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张孟谈归隐
智氏已经灭亡,韩赵魏已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和人民,赵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韩国和魏国,赵国的根基得到巩固,张孟谈理想抱负也得以施展,所以,过了晋阳之战过去了不到半年,张孟谈觉得退隐山林的时候到了。
张孟谈这天很早就回家去了。他的妻子见他早早地忙完公务回家,很是惊奇,忙上前问道:“夫君今天为何这么早就回转家来?”
“夫人啦,你难道不希望我以后天天在家陪着你吗?”张孟谈笑着对妻子说道。
“天天陪我我可不敢奢求,只要能有空想到家,我已经很自足了。”
“夫人,我不是开玩笑的,我想了很久,一直想告诉你,今天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要辞去赵国的丞相一职,带着你和孩子们离开郢都,从此过上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张孟谈伸了伸懒腰,“这些年我太累了,以后终于可以清闲下来了。”
他的妻子瞪大眼睛好一阵端详,走到他面前,整理了一下张孟谈的衣领,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你的名声和地位已经威胁到了赵王,所以你这么做是对的,俗话说得‘一山难容二虎’,为了赵国,因为为了我们的家,我支持你的做法。”
“夫人啊,你真不愧是我张孟谈的女人,知我者,夫人也,有妇如此,夫复何求。”张孟谈伸出大拇指,赞叹了一番。
“只是我们是不是的跟孩子们商量商量,毕竟他们也大了。尤其是荆飞这孩子,毕竟不是我亲生,而且他刚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一走,又得靠自己的双手劳动了。”夫人有点担心的说道。
“夫人说的是,不过你不用担心。荆飞这孩子还是听懂事的,只要晓之以理,他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决定的。”
“好的,我们今晚一起跟孩子们商量此事,越快动身越好,夜长梦多,早走为妙。”
“夫人真是为夫的知己也。”
是夜,张孟谈和夫人召集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商议此事,先是夫人把张孟谈的决定讲给了三个儿子听,大儿子荆飞一听,非常吃惊,他刚进城没过几天好日子,本想着父亲在朝廷做丞相,自己可以跟随父亲好好学习为官之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都城,去过乡下人的日子,他倒也不是贪图城市的安逸的生活,只是没想到父亲还能有这样的决定,于是他说道:“父亲,咱们不走不行吗?”
张孟谈说:“荆飞,我给你个选择,如果离开,我们全家可以在一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是可能不能锦衣玉食,可能会是组茶淡饭;如果不离开都城,你父亲很可能性命不保,而且可能还会连累你们,要么没官,要么殒命,那么我们全家有可能朝不保夕,那你来选择,你该怎么走?”
“荣华富贵算得了什么。跟父亲和家人的性命相比,微不足道,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父亲,才和母亲弟弟团圆,我可不想我们家人受到一点点的伤害,粗茶淡饭就挺好,我要饭吃的那会儿,粗茶淡饭都吃不上呢,不过父亲我有一个请求,明天给我一天时间,我要去见一个人,不见他我是不能走的。”
“对了,荆飞你要去见的这个人就是那个山人吧。”
“这个,父亲不瞒您说,是的。”
“我一直没有问起你跟那个山人什么关系,他应该是你的师傅吧。”
“本来我答应师傅,跟任何人都不能提起他,但是如今父亲您不再做官,告诉你也无妨,但是你不能跟别人提起他。”
“不过那个师傅很是奇怪,他是不是秦家大院的大少爷,叫秦镇。”
“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不肯说他的名字,而且常常自己一个人发呆,念叨就是你说的那个秦镇的那个人,我也问过他们什么关系,但是他说他们只是朋友关系,好像那个秦镇死前告诉了他的事情,好像是说他是一个逃出都城的逃犯,全城都在暗中搜谱他,他说他的战友们全都被活埋了,就因为他提前预感到了事情的危险,所以才开小差提前藏起来了,所以他没有死,可是逃出来后,还是死了,因为他偷偷地回家去过。说是家人都没有了。家里只有荒凉一片,于是抑郁成疾,不久就死了。而我师傅同情他的遭遇,把他埋了。也一直住在山上没有下过山。父亲也知道,直到你们来了晋阳,他才下了山。之后的事父亲你也知道了。”
“那你怎么认识他的呢?”
“我这边是为了找你报仇,一天来到了山下,天很冷,我又饥又渴,看到山中有间茅屋,所以就去讨要东西吃,我师父心善,就收留了我。当我告诉他我要去找父亲,名字叫张孟谈,他就告诉我说,你别着急,我能帮你找到父亲,而且还能帮我报仇。我就听信了他的话,就有了后来的刺杀父亲。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师傅为什么要下山帮你们?”
“其实我已经明白了,他是为了晋阳的百姓,所以去秦家大院找地图挽救晋阳的百姓,但是为了死去的好友,他又想报复官府,于是借你来刺杀我。因为我是他最应该恨的人,因为董丞相和尹铎已经不在世了。”
“原来师傅帮我不只是为了帮我找到父亲,还有别的目的。”
“不过看得出来,你师傅是一个有情有义,有仇必报的侠义之士,你走之前去看看他也是应该的,不过早去早回,在酉时之前必须回来,因为我们打算明晚动身离开都城。”
“嗨,一定听从父亲的教诲。”
二儿子和小儿子一听也都明白了父母这样决定的理由,虽然不舍得从小长大的地方和朋友,但是和父母家人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况且他们一向佩服的父亲都这样的毅然决然的要离开,绝对是迫不得已的决定,所以也都点头同意。
于是第二天张孟谈便去见赵襄子,赵襄子当时正在用智瑶的头颅喝酒,喝得正酣畅,侍卫禀报:“大王,丞相求见。”
赵襄子一听,举起壶喝了一口说道:“这时候丞相见我能有何事,让他进来。”
张孟谈进殿一看,赵襄子还在对着那头颅喝酒,不禁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大王心中的仇恨真是难以化解,这是一个复仇心很重的君主,若果我再不离开,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不由得头上冒冷汗。
张孟谈紧走几步,对赵王深施一礼,然后,毕恭毕敬的说道“主公,我是向你辞行的。”
“辞行,丞相,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请假游历吗?”赵襄子一脸的不解,以为张孟谈要请假出去游历名山大川,便有此问。
“是的,不过我要请长假,以后再也不在朝廷为官了,我出山就是为了辅佐主公,成就赵国的大业,如今赵国已经根基稳固,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再也无心天下大事,所以呢,只一心想着今后开始过自己想要的隐居生活,带着妻子儿女远离朝廷,隐居上林,过我一心想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田园牧歌的生活。”
“丞相别急,你先给我讲个故事再说归隐的事。”赵襄子心想,赵国刚刚平定,还有韩魏威胁着赵国,他怎么能走呢。
“大王,孟谈洗耳恭听。”
“丞相肯定也知道孔子的学生颜回?”
“当然知道。”
“那你跟我说说有关颜回救赎鲁国战俘的故事。”
“大王这个故事人人皆知,何必在讲呢,”张孟谈知道赵王的意思,所以故意不说。
赵王见张孟谈不说,转身问身边的侍卫周星:“周星,给丞相讲讲这个故事。”
“是,大王。丞相容在下班门弄斧,大家都知道当今诸侯国都有一个惯例,在战争中,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前些年,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鲁国官府报销赎金,而且还可以领赏。但是有一次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他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此事传到了他老师孔子的耳朵里,孔子非常生气,当面训斥颜回:“你以为你做了好事,是义举,其实你这个愚蠢的举动将是鲁国战俘的恶梦,将会害死很多鲁国的俘虏,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赎他们了。
颜回被孔子骂得不得要领,心想我做了好事,竟然被老师批评,我到底哪儿错了。
孔子说,你很富有,能有大量的钱赎奴隶,可以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的时候人们肯定会拿他们跟你作比较,他们会被瞧不起;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所以只好不去管闲事了,你想想你是在做好事呢,还是在作恶事呢!颜回立马明白了师傅的意思,屁颠屁颠的马上跑去报销领赏了。”
周星在讲述的时候,赵王一直看着张孟谈,张孟谈呢,装作什么都不懂的静静的听着,也不去看赵王。
周星讲完之后,赵王问:“丞相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
“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啊,周星,你来说说?”
“意思是做了好事应该有报偿。这是人人尽知的道理啊。”周星直率的回答道。
“说得好。丞相,连圣人都说做了好事要报仇,你为赵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我还没有册封你,报答你,你这就要离开赵国,难道不是断送了读书人想为官做宰,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奖赏吗?”
“大王你的苦心为臣明白,但是你想的是怎么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之道,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臣子鲜有终者,如今在赵国丞相的名声已经对大王构成了压力,所以丞相必须离开,而且归隐山林也满足了也是我平时志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隐者,这不是一举两的事吗?”
“丞相,此言差矣,我听说辅佐君主的人,才能名声显赫;功劳多的人,才能身价高;对国家大事负责的,才能委以重任;自己忠义诚实,才能使众人信服。你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要辞职呢?赵国有今天,丞相功不可没,赵国刚刚好转,丞相怎么可以轻言离去呢,我还没有完成平生的霸业,丞相怎么可以轻言现在离开呢?”
“主公,您已经给予了我最好的东西,就是对我的知遇之恩,让我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平生的愿望,如今臣的声名显赫,权力很大,而且众人顺服,所以臣才希望舍弃功名,丢掉权势,离开这里。”
“难道本王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君王吗,我们共同治理赵国难道不好吗?”赵襄子几乎要恳求张孟谈留下来了。
“功成名就就应该激流勇退,留恋功名迟早会身败名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您即使不同意我辞职,我也不可能再帮您办事了”张孟谈坚决的拒绝了赵襄子的挽留。
赵襄子一听,张孟谈去意已决,长叹一声:“也罢,人各有志,我身为君主也不能一直让你为我做事,耽误你的平生愿望。”
“那好吧,你走之前我要给你封地,可以让你和家人在封地衣食无忧,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谢主公,不过,我不打算领取任何奖赏,因为隐居之人就得靠自己的双手生活,那样才能真正的体念到自然山水田园的乐趣。”
“好吧,本王准了,但是你去了哪里,乃能告诉我吗,我有事才能随时可以找到丞相你啊。”
“主公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让你找到我。”
“我相信丞相能够做得到。什么时候动身,我去送送你。”
“明日就走,但是我有最后一个请求,我这一走,不希望朝中大臣们知道,不然我就走不了了,所以主公你也不要送。而且还得替我保守秘密。”
“也好,丞相多保重。”
“主公也多保重,臣去也。”
张孟谈一转身走出了大殿,赵襄子顿时泪流满面,他不舍得丞相的离去,张孟谈跟了他这么多年,今天说走就走,也不让去送,以后不知道何年才能再见,或许永远不能再见;虽然不舍,但是赵襄子也知道,丞相如今在大臣们心中的威望至高,一点不逊色与对他的崇拜,那么丞相在,他的威望就将大打折扣,那么他的江山也就觉得不稳,所以他看着张孟谈出殿的身影,不禁纠结矛盾,喜忧参半。
而张孟谈回家去之后,不等天亮,收拾好行装,
;
张孟谈这天很早就回家去了。他的妻子见他早早地忙完公务回家,很是惊奇,忙上前问道:“夫君今天为何这么早就回转家来?”
“夫人啦,你难道不希望我以后天天在家陪着你吗?”张孟谈笑着对妻子说道。
“天天陪我我可不敢奢求,只要能有空想到家,我已经很自足了。”
“夫人,我不是开玩笑的,我想了很久,一直想告诉你,今天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要辞去赵国的丞相一职,带着你和孩子们离开郢都,从此过上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张孟谈伸了伸懒腰,“这些年我太累了,以后终于可以清闲下来了。”
他的妻子瞪大眼睛好一阵端详,走到他面前,整理了一下张孟谈的衣领,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你的名声和地位已经威胁到了赵王,所以你这么做是对的,俗话说得‘一山难容二虎’,为了赵国,因为为了我们的家,我支持你的做法。”
“夫人啊,你真不愧是我张孟谈的女人,知我者,夫人也,有妇如此,夫复何求。”张孟谈伸出大拇指,赞叹了一番。
“只是我们是不是的跟孩子们商量商量,毕竟他们也大了。尤其是荆飞这孩子,毕竟不是我亲生,而且他刚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一走,又得靠自己的双手劳动了。”夫人有点担心的说道。
“夫人说的是,不过你不用担心。荆飞这孩子还是听懂事的,只要晓之以理,他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决定的。”
“好的,我们今晚一起跟孩子们商量此事,越快动身越好,夜长梦多,早走为妙。”
“夫人真是为夫的知己也。”
是夜,张孟谈和夫人召集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商议此事,先是夫人把张孟谈的决定讲给了三个儿子听,大儿子荆飞一听,非常吃惊,他刚进城没过几天好日子,本想着父亲在朝廷做丞相,自己可以跟随父亲好好学习为官之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都城,去过乡下人的日子,他倒也不是贪图城市的安逸的生活,只是没想到父亲还能有这样的决定,于是他说道:“父亲,咱们不走不行吗?”
张孟谈说:“荆飞,我给你个选择,如果离开,我们全家可以在一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是可能不能锦衣玉食,可能会是组茶淡饭;如果不离开都城,你父亲很可能性命不保,而且可能还会连累你们,要么没官,要么殒命,那么我们全家有可能朝不保夕,那你来选择,你该怎么走?”
“荣华富贵算得了什么。跟父亲和家人的性命相比,微不足道,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父亲,才和母亲弟弟团圆,我可不想我们家人受到一点点的伤害,粗茶淡饭就挺好,我要饭吃的那会儿,粗茶淡饭都吃不上呢,不过父亲我有一个请求,明天给我一天时间,我要去见一个人,不见他我是不能走的。”
“对了,荆飞你要去见的这个人就是那个山人吧。”
“这个,父亲不瞒您说,是的。”
“我一直没有问起你跟那个山人什么关系,他应该是你的师傅吧。”
“本来我答应师傅,跟任何人都不能提起他,但是如今父亲您不再做官,告诉你也无妨,但是你不能跟别人提起他。”
“不过那个师傅很是奇怪,他是不是秦家大院的大少爷,叫秦镇。”
“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不肯说他的名字,而且常常自己一个人发呆,念叨就是你说的那个秦镇的那个人,我也问过他们什么关系,但是他说他们只是朋友关系,好像那个秦镇死前告诉了他的事情,好像是说他是一个逃出都城的逃犯,全城都在暗中搜谱他,他说他的战友们全都被活埋了,就因为他提前预感到了事情的危险,所以才开小差提前藏起来了,所以他没有死,可是逃出来后,还是死了,因为他偷偷地回家去过。说是家人都没有了。家里只有荒凉一片,于是抑郁成疾,不久就死了。而我师傅同情他的遭遇,把他埋了。也一直住在山上没有下过山。父亲也知道,直到你们来了晋阳,他才下了山。之后的事父亲你也知道了。”
“那你怎么认识他的呢?”
“我这边是为了找你报仇,一天来到了山下,天很冷,我又饥又渴,看到山中有间茅屋,所以就去讨要东西吃,我师父心善,就收留了我。当我告诉他我要去找父亲,名字叫张孟谈,他就告诉我说,你别着急,我能帮你找到父亲,而且还能帮我报仇。我就听信了他的话,就有了后来的刺杀父亲。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师傅为什么要下山帮你们?”
“其实我已经明白了,他是为了晋阳的百姓,所以去秦家大院找地图挽救晋阳的百姓,但是为了死去的好友,他又想报复官府,于是借你来刺杀我。因为我是他最应该恨的人,因为董丞相和尹铎已经不在世了。”
“原来师傅帮我不只是为了帮我找到父亲,还有别的目的。”
“不过看得出来,你师傅是一个有情有义,有仇必报的侠义之士,你走之前去看看他也是应该的,不过早去早回,在酉时之前必须回来,因为我们打算明晚动身离开都城。”
“嗨,一定听从父亲的教诲。”
二儿子和小儿子一听也都明白了父母这样决定的理由,虽然不舍得从小长大的地方和朋友,但是和父母家人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况且他们一向佩服的父亲都这样的毅然决然的要离开,绝对是迫不得已的决定,所以也都点头同意。
于是第二天张孟谈便去见赵襄子,赵襄子当时正在用智瑶的头颅喝酒,喝得正酣畅,侍卫禀报:“大王,丞相求见。”
赵襄子一听,举起壶喝了一口说道:“这时候丞相见我能有何事,让他进来。”
张孟谈进殿一看,赵襄子还在对着那头颅喝酒,不禁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大王心中的仇恨真是难以化解,这是一个复仇心很重的君主,若果我再不离开,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不由得头上冒冷汗。
张孟谈紧走几步,对赵王深施一礼,然后,毕恭毕敬的说道“主公,我是向你辞行的。”
“辞行,丞相,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请假游历吗?”赵襄子一脸的不解,以为张孟谈要请假出去游历名山大川,便有此问。
“是的,不过我要请长假,以后再也不在朝廷为官了,我出山就是为了辅佐主公,成就赵国的大业,如今赵国已经根基稳固,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再也无心天下大事,所以呢,只一心想着今后开始过自己想要的隐居生活,带着妻子儿女远离朝廷,隐居上林,过我一心想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田园牧歌的生活。”
“丞相别急,你先给我讲个故事再说归隐的事。”赵襄子心想,赵国刚刚平定,还有韩魏威胁着赵国,他怎么能走呢。
“大王,孟谈洗耳恭听。”
“丞相肯定也知道孔子的学生颜回?”
“当然知道。”
“那你跟我说说有关颜回救赎鲁国战俘的故事。”
“大王这个故事人人皆知,何必在讲呢,”张孟谈知道赵王的意思,所以故意不说。
赵王见张孟谈不说,转身问身边的侍卫周星:“周星,给丞相讲讲这个故事。”
“是,大王。丞相容在下班门弄斧,大家都知道当今诸侯国都有一个惯例,在战争中,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前些年,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鲁国官府报销赎金,而且还可以领赏。但是有一次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他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此事传到了他老师孔子的耳朵里,孔子非常生气,当面训斥颜回:“你以为你做了好事,是义举,其实你这个愚蠢的举动将是鲁国战俘的恶梦,将会害死很多鲁国的俘虏,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赎他们了。
颜回被孔子骂得不得要领,心想我做了好事,竟然被老师批评,我到底哪儿错了。
孔子说,你很富有,能有大量的钱赎奴隶,可以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的时候人们肯定会拿他们跟你作比较,他们会被瞧不起;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所以只好不去管闲事了,你想想你是在做好事呢,还是在作恶事呢!颜回立马明白了师傅的意思,屁颠屁颠的马上跑去报销领赏了。”
周星在讲述的时候,赵王一直看着张孟谈,张孟谈呢,装作什么都不懂的静静的听着,也不去看赵王。
周星讲完之后,赵王问:“丞相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
“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啊,周星,你来说说?”
“意思是做了好事应该有报偿。这是人人尽知的道理啊。”周星直率的回答道。
“说得好。丞相,连圣人都说做了好事要报仇,你为赵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我还没有册封你,报答你,你这就要离开赵国,难道不是断送了读书人想为官做宰,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奖赏吗?”
“大王你的苦心为臣明白,但是你想的是怎么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之道,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臣子鲜有终者,如今在赵国丞相的名声已经对大王构成了压力,所以丞相必须离开,而且归隐山林也满足了也是我平时志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隐者,这不是一举两的事吗?”
“丞相,此言差矣,我听说辅佐君主的人,才能名声显赫;功劳多的人,才能身价高;对国家大事负责的,才能委以重任;自己忠义诚实,才能使众人信服。你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要辞职呢?赵国有今天,丞相功不可没,赵国刚刚好转,丞相怎么可以轻言离去呢,我还没有完成平生的霸业,丞相怎么可以轻言现在离开呢?”
“主公,您已经给予了我最好的东西,就是对我的知遇之恩,让我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平生的愿望,如今臣的声名显赫,权力很大,而且众人顺服,所以臣才希望舍弃功名,丢掉权势,离开这里。”
“难道本王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君王吗,我们共同治理赵国难道不好吗?”赵襄子几乎要恳求张孟谈留下来了。
“功成名就就应该激流勇退,留恋功名迟早会身败名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您即使不同意我辞职,我也不可能再帮您办事了”张孟谈坚决的拒绝了赵襄子的挽留。
赵襄子一听,张孟谈去意已决,长叹一声:“也罢,人各有志,我身为君主也不能一直让你为我做事,耽误你的平生愿望。”
“那好吧,你走之前我要给你封地,可以让你和家人在封地衣食无忧,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谢主公,不过,我不打算领取任何奖赏,因为隐居之人就得靠自己的双手生活,那样才能真正的体念到自然山水田园的乐趣。”
“好吧,本王准了,但是你去了哪里,乃能告诉我吗,我有事才能随时可以找到丞相你啊。”
“主公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让你找到我。”
“我相信丞相能够做得到。什么时候动身,我去送送你。”
“明日就走,但是我有最后一个请求,我这一走,不希望朝中大臣们知道,不然我就走不了了,所以主公你也不要送。而且还得替我保守秘密。”
“也好,丞相多保重。”
“主公也多保重,臣去也。”
张孟谈一转身走出了大殿,赵襄子顿时泪流满面,他不舍得丞相的离去,张孟谈跟了他这么多年,今天说走就走,也不让去送,以后不知道何年才能再见,或许永远不能再见;虽然不舍,但是赵襄子也知道,丞相如今在大臣们心中的威望至高,一点不逊色与对他的崇拜,那么丞相在,他的威望就将大打折扣,那么他的江山也就觉得不稳,所以他看着张孟谈出殿的身影,不禁纠结矛盾,喜忧参半。
而张孟谈回家去之后,不等天亮,收拾好行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