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有生》正文 第22章 廊下问对
日上三竿,父子二人,往马车上装了黄金万两、珠玉三斗,一作武将、一作儒生模样,自去欧阳学监府上悔婚告罪……
所谓“打人不打脸,悔约不悔婚”,叶忠陌话一开口,还未等得稍作解释,本来笑脸相迎的欧阳老学监,少不得暴跳如雷,立刻拍案惊起,再无当世大儒的厮文面孔,惊骇得欧阳府上下一顿鸡飞狗跳。
叶长风无奈,毕竟理亏在先,只能与父亲耐心立于廊下,等得欧阳老学监稍稍消了气,上前告罪道:“还请老师见谅,叶家才疏学浅,实在是配不上小姐。学生在外游历两年,不意遇上修真仙家,为道法神奇吸引,又想起那年在南河县抗击狄骑的艰难,我乡兵及童军的牺牲惨烈,志愿习那万人敌,从此踏上修真之途,再无登科入仕之心”。
“至于儿女情长,早化云烟于过眼,平生志在一心向道,再无一丝念头去作婚嫁之想,入山修行动辄都是百年,唯恐耽误了小姐的终生。若日后国中有难,只须老师召唤,我必奉召前来勤王救驾、卫国护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得这方河山平安”……
一番忠恳之言,却是听得欧阳老学监气血沸腾,渐渐消了气,想起年少轻狂,也是报国护民、拱卫河山的血性。可又反转一想,虽凭白无故地毁了自家女儿婚约,难免惹来坊间一时风言风语的恶传,一张老脸无处安放,但好歹这叶长风双料举子,也算师从过自个府学的门下,很是听过几节圣贤千古、万世师表的课,更有过推荐保举之力。
若真能日后培树出一根修仙得道的苗来,看这后生一身的浩然正气,神情应当不似作伪,万一真的国中有难,也少不得眷恋了昔日家国之情,作下一番护保江山社稷的举措,那样必然算是有大功于国朝了,亦自当彪柄于史册。虽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虚名,但与儿女情长相比,似乎丹心照耀汗青更重,一时掂量不出哪头轻重了,犹疑不决起来……
一番计较后,索性心下一横,欧阳老学监咬牙切齿地向父子二人怒道:“你等走吧,老夫还要裱糊圣贤文字,不便送客,另外把那些粪土黄金、骷髅珠玉统统带走。我们欧阳家虽穷,可穷得还有一把子骨气,不稀罕你那些打家劫舍、空饷兵血的浮财。可是长风小子你要牢记在心,这猎国生你养你,不曾亏待得你叶家,朝廷封赏甚至爱人及猫”。
“虽然你家曾抗击北狄,也算荡寇有功、安民得仁,日后更是修仙问道,可别忘了你自己的本,下作甚或不及蝇营狗苟。你终究生是这猎国的人,死是这猎国的鬼,真有猎国板荡、黎民涂炭的那天,自有老夫这一把老骨头,慷慨赴死、以报君恩,哪有你这忘本负义、白眼小人的份”……
叶长风到底是饱读了圣贤诗书,骨子里渗入儒侠武道的血性,三叩首于廊下,声震屋瓦,立下铮铮誓言:“弟子每受学监教导,圣贤之言、铭刻于心,不敢忘诸身后家国。虽行修真向道,必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常思及那宫门的大鼎,送上城头的肉汤,义冢中的万骨哀怨,每每痛彻心骨。若国中板荡,弟子自提三尺剑,扫除世间不平,踏尽人间恶作,定让这猎国上下、河山万里,再无待宰两脚羊,再无孤儿寡母泪”……
父子俩人被扫地出门,连带着那驾马车上的粪土黄金、骷髅珠玉。而阁楼上的欧阳,早被偌大动静惊起,闻言痛不欲生,几番欲行短见,险些让丫鬟们拉劝不住。毕竟悔婚之举,在儒风极盛的猎国,实非什么光彩的事情,况且这位欧阳小姐,原本对叶长风也是极有意的。
与那年初见的纨绔轻浮浊公子不同,那时虽也觉叶长风一表人才,又兼带英武之气,有所与众不同,但上元灯节的擦肩而过,仗剑仙侠、道骨清灵的叶长风,更是深深烙在这位姑娘的心中。以致整夜未眠,原本以为是盼到了好姻缘,却未曾想镜花水月一场空,只恨当时竟未能认出……
午间愧意内疚的父子俩,沉默相对而坐,倒是余氏女人心细如发,想出了正经主意:让叶忠陌先托请这商山府道台大人,与那欧阳老学监妥劝一番。再四下与达官显贵们走动往来,只说非是那欧阳家风不良,实是风儿一心向道,如那和尚出家一般,从此遁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五行中,唯恐误了人家小姐的终生大事。再舍些银钱使动那些媒婆,营造一番舆论,避过风言风语,且厚了脸皮,集齐打上门,为欧阳家小姐说动亲事,自然慢慢也就将视线转移过去了,那欧阳老学监也不至于因儿女亲事,折了脸皮不是……
至于那车粪土黄金、骷髅珠玉,偷偷于后半夜,托于欧阳家门房,暗中收下便是了。读书人总是舍不下脸皮的,若要传扬出去,还不得闲说那欧阳家假道厮文,为了一车金银珠玉,就能卖了自家闺女的清白么。
这些凡尘俗事,搞得叶长风几回头大如斗,好在尚有爹娘操持,余氏定夺,又不缺银钱流水般使出,于是诸般烦恼很快就尘埃落定……
不过老道倒是理解个中良苦用心,况且观这徒儿的道,别开生面、有所不同,不提那廊下的铮铮誓言,让这老道也是感慨良久。单论这修真方外不入凡尘,恐怕日后的真武门万千气象,也是要打破这一惯性了,毕竟人造灵根修士,本身就来自凡人转化,与那高来高去、不接地气的修仙大派,完全是两种路线。
老道倒也坦然,且放手纵了这徒儿自便,指不定真能破旧立新,开创修真方外万古新流……
三日后,长风拜别父母,师徒喵相携而去,再无婚约牵绊。当然了,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
而不过月旬,叶忠陌的致仕官文,竟然被朝廷闪电般地批复了:特准商山府从七品厢军长史叶忠陌还乡,并念其将才可惜、尚在盛年,为国从征居功甚伟,实为朝廷老成栋梁,仍授南河县正七品乡兵团练总使,准予打造火器、操练乡兵,云云……
这可就十分意外了,既然致仕,为何又授团练使,虽是居乡遥领,还抬上正七品,比那正八品的南河县令,都高出一个品级,完全是与商山府道台大人,平起平坐了,县令遇上也要下马跪拜轿前,这到底是不是朝廷中了邪?
可更跌眼珠子的还在后面,没等过十天,叶忠陌还未收拾完行装起行,朝廷感觉好像不合适,又来了更邪门的旨意:正六品商山府督军的虚衔官戴也到了,并授战时便宜行事之权,可调动商山府九县厢军、乡兵迎敌;实领厢军一营,可督造新式火器,推行新式练兵之法,以备北狄入侵之变……
随着叶忠陌的返乡,一切传说渐从商山府淡出,重新回到了南河县……
至于商山城中,后来时有人说起,当年叶家小子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有香客曾亲见那小子剃发持戒,秃头上还烫了好大的两排烟疤,拜在如今的护国寺方丈正太国师门下,青灯相伴、吃斋念佛。
而当今圣上嫡亲生母的皇太后,别号泰梅居士,亦是正太国师的虔诚信众,逢初一、十五必入护国寺,为当今圣上龙体康安烧香祈福。而正太国师常年坐关参佛,负责主持佛事、迎来送往的,当然是那正太国师关门弟子的叶家小和尚,所以叶家才能得了这许多的圣恩隆眷。
而在那茶楼戏园子,原本闲说欧阳小姐八卦的坊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纵使叶家不亲去欧阳家退了婚,当今圣上也会颁下夺情的旨意,原来这悔婚还和朝廷扯上了关节,怪不得欧阳府上下,很快就乌云转晴了……
而叶忠陌一家,迁居到了南河县城外七里山上,从不插手县令手中的政事,只管扎下铁打营盘,时而枪声密如爆豆,时而炮声大作,吓得周近庄户的老母鸡,都不敢下蛋了……
这新封的商山叶督军,把那一营千数的厢军,操练得堪比朝廷禁卫的虎狼之师,一水的青、绿、黑、灰杂四色板甲,行军时背上披着裹尸的破烂渔网,黑漆锅盔上还套着柳条编子,搞得跟丐帮似的,可是行军布阵,整齐得就像刀切豆腐块,杀气腾腾。
听说除了媳妇不发,余下的啥都会发,什么水囊、布鞋、棉袜、肚兜、毛巾、皂角、烟丝,连晨牙的青盐、防冻搓脸的蛇油都有。每月的饷钱也是富得流油,伙夫、新丁都打月例十两白银起,随军郎中更是百两上下,以致营门外总有想来投军入伍的。
每逢农闲讲武演兵,必集结各县厢军、乡兵过万,如过江之鲫,号称什么三段击、六迭射,铁索横江拒马,新式练兵之法。不过倒是听说演兵事毕,总有因踩踏乡间青苗,影响老母鸡下蛋之类的琐事,厢军营里的行军司马,不时还会派出管事的,出来补赔庄户人家几贯铜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茶楼戏园听闲的人群中,有个南来北往、耳尖心机的商贩,名作沈万六,立时从中窥到了商机,一拍大腿扔下手中茶碗,往桌上掷出一锭银子算作茶钱,也不管招呼伙计,径自出了门去。
那收账的伙计还以为是有人逃了茶钱,正欲追出门去,眼角余光却好像看到了一道银光闪闪,定睛一看:我滴个乖乖,十两成色的流纹官银,这一桌茶钱顶多作五十钱。可问题上这十两官银,该不该交到账房上?伙计看了看四下,周遭的茶客心思都还在八卦上,便不动声色地将官银藏入怀中,又去交好的伙计那里借了五十文铜板,交到了账房上……
那沈万六出得门去,连夜调运了成车的铅丸、火药、铁锭,还有米面、黑豆,林林总总,甚至不少老母鸡蛋,赶往南河县行销。
当年南河县上的关租税暴涨,县令喜不自胜,暂且不表……
而那欧阳家的小姐,奈何媒婆们踏破了门槛,说破了嘴,也始终未下阁楼,愿意见上一面……
很多年后,那廊下问对,仍时时在耳畔回响:若国中板荡,弟子自提三尺剑,扫除世间不平,踏尽人间恶作,定让这猎国上下,河山万里,再无待宰两脚羊,再无孤儿寡母泪……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所谓“打人不打脸,悔约不悔婚”,叶忠陌话一开口,还未等得稍作解释,本来笑脸相迎的欧阳老学监,少不得暴跳如雷,立刻拍案惊起,再无当世大儒的厮文面孔,惊骇得欧阳府上下一顿鸡飞狗跳。
叶长风无奈,毕竟理亏在先,只能与父亲耐心立于廊下,等得欧阳老学监稍稍消了气,上前告罪道:“还请老师见谅,叶家才疏学浅,实在是配不上小姐。学生在外游历两年,不意遇上修真仙家,为道法神奇吸引,又想起那年在南河县抗击狄骑的艰难,我乡兵及童军的牺牲惨烈,志愿习那万人敌,从此踏上修真之途,再无登科入仕之心”。
“至于儿女情长,早化云烟于过眼,平生志在一心向道,再无一丝念头去作婚嫁之想,入山修行动辄都是百年,唯恐耽误了小姐的终生。若日后国中有难,只须老师召唤,我必奉召前来勤王救驾、卫国护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得这方河山平安”……
一番忠恳之言,却是听得欧阳老学监气血沸腾,渐渐消了气,想起年少轻狂,也是报国护民、拱卫河山的血性。可又反转一想,虽凭白无故地毁了自家女儿婚约,难免惹来坊间一时风言风语的恶传,一张老脸无处安放,但好歹这叶长风双料举子,也算师从过自个府学的门下,很是听过几节圣贤千古、万世师表的课,更有过推荐保举之力。
若真能日后培树出一根修仙得道的苗来,看这后生一身的浩然正气,神情应当不似作伪,万一真的国中有难,也少不得眷恋了昔日家国之情,作下一番护保江山社稷的举措,那样必然算是有大功于国朝了,亦自当彪柄于史册。虽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虚名,但与儿女情长相比,似乎丹心照耀汗青更重,一时掂量不出哪头轻重了,犹疑不决起来……
一番计较后,索性心下一横,欧阳老学监咬牙切齿地向父子二人怒道:“你等走吧,老夫还要裱糊圣贤文字,不便送客,另外把那些粪土黄金、骷髅珠玉统统带走。我们欧阳家虽穷,可穷得还有一把子骨气,不稀罕你那些打家劫舍、空饷兵血的浮财。可是长风小子你要牢记在心,这猎国生你养你,不曾亏待得你叶家,朝廷封赏甚至爱人及猫”。
“虽然你家曾抗击北狄,也算荡寇有功、安民得仁,日后更是修仙问道,可别忘了你自己的本,下作甚或不及蝇营狗苟。你终究生是这猎国的人,死是这猎国的鬼,真有猎国板荡、黎民涂炭的那天,自有老夫这一把老骨头,慷慨赴死、以报君恩,哪有你这忘本负义、白眼小人的份”……
叶长风到底是饱读了圣贤诗书,骨子里渗入儒侠武道的血性,三叩首于廊下,声震屋瓦,立下铮铮誓言:“弟子每受学监教导,圣贤之言、铭刻于心,不敢忘诸身后家国。虽行修真向道,必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常思及那宫门的大鼎,送上城头的肉汤,义冢中的万骨哀怨,每每痛彻心骨。若国中板荡,弟子自提三尺剑,扫除世间不平,踏尽人间恶作,定让这猎国上下、河山万里,再无待宰两脚羊,再无孤儿寡母泪”……
父子俩人被扫地出门,连带着那驾马车上的粪土黄金、骷髅珠玉。而阁楼上的欧阳,早被偌大动静惊起,闻言痛不欲生,几番欲行短见,险些让丫鬟们拉劝不住。毕竟悔婚之举,在儒风极盛的猎国,实非什么光彩的事情,况且这位欧阳小姐,原本对叶长风也是极有意的。
与那年初见的纨绔轻浮浊公子不同,那时虽也觉叶长风一表人才,又兼带英武之气,有所与众不同,但上元灯节的擦肩而过,仗剑仙侠、道骨清灵的叶长风,更是深深烙在这位姑娘的心中。以致整夜未眠,原本以为是盼到了好姻缘,却未曾想镜花水月一场空,只恨当时竟未能认出……
午间愧意内疚的父子俩,沉默相对而坐,倒是余氏女人心细如发,想出了正经主意:让叶忠陌先托请这商山府道台大人,与那欧阳老学监妥劝一番。再四下与达官显贵们走动往来,只说非是那欧阳家风不良,实是风儿一心向道,如那和尚出家一般,从此遁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五行中,唯恐误了人家小姐的终生大事。再舍些银钱使动那些媒婆,营造一番舆论,避过风言风语,且厚了脸皮,集齐打上门,为欧阳家小姐说动亲事,自然慢慢也就将视线转移过去了,那欧阳老学监也不至于因儿女亲事,折了脸皮不是……
至于那车粪土黄金、骷髅珠玉,偷偷于后半夜,托于欧阳家门房,暗中收下便是了。读书人总是舍不下脸皮的,若要传扬出去,还不得闲说那欧阳家假道厮文,为了一车金银珠玉,就能卖了自家闺女的清白么。
这些凡尘俗事,搞得叶长风几回头大如斗,好在尚有爹娘操持,余氏定夺,又不缺银钱流水般使出,于是诸般烦恼很快就尘埃落定……
不过老道倒是理解个中良苦用心,况且观这徒儿的道,别开生面、有所不同,不提那廊下的铮铮誓言,让这老道也是感慨良久。单论这修真方外不入凡尘,恐怕日后的真武门万千气象,也是要打破这一惯性了,毕竟人造灵根修士,本身就来自凡人转化,与那高来高去、不接地气的修仙大派,完全是两种路线。
老道倒也坦然,且放手纵了这徒儿自便,指不定真能破旧立新,开创修真方外万古新流……
三日后,长风拜别父母,师徒喵相携而去,再无婚约牵绊。当然了,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
而不过月旬,叶忠陌的致仕官文,竟然被朝廷闪电般地批复了:特准商山府从七品厢军长史叶忠陌还乡,并念其将才可惜、尚在盛年,为国从征居功甚伟,实为朝廷老成栋梁,仍授南河县正七品乡兵团练总使,准予打造火器、操练乡兵,云云……
这可就十分意外了,既然致仕,为何又授团练使,虽是居乡遥领,还抬上正七品,比那正八品的南河县令,都高出一个品级,完全是与商山府道台大人,平起平坐了,县令遇上也要下马跪拜轿前,这到底是不是朝廷中了邪?
可更跌眼珠子的还在后面,没等过十天,叶忠陌还未收拾完行装起行,朝廷感觉好像不合适,又来了更邪门的旨意:正六品商山府督军的虚衔官戴也到了,并授战时便宜行事之权,可调动商山府九县厢军、乡兵迎敌;实领厢军一营,可督造新式火器,推行新式练兵之法,以备北狄入侵之变……
随着叶忠陌的返乡,一切传说渐从商山府淡出,重新回到了南河县……
至于商山城中,后来时有人说起,当年叶家小子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有香客曾亲见那小子剃发持戒,秃头上还烫了好大的两排烟疤,拜在如今的护国寺方丈正太国师门下,青灯相伴、吃斋念佛。
而当今圣上嫡亲生母的皇太后,别号泰梅居士,亦是正太国师的虔诚信众,逢初一、十五必入护国寺,为当今圣上龙体康安烧香祈福。而正太国师常年坐关参佛,负责主持佛事、迎来送往的,当然是那正太国师关门弟子的叶家小和尚,所以叶家才能得了这许多的圣恩隆眷。
而在那茶楼戏园子,原本闲说欧阳小姐八卦的坊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纵使叶家不亲去欧阳家退了婚,当今圣上也会颁下夺情的旨意,原来这悔婚还和朝廷扯上了关节,怪不得欧阳府上下,很快就乌云转晴了……
而叶忠陌一家,迁居到了南河县城外七里山上,从不插手县令手中的政事,只管扎下铁打营盘,时而枪声密如爆豆,时而炮声大作,吓得周近庄户的老母鸡,都不敢下蛋了……
这新封的商山叶督军,把那一营千数的厢军,操练得堪比朝廷禁卫的虎狼之师,一水的青、绿、黑、灰杂四色板甲,行军时背上披着裹尸的破烂渔网,黑漆锅盔上还套着柳条编子,搞得跟丐帮似的,可是行军布阵,整齐得就像刀切豆腐块,杀气腾腾。
听说除了媳妇不发,余下的啥都会发,什么水囊、布鞋、棉袜、肚兜、毛巾、皂角、烟丝,连晨牙的青盐、防冻搓脸的蛇油都有。每月的饷钱也是富得流油,伙夫、新丁都打月例十两白银起,随军郎中更是百两上下,以致营门外总有想来投军入伍的。
每逢农闲讲武演兵,必集结各县厢军、乡兵过万,如过江之鲫,号称什么三段击、六迭射,铁索横江拒马,新式练兵之法。不过倒是听说演兵事毕,总有因踩踏乡间青苗,影响老母鸡下蛋之类的琐事,厢军营里的行军司马,不时还会派出管事的,出来补赔庄户人家几贯铜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茶楼戏园听闲的人群中,有个南来北往、耳尖心机的商贩,名作沈万六,立时从中窥到了商机,一拍大腿扔下手中茶碗,往桌上掷出一锭银子算作茶钱,也不管招呼伙计,径自出了门去。
那收账的伙计还以为是有人逃了茶钱,正欲追出门去,眼角余光却好像看到了一道银光闪闪,定睛一看:我滴个乖乖,十两成色的流纹官银,这一桌茶钱顶多作五十钱。可问题上这十两官银,该不该交到账房上?伙计看了看四下,周遭的茶客心思都还在八卦上,便不动声色地将官银藏入怀中,又去交好的伙计那里借了五十文铜板,交到了账房上……
那沈万六出得门去,连夜调运了成车的铅丸、火药、铁锭,还有米面、黑豆,林林总总,甚至不少老母鸡蛋,赶往南河县行销。
当年南河县上的关租税暴涨,县令喜不自胜,暂且不表……
而那欧阳家的小姐,奈何媒婆们踏破了门槛,说破了嘴,也始终未下阁楼,愿意见上一面……
很多年后,那廊下问对,仍时时在耳畔回响:若国中板荡,弟子自提三尺剑,扫除世间不平,踏尽人间恶作,定让这猎国上下,河山万里,再无待宰两脚羊,再无孤儿寡母泪……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