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势
景然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信。面无表情,把玩着手中的茶杯。
李信这个时候哪里还敢多话,只得低着头,等着自家大王的“雷霆之怒”。
“亳阳君,这个感觉如何?”
景然心不在焉的说着,依旧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没错,李信屠杀两千降军,虽然人数不多,甚至还比不上秦赵大战当中的任意一场小型战斗,但是这件事情引起的风波,却是整个中州从未有过的。
中州各大国虽然争斗不已,但是至今好像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虽然景然极力的想要阻止事态的发展,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现在秦国,赵国都知道了。
秦国倒是没什么,最多也就嘴上说说,可是赵国却被惹火了,据说赵王亲自派遣国相赵集前往前线调集兵马要来讨伐亳阳楚军。
这件事的结果暂且不论,可是对赵集而言,真就是瞌睡来了枕头。自己前面还和大王商议着怎么样可以再不刺激赵蒙的情况下调集兵马回国,这下好了,借口来了。
“李信屠戮无辜,天人公愤!”
一句话的事情。
李信看着景然面无表情,知道自己做的有点操之过急,但是他却没有后悔的样子。
李信:“大王克制战争使用什么来打的?”
景然一听就笑了起来:“怎么,君侯要来考考寡人吗?”
李信:“臣不敢……”
景然看着李信:“起来吧!既然张了嘴,就把话说完。”
李信站了起来,拱了拱手,看着桌上的茶水,咽了口唾沫。
景然见状要了摇头:“不急,喝口水咱们再说。”
李信水如释重负,连忙大口喝了起来。
这个时候,李信整了整衣衫,又变成了一个俾睨天下的大将军。
“依照臣的看法,战争大的就是人!”
景然倒是觉得新奇:“着战争难道不是以国力为支撑的吗,怎么又变成了人?”
李信不慌不忙的说到:“这么说吧,大王觉得我大楚的国力比起赵国,齐国乃至秦国有没有优势?”
景然点了点头道:“我大楚地域辽阔,全盛之时带甲近百万众!其余三国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但是说到这里,景然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啊,大楚当初国力如此之强,兵甲近百万,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州啊。
李信也看出来了景然的疑惑,当下不动神色道:
“大王看来也找到疑惑的地方了。”
李信背过身,朝着楚都方向拱了拱手道:
“当年我大楚明光帝何等英雄,领兵作战与中州各国,一时之下中州天子都称我王为帝!尊号明光!”
明光着,如日中恒!
四周蛮夷无不拜服,中州列国无不敬仰,明光在位三十载,灭国三十有六,拓展疆土三百里,人口徒增百万余,可这样的强盛的王国,这样伟大的君王居然不能做到一统天下。
“大王可能想到其中的关键?”
李信看着景然,眼睛都发了光。
景然想了想:“莫非是三国人口太盛!”
李信一下子张大了眼睛,连忙接着说道:
“大王睿智,正是如此!”
李信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虽然当时我明光帝英武非凡,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百万余,可是比起三国而言毕竟是不占优势的。”
“比如以赵国为例,当时之势,我大赵明光帝亲自率领带甲之众三十万,北征大赵,一战之后,尽灭赵军精锐二十余万!”
景然听得直点头,明光帝的故事,是楚国的光荣!
“眼看灭赵在望,但是明光帝却也只能无奈退军,大王知道这是为何吗?”
景然思索了起来:“好像说是明光帝之母兵种,所以大帝便急匆匆的回国了,而且这件事在我大楚被称为美谈啊。”
听到这里的李信哈哈大笑,景然皱起了眉头。
李信见此丝毫不在意:“大王,作为一个梦想当天下之主的人,怎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退兵罢走!”
景然呆住了,他确实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信这个时候盯着景然说道:
“因为原因很简单,根据赵国和我楚国的国史可以知道,在面对大楚精兵进攻的赵国也在尽力做着战备,尽管赵国一战丧失二十余万精锐,可是他们在短短的一月之间又聚集起了超过三十万人!”
景然:“什么!”
他确实吃惊了。本以为赵国在损失二十万晶锐之后,就会赔款称臣,可是没想到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居然如此之强!
“大王,懂了吗?”
景然似懂非懂。
“因为他们拥有完全可以和我们作战的庞大人口!”
李信点了点头:“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大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景然这才坐了端正:“君侯请说。”
李信道:“国至强者,疆域,人口,殖产!”
“疆域,国家生死存亡之道。如赵国,大楚明光帝尽可以打下赵都,但是他们还可以退却道代城,甚至可以退却到深山高地当中,只要他们不降,赵国民众就不会安心,到时候尽管拿下赵国疆域,任你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守住的,反而会把自己陷在其中。”
“人口,国家富强的一切源头。凡事只要有人,就不会太差。就如赵国现在的处境,除非杀光他们一整代的精锐青壮,否则秦国也只能在战场上胜利,却无法真正的打败赵国!”
“所谓殖产,兴业也。民众富足,人心自然向着国家,如此之下,就算有亡国之祸,只要民众心向母国,这个国家就不会亡!”
“我们中州大国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反观北奴,西戎却是很好地反面例子。”
景然提起了兴趣:“这话如何说得?”
李信顿了顿到:“天下大势。无外乎臣刚才所说的三点之道。”
景然点了点头,示意李信继续说下去。
“北奴,西戎,地域辽阔,人人弓马娴熟,是我中州大国之患啊。”
景然点了点头:“这些蛮夷,动辄就南下东进,骚扰我中州子民,这几十年间尤为严重,可以说他们是我中州大国的心腹之患啊。”
李信笑了笑:“他们或许是我等的大患,但绝不是什么心腹大患。”
景然看着李信道:“这话怎么说?”
李信道:“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和中州比起来只有一个优势。”
景然:“什么?”
李信微微一笑:“他们现在没有战乱,而且地域辽阔。”
景然点了点头。
李信:“可是他们还不是心头大患。”
“这些蛮夷目前之所以这么强势,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内部还算稳定,风调雨顺,再看看我们中州,斗争不休,没有前途的样子。胆气自然也就壮了。”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的人口!”
“居臣所知,北奴人口区区三十万不到,却占据数百里的疆域,几乎是我中州的一半。”
景然:“确实如此。”
李信:“这就是为什么李牧将军在和北奴大战的时候总会胜利,但是却永远也灭不掉他们的原因,他们人口少,打不过就跑,可是我中州的兵好需要休息,补给,这样一来自然就陪着他们转圈圈。”
“所谓船小好调头。”
景然说道:“那依照里的意思如何才能彻底击败北奴呢?”
李信道:“很简单,只需要中州一统,人口增多,国力上升之后,就北奴那三十万人,根本就不用我们出兵,他们的数百里土地自己就到了中周子民手里了!”
“大国,强国,一定是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辽阔的地域纵深,兴盛的产业和足够的粮食!北奴,西戎,他们没有的。”
景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明光帝和赵国的战争手段错了,而是因为分裂的国家是没有力量去对抗外敌的,只有完全统一的强大帝国,才是战胜敌人的唯一途径。
现在他的想法好像在某些地方和李信的言论是不谋而合的
景然现在的实力在中州各国面前是非常小的。可战之兵一万余人,还没有固定的后方,就一个河西城,还是一个军镇,养不了多少人,所以他才会冒险北上,来到这个战乱之地,还和作为中州大国的北赵开战交恶
景然现在处于一个极端两难的处境,没有地盘却和大国开战,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却掺和道大国之间的武装斗争当中。
景然看着李信,又想起来了自己将要决定执行的任务。
李任前往楚民复国军当中劝降,李信……
景然看着李信,脸色一整:“亳阳君李信听令!”
李信猛的抬起了头,看着眼前面色凌重的景然。
“大王请说。”
景然道:“李信,你马上就出发,带领本部人马和赵牧的斥候军。”
景然眉头皱了皱,他要做一个大胆的决定:
“你去带人袭扰赵国大军,配合秦国人,这一战,寡人听你的,这二十万赵国精锐,寡人不想再让他们回去了!”
“还有,此战……不留俘虏!”
李信脸上有了笑意,在亳阳,自己是没有军令的擅自做主,现在是大王下了命令。
在对未来的渴望里,没有人可以真的那么伟大。
“臣遵旨……可是秦军哪里……”
精锐道:“不用顾虑,寡人会亲自给公孙止老将军写信说明缘由。”
李信得到回复后,终于心安。
景然这个时候已经面色沉重了起来:
“记住,此战,不留俘虏!”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李信这个时候哪里还敢多话,只得低着头,等着自家大王的“雷霆之怒”。
“亳阳君,这个感觉如何?”
景然心不在焉的说着,依旧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没错,李信屠杀两千降军,虽然人数不多,甚至还比不上秦赵大战当中的任意一场小型战斗,但是这件事情引起的风波,却是整个中州从未有过的。
中州各大国虽然争斗不已,但是至今好像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虽然景然极力的想要阻止事态的发展,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现在秦国,赵国都知道了。
秦国倒是没什么,最多也就嘴上说说,可是赵国却被惹火了,据说赵王亲自派遣国相赵集前往前线调集兵马要来讨伐亳阳楚军。
这件事的结果暂且不论,可是对赵集而言,真就是瞌睡来了枕头。自己前面还和大王商议着怎么样可以再不刺激赵蒙的情况下调集兵马回国,这下好了,借口来了。
“李信屠戮无辜,天人公愤!”
一句话的事情。
李信看着景然面无表情,知道自己做的有点操之过急,但是他却没有后悔的样子。
李信:“大王克制战争使用什么来打的?”
景然一听就笑了起来:“怎么,君侯要来考考寡人吗?”
李信:“臣不敢……”
景然看着李信:“起来吧!既然张了嘴,就把话说完。”
李信站了起来,拱了拱手,看着桌上的茶水,咽了口唾沫。
景然见状要了摇头:“不急,喝口水咱们再说。”
李信水如释重负,连忙大口喝了起来。
这个时候,李信整了整衣衫,又变成了一个俾睨天下的大将军。
“依照臣的看法,战争大的就是人!”
景然倒是觉得新奇:“着战争难道不是以国力为支撑的吗,怎么又变成了人?”
李信不慌不忙的说到:“这么说吧,大王觉得我大楚的国力比起赵国,齐国乃至秦国有没有优势?”
景然点了点头道:“我大楚地域辽阔,全盛之时带甲近百万众!其余三国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但是说到这里,景然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啊,大楚当初国力如此之强,兵甲近百万,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州啊。
李信也看出来了景然的疑惑,当下不动神色道:
“大王看来也找到疑惑的地方了。”
李信背过身,朝着楚都方向拱了拱手道:
“当年我大楚明光帝何等英雄,领兵作战与中州各国,一时之下中州天子都称我王为帝!尊号明光!”
明光着,如日中恒!
四周蛮夷无不拜服,中州列国无不敬仰,明光在位三十载,灭国三十有六,拓展疆土三百里,人口徒增百万余,可这样的强盛的王国,这样伟大的君王居然不能做到一统天下。
“大王可能想到其中的关键?”
李信看着景然,眼睛都发了光。
景然想了想:“莫非是三国人口太盛!”
李信一下子张大了眼睛,连忙接着说道:
“大王睿智,正是如此!”
李信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虽然当时我明光帝英武非凡,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百万余,可是比起三国而言毕竟是不占优势的。”
“比如以赵国为例,当时之势,我大赵明光帝亲自率领带甲之众三十万,北征大赵,一战之后,尽灭赵军精锐二十余万!”
景然听得直点头,明光帝的故事,是楚国的光荣!
“眼看灭赵在望,但是明光帝却也只能无奈退军,大王知道这是为何吗?”
景然思索了起来:“好像说是明光帝之母兵种,所以大帝便急匆匆的回国了,而且这件事在我大楚被称为美谈啊。”
听到这里的李信哈哈大笑,景然皱起了眉头。
李信见此丝毫不在意:“大王,作为一个梦想当天下之主的人,怎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退兵罢走!”
景然呆住了,他确实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信这个时候盯着景然说道:
“因为原因很简单,根据赵国和我楚国的国史可以知道,在面对大楚精兵进攻的赵国也在尽力做着战备,尽管赵国一战丧失二十余万精锐,可是他们在短短的一月之间又聚集起了超过三十万人!”
景然:“什么!”
他确实吃惊了。本以为赵国在损失二十万晶锐之后,就会赔款称臣,可是没想到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居然如此之强!
“大王,懂了吗?”
景然似懂非懂。
“因为他们拥有完全可以和我们作战的庞大人口!”
李信点了点头:“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大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景然这才坐了端正:“君侯请说。”
李信道:“国至强者,疆域,人口,殖产!”
“疆域,国家生死存亡之道。如赵国,大楚明光帝尽可以打下赵都,但是他们还可以退却道代城,甚至可以退却到深山高地当中,只要他们不降,赵国民众就不会安心,到时候尽管拿下赵国疆域,任你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守住的,反而会把自己陷在其中。”
“人口,国家富强的一切源头。凡事只要有人,就不会太差。就如赵国现在的处境,除非杀光他们一整代的精锐青壮,否则秦国也只能在战场上胜利,却无法真正的打败赵国!”
“所谓殖产,兴业也。民众富足,人心自然向着国家,如此之下,就算有亡国之祸,只要民众心向母国,这个国家就不会亡!”
“我们中州大国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反观北奴,西戎却是很好地反面例子。”
景然提起了兴趣:“这话如何说得?”
李信顿了顿到:“天下大势。无外乎臣刚才所说的三点之道。”
景然点了点头,示意李信继续说下去。
“北奴,西戎,地域辽阔,人人弓马娴熟,是我中州大国之患啊。”
景然点了点头:“这些蛮夷,动辄就南下东进,骚扰我中州子民,这几十年间尤为严重,可以说他们是我中州大国的心腹之患啊。”
李信笑了笑:“他们或许是我等的大患,但绝不是什么心腹大患。”
景然看着李信道:“这话怎么说?”
李信道:“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和中州比起来只有一个优势。”
景然:“什么?”
李信微微一笑:“他们现在没有战乱,而且地域辽阔。”
景然点了点头。
李信:“可是他们还不是心头大患。”
“这些蛮夷目前之所以这么强势,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内部还算稳定,风调雨顺,再看看我们中州,斗争不休,没有前途的样子。胆气自然也就壮了。”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的人口!”
“居臣所知,北奴人口区区三十万不到,却占据数百里的疆域,几乎是我中州的一半。”
景然:“确实如此。”
李信:“这就是为什么李牧将军在和北奴大战的时候总会胜利,但是却永远也灭不掉他们的原因,他们人口少,打不过就跑,可是我中州的兵好需要休息,补给,这样一来自然就陪着他们转圈圈。”
“所谓船小好调头。”
景然说道:“那依照里的意思如何才能彻底击败北奴呢?”
李信道:“很简单,只需要中州一统,人口增多,国力上升之后,就北奴那三十万人,根本就不用我们出兵,他们的数百里土地自己就到了中周子民手里了!”
“大国,强国,一定是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辽阔的地域纵深,兴盛的产业和足够的粮食!北奴,西戎,他们没有的。”
景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明光帝和赵国的战争手段错了,而是因为分裂的国家是没有力量去对抗外敌的,只有完全统一的强大帝国,才是战胜敌人的唯一途径。
现在他的想法好像在某些地方和李信的言论是不谋而合的
景然现在的实力在中州各国面前是非常小的。可战之兵一万余人,还没有固定的后方,就一个河西城,还是一个军镇,养不了多少人,所以他才会冒险北上,来到这个战乱之地,还和作为中州大国的北赵开战交恶
景然现在处于一个极端两难的处境,没有地盘却和大国开战,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却掺和道大国之间的武装斗争当中。
景然看着李信,又想起来了自己将要决定执行的任务。
李任前往楚民复国军当中劝降,李信……
景然看着李信,脸色一整:“亳阳君李信听令!”
李信猛的抬起了头,看着眼前面色凌重的景然。
“大王请说。”
景然道:“李信,你马上就出发,带领本部人马和赵牧的斥候军。”
景然眉头皱了皱,他要做一个大胆的决定:
“你去带人袭扰赵国大军,配合秦国人,这一战,寡人听你的,这二十万赵国精锐,寡人不想再让他们回去了!”
“还有,此战……不留俘虏!”
李信脸上有了笑意,在亳阳,自己是没有军令的擅自做主,现在是大王下了命令。
在对未来的渴望里,没有人可以真的那么伟大。
“臣遵旨……可是秦军哪里……”
精锐道:“不用顾虑,寡人会亲自给公孙止老将军写信说明缘由。”
李信得到回复后,终于心安。
景然这个时候已经面色沉重了起来:
“记住,此战,不留俘虏!”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