好意,穆荇也不怎么生气,直接伸手将沈安侯拉起来:“你所言有理,既如此就琨郡吧。”虽然脑子有些晕,圣人的思维却越发清晰:“琨郡离京不远,亦无世家大族,正符合你之所言。”
琨郡是个上郡,在京城和星州的交界,属于星州管理。沈安侯原本考虑的几个去处中排在前三的便有它,自然是顺势谢了圣恩。穆荇也是开心不已,拉着沈安侯连饮三大杯,然后两眼一闭身子一软,若不是沈侯爷反应快把人接住了,只怕就得和地板来一个亲密接触。
林内侍吓了一跳,赶紧叫了让暗中护卫的翊羽亲卫带着随同的医博士进来。沈安侯看他们惊疑不定的眼神摆了摆手:“圣人就是喝醉了睡过去,五楼有个干净房间,你们送他去躺一会儿,一两个时辰就没事儿了。”
眼见着沈侯爷也有些脚底打飘,众人对视一眼后还是点了点头依言行事。沈安侯自己也找了个休息室眯着,沙洲黄比后世的黄酒还厉害些,后劲儿不是一般的大,便是他也有些扛不住了。
两人从巳时初谈起,到午时末睡去,等到醒来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穆荇只觉得睁开眼全身苏爽,听了林内侍的禀告后自己也笑了:“难怪沈安侯曾作诗云‘浮生偷得半日闲’,这偷来的半日闲暇可真是不错啊。”
难得这样轻松畅快的睡上一觉了。走出门外,眼前是滚滚流过的江水,在落日余晖中分外耀眼。
“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有人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陛下更喜欢哪种说法?”
转头看去,已经收拾妥当风度依然的沈侯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边,也和他一样凭栏眺望:“望江楼第五楼有最好看的风景,可惜除了您和我,还真没几个人上来看过。”
“确实是好风光。”穆荇点头,取笑道:“难道不该怪你的规矩太严格吗?那对联可不好对上,连朕的侍讲博士们都琢磨了许久。”
“学子们嘛,没点动力在后头鞭策着,便总觉得圣人第一他第二,容易骄傲狂妄起来。臣这么做也只是给他们提个醒,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还有更多学问需要他们去钻研。”
“罢了,怎么说都是你有理。”穆荇只觉得自己和沈安侯之间的隔阂已经消失殆尽,从此又多了一个值得全心信任的人,心情自然是好的不得了,也一点儿不介意沈大老爷的“顶撞狡辩”。
“圣人,时辰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忍了许久的林内侍看出主子心情不错,咬牙上前低声说道。再晚就该天黑了,不说御史知道了要怎么狂喷,只宫里的皇后和娘娘们就得揭了他的皮。
“时辰确实不早了,臣送陛下。”沈安侯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原本还想再赖一会儿的穆荇哭笑不得,伸手点了点他,终究迈步下楼:“朕说过的话便不会改了,你提前做好准备,过几日旨意就会下来,琨郡太守的位置,已经是你的了。”
“臣谢恩。”沈安侯深深作揖,嘴角轻笑。虽然今日唱念做打杀死的脑细胞不少,但好在结局十分圆满,太守之位虽然不高,可一郡之地足够他完成许多设想,并培养起自己的班底来了。
穆荇踏上那辆低调的乌棚牛车离开,心头是前所未有的敞亮,虽然前路漫漫,但他并不孤单。沈安侯,这个他期盼已久也纠结许久的能臣,终于还是落到他手上了。
他的好心情并没有任何遮掩,林内侍在心中将沈安侯的地位又提了一提。圣人便是面对最受宠的陈贵妃也从未这样开怀过,虽然不明白沈侯爷的过人之处到底在哪,但并不妨碍聪明的他接受这个事实——若论圣宠,恐怕这天下除了楚将军,真没人能与沈侯爷比肩了。
或许这就是白月光的威力吧,可惜没人知道,沈放这朵白月光早就已经消失不见,而沈安侯也绝不是穆荇心中那位接受过正统皇权教育一心为国为民的良将贤臣。无论是和穆荇的君臣相得,还是和楚怀的一家亲,都只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目标。沈安侯不是个挑事儿的人,但骨子里的坚定倔强,或许在这个时空中,除了林菁,再无人能知。
穆荇果然说到做到,不过三天,封沈安侯为琨郡太守的旨意便被天使送到了沈府。朝中对此异议并不大,一来沈侯爷的才学是实打实的,至少没人敢站出来说他才不配位。二来无论是沈侯爷自己还是林菁的夫人路线,沈府和京中高门大户的关系都算维护的不错。其实早几年就有人猜测他何时起复入朝了,如今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的应有之义。
唯一让大家觉得有些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留在京中,而是选择外放。有人猜测这是为了夯实基础,给日后进入中枢作打算。对于这种说法,穆荇和沈安侯笑而不语,并不解释什么。他俩现在虽然算是尽释前嫌,可到底远香近臭,与其凑在一块儿互虐,还是离的远些遥想思念更好。
楚舅舅得到消息也挺早,还特意拉着沈安侯恶补了一番当官的知识。上郡太守位同下州刺史,官阶正四品下。虽然比起三品的郡侯爵位要低一些,但实权与虚衔的分量全然不同。太守下有郡丞一人视为辅佐,由朝廷派遣。下设僚属由太守自行聘用,分别为掌管人事的功曹、掌管文书的主和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的督邮。每曹又设有办理文书的书佐数名。
另外郡中亦设有掌管军权的都尉,都尉的僚属与太守类似,由郡都尉自行聘用,以此做到军政分离。
不过沈大老爷运气不错,琨郡本不是什么军事要塞,都尉府下兵丁只有一千余人,而都尉本身也和他们有几分交情——辗转算来,是沈周当年老下属的儿子,还在楚怀手下干过一段时间,便是看在面子情分上,也绝不会为难沈安侯。
得了楚舅舅的小灶,沈侯爷心里又踏实了些,不过还有些事情需要在离京之前办好:比如那些僚属,可不就是他任人唯亲培养能干心腹的好机会?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穆荇果然一秒钟变正常了,端起杯子敬道:“安侯请说。”
啜了一口杯中酒润润喉咙,沈安侯站起来背手迈开王八步:“外患之所以成为外患,追根究底还是内忧,是人才的培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对此安侯有两个想法,其一是科举制,其二是监察制, 另有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是轮换制。”
一连三个概念性的词, 听的穆荇愣了一下,还是维持住风度抬手道:“朕愿闻其详。”
“所谓科举制, 便是将察举制里的科举一门单独提出来。无论是否通过举荐, 但凡要为官者,必须通过考试。同样的,便是寒门士子并无举荐之人,只要能通过科举, 也有为官的机会。”
看穆荇若有所思, 沈安侯轻笑:“当然, 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徐徐图之, 例如一开始只以某几地作为试点,并不全国推广,等到做出实效后再渐渐开放,科举与察举并行。”
“虽说是并行,这里头能做的权衡却很多。”穆荇的思路被带了起来,不需要沈安侯多说,自己就能想到很多:“尤其是在科举人才做的明显比察举好后,由科举取代察举就顺理成章了。”
“正是如此。”沈安侯点头,露出标志性的楚舅舅式微笑:“科举上来的自然就是臣之前所言的天子门生。等到天下官吏皆出自您之手下,无人可用之困局自然不攻自破。”
“但是此事耗时颇久,且困难重重,并不好办啊。”
“这就需要监察制作为辅助了。”沈侯爷胸有成竹:“那些御史不是自认为刚正不阿廉洁清正吗?您就专门找一批信得过的,分明暗两路定时不定时的往地方上巡游,下头官吏是人是鬼便在您的掌握之中。”
“如此可行。”比起吏部考核,这样做的震慑性更大。便是御史查不出什么来,光是有这样一条政令,也能让贪官酷吏们有几分顾忌,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
“科举制和监察制是保证官吏队伍纯洁的两个必要条件,从根源上让他们明白皇权至上,也明白自己职责所在。但这两条光是确定下来就需要您在朝堂的无数次努力,更不要说实施时还有重重困难险阻。为了应付如今的局面,臣便想到了轮换制,说白了便是将不同派系的官吏放在对方的地盘上,就不信他们还敢不小心不谨慎。如此一来,最差也就是无所作为,更不会祸害一方百姓。”
穆荇一听就心领神会:“这一点倒是不错,官吏任期满后回京述职升迁,朕总能决定他们往哪儿派遣。”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相互提防顾忌,说不定还能来一出窝里斗,削弱世家的实力。看看已经低调坐回桌边的沈安侯,穆荇心中感慨,当年上书房的少年郎虽然少了些张扬,内心却越发深邃。他从来都是这般光明正大的阳谋,让人心中不忿亦不得不服。
端杯遥敬,穆荇只觉得心中畅快:“安侯还有什么治世良策只管说来,千万不要对朕隐瞒。朕拿你当知心之人,亦希望你能够为朕肱骨,为朕出谋划策。”
“得陛下青眼,放当浮一大白。”沈安侯洒脱的与穆荇对饮,心中算着这哥们估计后劲儿上来了,“治世良策不敢当,圣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陛下想要政令通行万国来朝,钱粮盐铁缺一不可。于钱粮一途臣已经有了些想法,只还需要实际演练才能确认是否可行。”
“朕回去就下旨,封你为惠州刺史,你只管按心意行事。”
这时候沈侯爷也只能憋屈的行了个大礼:“臣谢陛下隆恩,然一来刺史之职过于沉重,非臣所能担当,二来惠州有洛氏在,只怕施展不开手脚。臣望陛下能收回成命,寻一处下郡或中县,才能真正看出臣之计策的效果来。”
虽然被推却了好意,穆荇也不怎么生气,直接伸手将沈安侯拉起来:“你所言有理,既如此就琨郡吧。”虽然脑子有些晕,圣人的思维却越发清晰:“琨郡离京不远,亦无世家大族,正符合你之所言。”
琨郡是个上郡,在京城和星州的交界,属于星州管理。沈安侯原本考虑的几个去处中排在前三的便有它,自然是顺势谢了圣恩。穆荇也是开心不已,拉着沈安侯连饮三大杯,然后两眼一闭身子一软,若不是沈侯爷反应快把人接住了,只怕就得和地板来一个亲密接触。
林内侍吓了一跳,赶紧叫了让暗中护卫的翊羽亲卫带着随同的医博士进来。沈安侯看他们惊疑不定的眼神摆了摆手:“圣人就是喝醉了睡过去,五楼有个干净房间,你们送他去躺一会儿,一两个时辰就没事儿了。”
眼见着沈侯爷也有些脚底打飘,众人对视一眼后还是点了点头依言行事。沈安侯自己也找了个休息室眯着,沙洲黄比后世的黄酒还厉害些,后劲儿不是一般的大,便是他也有些扛不住了。
两人从巳时初谈起,到午时末睡去,等到醒来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穆荇只觉得睁开眼全身苏爽,听了林内侍的禀告后自己也笑了:“难怪沈安侯曾作诗云‘浮生偷得半日闲’,这偷来的半日闲暇可真是不错啊。”
难得这样轻松畅快的睡上一觉了。走出门外,眼前是滚滚流过的江水,在落日余晖中分外耀眼。
“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有人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陛下更喜欢哪种说法?”
转头看去,已经收拾妥当风度依然的沈侯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边,也和他一样凭栏眺望:“望江楼第五楼有最好看的风景,可惜除了您和我,还真没几个人上来看过。”
“确实是好风光。”穆荇点头,取笑道:“难道不该怪你的规矩太严格吗?那对联可不好对上,连朕的侍讲博士们都琢磨了许久。”
“学子们嘛,没点动力在后头鞭策着,便总觉得圣人第一他第二,容易骄傲狂妄起来。臣这么做也只是给他们提个醒,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还有更多学问需要他们去钻研。”
“罢了,怎么说都是你有理。”穆荇只觉得自己和沈安侯之间的隔阂已经消失殆尽,从此又多了一个值得全心信任的人,心情自然是好的不得了,也一点儿不介意沈大老爷的“顶撞狡辩”。
“圣人,时辰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忍了许久的林内侍看出主子心情不错,咬牙上前低声说道。再晚就该天黑了,不说御史知道了要怎么狂喷,只宫里的皇后和娘娘们就得揭了他的皮。
“时辰确实不早了,臣送陛下。”沈安侯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原本还想再赖一会儿的穆荇哭笑不得,伸手点了点他,终究迈步下楼:“朕说过的话便不会改了,你提前做好准备,过几日旨意就会下来,琨郡太守的位置,已经是你的了。”
“臣谢恩。”沈安侯深深作揖,嘴角轻笑。虽然今日唱念做打杀死的脑细胞不少,但好在结局十分圆满,太守之位虽然不高,可一郡之地足够他完成许多设想,并培养起自己的班底来了。
穆荇踏上那辆低调的乌棚牛车离开,心头是前所未有的敞亮,虽然前路漫漫,但他并不孤单。沈安侯,这个他期盼已久也纠结许久的能臣,终于还是落到他手上了。
他的好心情并没有任何遮掩,林内侍在心中将沈安侯的地位又提了一提。圣人便是面对最受宠的陈贵妃也从未这样开怀过,虽然不明白沈侯爷的过人之处到底在哪,但并不妨碍聪明的他接受这个事实——若论圣宠,恐怕这天下除了楚将军,真没人能与沈侯爷比肩了。
或许这就是白月光的威力吧,可惜没人知道,沈放这朵白月光早就已经消失不见,而沈安侯也绝不是穆荇心中那位接受过正统皇权教育一心为国为民的良将贤臣。无论是和穆荇的君臣相得,还是和楚怀的一家亲,都只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目标。沈安侯不是个挑事儿的人,但骨子里的坚定倔强,或许在这个时空中,除了林菁,再无人能知。
穆荇果然说到做到,不过三天,封沈安侯为琨郡太守的旨意便被天使送到了沈府。朝中对此异议并不大,一来沈侯爷的才学是实打实的,至少没人敢站出来说他才不配位。二来无论是沈侯爷自己还是林菁的夫人路线,沈府和京中高门大户的关系都算维护的不错。其实早几年就有人猜测他何时起复入朝了,如今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的应有之义。
唯一让大家觉得有些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留在京中,而是选择外放。有人猜测这是为了夯实基础,给日后进入中枢作打算。对于这种说法,穆荇和沈安侯笑而不语,并不解释什么。他俩现在虽然算是尽释前嫌,可到底远香近臭,与其凑在一块儿互虐,还是离的远些遥想思念更好。
楚舅舅得到消息也挺早,还特意拉着沈安侯恶补了一番当官的知识。上郡太守位同下州刺史,官阶正四品下。虽然比起三品的郡侯爵位要低一些,但实权与虚衔的分量全然不同。太守下有郡丞一人视为辅佐,由朝廷派遣。下设僚属由太守自行聘用,分别为掌管人事的功曹、掌管文书的主和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的督邮。每曹又设有办理文书的书佐数名。
另外郡中亦设有掌管军权的都尉,都尉的僚属与太守类似,由郡都尉自行聘用,以此做到军政分离。
不过沈大老爷运气不错,琨郡本不是什么军事要塞,都尉府下兵丁只有一千余人,而都尉本身也和他们有几分交情——辗转算来,是沈周当年老下属的儿子,还在楚怀手下干过一段时间,便是看在面子情分上,也绝不会为难沈安侯。
得了楚舅舅的小灶,沈侯爷心里又踏实了些,不过还有些事情需要在离京之前办好:比如那些僚属,可不就是他任人唯亲培养能干心腹的好机会?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