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王世贞密会海瑞
最快更新大明首相最新章节!
大理寺左丞海瑞,因是举人出身,在京城既无座师,又无同年,更无门生,便是衙门里有几位同僚,也对他敬而远之,是以他的家几无造访者。这天,海瑞正坐在厅里吃晚饭,仆人海安拿着一个拜帖、一张名剌来禀,海瑞看罢,惊喜不已,忙起身出迎。
夜色里,两顶小轿悄然抬进海瑞的小院。户部侍郎陈大春下了轿,用广东话向迎在轿旁的海瑞寒暄了一句,指着从另一顶小轿上下来的中年男子,叫着海瑞的号,低声道:“刚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坛盟主王世贞,元美先生,仰慕刚峰名气,特来一睹风采。”
王世贞此番晋京为父诉冤,一直住在城外寺庙,今日受陈大春之约秘密入城,前来拜访海瑞。一番寒暄,三人进了海瑞家简陋的花厅,见一碗喝了一半的稀粥、一碟咸菜摆在厅中的一个方凳上,王世贞皱了皱眉,扭过脸去不愿再看。厅里只有两把座椅,海瑞延请客人入坐,又吩咐海安把粥碗和咸菜碟端走,拉过方凳坐在陈大春旁侧,一脸憨笑。
三人天南海北闲谈数语,王世贞就以激愤的语调道:“刚峰冒死谏上,为民请命,天下无不敬仰。目今新朝伊始,因奸人横肆,胁迫首揆,不能一新治理,委实令人痛心!”
“学生正扼腕叹息哩!”海瑞点头道。
“高新郑结党!”王世贞又道,“竟指授门生排陷首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学生平生最恶结党!”海瑞恨恨然道。
陈大春暗喜,接言道:“高新郑主春闱,出题触忌,先帝欲杀之,多亏元翁解护方免死;继之,元翁又延揽高新郑入阁,而他却忘恩负义,可谓失德背义极矣!”
海瑞皱眉沉思,听出了陈大春乃是旁敲侧击,提醒他别忘记徐阶的救命之恩,遂一笑:“学生憨直,认理不认人,高新郑结党,这事我不能坐视!”
陈大春禁不住面露喜色,又道:“元翁宅心仁厚,冒死草《嘉靖遗诏》,所列新朝当办之事,首言开释建言诸臣,刚峰据此获释,联翩开坊。可高新郑为一己之私,诋毁遗诏不遗余力,百计翻案,居心叵测!”
“遗诏最能收拢人心,学生读之流涕,焉能容忍推翻之?!”海瑞摩拳擦掌道。
陈大春忙向王世贞递了个眼色,道:“元美,刚峰是直性子,也是急性子,想来他要起稿上本,我辈就不打扰了。”
出了海宅,陈大春抱拳道:“元美,我在潮州会馆恭候。”
王世贞向陈大春一揖,登轿转向吏部尚杨博的府邸。
吏部尚照例不接纳百官私谒,可王世贞已无官身,几个月来又为杨博捉刀代笔,写了不少应酬文字,他不能不见。王世贞被引进坐杨府花厅,见地上铺着波斯地毯,顶上挂着纱罩灯,轩敞明亮,一笑道:“博老满时尚嘛!”
“犬子张罗的,呵呵呵!”杨博笑着说。他的一个儿子娶了山西大盐商王崇教之兄、三边总督王崇古的女儿,故杨博刻意点破,以免误会。
王世贞会意,道:“博老有所不知,江南富家之室,豪华舒适远过贵府嘞!”说着,突然神色陡变,黯然道,“世贞欲孝,而父不待矣!”
杨博捋着稀疏的胡须道:“元美,令尊之事既已停格,你还是回去吧,且缓图之,早晚要昭雪。”
“家君之冤不能昭雪,”王世贞咬着牙道,“世贞即死,死都门外三尺地,绝不南归!”
“元美孝心可感天地,只是目今朝廷……”杨博摇着头,欲言又止。
“世贞诉冤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新郑一人!”王世贞哽咽道,“目今高新郑胁迫首揆,扰乱朝纲,新朝几无新气象,天下士子莫不痛心疾首,为国家计,为收拢人心计,非逐新郑不可!博老德高望重,何不登高一呼?”
杨博叹了口气:“似这般纷纷扰扰,有碍国务,人心涣散,委实令人扼腕!”
“化解之策无他,惟高新郑下野一途!”王世贞语气坚定地说。
杨博沉吟良久,叹息道:“刻下徐、高对立,有徐无高、有高无徐之势已成。皇上仁厚垂拱,悉心委政内阁,阁揆国政所系。元翁老成持重,时望甚隆;而新郑燥急自负,恐不能与朝臣和衷共济,为打破僵局、尽快稳定局势计,吁请皇上尽快决断,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王世贞见游说杨博目的已达,起身施礼,辞别而去。
“哈哈哈!好,好,好!”潮州会馆里,陈大春听完王世贞的禀报,抚掌大笑,向外拍了拍手,两名婀娜美姬,牵手而来,陈大春挤挤眼,“元美辛苦,在此放松一下,我这就去禀报元翁。”
不多时,陈大春从侧门进了徐府,刚走近花厅,管家闪身出来,向里指了指,道:“侍郎大人,老爷在见客。”
“知道了,去吧!”陈大春一挥手道,蹑手蹑脚走到一个拐角处,侧耳细听。
“元翁,皇上一再慰留,还是出而主政吧!”是户部尚刘体乾的声音。
“是啊元翁,别看某人跃跃欲试,可离了元翁,朝政无以推进,非乱套不可!”是兵部尚霍冀在说话。
“不是老夫不出,而是不能出。老夫德不足以服人,能不足以率众,在阁一日,则内阁即纷扰不止,还是走开的好。”徐阶回应道。
刘体乾、霍冀忙异口同声道:“元翁不能走!”
“要说老夫放心朝政,也不敢这么说。”徐阶叹了口气,“老夫所忧者,是李兴化驾驭不了内阁,而强势者又过于自负,必抛弃三语政纲,加之其人轻慢祖制,无视成宪,惟以兴革为能事,恐部院无所适从,人心浮动,朝政纷扰,乱由是出,治何可求?”
“元翁所忧,也正是我辈所担心的!”霍冀道,说着起身向刘体乾一扬下颌,“大司农,别再耽搁了,事不宜迟,这就到杨吏部府上走一遭,吏部尚乃百僚长,只要他带头,事即可为!”
刘体乾、霍冀礼貌周全地辞出,陈大春闪身进了房。徐阶送刘体乾、霍冀出了花厅,转身往房走,陈大春迎过来,兴奋地说:“元翁,事协矣!”
徐阶指了指右手的紫檀雕花椅,示意陈大春坐下,做侧耳细听状。
“杨博不惟为百僚长,且一向处事圆润,给人以不偏不倚、为人持正的印象,只要他愿意带头,则部院大臣必响应之;海瑞直臣的名望如日中天,每出一语,足以引导舆论!此二人带头,他人不必鼓动则自会响应。”听完陈大春禀报,徐阶欣喜地说、
“适才户部、兵部两尚似已有意上本逐高,如此看来,高新郑大势去矣!”陈大春激动地说,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尚未咽下去,又一伸脖子,补充说,“欧阳一敬、李贞元已发动科道,让齐康,也让朝野明白,元翁不是那么好论劾的!”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大理寺左丞海瑞,因是举人出身,在京城既无座师,又无同年,更无门生,便是衙门里有几位同僚,也对他敬而远之,是以他的家几无造访者。这天,海瑞正坐在厅里吃晚饭,仆人海安拿着一个拜帖、一张名剌来禀,海瑞看罢,惊喜不已,忙起身出迎。
夜色里,两顶小轿悄然抬进海瑞的小院。户部侍郎陈大春下了轿,用广东话向迎在轿旁的海瑞寒暄了一句,指着从另一顶小轿上下来的中年男子,叫着海瑞的号,低声道:“刚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坛盟主王世贞,元美先生,仰慕刚峰名气,特来一睹风采。”
王世贞此番晋京为父诉冤,一直住在城外寺庙,今日受陈大春之约秘密入城,前来拜访海瑞。一番寒暄,三人进了海瑞家简陋的花厅,见一碗喝了一半的稀粥、一碟咸菜摆在厅中的一个方凳上,王世贞皱了皱眉,扭过脸去不愿再看。厅里只有两把座椅,海瑞延请客人入坐,又吩咐海安把粥碗和咸菜碟端走,拉过方凳坐在陈大春旁侧,一脸憨笑。
三人天南海北闲谈数语,王世贞就以激愤的语调道:“刚峰冒死谏上,为民请命,天下无不敬仰。目今新朝伊始,因奸人横肆,胁迫首揆,不能一新治理,委实令人痛心!”
“学生正扼腕叹息哩!”海瑞点头道。
“高新郑结党!”王世贞又道,“竟指授门生排陷首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学生平生最恶结党!”海瑞恨恨然道。
陈大春暗喜,接言道:“高新郑主春闱,出题触忌,先帝欲杀之,多亏元翁解护方免死;继之,元翁又延揽高新郑入阁,而他却忘恩负义,可谓失德背义极矣!”
海瑞皱眉沉思,听出了陈大春乃是旁敲侧击,提醒他别忘记徐阶的救命之恩,遂一笑:“学生憨直,认理不认人,高新郑结党,这事我不能坐视!”
陈大春禁不住面露喜色,又道:“元翁宅心仁厚,冒死草《嘉靖遗诏》,所列新朝当办之事,首言开释建言诸臣,刚峰据此获释,联翩开坊。可高新郑为一己之私,诋毁遗诏不遗余力,百计翻案,居心叵测!”
“遗诏最能收拢人心,学生读之流涕,焉能容忍推翻之?!”海瑞摩拳擦掌道。
陈大春忙向王世贞递了个眼色,道:“元美,刚峰是直性子,也是急性子,想来他要起稿上本,我辈就不打扰了。”
出了海宅,陈大春抱拳道:“元美,我在潮州会馆恭候。”
王世贞向陈大春一揖,登轿转向吏部尚杨博的府邸。
吏部尚照例不接纳百官私谒,可王世贞已无官身,几个月来又为杨博捉刀代笔,写了不少应酬文字,他不能不见。王世贞被引进坐杨府花厅,见地上铺着波斯地毯,顶上挂着纱罩灯,轩敞明亮,一笑道:“博老满时尚嘛!”
“犬子张罗的,呵呵呵!”杨博笑着说。他的一个儿子娶了山西大盐商王崇教之兄、三边总督王崇古的女儿,故杨博刻意点破,以免误会。
王世贞会意,道:“博老有所不知,江南富家之室,豪华舒适远过贵府嘞!”说着,突然神色陡变,黯然道,“世贞欲孝,而父不待矣!”
杨博捋着稀疏的胡须道:“元美,令尊之事既已停格,你还是回去吧,且缓图之,早晚要昭雪。”
“家君之冤不能昭雪,”王世贞咬着牙道,“世贞即死,死都门外三尺地,绝不南归!”
“元美孝心可感天地,只是目今朝廷……”杨博摇着头,欲言又止。
“世贞诉冤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新郑一人!”王世贞哽咽道,“目今高新郑胁迫首揆,扰乱朝纲,新朝几无新气象,天下士子莫不痛心疾首,为国家计,为收拢人心计,非逐新郑不可!博老德高望重,何不登高一呼?”
杨博叹了口气:“似这般纷纷扰扰,有碍国务,人心涣散,委实令人扼腕!”
“化解之策无他,惟高新郑下野一途!”王世贞语气坚定地说。
杨博沉吟良久,叹息道:“刻下徐、高对立,有徐无高、有高无徐之势已成。皇上仁厚垂拱,悉心委政内阁,阁揆国政所系。元翁老成持重,时望甚隆;而新郑燥急自负,恐不能与朝臣和衷共济,为打破僵局、尽快稳定局势计,吁请皇上尽快决断,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王世贞见游说杨博目的已达,起身施礼,辞别而去。
“哈哈哈!好,好,好!”潮州会馆里,陈大春听完王世贞的禀报,抚掌大笑,向外拍了拍手,两名婀娜美姬,牵手而来,陈大春挤挤眼,“元美辛苦,在此放松一下,我这就去禀报元翁。”
不多时,陈大春从侧门进了徐府,刚走近花厅,管家闪身出来,向里指了指,道:“侍郎大人,老爷在见客。”
“知道了,去吧!”陈大春一挥手道,蹑手蹑脚走到一个拐角处,侧耳细听。
“元翁,皇上一再慰留,还是出而主政吧!”是户部尚刘体乾的声音。
“是啊元翁,别看某人跃跃欲试,可离了元翁,朝政无以推进,非乱套不可!”是兵部尚霍冀在说话。
“不是老夫不出,而是不能出。老夫德不足以服人,能不足以率众,在阁一日,则内阁即纷扰不止,还是走开的好。”徐阶回应道。
刘体乾、霍冀忙异口同声道:“元翁不能走!”
“要说老夫放心朝政,也不敢这么说。”徐阶叹了口气,“老夫所忧者,是李兴化驾驭不了内阁,而强势者又过于自负,必抛弃三语政纲,加之其人轻慢祖制,无视成宪,惟以兴革为能事,恐部院无所适从,人心浮动,朝政纷扰,乱由是出,治何可求?”
“元翁所忧,也正是我辈所担心的!”霍冀道,说着起身向刘体乾一扬下颌,“大司农,别再耽搁了,事不宜迟,这就到杨吏部府上走一遭,吏部尚乃百僚长,只要他带头,事即可为!”
刘体乾、霍冀礼貌周全地辞出,陈大春闪身进了房。徐阶送刘体乾、霍冀出了花厅,转身往房走,陈大春迎过来,兴奋地说:“元翁,事协矣!”
徐阶指了指右手的紫檀雕花椅,示意陈大春坐下,做侧耳细听状。
“杨博不惟为百僚长,且一向处事圆润,给人以不偏不倚、为人持正的印象,只要他愿意带头,则部院大臣必响应之;海瑞直臣的名望如日中天,每出一语,足以引导舆论!此二人带头,他人不必鼓动则自会响应。”听完陈大春禀报,徐阶欣喜地说、
“适才户部、兵部两尚似已有意上本逐高,如此看来,高新郑大势去矣!”陈大春激动地说,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尚未咽下去,又一伸脖子,补充说,“欧阳一敬、李贞元已发动科道,让齐康,也让朝野明白,元翁不是那么好论劾的!”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