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爷爷的棋道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这是李浩离开爷爷家最深刻的感受。
李浩的爷爷李文军自幼命途多舛,李文军父母都是给地主做长工的。他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常年住在地主家的一个破草棚里。
战乱年代的人都不长寿,李文军的父母因操劳过度,在李文军几岁的时候离世。在失去父母,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到处流浪做了几年的小乞丐。仗着几分机灵劲到也没被摧残得活不下去,只是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罢了。
直到李文军17岁时,一次红军经过他所乞讨的地方时,他抓住机会跟着部队走,死活赖着,最后一个排长看他机灵便把他招进部队。其实李文军最初进部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填饱肚子打鬼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所以最初李文军参军的目的并没有那么高尚,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直到仗打多了,见识到了日本军人的残忍后,才在思想上升华,秉持着和绝大数军人一样的理念,那就是把鬼子赶回家。
伴随着两军交战中战友一个个死去,李文军对于日本鬼子的仇恨越发的深厚。彼时李文军已经是一团之长,在一次战斗中,他最亲密的战友政委廖文华在敌军的一次夜袭中被射杀,英勇就义。面临日军,李文军终于发狠了,率领所属团部军队打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战,在已获胜,敌方两个团投降的情况下,下令杀俘,一个不留。
而这与我军优待日军俘虏的命令相违背,所以最后李文军被做降级转后勤工作处理,而李文军对于处分也闷闷不乐,在战胜后选择了退伍。在李明远从政的道路上也没提供任何帮助,说是老顽固也不为过。
————分——————割——————线——————
李浩见到爷爷奶奶的时候,爷爷奶奶没有像往常一样与他话家常。而是摆开棋局,示意李浩与他下棋。李浩的奶奶素不喜言语,李浩给奶奶打了个招呼后就不再说话。
第一局,李浩大开大合,红棋执先手,跳马进边兵。攻势凌厉,节奏迅速。李浩爷爷跳双马,上士相,以不变应万变。尽管李浩攻势犀利,然则还是李文军老辣,消弭李浩攻势于无形最终和棋。
第二局,轮到李浩执黑棋,李文军先手走过宫炮,走宫炮的开局定式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攻守咸宜。李浩以走中炮应之,这是一种较为平淡的应手。……棋至中盘,伴随棋局展开,李文军将兵力集中与一侧,形成了双车一马双炮的强大火力,棋局展开,李文军稳健的推进,攻势虽缓慢但持久。李浩还是太年轻,一着失误,满盘皆输。
第三局,李文军让李浩执红,不过明显李浩的棋力不如李文军,但最后李文军却下了盘和棋,这让李浩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反正是亲爷爷,不懂就问呗。
李文军用茶盖碰了两下茶碗,李浩看着爷爷高耸的颧骨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尽管已年至古稀,三盘棋后却丝毫不减疲态。
吹了吹气,待水面茶叶散开,李文军轻啜一口道:“你爸妈电话里面告诉了我你的想法。我不懂商业上的事,我只懂兵法。人生如棋,棋如人生,象棋由兵家演变而来,不止可以用在战场上,所以我才想和你下下棋,看看你有多大的长进。”
李浩若有所悟道:“所以您是想通过棋局来看我的格局,应变。”
李文军摇头道:“你说的大部分都对,不过不全是这些,这些东西我相信你都懂,我最主要考量的是舍弃。”
李浩道:“舍弃?有舍方有得么?”
李文军欣慰的点头道:“不错,不要紧紧盯着眼前的几步棋,有时为了全局的胜利,牺牲局部的利益也在所不惜。牺牲的棋子,就像是陷阱里的诱饵,又像是壁虎断掉的尾巴……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浩若有所悟道:“猎人抛出诱饵才能引出猎物,断掉被天敌咬住的尾巴,壁虎才能求生,把自己的退路堵死才有出路,爷爷你真厉害。”
李文军颔首道:“孺子可教。”
李浩又问道:“那爷爷我最后还有点不明白,最后您为什么明明可以赢,去下了盘和棋呢?”
李文军得意的道:“你的格局还是需要提升啊,我是想告诉你,上升到更高层面来看。第一,能赢局部,不一定代表你能赢全部。这是更高层次的舍弃。第二,能够走成和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掌控能力。有时候引而不发才是最吓人的,比如我们打仗的时候,战役我们或许胜利了,但是却输掉了战略。一场战役僵持下去可以拖延限制敌方的力量在可控范围内,战略比战役更重要。第三,三局棋,我一胜一和,第三局我和了,总的来说也算我赢了。”
李浩心道:“老爷子,第三局您装的真是一手好B,真是一个老顽童,佩服佩服。不过说的到也真是,伊拉克这个泥潭不就把美帝拖得够呛嘛。”当然李浩嘴上不是这样说的,而是换了一种口气:“爷爷您真是算无遗策,那咱们家里那事您看可以不。”
李文军被孙子的马屁拍的舒爽:“棋品如人品,浩子你今天棋下得不错,看来下一辈们还是要看你才行,你爸你叔叔他们是没指望了。”
李浩闻弦知雅意:“得了,老爷子,您就看好吧。孙子以后一定给您盖个大房子,让您二老过得服服帖帖的。”
李文军像赶苍蝇似得挥手道:“好了,别拍马屁了,这事我同意了。快回去吧,就不留你了。”
目送着李浩走出门去,李文军再也不复老顽童模样,转而对一旁没出声的老伴道:“秀芳,你看李浩怎么样。”
李浩奶奶道:“本想让咱们家安安静静的过下去,所以一直压着明远的仕途,看来我们的孙子不是一般人啊,走商道也好。有些东西,我们也该动动了。”然后两人沉默不语。
李浩的爷爷李文军自幼命途多舛,李文军父母都是给地主做长工的。他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常年住在地主家的一个破草棚里。
战乱年代的人都不长寿,李文军的父母因操劳过度,在李文军几岁的时候离世。在失去父母,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到处流浪做了几年的小乞丐。仗着几分机灵劲到也没被摧残得活不下去,只是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罢了。
直到李文军17岁时,一次红军经过他所乞讨的地方时,他抓住机会跟着部队走,死活赖着,最后一个排长看他机灵便把他招进部队。其实李文军最初进部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填饱肚子打鬼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所以最初李文军参军的目的并没有那么高尚,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直到仗打多了,见识到了日本军人的残忍后,才在思想上升华,秉持着和绝大数军人一样的理念,那就是把鬼子赶回家。
伴随着两军交战中战友一个个死去,李文军对于日本鬼子的仇恨越发的深厚。彼时李文军已经是一团之长,在一次战斗中,他最亲密的战友政委廖文华在敌军的一次夜袭中被射杀,英勇就义。面临日军,李文军终于发狠了,率领所属团部军队打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战,在已获胜,敌方两个团投降的情况下,下令杀俘,一个不留。
而这与我军优待日军俘虏的命令相违背,所以最后李文军被做降级转后勤工作处理,而李文军对于处分也闷闷不乐,在战胜后选择了退伍。在李明远从政的道路上也没提供任何帮助,说是老顽固也不为过。
————分——————割——————线——————
李浩见到爷爷奶奶的时候,爷爷奶奶没有像往常一样与他话家常。而是摆开棋局,示意李浩与他下棋。李浩的奶奶素不喜言语,李浩给奶奶打了个招呼后就不再说话。
第一局,李浩大开大合,红棋执先手,跳马进边兵。攻势凌厉,节奏迅速。李浩爷爷跳双马,上士相,以不变应万变。尽管李浩攻势犀利,然则还是李文军老辣,消弭李浩攻势于无形最终和棋。
第二局,轮到李浩执黑棋,李文军先手走过宫炮,走宫炮的开局定式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攻守咸宜。李浩以走中炮应之,这是一种较为平淡的应手。……棋至中盘,伴随棋局展开,李文军将兵力集中与一侧,形成了双车一马双炮的强大火力,棋局展开,李文军稳健的推进,攻势虽缓慢但持久。李浩还是太年轻,一着失误,满盘皆输。
第三局,李文军让李浩执红,不过明显李浩的棋力不如李文军,但最后李文军却下了盘和棋,这让李浩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反正是亲爷爷,不懂就问呗。
李文军用茶盖碰了两下茶碗,李浩看着爷爷高耸的颧骨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尽管已年至古稀,三盘棋后却丝毫不减疲态。
吹了吹气,待水面茶叶散开,李文军轻啜一口道:“你爸妈电话里面告诉了我你的想法。我不懂商业上的事,我只懂兵法。人生如棋,棋如人生,象棋由兵家演变而来,不止可以用在战场上,所以我才想和你下下棋,看看你有多大的长进。”
李浩若有所悟道:“所以您是想通过棋局来看我的格局,应变。”
李文军摇头道:“你说的大部分都对,不过不全是这些,这些东西我相信你都懂,我最主要考量的是舍弃。”
李浩道:“舍弃?有舍方有得么?”
李文军欣慰的点头道:“不错,不要紧紧盯着眼前的几步棋,有时为了全局的胜利,牺牲局部的利益也在所不惜。牺牲的棋子,就像是陷阱里的诱饵,又像是壁虎断掉的尾巴……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浩若有所悟道:“猎人抛出诱饵才能引出猎物,断掉被天敌咬住的尾巴,壁虎才能求生,把自己的退路堵死才有出路,爷爷你真厉害。”
李文军颔首道:“孺子可教。”
李浩又问道:“那爷爷我最后还有点不明白,最后您为什么明明可以赢,去下了盘和棋呢?”
李文军得意的道:“你的格局还是需要提升啊,我是想告诉你,上升到更高层面来看。第一,能赢局部,不一定代表你能赢全部。这是更高层次的舍弃。第二,能够走成和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掌控能力。有时候引而不发才是最吓人的,比如我们打仗的时候,战役我们或许胜利了,但是却输掉了战略。一场战役僵持下去可以拖延限制敌方的力量在可控范围内,战略比战役更重要。第三,三局棋,我一胜一和,第三局我和了,总的来说也算我赢了。”
李浩心道:“老爷子,第三局您装的真是一手好B,真是一个老顽童,佩服佩服。不过说的到也真是,伊拉克这个泥潭不就把美帝拖得够呛嘛。”当然李浩嘴上不是这样说的,而是换了一种口气:“爷爷您真是算无遗策,那咱们家里那事您看可以不。”
李文军被孙子的马屁拍的舒爽:“棋品如人品,浩子你今天棋下得不错,看来下一辈们还是要看你才行,你爸你叔叔他们是没指望了。”
李浩闻弦知雅意:“得了,老爷子,您就看好吧。孙子以后一定给您盖个大房子,让您二老过得服服帖帖的。”
李文军像赶苍蝇似得挥手道:“好了,别拍马屁了,这事我同意了。快回去吧,就不留你了。”
目送着李浩走出门去,李文军再也不复老顽童模样,转而对一旁没出声的老伴道:“秀芳,你看李浩怎么样。”
李浩奶奶道:“本想让咱们家安安静静的过下去,所以一直压着明远的仕途,看来我们的孙子不是一般人啊,走商道也好。有些东西,我们也该动动了。”然后两人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