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偷灵修真最新章节 > 偷灵修真TXT下载
错误举报

作品相关 关于五行学说

  是指:水。火。土。木。金五种基本的物质生活。这五者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五行所理解的世界,包含着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而归结为社会。五行以社会本位的立场,紧密围绕人类的功利价值思考世界的本原,求真与求善密不可分地联为一体。

  五行观念从"人"的角度(主体的角度)思考"物",奠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人本化。伦理化。政治化的根本精神与贬抑纯粹理性,崇尚实用价值的根本方向。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据载"夏启征伐有扈氏,在甘水旁(今陕西户县西南)誓师,这就是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辱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此处"五行"具体何指,没有言明。但无论如何,"五行"是神圣字眼,是交战双方共同承认的不可侮辱的意识形态,以至宣战者无须对其论证,只需指出敌对一方违背了它就足够。依据范文澜的解释,"威辱五行"意味依仗威势,轻视经济百业,使民众无法聊生,"五行"基本就是社会产业,物质生活元素,国民生存的命根等意思(参见第五册)。用五行来煽起公愤,动员战争,伸张正义,所以"五行"应是带有宗教意味的社会基本准则。

  的年代相当古远。曾经引用过的文字,但做,可见墨子相信它产生与吓初。据今人考证,的产生应不晚于殷商。因此中的古老的"五行"观念,是很值得考察和研究的。

  对"五行"最早做了系统解释的是中的另一重要篇章。因而被认为是五行思维的经典文献。

  据载,周武王*克殷后二年,向殷之遗臣咨询"天道"。一问一答构成篇的基本内容,今存篇中杂窜有后人的补充。解释。发挥。但其关于"五行"的部分,则被公认是可靠的。

  "洪"就是大,"范"即规范。"洪范"意谓"大*法"。犹今所谓"基本原则"。"畴"即类(汉语中的"范畴"一词取典于此)。在最高的九类范畴(洪范九畴)中,第一类即是五行,五行堪称总则。

  篇中充分注意到客观世界的差异性。五行观念没有把世界归结为单一的物质形态,而是归结为五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基本生活元素(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五种物质材料有符号化的趋势,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五分法)五行观念注意到了事物在性质上有"润"与"炎"的差别,在方位上有"上与下"的差别,在形状上有"曲与直"的差别,在味道上有"酸。甘。辛"等差别,试图多侧面地揭示客观事物在性质,形态,功用,方位等上的千差万别,试图全面反映认识对象及客观世界的丰富性,这种小心翼翼的直观性的综合思维方式,给后来的中国思想家们以深刻的熏陶和影响。篇对五行性能的概括是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着的。水向低流,所以"水曰润下",火向上腾,所以"火曰炎上",木可于曲可以直,所以"木曰曲直",金属经过冶炼加工而来,成型后仍可锻造变形,所以"金曰从革",土可以生长庄稼,所以"土爱稼樯"。

  五行学说从属性与功能上研究物质形态,这后来成为中国唯物论的基本趋向。直到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家们仍然以古老的五行说为主旨,着眼与物质形态的功能性研究,而不去探索物质的深层内在结构。足见五行观念对中国唯物论及科学思维方式影响之深。

  为什么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会被归结为水。火。木。土。金五种元素呢这取决与早期人类的时间范围乃至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根本环境。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五行与古印度的"四大:(地。火。风。水)"及古希腊的"四根"(水。火。土。气)有深刻的相通之处。

  水生命之源

  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而在远古时代,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也是水。根据地质考古研究,在"新冰期"后,由于冰雪溶解,全世界许多地方曾普遍遭受过洪水之灾。所以,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洪水"的神话和传说,可见水很早就进入了人类的认识,乃至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早期的人类文明大都孕育于大河流域或海洋之滨(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希腊等)。希腊哲学以"水是始基"为,中国的五行思想也首先考虑到的是水。

  中国古代以华夏族为中心,长期生活在黄河流域,传说也遭受过"浩浩滔天"(尚书。尧典)的严重洪水灾害。所以,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中国古人就开始了一代又一代不屈不挠的治水斗争,成为一个以治水闻名的文明古国。

  此外,水井也是中国先民的一大发明(据现有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凿井的国家)。最初的水井出现在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约七千余年。中原地区普遍出现水井则肯定在五千年前。>卦辞云:"改户不改井。"足见早在易卦产生的年代,"井"已经成为社会区域组织的核心。水井使人们离开了湖畔河滨,而把生存的空间扩展到广大的平原地带,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原始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水井原理也深化着人们的"水曰润下"的观念。

  可知五行思想的产生与治水,掘水,用水的实践密切相关,是华夏族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对无数次的经验加以对比概括,而终于悟出的道理。

  土人类的生存基地

  土,是人类生活的立足点。所以土也很早就进入了古希腊,古印度及古代中国思想家的视野和思路。

  在早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大地无限崇拜。人们看到,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有无穷伟力,同时还能为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因而对之充满敬重,感激之情。然而有时大地也会发怒,地震山裂,房毁人亡,令人畏惧,这构成人类崇拜土地的根本原因。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重土的情形在中国尤为突出。

  考古发掘证实,中国农业的历史不少于八千年。在各个上古遗址中都发掘出大量水稻颗粒。这些都是农业文明的铁证。农业生产起源于采集经济,从采集到种植,应有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所以中国的农业经济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与传说中的神农氏的时代大体一致。

  在日益发展的中国农业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对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所以在后来发展了的五行思想体系中,土逐渐占据核心的地位,在方位排列上居中,五行说渐以"尚土"为特色。尚土的观念,应是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反映。战国秦汉时期关于治水的传说中有所谓"息壤"的故事,就生动反映出后人对土的崇拜观念。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土的感情也愈来愈深,终于形成极其牢固的怀恋土地的民族心理。"皇天后土"是中国文化典籍的重点所在。"故土难离","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心态普遍存在于华夏民族的后裔中,产生着无穷的凝聚力,向心力。

  火人类生活发展的动力

  火能惊吓野兽,给人以温暖,这就初步满足了早期人类的安全与生存的需求,同时,火使生食变成熟食,扩大了事物的范围,促进了人类的大脑发育,更是直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动力。

  考古发现表明,远在近1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就已经知道用火。中国远古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也有庖牺氏教民熟食的传说,这说明,"火"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乃至积淀到人们心底,形成一定的意念思想。

  "火"还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比如火耕时期的放火烧荒,就是用火力代替人力清楚荒草,以活为生产手段的最典型的例子。同时在烧陶业总,也需要用火,直至后来冶炼业出现,火的运用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掌握火候成为高级形态的专业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对火的依赖也就更深更强了。由于"火"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日益重要,所以"火"在文化思想中也就取得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有意思的是,西方传说中没有"燧人氏"。西方传说中的"火"(实即取火的方法)是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来的。天上掌管火的神是太阳神,而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来的三千多年前的太阳神像,竟是黄种人的摸样。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早期文明交流的话题。

  木农业经济的象征

  中国人对木的认识,大约同对水,土,火的认识一样早。比如关于有巢氏"构木为巢"的传说,就揭示了木与洪水,避水,避湿的关系,而燧人氏"钻木取火"则揭示了木与火的关系。>云:"地可观者,莫过于木"。则木与土的关系亦早已昭然。

  木是人的朋友,也凝结着人的劳动。>中反复讲到了木在人类社会中的做用。人类生产离不开木,生活离不开木,住离不开木,行离不开木,打仗也离不开木。木保证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须条件,同时也促进着社会商品交换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甚至人死了离不开木。可见人类生生死死,永远与木为伴。这些都证明了中国古人如何重视木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从夏,商,周以至后世各代大都有"木主"与"社主",这都是远古对木的崇拜和祭祀的遗迹。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五行中"木",包含着"谷",实际上泛指一切植物(主要是农作物)。>里有"谷"这个概念,与五行并列,谓之"六府"。曰: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后来木成为植物和种植业的总称,"谷"被逻辑地归入"木"这个概念之中,足见木概念本身就处于较高层次。同时期的古希腊,古印度文化中均没有"木"这个概念,而中国古人却以木为地球上的最可观者,这当然与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金古冶炼业的标志

  金是五行中最有独特意味的概念。金不是天然物质,它纯粹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和科学技术的结晶。五行中的"金"这个概念,最有力地说明了,五行思想所把握的认识课题,是社会实践及其产物,而不是"纯自然"。中国古人所理解的世界以人为中心,因此,在其对世界进行最高的概括时,就必然地把物质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类实践的基本元素。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在中国五行学说的视野之内,这样,五行思想作为最古朴的"实践本题观",就具有了无可挑剔的完备形式。"金"能够与水。土。火。木并列成为最高范畴,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冶炼业的发达。毫无疑问,只有在金属被广泛应用,以至给人以无所不在的印象时,它才可能跃居本体性元素的行列。因此,"金"成为思想的观念与范畴,本身也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能力,实践水平在当时的世界已明显居于领先地位。

  考古发掘证明,夏代以前的龙山文化(距今约五千余年)就已处于铜石并用或青铜时代了。同时在多处前古遗址中,都发现了铜器或冶铜现象。至殷代,青铜冶炼技术已高度发达,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司母戌方鼎,竟然重达875公斤。周代的冶炼业进一步发展。>在总结了前代各门手工生产的经验,根据青铜器物的不同,提出了铜锡配方的不同要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配方的记载。

  陕西秦俑出土的金属,是对古冶炼业成就的一次总的展示,要达到这样的成就确需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秦俑的辉煌展示常常令现代的科学家目瞪口呆。(比如兵器的光洁度,反映出金属加工的惊人技术,还有一些兵器历时两千多年竟不生锈,原来上面涂有一层含铬的氧化膜,而西方国家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有人申请这种防锈术的专利权。另外,秦俑中一切机械制品都达到了标准化。系列化。各部件具有互换性,这标志着先秦机械制造业的发达程度。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鸿篇巨制>中指出,当欧洲人还无法生产一块锻铁时,中国人已在工业规模上生产锻铁了。最新的考古发掘不断证实着这种古代工业规模的客观存在。)

  "金"处在五行综合之链的最顶端。金的生成,需要从(土)中取矿,用木生火,以火冶炼。而冶炼中的金属皆成液态(水)。因此,金在五行中虽生成最晚,但其综合性却最强。金因此愈来愈受重视。至东汉时期,金已被排列为五行只首,形成相沿至今的"金木水火土"这一习惯说法。

  综上可知,水。土。火。木。金,这五中观念来自五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元素。所以"五行"也被称做"五材"。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行确与民众生活日用有至为密切的关系。

  五行思维始终没有探究自然之母的意向,它几乎是在全力以赴地概括社会生活并试图为社会的运动确立最高原则的。这是一种对典型的中国早期思想体系形式。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