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慧眼识丁的萧何
(二)发迹
(1)慧眼识丁的萧何
因为刘邦在外面混很讲义气,三流九教的人都很乐意跟他来往。令人侧目的是,连县衙门的一些父母官也跟他有交情。
看来刘邦来真具有非一般的人格魅力。
萧何便是刘邦朋友中很特别的一个。
萧何丰邑人,自幼饱读诗书。出身于地主之家,在沛县衙门做吏椽(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兼警察科长)。因办事公正,为人正直,深受沛县人的称赞。
“干脆到朝廷去当官吧,我帮你向上面推荐一下。”县令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发现萧何的非凡才能后,语重心长的对他说。
然而,令县令感到意外的是,萧何居然拒绝了他的好意,并且郑重其事的陈述了理由。
他的话大致归纳为二点:
1c 我的故乡是在这里(沛县),我喜欢这一片热土,我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我想在这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人服务。
2c 我并不适合做大官,在这里做点跑脚的事还可以,如果调到上面去了,官场上的事我应对不过来,到时候生出一些事非来,追其源头,可能还会连累到大人你的头上来。
总之,萧何所说的这些理由很是牵强。
但县令见他如此“淡泊名利”,自然对他更加刮目相看,在权衡了他话中的“利弊关系”后,心想身边有这么一个才能突出的人在也是好的,也就不再相劝。
可是他哪里知道,以萧何的慧眼,他早看出秦王朝有迅速衰败迹象。倘若在朝迁为官,实在不知道未来的官途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此时他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很特别的人,一个脚上长着七十二颗黑痣的人。
那是一个天气很热的夏天。
萧何和县衙的几个小吏到城的护城河里去洗澡。
按理说天气太热,去洗个澡也没啥,但关键时就在这河边休息时,不经意间看见躺在草地上一个左脚上有几排黑痣的人。
为了弄清他脚上究竟有多少颗黑痣,萧何主动上前和那人聊天。
“啊,你不是萧大人吗?”萧何还没说话,那人便惊叫着坐起身来。
“恩,你是”
“在下刘邦!”
就这样,萧何边和刘邦聊天一边数他脚上的黑痣,最后确定不多不少是七十二颗时,不由大吃一惊。
再联想到熟读百家之书时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上古时期,五位主持天事物的帝王中,赤帝的脸上就有七十二颗黑痣。
“这人难道是赤帝的化身?”萧何当时是这样感的。
这次偶然的机会相识后,两人便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后来据萧何所说,当他看到刘邦脚上那几排奇特的小黑痣时,就断定这人一定不是非同寻常之人。
以后沛县人常常看到这样的奇怪情景,一位县内的当红高官却常常跟在一位身份和地位都有天壤之别的地痞流氓后面,而且丝毫不在乎他人的眼神。这跌破了许多人的眼镜。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萧何的远见。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后来能成为大汉的开国宰相。
刘邦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萧何。
萧何自己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推荐,而他此时却主动推荐起别人来。在他的帮助和努力下,刘邦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泗水亭亭长。
从此刘邦告别了整天无所事事的“游民生活”,告别了放荡不羁的流氓生活(虽然当了亭长他还是流氓作风),开始了人生中一次展示自己的我机会。
现在已无从考证当时刘邦的心里想法,但这个小小的亭长却成了他日后起义的跳板。
这里,我们且把刘邦这段“亭长”生活称做为“官吏时代”吧。
(2)泗水亭亭长
首先把泗水亭的情况介绍一下。
秦始皇的天下设立郡县制之后,县里设立了亭乡制。所谓亭乡制,就是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每亭设亭长,每乡设里正。
估计那时候的亭长差不多可以和现在的乡长相媲美了(只差那么一丁点)。那时的亭长不说拥有管辖的地盘有十里之多。而且管辖范围也很广:各种治安c纠纷,以及外地流动人口到本地的登记和检查。当然,亭长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兼任十里之地的捕头。
捕头在众武侠小说中都有详细介绍。专门负责抓一些干坏事的罪犯,比如说杀人犯c强奸犯,更有堪者连当地的地痞流氓也要抓。
起用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氓来管理众流氓们。这大概跟后来医学上所讲的“以毒攻毒”是同一个原理吧。
这一切都归功于萧何。
当时正好泗水亭缺少一个亭长。机会来临时,萧何没有让他浪费掉,他立即向上面推荐了刘邦。
萧何是何等人物,连县令都敬他三分。有他做推荐,刘邦自然理所当然的当上了亭长。
刘邦接到的任职通知单大概和我们现在的大学录取通知单差不多。大致意思是:“尊敬的刘邦同志:经过我们严格的考核,你的成绩已达到亭长级别的水平(其它成绩没有,流氓业绩确实已严重超标)。特录取你为泗水亭亭长,望你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速来县办事处报道,带足rb者(砸锅卖铁也要凑上),可免带床上用品及其它生活用品”
靠,天下还有这样掉陷饼的好事。刘邦几乎是喜及而泣的告诉母亲这个好事:“娘,我当亭长了,我当亭长了。”有点象范进中举一样,好在当时刘邦控制力不错,没有一举打破范进所创下的历史记录。
父母虽然还有点二丈摸不着头脑,但见刘邦不象是开玩笑的样子,也就信了。母亲暗暗替他高兴。父亲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暗道:“老天终于开眼了,以后这小子终于不用在家白吃白喝了。”
而中阳里村那个小小的山村一夜之间沸腾起来,就象是偏僻的山村出了第一位大学生一样。
一个小小的亭长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刘邦,就从这里开始崛起吧。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1)慧眼识丁的萧何
因为刘邦在外面混很讲义气,三流九教的人都很乐意跟他来往。令人侧目的是,连县衙门的一些父母官也跟他有交情。
看来刘邦来真具有非一般的人格魅力。
萧何便是刘邦朋友中很特别的一个。
萧何丰邑人,自幼饱读诗书。出身于地主之家,在沛县衙门做吏椽(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兼警察科长)。因办事公正,为人正直,深受沛县人的称赞。
“干脆到朝廷去当官吧,我帮你向上面推荐一下。”县令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发现萧何的非凡才能后,语重心长的对他说。
然而,令县令感到意外的是,萧何居然拒绝了他的好意,并且郑重其事的陈述了理由。
他的话大致归纳为二点:
1c 我的故乡是在这里(沛县),我喜欢这一片热土,我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我想在这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人服务。
2c 我并不适合做大官,在这里做点跑脚的事还可以,如果调到上面去了,官场上的事我应对不过来,到时候生出一些事非来,追其源头,可能还会连累到大人你的头上来。
总之,萧何所说的这些理由很是牵强。
但县令见他如此“淡泊名利”,自然对他更加刮目相看,在权衡了他话中的“利弊关系”后,心想身边有这么一个才能突出的人在也是好的,也就不再相劝。
可是他哪里知道,以萧何的慧眼,他早看出秦王朝有迅速衰败迹象。倘若在朝迁为官,实在不知道未来的官途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此时他认识了一个人,一个很特别的人,一个脚上长着七十二颗黑痣的人。
那是一个天气很热的夏天。
萧何和县衙的几个小吏到城的护城河里去洗澡。
按理说天气太热,去洗个澡也没啥,但关键时就在这河边休息时,不经意间看见躺在草地上一个左脚上有几排黑痣的人。
为了弄清他脚上究竟有多少颗黑痣,萧何主动上前和那人聊天。
“啊,你不是萧大人吗?”萧何还没说话,那人便惊叫着坐起身来。
“恩,你是”
“在下刘邦!”
就这样,萧何边和刘邦聊天一边数他脚上的黑痣,最后确定不多不少是七十二颗时,不由大吃一惊。
再联想到熟读百家之书时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上古时期,五位主持天事物的帝王中,赤帝的脸上就有七十二颗黑痣。
“这人难道是赤帝的化身?”萧何当时是这样感的。
这次偶然的机会相识后,两人便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后来据萧何所说,当他看到刘邦脚上那几排奇特的小黑痣时,就断定这人一定不是非同寻常之人。
以后沛县人常常看到这样的奇怪情景,一位县内的当红高官却常常跟在一位身份和地位都有天壤之别的地痞流氓后面,而且丝毫不在乎他人的眼神。这跌破了许多人的眼镜。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萧何的远见。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后来能成为大汉的开国宰相。
刘邦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萧何。
萧何自己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推荐,而他此时却主动推荐起别人来。在他的帮助和努力下,刘邦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泗水亭亭长。
从此刘邦告别了整天无所事事的“游民生活”,告别了放荡不羁的流氓生活(虽然当了亭长他还是流氓作风),开始了人生中一次展示自己的我机会。
现在已无从考证当时刘邦的心里想法,但这个小小的亭长却成了他日后起义的跳板。
这里,我们且把刘邦这段“亭长”生活称做为“官吏时代”吧。
(2)泗水亭亭长
首先把泗水亭的情况介绍一下。
秦始皇的天下设立郡县制之后,县里设立了亭乡制。所谓亭乡制,就是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每亭设亭长,每乡设里正。
估计那时候的亭长差不多可以和现在的乡长相媲美了(只差那么一丁点)。那时的亭长不说拥有管辖的地盘有十里之多。而且管辖范围也很广:各种治安c纠纷,以及外地流动人口到本地的登记和检查。当然,亭长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兼任十里之地的捕头。
捕头在众武侠小说中都有详细介绍。专门负责抓一些干坏事的罪犯,比如说杀人犯c强奸犯,更有堪者连当地的地痞流氓也要抓。
起用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氓来管理众流氓们。这大概跟后来医学上所讲的“以毒攻毒”是同一个原理吧。
这一切都归功于萧何。
当时正好泗水亭缺少一个亭长。机会来临时,萧何没有让他浪费掉,他立即向上面推荐了刘邦。
萧何是何等人物,连县令都敬他三分。有他做推荐,刘邦自然理所当然的当上了亭长。
刘邦接到的任职通知单大概和我们现在的大学录取通知单差不多。大致意思是:“尊敬的刘邦同志:经过我们严格的考核,你的成绩已达到亭长级别的水平(其它成绩没有,流氓业绩确实已严重超标)。特录取你为泗水亭亭长,望你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速来县办事处报道,带足rb者(砸锅卖铁也要凑上),可免带床上用品及其它生活用品”
靠,天下还有这样掉陷饼的好事。刘邦几乎是喜及而泣的告诉母亲这个好事:“娘,我当亭长了,我当亭长了。”有点象范进中举一样,好在当时刘邦控制力不错,没有一举打破范进所创下的历史记录。
父母虽然还有点二丈摸不着头脑,但见刘邦不象是开玩笑的样子,也就信了。母亲暗暗替他高兴。父亲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暗道:“老天终于开眼了,以后这小子终于不用在家白吃白喝了。”
而中阳里村那个小小的山村一夜之间沸腾起来,就象是偏僻的山村出了第一位大学生一样。
一个小小的亭长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刘邦,就从这里开始崛起吧。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