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巴山夜雨
丈夫处世,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自古男儿多壮志,觥筹亦是如此。回忆前尘往事,行伍十数载,风吹雨打,最后出生入死,战死沙场。觥筹还记得看到自己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的那一幕幕,再直到自己身中数弹,疯狂害怕惊恐抗拒恐怕那些都不是,有的只有一种深深的解脱与安详,以及一丝丝对亲人与世间美好的不舍之情了。
在失去意识前的那一刻,觥筹才发现:原来这世界的天空是这般的蔚蓝,大地是如此的寂静
我李觥筹前尘无憾
如今上天让我再次重生,我李觥筹岂能蹉跎岁月,辜负年华。
夜已入深,雨仍未停。
尽管觥筹那颗极度渴望建功入世的心砰砰跳动不已,但毕竟他不是幼稚的少年,更不是那三岁的孩子!
自古伴君如伴虎,古今对少君王即位前礼贤下士,即位后便大开杀戒,因此才有韩信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剧。
所以务必开始就要留一个退路,建立一个不屑功名的形象,日后若有不测,便学那张良范蠡,也不失为良策!
这可不是虚伪,这是明哲保身,未雨绸缪。
与李世民促膝对坐后,觥筹故意推让谦虚道:非是小子不愿建功立业,只是草民一届山人,更年少无知,哪里敢高攀公子,更妄想着建功立业呢
这句话若放到现在,恐怕别人觉着那是极虚伪的,但在古代,却是屡试不爽,每每高人登场,都有这番对白!
果然,见觥筹如此谦逊,李世民更是喜上心来,爱才心切的他对觥筹更是佩服起来。
兄台此话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更何况那出生贫富呢前生贫富确有命,后世前尘岂有定数
李觥筹闻言再次推让道:若论少年英雄,非公子即谁,觥筹岂能与之并论,公子年纪轻轻,但杀伐决断,智慧胆略国过人,才是真正的当世英雄哩!公子谈至英雄,觥筹实不敢当!
李世民大喜,亲自为觥筹斟了一杯酒,自己也满上了一杯,诚恳地说道:壮士不必过谦,你我二人甚是投缘,你姓李,我也姓李,虽不同门,确是同宗。如若不弃,世民愿从此与壮士结为兄弟!
这可使不得!觥筹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上却诚惶诚恐,说道:公子乃国戚贵胄,小子一介草民,这如何使得!万万不可
那李世民却执意认兄,李觥筹又是假意推脱,最终二人暗自结拜,以觥筹为兄,李世民为弟,二人悄然发誓,今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黄天厚土,只此为证!
看官莫道小子觥筹虚伪,只是为求功名,立足江湖,这人情世故便是一场演技。自古人生无利不往,即便情投意合,却也不能不作些表面文章,七分实,三分虚,自古便是处世之道,况人心常变,世道迁移,有人在处,便有江湖,有志在处,便生江山。
李世民与觥筹促膝长谈,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乘着醉意,李世民好奇地问道:兄说自己是修道之人,今兄策马扬鞭,救弟于困顿之中,便知兄技艺绝非常人。世民生在豪门,长在行伍。对那道门奇术却知之甚少,不知兄可否赐教弟弟一二。
这可有点为难觥筹,对于道术自己确实一概不知,本不想提及道修之事,无奈李世民句句问询自己身世,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而来吧,本想敷衍一下,未想到李世民竟对道术颇感兴趣。
原来古代之时,宗教之风兴盛,世人尽信鬼神,对那些道门之术颇为惊叹,传的神之又神。那世民虽然少年英才,但酒力发作,难免恢复少年心性,却将觥筹着实难住。
觥筹只好敷衍道:愚兄虽然自小长在山中,但道法玄妙,非能一朝一夕成就。荒废十数年,却只学到些皮毛。
世民以为觥筹谦虚,乘着酒力,追问道:兄长一向过谦,道门奇数虽是旁门,但神妙异常,小可延年益寿,大可降妖除魔,最甚者世民听说亦或长生不老哩。却不知兄长说的皮毛可是哪一种境界。
觥筹见世民执拗起来,心里又气又好笑!
正在尴尬时,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虬髯客!
这公子哥好奇道术,我虬髯大哥岂不是最好的人选。若我再支支吾吾,不拿点硬货让他开开眼界,李世民小则日后轻视自己,大则对他起疑。
觥筹正色道:道法虽是玄妙,但终是不虚。无奈觥筹学艺不精,无可施展
谈到这,见李世民不禁面露失望之色,李觥筹便接着说道:但愚兄却知道一位高人,若贤弟想大开眼界,愚兄愿为贤弟引荐!
哦李世民闻言欢喜,赶忙问道:不知兄长说的高人姓甚名谁
此人姓张,人称虬髯客!
李世民大腿一拍,大笑道:兄长所说之人,小弟亦久闻其名。此人行走江湖,除暴安良,只道是个闻名江湖的侠义之士,却不知还是位道门高人!小弟本欲与他在刘守军府相见,却阴差阳错未能得愿。如今哥哥竟与他相识,却快快与我引荐!
见世民亦知此人,心悦欲见,觥筹想了想便将虬髯客沙场暗中相助之事又咽了回去。
觥筹说道:公子勿急,那虬髯大哥高来低走,深不可测,愚兄也不清楚他的行踪,只可偶遇不得寻觅。现今满城都是他的通缉令,公子不妨先销去此案,还虬髯义士一个公道,日后若有缘分,定得此人相助。
李世民听言点头称是。
江湖虽然诡谲险恶,但人情常在,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觥筹虽然入世心切,却绝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
觥筹心里清楚:自己与李世民名为兄弟,却实属君臣,将来更是如此。但自己与虬髯客虽只数面之缘,却更意气相投,视为挚友。况虬髯客数次为自己解难,若只顾自己荣华富贵,却忘记朋友恩人,那与禽兽何异!
推杯换盏之间,东方肚白,二人皆已不胜酒力,李世民虽少年英雄,酒量确实平平,一宿下来,意态酩酊。觥筹虽然好些,但也是醉眼朦胧,见李世民不胜酒力,伏在桌己上早已沉沉睡去。便勉强起身,轻声唤来侍者,将世民掺回卧房,细心照料。自己则酿酿跄跄,沿着大街向落雁客栈蹒跚地走去。
今日的街道与前两日大有不同,街道上虽然空旷,但随处可见残余炮竹,那些喝的酩酊大醉倒在路边水洼中的男子,以及那空气中弥漫着人们欢庆之后还未消散的喜悦之味。
盛世小康,酒肉白面,乱世百姓,一口水米。焉得太平盛世,安居乐业,这就是隋朝万千百姓的呼声!
大山下,百花开;桃李子,有天下!李觥筹耳边似乎回荡着大山中那群孩童们稚嫩的歌谣声,雨后新霁,伴随着晨风将觥筹昨日的压抑竟吹拂地荡然无存了
酒意之下,抬眼望去,自己却正到了那来时入住的落雁楼下
(本章完)
自古男儿多壮志,觥筹亦是如此。回忆前尘往事,行伍十数载,风吹雨打,最后出生入死,战死沙场。觥筹还记得看到自己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的那一幕幕,再直到自己身中数弹,疯狂害怕惊恐抗拒恐怕那些都不是,有的只有一种深深的解脱与安详,以及一丝丝对亲人与世间美好的不舍之情了。
在失去意识前的那一刻,觥筹才发现:原来这世界的天空是这般的蔚蓝,大地是如此的寂静
我李觥筹前尘无憾
如今上天让我再次重生,我李觥筹岂能蹉跎岁月,辜负年华。
夜已入深,雨仍未停。
尽管觥筹那颗极度渴望建功入世的心砰砰跳动不已,但毕竟他不是幼稚的少年,更不是那三岁的孩子!
自古伴君如伴虎,古今对少君王即位前礼贤下士,即位后便大开杀戒,因此才有韩信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剧。
所以务必开始就要留一个退路,建立一个不屑功名的形象,日后若有不测,便学那张良范蠡,也不失为良策!
这可不是虚伪,这是明哲保身,未雨绸缪。
与李世民促膝对坐后,觥筹故意推让谦虚道:非是小子不愿建功立业,只是草民一届山人,更年少无知,哪里敢高攀公子,更妄想着建功立业呢
这句话若放到现在,恐怕别人觉着那是极虚伪的,但在古代,却是屡试不爽,每每高人登场,都有这番对白!
果然,见觥筹如此谦逊,李世民更是喜上心来,爱才心切的他对觥筹更是佩服起来。
兄台此话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更何况那出生贫富呢前生贫富确有命,后世前尘岂有定数
李觥筹闻言再次推让道:若论少年英雄,非公子即谁,觥筹岂能与之并论,公子年纪轻轻,但杀伐决断,智慧胆略国过人,才是真正的当世英雄哩!公子谈至英雄,觥筹实不敢当!
李世民大喜,亲自为觥筹斟了一杯酒,自己也满上了一杯,诚恳地说道:壮士不必过谦,你我二人甚是投缘,你姓李,我也姓李,虽不同门,确是同宗。如若不弃,世民愿从此与壮士结为兄弟!
这可使不得!觥筹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上却诚惶诚恐,说道:公子乃国戚贵胄,小子一介草民,这如何使得!万万不可
那李世民却执意认兄,李觥筹又是假意推脱,最终二人暗自结拜,以觥筹为兄,李世民为弟,二人悄然发誓,今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黄天厚土,只此为证!
看官莫道小子觥筹虚伪,只是为求功名,立足江湖,这人情世故便是一场演技。自古人生无利不往,即便情投意合,却也不能不作些表面文章,七分实,三分虚,自古便是处世之道,况人心常变,世道迁移,有人在处,便有江湖,有志在处,便生江山。
李世民与觥筹促膝长谈,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乘着醉意,李世民好奇地问道:兄说自己是修道之人,今兄策马扬鞭,救弟于困顿之中,便知兄技艺绝非常人。世民生在豪门,长在行伍。对那道门奇术却知之甚少,不知兄可否赐教弟弟一二。
这可有点为难觥筹,对于道术自己确实一概不知,本不想提及道修之事,无奈李世民句句问询自己身世,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而来吧,本想敷衍一下,未想到李世民竟对道术颇感兴趣。
原来古代之时,宗教之风兴盛,世人尽信鬼神,对那些道门之术颇为惊叹,传的神之又神。那世民虽然少年英才,但酒力发作,难免恢复少年心性,却将觥筹着实难住。
觥筹只好敷衍道:愚兄虽然自小长在山中,但道法玄妙,非能一朝一夕成就。荒废十数年,却只学到些皮毛。
世民以为觥筹谦虚,乘着酒力,追问道:兄长一向过谦,道门奇数虽是旁门,但神妙异常,小可延年益寿,大可降妖除魔,最甚者世民听说亦或长生不老哩。却不知兄长说的皮毛可是哪一种境界。
觥筹见世民执拗起来,心里又气又好笑!
正在尴尬时,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虬髯客!
这公子哥好奇道术,我虬髯大哥岂不是最好的人选。若我再支支吾吾,不拿点硬货让他开开眼界,李世民小则日后轻视自己,大则对他起疑。
觥筹正色道:道法虽是玄妙,但终是不虚。无奈觥筹学艺不精,无可施展
谈到这,见李世民不禁面露失望之色,李觥筹便接着说道:但愚兄却知道一位高人,若贤弟想大开眼界,愚兄愿为贤弟引荐!
哦李世民闻言欢喜,赶忙问道:不知兄长说的高人姓甚名谁
此人姓张,人称虬髯客!
李世民大腿一拍,大笑道:兄长所说之人,小弟亦久闻其名。此人行走江湖,除暴安良,只道是个闻名江湖的侠义之士,却不知还是位道门高人!小弟本欲与他在刘守军府相见,却阴差阳错未能得愿。如今哥哥竟与他相识,却快快与我引荐!
见世民亦知此人,心悦欲见,觥筹想了想便将虬髯客沙场暗中相助之事又咽了回去。
觥筹说道:公子勿急,那虬髯大哥高来低走,深不可测,愚兄也不清楚他的行踪,只可偶遇不得寻觅。现今满城都是他的通缉令,公子不妨先销去此案,还虬髯义士一个公道,日后若有缘分,定得此人相助。
李世民听言点头称是。
江湖虽然诡谲险恶,但人情常在,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觥筹虽然入世心切,却绝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
觥筹心里清楚:自己与李世民名为兄弟,却实属君臣,将来更是如此。但自己与虬髯客虽只数面之缘,却更意气相投,视为挚友。况虬髯客数次为自己解难,若只顾自己荣华富贵,却忘记朋友恩人,那与禽兽何异!
推杯换盏之间,东方肚白,二人皆已不胜酒力,李世民虽少年英雄,酒量确实平平,一宿下来,意态酩酊。觥筹虽然好些,但也是醉眼朦胧,见李世民不胜酒力,伏在桌己上早已沉沉睡去。便勉强起身,轻声唤来侍者,将世民掺回卧房,细心照料。自己则酿酿跄跄,沿着大街向落雁客栈蹒跚地走去。
今日的街道与前两日大有不同,街道上虽然空旷,但随处可见残余炮竹,那些喝的酩酊大醉倒在路边水洼中的男子,以及那空气中弥漫着人们欢庆之后还未消散的喜悦之味。
盛世小康,酒肉白面,乱世百姓,一口水米。焉得太平盛世,安居乐业,这就是隋朝万千百姓的呼声!
大山下,百花开;桃李子,有天下!李觥筹耳边似乎回荡着大山中那群孩童们稚嫩的歌谣声,雨后新霁,伴随着晨风将觥筹昨日的压抑竟吹拂地荡然无存了
酒意之下,抬眼望去,自己却正到了那来时入住的落雁楼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