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回 七角钱两头崽猪 两块布一个老婆
却说来喜正与秋兰叩头对拜并以姐弟相称,忽然门响人入。“刚才是哭,现在又跪着,你俩这是干啥?”
面对门口而跪的秋兰见是父亲,急忙爬起,羞得两颊绯红,低头站在一旁。跪地的来喜扭头见来了秋兰的父亲,也忙起身,不好意思地摸着自己的头笑道:“叔,我是拜秋兰当姐的。”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秋兰父陶宪成那也是人情场上眼观六路c脑转八圈的人。来喜一句话,就使他想到了刚才女儿啼哭的原因。虽对女儿这门亲事有些惋惜,但能见两人很好收场,陶宪成还是满意的。“礼义不成仁义在嘛!你俩今后要互相关照,像亲姐弟一个样。”
“爸,既然你同意我们这样,那就应该让来喜给您磕头叫爸!来喜,给爸磕头。”秋兰边说边把来喜推前。
再看来喜也真是毫不含糊,神态自若地说道:“既然这样,把妈也请进来!”只这一句话,乐得陶宪成合不住嘴,“还是来喜想得周到,这就让我叫你妈去。”陶宪成乐哈哈地迈出了门。
看官会问,陶宪成老伴就在隔壁,何用出门去唤?其中有一缘故,听在下说出。那陶宪成乃是知礼数精灵之人,他如何不晓今天要当干爸c干妈的份量?为拿出当长辈的姿态来,他是以唤老伴为由,与老伴商量该赠送来喜些什么。
见父亲跨出门槛,秋兰诙谐地向来喜说道:“还不知道,你对这事还挺在行?我可告诉你,对我们家的人,你可不要口是心非,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
“看你把我当成啥人了!我这人说话算数,从今天开始,我把你当亲姐姐,对二老该孝顺的,我一定做到,你若不信,我跪地赌咒!”
“别跪,别跪,给你开句玩笑,咋还当起真了?”秋兰忙拦住欲跪地的来喜。
两人对面而坐,一时不知说什么为好。这时,秋兰忽想起一件事。她边向床前走来,边向来喜说道:“光顾说话了,给你打的毛衣也忘让你试试合适不合适?”说话间,她从枕下取出叠着的灰色毛衣。
“你穿上让姐看看,哪里不合适,我再拾掇。”
“我有毛衣,你让爸穿了吧!”
见来喜挡来推去,秋兰一阵面红,生气地嚷道:“你看你这人,爸是爸的,你是你的,你咋不领一点人情?快把衣服脱下试试。要再犟,我就没你这个兄弟!”此时来喜不敢再去分辩,只得脱下外衣和袖口有些开线的毛衣,然后穿上鸡心领的灰毛衣。
“大小还可以,你活动一下肩臂看松紧咋样?”看到合适得体的毛衣穿在来喜身上,秋兰愉快地闭起了双眼。也就在这时,陶宪成与妻子一前一后进了屋门。
“你妈这人也真够磨蹭,现在才收拾停当。”宪成装着埋怨妻子的模样。
“干爸,你和俺干妈坐在这里,让儿子给您们鞠躬叩头。”来喜说着,把陶宪成两口扶在摆好的两把靠椅上。
“叫一声就行啦,还磕头干啥?”陶宪成夫妻乐哈哈地向来喜说道。
“不成规矩,哪成方圆?爸妈,你们就让他拜吧!”秋兰忍不住说道。
“好c好c好,就按你们说的来!”陶宪成两口端坐靠椅,等来喜鞠躬叩头。
再看来喜,恭恭敬敬面对陶宪成夫妇而立,然后退后两步,两手相抱向陶宪成两口三拜,接着又两膝跪地,连叩六头,嘴中贺道:“干儿来喜愿干爸c干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地下凉,快起来吧孩子!”陶宪成与妻子急忙离椅催来喜起身。
“这是干妈的一点心意,孩子拿着吧!”秋兰妈将一块袁大头银元塞在来喜手里。
来喜刚欲退还,陶宪成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我们农村的规矩,你入乡应该随俗。来,干爸再送给你一支笔,希望你工作之余好好学习。”话已至此,来喜欣喜接下礼物。这正是:一声爹妈唤,两样礼品送。有诗为证,诗曰:
鞠躬叩首爹妈称,演出情份儿真诚。
金笔银元作留念,两厢而后有照应。
却说河口至矿上这段公路,有一处坡陡路险,曾多次出现车翻人伤事故。每至车辆行经此处,总是让人担惊受怕。见事故屡屡发生,矿上重新规划了线路,决定在程波居住的这座丘岭上修段盘山公路。这样一来,就有几家必须迁居,内中有三家与程波有些关系,这里略作说明。一家是义忠,另一家是建功,那第三家是程波的远亲表哥,比程波大有二十多岁,姓惠名金盈,因他是跟随全安来到陕西做生意的,故而两家来往较多。惠金盈瘦条身材,个子一米七左右,常年剃着和尚头,黝黑的脸蛋和光亮的脑门上配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唇旁稀疏的胡子,显得干练利落。说起这惠金盈,也真是会做生意。他不但能说会道,善于捕捉顾客心理,让顾客不买他的东西就不好意思离开他的摊位。而且他给你量布的尺子,秤物的秤杆让你看了只多不少,只高不低,你心里高兴,满意而去。一旦到家重秤重量,也只勉强够数。此外,惠金盈脑子清晰,反应极快,量布的尺剪和秤杆一落,就把价钱算出。待顾客细细盘算,见价钱与他的一样时,惠金盈已把下一个顾客价钱算过。因惠金盈善经营,也不知是熟识人逗笑还是人们叫习惯的原因,如今人们都叫他“会经营”c“生意精”。因那布匹生意占用资金较大,且矿区已开有几家布店,他现今专做香烟和糖果生意。
“会经营”的妻子徐花朵与丈夫截然不同。两人若站在一起,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真如相声演员一般。她长着高高的鼻子,粗直的眉毛,一张白皙方脸。因身材粗胖,做事让人总感缓慢。因为做生意,他们老在外忙活,家里总是收拾不迭,显得混乱不堪。但徐花朵心地善良,喜打抱不平,不似丈夫那样精明吝啬。每当邻人亲朋来家,总拿好吃的糖果c花生c瓜子让人。因绿叶称她表嫂,跟她学些针线,断不了常到她家来串门,以前绿叶在河口摆摊卖茶水就是表嫂徐花朵的主意。对妻子徐花朵的爱管闲事,拿家里烟让外人吸c食物让人吃,“会经营”不止一次念叨,责怪她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不知道挣钱之艰辛。可徐花朵却不吃丈夫那一套,反说丈夫抠小头,失大利,远了亲邻少了朋友。为这些事,两人各不服气。一个埋怨婆娘,一个唠叨丈夫。直到这次要迁居,徐花朵托人在河口买了地盘打了窑洞,又寻人帮忙搬了家,“会经营”才感觉到省心省钱,多是靠妻子平日维持的人。在答谢帮忙人的饭桌上,徐花朵念叨着众人吃苦出力,把一瓶西凤酒不停地倒进酒杯,劝人去喝。“会经营”看在眼里,心中难受。眼见一瓶酒就要倒完,他忍不住向妻子说道:“说你絮话多,你真絮话多,人家不想喝了你还啰嗦个啥?人家都饿了,赶紧端汤拿馍去!”这里徐花朵还没顾得张口,一旁坐着的要争理就开玩笑说道:“生意精,弟妹让我们喝酒,你是不是舍不得?又在算经济账了,怕支出多了吧?告诉你,你嫌弟妹絮话多,我们可不嫌!弟妹,以后你就叫絮话多吧!”众人一阵哄笑,会经营涨红着脸强辩道:“老要,你不要多心啊,我可没有这个意思,你们能喝了再取一瓶。”“那就照生意精兄弟说的办,弟妹,再来一瓶!”在人们的笑闹中,要争理催着絮话多又拿来一瓶让众人饮下。
那“会经营”夫妻有两男一女,长子惠全来,与程波同岁,如今与程波同班读书。女儿惠欣荣年方七岁,已开始上学,就是那小儿子不遂人意,已过两岁,还不会走路说话,长得难看怪奇,整天吃吃拉拉,偶尔怪叫两声。一些爱说闲事的小媳妇背后议论道:“人可不敢太能啊,刘备精明一世,生个阿斗,会经营能了半生,搭配个傻瓜,这是老天爷安排的呀!”这病傻在会经营家养了八年多,虽是絮话多求医诊治,盼他长大变好,可后来还是夭折。虽说是个傻子,那也是絮话多身上掉下的肉,且又有八年多的育养,咋能没有感情?絮话多大哭了一场,卧床两天不起。当听闲话的人问及说闲事的人时,说闲事的人又反过来说:“会经营家该有傻子八年折腾,再说了,傻子咋死谁又能说清?”此是后来闲话,不再去提。
书归正传。时逢中秋天气,几天降雨,把黄土地下了个透。忙过秋播的人们,为了过个清闲团圆的中秋节,都踩着潮湿沾脚的路赶往集市去办自家的事。真是“秋雨绵延烦死人,刮风落叶冷人心”。那气人的天,刚刚歇了半天,就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下午放学,没有雨具的男生,冒着不大的雨水向家里奔去。眼见离家近的同学相继而去,程波也顶着细雨,同惠全来向较远的家里行去。俗话说,蒙蒙雨湿衣裳,便宜货钱花光。没行多远,程波和惠全来的头发已湿,水珠从头上浇上脸又滴在胸襟上。看到雨越下越大,两人遂向一处窑洞奔去。看官,这处窑洞原本就是全来c义忠和建功以前的住所。这些破窑洞排列参差不整,大小深浅不同,黑洞洞地坐落在公路的转弯处。因无人居住,显得寂静c荒芜。
两人急忙钻入一个较深的窑洞内,抬头忽见一位身穿黑色布衣的人坐在土炕旁,正用自制的粗布手卷擦拭着头上和脸上的雨水,土炕下一角支着个浑身泥点c没有护链c脚蹬子是两块木料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坐架上是个用草绳拴着的荆篮,篮子还偶尔振动一下。
“你俩也避雨?来,坐这里。”那人将程波和惠全来让至炕沿。
见是位三四十岁,说着本地话的乡里人,程波开口问道:“你是哪里的,咋来这里头避雨?”
只见那人摇头苦笑道:“唉,倒霉死了,我从蔺家河带了几个猪娃到集上卖,可还没卖完,雨就下起来了。那不,篮里还剩两头呢!”
听说篮内有猪,程波与全来围篮观看,正是一白一黑,两只被捆着前腿的猪崽。本身就瘦小的猪,因挨饿受冻,在篮内瑟瑟颤抖,发出微微呻吟。
“你俩是河口的吧?这猪娃你看有没有人要?”
“这两个猪崽你卖多少钱?”程波探问道。
“我是图零干,一个一块。”
“猪都快死了,还卖一块钱一个,我看两个一共给五毛就行了。”
那人瞪了一眼说话的程波,生气地说道:“你也没钱买我的猪,你就别胡说了。”
“你咋知道我们没钱,和你搞搞价还不行?”全来忍不住插话道。
“你俩要有一块钱,我把这俩猪给你!”
“哎呀,谁还没有一块钱了!”全来被那人一逼,伸手就在衣兜中取出一元钱,这时再看程波,也迅即在身上掏出一把零钱。
“不骗你吧?”全来和程波把钱亮出让那人看。
“那你就把一块钱给我,这俩猪娃归你。”那人伸手向全来要钱。
全来见状,顿时无措,目光不由瞅向程波。
“你要的钱太多,我们不要了。”见全来无语,程波向那人说道。
“那你说给多少钱合适?”
“最多一个三毛,要不行就算了。”程波说罢,欲出窑洞。
“好娃哩,我们农村人挣个钱不容易。一个劳动日才挣几分钱。我大老远把猪带来,你就再添两毛钱,让我把猪留给你们吧!”那人边说边将程波扯住。
俗话说,直汉怕缠磨,好心乐济贫。见卖猪人缠着不放,又说着家境困难的可怜话,程波只得将身上那些零碎钱掏出。按程波的想法,身上至少也够八角钱,可一清点,只有七角四分钱。
“我身上就这七毛四,你看行吧?”程波将钱亮在右手心让卖猪人看。
“他手里不是有一块钱吗?我找给他两毛不就行了。”
“我才不要你的猪哩。”全来拨开卖猪人的手说道。
“就这些钱,要不卖就算了!”见卖猪人又在纠缠,程波大声嚷道。
到了这种地步,卖猪人别无他法,连说:“好好好,把猪给你。”他接过程波手里的钱,用一张纸把钱包好装入内衣,然后从篮内提出两头猪崽,放上土台,说了声:“我路远,先走了。”便推车而去。
“你咋真把猪买了,要喂不活咋办?”全来以惊奇不解的目光向程波问道。
“你没看那人把咱缠的?花几毛钱买两头猪也不亏。这猪是冻成这样的,只要好好喂,保证能活!你把这个提上。”程波说罢,提起那头黑猪就走。全来无法,也学着程波的样子,提起白猪的耳朵出了窑洞。
打着雨伞来接儿子的絮话多,忽见儿子和表弟各提着一头小猪走来,以为儿子跟着程波做了坏事,不由开口骂道:“妈那屁,下雨都不安生,跑哪偷的猪娃?要让人家知道了,非打断你们的腿不可。”
“你就会冤枉人,猪是我俩买的!”全来打断母亲的话,说着买猪的经过。
“表嫂,你看这猪能喂活吧?”程波边问边把小猪提到絮话多面前。只见那被提着的猪崽在程波手内挣扎了下,发出了不自在的叫声。
“你俩咋买这样的猪,多少钱一个?”看着两个既小又瘦的猪崽,絮话多生气地问道。
“不贵,两个总共七毛四。表嫂,给你分个吧?”此时,絮话多再看那猪,心里说,“猪虽小了些,却没啥毛病,又没多掏钱。”遂向程波说道:“把猪提家去,嫂子要一个。”
不足一里的路程,不一刻就到了絮话多家门口。
“表兄弟,这两个猪你要哪个?”
“我就要这个。”程波指着刚放下的黑猪。
“那好,让嫂子把钱给你,趁现在不下雨了,你赶紧把猪提回家,让猪暖和暖和。给,这是四毛钱。”
“你给的多了,我只要三毛钱就行了。”程波伸手从表嫂手内抽钱。
“那可不行,嫂子绝不能让你吃亏。”絮话多不容程波反抗,硬是把四毛钱塞进程波衣兜内。
次日,程波在灶间堆放煤块处给小猪垒了个窝,将剩余的饭食涮锅水倒给小猪,中午闲暇时到野外捋些野菜喂它。俗话说,小孩的脸,六月的天,不稳不安,说变就变。没过几天,那小猪又尿又拉,浑身泥巴,脏臭难闻,程波看在眼里,烦在心里,喂猪的劲头就削减了一半。小猪饥饱不定,见人抬头凝目观望,又叽叽而叫,见程波靠不住,于是这早晚喂猪的任务就落在了全安和绿叶身上。
却说全安见儿女已大,思量家中无人料理终不是个办法,就动了寻个老伴的念头。一日程波放学归家,忽见父亲陪着两位四十来岁的妇女在说话。这俩女人,一高一矮,胖瘦不一。那位矮瘦的程波认识,是全安工友张留名的妻子,她姓管,名红梅。这管红梅瘦小玲珑,长着高高额头,尖小鼻子,一张小脸下配着薄薄的嘴唇。她能说会道,最爱帮人说媒管闲。一旦遇难碰钉c出现问题,她从不面红耳热,直到把坏事说好,好事说孬为止。因她惯于说媒扯线,人们都唤她“管说媒”和“管红媒”。那位个高身材微胖的女人,程波不识。她上穿黑色大襟衣,一块上面印有枣红线条的白手帕将她的头发遮盖。稍加留神,能从她的鬓角处看到未被遮严的鹅发。在她白皙的面上隆起高高的颧骨,柳叶眉下是双三角眼和明显的鹰钩鼻。
“哎呀,是小乖乖放学回来了,饿了吧?来,让娘给你把饭热热去。”管说媒起身就要帮程波温饭。
“不管他,让他自己热去。”全安止住起身的管说媒重新坐下。
“你两个娘来了,也不问上一声?真是越长越颠倒了。”被父亲训斥,程波强向两人做了个笑脸,便端锅向灶间去了。
“这孩子真聪明听话,你看啥都会干。”管说媒拍了那位妇女一下说道,被拍的妇女勉强露了下笑脸。
“唉,那也是当着大人面服帖听话,背过大人惹是生非,一点都不老实,真让人操不完的心。”全安说着,看了眼未开口的妇女。
“小娃捣了好,越捣蛋越有心眼,你没听老辈们说,宁要跳槽,不要卧道吗?”管好媒插言说道。
“干姐,你看时候不早了,咱们该走了吧?”那女人见程波把热过的饭端进屋来,趁机向管说媒推了一下。
“不忙,不忙,时间还早着呢。等一会孩子就出去了,别闲着,你俩吃啊。”全安边说边抓起小桌上的花生向两人手里塞。
一阵谦让过后,管说媒边剥着花生角边向那女人言道:“虎妮妹子,老程还有个闺女上班没回来,他家就这样子。叫干姐说啊,老程这人诚实厚道,你到他家受不了委屈。话是干姐说的,主意是妹子拿的,你今天拿不定主意,过几天也行。告诉你,可再不要眉高眼低的呀。”
被说红了脸的虎妮急忙回答道:“看干姐说的,我咋是看不上他家?我知道干姐为我的事常操着心,也不会把我往火坑里推。我是说这事不能急,等等再说。”
虎妮这里话语方落,管说媒就接言道:“你现今在难处,身体又不好,你还等啥?你给姐说个准信,让老程等多长时间?”
被管说媒逼问,虎妮扭捏了一阵说道:“等半个月吧。”
“老程你把时间记好,就等她半个月!”管说媒让全安拿来程波的笔,在墙上贴的一张画空处记住今天的日子。
没等十日,管说媒就找上门来,向全安提起虎妮愿意为伴的事,末了提起给虎妮买些礼物,然后到公社登记的事情。全安得了准信,心花怒放,一脸喜容,对管说媒提出的要求,满口应允。为答谢管说媒做月老奔波有功,几天后全安买了头巾c鞋袜专门到家致谢。
一日傍晚,全安趁儿女在家,便讲起自己近日要去公社登记结婚的事。
“前些年你们年纪小,我怕你姐弟俩受罪,没敢给你们寻继母。现在你们也能照顾住自己了,家里该有个洗洗涮涮的。过几天她到咱家,你们要嘴勤点,哄死人不偿命。”
听过父亲叮嘱,绿叶开口问道:“她的家里您了解吧?”
见父亲两眼盯着自己,绿叶接着说道:“话多嫂子听别人说,她的儿子受了法,是现行反革命。她说了几个,都没人要她。爹,您能不能另外找个?”
“你别说了,你表嫂胡说八道你也信!这件事我做主,以后你别搅和就中了。”全安打断女儿的话,严肃的神情已不容女儿再讲下去。再看挨训的绿叶,噘嘴站在一旁,心里闷闷不乐,她突然感觉到爹爹是那样的固执。
闲话少叙。按媒婆管说媒定的时间,虎妮早早来到管说媒家等候全安去公社登记。那全安也是做梦想着好事,盼望婚事早有结果。这一日,他早早给上学去的儿子把饭菜做好,草草填饱肚子,便将提前扯的两块衣料和十元钱用红布包裹,装入提包内,然后锁好门,一路向管说媒家奔去。
列位看官,你晓虎妮因何未过十日就让干姐管说媒到全安家催办婚事?其中有个缘故,听我说来:原来,这虎妮姓陈名桂荣,也是豫中人,她出生在财东地主家庭,从小被长辈一味娇宠,滋长了胡搅蛮缠c不讲道理的恶习,因而以虎妮得名。旧社会不提倡女人上学识字,陈桂荣虽居富家,斗大的字也认不了几个。十八岁那年,嫁到门当户对的地主家,有吃有穿,有佃户,真是一呼百顺,耀武扬威。可是好景不长,不久豫中解放,她的父亲及丈夫被政府镇压,她被定为地主分子。因常受群众批斗,她带着两岁多的儿子跟随弟弟跑到了陕西,先后与三家村民为妻,直到儿子长大,矿上找了工作,才又与半老多病的丈夫分手。也是陈桂荣命运不济,不该被儿子照料养老送终。就在儿子结婚不到两年c孙子刚满一岁时,儿子因看易经c“麻衣神相”等和讲了貌像的言论而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逮捕入狱。家里无经济来源,儿媳带孙子也回了娘家。陈桂荣无法,又要寻找靠山。先是弟媳一家在矿上帮她物色条件好些的老职工,后又托老乡干姐们为她撮合个合适的伴侣和安身的新家。
那一日,陈桂荣与管说媒到全安家本是投石问路,顺便看看而已,不曾想管说媒当着全安的面,让她定下答应的时间。从陈桂荣来讲,她从心底看不上全安这个家和人,原因是全安家一副穷困光景,没什么前途。最关键的是,几天前弟媳托人正为她说着一门婚事,考虑到干姐的热心和全安的面子,给自己留条后路,陈桂荣才说出半个月时间。没料到,事与愿违,三天后,弟媳告诉她,托人说的那门子事,男方嫌她儿子反革命受法,不愿意。这样一来,陈桂荣不得不为眼下出路去着想。后经弟媳劝说和管说媒三寸不烂之舌开导,陈桂荣心里思量并暗自定下了“先在老程家把脚落住,以后儿子回来再说”的打算。这正是:不愿做尔伴,图助暂君随。金莲嫁武大,油郎娶花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面对门口而跪的秋兰见是父亲,急忙爬起,羞得两颊绯红,低头站在一旁。跪地的来喜扭头见来了秋兰的父亲,也忙起身,不好意思地摸着自己的头笑道:“叔,我是拜秋兰当姐的。”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秋兰父陶宪成那也是人情场上眼观六路c脑转八圈的人。来喜一句话,就使他想到了刚才女儿啼哭的原因。虽对女儿这门亲事有些惋惜,但能见两人很好收场,陶宪成还是满意的。“礼义不成仁义在嘛!你俩今后要互相关照,像亲姐弟一个样。”
“爸,既然你同意我们这样,那就应该让来喜给您磕头叫爸!来喜,给爸磕头。”秋兰边说边把来喜推前。
再看来喜也真是毫不含糊,神态自若地说道:“既然这样,把妈也请进来!”只这一句话,乐得陶宪成合不住嘴,“还是来喜想得周到,这就让我叫你妈去。”陶宪成乐哈哈地迈出了门。
看官会问,陶宪成老伴就在隔壁,何用出门去唤?其中有一缘故,听在下说出。那陶宪成乃是知礼数精灵之人,他如何不晓今天要当干爸c干妈的份量?为拿出当长辈的姿态来,他是以唤老伴为由,与老伴商量该赠送来喜些什么。
见父亲跨出门槛,秋兰诙谐地向来喜说道:“还不知道,你对这事还挺在行?我可告诉你,对我们家的人,你可不要口是心非,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
“看你把我当成啥人了!我这人说话算数,从今天开始,我把你当亲姐姐,对二老该孝顺的,我一定做到,你若不信,我跪地赌咒!”
“别跪,别跪,给你开句玩笑,咋还当起真了?”秋兰忙拦住欲跪地的来喜。
两人对面而坐,一时不知说什么为好。这时,秋兰忽想起一件事。她边向床前走来,边向来喜说道:“光顾说话了,给你打的毛衣也忘让你试试合适不合适?”说话间,她从枕下取出叠着的灰色毛衣。
“你穿上让姐看看,哪里不合适,我再拾掇。”
“我有毛衣,你让爸穿了吧!”
见来喜挡来推去,秋兰一阵面红,生气地嚷道:“你看你这人,爸是爸的,你是你的,你咋不领一点人情?快把衣服脱下试试。要再犟,我就没你这个兄弟!”此时来喜不敢再去分辩,只得脱下外衣和袖口有些开线的毛衣,然后穿上鸡心领的灰毛衣。
“大小还可以,你活动一下肩臂看松紧咋样?”看到合适得体的毛衣穿在来喜身上,秋兰愉快地闭起了双眼。也就在这时,陶宪成与妻子一前一后进了屋门。
“你妈这人也真够磨蹭,现在才收拾停当。”宪成装着埋怨妻子的模样。
“干爸,你和俺干妈坐在这里,让儿子给您们鞠躬叩头。”来喜说着,把陶宪成两口扶在摆好的两把靠椅上。
“叫一声就行啦,还磕头干啥?”陶宪成夫妻乐哈哈地向来喜说道。
“不成规矩,哪成方圆?爸妈,你们就让他拜吧!”秋兰忍不住说道。
“好c好c好,就按你们说的来!”陶宪成两口端坐靠椅,等来喜鞠躬叩头。
再看来喜,恭恭敬敬面对陶宪成夫妇而立,然后退后两步,两手相抱向陶宪成两口三拜,接着又两膝跪地,连叩六头,嘴中贺道:“干儿来喜愿干爸c干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地下凉,快起来吧孩子!”陶宪成与妻子急忙离椅催来喜起身。
“这是干妈的一点心意,孩子拿着吧!”秋兰妈将一块袁大头银元塞在来喜手里。
来喜刚欲退还,陶宪成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我们农村的规矩,你入乡应该随俗。来,干爸再送给你一支笔,希望你工作之余好好学习。”话已至此,来喜欣喜接下礼物。这正是:一声爹妈唤,两样礼品送。有诗为证,诗曰:
鞠躬叩首爹妈称,演出情份儿真诚。
金笔银元作留念,两厢而后有照应。
却说河口至矿上这段公路,有一处坡陡路险,曾多次出现车翻人伤事故。每至车辆行经此处,总是让人担惊受怕。见事故屡屡发生,矿上重新规划了线路,决定在程波居住的这座丘岭上修段盘山公路。这样一来,就有几家必须迁居,内中有三家与程波有些关系,这里略作说明。一家是义忠,另一家是建功,那第三家是程波的远亲表哥,比程波大有二十多岁,姓惠名金盈,因他是跟随全安来到陕西做生意的,故而两家来往较多。惠金盈瘦条身材,个子一米七左右,常年剃着和尚头,黝黑的脸蛋和光亮的脑门上配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唇旁稀疏的胡子,显得干练利落。说起这惠金盈,也真是会做生意。他不但能说会道,善于捕捉顾客心理,让顾客不买他的东西就不好意思离开他的摊位。而且他给你量布的尺子,秤物的秤杆让你看了只多不少,只高不低,你心里高兴,满意而去。一旦到家重秤重量,也只勉强够数。此外,惠金盈脑子清晰,反应极快,量布的尺剪和秤杆一落,就把价钱算出。待顾客细细盘算,见价钱与他的一样时,惠金盈已把下一个顾客价钱算过。因惠金盈善经营,也不知是熟识人逗笑还是人们叫习惯的原因,如今人们都叫他“会经营”c“生意精”。因那布匹生意占用资金较大,且矿区已开有几家布店,他现今专做香烟和糖果生意。
“会经营”的妻子徐花朵与丈夫截然不同。两人若站在一起,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真如相声演员一般。她长着高高的鼻子,粗直的眉毛,一张白皙方脸。因身材粗胖,做事让人总感缓慢。因为做生意,他们老在外忙活,家里总是收拾不迭,显得混乱不堪。但徐花朵心地善良,喜打抱不平,不似丈夫那样精明吝啬。每当邻人亲朋来家,总拿好吃的糖果c花生c瓜子让人。因绿叶称她表嫂,跟她学些针线,断不了常到她家来串门,以前绿叶在河口摆摊卖茶水就是表嫂徐花朵的主意。对妻子徐花朵的爱管闲事,拿家里烟让外人吸c食物让人吃,“会经营”不止一次念叨,责怪她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不知道挣钱之艰辛。可徐花朵却不吃丈夫那一套,反说丈夫抠小头,失大利,远了亲邻少了朋友。为这些事,两人各不服气。一个埋怨婆娘,一个唠叨丈夫。直到这次要迁居,徐花朵托人在河口买了地盘打了窑洞,又寻人帮忙搬了家,“会经营”才感觉到省心省钱,多是靠妻子平日维持的人。在答谢帮忙人的饭桌上,徐花朵念叨着众人吃苦出力,把一瓶西凤酒不停地倒进酒杯,劝人去喝。“会经营”看在眼里,心中难受。眼见一瓶酒就要倒完,他忍不住向妻子说道:“说你絮话多,你真絮话多,人家不想喝了你还啰嗦个啥?人家都饿了,赶紧端汤拿馍去!”这里徐花朵还没顾得张口,一旁坐着的要争理就开玩笑说道:“生意精,弟妹让我们喝酒,你是不是舍不得?又在算经济账了,怕支出多了吧?告诉你,你嫌弟妹絮话多,我们可不嫌!弟妹,以后你就叫絮话多吧!”众人一阵哄笑,会经营涨红着脸强辩道:“老要,你不要多心啊,我可没有这个意思,你们能喝了再取一瓶。”“那就照生意精兄弟说的办,弟妹,再来一瓶!”在人们的笑闹中,要争理催着絮话多又拿来一瓶让众人饮下。
那“会经营”夫妻有两男一女,长子惠全来,与程波同岁,如今与程波同班读书。女儿惠欣荣年方七岁,已开始上学,就是那小儿子不遂人意,已过两岁,还不会走路说话,长得难看怪奇,整天吃吃拉拉,偶尔怪叫两声。一些爱说闲事的小媳妇背后议论道:“人可不敢太能啊,刘备精明一世,生个阿斗,会经营能了半生,搭配个傻瓜,这是老天爷安排的呀!”这病傻在会经营家养了八年多,虽是絮话多求医诊治,盼他长大变好,可后来还是夭折。虽说是个傻子,那也是絮话多身上掉下的肉,且又有八年多的育养,咋能没有感情?絮话多大哭了一场,卧床两天不起。当听闲话的人问及说闲事的人时,说闲事的人又反过来说:“会经营家该有傻子八年折腾,再说了,傻子咋死谁又能说清?”此是后来闲话,不再去提。
书归正传。时逢中秋天气,几天降雨,把黄土地下了个透。忙过秋播的人们,为了过个清闲团圆的中秋节,都踩着潮湿沾脚的路赶往集市去办自家的事。真是“秋雨绵延烦死人,刮风落叶冷人心”。那气人的天,刚刚歇了半天,就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下午放学,没有雨具的男生,冒着不大的雨水向家里奔去。眼见离家近的同学相继而去,程波也顶着细雨,同惠全来向较远的家里行去。俗话说,蒙蒙雨湿衣裳,便宜货钱花光。没行多远,程波和惠全来的头发已湿,水珠从头上浇上脸又滴在胸襟上。看到雨越下越大,两人遂向一处窑洞奔去。看官,这处窑洞原本就是全来c义忠和建功以前的住所。这些破窑洞排列参差不整,大小深浅不同,黑洞洞地坐落在公路的转弯处。因无人居住,显得寂静c荒芜。
两人急忙钻入一个较深的窑洞内,抬头忽见一位身穿黑色布衣的人坐在土炕旁,正用自制的粗布手卷擦拭着头上和脸上的雨水,土炕下一角支着个浑身泥点c没有护链c脚蹬子是两块木料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坐架上是个用草绳拴着的荆篮,篮子还偶尔振动一下。
“你俩也避雨?来,坐这里。”那人将程波和惠全来让至炕沿。
见是位三四十岁,说着本地话的乡里人,程波开口问道:“你是哪里的,咋来这里头避雨?”
只见那人摇头苦笑道:“唉,倒霉死了,我从蔺家河带了几个猪娃到集上卖,可还没卖完,雨就下起来了。那不,篮里还剩两头呢!”
听说篮内有猪,程波与全来围篮观看,正是一白一黑,两只被捆着前腿的猪崽。本身就瘦小的猪,因挨饿受冻,在篮内瑟瑟颤抖,发出微微呻吟。
“你俩是河口的吧?这猪娃你看有没有人要?”
“这两个猪崽你卖多少钱?”程波探问道。
“我是图零干,一个一块。”
“猪都快死了,还卖一块钱一个,我看两个一共给五毛就行了。”
那人瞪了一眼说话的程波,生气地说道:“你也没钱买我的猪,你就别胡说了。”
“你咋知道我们没钱,和你搞搞价还不行?”全来忍不住插话道。
“你俩要有一块钱,我把这俩猪给你!”
“哎呀,谁还没有一块钱了!”全来被那人一逼,伸手就在衣兜中取出一元钱,这时再看程波,也迅即在身上掏出一把零钱。
“不骗你吧?”全来和程波把钱亮出让那人看。
“那你就把一块钱给我,这俩猪娃归你。”那人伸手向全来要钱。
全来见状,顿时无措,目光不由瞅向程波。
“你要的钱太多,我们不要了。”见全来无语,程波向那人说道。
“那你说给多少钱合适?”
“最多一个三毛,要不行就算了。”程波说罢,欲出窑洞。
“好娃哩,我们农村人挣个钱不容易。一个劳动日才挣几分钱。我大老远把猪带来,你就再添两毛钱,让我把猪留给你们吧!”那人边说边将程波扯住。
俗话说,直汉怕缠磨,好心乐济贫。见卖猪人缠着不放,又说着家境困难的可怜话,程波只得将身上那些零碎钱掏出。按程波的想法,身上至少也够八角钱,可一清点,只有七角四分钱。
“我身上就这七毛四,你看行吧?”程波将钱亮在右手心让卖猪人看。
“他手里不是有一块钱吗?我找给他两毛不就行了。”
“我才不要你的猪哩。”全来拨开卖猪人的手说道。
“就这些钱,要不卖就算了!”见卖猪人又在纠缠,程波大声嚷道。
到了这种地步,卖猪人别无他法,连说:“好好好,把猪给你。”他接过程波手里的钱,用一张纸把钱包好装入内衣,然后从篮内提出两头猪崽,放上土台,说了声:“我路远,先走了。”便推车而去。
“你咋真把猪买了,要喂不活咋办?”全来以惊奇不解的目光向程波问道。
“你没看那人把咱缠的?花几毛钱买两头猪也不亏。这猪是冻成这样的,只要好好喂,保证能活!你把这个提上。”程波说罢,提起那头黑猪就走。全来无法,也学着程波的样子,提起白猪的耳朵出了窑洞。
打着雨伞来接儿子的絮话多,忽见儿子和表弟各提着一头小猪走来,以为儿子跟着程波做了坏事,不由开口骂道:“妈那屁,下雨都不安生,跑哪偷的猪娃?要让人家知道了,非打断你们的腿不可。”
“你就会冤枉人,猪是我俩买的!”全来打断母亲的话,说着买猪的经过。
“表嫂,你看这猪能喂活吧?”程波边问边把小猪提到絮话多面前。只见那被提着的猪崽在程波手内挣扎了下,发出了不自在的叫声。
“你俩咋买这样的猪,多少钱一个?”看着两个既小又瘦的猪崽,絮话多生气地问道。
“不贵,两个总共七毛四。表嫂,给你分个吧?”此时,絮话多再看那猪,心里说,“猪虽小了些,却没啥毛病,又没多掏钱。”遂向程波说道:“把猪提家去,嫂子要一个。”
不足一里的路程,不一刻就到了絮话多家门口。
“表兄弟,这两个猪你要哪个?”
“我就要这个。”程波指着刚放下的黑猪。
“那好,让嫂子把钱给你,趁现在不下雨了,你赶紧把猪提回家,让猪暖和暖和。给,这是四毛钱。”
“你给的多了,我只要三毛钱就行了。”程波伸手从表嫂手内抽钱。
“那可不行,嫂子绝不能让你吃亏。”絮话多不容程波反抗,硬是把四毛钱塞进程波衣兜内。
次日,程波在灶间堆放煤块处给小猪垒了个窝,将剩余的饭食涮锅水倒给小猪,中午闲暇时到野外捋些野菜喂它。俗话说,小孩的脸,六月的天,不稳不安,说变就变。没过几天,那小猪又尿又拉,浑身泥巴,脏臭难闻,程波看在眼里,烦在心里,喂猪的劲头就削减了一半。小猪饥饱不定,见人抬头凝目观望,又叽叽而叫,见程波靠不住,于是这早晚喂猪的任务就落在了全安和绿叶身上。
却说全安见儿女已大,思量家中无人料理终不是个办法,就动了寻个老伴的念头。一日程波放学归家,忽见父亲陪着两位四十来岁的妇女在说话。这俩女人,一高一矮,胖瘦不一。那位矮瘦的程波认识,是全安工友张留名的妻子,她姓管,名红梅。这管红梅瘦小玲珑,长着高高额头,尖小鼻子,一张小脸下配着薄薄的嘴唇。她能说会道,最爱帮人说媒管闲。一旦遇难碰钉c出现问题,她从不面红耳热,直到把坏事说好,好事说孬为止。因她惯于说媒扯线,人们都唤她“管说媒”和“管红媒”。那位个高身材微胖的女人,程波不识。她上穿黑色大襟衣,一块上面印有枣红线条的白手帕将她的头发遮盖。稍加留神,能从她的鬓角处看到未被遮严的鹅发。在她白皙的面上隆起高高的颧骨,柳叶眉下是双三角眼和明显的鹰钩鼻。
“哎呀,是小乖乖放学回来了,饿了吧?来,让娘给你把饭热热去。”管说媒起身就要帮程波温饭。
“不管他,让他自己热去。”全安止住起身的管说媒重新坐下。
“你两个娘来了,也不问上一声?真是越长越颠倒了。”被父亲训斥,程波强向两人做了个笑脸,便端锅向灶间去了。
“这孩子真聪明听话,你看啥都会干。”管说媒拍了那位妇女一下说道,被拍的妇女勉强露了下笑脸。
“唉,那也是当着大人面服帖听话,背过大人惹是生非,一点都不老实,真让人操不完的心。”全安说着,看了眼未开口的妇女。
“小娃捣了好,越捣蛋越有心眼,你没听老辈们说,宁要跳槽,不要卧道吗?”管好媒插言说道。
“干姐,你看时候不早了,咱们该走了吧?”那女人见程波把热过的饭端进屋来,趁机向管说媒推了一下。
“不忙,不忙,时间还早着呢。等一会孩子就出去了,别闲着,你俩吃啊。”全安边说边抓起小桌上的花生向两人手里塞。
一阵谦让过后,管说媒边剥着花生角边向那女人言道:“虎妮妹子,老程还有个闺女上班没回来,他家就这样子。叫干姐说啊,老程这人诚实厚道,你到他家受不了委屈。话是干姐说的,主意是妹子拿的,你今天拿不定主意,过几天也行。告诉你,可再不要眉高眼低的呀。”
被说红了脸的虎妮急忙回答道:“看干姐说的,我咋是看不上他家?我知道干姐为我的事常操着心,也不会把我往火坑里推。我是说这事不能急,等等再说。”
虎妮这里话语方落,管说媒就接言道:“你现今在难处,身体又不好,你还等啥?你给姐说个准信,让老程等多长时间?”
被管说媒逼问,虎妮扭捏了一阵说道:“等半个月吧。”
“老程你把时间记好,就等她半个月!”管说媒让全安拿来程波的笔,在墙上贴的一张画空处记住今天的日子。
没等十日,管说媒就找上门来,向全安提起虎妮愿意为伴的事,末了提起给虎妮买些礼物,然后到公社登记的事情。全安得了准信,心花怒放,一脸喜容,对管说媒提出的要求,满口应允。为答谢管说媒做月老奔波有功,几天后全安买了头巾c鞋袜专门到家致谢。
一日傍晚,全安趁儿女在家,便讲起自己近日要去公社登记结婚的事。
“前些年你们年纪小,我怕你姐弟俩受罪,没敢给你们寻继母。现在你们也能照顾住自己了,家里该有个洗洗涮涮的。过几天她到咱家,你们要嘴勤点,哄死人不偿命。”
听过父亲叮嘱,绿叶开口问道:“她的家里您了解吧?”
见父亲两眼盯着自己,绿叶接着说道:“话多嫂子听别人说,她的儿子受了法,是现行反革命。她说了几个,都没人要她。爹,您能不能另外找个?”
“你别说了,你表嫂胡说八道你也信!这件事我做主,以后你别搅和就中了。”全安打断女儿的话,严肃的神情已不容女儿再讲下去。再看挨训的绿叶,噘嘴站在一旁,心里闷闷不乐,她突然感觉到爹爹是那样的固执。
闲话少叙。按媒婆管说媒定的时间,虎妮早早来到管说媒家等候全安去公社登记。那全安也是做梦想着好事,盼望婚事早有结果。这一日,他早早给上学去的儿子把饭菜做好,草草填饱肚子,便将提前扯的两块衣料和十元钱用红布包裹,装入提包内,然后锁好门,一路向管说媒家奔去。
列位看官,你晓虎妮因何未过十日就让干姐管说媒到全安家催办婚事?其中有个缘故,听我说来:原来,这虎妮姓陈名桂荣,也是豫中人,她出生在财东地主家庭,从小被长辈一味娇宠,滋长了胡搅蛮缠c不讲道理的恶习,因而以虎妮得名。旧社会不提倡女人上学识字,陈桂荣虽居富家,斗大的字也认不了几个。十八岁那年,嫁到门当户对的地主家,有吃有穿,有佃户,真是一呼百顺,耀武扬威。可是好景不长,不久豫中解放,她的父亲及丈夫被政府镇压,她被定为地主分子。因常受群众批斗,她带着两岁多的儿子跟随弟弟跑到了陕西,先后与三家村民为妻,直到儿子长大,矿上找了工作,才又与半老多病的丈夫分手。也是陈桂荣命运不济,不该被儿子照料养老送终。就在儿子结婚不到两年c孙子刚满一岁时,儿子因看易经c“麻衣神相”等和讲了貌像的言论而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逮捕入狱。家里无经济来源,儿媳带孙子也回了娘家。陈桂荣无法,又要寻找靠山。先是弟媳一家在矿上帮她物色条件好些的老职工,后又托老乡干姐们为她撮合个合适的伴侣和安身的新家。
那一日,陈桂荣与管说媒到全安家本是投石问路,顺便看看而已,不曾想管说媒当着全安的面,让她定下答应的时间。从陈桂荣来讲,她从心底看不上全安这个家和人,原因是全安家一副穷困光景,没什么前途。最关键的是,几天前弟媳托人正为她说着一门婚事,考虑到干姐的热心和全安的面子,给自己留条后路,陈桂荣才说出半个月时间。没料到,事与愿违,三天后,弟媳告诉她,托人说的那门子事,男方嫌她儿子反革命受法,不愿意。这样一来,陈桂荣不得不为眼下出路去着想。后经弟媳劝说和管说媒三寸不烂之舌开导,陈桂荣心里思量并暗自定下了“先在老程家把脚落住,以后儿子回来再说”的打算。这正是:不愿做尔伴,图助暂君随。金莲嫁武大,油郎娶花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