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4.第二十二章 无助
蜀州军民齐心协力, 在第一时间就展开了积极的救援工作,哪怕之后洪峰未退,百姓们也并未被天灾吓倒, 而是按照官府的安排在指定地点搭建临时住所, 让更多的人能够被容纳进来。
每隔一段时间, 还有山民医者带着味道奇怪的草药给大伙儿服用,或是一群穿着白色罩衣的年轻男女们为病人诊脉开药。都说患难见真情,在天灾之中, 山民伸出援手帮助汉民也自然感动了不少人。尤其是汉民们渐渐发现,山民并非是他们印象中那般野蛮粗鄙,相反,这些年轻人言辞得体通晓文书,甚至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见解。连秀川郡颇有才名的老孝廉都对他们赞叹有加。
百姓们被安置妥当, 一切走上正轨, 沈安侯和林菁也松了口气。洪水虽然还未褪去, 但降雨量已经在明显减少。山中的积水来的快也去得快,或许再过五六天,大伙儿就可以重建家园了。
更安心的则是蜀州的刺史和太守大人们。要说地方官员最头痛的,莫过于天灾人祸。其实许多时候并非是他们不作为,而是他们无能为力。但这次却是个例外沈侯爷将一切都准备妥当,还为他们手下的兵士进行了能力培训, 专门针对洪水的到来制定了周密的救援计划。不仅如此, 沈家庄子还在各处准备了衣物粮食供百姓消耗, 并不需州府出钱出粮。这几乎就是白白送名声和好处给州府大人们了, 他们又怎会再无动于衷
然而大燮到底只有一个沈安侯,也只有一个蜀州。沈大老爷在其他州府虽然也有安排,但不是亲力亲为,比起这里便差了太多。如江州闽州地广人稀不被朝廷重视,被他慢慢渗透进去安插人手的还好,虽然损失比蜀州更大,但百姓至少不用流离失所,总有休整之地,果腹之食。最惨的反而是世家林立之地,以及王侯驻守的地方。
宣州便是这场天灾之中最凄惨的地方。自从吴王带着许昌王逃离京城回到吴郡,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许多平民男丁都被征进军伍中服役,而要养活这许多人,吴王唯一的法子便是提高赋税。
天下人都在前几年的灾害中掏空了口袋,宣州百姓能拿什么交给吴王好容易等到田里的庄稼转为青黄,突然大雨降下,龙江仿佛天神的愤怒,席卷了两岸良田。许多百姓哭嚎着直接投身江中,被汹涌的洪水卷走。对他们而言,反正活下来也没了希望,还不如死了干脆。
也有不甘心就这样等死的人,拖家带口的往其余地方迁徙。可各地的官员不是傻的,若是他们接纳了流民,不好向朝廷交代还是其次,自己州府的资源够不够用才是关键。
地主家都没余粮了,官府又能为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做什么呢好些的允许他们在城外停留,接济些许食物给他们支撑。碰上酷吏直接便派兵驱逐剿灭的也不是没有。
沈侯爷的子弟兵们不是不知道这情况,他们尽力救人,却敌不过难民太多。如今每一个山头都在超负荷收容百姓,医士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连续几天都没好好睡过一觉。就算这样,他们能做的也没溅出太大的水花来,每天都有人在死去,剩下的人也不过是垂死挣扎。
无论朝廷还是吴王府,都陷入一片焦头烂额中。或许他们没把百姓的性命看的太重,可谁都知道人口就是底气,更遑论“得人心者得天下”。在吴王府里左右逢源混的如鱼得水的陈曦便又打起沈安侯的主意来“我们兄弟几人从青州来时曾见过沈侯爷的庄子,那里种的不是水稻,而是什么土豆玉米,听说产量极高还不废地。”他脸上时一片忧国忧民之姿,说的大义凌然“王爷心怀宣州百姓,为何不往蜀州借粮想来沈侯爷并不敢违逆您的旨意。”
吴王也是听说过鸿胪寺从蛮夷处寻到高产粮食的消息的,听了陈曦的话便有些意动。陈曦一看有戏,不免更卖力游说,甚至大包大揽道“如今我堂弟陈晨便在秀川郡,您不妨让我叔父休书一封给他,由他来做这事。”
吴王也觉得可行,立刻招来陈晨的亲爹陈安,将陈曦的主意如此这般的说了。陈安对此却是不抱什么希望“我那逆子若是能听劝,这会子已经到宣州来为您效力了。既然王爷有令,臣自会从命,却不能保证结果如何。”
陈曦便拿话堵他“叔父此言差矣,从来父慈子孝,明谦可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您在书信中与他陈说厉害,他又怎会不听从呢”
陈安一点儿都不喜欢自己这个最爱投机取巧的侄儿,这时候也不客气道“你若是能耐,当初也不至于将我儿留在沈放庄子上抵债了,又何必在王爷跟前巧言令色呢”他说着也是来气“沈安侯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就没点儿数么凭什么有难让我孩儿去担,好处倒被你拿了”
陈曦却是不怵他,反而似笑非笑道“大家都是同殿为臣,都是为王爷效力,便是叔父不顾及血脉亲缘,也不该这般对侄儿吧。功劳好处什么的,侄儿可没想着分毫,这都是为了替王爷分忧,为了宣州百姓着想。您若是对我有什么不满,侄儿在此给您赔罪了了好只求叔父切莫因为和侄儿闹别扭,就耽搁了王爷的差事啊。”
他这番唱念做打,反而显得陈安太过小气。连吴王的神色都有几分难看“陈大人就真不愿为了宣州百姓动动笔吗”
陈安深吸一口气,垂下眼脸拱手“臣自当为王爷分忧,这便回去给明谦写信。”他恭恭敬敬的往后退几步才转身离开,眼底却藏着深深的不满。
他一回到府邸,便招来两个儿子商议此事。陈大郎是个耿直人,差点儿没拍桌子“陈曦这贼子自从他来了便处处排挤咱们家,如今更是欺辱到父亲头上去了看我不找机会好好教训他一顿,也让他明白明白什么是长幼有序。”
“你别这么暴躁。”陈二郎伸手拍了拍自家哥哥,眼中却带着几分狡黠“父亲如今可做了决定了吴郡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我看咱们不如和大房一拍两散,投奔三弟去算了。”
陈安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他对陈晨呆在蜀州不愿来吴郡是挺赞成的。不说为了保存实力,世家多的是兄弟们分散不同阵营的操作,光是对沈安侯本人,陈安也是非常肯定的。不过三年时间,他就能将自己娇气内向的小儿子调理成有担当的朝中重臣,而且是真真切切的扛起了整个将作监对职责,由此可见沈大老爷本身便是个极有本事切知人善任的。
可惜当初他还是被皇家的名头给束缚,选择了更“名正言顺”的吴王来效忠,却没料到吴王虽然谨慎勤勉,却优柔寡断志大才疏,被陈曦三哄两哄的就将他们父子三人给踢到了边缘,甚至还对他们颇为提防。
如今被陈曦再将一军,陈安反而是下定决心了“岑家药铺的路子,咱们还能不能走通想法子逃出宣州吧。”
陈二郎眼睛一亮,笑出声来“您可算是做了决定了,岑家的大掌柜可和我说了好几回,他们在龙江上是有自己的船队的,甚至龙江的漕帮,有大半都被他们控制着。只要洪水退却,他们自然能悄无声息的将咱们一家都送出去。只这段时间还要父亲大人与吴王继续虚以委蛇,莫要引起他们的注意才好。”
“可见你是早有打算了。”陈安似笑非笑的看他“你三弟又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迷魂汤没有,大好前程却是不少。”陈二郎一点儿不否认的嬉笑“只这会儿我才不会告诉您,等您去秀川郡自己问他吧。”
陈安下定了决心,仿佛身上都轻松不少,与两个儿子说笑了几句才往书房去斟酌书信。如他这般老狐狸如果真要哄一个人,那是绝对可以将人哄的团团转的。第二日吴王看了他“彻夜未眠挥手写就”的信笺,对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为赞赏,立刻便派人往青州送去。
陈安好心好意劝说“这会子洪水未退,只怕路难行,不如干脆再等一阵子。百姓们也还没安定下来呢,便是缺衣少食,也不急于这一时。”
吴王却耐不住,急哄哄的让人把信给送走了。他却不知道陈安的信中做了些手脚,由陈晨看来,里头的意思便是自家在吴郡呆不住,想要往蜀州去安置。
且不说陈晨收到信后如何开心的求沈安侯帮忙配合,吴王能想到借粮的法子,京中大人们又如何想不到只他们看中的便不仅仅是一个蜀州,而是所有看起来并为发生民乱、百姓也尚且安宁的州县。好死不死,将名单列出来一看,这些人不是沈安侯的亲眷子弟,便是跟着沈侯爷在琼州混过的。李相在感慨之余,越发认定沈安侯会是朝廷的大敌,一定要想法子除之而后快。
可沈侯爷听调不听宣,不爽了直接辞官走人,他难道还能治一个大不敬将人绑回京中不成想一想之前去秀川拿人的周将军有多惨,再想一想楚怀的威望有多高,他只能勉强压下这个念头。
可沈安侯动不得,他下头这些拥趸却没那么棘手。恰巧穆岚对沈大老爷也是敬畏有之,厌恶亦有之,十分愉悦的接受了李相的建议。于是各地的年轻官吏们还没从洪水过境后的残桓断壁中解脱,就被朝廷的圣旨给打了个摸不着头脑如此天灾之中,不减免赋税也就罢了,凭什么还要再加重盘剥他们一回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每隔一段时间, 还有山民医者带着味道奇怪的草药给大伙儿服用,或是一群穿着白色罩衣的年轻男女们为病人诊脉开药。都说患难见真情,在天灾之中, 山民伸出援手帮助汉民也自然感动了不少人。尤其是汉民们渐渐发现,山民并非是他们印象中那般野蛮粗鄙,相反,这些年轻人言辞得体通晓文书,甚至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见解。连秀川郡颇有才名的老孝廉都对他们赞叹有加。
百姓们被安置妥当, 一切走上正轨, 沈安侯和林菁也松了口气。洪水虽然还未褪去, 但降雨量已经在明显减少。山中的积水来的快也去得快,或许再过五六天,大伙儿就可以重建家园了。
更安心的则是蜀州的刺史和太守大人们。要说地方官员最头痛的,莫过于天灾人祸。其实许多时候并非是他们不作为,而是他们无能为力。但这次却是个例外沈侯爷将一切都准备妥当,还为他们手下的兵士进行了能力培训, 专门针对洪水的到来制定了周密的救援计划。不仅如此, 沈家庄子还在各处准备了衣物粮食供百姓消耗, 并不需州府出钱出粮。这几乎就是白白送名声和好处给州府大人们了, 他们又怎会再无动于衷
然而大燮到底只有一个沈安侯,也只有一个蜀州。沈大老爷在其他州府虽然也有安排,但不是亲力亲为,比起这里便差了太多。如江州闽州地广人稀不被朝廷重视,被他慢慢渗透进去安插人手的还好,虽然损失比蜀州更大,但百姓至少不用流离失所,总有休整之地,果腹之食。最惨的反而是世家林立之地,以及王侯驻守的地方。
宣州便是这场天灾之中最凄惨的地方。自从吴王带着许昌王逃离京城回到吴郡,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许多平民男丁都被征进军伍中服役,而要养活这许多人,吴王唯一的法子便是提高赋税。
天下人都在前几年的灾害中掏空了口袋,宣州百姓能拿什么交给吴王好容易等到田里的庄稼转为青黄,突然大雨降下,龙江仿佛天神的愤怒,席卷了两岸良田。许多百姓哭嚎着直接投身江中,被汹涌的洪水卷走。对他们而言,反正活下来也没了希望,还不如死了干脆。
也有不甘心就这样等死的人,拖家带口的往其余地方迁徙。可各地的官员不是傻的,若是他们接纳了流民,不好向朝廷交代还是其次,自己州府的资源够不够用才是关键。
地主家都没余粮了,官府又能为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做什么呢好些的允许他们在城外停留,接济些许食物给他们支撑。碰上酷吏直接便派兵驱逐剿灭的也不是没有。
沈侯爷的子弟兵们不是不知道这情况,他们尽力救人,却敌不过难民太多。如今每一个山头都在超负荷收容百姓,医士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连续几天都没好好睡过一觉。就算这样,他们能做的也没溅出太大的水花来,每天都有人在死去,剩下的人也不过是垂死挣扎。
无论朝廷还是吴王府,都陷入一片焦头烂额中。或许他们没把百姓的性命看的太重,可谁都知道人口就是底气,更遑论“得人心者得天下”。在吴王府里左右逢源混的如鱼得水的陈曦便又打起沈安侯的主意来“我们兄弟几人从青州来时曾见过沈侯爷的庄子,那里种的不是水稻,而是什么土豆玉米,听说产量极高还不废地。”他脸上时一片忧国忧民之姿,说的大义凌然“王爷心怀宣州百姓,为何不往蜀州借粮想来沈侯爷并不敢违逆您的旨意。”
吴王也是听说过鸿胪寺从蛮夷处寻到高产粮食的消息的,听了陈曦的话便有些意动。陈曦一看有戏,不免更卖力游说,甚至大包大揽道“如今我堂弟陈晨便在秀川郡,您不妨让我叔父休书一封给他,由他来做这事。”
吴王也觉得可行,立刻招来陈晨的亲爹陈安,将陈曦的主意如此这般的说了。陈安对此却是不抱什么希望“我那逆子若是能听劝,这会子已经到宣州来为您效力了。既然王爷有令,臣自会从命,却不能保证结果如何。”
陈曦便拿话堵他“叔父此言差矣,从来父慈子孝,明谦可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您在书信中与他陈说厉害,他又怎会不听从呢”
陈安一点儿都不喜欢自己这个最爱投机取巧的侄儿,这时候也不客气道“你若是能耐,当初也不至于将我儿留在沈放庄子上抵债了,又何必在王爷跟前巧言令色呢”他说着也是来气“沈安侯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就没点儿数么凭什么有难让我孩儿去担,好处倒被你拿了”
陈曦却是不怵他,反而似笑非笑道“大家都是同殿为臣,都是为王爷效力,便是叔父不顾及血脉亲缘,也不该这般对侄儿吧。功劳好处什么的,侄儿可没想着分毫,这都是为了替王爷分忧,为了宣州百姓着想。您若是对我有什么不满,侄儿在此给您赔罪了了好只求叔父切莫因为和侄儿闹别扭,就耽搁了王爷的差事啊。”
他这番唱念做打,反而显得陈安太过小气。连吴王的神色都有几分难看“陈大人就真不愿为了宣州百姓动动笔吗”
陈安深吸一口气,垂下眼脸拱手“臣自当为王爷分忧,这便回去给明谦写信。”他恭恭敬敬的往后退几步才转身离开,眼底却藏着深深的不满。
他一回到府邸,便招来两个儿子商议此事。陈大郎是个耿直人,差点儿没拍桌子“陈曦这贼子自从他来了便处处排挤咱们家,如今更是欺辱到父亲头上去了看我不找机会好好教训他一顿,也让他明白明白什么是长幼有序。”
“你别这么暴躁。”陈二郎伸手拍了拍自家哥哥,眼中却带着几分狡黠“父亲如今可做了决定了吴郡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我看咱们不如和大房一拍两散,投奔三弟去算了。”
陈安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他对陈晨呆在蜀州不愿来吴郡是挺赞成的。不说为了保存实力,世家多的是兄弟们分散不同阵营的操作,光是对沈安侯本人,陈安也是非常肯定的。不过三年时间,他就能将自己娇气内向的小儿子调理成有担当的朝中重臣,而且是真真切切的扛起了整个将作监对职责,由此可见沈大老爷本身便是个极有本事切知人善任的。
可惜当初他还是被皇家的名头给束缚,选择了更“名正言顺”的吴王来效忠,却没料到吴王虽然谨慎勤勉,却优柔寡断志大才疏,被陈曦三哄两哄的就将他们父子三人给踢到了边缘,甚至还对他们颇为提防。
如今被陈曦再将一军,陈安反而是下定决心了“岑家药铺的路子,咱们还能不能走通想法子逃出宣州吧。”
陈二郎眼睛一亮,笑出声来“您可算是做了决定了,岑家的大掌柜可和我说了好几回,他们在龙江上是有自己的船队的,甚至龙江的漕帮,有大半都被他们控制着。只要洪水退却,他们自然能悄无声息的将咱们一家都送出去。只这段时间还要父亲大人与吴王继续虚以委蛇,莫要引起他们的注意才好。”
“可见你是早有打算了。”陈安似笑非笑的看他“你三弟又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迷魂汤没有,大好前程却是不少。”陈二郎一点儿不否认的嬉笑“只这会儿我才不会告诉您,等您去秀川郡自己问他吧。”
陈安下定了决心,仿佛身上都轻松不少,与两个儿子说笑了几句才往书房去斟酌书信。如他这般老狐狸如果真要哄一个人,那是绝对可以将人哄的团团转的。第二日吴王看了他“彻夜未眠挥手写就”的信笺,对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为赞赏,立刻便派人往青州送去。
陈安好心好意劝说“这会子洪水未退,只怕路难行,不如干脆再等一阵子。百姓们也还没安定下来呢,便是缺衣少食,也不急于这一时。”
吴王却耐不住,急哄哄的让人把信给送走了。他却不知道陈安的信中做了些手脚,由陈晨看来,里头的意思便是自家在吴郡呆不住,想要往蜀州去安置。
且不说陈晨收到信后如何开心的求沈安侯帮忙配合,吴王能想到借粮的法子,京中大人们又如何想不到只他们看中的便不仅仅是一个蜀州,而是所有看起来并为发生民乱、百姓也尚且安宁的州县。好死不死,将名单列出来一看,这些人不是沈安侯的亲眷子弟,便是跟着沈侯爷在琼州混过的。李相在感慨之余,越发认定沈安侯会是朝廷的大敌,一定要想法子除之而后快。
可沈侯爷听调不听宣,不爽了直接辞官走人,他难道还能治一个大不敬将人绑回京中不成想一想之前去秀川拿人的周将军有多惨,再想一想楚怀的威望有多高,他只能勉强压下这个念头。
可沈安侯动不得,他下头这些拥趸却没那么棘手。恰巧穆岚对沈大老爷也是敬畏有之,厌恶亦有之,十分愉悦的接受了李相的建议。于是各地的年轻官吏们还没从洪水过境后的残桓断壁中解脱,就被朝廷的圣旨给打了个摸不着头脑如此天灾之中,不减免赋税也就罢了,凭什么还要再加重盘剥他们一回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