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指路经 第十一章 风伯为驭兮俞儿执竿
韶仪还是小时候上去一次崂山,此时开车半小时就到了景区停车场,三人穿过山门,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走了一刻钟,看到一颗满树鹅黄的银杏树叶,像是金灿灿的瀑布一样竖在眼前。
此时正是深秋,山上一片静寂清凉,看着这些灰砖古佛,让人顿生清净之心。
阿九兄妹进庙祝香,韶仪站在外面观瞻古物,看到门前石碑介绍,这寺庙的镇寺之宝——元明手抄本《册府元龟》。抬头看到下面有个纪念品店的棚子,果然有一排仿古版的古卷在售,他见阿九还没出来,就过去随意抽出一本,在边上看起来。
这套书有一百多本,当作纪念品摆了一套在前面,书上均是简洁短小的故事,按照人物和事类,记载三皇五帝到宋之前的名人事迹。
韶仪看到浩如烟海的古籍里,很多古人一辈子就一句话的评点。比如“虞延字予大力能扛鼎官终太仆。”,“汉项籍字羽下相人力扛鼎才气过人。”,而大多人只是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韶仪在等人,左右没事,就继续翻看下去,读到一句“齐桓公北征孤竹”,心中一动,就看到一个奇妙的故事。
齐桓公北伐山戎时,路过孤竹国的山谷中,遇到一个一尺有馀,朱衣玄冠,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赤着两脚的小人向桓公作揖,齐桓公要放箭的时候,小人就奔到石缝中不见了。
桓公问管仲这是什么东西,管仲回答说这是登山之神名叫俞儿,长一尺,五官具备。只有霸王之君才会遇到,山神出现在这里,是给桓公指路的意思。
韶仪在想这个神奇的小人俞儿出现在孤竹国,不知道是不是和咕嘟客有关系,这时看见顾祝二人从寺庙台阶处走下来,就笑着招呼他们来看这个故事。
韶仪问古代的一尺有多长,顾答说大约20多公分,待到他看到这个故事,就对韶仪笑道:“传说齐桓公这次北伐,刜令支,斩孤竹,回国途中令俘虏带路,结果被带到一个山谷里迷路,幸亏管仲放出老马,部队才跟着马走了出来,这就是老马识途故事的由来。”
韶仪见阿九从寺庙出来之后红着眼,就开玩笑说道:“看不出来你还是“精灵国”的公主哇!为什么长这么高了?转口就叫她小俞儿。”
阿九心情不佳,不愿吵闹,就没有理他,韶仪一阵尴尬,顾秉三在边上看在眼里,就笑道:“箫兄可猜一猜这俞儿的由来。”
韶仪心想又来作怪,这种子虚乌有的东西有什么好猜的,就说道:“皇上要问,手下当然不懂也要装懂,齐桓公名叫小白,管仲当然随口编个山神的借口,敷衍一下这个小白嘛。”
顾正要答话,这时小店角落里有个声音传来,铿锵有声地说道:
“年轻人好大口气,五霸之首齐桓公成了傻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子成了骗子。依你说来,这世上岂非全是欺世盗名之辈?“
众人都没注意到这个坐在角落的人,这时才见一个骨瘦形销,眉毛很长,穿着灰袍的老人盘腿坐在椅子上,正在闭目养神。
韶仪见他双手合在身前,手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像老树皮一样,身后放着一架拐杖,连忙就要道歉。
这时阿九偷笑着走到前面,对老人说道:“老先生教训的是,这个人就是喜欢满嘴胡吣,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您不要见怪。”
那老人神色稍缓,张开一双阴鸷的眼睛,韶仪见他眼中现出一缕精光稍纵即逝,像从一只麻雀变成凶狠的苍鹰一样。
他也不看众人,自顾自朗声咏了一阵古诗,连韶仪听不懂他那带着胶东口音的普通话在说什么,只听几句什么上山难兮下山易,风伯为驭兮俞儿操竿,勒勋孤竹兮亿万世……就转头看着阿九尴尬地笑。
老人见几人云里雾里不明所以,捋着灰白的胡须笑道:“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那山神与天地同寿,只有四方上下,从无古今往来,不叫宇儿叫什么呢?”
韶仪一听,敢情这老头子疯疯癫癫的原来是在装蒜,就冷笑着用山东话对老人说道:“老爷,您这冷笑话真是太好笑了。”
老人哈哈一笑,指着地上的板凳让他们坐下,他看着几个年轻人说道:“老夫虽不仕不学,少年时也曾效仿先贤作壮游之行,将那四海五岳踏遍,山神一说倒不是我信口开河,就说这春秋五霸,齐桓晋文宋秦楚,都曾欲祭拜五岳报天之功,后世更是如此,上至天子封禅祭天,下到乡野村民,也会在家门口摆一块“泰山石敢当”。”
这老人说着就拉开身边一只抽屉,向众人推销他收集来的辟邪宝物。
韶仪心下恍然,原来是卖纪念品的,就皱眉说道:“这些破石头,你拿画笔描一下,再绑个烂红线就敢说是崂山五色石,看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义乌批发市场一找一大堆。”
此时山上游客稀少,逛书摊的人就更少了,老人闻言也不以为忤,摸起身旁的拐杖,把身后的的帘布撩开,小声说道:“但凡宝物定有通灵,不可以轻易示人。看几位举止不是凡人,尤其这位姑娘声音清越,必是见多识广的名家之子。既与老夫说起,众位就当是打发时间,看看我这几件东西如何?”
韶仪一眼就看到墙上挂了一排面具,转头望着顾祝二人笑起来。
面具分开放在透明袋里,其中一副和顾秉三挂在墙上的有点像,只两个空洞表示眼睛,没有鼻子嘴巴,下面突出尖利的獠牙。
还有一副面具画得很漂亮,是一只深蓝的蝴蝶造型,两条对称的垂角亚眉分在两旁,蝴蝶的佣身化作面具的鼻子,翅膀延展变为两颊。
这些面具看起来质感不错,艳而不俗,不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阿九见蝴蝶面具造型可爱,就伸手去摸。顾秉三看着那个獠牙面具发呆。
那老人趁机说道:“两位郎才女貌,一个选的是元始天尊盘古大帝留在凡间的灵蜕,一个是千面女神瑶池王母变幻的丹凤衔花。”
韶仪听他满口胡说,只不住地笑,奇怪这东西原来不是蝴蝶,居然是个凤凰。
顾秉三拿起那具盘古面具,扭头对着老人认真说道:“这好像是贵州仡佬族人演撮泰吉、跳傩戏的东西,怎么会是元始天尊盘古大帝?他们奉祀山神、蛮王,并没有祭祀西王母的习俗。”
韶仪看到老人被揭穿了骗术,脸色只一变,瞬间又恢复原状。
只见他涎着脸说道:“世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西南僚人原是夜郎国后裔,夜郎亡国之后,他们怀念故国,又不敢照旧法拜祭祖先,所以假托汉人的神仙,他们表面上戴的虽是盘古王母的面具,祭祀时施的却是夜郎国的邪法。”说着从抽屉里取出几张照片出来。
韶仪看到照片是彩色交卷洗刷的那种,表面又旧又脏,背景是一座不知名的大山,一群五六个身穿青衣,头戴尖帽,面前挂着各种面具的老人,拄着竹杖摆出各种造型,像是现代驴友在景点自拍那样,正在伸手踢腿地变着造型。心想真是人以群分,居然还有这么多活灵活现的老头子聚在一起。
顾秉三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问道:“这个人的面具,眼睛为什么是这样的?”
韶仪顺着手指,看到照片上一个老人的面具里多了两块大大的椭圆形眼白,像是两枚剥了壳的鸡蛋。
“这就是老夫所说的夜郎邪法,你再仔细看看。”
韶仪见到照片里的大眼白老人嘴巴好像在讲话,其他几个戴面具的老人都把耳朵凑到大眼白的嘴边,仿佛在垂手聆听。
那老人嘿嘿一笑,说道:“夜郎国拜山神为祖,每逢大事必先祭拜山神,这面具就是当年夜郎王祭祀的礼器,诚心求祷者,会使山神有感,降临到求祝之人的眼里指授方略。”
顾看到白眼睛的时候面有喜色,此时摸着面具说道:“原来如此,不过撮泰吉面具一般都是杨柳香樟雕刻,你这个如此沉重,不知是什么材料,怕是仿出来的。”
老人面露愠色,拂袖说道:“这是独山玉的古料。“
说着就要拿手电筒照着来验货。
韶仪一看形势不对,几人在这摆弄半天,景区这种骗局很多,别被套上不好脱身,就拦着老人问这东西多少钱。
这老人知道韶仪难搞,只看着顾秉三等他说话。顾不好意思地笑着试探道:“您这东西卖吗?”
老人哗地一声把店门外的布帘拉上,韶仪几人面面相觑,见他伸出一只手掌,表示一个“五”字。
韶仪哭笑不得地说道:“您卖多少钱直说就行了,是五块钱还是五十块,搞得神神道道吓死人。”
阿九一问之下,竟然开价五万一副,与顾秉三对望了一眼。
韶仪见他狮子大开口,就要拉着两人出去,那老人冷笑道:“老夫在这鳌山卫定居,是爱这孔孟之乡人情厚重,并非贪图小利之人,所谓货卖识家,我也只是随便一说,太低了对不起这东西的来历。”
众人一愣,就站在原地,继续听他说了下去。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此时正是深秋,山上一片静寂清凉,看着这些灰砖古佛,让人顿生清净之心。
阿九兄妹进庙祝香,韶仪站在外面观瞻古物,看到门前石碑介绍,这寺庙的镇寺之宝——元明手抄本《册府元龟》。抬头看到下面有个纪念品店的棚子,果然有一排仿古版的古卷在售,他见阿九还没出来,就过去随意抽出一本,在边上看起来。
这套书有一百多本,当作纪念品摆了一套在前面,书上均是简洁短小的故事,按照人物和事类,记载三皇五帝到宋之前的名人事迹。
韶仪看到浩如烟海的古籍里,很多古人一辈子就一句话的评点。比如“虞延字予大力能扛鼎官终太仆。”,“汉项籍字羽下相人力扛鼎才气过人。”,而大多人只是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韶仪在等人,左右没事,就继续翻看下去,读到一句“齐桓公北征孤竹”,心中一动,就看到一个奇妙的故事。
齐桓公北伐山戎时,路过孤竹国的山谷中,遇到一个一尺有馀,朱衣玄冠,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赤着两脚的小人向桓公作揖,齐桓公要放箭的时候,小人就奔到石缝中不见了。
桓公问管仲这是什么东西,管仲回答说这是登山之神名叫俞儿,长一尺,五官具备。只有霸王之君才会遇到,山神出现在这里,是给桓公指路的意思。
韶仪在想这个神奇的小人俞儿出现在孤竹国,不知道是不是和咕嘟客有关系,这时看见顾祝二人从寺庙台阶处走下来,就笑着招呼他们来看这个故事。
韶仪问古代的一尺有多长,顾答说大约20多公分,待到他看到这个故事,就对韶仪笑道:“传说齐桓公这次北伐,刜令支,斩孤竹,回国途中令俘虏带路,结果被带到一个山谷里迷路,幸亏管仲放出老马,部队才跟着马走了出来,这就是老马识途故事的由来。”
韶仪见阿九从寺庙出来之后红着眼,就开玩笑说道:“看不出来你还是“精灵国”的公主哇!为什么长这么高了?转口就叫她小俞儿。”
阿九心情不佳,不愿吵闹,就没有理他,韶仪一阵尴尬,顾秉三在边上看在眼里,就笑道:“箫兄可猜一猜这俞儿的由来。”
韶仪心想又来作怪,这种子虚乌有的东西有什么好猜的,就说道:“皇上要问,手下当然不懂也要装懂,齐桓公名叫小白,管仲当然随口编个山神的借口,敷衍一下这个小白嘛。”
顾正要答话,这时小店角落里有个声音传来,铿锵有声地说道:
“年轻人好大口气,五霸之首齐桓公成了傻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子成了骗子。依你说来,这世上岂非全是欺世盗名之辈?“
众人都没注意到这个坐在角落的人,这时才见一个骨瘦形销,眉毛很长,穿着灰袍的老人盘腿坐在椅子上,正在闭目养神。
韶仪见他双手合在身前,手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像老树皮一样,身后放着一架拐杖,连忙就要道歉。
这时阿九偷笑着走到前面,对老人说道:“老先生教训的是,这个人就是喜欢满嘴胡吣,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您不要见怪。”
那老人神色稍缓,张开一双阴鸷的眼睛,韶仪见他眼中现出一缕精光稍纵即逝,像从一只麻雀变成凶狠的苍鹰一样。
他也不看众人,自顾自朗声咏了一阵古诗,连韶仪听不懂他那带着胶东口音的普通话在说什么,只听几句什么上山难兮下山易,风伯为驭兮俞儿操竿,勒勋孤竹兮亿万世……就转头看着阿九尴尬地笑。
老人见几人云里雾里不明所以,捋着灰白的胡须笑道:“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那山神与天地同寿,只有四方上下,从无古今往来,不叫宇儿叫什么呢?”
韶仪一听,敢情这老头子疯疯癫癫的原来是在装蒜,就冷笑着用山东话对老人说道:“老爷,您这冷笑话真是太好笑了。”
老人哈哈一笑,指着地上的板凳让他们坐下,他看着几个年轻人说道:“老夫虽不仕不学,少年时也曾效仿先贤作壮游之行,将那四海五岳踏遍,山神一说倒不是我信口开河,就说这春秋五霸,齐桓晋文宋秦楚,都曾欲祭拜五岳报天之功,后世更是如此,上至天子封禅祭天,下到乡野村民,也会在家门口摆一块“泰山石敢当”。”
这老人说着就拉开身边一只抽屉,向众人推销他收集来的辟邪宝物。
韶仪心下恍然,原来是卖纪念品的,就皱眉说道:“这些破石头,你拿画笔描一下,再绑个烂红线就敢说是崂山五色石,看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义乌批发市场一找一大堆。”
此时山上游客稀少,逛书摊的人就更少了,老人闻言也不以为忤,摸起身旁的拐杖,把身后的的帘布撩开,小声说道:“但凡宝物定有通灵,不可以轻易示人。看几位举止不是凡人,尤其这位姑娘声音清越,必是见多识广的名家之子。既与老夫说起,众位就当是打发时间,看看我这几件东西如何?”
韶仪一眼就看到墙上挂了一排面具,转头望着顾祝二人笑起来。
面具分开放在透明袋里,其中一副和顾秉三挂在墙上的有点像,只两个空洞表示眼睛,没有鼻子嘴巴,下面突出尖利的獠牙。
还有一副面具画得很漂亮,是一只深蓝的蝴蝶造型,两条对称的垂角亚眉分在两旁,蝴蝶的佣身化作面具的鼻子,翅膀延展变为两颊。
这些面具看起来质感不错,艳而不俗,不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阿九见蝴蝶面具造型可爱,就伸手去摸。顾秉三看着那个獠牙面具发呆。
那老人趁机说道:“两位郎才女貌,一个选的是元始天尊盘古大帝留在凡间的灵蜕,一个是千面女神瑶池王母变幻的丹凤衔花。”
韶仪听他满口胡说,只不住地笑,奇怪这东西原来不是蝴蝶,居然是个凤凰。
顾秉三拿起那具盘古面具,扭头对着老人认真说道:“这好像是贵州仡佬族人演撮泰吉、跳傩戏的东西,怎么会是元始天尊盘古大帝?他们奉祀山神、蛮王,并没有祭祀西王母的习俗。”
韶仪看到老人被揭穿了骗术,脸色只一变,瞬间又恢复原状。
只见他涎着脸说道:“世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西南僚人原是夜郎国后裔,夜郎亡国之后,他们怀念故国,又不敢照旧法拜祭祖先,所以假托汉人的神仙,他们表面上戴的虽是盘古王母的面具,祭祀时施的却是夜郎国的邪法。”说着从抽屉里取出几张照片出来。
韶仪看到照片是彩色交卷洗刷的那种,表面又旧又脏,背景是一座不知名的大山,一群五六个身穿青衣,头戴尖帽,面前挂着各种面具的老人,拄着竹杖摆出各种造型,像是现代驴友在景点自拍那样,正在伸手踢腿地变着造型。心想真是人以群分,居然还有这么多活灵活现的老头子聚在一起。
顾秉三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问道:“这个人的面具,眼睛为什么是这样的?”
韶仪顺着手指,看到照片上一个老人的面具里多了两块大大的椭圆形眼白,像是两枚剥了壳的鸡蛋。
“这就是老夫所说的夜郎邪法,你再仔细看看。”
韶仪见到照片里的大眼白老人嘴巴好像在讲话,其他几个戴面具的老人都把耳朵凑到大眼白的嘴边,仿佛在垂手聆听。
那老人嘿嘿一笑,说道:“夜郎国拜山神为祖,每逢大事必先祭拜山神,这面具就是当年夜郎王祭祀的礼器,诚心求祷者,会使山神有感,降临到求祝之人的眼里指授方略。”
顾看到白眼睛的时候面有喜色,此时摸着面具说道:“原来如此,不过撮泰吉面具一般都是杨柳香樟雕刻,你这个如此沉重,不知是什么材料,怕是仿出来的。”
老人面露愠色,拂袖说道:“这是独山玉的古料。“
说着就要拿手电筒照着来验货。
韶仪一看形势不对,几人在这摆弄半天,景区这种骗局很多,别被套上不好脱身,就拦着老人问这东西多少钱。
这老人知道韶仪难搞,只看着顾秉三等他说话。顾不好意思地笑着试探道:“您这东西卖吗?”
老人哗地一声把店门外的布帘拉上,韶仪几人面面相觑,见他伸出一只手掌,表示一个“五”字。
韶仪哭笑不得地说道:“您卖多少钱直说就行了,是五块钱还是五十块,搞得神神道道吓死人。”
阿九一问之下,竟然开价五万一副,与顾秉三对望了一眼。
韶仪见他狮子大开口,就要拉着两人出去,那老人冷笑道:“老夫在这鳌山卫定居,是爱这孔孟之乡人情厚重,并非贪图小利之人,所谓货卖识家,我也只是随便一说,太低了对不起这东西的来历。”
众人一愣,就站在原地,继续听他说了下去。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