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念念梓里挽朝花最新章节 > 念念梓里挽朝花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七章 鼓书琴韵

  麦收之后,乡下暂时有个小闲。此时,也是各行民间艺人尤其是鼓书艺人走乡串户表演的黄金季节,夏日的夜晚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

  在冬日里没有戏班子来演出,或者其他不赶农时的时节,也会有曲艺艺人出现在小镇的街头。总之,他们总是见缝插针,把小镇的时间空隙略带格调地填满。

  夜幕降临时,乡亲们把在自家门口打扫干净,洒上水压压尘土。晚饭做好以后,在门口铺一张席子,或搬个小桌子c板凳,吃晚饭c纳凉。家家如此,与邻家连成一片,相互谈笑风生,交换一下好吃的东西,也无所谓串门儿了。小孩子东家逛逛西家窜窜,不大会儿就从各家“讨”到很多好吃的东西,惹得大人们一阵嗔怪。

  晚饭之后,乡亲们和邻居们谈笑纳凉,最大的娱乐便是听鼓书了。人们亲切地称鼓书艺人为“唱大鼓的”。

  这些民间说唱艺术,在当地形成多种流行的曲艺形式,有山东大鼓c山东琴书c山东落()子。因为道具和唱腔存在类似和相通之处,大部分乡亲们往往只知道听,不能具体分清,统一称为唱大鼓的。

  这三种民间说唱艺术全部是在家乡小镇所在的鲁西南一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起源地,形成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形式。

  鼓书艺人一般是一个男人,家当也很简单,只用一个大布包袱背着一直大皮鼓便可以走乡串户地献艺了。

  当在田里劳作了一天的乡亲们踏着落日的余晖返家时,鼓书艺人已经在街头支起了鼓架,亮起了家什,“嘭嘭嘭”地敲起来!小孩子们便兴奋不已,慌慌张张地搬凳子占地方。而大人们却不慌不忙地打扫院子c做晚饭c洗洗涮涮。其实,直到大人们收拾停当,鼓书艺人才真正开始说唱,早早地打鼓,无非是吸引人们的注意。

  而且,听书和看电影不一样,不需要看清楚,能听的明白就可以!只有的小孩子们才坐的很近,围在说书的周围,想看看说书人的道具。不过大人们怕小孩子乱,等说书开始的时候,会把孩子拉开,以免在说书的时候扰乱。

  乡亲们或蹲或坐,虔诚而喜悦地听书。很多人家把饭桌搬出来,坐在家门口边吃晚饭边听。老人们抽着旱烟,安静地坐在外圈。婶子c大娘及老嬷嬷们都扎堆凑在一起,远远地坐在家门口的席子上,一边听一边私下里聊天,悠闲自在。男人们则一般听得都比较认真。偶有小孩子嬉闹,便引来呵斥。

  有年轻媳妇怀里的婴儿突然哇哇大哭起来,惊扰了听书的人们,婆婆连忙嗔怪,丈夫十分歉意,虚张声势地训斥媳妇。媳妇一时哄不下,忙解开衣襟儿把塞进娃娃的嘴里,娃娃便止住了哭声,哼唧着啧啧有声地吮吸着,不久便幸福地睡去了。

  鼓书说唱的细节大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大概是哪方面的内容,无外乎古代英雄侠义故事及清官公案故事,最常说的是包公案c岳飞传c杨家将,还有大小五义c水浒英雄等民间侠义故事。虽然鼓书艺人说唱的内容大致相同,但每个艺人的说唱风格略有不同,倒不会给人陈旧俗套的感觉,所以即便是同一部故事,乡亲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鼓书说唱一般是时说时唱:唱的是委婉序曲,人物的辗转腾挪c心路历程,淳朴而带有古典诗意;说的是精彩故事情节c斗奸除恶的生动场面!亦庄亦谐,嬉笑怒骂,淋漓尽致!说书人右手捻着鼓槌,随着说唱的情节曲调,敲打着那只巨大的皮鼓,左手手指间夹着两根窄窄的闪亮钢铁小板,清脆灵活地击打,与鼓点儿声声相和c浑然一体,加上表情投入,激情飞扬,气场c韵味十足!

  这种说唱形式质朴浑厚,韵味儿悠长,尤其是手指的那一对小钢板在之间如白花花地如梨花一样上下翻飞,因此称为“梨花大鼓”。不过,听老人们说,这个名字的由来,小板的样子有点像乡亲的犁地的犁铧,因此人们称为“犁铧大鼓”,后来转成比较顺口而且比较美的“梨花”。但小小的我,很喜欢自己的主观臆断,那说唱技巧,那美妙的韵味儿就像梨花满天飘落。

  很多老人们对着鼓书十分痴迷,除了戏曲,这种说唱艺术几乎成了老人们的灵魂。如果鼓书艺人有一段时间没来,老人们便一下念叨。而且因为李家海是镇政府驻地,人气比较旺,所以鼓书艺人们还是常来的。

  乡亲们一边听,情绪也随之曲折波动。说到精彩处,人们便毫不吝啬的大声喝彩c鼓掌;说到伤心处,人们不由得唏嘘c叹惋;当坏人作恶多端c欺压良善时,人们纷纷义愤填膺,乡下汉子便禁不住粗口咒骂;一旦恶人被清官c义士惩处,得到应有的下场,而好人沉冤得雪,人们禁不住欢呼叫好,随之而来的是心满意足。因而,鼓书的结篇往往迎合乡人们朴实的“善恶终有报”的愿望,一律是大团圆的圆满结局,让乡亲们欣赏鼓书的同时,淳朴的内心充满惩恶扬善的喜悦!

  尤其特殊的是,鼓书艺人首先要练就一副烟熏似的沙哑嗓子,乡下流传一句俗语:“要学大鼓调,先学绵羊叫!”虽然有些粗俗,却十分贴切,鼓书艺人的嗓音听上去和老绵羊的声音十分相似。这种艺术有什么根据和来历无从考证,也许是这种艺术的特有审美性。富有韵律的说唱,配上这种独特的嗓音,每每听来,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鼓书艺人的活动区域一般在方圆百里之内的范围,久而久之,在当地便有叫得响的“名角”。如“李大嘴”c“盖啸天”。李大嘴鼓书艺人姓李,名字不详,得此称谓并不是因为嘴大,而是嘴皮子特别利索,而且在说书过程中加上自己对人物或事件主观倾向的独到评价,十分的大胆和犀利,所以人送外号“李大嘴”;而“盖啸天”既不姓盖,名字也不叫啸天,而是因为此艺人不仅有比其他艺人更为响亮的吼西北风的沙哑大鼓嗓,尤其独特的是,说到激情处习惯一声长啸,把听书人的神经霎时紧紧抓住并提了上去,这一嗓子真是“盖了帽”了,所以乡人们给予美称“盖啸天”!

  这些“名角”都有自己的弟子队伍,把带有自家独特风格的说唱艺术传承下去。师父亲自选择合适的孩子收徒授艺,徒弟不但要继承师傅的衣钵,还要有自己的特点有可塑性,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发扬光大鼓书艺术。

  艺人和大多乡下人一样,没什么文化,全靠师傅的言传身教,口头相传,也没有供阅读的底本,说唱内容全凭记忆,在说唱表演时还有很大的临场发挥的余地,所以口齿伶俐c头脑灵活的艺人更为受欢迎。而且在伦理道德上,要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听从师父的安排和教诲,并为师父养老送终。

  鼓书艺人走乡串户,往往在一个乡镇驻地或有大集市的村落逗留一段时间,一般待上一周c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左右,每天晚上出摊儿,连着说唱一部c两部故事。时间太短了,故事说不完;时间太长了,人们对艺人的说唱风格渐渐熟悉,便会产生些许的倦意。即使是某些艺人实在说的太好,被乡亲们挽留下来,也不过月余。

  这些鼓书艺人以此技艺为生,基本上不再单纯依靠种田生活。他们说唱的报酬也不是要钱,乡亲们也没有什么闲钱来听说唱,只是定期由村干部出面,挨家挨户收取定量的粮食来供给艺人。乡亲们粮食还是比较富余的,所以也都很慷慨。鼓书艺人便以说唱技艺来养家糊口。

  夏日的夜晚在鼓书的余韵中变得醇厚而祥和,人们慵懒地享受着乡村的安静与喧哗,夏日的炎热在鼓声中淡去。小孩子们在鼓书声中甜甜地睡去,往往一觉醒来,书场已经散了,大人们有的回屋休息,有的在家门口的席子上直接倒头就睡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古朴的鼓书味道,久久不散。

  除了大鼓,也经常有琴书表演,乡亲们称之为“扬琴”,正式名字就是山东琴书。

  相对于鼓书,这种琴书乐器复杂了一些,更加有味道,主要乐器是一架琴,需要放在一张桌子上,还有一把胡琴。因此琴书表演有两个人,而且是一男一女,扬琴由女子超控,一只手弹奏,另一只手还握着一副竹板儿,发出清脆的声音。因此,女子一般站着,比较利于操作乐器,也比较有益于发声。操琴,不是拨动琴弦弹琴,而是用一个小小的槌轻轻地击打,发出铮铮淙淙的声音,另一只手敲打竹板,随着说唱的情节和节奏敲打,韵调优美悦耳。

  男子一般坐着,把胡琴放在膝上弹奏。主角是女声,男的主要来眼说剧情,有时候也唱,而且根据剧情,男女还会进入剧情扮演男女角色。女子的唱腔与鼓书的音质要求有点一致,一般偏于低音,有些喑哑的嗓子,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儿。男子的声音虽然不拘,但最好还是和女角的声音相配。而且,配合扬琴的韵调,在唱一两句词的时候会有一个比较有韵味儿拖腔,质朴中带点雅韵,让人心里痒酥酥的,十分动人。

  琴书在说唱的同时,加入了表演的成分,也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说唱的内容也和鼓书在很多时候不谋而合,以古代侠义英雄和公案剧为主。而且韵味很足,也常会唱一些家庭喜剧或者诙谐的段子,增加一些小情趣。

  不过琴书表演受乐器的限制,扬琴比较大,稍显得笨重,携带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不小心磕着碰着会影响演唱。而是到了表演的村庄,需要当地提供摆放的案几桌子。不像鼓书,艺人们只需背着一只大鼓,顺便携带一个小小的支架就可以行走八方。而且扬琴稍微贵重了一些,需要有一定资金能力形成班底,因此表演艺人就相对少了一点。不过,因为很有俚曲的味道,乡亲们也很喜欢听,还是有些艺人们尽力积累家当,四处献艺。而且,好不容易来一次,一般待的时间还会长一些。

  更重要的一点,表演琴书的两个人,要形成一定的和谐和表演默契,甚至形成统一的风格,这样才能保证表演得无瑕疵,给人相辅相成的美感。这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磨合。这也限制了故事的发展。因此,鼓书表演一般是夫妇两个,或者是兄妹,有的是父女。

  曾经有一对兄妹琴书艺人来到小镇,哥哥是个盲人,主要负责拉胡琴伴奏,妹妹长得秀气端庄,主要操琴演唱。她的声音略带点沧桑感,听起来别有韵味。因此很受乡亲们的欢迎。哥哥主要伴唱,但一场演出表演起来很累,有时候哥哥便主唱。加上哥哥是位盲人,大家也有些同情他们,也常常给他们多一些的粮食等物品的馈赠。

  在乡下,如果是盲人,基本上不能做农活了,那么他们的活路只能有两个,要么学算命,要么就是肩上扛着一个布褡裢手持呱哒板去要饭了。可是这位唱琴书的兄长虽然没文化,却天生的傲骨,他咬牙坚持不去学算命,更不去要饭!他痴迷于琴书,下定决心要学习并且以此献艺!父母乡亲都觉得不大可能。他四处拜师都没有人收他,因为看不见路,好几次出门拜师掉沟里,差点儿丧命。家里只有妹妹支持他,妹妹便带着哥哥辛苦辗转拜师。终于有一位准备收山的老艺人看他可怜,就收了他做关门弟子。他的资质还一般,只能拼命练习。因为看不见扬琴,只能摸索着联系拉胡琴,同时练习演唱,长年累月下来,手指头不知道磨烂了多少遍。

  还没等他们兄妹能够独立演出,老艺人便去世了。兄妹俩无奈之下只好战战兢兢地出门献艺。一开始,他们并不被大家接受。不过乡亲们都很善良,不会让他们难堪,还给予必要的粮食报酬。

  还好,经过几年的实战,兄妹俩终于能够表演自如,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了受人欢迎的表演艺人。

  每到一个新地方献艺,盲人兄长就先拉着胡琴唱个开场,说一下自己拜师经历:

  “我拜师求了一百单三遍,

  感动了师父感动了天,

  师父教我把曲儿来唱,

  严寒酷暑勤学苦练!

  唱的好了您给个赞,

  唱得不好您都多承担”

  他这样并不是寻求大家的同情,反而表现出一种精气神儿!也因而格外受到乡亲们的尊重,并以他为例子来教育孩子。他更是那些有些许残障人士的榜样!后来,还收了一些残障人士做徒弟,帮助他们生活。

  兄妹俩来了几次,后来便没有再来过,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乡亲们念叨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把他们忘记了。

  而我则一直想念他们,问了祖母好几次。祖母自然也不知道,只是安慰我,说了一句我不大懂的话:人总要一天都是要散的。

  为此,我遗憾了好长时间。

  鼓书和琴书都伴随着民间音乐的艺术,有特定的音乐美感。鼓书和琴书比较,琴书的韵味儿和美感更高一些。不过,乡下人大都没受过教育,比较关注故事情节,音乐虽然谈不上欣赏,但这种鼓点和琴韵无疑让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一般受过教育的人更喜欢琴书。

  山东落子与鼓书c琴书一样也是在声腔上比较类似的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与二者有一定交融互补性。山东落子一般也是两个人表演,也是一男一女,男女根据自己的长项,可以轮流唱。有时候根据剧情,两人分别以男女角色对唱。道具也有一面鼓,不过是一面小巧的鼓,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演唱者手里同样也拿着板儿。同伴手里是一把胡琴,有板有眼的伴奏。说唱的声音也是偏于哑嗓,虽然不需要那种烟熏一样的大鼓嗓,但也绝对不是尖细的声音,形成了特有的韵味。

  这些特有的声腔艺术,一如当地的乡亲们,粗朴,率真,甚至带一点草莽的味道,却别有地方韵味儿。

  落子和琴书的表现内容和大鼓差不多,但常常也会唱一些关于孝悌c礼仪的小段子,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也很容易引起乡亲们的共鸣。

  这些说唱艺术都是鲁西南地区特有的艺术种类,均是当地的方言,浸润着浓厚的当地生活特色和民风民俗。而且都有着悠长的历史,增加了厚重的味道。这些说唱波及到周边的地区,河南商丘c安徽砀山及江苏徐州等地也广为流传。

  我常常从父亲和镇中学校长周大伯口中听说些这些曲艺的历史典故。而且,落子还有一个的很美的名字叫“莲花落”。

  我问周大伯为什么叫“莲花落”。周大伯说,最初唱落子小曲,有一首唱词“落莲花,莲花落”,人们就把落子叫作“莲花落”了。

  我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便自己揣测:“落子叫莲花落,大鼓叫梨花大鼓,莲花很漂亮,梨花也很漂亮,唱落子和唱大鼓,人听了都像开花一样美,才叫莲花落子c梨花大鼓。”

  周大伯和父亲都笑了,赞赏说还是我的想法比较美。

  我常常在这些淳朴的说唱中睡去,梦里萦绕着这些细细碎碎的调子。

  我家后院的王三奶奶照样坐在我家门前,和祖母等一些老嬷嬷们照样远远的坐在我家门前,还有黄四儿媳妇等女人们在老嬷嬷们面前凑趣儿,一边听曲,一边闲聊。

  王三奶奶照例啥都不懂,还特别爱发表意见,听见落子的便道:“听着不孬!不是说鏊子吗?咋没看见?”

  黄四儿媳妇不满地撇嘴笑道:“瞧这老婆子,哪来的鏊子!你当这是烙饼啊?是落子!”

  王三奶奶呵呵笑着:“我不懂啥落子,就听着曲儿不错,跟吃了烙饼一样香喷喷的,心里挺带劲儿!”

  大家虽嫌弃王三奶奶的无知,但却对她这种听曲儿感觉打的比方比较赞同,便不再与她笑嘲,小声的说话听曲。

  说唱艺人在镇上停留的时候,一般住在我家前院本家大成哥的家里,大成哥家里房子比较多,而且都是漂亮宽敞的红砖瓦房,便收拾出来一两间,作为客房,也算是开了个小客栈,满足暂时滞留小镇的人居住需求。不过艺人来住的时候,大成哥一般不收钱房钱,算是对他们辛苦表演的赞赏。因此,艺人们也更喜欢到小镇上来献艺。

  那时候还有一种各地都比较普及的说书艺术,就是评书。评书艺人因为没有音乐的伴随,如果不是说的特别生动,很难吸引听众,所当地很少有评书艺人,更不要说走向窜户地表演了。偶尔鼓书或者琴书艺人也会说上个评书小段,算是点缀。

  乡亲们听评书主要渠道是收音机。收音机也是当时乡人们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因为轻便便于携带,在田间地头,都可以随时收听。除了戏曲,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评书了。

  当时,有几个著名的说书艺人在乡亲们当中有着响当当的声誉,如刘兰芳c单田芳。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刘兰芳老师的评书,她有着略带点中性的声线,声音明朗清澈,说起书来如珍珠落玉盘,清脆嘹亮,而且声情并茂c抑扬顿挫,还能模仿各种声音效果,惟妙惟肖,如流水c鸟鸣c马蹄声,口齿伶俐到让人叹为观止!让人的神经以及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她最著名的整部评书系列就是《杨家将》c《岳飞传》,真是百听不厌!而且,收音机的频道是循环播出,乡亲们根据每个台每个时段不间断地一听再听,直至耳熟能详,还是意犹未尽。更有甚者,有不少年轻人因为迷恋刘兰芳的评书,千方百计地打听她的住址,想拜刘兰芳老师为师!

  戏曲,还有鼓书等说唱曲艺,都需要特定的时间。在这些特定的时间之外,小镇的便充溢着评书的声音。

  艺人们逗留一顿时间,便会离开,到别的地方去献艺谋生。

  小孩子平常对这些说唱不怎么感兴趣,但等到艺人们要走的时候,却忽然觉得恋恋不舍,跟着艺人走出好远。

  我站在大成哥家门前,看着艺人背着自己大鼓c小鼓c胡琴和扬琴等家当,走远了。

  后来,这些鼓书艺人们越走越远,逐渐淡出了这个时代。那古朴的鼓点和铮铮的琴音,依旧萦绕在耳

  (等我长大以后,在家乡再也听不到这些说唱曲艺了。近年,在济南曲山艺海文化馆,竟意外听到了山东大鼓c山东琴书c山东落子,艺术形式与童年的记忆的有了很多不同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淳朴的韵味,心下甚慰。)

  (注:山东大鼓c山东琴书c山东落子,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