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覆舟之水
此刻的宋王正沉溺于天下太平的幻想之中,军备松弛,对于楚国更是毫无防备之意,泾水天险不过一样摆设,楚国此刻伐宋,当应速渡泾水,趁其不备,攻其不备,只要楚军踏上宋国国境,宋国亡矣。
但是宋毅却好似偏偏要反其道而行,行至泾水江畔,非但不急着渡江,反倒停了下来,亲笔拟写战书一封,派人送于宋王,将自己领兵欲取宋国一事说的明白,还告诫宋王厉兵秣马,千万守好宋国,待其来取。
俗语云先下手为强,兵家更是有言兵贵神速,行军作战一事本就讲究抢占先机,才能用兵如诡,让人捉摸不透,若是事事都放在明面上,提前告知对方,那岂不是反受其制。
但现在宋毅却如此大方的将先机反送给宋王,任其布防准备,如此作为让人摸不着头脑,此举传至楚国朝堂,自然也是一片哗然,凡是稍懂用兵一事的人,所言都是反对之声,更是有人当廷指责宋毅用心,延误战机,分明就是心向敌国,淮南降将,果真是三心二意。
满朝文武,罕见的同仇敌忾,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宋毅这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若是换作他人,此刻恐怕早已经被调回问罪,至于伐宋前线,则是再换一位主帅,反正也还未出征,算不得临阵换将,不过楚国朝堂之上的种种言语,却连一个字都没有传进宋毅耳中。
而朝臣之中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也很快便闭嘴不言,群臣激愤,都无法动摇宋毅丝毫,很明显,其背后有人在极力维护,文臣之首令尹徐启,武将之首上将军荣翟,以及群臣之主楚王熊绎,在维护宋毅的,三人之中起码占据其二。
而且很有可能是三人一心,毕竟直至此时,三人之间还未曾有过不和之事,有此三人站在背后,即便是楚国的天塌下来,宋毅也能安然引兵伐宋,而全无后顾之忧,当然,虽然在这三人的力压之下,宋毅不曾听到半点风言风语,不过想必宋毅心中还是能够猜测的到的。
但宋毅却仍旧没有渡过泾水,他定下的一月之期,自其赶至泾水江畔时算起,已经过去了三日,宋毅却仍旧毫无动身的意思,这三日的时间,他除了派出一队人马渡江为宋王送去战书外,其余的也便就写了一封书信,只是不知是寄与何人。
宋毅在泾水河畔闲庭信步,另一边的宋国却是炸开了锅,一封战书将宋王从太平梦中拉了出来,宋毅虽然在战书之中,好心提醒宋王要严防死守,可宋王到底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接到战书后所想到的不是布防,反而召集文武臣工,当廷商议究竟是何处惹恼了楚国,宋国当及时改正。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宋王可谓是将这句圣人教诲给做到极致了,满朝文武搜肠刮肚之下,还真就给他们想出了一个原因,原来是淮南国灭,有些人不愿做亡国之奴,又无力远徙,便就近逃到了燕北或是宋国。
宋国虽然在淮楚一战之中,对淮南倒戈一击,但对于这些外乡人却是任由其迁入国境,这些人中有些是商贾,有些是百姓,可不论身分如何,迁入宋境皆为宋民,宋王便能从他们身上榨出一滴滴油水来,介于这一层,宋王当然乐得看到这些亡国之人迁移到宋国境内。
而如今楚国毫无理由便举兵伐宋,宋王便将罪责都推到了这些亡国之人的身上,心疑正是收留了这些淮南的亡国之民,才让楚国误以为宋国是要与之作对,要知道,当日淮南国破之时,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淮南百姓之中,不乏有负隅顽抗的人,不少楚国士卒没有死于战场,反倒死在了这些平民百姓手中。
楚王吝惜麾下士卒,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凡有折损都要扼腕,如今自然是对那些淮南的愚民恼怒异常,宋王越发的肯定自己心中的想法,楚国此次发兵,定然不是真的想亡了宋国,只是对宋国收留淮人心生不满的敲打而已。
毕竟宋国与楚国才刚刚签订盟约,当日楚使来劝宋伐淮的言辞,至今宋王可都还记在心里,当然,若是宋国对这番敲打无动于衷,仍旧自行其事,那宋王也毫不怀疑,楚国真的会下重手将宋国城墙上的旗帜也给拔去。
所以宋王决定及时改过,弥补宋楚两国之间的关系,接连数道旨意飞出了宋国王殿,宋王的心又安稳了下来,自觉坐下的王位仍是一片太平,于是宋王又开始洋洋自得了起来。
一夜之间,对于淮人的搜捕,席卷了整个宋国,不仅调动了各地的驻守军队c探马鹰犬,挨家挨户的去搜捕捉拿,还同时有一封旨意下达,勒令全国百姓,凡有窝藏淮人者,全族与之同罪,或有邻里窝藏而知情不报者,周围十户共行连坐,有检举揭发者,可免一年赋税,可随人数累加,不设上限。
此令一出,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但也的确是成效斐然,宋国虽大,可迁入的淮人宛如夜间的萤火一般,再无处可以藏身,不多日,数以千计的淮人便被押入各地的牢狱之中,如同猪狗一般被圈养在一起,等候发落。
就在宋人以为此番举动,不过是淮人之难,随着淮人尽数下狱,也该平息的时候,王殿之中,却又有一道旨意传出,宋王也不知是从何处捕风捉影,又或者是听信了何人的谗言,竟指明宋国境内有淮人五万之数,一日不达此数目,搜捕便一日不停。
可举全国之力,一连搜捕了数日,押入牢狱之中的淮人,也不过两万,尚不达半数,百姓自危,大小的官员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命令层层下达,细分到人,几乎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定的数额,不捉拿到如此数量,难以交差。
于是搜捕之厉只能一日胜过一日,之前还能大抵盘问清楚,不致错抓,如今却已经是全然不管不顾,凡是稍有嫌疑,便直接捉拿,甚至只是曾与淮人接触,都直接下入狱中,或是有人举报,不论事情真假,也都一并抓了。
如今可真的是人人自危了,高高在上的宋王却对这些不敢不顾,他如今一心只想着早日凑过五万之数,好来平息楚国的怒火,王令一道接着一道,对淮人的搜捕,愈演愈烈,渐渐的也有一些官员c百姓,在这场不问青红皂白的搜捕之中,生出了异样的心思。
宋国尚书府,李老尚书已经年逾七旬,是宋国的三朝老臣,曾被喻为官场不老松的李尚书可如今却已经在家中闲赋了许久了,原因无他,李老尚书初入官场时就是出了名的骨鲠之臣,遇事刚正,从不知什么妄徇私情,照理说这样的性格本该是树敌无数,而李老尚书也的确是得罪了不少的人,之所以能够屹立三朝不倒,还要多亏了宋国的两位先王都是贤明之人,多有回护,才使得李老尚书没有死于小人的栽赃陷害之中。
但如今却是不比从前了,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宋王在还是王储的时候,就不喜欢这位总对他的私生活指手画脚的尚书,继承王位之后,更是在态度上直接把老尚书打入了冷宫,尚书一职早已形同虚设,满朝文武也都如同墙头之草一般,纷纷与李老尚书划清界限,生怕因为有所往来而引来宋王的不满。
唯一看不清局势的恐怕就仍只有李老尚书自己了吧,不顾家人的反对c劝阻,仍旧嫉恶如仇,仍旧刚正直言,也便仍旧如同一根刺一般,扎在一些人的心头。
近几日以来,原本老年犹壮的李老尚书,却好似一夜之间被身后的岁月给追上了一般,已如一点将熄的飘摇灯火,尽显老态。
李老尚书已经有数日没有合眼了,这几日以来,他已经不知写了多少封上言的折子,不知多少次要求面见宋王,而被拦在宫门之外,可李老尚书仍旧每日携着洒洒万言的奏章,在宫门之外跪立,可却连传令的宦者都不愿过多的理睬。
可李老尚书却浑然不觉,不是他不知实务,看不清形势,有些事情,他看得明白,却也不想明白,可有些事,有人不想明白,他却偏偏不能不明白,比如说这持续了月余的搜捕,动乱之下,藏有灭国之危啊,若是任由其愈演愈烈,恐怕国将不存,坐视国家危亡而不问,他自问做不到,所以他才如此执着。
天还未亮,李老尚书便整好朝服,如往日一般,去跪求宋王,可今日,李老尚书还未出府,府门便轰然洞开,执戟甲士鱼贯而入,数个时辰之后,整座尚书府中只剩下了一片狼藉。
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座王城,人们还未来得及议论纷纷,更为令人震惊的消息便从王殿之中传出,李老尚书涉嫌谋逆,整座尚书府,无论老少男女,系数被押解在天牢之中,听候发落。
至于原由,给出的解答竟是,尚书府中的一名家仆,祖上曾是淮南之人,李老尚书窝藏不报,其心可诛,任谁人老看,这套说辞,恐怕连小孩子都无法糊弄,不过就是欲加之罪而已。
但李老尚书却不是这场动乱之中的唯一受害者,这场不问青红皂白的搜捕已经进行了月余了,不仅没有丝毫的缓和之状,反而愈演愈烈,慢慢的这场以救国为名的搜捕便成了有心人手中的枪,反正搜捕不问缘由,不究真假,凡有举报,皆算作有罪,那与谁有仇有怨,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在朝为官的,便用此法来肃清政敌,相互构陷攻伐,为商做贾的,便拿来将竞争之人排挤出局,就连市井之间的平头百姓,也懂得在此时候,睚眦必报,便是路上被谁人瞪了一眼,都可让其身陷囹圄,自己还可飞黄腾达,岂不痛快?
而至于那些稍有良知,不愿冤枉无辜的,要么便是已经在牢狱之中,要么便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加入这也都一股浪潮之中,既然你欲让我亡,那我便先让你死,你死我活,不就是这番模样。
宋国上下早已经乱作一团,人心惶惶已经不足以来形容这番景象,但高高在上的宋王却是心情舒畅,原因无他,看着各地所报上来的名录,距离五万之数,不过就是些许的差距了,一想到可以用这五万淮人来平楚国之怒,保宋国之安,宋王心中便不由得洋洋自得,都说淮人善于商贾一道,那如此合算之事,想必那些淮人也会觉得值吧。
三日之后,李老尚书的罪名终于定了下来,叛国通敌,满门抄斩的大罪,不过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降罪的书文送到狱中的时候,接旨的人已经是一具尸骨,早已心力交瘁的老人,如何能够经得起牢狱的灾劫,更何况,在尚书府被查抄的那一刻,老人心中赖以支撑的东西便已经轰然倒塌,没有了这些,外人眼中顽固至极的李老尚书,也不过就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而已。
不过这样也好,不用像淮人一般,看着故国不复,作那一个空有家仇国恨的亡国之人,那样对于李老尚书而言恐怕才是最为悲痛之事,更甚于身死啊。
对于一个犯有叛国之罪的罪臣,自然是没有什么下葬之事,不过是将这一具尸身连同尚书府满门老少的尸骸一起丢到乱葬岗而已,自然会有野狗和那喜啄腐肉的鸟雀来将这些尸骸蚕食殆尽,只剩下累累白骨。
李老尚书罪状定下的当天,牢狱之中抓捕的淮人也终于满了五万之数,动荡了月余的搜捕也终于渐渐有了平息之状,不过为了凑齐这五万之数,又有多少宋人家庭支离破碎,与那尚书府的满门老小一般,空余下累累的尸骸白骨。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但是宋毅却好似偏偏要反其道而行,行至泾水江畔,非但不急着渡江,反倒停了下来,亲笔拟写战书一封,派人送于宋王,将自己领兵欲取宋国一事说的明白,还告诫宋王厉兵秣马,千万守好宋国,待其来取。
俗语云先下手为强,兵家更是有言兵贵神速,行军作战一事本就讲究抢占先机,才能用兵如诡,让人捉摸不透,若是事事都放在明面上,提前告知对方,那岂不是反受其制。
但现在宋毅却如此大方的将先机反送给宋王,任其布防准备,如此作为让人摸不着头脑,此举传至楚国朝堂,自然也是一片哗然,凡是稍懂用兵一事的人,所言都是反对之声,更是有人当廷指责宋毅用心,延误战机,分明就是心向敌国,淮南降将,果真是三心二意。
满朝文武,罕见的同仇敌忾,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宋毅这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若是换作他人,此刻恐怕早已经被调回问罪,至于伐宋前线,则是再换一位主帅,反正也还未出征,算不得临阵换将,不过楚国朝堂之上的种种言语,却连一个字都没有传进宋毅耳中。
而朝臣之中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也很快便闭嘴不言,群臣激愤,都无法动摇宋毅丝毫,很明显,其背后有人在极力维护,文臣之首令尹徐启,武将之首上将军荣翟,以及群臣之主楚王熊绎,在维护宋毅的,三人之中起码占据其二。
而且很有可能是三人一心,毕竟直至此时,三人之间还未曾有过不和之事,有此三人站在背后,即便是楚国的天塌下来,宋毅也能安然引兵伐宋,而全无后顾之忧,当然,虽然在这三人的力压之下,宋毅不曾听到半点风言风语,不过想必宋毅心中还是能够猜测的到的。
但宋毅却仍旧没有渡过泾水,他定下的一月之期,自其赶至泾水江畔时算起,已经过去了三日,宋毅却仍旧毫无动身的意思,这三日的时间,他除了派出一队人马渡江为宋王送去战书外,其余的也便就写了一封书信,只是不知是寄与何人。
宋毅在泾水河畔闲庭信步,另一边的宋国却是炸开了锅,一封战书将宋王从太平梦中拉了出来,宋毅虽然在战书之中,好心提醒宋王要严防死守,可宋王到底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接到战书后所想到的不是布防,反而召集文武臣工,当廷商议究竟是何处惹恼了楚国,宋国当及时改正。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宋王可谓是将这句圣人教诲给做到极致了,满朝文武搜肠刮肚之下,还真就给他们想出了一个原因,原来是淮南国灭,有些人不愿做亡国之奴,又无力远徙,便就近逃到了燕北或是宋国。
宋国虽然在淮楚一战之中,对淮南倒戈一击,但对于这些外乡人却是任由其迁入国境,这些人中有些是商贾,有些是百姓,可不论身分如何,迁入宋境皆为宋民,宋王便能从他们身上榨出一滴滴油水来,介于这一层,宋王当然乐得看到这些亡国之人迁移到宋国境内。
而如今楚国毫无理由便举兵伐宋,宋王便将罪责都推到了这些亡国之人的身上,心疑正是收留了这些淮南的亡国之民,才让楚国误以为宋国是要与之作对,要知道,当日淮南国破之时,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淮南百姓之中,不乏有负隅顽抗的人,不少楚国士卒没有死于战场,反倒死在了这些平民百姓手中。
楚王吝惜麾下士卒,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凡有折损都要扼腕,如今自然是对那些淮南的愚民恼怒异常,宋王越发的肯定自己心中的想法,楚国此次发兵,定然不是真的想亡了宋国,只是对宋国收留淮人心生不满的敲打而已。
毕竟宋国与楚国才刚刚签订盟约,当日楚使来劝宋伐淮的言辞,至今宋王可都还记在心里,当然,若是宋国对这番敲打无动于衷,仍旧自行其事,那宋王也毫不怀疑,楚国真的会下重手将宋国城墙上的旗帜也给拔去。
所以宋王决定及时改过,弥补宋楚两国之间的关系,接连数道旨意飞出了宋国王殿,宋王的心又安稳了下来,自觉坐下的王位仍是一片太平,于是宋王又开始洋洋自得了起来。
一夜之间,对于淮人的搜捕,席卷了整个宋国,不仅调动了各地的驻守军队c探马鹰犬,挨家挨户的去搜捕捉拿,还同时有一封旨意下达,勒令全国百姓,凡有窝藏淮人者,全族与之同罪,或有邻里窝藏而知情不报者,周围十户共行连坐,有检举揭发者,可免一年赋税,可随人数累加,不设上限。
此令一出,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但也的确是成效斐然,宋国虽大,可迁入的淮人宛如夜间的萤火一般,再无处可以藏身,不多日,数以千计的淮人便被押入各地的牢狱之中,如同猪狗一般被圈养在一起,等候发落。
就在宋人以为此番举动,不过是淮人之难,随着淮人尽数下狱,也该平息的时候,王殿之中,却又有一道旨意传出,宋王也不知是从何处捕风捉影,又或者是听信了何人的谗言,竟指明宋国境内有淮人五万之数,一日不达此数目,搜捕便一日不停。
可举全国之力,一连搜捕了数日,押入牢狱之中的淮人,也不过两万,尚不达半数,百姓自危,大小的官员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命令层层下达,细分到人,几乎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定的数额,不捉拿到如此数量,难以交差。
于是搜捕之厉只能一日胜过一日,之前还能大抵盘问清楚,不致错抓,如今却已经是全然不管不顾,凡是稍有嫌疑,便直接捉拿,甚至只是曾与淮人接触,都直接下入狱中,或是有人举报,不论事情真假,也都一并抓了。
如今可真的是人人自危了,高高在上的宋王却对这些不敢不顾,他如今一心只想着早日凑过五万之数,好来平息楚国的怒火,王令一道接着一道,对淮人的搜捕,愈演愈烈,渐渐的也有一些官员c百姓,在这场不问青红皂白的搜捕之中,生出了异样的心思。
宋国尚书府,李老尚书已经年逾七旬,是宋国的三朝老臣,曾被喻为官场不老松的李尚书可如今却已经在家中闲赋了许久了,原因无他,李老尚书初入官场时就是出了名的骨鲠之臣,遇事刚正,从不知什么妄徇私情,照理说这样的性格本该是树敌无数,而李老尚书也的确是得罪了不少的人,之所以能够屹立三朝不倒,还要多亏了宋国的两位先王都是贤明之人,多有回护,才使得李老尚书没有死于小人的栽赃陷害之中。
但如今却是不比从前了,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宋王在还是王储的时候,就不喜欢这位总对他的私生活指手画脚的尚书,继承王位之后,更是在态度上直接把老尚书打入了冷宫,尚书一职早已形同虚设,满朝文武也都如同墙头之草一般,纷纷与李老尚书划清界限,生怕因为有所往来而引来宋王的不满。
唯一看不清局势的恐怕就仍只有李老尚书自己了吧,不顾家人的反对c劝阻,仍旧嫉恶如仇,仍旧刚正直言,也便仍旧如同一根刺一般,扎在一些人的心头。
近几日以来,原本老年犹壮的李老尚书,却好似一夜之间被身后的岁月给追上了一般,已如一点将熄的飘摇灯火,尽显老态。
李老尚书已经有数日没有合眼了,这几日以来,他已经不知写了多少封上言的折子,不知多少次要求面见宋王,而被拦在宫门之外,可李老尚书仍旧每日携着洒洒万言的奏章,在宫门之外跪立,可却连传令的宦者都不愿过多的理睬。
可李老尚书却浑然不觉,不是他不知实务,看不清形势,有些事情,他看得明白,却也不想明白,可有些事,有人不想明白,他却偏偏不能不明白,比如说这持续了月余的搜捕,动乱之下,藏有灭国之危啊,若是任由其愈演愈烈,恐怕国将不存,坐视国家危亡而不问,他自问做不到,所以他才如此执着。
天还未亮,李老尚书便整好朝服,如往日一般,去跪求宋王,可今日,李老尚书还未出府,府门便轰然洞开,执戟甲士鱼贯而入,数个时辰之后,整座尚书府中只剩下了一片狼藉。
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座王城,人们还未来得及议论纷纷,更为令人震惊的消息便从王殿之中传出,李老尚书涉嫌谋逆,整座尚书府,无论老少男女,系数被押解在天牢之中,听候发落。
至于原由,给出的解答竟是,尚书府中的一名家仆,祖上曾是淮南之人,李老尚书窝藏不报,其心可诛,任谁人老看,这套说辞,恐怕连小孩子都无法糊弄,不过就是欲加之罪而已。
但李老尚书却不是这场动乱之中的唯一受害者,这场不问青红皂白的搜捕已经进行了月余了,不仅没有丝毫的缓和之状,反而愈演愈烈,慢慢的这场以救国为名的搜捕便成了有心人手中的枪,反正搜捕不问缘由,不究真假,凡有举报,皆算作有罪,那与谁有仇有怨,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在朝为官的,便用此法来肃清政敌,相互构陷攻伐,为商做贾的,便拿来将竞争之人排挤出局,就连市井之间的平头百姓,也懂得在此时候,睚眦必报,便是路上被谁人瞪了一眼,都可让其身陷囹圄,自己还可飞黄腾达,岂不痛快?
而至于那些稍有良知,不愿冤枉无辜的,要么便是已经在牢狱之中,要么便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加入这也都一股浪潮之中,既然你欲让我亡,那我便先让你死,你死我活,不就是这番模样。
宋国上下早已经乱作一团,人心惶惶已经不足以来形容这番景象,但高高在上的宋王却是心情舒畅,原因无他,看着各地所报上来的名录,距离五万之数,不过就是些许的差距了,一想到可以用这五万淮人来平楚国之怒,保宋国之安,宋王心中便不由得洋洋自得,都说淮人善于商贾一道,那如此合算之事,想必那些淮人也会觉得值吧。
三日之后,李老尚书的罪名终于定了下来,叛国通敌,满门抄斩的大罪,不过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降罪的书文送到狱中的时候,接旨的人已经是一具尸骨,早已心力交瘁的老人,如何能够经得起牢狱的灾劫,更何况,在尚书府被查抄的那一刻,老人心中赖以支撑的东西便已经轰然倒塌,没有了这些,外人眼中顽固至极的李老尚书,也不过就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而已。
不过这样也好,不用像淮人一般,看着故国不复,作那一个空有家仇国恨的亡国之人,那样对于李老尚书而言恐怕才是最为悲痛之事,更甚于身死啊。
对于一个犯有叛国之罪的罪臣,自然是没有什么下葬之事,不过是将这一具尸身连同尚书府满门老少的尸骸一起丢到乱葬岗而已,自然会有野狗和那喜啄腐肉的鸟雀来将这些尸骸蚕食殆尽,只剩下累累白骨。
李老尚书罪状定下的当天,牢狱之中抓捕的淮人也终于满了五万之数,动荡了月余的搜捕也终于渐渐有了平息之状,不过为了凑齐这五万之数,又有多少宋人家庭支离破碎,与那尚书府的满门老小一般,空余下累累的尸骸白骨。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