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出气多进气少
“徐大夫,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妹妹,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多少钱,但是我们一定会还的。”
老者的叹息声响起:“哎呀,和你们说了,不是还不还的问题,实在是你妹妹她磕着的是后脑,伤势太重,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不,不会的,四妹不会这样的,徐大夫,麻烦你再帮忙看看吧,会不会看错了”突然的参杂进了一个女孩的声音,让舒小瑜忍着脑中的眩晕,睁开了眼。
却不想这么一睁开眼,见到的却险些将舒小瑜吓了一跳。
入眼的天花板不再是她熟悉的纯白色石灰墙,而是成了带着些黑灰的木头,还带着一根粗壮的木梁,看着倒是很像那种旧居多年的木头房子。
舒小瑜想要试着坐起身挪动挪动,却听到之前拿到无奈的老者声音再度响起:“哎呀,罢了罢了,你们既是不信,我就再进去把把脉,也好叫你们死了心。”
“谢谢大夫,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会记在心里的。”几个孩童的声音才落,外边便传来几道越来越进的脚步声。
伴随着‘吱呀’一声,那紧闭着的木门被打开,一个面色慈祥,看上去有五六十的老头走在前方,身后跟着俄几个孩童。
徐大夫一踏进屋内,看着那转过脑袋直直盯着他的双眼,险些吓到,身后的孩童见他停住步子,不由急切的绕过大夫朝舒小瑜看去,本来面色担忧的几个小人,瞬间面色一喜,朝着床前扑了过去。
“四妹!”
“四姐!”
看着面前围着她笑的一脸开心的四个小萝卜头,舒小瑜眼中有些迷茫,她根本就不认识面前的几人,他们为什么喊自己?
不等舒小瑜想通,一旁愣住的大夫也回过神,朝前几步,一旁的小萝卜头见此急忙退开,让那老大夫站在舒小瑜面前,拿起舒小瑜的手腕,将食指与中指搭在脉搏之处,好一会儿,大夫才收回手,面色殷切的看着舒小瑜。
“瑜丫头,你现在有何感觉?”
什么感觉?
舒小瑜用尽力气动了动身体,却发现只有锤在身旁的手指稍稍动了动,其他部位则是传来一阵抽痛,让舒小瑜不由轻吸口气。
徐大夫见此轻声安慰:“别担心,你是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摔着了,只要人清醒了,伤就是小问题,除了伤口外,你还有那里难受吗?头疼不疼?”
舒小瑜仔细感受了下,除了脑袋有些晕之外,疼倒是没有:“不疼,晕,还饿。”
是的,她现在只感到腹中阵阵难受,饿的像是能够吃下一头牛。
徐大夫面色严肃的检查了一番,这才松了口气:“头晕想来是还没好全,多躺几天就好,至于饿了,到是应该的,你都晕迷两天了,小宇,你快看看你们家还有什么吃的不?最好是一些流食好克化。”
几个小萝卜头中个子最高,紧抿着唇的一个男孩转身出了门,好一会儿,又匆匆跑到舒小瑜面前,将手中抓着的碗中是约莫一小把黑面粉递给老大夫,声音有些低落:“徐大夫,我们家只剩这一点能吃了”
一旁几个年岁不大的小萝卜头看着那黑面不语,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就是最小的小男孩双眼也盯着那馒头,肚中似打鼓般的响了起来,让他有些羞愧的抱着肚子低了低头,再不让自己继续看着。
徐大夫看着舒大宇手中的馒头有些心酸,那黑面看起来已经有些潮了,也不似集市上售卖的那种纯白又干爽的面粉,这显然是用荞麦皮加上高粱米与麦麸磨成粉末做成的,这要就这么吃下去,就算是成人也会觉得磨嗓子,更别说躺在床上才五岁的瑜丫头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有些爱莫能助,现在家家都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他能做的就是今天给瑜丫头看诊的钱免了,至于其他的也帮不上什么了。
“你们烧点水,把这黑面放水里多煮一会儿,成了糜再给瑜丫头吃,身子倒是没什么大碍,多休息休息就好,主要是吃得饱吃得好,否则留下头晕头疼的毛病就不好了。”
徐大夫起身抚着胡须离开,没有在意小萝卜头口中说的努力攒钱给他,心中却是心酸的厉害。
这舒家听说无亲无故,虽说底下孩子多,但舒家夫妻二人却是个勤劳的,本来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邻里有什么事都会搭把手,却没想到却落得个双双离世的下场,真是苦了这几个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
等到徐大夫离开,年纪最大的小萝卜头直接将手中的那碗黑面给一旁的女孩:“二妹,你在这看着些四妹和五弟,我和三弟去烧水。”
老二舒小佳点了点头,老大便带着老三一同走到了后厨房,老大麻利的生火烧水,让一旁站着的老三有些疑惑:“大哥,烧水怎么还要两人?我们其中一人就可以了。”
老大拿起一旁有些残破的薄木板扇了扇火,便将木板塞到老三手中:“我帮你一起抬水,要不然你一人抬水可要花费不少功夫,这都快午时了,我待会还要出去找点吃的,总不能让大家伙都饿着吧?”
老三有些不好意思的抓抓后脑勺:“我差点给忘了,那大哥你等会小心点,其实我们一餐不吃也没什么的”
“行了行了,你记得照顾好四妹,别等水烧干了。”
等到帮舒小安将屋檐下水缸里的水装到锅里,老大这才背起一旁半人高的竹篓朝外走去。
舒小瑜看着那小小的身子背起那竹篓,面色老成的样子,情不自禁有些鼻酸。
就在她刚才醒来的时候,脑中已经接收了这个身体的全部记忆。
原主也叫舒小瑜,五岁,在家中排行第四,上边还有十岁的大哥,八岁的二姐,六岁的三哥,下有一个三岁的弟弟,原主家虽然因为孩子多而经济拮据,但也算得上是和和睦睦。
父亲在附近打点零工帮着盘炕或者谁家修整房子的时候搭把手,母亲则是帮着洗洗衣服或者绣帕子赚点钱补贴。
只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在帮着起房子的时候,被一根横梁掉下砸死,而母亲因为父亲的死伤心欲绝,本就因着生了孩子而一直体弱的宋氏更是得了场大病,没多久便随着父亲一同离去。
爹娘离去相隔不到三月,却是可怜了生下的五个孩子。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本就懂事的老大在这之后,看着底下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性子也变得沉稳起来。
但再怎么样,在舒小瑜看来,那都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她前世十岁的时候是怎样的?
大概还在无忧无虑的读着小学,每天脑中只有吃喝玩乐。
想到这,舒小瑜心中不禁替那几个孩子心酸。
三哥舒小安朝舒小瑜咧唇一笑:“四妹,我先去后边烧水,等会吃完了给你烧点水洗个澡,让小五陪着你,乖啊。”
二姐舒小佳虽然眼眶微红,却也笑的开心,上前用手背贴了贴舒小瑜额头,好一会儿才松了口气:“四妹,你好生躺着别动,想要什么就叫小五,家里还有一把黑面,我先去后边煮黑面疙瘩汤给你吃。”
那两人一走,屋中就只剩下舒小瑜与她这具身体的弟弟了,那小五是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的孩子,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显得很是瘦小,走起路来歪歪斜斜,好似没什么力气。
只见那孩子见着屋中只有两人,不但没有哭闹,反倒很是懂事的
爬到她床边,如葡萄般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舒小瑜:“四姐,你要不要喝水?”
“不用,你能不能用那个帕子沾点水给我。”
舒小瑜有些颤抖的指着不远处搭在木盆边缘的一块灰布,那盆子放在地上,即便是三岁的舒小阳也够得着。
不过说了一句话,舒小瑜便觉着声音有点喑哑,好似很久很开口一般,她倒是不渴,除了头晕,就感到肚子饿得难受,咕噜噜叫个不停,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听到舒小瑜这么说,才三岁多的小不点忙趴着挪下了床,小跑着将那帕子沾了水递给舒小瑜。
“小心点,别着急。”
本就瘦小的人儿因为缺衣少食,走起来只比才学会走路的孩子要好上一些,但就是这样也让舒小瑜不由心中提了起来。
有惊无险的接过那灰布,舒小瑜伸手抚了抚双手趴在床沿的小人儿,见他笑得开心,不由也跟着笑了笑。
三岁小人儿力气有限,这帕子沾的太湿,正湿答答的往下滴着水。
舒小瑜拭着拧了拧帕子,然而她根本没多少力气,只拧了个半干,索性就这么敷在脑袋上想要舒缓那阵阵头晕。
从原主的记忆里看来,刚才那位徐大夫是村里的赤脚大夫,这里叫做绿山村,东面靠山,南面靠海,景色宜人。
这要是在现代就是标准的海景房,恐怕不少人争相想要将房子建在这里,但是在这技术落后的古代,绿山村就显得有些与世隔绝,平日里到镇上买点东西也不方便。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老者的叹息声响起:“哎呀,和你们说了,不是还不还的问题,实在是你妹妹她磕着的是后脑,伤势太重,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不,不会的,四妹不会这样的,徐大夫,麻烦你再帮忙看看吧,会不会看错了”突然的参杂进了一个女孩的声音,让舒小瑜忍着脑中的眩晕,睁开了眼。
却不想这么一睁开眼,见到的却险些将舒小瑜吓了一跳。
入眼的天花板不再是她熟悉的纯白色石灰墙,而是成了带着些黑灰的木头,还带着一根粗壮的木梁,看着倒是很像那种旧居多年的木头房子。
舒小瑜想要试着坐起身挪动挪动,却听到之前拿到无奈的老者声音再度响起:“哎呀,罢了罢了,你们既是不信,我就再进去把把脉,也好叫你们死了心。”
“谢谢大夫,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会记在心里的。”几个孩童的声音才落,外边便传来几道越来越进的脚步声。
伴随着‘吱呀’一声,那紧闭着的木门被打开,一个面色慈祥,看上去有五六十的老头走在前方,身后跟着俄几个孩童。
徐大夫一踏进屋内,看着那转过脑袋直直盯着他的双眼,险些吓到,身后的孩童见他停住步子,不由急切的绕过大夫朝舒小瑜看去,本来面色担忧的几个小人,瞬间面色一喜,朝着床前扑了过去。
“四妹!”
“四姐!”
看着面前围着她笑的一脸开心的四个小萝卜头,舒小瑜眼中有些迷茫,她根本就不认识面前的几人,他们为什么喊自己?
不等舒小瑜想通,一旁愣住的大夫也回过神,朝前几步,一旁的小萝卜头见此急忙退开,让那老大夫站在舒小瑜面前,拿起舒小瑜的手腕,将食指与中指搭在脉搏之处,好一会儿,大夫才收回手,面色殷切的看着舒小瑜。
“瑜丫头,你现在有何感觉?”
什么感觉?
舒小瑜用尽力气动了动身体,却发现只有锤在身旁的手指稍稍动了动,其他部位则是传来一阵抽痛,让舒小瑜不由轻吸口气。
徐大夫见此轻声安慰:“别担心,你是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摔着了,只要人清醒了,伤就是小问题,除了伤口外,你还有那里难受吗?头疼不疼?”
舒小瑜仔细感受了下,除了脑袋有些晕之外,疼倒是没有:“不疼,晕,还饿。”
是的,她现在只感到腹中阵阵难受,饿的像是能够吃下一头牛。
徐大夫面色严肃的检查了一番,这才松了口气:“头晕想来是还没好全,多躺几天就好,至于饿了,到是应该的,你都晕迷两天了,小宇,你快看看你们家还有什么吃的不?最好是一些流食好克化。”
几个小萝卜头中个子最高,紧抿着唇的一个男孩转身出了门,好一会儿,又匆匆跑到舒小瑜面前,将手中抓着的碗中是约莫一小把黑面粉递给老大夫,声音有些低落:“徐大夫,我们家只剩这一点能吃了”
一旁几个年岁不大的小萝卜头看着那黑面不语,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就是最小的小男孩双眼也盯着那馒头,肚中似打鼓般的响了起来,让他有些羞愧的抱着肚子低了低头,再不让自己继续看着。
徐大夫看着舒大宇手中的馒头有些心酸,那黑面看起来已经有些潮了,也不似集市上售卖的那种纯白又干爽的面粉,这显然是用荞麦皮加上高粱米与麦麸磨成粉末做成的,这要就这么吃下去,就算是成人也会觉得磨嗓子,更别说躺在床上才五岁的瑜丫头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有些爱莫能助,现在家家都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他能做的就是今天给瑜丫头看诊的钱免了,至于其他的也帮不上什么了。
“你们烧点水,把这黑面放水里多煮一会儿,成了糜再给瑜丫头吃,身子倒是没什么大碍,多休息休息就好,主要是吃得饱吃得好,否则留下头晕头疼的毛病就不好了。”
徐大夫起身抚着胡须离开,没有在意小萝卜头口中说的努力攒钱给他,心中却是心酸的厉害。
这舒家听说无亲无故,虽说底下孩子多,但舒家夫妻二人却是个勤劳的,本来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邻里有什么事都会搭把手,却没想到却落得个双双离世的下场,真是苦了这几个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
等到徐大夫离开,年纪最大的小萝卜头直接将手中的那碗黑面给一旁的女孩:“二妹,你在这看着些四妹和五弟,我和三弟去烧水。”
老二舒小佳点了点头,老大便带着老三一同走到了后厨房,老大麻利的生火烧水,让一旁站着的老三有些疑惑:“大哥,烧水怎么还要两人?我们其中一人就可以了。”
老大拿起一旁有些残破的薄木板扇了扇火,便将木板塞到老三手中:“我帮你一起抬水,要不然你一人抬水可要花费不少功夫,这都快午时了,我待会还要出去找点吃的,总不能让大家伙都饿着吧?”
老三有些不好意思的抓抓后脑勺:“我差点给忘了,那大哥你等会小心点,其实我们一餐不吃也没什么的”
“行了行了,你记得照顾好四妹,别等水烧干了。”
等到帮舒小安将屋檐下水缸里的水装到锅里,老大这才背起一旁半人高的竹篓朝外走去。
舒小瑜看着那小小的身子背起那竹篓,面色老成的样子,情不自禁有些鼻酸。
就在她刚才醒来的时候,脑中已经接收了这个身体的全部记忆。
原主也叫舒小瑜,五岁,在家中排行第四,上边还有十岁的大哥,八岁的二姐,六岁的三哥,下有一个三岁的弟弟,原主家虽然因为孩子多而经济拮据,但也算得上是和和睦睦。
父亲在附近打点零工帮着盘炕或者谁家修整房子的时候搭把手,母亲则是帮着洗洗衣服或者绣帕子赚点钱补贴。
只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在帮着起房子的时候,被一根横梁掉下砸死,而母亲因为父亲的死伤心欲绝,本就因着生了孩子而一直体弱的宋氏更是得了场大病,没多久便随着父亲一同离去。
爹娘离去相隔不到三月,却是可怜了生下的五个孩子。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本就懂事的老大在这之后,看着底下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性子也变得沉稳起来。
但再怎么样,在舒小瑜看来,那都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她前世十岁的时候是怎样的?
大概还在无忧无虑的读着小学,每天脑中只有吃喝玩乐。
想到这,舒小瑜心中不禁替那几个孩子心酸。
三哥舒小安朝舒小瑜咧唇一笑:“四妹,我先去后边烧水,等会吃完了给你烧点水洗个澡,让小五陪着你,乖啊。”
二姐舒小佳虽然眼眶微红,却也笑的开心,上前用手背贴了贴舒小瑜额头,好一会儿才松了口气:“四妹,你好生躺着别动,想要什么就叫小五,家里还有一把黑面,我先去后边煮黑面疙瘩汤给你吃。”
那两人一走,屋中就只剩下舒小瑜与她这具身体的弟弟了,那小五是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的孩子,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显得很是瘦小,走起路来歪歪斜斜,好似没什么力气。
只见那孩子见着屋中只有两人,不但没有哭闹,反倒很是懂事的
爬到她床边,如葡萄般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舒小瑜:“四姐,你要不要喝水?”
“不用,你能不能用那个帕子沾点水给我。”
舒小瑜有些颤抖的指着不远处搭在木盆边缘的一块灰布,那盆子放在地上,即便是三岁的舒小阳也够得着。
不过说了一句话,舒小瑜便觉着声音有点喑哑,好似很久很开口一般,她倒是不渴,除了头晕,就感到肚子饿得难受,咕噜噜叫个不停,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听到舒小瑜这么说,才三岁多的小不点忙趴着挪下了床,小跑着将那帕子沾了水递给舒小瑜。
“小心点,别着急。”
本就瘦小的人儿因为缺衣少食,走起来只比才学会走路的孩子要好上一些,但就是这样也让舒小瑜不由心中提了起来。
有惊无险的接过那灰布,舒小瑜伸手抚了抚双手趴在床沿的小人儿,见他笑得开心,不由也跟着笑了笑。
三岁小人儿力气有限,这帕子沾的太湿,正湿答答的往下滴着水。
舒小瑜拭着拧了拧帕子,然而她根本没多少力气,只拧了个半干,索性就这么敷在脑袋上想要舒缓那阵阵头晕。
从原主的记忆里看来,刚才那位徐大夫是村里的赤脚大夫,这里叫做绿山村,东面靠山,南面靠海,景色宜人。
这要是在现代就是标准的海景房,恐怕不少人争相想要将房子建在这里,但是在这技术落后的古代,绿山村就显得有些与世隔绝,平日里到镇上买点东西也不方便。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