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6、chapter.146
a href一&一t;复唐最新章节&一t;
复唐
潘美追击的结果就是最后只能带回刘装船珠宝的五分之一, 剩下五分之四一部分是因为海上起了风浪直接沉船,那些金银珠宝自然就贡献给了海龙王,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被樊胡子带到了越吴朝!
李从嘉也是服气,南汉的船是从崖州走的, 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之前无论是李从嘉还是潘美都以为他们会往吕宋岛或者琉球开,毕竟这是距离最近的海岛,结果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开的船,居然往回走,然后从越吴朝登陆。
李从嘉看着舆图,一直在做思想斗争, 他是很想把越吴朝也给拿下了, 毕竟那么多钱。
释雪庭有些头疼的发现他家猫头鹰好像要钻进钱眼了,忍不住问道:“打越吴用的钱比那些钱多多了!”
李从嘉一抬头发现内阁辅臣都用谴责的目光看着他,不由得轻咳一声说道:“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钱,越吴本就是大唐的领土, 他们的王城古螺就是当年的安南都护府, 早晚都要拿回来的。”
理由真是充足,为了那点钱也真是难为你了啊,殿下。
周宗无语,韩熙载最近生病没来,宋齐丘只好顶上说道:“那里地处偏远,就算要拿回来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主要目标还是周国啊, 殿下。”
李从嘉嘟囔了一句:“现在又变成周国了,他们当初到底在折腾个什么?”
谁知道呢?如果从大唐的角度看,怎么看怎么觉得周国这像是在自己削弱实力,给李从嘉让路,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捧高李从嘉的嫌疑,然而周国这事情的确是匪夷所思,纵观历史也没见到过这分了又合的国家,一般都是分了就彻底分了,哪怕兵败被灭也不会再重新合为一家,毕竟攸关很多人的利益。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知道北周和南周到底是怎么商量的了——从这两个国家跑出来许多大臣携家带口的来大唐求收留。
李从嘉一开始还很开心,来的人越多他就越轻松,反正都是来给他干活的,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李从嘉就开始发愁——尼玛,来的都是大佬啊,他没那么多位置给他们啊!
李从嘉头发都要愁白了,忍不住对释雪庭吐槽道:“周国是不是疯了?这些老臣多么珍贵啊,他们这是把人全赶跑了吗?再来我收不下了啊。”
释雪庭赶紧顺毛:“怎么会放不下呢?韩次辅快要致仕,正好也给六部来个大调整,实在不行谁也没说他们来就有高官厚禄不是?”
李从嘉忧愁状:“可那样的话,这些人大概又说大唐傲慢,说我不够礼贤下士,那些人的嘴可毒。”
释雪庭说道:“一些年纪大的老臣,干脆就让他们去书院吧,你辛辛苦苦创办的书院总不能就这么边缘化了。”
李从嘉一想这也是个办法啊,那么多年纪大的老臣,用他们吧,整个朝廷断层就更加明显,不用吧,又觉得可惜,他们的官场经验,治理国家的经验都无比丰富。
释雪庭倒是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只不过这些人李从嘉比较担心他们愿不愿意去教书。
释雪庭说道:“不愿意的话,就只能让他们的子孙出仕,反正不能都堆在朝上。”
这倒是真的,如果都用了的话,李从嘉一想到每天上朝,下面站着的都是一溜的中老年,朝上最年轻的反而是他,他就觉得画面太美。
李从嘉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单,越看越是觉得不得了,别的不说其中三个人就很有重量了:范质,王溥,魏仁浦。
范质不说了,有名的清风宰相,不过他年事已高,不适合再操劳,若是他肯去白鹿书院教授,能够无形之中影响到那些学生,李从嘉能笑疯。
更不要说王溥是史学大家,不过王溥今年年纪还不算很大,正是从政的黄金年龄,李从嘉还舍不得把他扔到书院,最主要的是他有入阁的资格!
魏仁浦跟范质一样大,他们两个都去书院才好,师行一年纪已经太大,如今已经不太能教授学生,都是他的弟子在教授,但是那些弟子的水平反正有水平的都让李从嘉拉来当官了,剩下的这些教出来的学生能不能行,让李从嘉很不信任,现在好了,只要能够说服范质和魏仁浦,他的书院肯定能够教出合格的官员。
是的,他要的是合格的官员,反而对能不能教出正人君子无所谓,当然能够教出圆滑而又不失原则的人自然更好。
相对于李从嘉的开心,朝中大臣压力就很大,其中压力最大的大概就是周宗。
周宗知道自己若不是有了一个从龙之功,这首辅的位子他只怕早就要退位让贤,毕竟他虽然自认能力不错,但是跟范质王溥这些人比起来就差得远,跟魏仁浦比起来就差更多了。
要知道魏仁浦出身贫寒,非大才不足以走到今天,更不要说除了这三个还有薛居正和吕胤。
实际上不仅仅是周宗这个首辅压力大,其他次辅除了韩熙载压力也很大,只是没他那么夸张而已。
周宗这些时日明显操劳许多,内阁其他人也跟着埋头苦干,他们都这样,带动的整个朝堂上下都有了一种危机感,觉得自己不努力可能就会被开除回家吃自己,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他们这位殿下当初精简官员,直接开回去多少人?
韩熙载心情悠闲,他想的很清楚,只要李从嘉有重用这些人的意思,他就直接退位让贤,上书乞骸骨,他能利用的也就是这个了,用自己的退休再在李从嘉那里刷一次好感度。
不过现在他还没退休,就只能跟着干活,内阁其他人都开始当拼命三郎,这就让韩熙载有些吃不消,找了个时间,他跟众人说道:“你们最近这是怎么了?都不是毛头小伙子,怎么一点都沉不住气呢?殿下看了会怎么想?”
周宗一顿,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脖子说道:“韩太傅说的的确有道理,然而最近风声您也知道,怕将来日子不好过啊。”
宋齐丘和徐铉心有戚戚然,宋齐丘也好一点,他年纪也不小,觉得实在撑不住也退休算了,不过他有点舍不得,他不像周宗,有个周晔在李从嘉身边当中书舍人,也不想韩熙载,有个韩俦为李从嘉立下过汗马功劳,他那个儿子宋怀杰实在是太过平庸。
徐铉的儿子虽然也平庸,但是他有一个能干的弟弟,还能提携一把,真是为了儿孙,心都要操碎了。
韩熙载摇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纵然这些人再怎么天纵英才,他们与殿下并不相熟,短期内点下还是要重用你们的,而且殿下性情敦厚,自然不会让我们这些人没了下场。我眼看着也要致仕,就多说一点,周老弟啊,你不用太出头,只要保个不争不失就行了,太过锋芒毕露,对王后和太子都没好处。”
周宗脸上一僵,这才想起来,他不仅仅是首辅,还是外戚,李从嘉现在看起来对他没有任何防备之心,对周晔也很亲厚,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喜欢看到外戚做大,他现在还能坐在首辅位置,李从嘉已经很给他面子,若是他再想去争点别的什么
周宗长长出了口气,站起来对韩熙载一揖及地:“多谢韩太傅指点。”
周宗不傻,韩熙载跟他说这些已经算是掏心掏肺了,一般人不会轻易说这些的,毕竟弄不好反而会让周宗反感。
韩熙载摆了摆手说道:“这都不算什么,就算没有我说,你也能想明白,只是如今一时着魔罢了,大唐会越来越好,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能占据高位,善始容易善终难啊,说起来,当年逃离南昌的时候,我可没想到还能有今天。”
韩熙载也是有感而发,他觉得自己运气还算不错,能够混个善始善终,看上去家族也能维持一段时间,他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遗憾了。
宋齐丘听了之后,想了想,干脆也不想那么拼了,他这一把年纪这两天过的也挺够呛,只是问道:“殿下如今到底是什么章程呢?”
所有人都看向周宗,周宗毕竟是李从嘉岳父,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消息。
周宗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殿下心情很不错是真的,最近听说又在整顿书院,改了个名字叫什么文曲书院。”
徐铉若有所思说道:“你们说殿下对那个书院到底是什么安排?是不是以后管院选举都是在书院中进行?”
≈必。”韩熙载喝了口茶说道:“那个书院每年都有很多人那叫什么来着?毕业?对,就是毕业,可并不是每年都有那么多官位空出来啊。”
周宗要头:“胥吏还是有的。”
韩熙载笑道:“殿下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最后让他们去当胥吏?你觉得殿下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周宗沉默不语,这种情况的确也是有些不可能。
宋齐丘忍不住说道:“你们没发现吗?这个书院将来就是一张网啊,从书院出来的人他们都称呼什么来着都是同学,对,做什么的都有,到时候这些人一抱团,那是多么大的势力?”
韩熙载立刻警惕:“殿下这是要做什么呢?他一向讨厌党争,如今这样岂不就是在培养党争?”
周宗慢悠悠说道:“如果朝廷之中大多数都是那个书院出来的人呢?不也没什么用了?”
宋齐丘说道:“虽然这么说,但是殿下对书院肯定有安排,回头我啊,把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孙子送过去,看能不能让他们变老实一点。”
周宗有些吃惊:“宋老要把令孙送去?”
宋齐丘笑了笑:“是啊,家学他们不好好上,就换个地方试试,殿下的书院,肯定不会给他们面子,这两个小东西欠收拾了。”
另外三人一脸若有所思,谁都不信宋齐丘的孙子会淘气到在家学混不下去,他们都嗅到了某种味道,想了想李从嘉最近经常往书院跑,顿时恍然大悟,他们的儿孙跟李从嘉见面的次数还没有书院的学生多,如果送去书院,若是表现得好,能够给李从嘉留下些印象,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冒然将孩子们送过去,他们还担心会被人怀疑,毕竟他们这些人的家族保存的比较好,家里一般都有家学,好好的家学不学,非要送到文曲书院,这不是摆明了有问题?
好在很快他们就有了借口——范质和魏仁浦同意去文曲书院教书!
这两位无论是学问还是做官水平其实都比他们要高,将孙子送过去不吃亏!
于是内阁辅臣打头申请自家子孙也能去文曲书院读书,李从嘉都没想到他们这么热情,他还在为说服了范质和魏仁浦而开心,还在思索给王溥安排一个什么位置。
在收到申请的时候,李从嘉笑着说了句:“这些人都是属狗的,鼻子一个比一个灵,看到我刚找来了两位好老师,就要将孩子送过来。”
释雪庭问道:“你不就是想让他们把孩子送过来吗?否则干嘛这么用心?”
李从嘉翻了个白眼:“就算他们不送过来我也照样用心,我还要在书院里选几个人,给大郎来上课呢。”
释雪庭惊讶:“大郎如今不是有老师?”
李从嘉摆手:“年纪都太大啦,最年轻的就是你,你还要时常陪着我,大郎跟那些老兔子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教的刻板,学的也严肃,我可不希望他将来成个小老头,所以需要年轻一点的来教教他,不过人还是要好好选选,唔,就教术数或者格物吧。”
释雪庭提醒:“小心被大臣们劝谏,说这是不务正业。”
≈么算正业什么不算?这个世界未知的东西那么多,大郎作为未来的王,不要求精通,至少不能被人一说就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明白,而且我的儿子我想怎么教,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他们真那么会教孩子的话,就把他们家里跟大郎差不多年岁的带出来比一比,看谁比大郎强?”
别的李从嘉不敢说,在李仲寓的问题上,李从嘉真的是尽心尽力,李仲寓在知识面这一方面完爆同龄人。
释雪庭摇头失笑,也不跟他讨论这个问题,正如李从嘉所说,那是他的儿子,想怎么教他心里有数,更何况那些大臣真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王位上坐着的是李从嘉,而不是其他人呢?
李从嘉又说道:“这个王溥我之前刚跟大家说内阁规矩是只有四个人,现在若是再把他安排进去会不会太打自己脸了?”
释雪庭问道:“除了入阁没别的地方安排他了?”
不能够吧?大唐的官僚体系那么发达,不可能这么紧张。
李从嘉叹气说道:“可是让他去做六部尚书,我又觉得太委屈他,或者先给他一个名誉称号?”
释雪庭问道:“什么名誉称号?”
≈内阁参知政事?这样既不是首辅也不是次辅,也算是内阁官员,不过会不会让他觉得自己矮人一头?真是太为难了。”李从嘉有些纠结,其实他完全可以直接将王溥安排过去,只不过他怕如果开了这个先河,之前他规定的内阁人数就基本作废了,后世皇帝没有先例也要开先例呢,有了现成的例子,万一他们肆无忌惮的增加辅臣数量怎么办?
若是内阁势大,压制君王,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所以用这个例子逼迫后世君主吸纳更多的人进来充斥内阁,又怎么办?
开先例的事情,如果明显能够看出来会出问题,那能不用就最好不用。
于是,就这样,范质和魏仁浦两个人已经开开心心的到了书院教书,王溥的任命还没下来,所有人都很奇怪,周国来的其他人能安排的几乎都安排了,为什么这么一条大鱼反而放在了一边。
只有内阁几个人看得出来,李从嘉是在犹豫,犹豫到最后如果实在舍不得,估计就会打破自己的规矩,他们几乎可以想到所有打破这个规矩会产生的后果,并且比李从嘉想的更加深远一点。
韩熙载一看这个情况,得,他现在赶紧上书吧,如果等李从嘉亲手罢相,那别说好感度了,能不被讨厌就不错了。
于是韩熙载乞骸骨的折子就递到了李从嘉的案头,李从嘉在看到这个折子之后,不得不感慨:“韩熙载真是个聪明人啊。”
这人别的不说,察言观色手段一流,李从嘉的确是在辞退韩熙载和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两天摇摆,毕竟韩熙载也是跟着他很长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他还有功劳,李从嘉实在做不出卸磨杀驴的事情。
韩熙载主动请辞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李从嘉跟他来了个再三挽留,刷够了君臣相得佳话的传承度之后,李从嘉大笔一挥就同意了韩熙载的退休要求,顺便还给了他好多退休金,而韩熙载身上的太子太傅的头衔也没有去掉,让他有精神照旧来东宫教导太子。
别的不说,只要李仲寓从韩熙载身上学到几分知进退,李从嘉就满足了——谁说皇帝就不用知道进退分寸的?明明皇帝更加需要!
韩熙载看到自己退休的这个待遇,心中放下心来,当初萧俨可没这个待遇,顿时知道自己是拍到了李从嘉的穴位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要知道他乞骸骨这个决定也是做的很艰难的。
韩熙载走了,内阁就剩下了三个人,缺一个,从六部尚书升上来的那些平章事盯着这个位置眼睛都要发绿了,就在他们即将上演当年为了争内阁位置所做出的事情的时候,李从嘉手一挥,根本没有经过正规程序,就直接让王溥进了内阁。
期待的众人:妈的!
谁都没想到居然天降一个人来填补了这个位置,把他们都拦在了内阁门外,他们原本以为王溥一直没被安排要么是不受李从嘉喜欢,要么就是等着选出一个人来入内阁之后,空出来的那个位置留给王溥。
结果谁都没想到,空出来的那个内阁的位置就是给王溥准备的!
许多觉得自己就差临门一脚就能进内阁的人,暗搓搓的想要找机会将王溥拉下来,只不过一时半会还不行,比几个王溥是新来的,想要犯错也需要一段时间,反正这些人可以说就在等着王溥犯错,甚至还有人思考怎么给王溥下绊子,故意让他犯错,当然这个绊子还不能太低级。
如果低级到让李从嘉一眼看出来,那到时候倒霉的就不是王溥,而是下绊子的人了,谁都知道李从嘉对党争深恶痛绝,谁敢开头就抽死谁,从来不带犹豫的,他们必须小心谨慎的行事。
对此,王溥心里十分清楚,只不过他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他本来都没想过李从嘉会重用他,如今他也有一点佩服李从嘉,就凭这个魄力,大唐能有如今的规模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
实际上李从嘉也很清楚,不过他对王溥是真的欣赏,也不打算让这个人刷什么资历了,而且有他在总能撑到赵普入阁。
当然主要是这个人长得太好看了,儒雅美大叔一枚,有这样的人就算是摆在朝堂上也是赏心悦目的。
冲着这份赏心悦目,李从嘉决定提醒他一下,所以他跟王溥单独见面的时候说道:“我知道有人对你不满,只不过我能帮你的不多,一切都还要王卿你自己来了。”
王溥也很大气,行礼说道:“臣多谢殿下看重。”
李从嘉忍了半天没忍住问道:“周国到底出了何事?为何诸位爱卿不惜千里迢迢远离家乡?”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复唐
潘美追击的结果就是最后只能带回刘装船珠宝的五分之一, 剩下五分之四一部分是因为海上起了风浪直接沉船,那些金银珠宝自然就贡献给了海龙王,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被樊胡子带到了越吴朝!
李从嘉也是服气,南汉的船是从崖州走的, 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之前无论是李从嘉还是潘美都以为他们会往吕宋岛或者琉球开,毕竟这是距离最近的海岛,结果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开的船,居然往回走,然后从越吴朝登陆。
李从嘉看着舆图,一直在做思想斗争, 他是很想把越吴朝也给拿下了, 毕竟那么多钱。
释雪庭有些头疼的发现他家猫头鹰好像要钻进钱眼了,忍不住问道:“打越吴用的钱比那些钱多多了!”
李从嘉一抬头发现内阁辅臣都用谴责的目光看着他,不由得轻咳一声说道:“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钱,越吴本就是大唐的领土, 他们的王城古螺就是当年的安南都护府, 早晚都要拿回来的。”
理由真是充足,为了那点钱也真是难为你了啊,殿下。
周宗无语,韩熙载最近生病没来,宋齐丘只好顶上说道:“那里地处偏远,就算要拿回来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主要目标还是周国啊, 殿下。”
李从嘉嘟囔了一句:“现在又变成周国了,他们当初到底在折腾个什么?”
谁知道呢?如果从大唐的角度看,怎么看怎么觉得周国这像是在自己削弱实力,给李从嘉让路,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捧高李从嘉的嫌疑,然而周国这事情的确是匪夷所思,纵观历史也没见到过这分了又合的国家,一般都是分了就彻底分了,哪怕兵败被灭也不会再重新合为一家,毕竟攸关很多人的利益。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知道北周和南周到底是怎么商量的了——从这两个国家跑出来许多大臣携家带口的来大唐求收留。
李从嘉一开始还很开心,来的人越多他就越轻松,反正都是来给他干活的,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李从嘉就开始发愁——尼玛,来的都是大佬啊,他没那么多位置给他们啊!
李从嘉头发都要愁白了,忍不住对释雪庭吐槽道:“周国是不是疯了?这些老臣多么珍贵啊,他们这是把人全赶跑了吗?再来我收不下了啊。”
释雪庭赶紧顺毛:“怎么会放不下呢?韩次辅快要致仕,正好也给六部来个大调整,实在不行谁也没说他们来就有高官厚禄不是?”
李从嘉忧愁状:“可那样的话,这些人大概又说大唐傲慢,说我不够礼贤下士,那些人的嘴可毒。”
释雪庭说道:“一些年纪大的老臣,干脆就让他们去书院吧,你辛辛苦苦创办的书院总不能就这么边缘化了。”
李从嘉一想这也是个办法啊,那么多年纪大的老臣,用他们吧,整个朝廷断层就更加明显,不用吧,又觉得可惜,他们的官场经验,治理国家的经验都无比丰富。
释雪庭倒是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只不过这些人李从嘉比较担心他们愿不愿意去教书。
释雪庭说道:“不愿意的话,就只能让他们的子孙出仕,反正不能都堆在朝上。”
这倒是真的,如果都用了的话,李从嘉一想到每天上朝,下面站着的都是一溜的中老年,朝上最年轻的反而是他,他就觉得画面太美。
李从嘉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单,越看越是觉得不得了,别的不说其中三个人就很有重量了:范质,王溥,魏仁浦。
范质不说了,有名的清风宰相,不过他年事已高,不适合再操劳,若是他肯去白鹿书院教授,能够无形之中影响到那些学生,李从嘉能笑疯。
更不要说王溥是史学大家,不过王溥今年年纪还不算很大,正是从政的黄金年龄,李从嘉还舍不得把他扔到书院,最主要的是他有入阁的资格!
魏仁浦跟范质一样大,他们两个都去书院才好,师行一年纪已经太大,如今已经不太能教授学生,都是他的弟子在教授,但是那些弟子的水平反正有水平的都让李从嘉拉来当官了,剩下的这些教出来的学生能不能行,让李从嘉很不信任,现在好了,只要能够说服范质和魏仁浦,他的书院肯定能够教出合格的官员。
是的,他要的是合格的官员,反而对能不能教出正人君子无所谓,当然能够教出圆滑而又不失原则的人自然更好。
相对于李从嘉的开心,朝中大臣压力就很大,其中压力最大的大概就是周宗。
周宗知道自己若不是有了一个从龙之功,这首辅的位子他只怕早就要退位让贤,毕竟他虽然自认能力不错,但是跟范质王溥这些人比起来就差得远,跟魏仁浦比起来就差更多了。
要知道魏仁浦出身贫寒,非大才不足以走到今天,更不要说除了这三个还有薛居正和吕胤。
实际上不仅仅是周宗这个首辅压力大,其他次辅除了韩熙载压力也很大,只是没他那么夸张而已。
周宗这些时日明显操劳许多,内阁其他人也跟着埋头苦干,他们都这样,带动的整个朝堂上下都有了一种危机感,觉得自己不努力可能就会被开除回家吃自己,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他们这位殿下当初精简官员,直接开回去多少人?
韩熙载心情悠闲,他想的很清楚,只要李从嘉有重用这些人的意思,他就直接退位让贤,上书乞骸骨,他能利用的也就是这个了,用自己的退休再在李从嘉那里刷一次好感度。
不过现在他还没退休,就只能跟着干活,内阁其他人都开始当拼命三郎,这就让韩熙载有些吃不消,找了个时间,他跟众人说道:“你们最近这是怎么了?都不是毛头小伙子,怎么一点都沉不住气呢?殿下看了会怎么想?”
周宗一顿,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脖子说道:“韩太傅说的的确有道理,然而最近风声您也知道,怕将来日子不好过啊。”
宋齐丘和徐铉心有戚戚然,宋齐丘也好一点,他年纪也不小,觉得实在撑不住也退休算了,不过他有点舍不得,他不像周宗,有个周晔在李从嘉身边当中书舍人,也不想韩熙载,有个韩俦为李从嘉立下过汗马功劳,他那个儿子宋怀杰实在是太过平庸。
徐铉的儿子虽然也平庸,但是他有一个能干的弟弟,还能提携一把,真是为了儿孙,心都要操碎了。
韩熙载摇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纵然这些人再怎么天纵英才,他们与殿下并不相熟,短期内点下还是要重用你们的,而且殿下性情敦厚,自然不会让我们这些人没了下场。我眼看着也要致仕,就多说一点,周老弟啊,你不用太出头,只要保个不争不失就行了,太过锋芒毕露,对王后和太子都没好处。”
周宗脸上一僵,这才想起来,他不仅仅是首辅,还是外戚,李从嘉现在看起来对他没有任何防备之心,对周晔也很亲厚,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喜欢看到外戚做大,他现在还能坐在首辅位置,李从嘉已经很给他面子,若是他再想去争点别的什么
周宗长长出了口气,站起来对韩熙载一揖及地:“多谢韩太傅指点。”
周宗不傻,韩熙载跟他说这些已经算是掏心掏肺了,一般人不会轻易说这些的,毕竟弄不好反而会让周宗反感。
韩熙载摆了摆手说道:“这都不算什么,就算没有我说,你也能想明白,只是如今一时着魔罢了,大唐会越来越好,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能占据高位,善始容易善终难啊,说起来,当年逃离南昌的时候,我可没想到还能有今天。”
韩熙载也是有感而发,他觉得自己运气还算不错,能够混个善始善终,看上去家族也能维持一段时间,他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遗憾了。
宋齐丘听了之后,想了想,干脆也不想那么拼了,他这一把年纪这两天过的也挺够呛,只是问道:“殿下如今到底是什么章程呢?”
所有人都看向周宗,周宗毕竟是李从嘉岳父,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消息。
周宗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殿下心情很不错是真的,最近听说又在整顿书院,改了个名字叫什么文曲书院。”
徐铉若有所思说道:“你们说殿下对那个书院到底是什么安排?是不是以后管院选举都是在书院中进行?”
≈必。”韩熙载喝了口茶说道:“那个书院每年都有很多人那叫什么来着?毕业?对,就是毕业,可并不是每年都有那么多官位空出来啊。”
周宗要头:“胥吏还是有的。”
韩熙载笑道:“殿下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最后让他们去当胥吏?你觉得殿下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周宗沉默不语,这种情况的确也是有些不可能。
宋齐丘忍不住说道:“你们没发现吗?这个书院将来就是一张网啊,从书院出来的人他们都称呼什么来着都是同学,对,做什么的都有,到时候这些人一抱团,那是多么大的势力?”
韩熙载立刻警惕:“殿下这是要做什么呢?他一向讨厌党争,如今这样岂不就是在培养党争?”
周宗慢悠悠说道:“如果朝廷之中大多数都是那个书院出来的人呢?不也没什么用了?”
宋齐丘说道:“虽然这么说,但是殿下对书院肯定有安排,回头我啊,把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孙子送过去,看能不能让他们变老实一点。”
周宗有些吃惊:“宋老要把令孙送去?”
宋齐丘笑了笑:“是啊,家学他们不好好上,就换个地方试试,殿下的书院,肯定不会给他们面子,这两个小东西欠收拾了。”
另外三人一脸若有所思,谁都不信宋齐丘的孙子会淘气到在家学混不下去,他们都嗅到了某种味道,想了想李从嘉最近经常往书院跑,顿时恍然大悟,他们的儿孙跟李从嘉见面的次数还没有书院的学生多,如果送去书院,若是表现得好,能够给李从嘉留下些印象,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冒然将孩子们送过去,他们还担心会被人怀疑,毕竟他们这些人的家族保存的比较好,家里一般都有家学,好好的家学不学,非要送到文曲书院,这不是摆明了有问题?
好在很快他们就有了借口——范质和魏仁浦同意去文曲书院教书!
这两位无论是学问还是做官水平其实都比他们要高,将孙子送过去不吃亏!
于是内阁辅臣打头申请自家子孙也能去文曲书院读书,李从嘉都没想到他们这么热情,他还在为说服了范质和魏仁浦而开心,还在思索给王溥安排一个什么位置。
在收到申请的时候,李从嘉笑着说了句:“这些人都是属狗的,鼻子一个比一个灵,看到我刚找来了两位好老师,就要将孩子送过来。”
释雪庭问道:“你不就是想让他们把孩子送过来吗?否则干嘛这么用心?”
李从嘉翻了个白眼:“就算他们不送过来我也照样用心,我还要在书院里选几个人,给大郎来上课呢。”
释雪庭惊讶:“大郎如今不是有老师?”
李从嘉摆手:“年纪都太大啦,最年轻的就是你,你还要时常陪着我,大郎跟那些老兔子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教的刻板,学的也严肃,我可不希望他将来成个小老头,所以需要年轻一点的来教教他,不过人还是要好好选选,唔,就教术数或者格物吧。”
释雪庭提醒:“小心被大臣们劝谏,说这是不务正业。”
≈么算正业什么不算?这个世界未知的东西那么多,大郎作为未来的王,不要求精通,至少不能被人一说就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明白,而且我的儿子我想怎么教,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他们真那么会教孩子的话,就把他们家里跟大郎差不多年岁的带出来比一比,看谁比大郎强?”
别的李从嘉不敢说,在李仲寓的问题上,李从嘉真的是尽心尽力,李仲寓在知识面这一方面完爆同龄人。
释雪庭摇头失笑,也不跟他讨论这个问题,正如李从嘉所说,那是他的儿子,想怎么教他心里有数,更何况那些大臣真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王位上坐着的是李从嘉,而不是其他人呢?
李从嘉又说道:“这个王溥我之前刚跟大家说内阁规矩是只有四个人,现在若是再把他安排进去会不会太打自己脸了?”
释雪庭问道:“除了入阁没别的地方安排他了?”
不能够吧?大唐的官僚体系那么发达,不可能这么紧张。
李从嘉叹气说道:“可是让他去做六部尚书,我又觉得太委屈他,或者先给他一个名誉称号?”
释雪庭问道:“什么名誉称号?”
≈内阁参知政事?这样既不是首辅也不是次辅,也算是内阁官员,不过会不会让他觉得自己矮人一头?真是太为难了。”李从嘉有些纠结,其实他完全可以直接将王溥安排过去,只不过他怕如果开了这个先河,之前他规定的内阁人数就基本作废了,后世皇帝没有先例也要开先例呢,有了现成的例子,万一他们肆无忌惮的增加辅臣数量怎么办?
若是内阁势大,压制君王,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所以用这个例子逼迫后世君主吸纳更多的人进来充斥内阁,又怎么办?
开先例的事情,如果明显能够看出来会出问题,那能不用就最好不用。
于是,就这样,范质和魏仁浦两个人已经开开心心的到了书院教书,王溥的任命还没下来,所有人都很奇怪,周国来的其他人能安排的几乎都安排了,为什么这么一条大鱼反而放在了一边。
只有内阁几个人看得出来,李从嘉是在犹豫,犹豫到最后如果实在舍不得,估计就会打破自己的规矩,他们几乎可以想到所有打破这个规矩会产生的后果,并且比李从嘉想的更加深远一点。
韩熙载一看这个情况,得,他现在赶紧上书吧,如果等李从嘉亲手罢相,那别说好感度了,能不被讨厌就不错了。
于是韩熙载乞骸骨的折子就递到了李从嘉的案头,李从嘉在看到这个折子之后,不得不感慨:“韩熙载真是个聪明人啊。”
这人别的不说,察言观色手段一流,李从嘉的确是在辞退韩熙载和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两天摇摆,毕竟韩熙载也是跟着他很长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他还有功劳,李从嘉实在做不出卸磨杀驴的事情。
韩熙载主动请辞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李从嘉跟他来了个再三挽留,刷够了君臣相得佳话的传承度之后,李从嘉大笔一挥就同意了韩熙载的退休要求,顺便还给了他好多退休金,而韩熙载身上的太子太傅的头衔也没有去掉,让他有精神照旧来东宫教导太子。
别的不说,只要李仲寓从韩熙载身上学到几分知进退,李从嘉就满足了——谁说皇帝就不用知道进退分寸的?明明皇帝更加需要!
韩熙载看到自己退休的这个待遇,心中放下心来,当初萧俨可没这个待遇,顿时知道自己是拍到了李从嘉的穴位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要知道他乞骸骨这个决定也是做的很艰难的。
韩熙载走了,内阁就剩下了三个人,缺一个,从六部尚书升上来的那些平章事盯着这个位置眼睛都要发绿了,就在他们即将上演当年为了争内阁位置所做出的事情的时候,李从嘉手一挥,根本没有经过正规程序,就直接让王溥进了内阁。
期待的众人:妈的!
谁都没想到居然天降一个人来填补了这个位置,把他们都拦在了内阁门外,他们原本以为王溥一直没被安排要么是不受李从嘉喜欢,要么就是等着选出一个人来入内阁之后,空出来的那个位置留给王溥。
结果谁都没想到,空出来的那个内阁的位置就是给王溥准备的!
许多觉得自己就差临门一脚就能进内阁的人,暗搓搓的想要找机会将王溥拉下来,只不过一时半会还不行,比几个王溥是新来的,想要犯错也需要一段时间,反正这些人可以说就在等着王溥犯错,甚至还有人思考怎么给王溥下绊子,故意让他犯错,当然这个绊子还不能太低级。
如果低级到让李从嘉一眼看出来,那到时候倒霉的就不是王溥,而是下绊子的人了,谁都知道李从嘉对党争深恶痛绝,谁敢开头就抽死谁,从来不带犹豫的,他们必须小心谨慎的行事。
对此,王溥心里十分清楚,只不过他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他本来都没想过李从嘉会重用他,如今他也有一点佩服李从嘉,就凭这个魄力,大唐能有如今的规模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
实际上李从嘉也很清楚,不过他对王溥是真的欣赏,也不打算让这个人刷什么资历了,而且有他在总能撑到赵普入阁。
当然主要是这个人长得太好看了,儒雅美大叔一枚,有这样的人就算是摆在朝堂上也是赏心悦目的。
冲着这份赏心悦目,李从嘉决定提醒他一下,所以他跟王溥单独见面的时候说道:“我知道有人对你不满,只不过我能帮你的不多,一切都还要王卿你自己来了。”
王溥也很大气,行礼说道:“臣多谢殿下看重。”
李从嘉忍了半天没忍住问道:“周国到底出了何事?为何诸位爱卿不惜千里迢迢远离家乡?”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