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27 走上讲台
相聚是幸福的,等待也是幸福,我愿意在这样的幸福里度过,望你能卸下包袱,创造机遇,共同迎接我们的幸福。
下面还有很多,田川一遍一遍地看着,最后,他慢慢地把信纸叠起来,又轻轻地装回信封,把开口也叠好,放在了抽屉的最里面,他坐在那里沉思良久,还是决定不给她回信了,因为回信就是藕断丝连。他不想藕断丝连。
他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绝情,他觉得不是绝情,以他现在的情况要和刘葳蕤继续处下去,只能给她增加负担,即便她愿意了,她的父母也不会愿意,她的父母是脆弱的,因为她前面有两个哥哥,都在工厂的一次事故中殉职了,她是父母的唯一亲人,老人再经不起任何打击,一个省委宣传部的干部搞一个县城的老师做对象,如果不是本人,谁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何况是老年人,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理解年轻人感情的老年人,所以他决不能给刘葳蕤增加苦恼,如果他淡漠她了,时间长了,她也能改变主意。
有的时候一个人咀嚼痛苦是最痛苦的,如果能把自己的痛苦说出来可能还好受些,可是和谁说,没有人可以倾听。
他就一个人从那坐着,直到下自习的铃声已经打响,他才慢慢地走出了办公室。
学生正式上课了,考纲没有到,一年级的参考书也没有到,按照孙主任和大家商量的结果,三年级的阅读课文不讲了,一年级只讲课文不做习题。其实作为一年级来说,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课文和习题也是连着的,不做习题,课文也讲不好,但田川表面服从了,实际上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了。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当然他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命运还没有给他带来过任何惩罚,所以他的决定都是对当前考虑充分而对后果预料不足。
他觉得老师的权利也是挺大的,进了教室那四十多人就听他的了,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教导主任是鞭长莫及的,怪不得党的早期领导人多是大学教授,因为大学教授传播真理很方便,这个道理他今天才感觉到。
他第一次走进他的班级,先来一个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田川,是你们的语文任课老师,四年前我也是从一高中走出去的,所以我们即是师生也是校友,我毕业于北方大学新闻系,希望三年以后我们班有人考上北方大学,那我们就是校友——师生——校友。”
他的开场白把学生都逗乐了,同时也有一点吁吁的声音,他们没想到他们的老师会毕业于这么好的学校。
“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我们今年所使用的教材是滨江省新启用的高一语文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差别很大,有三分之二的课文是新的,而这套教材现在还没有配套的参考书,也就是说,在我讲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指定的参考材料,完全是凭我个人的理解,这样免不了有讲错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要加强研究和沟通,集我们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把这本书学好,这本书不是永久没有参考资料,而是参考资料出版的比较晚,现在还没有发行,我想,用不了多久,这本参考书就会发行的,等参考书到了,我们再回过头来把我们学过的东西和参考书对照一下,有错的地方我们再纠正过来,这样我可能丢点面子,但我不怕,我也想通过这一段的教学来验证一下,我胜任不胜任做你们的老师,但我相信我会胜任的,我也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如果你们不认真也就不好判断我是不是胜任了。好,下面开始讲课。”
这一段话把大家的胃口全吊起来了,他们都希望快一点听到他们的老师在没有参考书的情况下是怎么给他们上课的,又是怎样带他们作作业的。
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老师们那忙碌的身影和学生那无形的脚步中悄悄地传递一种信息,有人说现在一年级的六个班教学进度不一样,一年一和一年二的语文课讲地慢,而其他的四个班讲得快,而在讲法上就更不一样了,一年一一年二作习题,其他四个班都不作习题。还有一种议论,那就是田川老师上的课非常好,一堂课一个变化,一堂课一种新意,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不仅是课文教学有所不同,作文教学也有所不同,一年一一年二的第一个作文是《我的家乡》,其余四个班的第一个作文是《一件新鲜事》,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在一年部,田川是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宋老师和汪微是合作教学。
《我的家乡》收获甚大,两个班九十名学生,写出了三十多篇美丽的家乡故事,这超出了田川的想像,他觉得就凭邑县这个地方,一个唐宋以前的蛮夷之地,既非孔孟之故乡,又非屈原故里,既非物华天宝,也非人杰地灵,会有什么故事啊,他之所以要布置这个题目,就是想要增进一下大家对邑水的了解,大家来自各个乡镇,可能对自己所在的村屯,所在的乡镇比较了解,但对别的村屯,别的乡镇就不一定了解了,所谓隔道不下雨,十里不同俗,就是他田川,对邑水的各个乡镇也不是很了解,邑县有三十个乡镇,但他知道的乡镇只有五六个,去过的乡镇只有两三个,而班级的学生遍布全县的各个乡镇,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了解邑县的机会啊,而对学生而言,写家乡的故事也会叫他们有亲切感,有话可说。所以这第一次作文,与其说是练习写作不如说是增长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对家乡的了解,是最起码的知识,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特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长无不打上家乡的烙印。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下面还有很多,田川一遍一遍地看着,最后,他慢慢地把信纸叠起来,又轻轻地装回信封,把开口也叠好,放在了抽屉的最里面,他坐在那里沉思良久,还是决定不给她回信了,因为回信就是藕断丝连。他不想藕断丝连。
他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绝情,他觉得不是绝情,以他现在的情况要和刘葳蕤继续处下去,只能给她增加负担,即便她愿意了,她的父母也不会愿意,她的父母是脆弱的,因为她前面有两个哥哥,都在工厂的一次事故中殉职了,她是父母的唯一亲人,老人再经不起任何打击,一个省委宣传部的干部搞一个县城的老师做对象,如果不是本人,谁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何况是老年人,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理解年轻人感情的老年人,所以他决不能给刘葳蕤增加苦恼,如果他淡漠她了,时间长了,她也能改变主意。
有的时候一个人咀嚼痛苦是最痛苦的,如果能把自己的痛苦说出来可能还好受些,可是和谁说,没有人可以倾听。
他就一个人从那坐着,直到下自习的铃声已经打响,他才慢慢地走出了办公室。
学生正式上课了,考纲没有到,一年级的参考书也没有到,按照孙主任和大家商量的结果,三年级的阅读课文不讲了,一年级只讲课文不做习题。其实作为一年级来说,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课文和习题也是连着的,不做习题,课文也讲不好,但田川表面服从了,实际上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了。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当然他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命运还没有给他带来过任何惩罚,所以他的决定都是对当前考虑充分而对后果预料不足。
他觉得老师的权利也是挺大的,进了教室那四十多人就听他的了,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教导主任是鞭长莫及的,怪不得党的早期领导人多是大学教授,因为大学教授传播真理很方便,这个道理他今天才感觉到。
他第一次走进他的班级,先来一个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田川,是你们的语文任课老师,四年前我也是从一高中走出去的,所以我们即是师生也是校友,我毕业于北方大学新闻系,希望三年以后我们班有人考上北方大学,那我们就是校友——师生——校友。”
他的开场白把学生都逗乐了,同时也有一点吁吁的声音,他们没想到他们的老师会毕业于这么好的学校。
“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我们今年所使用的教材是滨江省新启用的高一语文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差别很大,有三分之二的课文是新的,而这套教材现在还没有配套的参考书,也就是说,在我讲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指定的参考材料,完全是凭我个人的理解,这样免不了有讲错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要加强研究和沟通,集我们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把这本书学好,这本书不是永久没有参考资料,而是参考资料出版的比较晚,现在还没有发行,我想,用不了多久,这本参考书就会发行的,等参考书到了,我们再回过头来把我们学过的东西和参考书对照一下,有错的地方我们再纠正过来,这样我可能丢点面子,但我不怕,我也想通过这一段的教学来验证一下,我胜任不胜任做你们的老师,但我相信我会胜任的,我也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如果你们不认真也就不好判断我是不是胜任了。好,下面开始讲课。”
这一段话把大家的胃口全吊起来了,他们都希望快一点听到他们的老师在没有参考书的情况下是怎么给他们上课的,又是怎样带他们作作业的。
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老师们那忙碌的身影和学生那无形的脚步中悄悄地传递一种信息,有人说现在一年级的六个班教学进度不一样,一年一和一年二的语文课讲地慢,而其他的四个班讲得快,而在讲法上就更不一样了,一年一一年二作习题,其他四个班都不作习题。还有一种议论,那就是田川老师上的课非常好,一堂课一个变化,一堂课一种新意,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不仅是课文教学有所不同,作文教学也有所不同,一年一一年二的第一个作文是《我的家乡》,其余四个班的第一个作文是《一件新鲜事》,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在一年部,田川是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宋老师和汪微是合作教学。
《我的家乡》收获甚大,两个班九十名学生,写出了三十多篇美丽的家乡故事,这超出了田川的想像,他觉得就凭邑县这个地方,一个唐宋以前的蛮夷之地,既非孔孟之故乡,又非屈原故里,既非物华天宝,也非人杰地灵,会有什么故事啊,他之所以要布置这个题目,就是想要增进一下大家对邑水的了解,大家来自各个乡镇,可能对自己所在的村屯,所在的乡镇比较了解,但对别的村屯,别的乡镇就不一定了解了,所谓隔道不下雨,十里不同俗,就是他田川,对邑水的各个乡镇也不是很了解,邑县有三十个乡镇,但他知道的乡镇只有五六个,去过的乡镇只有两三个,而班级的学生遍布全县的各个乡镇,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了解邑县的机会啊,而对学生而言,写家乡的故事也会叫他们有亲切感,有话可说。所以这第一次作文,与其说是练习写作不如说是增长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对家乡的了解,是最起码的知识,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特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长无不打上家乡的烙印。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