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卖粮,钱没了
,最快更新学霸种子花最新章节!
1984年的秋天,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金灿灿的玉米被人们当成宝贝一样收回了家,田地里光秃秃的,一眼望去,那空旷的大地根本看不到头。
一个月的秋收时节,一年中最辛苦的季节,也是农村人最幸福的时刻。
在泉贵他们村,没有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有的只是家家户户的大马车。
马儿是早期农村最大的功臣。种地用它,拉车用它,秋收也用它,任何省力的农村相关工作都是马儿在努力着。
有些人经常会开玩笑地说:马就是他们的儿女,也有些人对马的关心会超过自己的儿女。
泉贵可不是这样的爸爸。
但他的确很疼他的红鬃马。
泉贵的马性格很温顺,长的也好看,暗红的鬃毛,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尾巴。
马儿很高也很壮,全家人都很喜欢它。
这是个俊俏的家伙,泉贵常这样说。
泉贵年龄大了,他喜欢和别人比这儿比那儿的。
比孩子,他觉得他的孩子是全村小孩里最好看、最乘、最有出息的。
孩子们无人能及,泉贵又和人家比他的马儿。
他的马力气大、跑的快,他的马真的是太漂亮了。
泉贵变“坏”了,他的心开始不”安份“地嫌弃别人了。
地里庄稼收的很干净,桂清带着朝霞去地里捡玉米。
每年的秋收后,桂清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地里捡宝,但庄稼收的太干净了,有时一小天可能只会捡到一些细小的没长开的玉米,但桂清仍然很开心,她一直坚持着。
玉米杆,也被人们陆陆续续地收回了家,这是一年四季烧火作饭用的柴火,也是冬天取暖的唯一火种。
大地里几乎啥也不剩了,只有那密密的玉米根。这几厘米长的玉米'脑袋“深深地被埋在地下,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它们象是在守护大地一样,头深深埋进了土里,只露出一小节——尖尖的被镰刀割过的头,它很硬也很尖。小孩子们是最不愿意走在秋收后的玉米地里,稍不小心,一个趔趄他们的屁股就会被划出口子,疼的很。
这些可恨的玉米根,在开春翻地的时候会被刨走的,辛勤的农家人才舍不得伤害他们的土地,他们冬天把玉米根留在地里养地,春天在地变得松软的时候刨出来,这是几代人一直以来的耕种习惯。
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没有完美的解释,照着干就是了,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之道。
乡里的粮库开始收粮了,泉贵跑了三次粮库,问价格,问怎么定水。
他想知道怎么能卖个好价格。这可是他和桂清这些年来最有盼头的一年哪!
水——是按玉米的干湿度和饱满度两个来评定的,水的多与少直接决定着玉米的价格。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泉贵和桂清每天不停地翻晒他的粮食,希望它们干的快些,也希望它们能给自己争口气。
外边的天还很黑,孩子们都在熟睡着,泉贵迷迷糊糊地爬了起来。
“起这么早干啥呀”桂清揉着眼睛问泉贵。
“昨天和大哥他们说好了,早点去”泉贵很麻利地穿好了衣服。
“早点估计检查不严,没准能卖的好点”泉贵一面说一面往外走去。
以他这么多年的经验,一天里越到最后,粮价定的也会偏低,因为干了一天了,人很乏也很烦闷,心情不好看啥也就都不会太好了。
泉贵这样想着。
在那个年代,无论什么事,一切靠掌权的“人”来决定好与坏,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桂清也起来了,她要帮泉贵一起把玉米抬上马车,那一袋太沉了,泉贵一个人抬有些吃力。
她们昨晚睡的很晚,用大麻袋把今天要拉去卖的粮食都已经装好了。
泉贵给他的马儿饮了些水,套上车,桂清帮他往车上抬粮食。
这么些粮要分很多次去卖的。
“带不带饭”桂清温柔地问。
“今天先不带,去的早一会还能回来拉一趟”泉贵一面用绳子捆着粮车,一面细声的说。
“阿,切”泉贵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穿上吧”桂清轻轻地碰了他一下。
泉贵没说话,他神速地穿上衣服,嘴角上扬,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他心里美滋滋的。
衣服并不是很厚,但泉贵的心却很暖,这么多年,他的心一直都很温暖。这个家给了他无尽的快乐,
他知足着。
大哥泉军来叫他了,哥俩和村里其他的几个哥们一起出发了,四五辆马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蠕动着。
二点多钟的月亮虽还很明亮,但天仍然很黑。
他们不能走的太快,只能排着队有序地行驶着。
泉贵给马带了一些干草,不时地喂着它,他摸着马儿的鬃毛,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
十一月初的东北农村天气很凉,风也很大,风吹得路边的小树吱吱作响。这声音,听着像有人在哀嚎。
泉贵打了个寒颤,他眯着眼往四处溜望,这附近有一块坟地,泉贵想起来了。
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不自主地向旁边不远处的坟地望去,黑呼呼地看不清有没有什么东西出来,风肆意地吹着,泉贵往里缩了缩身子,他想尽量靠着马儿近点。
熬啊熬,天边有了一丝光亮,他们到了粮库。
“这么早,就这么多车了”在最前头的大哥说话了。
粮库前停了几十辆车,还有几辆四个轱辘的机动车。
这个全新的大家伙很惹眼,周围围了很多人来参观,泉贵哥几个取了票,等着粮库开门。
“哥,你看会”泉贵没等大哥回应人就已经走远了,他想去开开眼,见见那个外表艳丽的大家伙。
泉贵扒开人群挤进去,一件红色上衣,蓝色裤子的新鲜玩意闪在他眼前。
它看着很威武,车上装满了玉米,看着要比他们的马车多装好多。泉贵很羡慕,围着的人群突然散开了......
泉贵还没缓过神。
“有新政策了,快点去看看”泉贵被大哥拖走了。
他识字,有点文化,大哥怕他自己一个大老粗听不明白,就跑过来薅他去听听
“今年政策下来了,先收粮但不能马上领钱啊”粮站的老李严肃地说着。
“啥时给钱哪”一个埋汰吧叽的小伙问。
“怕啥,国家能黄你钱哪”老李撇着嘴,满眼瞧不起地说。
“今年就是这样定的,不卖的快拉走,别挡门口,20分钟后开收了。”管事的爱搭不理地说着。
“那.....”泉贵话还说完,老李拍着大屁股早走了。
泉贵本来想问:那最晚啥时候给钱。
粮库外面热闹了,马儿叫着、拉着粪便,没谁愿意关心这些了。
老李的话让村民们心里没了底。
各村的人都聚在了一起,交头结耳地商量着,乱哄哄的听不出说的都是啥。
泉贵。泉军、小武子、王大头,同村的也都聚来了。
“卖不卖”泉军很无耐地问。
“不卖咋整啊”王大头大嗓门地说。
“泉贵,卖不卖啊“王大头一面说一面捶达着泉贵。
泉贵一耸肩躲着他,王大头太有劲了,死疼死疼的。
”不卖咋整啊,政府不能差钱“后面几个邻村的也都凑过来了。
”吱嘎、吱嘎“门开的声音很刺耳。
”开收了“有人大喊着。
聚堆的人们迅速地散开了,刚才的事好像被遗忘了,现在,所有人是那么齐心,几乎没有人在犹豫,他们忘记了刚刚一起研究的什么对策,只想着能卖掉粮食就行,至于钱,他们没时间考虑了。
大家牵马准备卖粮了。
大哥凑到泉贵跟前,想说话又憋了回去。
”唉“泉军这样发泄着。
泉贵的车离粮库大门越来越近,卖粮的车在不停地涌进乡里,后面的队伍排的很长。
今年,各个村的收成都不错,这确实是让人高兴的。
起那么早,泉贵他们中午的时候刚卖完这第一车粮食,倒袋、称重、看着粮库计数,泉贵忙的不可开交,同村一起来卖粮的,他挨个帮衬着,又挨个帮他们换完卖粮的票子。
哥几个都卖完了粮,他们拿到的只是一张印着粮库印张的卖粮单子,至于钱,不知道什么时候给。
几个人掉转马头往家返,乡里太闹挺了,车水马龙,人声嘈杂,泉贵的耳朵都被刺痛了。
半路上,泉贵停下车,去附近的地里撒了泡尿,他憋了一小天了,没心思去找厕所。他心烦极了,没拿到钱,他不知道剩下的粮食怎么办?什么时候卖?
”今天还卖不卖了“桂清见他们回来迎出来问泉贵。
“看看吧“泉贵应和着。
村里的人听说粮库里发生的事,都来找泉贵商量怎么办。
”早晚都得卖,搁家里咋整啊“泉军抽着烟,略显激动地说着。
”可钱咋整啊“桂清的表哥满脸官司,面无表情地说。
”不行就只能卖了再说了“泉贵说话了,他蹲在地上,搓着手上的死皮,不紧不慢地说着。
”唉,只能这样了“大哥又吧叽了一口烟,说。
”不行,卖完咱们就天天堵到粮库门口,要钱吧“泉贵从地上站了起来,大声地说。
他看了一眼哥几个,试图从他们脸上寻找答案。
没有人应声,大家低着头,像是在想泉贵的意见。
”就这样吧,明天咱早点,争取拉两趟吧“大哥泉军打破了这无声的沉默,替大家下了决心。
泉贵让桂清准备了干粮,他实在是太饿了,饿的有些提不起那一大袋的玉米了,活太重了,他又饿又累,只能多吃点,他想着明天要多干点。
第二天,泉贵起的更早了。
卖了十几车粮,泉贵也是有些筋疲力尽了。这些天他早上走的太早,晚上回来的又太晚。他好长时间没有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了。
早上他起时孩子们在熟睡,晚上他回来孩子们也睡着了。泉贵只能偷偷地亲亲他的孩子们。
粮卖完了,一块心病去了。可另一个更严重的心病又来了,要钱。
村里人每家轮流套车拉着全村的人去粮库要钱,刚开始的时候,粮库的老李很和气地跟大家说再等等。
一个月过去了,各村的粮食都收完了,粮库的大门也关上了,村民们再去粮库却见不到站长人了。
”老李是不是跑了“王大头气愤地甩着他的大嗓门子嚷嚷着。
泉贵也有点害怕,虽然他坚信政府不能欺骗他们,但他却不相信老李这个人。
来要钱的人越来越多,人群快要把粮库门前的路给堵死了。
看门的老杨头好像是个聋子,每次不管谁敲门,他都听不见。他在里面不是喝茶就是戴着他那个破镜子假装文化人地看着什么。
找不着人,要不回钱。
这可愁坏了大伙,有的人急哭了,有的人骂着政府不讲信誉,更有脾气大的,气的去砸粮库的大门。门太结实了,一块块大铁嘎达纹丝不动地立在哪里,任由庄稼人来发泄。
1984年的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就到了,村里的年货摊都摆了出来,买的人却很少。
大雪肆意地抽打着这群淳朴的农民,他们没有了出路,在悲愤地诅咒着骗他们钱的人。
”去乡政府要去“人群随着声音在滚动着。越来越多,乡政府的大院被焦急的人们站满了。
一连几天,都没有看见村里主要管事的人。
大家的心更毛了,他们猜想着各种各样的不祥之事就要发生。
在乡里一连堵了三天,乡长终于被大家伙给”摁“住了。
”我也没办法,粮库的老李携款跑了“乡长的话如晴天霹雳一样,人群中很静,好像连喘气声都没有了。
”镇里现在正在想办法,派出所也在抓这个败类呢“乡长不住口地说着。
”什么时候能抓到“
”钱什么时候能给我们“
“我们找谁要钱去“
”政府不管了吗?“
”我们就在这等“
”对,不行就把政府砸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人群躁动起来,乡长看形势不妙也偷偷地溜了,从那天以后,再也没人能找到这个乡长了。
泉贵他们后来又去了镇里,他们要了好久。
镇领导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只能答应给每家每户发一点钱,让大家安心地过个年。
直到新年过后,粮库的老李被抓住了,大家才领回了卖粮钱。
农民的日子很辛苦,他们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有的目前只是种庄稼,男人们拼着一膀子力气,女人们省吃俭用地持家,日子就是这样过着。
无论多穷多苦,但他们心里始终有份希望,他们相信幸福的日子在有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泉贵就是这样,他从来都是乐观地对待生活,他享受着。
他累并快乐着,他相信”大难之后,定有后福“他渴望着。
象他这样的老实人,一直以来都是安安份份地过日子,勤勤恳恳地劳动着,他不奢望生活能多么富足,只希望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他爱他的家,爱他生活中的一切。
他感恩幸福的到来。
尼木子《学霸种子花》(全部原创)第六章:卖粮,钱没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1984年的秋天,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金灿灿的玉米被人们当成宝贝一样收回了家,田地里光秃秃的,一眼望去,那空旷的大地根本看不到头。
一个月的秋收时节,一年中最辛苦的季节,也是农村人最幸福的时刻。
在泉贵他们村,没有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有的只是家家户户的大马车。
马儿是早期农村最大的功臣。种地用它,拉车用它,秋收也用它,任何省力的农村相关工作都是马儿在努力着。
有些人经常会开玩笑地说:马就是他们的儿女,也有些人对马的关心会超过自己的儿女。
泉贵可不是这样的爸爸。
但他的确很疼他的红鬃马。
泉贵的马性格很温顺,长的也好看,暗红的鬃毛,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尾巴。
马儿很高也很壮,全家人都很喜欢它。
这是个俊俏的家伙,泉贵常这样说。
泉贵年龄大了,他喜欢和别人比这儿比那儿的。
比孩子,他觉得他的孩子是全村小孩里最好看、最乘、最有出息的。
孩子们无人能及,泉贵又和人家比他的马儿。
他的马力气大、跑的快,他的马真的是太漂亮了。
泉贵变“坏”了,他的心开始不”安份“地嫌弃别人了。
地里庄稼收的很干净,桂清带着朝霞去地里捡玉米。
每年的秋收后,桂清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地里捡宝,但庄稼收的太干净了,有时一小天可能只会捡到一些细小的没长开的玉米,但桂清仍然很开心,她一直坚持着。
玉米杆,也被人们陆陆续续地收回了家,这是一年四季烧火作饭用的柴火,也是冬天取暖的唯一火种。
大地里几乎啥也不剩了,只有那密密的玉米根。这几厘米长的玉米'脑袋“深深地被埋在地下,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它们象是在守护大地一样,头深深埋进了土里,只露出一小节——尖尖的被镰刀割过的头,它很硬也很尖。小孩子们是最不愿意走在秋收后的玉米地里,稍不小心,一个趔趄他们的屁股就会被划出口子,疼的很。
这些可恨的玉米根,在开春翻地的时候会被刨走的,辛勤的农家人才舍不得伤害他们的土地,他们冬天把玉米根留在地里养地,春天在地变得松软的时候刨出来,这是几代人一直以来的耕种习惯。
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没有完美的解释,照着干就是了,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之道。
乡里的粮库开始收粮了,泉贵跑了三次粮库,问价格,问怎么定水。
他想知道怎么能卖个好价格。这可是他和桂清这些年来最有盼头的一年哪!
水——是按玉米的干湿度和饱满度两个来评定的,水的多与少直接决定着玉米的价格。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泉贵和桂清每天不停地翻晒他的粮食,希望它们干的快些,也希望它们能给自己争口气。
外边的天还很黑,孩子们都在熟睡着,泉贵迷迷糊糊地爬了起来。
“起这么早干啥呀”桂清揉着眼睛问泉贵。
“昨天和大哥他们说好了,早点去”泉贵很麻利地穿好了衣服。
“早点估计检查不严,没准能卖的好点”泉贵一面说一面往外走去。
以他这么多年的经验,一天里越到最后,粮价定的也会偏低,因为干了一天了,人很乏也很烦闷,心情不好看啥也就都不会太好了。
泉贵这样想着。
在那个年代,无论什么事,一切靠掌权的“人”来决定好与坏,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桂清也起来了,她要帮泉贵一起把玉米抬上马车,那一袋太沉了,泉贵一个人抬有些吃力。
她们昨晚睡的很晚,用大麻袋把今天要拉去卖的粮食都已经装好了。
泉贵给他的马儿饮了些水,套上车,桂清帮他往车上抬粮食。
这么些粮要分很多次去卖的。
“带不带饭”桂清温柔地问。
“今天先不带,去的早一会还能回来拉一趟”泉贵一面用绳子捆着粮车,一面细声的说。
“阿,切”泉贵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穿上吧”桂清轻轻地碰了他一下。
泉贵没说话,他神速地穿上衣服,嘴角上扬,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他心里美滋滋的。
衣服并不是很厚,但泉贵的心却很暖,这么多年,他的心一直都很温暖。这个家给了他无尽的快乐,
他知足着。
大哥泉军来叫他了,哥俩和村里其他的几个哥们一起出发了,四五辆马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蠕动着。
二点多钟的月亮虽还很明亮,但天仍然很黑。
他们不能走的太快,只能排着队有序地行驶着。
泉贵给马带了一些干草,不时地喂着它,他摸着马儿的鬃毛,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
十一月初的东北农村天气很凉,风也很大,风吹得路边的小树吱吱作响。这声音,听着像有人在哀嚎。
泉贵打了个寒颤,他眯着眼往四处溜望,这附近有一块坟地,泉贵想起来了。
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不自主地向旁边不远处的坟地望去,黑呼呼地看不清有没有什么东西出来,风肆意地吹着,泉贵往里缩了缩身子,他想尽量靠着马儿近点。
熬啊熬,天边有了一丝光亮,他们到了粮库。
“这么早,就这么多车了”在最前头的大哥说话了。
粮库前停了几十辆车,还有几辆四个轱辘的机动车。
这个全新的大家伙很惹眼,周围围了很多人来参观,泉贵哥几个取了票,等着粮库开门。
“哥,你看会”泉贵没等大哥回应人就已经走远了,他想去开开眼,见见那个外表艳丽的大家伙。
泉贵扒开人群挤进去,一件红色上衣,蓝色裤子的新鲜玩意闪在他眼前。
它看着很威武,车上装满了玉米,看着要比他们的马车多装好多。泉贵很羡慕,围着的人群突然散开了......
泉贵还没缓过神。
“有新政策了,快点去看看”泉贵被大哥拖走了。
他识字,有点文化,大哥怕他自己一个大老粗听不明白,就跑过来薅他去听听
“今年政策下来了,先收粮但不能马上领钱啊”粮站的老李严肃地说着。
“啥时给钱哪”一个埋汰吧叽的小伙问。
“怕啥,国家能黄你钱哪”老李撇着嘴,满眼瞧不起地说。
“今年就是这样定的,不卖的快拉走,别挡门口,20分钟后开收了。”管事的爱搭不理地说着。
“那.....”泉贵话还说完,老李拍着大屁股早走了。
泉贵本来想问:那最晚啥时候给钱。
粮库外面热闹了,马儿叫着、拉着粪便,没谁愿意关心这些了。
老李的话让村民们心里没了底。
各村的人都聚在了一起,交头结耳地商量着,乱哄哄的听不出说的都是啥。
泉贵。泉军、小武子、王大头,同村的也都聚来了。
“卖不卖”泉军很无耐地问。
“不卖咋整啊”王大头大嗓门地说。
“泉贵,卖不卖啊“王大头一面说一面捶达着泉贵。
泉贵一耸肩躲着他,王大头太有劲了,死疼死疼的。
”不卖咋整啊,政府不能差钱“后面几个邻村的也都凑过来了。
”吱嘎、吱嘎“门开的声音很刺耳。
”开收了“有人大喊着。
聚堆的人们迅速地散开了,刚才的事好像被遗忘了,现在,所有人是那么齐心,几乎没有人在犹豫,他们忘记了刚刚一起研究的什么对策,只想着能卖掉粮食就行,至于钱,他们没时间考虑了。
大家牵马准备卖粮了。
大哥凑到泉贵跟前,想说话又憋了回去。
”唉“泉军这样发泄着。
泉贵的车离粮库大门越来越近,卖粮的车在不停地涌进乡里,后面的队伍排的很长。
今年,各个村的收成都不错,这确实是让人高兴的。
起那么早,泉贵他们中午的时候刚卖完这第一车粮食,倒袋、称重、看着粮库计数,泉贵忙的不可开交,同村一起来卖粮的,他挨个帮衬着,又挨个帮他们换完卖粮的票子。
哥几个都卖完了粮,他们拿到的只是一张印着粮库印张的卖粮单子,至于钱,不知道什么时候给。
几个人掉转马头往家返,乡里太闹挺了,车水马龙,人声嘈杂,泉贵的耳朵都被刺痛了。
半路上,泉贵停下车,去附近的地里撒了泡尿,他憋了一小天了,没心思去找厕所。他心烦极了,没拿到钱,他不知道剩下的粮食怎么办?什么时候卖?
”今天还卖不卖了“桂清见他们回来迎出来问泉贵。
“看看吧“泉贵应和着。
村里的人听说粮库里发生的事,都来找泉贵商量怎么办。
”早晚都得卖,搁家里咋整啊“泉军抽着烟,略显激动地说着。
”可钱咋整啊“桂清的表哥满脸官司,面无表情地说。
”不行就只能卖了再说了“泉贵说话了,他蹲在地上,搓着手上的死皮,不紧不慢地说着。
”唉,只能这样了“大哥又吧叽了一口烟,说。
”不行,卖完咱们就天天堵到粮库门口,要钱吧“泉贵从地上站了起来,大声地说。
他看了一眼哥几个,试图从他们脸上寻找答案。
没有人应声,大家低着头,像是在想泉贵的意见。
”就这样吧,明天咱早点,争取拉两趟吧“大哥泉军打破了这无声的沉默,替大家下了决心。
泉贵让桂清准备了干粮,他实在是太饿了,饿的有些提不起那一大袋的玉米了,活太重了,他又饿又累,只能多吃点,他想着明天要多干点。
第二天,泉贵起的更早了。
卖了十几车粮,泉贵也是有些筋疲力尽了。这些天他早上走的太早,晚上回来的又太晚。他好长时间没有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了。
早上他起时孩子们在熟睡,晚上他回来孩子们也睡着了。泉贵只能偷偷地亲亲他的孩子们。
粮卖完了,一块心病去了。可另一个更严重的心病又来了,要钱。
村里人每家轮流套车拉着全村的人去粮库要钱,刚开始的时候,粮库的老李很和气地跟大家说再等等。
一个月过去了,各村的粮食都收完了,粮库的大门也关上了,村民们再去粮库却见不到站长人了。
”老李是不是跑了“王大头气愤地甩着他的大嗓门子嚷嚷着。
泉贵也有点害怕,虽然他坚信政府不能欺骗他们,但他却不相信老李这个人。
来要钱的人越来越多,人群快要把粮库门前的路给堵死了。
看门的老杨头好像是个聋子,每次不管谁敲门,他都听不见。他在里面不是喝茶就是戴着他那个破镜子假装文化人地看着什么。
找不着人,要不回钱。
这可愁坏了大伙,有的人急哭了,有的人骂着政府不讲信誉,更有脾气大的,气的去砸粮库的大门。门太结实了,一块块大铁嘎达纹丝不动地立在哪里,任由庄稼人来发泄。
1984年的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就到了,村里的年货摊都摆了出来,买的人却很少。
大雪肆意地抽打着这群淳朴的农民,他们没有了出路,在悲愤地诅咒着骗他们钱的人。
”去乡政府要去“人群随着声音在滚动着。越来越多,乡政府的大院被焦急的人们站满了。
一连几天,都没有看见村里主要管事的人。
大家的心更毛了,他们猜想着各种各样的不祥之事就要发生。
在乡里一连堵了三天,乡长终于被大家伙给”摁“住了。
”我也没办法,粮库的老李携款跑了“乡长的话如晴天霹雳一样,人群中很静,好像连喘气声都没有了。
”镇里现在正在想办法,派出所也在抓这个败类呢“乡长不住口地说着。
”什么时候能抓到“
”钱什么时候能给我们“
“我们找谁要钱去“
”政府不管了吗?“
”我们就在这等“
”对,不行就把政府砸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人群躁动起来,乡长看形势不妙也偷偷地溜了,从那天以后,再也没人能找到这个乡长了。
泉贵他们后来又去了镇里,他们要了好久。
镇领导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只能答应给每家每户发一点钱,让大家安心地过个年。
直到新年过后,粮库的老李被抓住了,大家才领回了卖粮钱。
农民的日子很辛苦,他们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有的目前只是种庄稼,男人们拼着一膀子力气,女人们省吃俭用地持家,日子就是这样过着。
无论多穷多苦,但他们心里始终有份希望,他们相信幸福的日子在有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泉贵就是这样,他从来都是乐观地对待生活,他享受着。
他累并快乐着,他相信”大难之后,定有后福“他渴望着。
象他这样的老实人,一直以来都是安安份份地过日子,勤勤恳恳地劳动着,他不奢望生活能多么富足,只希望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他爱他的家,爱他生活中的一切。
他感恩幸福的到来。
尼木子《学霸种子花》(全部原创)第六章:卖粮,钱没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