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胡来的胡亥
(5) 胡亥的夺位
修万里长城,建阿房宫,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已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据说当时有预言家说“亡秦者胡也”。
表意上的胡当然是指北方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这其中亦包括匈奴了。所以秦始皇当初在派蒙恬打击匈奴时,又不惜花掏空国家的银库修建了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阻止匈奴的“胡”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后来秦始皇泉下有知,知道这个“胡”是指他儿子胡亥的意思,他只怕会后悔莫及,自己最后一趟出巡时,为何不早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呢?
秦始皇一生放荡不羁,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外面游山玩水一番。在咸阳时微服私访是经常的事。当然,这其中也有遭人暗算遇险的时候,但他福大命大,很多次都有惊无危的化解了。
然而,这一次却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最后一次出巡的行程吧。
从咸阳出发,先是到了云梦(游洪湖,逛洞庭湖),然后到九嶷山祭祀虞舜。沿江东下,登会稽祭祀大禹,到达钱塘江,沿东海北上,到达山半岛海边的琅邪,当来到平原津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秦始皇病倒了。
群臣们万分着急时,秦始皇却认为这是小事一蝶,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最后来到一个叫沙丘的地方。这时的秦始皇已病入膏肓。
做为一个皇帝,这次游山玩水居然超过一年之久,风寒所染之下,秦始皇终于走到了人生的近头。
秦始皇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光辉的一生。只是他死时忘了一件事,虽然他已经暗示过了。但如果他后来知道自己的“暗示”无效后,他一定会欲哭无泪。
他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这样写的:(先省略那可恶的八个字)将兵权交给蒙恬,急速返回咸阳参加朕的葬礼。(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据着秦始皇一生中有十二个儿子,他平常也偏爱最小的儿子胡亥,此番出巡还把他带在身边。但在后继人上,他最终信任的还是长子扶苏。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并非真到老眼晕花的地步。
如果真让仁义厚道爱民如子的扶苏当上了皇帝,秦朝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向灭亡的道路。
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赵高把这一切都改变了。
当时朝中分为拥苏派和拥胡派。
拥苏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大将军蒙恬,至于蒙恬的功绩,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他抗击北方匈奴的光辉战绩已名垂千古。而扶苏做为秦始皇的长子,是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有修养的“四有青年”。
这一对组合,可谓是百姓心目中最完美的组合,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
拥胡派的代表人物是赵高。历史上赵高的臭名远扬,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没有文才也没有武才,但他却拥有阿谀奉承之才。因此在官场上一路青云直上。此时他的目标很明确,坚决打倒以蒙恬为代表的拥苏派,以便日后更好的发挥和施展我拥胡派胡作非为的光荣传统。
胡亥和赵高亦堪称完美的组合,是黑暗与无耻的代表。
除了拥苏派和拥胡派,还有个不可小看的派别,那便是中立派。
中立派的代表便是李斯了。
李斯做为秦始皇倚重的老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法码。本来平衡的两个天平,他只要加入任何一边,都会发生倾斜。
这出行的途中,秦始皇不声不响的就走了。而此番拥苏派的此时根本就不在出巡的队伍中,因此拥胡派的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了。
赵高的目的很明确,关键是搞定中立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就行了。
赵高就是赵高,他审时夺势,因人而异,这次改变了以往常用的“金钱美女”攻关方法,对正直廉洁的李斯直接动用了语言攻心方法,只用了五问就把他搞定了。
“丞相的才能与蒙恬相比如何?功绩与蒙恬相比如何?谋略与蒙恬相比如何?人心所向与蒙恬相比如何?与诸位公子的感情与蒙恬相比如何?”
赵高这五问可谓一针见血,问的李斯头上冷汗涔涔,呆了半晌才叹道:“皆不如也!”
够了,后面即使赵高什么也不说了,聪明的李斯也明白了,一朝君王一朝臣,如果扶苏当上了皇帝,那么丞相的位置肯定没他的份了,肯定是蒙恬的了。
退一步来说,丞相的位置是小事,掉脑袋的事才是大事。掉他一个人的脑袋是小事,掉全家及所有族人的脑袋才是大事。
思来想去,权横利弊,李斯最终动摇了,选择了拥胡派这一边。
他虽然是一个正直的人,但在“切身利益”这问题上他没得选择,否则他所有的一切都将会如昨日黄花。
然而,他选择拥胡派就真的能“富贵依旧”?
官场如战场,占在十字路口选择何去何从时,这回就连久经沙场的他也没能选对自己的路。
中立派的李斯站在拥胡派这一边后,这次宫廷之争已毫无悬念可言了。
随后的事是这样,秦始皇的死密而不发,为了掩盖尸臭味,那些鲍鱼派上了用场。我们不知道秦始皇以九五之尊,和鲍鱼亲官接触这么多天的感觉是什么,如果还能他说一句话,他恐怕会说,下辈子我再也不吃鲍鱼了。
同时,出巡的队伍还在回朝途中,一封由赵高主笔,李斯做总监的诏书却早已飞到了拥苏派那里,诏书的大致内容是:朕巡幸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令扶苏与蒙恬率大军与匈奴作战十余年,至今仍无尺寸之功。不仅如此,反而一直从政治上批叛朕之所为。为抵扶苏不孝之罪,赐此剑以与将军蒙恬一起自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边境营账里的扶苏接到敕命后,不听蒙恬的劝阻,挥剑便自刎了。
扶苏在没有搞清状况下就轻易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叹息。
主子已死,拥苏派的代表人物蒙恬孤掌难鸣,最终被赵高落井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大牢,在领教了各种刑法后才追随主人去了。
就这样,这次对打,胡亥和赵高不费吹灰之力便搞定了扶苏和蒙恬。原因是,扶苏和蒙恬太谦让对手了(或者是太小看对手了),对手出拳后,他们跟本就没有还手的意思,直到倒下的那一瞬间,他们也许还没明白,原来谦让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胡亥夺位后,他继续了秦始皇在位时光荣传统的同时(大兴建筑),还进一步发扬了他民主独断的作风。把朝中元老级大臣功臣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来了个好人做到底送佛上西天。
然而,胡亥想不到的是,他随后按照赵高的计划一步一步的施行下去,不久就光荣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傀儡”皇帝。
(6) 指鹿为马
话说赵高窜通胡亥夺下皇位后,不再管匈奴那边的事,攘外先安内呗。朝中虽然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但在赵高的眼里还有一根眼中钉肉中刺必需要拔。
这个人便是李斯。李斯是先皇最宠爱的人,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一职。此番胡亥能顺利当下皇帝,多亏了李斯相助。胡亥自然对他也格外看重。
一山不容二虎。赵高待时机一成熟,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他把刀子开向了李斯。可怜的李斯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被赵高的连环拳击倒。
李斯也许后来会后悔的,当年他居于宰相之职时,那是何等的威风,如果他那时能激流勇退,就不会有今日之灭门之灾了。
退一步来说,他既然选择了拥苏派,凭公子扶苏的为人和蒙恬的正直,他也不会落到这种凄惨的地步来。
李斯是冤死的,在狱中屈打成招,然后赵高拿着他画押放到胡亥桌前。
居然敢谋反。胡亥只得痛苦的在诏书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斩”字。
被斩的那天,咸阳城的百姓们泪如雨下,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唯一个还算正直的清官就这样走了。
那一天的雨下个不停,黄河的水泛滥成灾,也许老天也在为李斯鸣不平吧!
没了李斯,赵高的权力一手遮天。他说一谁敢说二。连秦二皇也不例外。
为了证实自己的权威,顺便试探一下自己在群臣中的地位,聪明绝顶的赵高做了一件绝顶聪明的事。
一天上朝,他牵着一头鹿就往皇宫里闯,卫士们自然谁也不敢阻拦,谁也不敢询问。
见了胡亥后,他便说自己牵的是一匹马。胡亥也不是好被胡弄的,就问群臣倒底是鹿是马,结果毫无悬念,马大于鹿。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来果真不假。
“恩,这明明是一匹马嘛。”胡亥揉了揉眼睛最后无奈的下结论了。
“皇帝英名。”赵高说这话时,一双刀子般的眼睛早已扫视了一遍那些说是鹿的人。
连皇帝都说这是马了,你们居然敢说是鹿,太没有眼光了。收拾行礼回家吧。
就这样,待那批指鹿说鹿的人走后,朝廷只剩下指鹿为马的人了。
从此,赵高一手遮天,打造了他至高无上的宦官地位。
朝廷如斯,天下百姓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救世主,你在哪里。只等你振臂一挥,我等皆和你一起反抗。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修万里长城,建阿房宫,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已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据说当时有预言家说“亡秦者胡也”。
表意上的胡当然是指北方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这其中亦包括匈奴了。所以秦始皇当初在派蒙恬打击匈奴时,又不惜花掏空国家的银库修建了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阻止匈奴的“胡”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后来秦始皇泉下有知,知道这个“胡”是指他儿子胡亥的意思,他只怕会后悔莫及,自己最后一趟出巡时,为何不早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呢?
秦始皇一生放荡不羁,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外面游山玩水一番。在咸阳时微服私访是经常的事。当然,这其中也有遭人暗算遇险的时候,但他福大命大,很多次都有惊无危的化解了。
然而,这一次却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最后一次出巡的行程吧。
从咸阳出发,先是到了云梦(游洪湖,逛洞庭湖),然后到九嶷山祭祀虞舜。沿江东下,登会稽祭祀大禹,到达钱塘江,沿东海北上,到达山半岛海边的琅邪,当来到平原津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秦始皇病倒了。
群臣们万分着急时,秦始皇却认为这是小事一蝶,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最后来到一个叫沙丘的地方。这时的秦始皇已病入膏肓。
做为一个皇帝,这次游山玩水居然超过一年之久,风寒所染之下,秦始皇终于走到了人生的近头。
秦始皇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光辉的一生。只是他死时忘了一件事,虽然他已经暗示过了。但如果他后来知道自己的“暗示”无效后,他一定会欲哭无泪。
他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这样写的:(先省略那可恶的八个字)将兵权交给蒙恬,急速返回咸阳参加朕的葬礼。(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据着秦始皇一生中有十二个儿子,他平常也偏爱最小的儿子胡亥,此番出巡还把他带在身边。但在后继人上,他最终信任的还是长子扶苏。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并非真到老眼晕花的地步。
如果真让仁义厚道爱民如子的扶苏当上了皇帝,秦朝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向灭亡的道路。
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赵高把这一切都改变了。
当时朝中分为拥苏派和拥胡派。
拥苏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大将军蒙恬,至于蒙恬的功绩,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他抗击北方匈奴的光辉战绩已名垂千古。而扶苏做为秦始皇的长子,是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有修养的“四有青年”。
这一对组合,可谓是百姓心目中最完美的组合,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
拥胡派的代表人物是赵高。历史上赵高的臭名远扬,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没有文才也没有武才,但他却拥有阿谀奉承之才。因此在官场上一路青云直上。此时他的目标很明确,坚决打倒以蒙恬为代表的拥苏派,以便日后更好的发挥和施展我拥胡派胡作非为的光荣传统。
胡亥和赵高亦堪称完美的组合,是黑暗与无耻的代表。
除了拥苏派和拥胡派,还有个不可小看的派别,那便是中立派。
中立派的代表便是李斯了。
李斯做为秦始皇倚重的老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法码。本来平衡的两个天平,他只要加入任何一边,都会发生倾斜。
这出行的途中,秦始皇不声不响的就走了。而此番拥苏派的此时根本就不在出巡的队伍中,因此拥胡派的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了。
赵高的目的很明确,关键是搞定中立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就行了。
赵高就是赵高,他审时夺势,因人而异,这次改变了以往常用的“金钱美女”攻关方法,对正直廉洁的李斯直接动用了语言攻心方法,只用了五问就把他搞定了。
“丞相的才能与蒙恬相比如何?功绩与蒙恬相比如何?谋略与蒙恬相比如何?人心所向与蒙恬相比如何?与诸位公子的感情与蒙恬相比如何?”
赵高这五问可谓一针见血,问的李斯头上冷汗涔涔,呆了半晌才叹道:“皆不如也!”
够了,后面即使赵高什么也不说了,聪明的李斯也明白了,一朝君王一朝臣,如果扶苏当上了皇帝,那么丞相的位置肯定没他的份了,肯定是蒙恬的了。
退一步来说,丞相的位置是小事,掉脑袋的事才是大事。掉他一个人的脑袋是小事,掉全家及所有族人的脑袋才是大事。
思来想去,权横利弊,李斯最终动摇了,选择了拥胡派这一边。
他虽然是一个正直的人,但在“切身利益”这问题上他没得选择,否则他所有的一切都将会如昨日黄花。
然而,他选择拥胡派就真的能“富贵依旧”?
官场如战场,占在十字路口选择何去何从时,这回就连久经沙场的他也没能选对自己的路。
中立派的李斯站在拥胡派这一边后,这次宫廷之争已毫无悬念可言了。
随后的事是这样,秦始皇的死密而不发,为了掩盖尸臭味,那些鲍鱼派上了用场。我们不知道秦始皇以九五之尊,和鲍鱼亲官接触这么多天的感觉是什么,如果还能他说一句话,他恐怕会说,下辈子我再也不吃鲍鱼了。
同时,出巡的队伍还在回朝途中,一封由赵高主笔,李斯做总监的诏书却早已飞到了拥苏派那里,诏书的大致内容是:朕巡幸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令扶苏与蒙恬率大军与匈奴作战十余年,至今仍无尺寸之功。不仅如此,反而一直从政治上批叛朕之所为。为抵扶苏不孝之罪,赐此剑以与将军蒙恬一起自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边境营账里的扶苏接到敕命后,不听蒙恬的劝阻,挥剑便自刎了。
扶苏在没有搞清状况下就轻易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叹息。
主子已死,拥苏派的代表人物蒙恬孤掌难鸣,最终被赵高落井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大牢,在领教了各种刑法后才追随主人去了。
就这样,这次对打,胡亥和赵高不费吹灰之力便搞定了扶苏和蒙恬。原因是,扶苏和蒙恬太谦让对手了(或者是太小看对手了),对手出拳后,他们跟本就没有还手的意思,直到倒下的那一瞬间,他们也许还没明白,原来谦让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胡亥夺位后,他继续了秦始皇在位时光荣传统的同时(大兴建筑),还进一步发扬了他民主独断的作风。把朝中元老级大臣功臣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来了个好人做到底送佛上西天。
然而,胡亥想不到的是,他随后按照赵高的计划一步一步的施行下去,不久就光荣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傀儡”皇帝。
(6) 指鹿为马
话说赵高窜通胡亥夺下皇位后,不再管匈奴那边的事,攘外先安内呗。朝中虽然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但在赵高的眼里还有一根眼中钉肉中刺必需要拔。
这个人便是李斯。李斯是先皇最宠爱的人,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一职。此番胡亥能顺利当下皇帝,多亏了李斯相助。胡亥自然对他也格外看重。
一山不容二虎。赵高待时机一成熟,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他把刀子开向了李斯。可怜的李斯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被赵高的连环拳击倒。
李斯也许后来会后悔的,当年他居于宰相之职时,那是何等的威风,如果他那时能激流勇退,就不会有今日之灭门之灾了。
退一步来说,他既然选择了拥苏派,凭公子扶苏的为人和蒙恬的正直,他也不会落到这种凄惨的地步来。
李斯是冤死的,在狱中屈打成招,然后赵高拿着他画押放到胡亥桌前。
居然敢谋反。胡亥只得痛苦的在诏书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斩”字。
被斩的那天,咸阳城的百姓们泪如雨下,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唯一个还算正直的清官就这样走了。
那一天的雨下个不停,黄河的水泛滥成灾,也许老天也在为李斯鸣不平吧!
没了李斯,赵高的权力一手遮天。他说一谁敢说二。连秦二皇也不例外。
为了证实自己的权威,顺便试探一下自己在群臣中的地位,聪明绝顶的赵高做了一件绝顶聪明的事。
一天上朝,他牵着一头鹿就往皇宫里闯,卫士们自然谁也不敢阻拦,谁也不敢询问。
见了胡亥后,他便说自己牵的是一匹马。胡亥也不是好被胡弄的,就问群臣倒底是鹿是马,结果毫无悬念,马大于鹿。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来果真不假。
“恩,这明明是一匹马嘛。”胡亥揉了揉眼睛最后无奈的下结论了。
“皇帝英名。”赵高说这话时,一双刀子般的眼睛早已扫视了一遍那些说是鹿的人。
连皇帝都说这是马了,你们居然敢说是鹿,太没有眼光了。收拾行礼回家吧。
就这样,待那批指鹿说鹿的人走后,朝廷只剩下指鹿为马的人了。
从此,赵高一手遮天,打造了他至高无上的宦官地位。
朝廷如斯,天下百姓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救世主,你在哪里。只等你振臂一挥,我等皆和你一起反抗。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