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上探亲(一)
,最快更新秋抚最新章节!
转眼间蔡瑜新在湖南已经呆了五年,现在他成了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日子过得还算美满。想着也应该回老家看一看了,一来是让父母放心,虽然独自一人在异乡,但已经安顿了下来。二来自己娶了媳妇儿也应该让父母见见。
这天蔡瑜新便告诉苏小妹自己打算回河南老家的事情。
自从苏小妹嫁给蔡瑜新以来从未听蔡瑜新提起过自己的事情,今天一听说要带着她回河南老家难免有些诧异,但还是立马答应了。苏小妹说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要跟父母知会一声。
蔡瑜新趁着苏小妹告别的当口便独自准备起来,转眼间苏小妹已经从苏家回来了,蔡瑜新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这趟回家蔡瑜新并没有带什么东西,只带了两人的换洗衣物,由于是夏天也没多少,收拾好了也就一小包。
苏小妹关好了家里的门窗后便和蔡瑜新出发了。
蔡瑜新计算着要赶今天晚上七点的火车,第二天中午刚好到河南郑州火车站,因此便在下午两点钟从家里动身。
走了三个小时她们终于到了市里的火车站,蔡瑜新买完票后又趁着多余的时间和苏小妹一起买了点儿吃的。
两人差不多等了半个多钟头终于听见车站的广播报道从惠州到邯郸的火车已到站。两人麻利的站起身来跟着乘车的人群拼命的跑着。
苏小妹从没出过远门,更别提坐火车了。她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没命的跑,是怕赶不上上车还是怕没座位,虽然心里奇怪,但始终跟在蔡瑜新后面生怕走丢了。
穿过地道之后终于看见了站台,蔡瑜新娴熟的经过一节节的车厢最后站在一节车厢前,苏小妹跟了上去,两人一起上了车。找准了座位两人便坐下来。
火车发动了,苏小妹静静地感受着坐车的感觉。从小到大她从未坐过这么舒适的车,印象中只坐过父亲推的鸡公车,而且也只是两三次,今天这个机会也算是难得。
苏小妹静静地看着窗外,夕阳西下,将整个天空映的通红。她从未这样惬意的感受自然之美,记忆里除了读书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是帮着家里做事。这一刻她感觉自己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晚餐时间到了,车厢里传来一阵吆喝:盒饭盒饭,现炒现卖,五角一份。列车服务员叫卖着,但买的人并不多,对于乘客来说在外面五角钱可是有大用处的,实在舍不得为了一顿饭花掉。蔡瑜新夫妻俩只简单的吃了一点上车前买的零食充饥。
吃过晚饭车上的人便开始逐个的打起盹儿来,八九点左右车上的人都已经全部安然入睡。
苏小妹醒来时天已经亮了。随着又一阵的吆喝,吃早饭的时间到了,两人将昨晚吃剩的分了个干净。
过了不多久苏小妹便想上厕所。虽然从昨晚到今天苏小妹仔细观察,见到有人离开座位,想必是去厕所,但第一次坐火车的苏小妹难免有些犹豫。她害怕自己被锁进厕所出不来,因此不敢去上,一直憋着。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列车上的广播再次响起:亲爱的旅客朋友们,列车已到达郑州。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她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麻利的下车后,苏小妹便和蔡瑜新一起去了车站的厕所。因为在车上没有吃多少东西,下车后两人都有些晕乎乎的,蔡瑜新便提议去吃了碗面条。
吃过东西蔡瑜新又找了去新郑的客车,就这样她们又踏上了旅途。
由于路面有些凹凸,坐在车里就像是坐在不会停的摇摇车上。因为干燥,路上的灰尘很大,车窗也没有打开。苏小妹刚吃了面条,加上有点晕车,不久便吐了。实在难受,苏小妹便开了一点窗,渐渐地也没那么难受了。
这一路苏小妹发现这边的树木自己大多没有见过,认识的也只有枣树这一种,家里最多的橘子树更是见不着影子。而且她也感觉到这边的温度好像并没有家里那么高。
因为好奇苏小妹一直都是盯着窗外看。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三个小时的车程一会儿就到了。
她们在梨河镇下了车。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所以要去村子里只能靠步行了。蔡瑜新在前面走着带路,苏小妹紧跟着。她看见这边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基本上都是土砖墙,房顶也都是盖的草和树皮,盖瓦的房子在这边好像并不多见。
走了近两个多小时,已经是正午了,蔡瑜新终于停了下来。
“到了。”
苏小妹看到这也是一座低矮的房子,土砖搭建的,房顶盖着麦草和树皮,而且用木头围了个小院子。
蔡瑜新已经开了院门进去了,苏小妹也顾不得看了,小跑着跟了过去。蔡瑜新一推门她便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桌边坐着。
“爸爸。”蔡瑜新叫着。
“终于回来了”蔡志说道。
见到蔡瑜新叫爸爸,苏小妹也忙从后面来到前边叫到“爸爸。”
“这是?”蔡志问道。
“这是舅妈给我找的媳妇儿,叫苏小妹。”蔡瑜新回答道。
“哦!来来来,快坐,快坐。”
苏小妹似乎有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一路上都是蔡瑜新打理一切,由于和家里不同处处充满新奇,苏小妹一直也没太注意这边的人说话。此刻听着他们父子交谈显得有点茫然。
“赶了这么远的路还没吃饭吧,你们坐着,我去做饭。”蔡志说着,转身便去灶房了。
苏小妹接过蔡瑜新倒的茶,一边喝一边四处看着。这座房子只有三间正房,中间她们坐的是间堂屋,左边是间睡房,右边就是灶房了。堂屋里还有一张床靠着屋后的一方墙,苏小妹发现这床好像不是木头做的,是用黄土垒起来的,因为上面放着枕头和被子,苏小妹才知道这是张床。
苏小妹指着床问道:“你们这边的床是这个样子的啊?”
“这叫‘炕’,”蔡瑜新说到,“我们这边冬天太冷,烧火做饭时热气就会跑到炕底下,睡觉暖和。你别问了,去看看爸爸要不要帮忙。”
苏小妹忙站起身向灶房走去。到了灶房她看见锅里的水已经开了,蔡志正忙着抓面条往锅里放,看见苏小妹进来忙问道:“你进来干什么,快去外面坐着,面快熟了。”
苏小妹听的不是很清楚,便说道:“爸爸,你说慢点儿,说慢点我才听得懂。”
蔡志又慢着说了一遍。这下苏小妹听懂了,忙答道:“瑜新说要我进来帮忙。”
“不用,不用,你去坐着吧。”苏小妹点点头,便出去了。
苏小妹才坐了一会儿,蔡志就端面出来了,第一碗给了苏小妹,第二碗给了蔡瑜新,最后一碗是他自己的。苏小妹看见她们夫妻俩的面都是满满的一大碗,公公的只是多半碗。苏小妹没说什么,只是吃着。
面很清淡,也没有什么辅菜在里面。蔡志又拿出了半瓶白酒和两个蒜头,父子俩就着面条喝酒,还时不时剥颗蒜嚼着。苏小妹在家见到过蔡瑜新剥蒜头吃,她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吃下那么辣的蒜头,自己也试过,结果辣的喉咙痛,连眼泪都止不住的流。
面吃完了,苏小妹主动去洗碗,洗碗的时候她听见有人上门来,一会儿家里便没声音了。洗完了碗,苏小妹出去一看,只看见蔡瑜新在睡房收拾着,她便问:“爸爸呢?”
蔡瑜新说:“刚才有个人叫走了,说是家里的孩子生了病。”
“爸爸还会看病?”苏小妹问道。
“爸爸以前做过军医,什么小病都懂得治。”
“为什么不开个诊所?”苏小妹问道。
“开不得。爸爸做军医的时候偷了一点军费藏在靴子里逃,后来有人追来了,他怕被发现,就连靴子一起扔到河里了,这才逃掉,要不然我家早就发财了。”蔡瑜新说到这里不免有些惋惜。
苏小妹又问道:“我们今晚睡这里?”
“嗯。”
蔡志直到吃晚饭的时间才回来,此时苏小妹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因为这边没有大米只有面粉面条之类的面食,因此苏小妹也只好煮面条吃了,只不过她不太习惯之前公公做的清汤寡面,所以自己炸了辣椒油和蒜蓉拌在面里吃。蔡志或许是因为一个人的缘故,平时也不愿意在吃食上费些功夫,吃了苏小妹煮的面条连声叫好。
吃饭的当口蔡瑜新便问起家里的事情来。“爸爸,大姐和二姐都还好吧!”
“哎!别提了,你大姐倒是没什么,可是……可你二姐……她出嫁后的一年肚子一直没动静因此不受婆家待见,后来连她男人也厌弃她来,天天对她打骂,后来她竟然跳井死了。”说完蔡志长叹了一声。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狗日的,他敢逼死我姐,我明天就去找他算账。”蔡瑜新恶狠狠地说道。
“算了,算了!这都两年了,他都重新讨了别人,你现在去闹还有什么意思。”
“爸爸,姐姐死了你也不管?”
“我又有什么办法,找他打架?我一把老骨头能奈何得了他吗?更何况又不是他杀了你二姐,她是自己寻死的。”
“二姐真是可怜,这个该天杀的。”苏小妹惋惜的附和道。
“好了,别提这些了。你回来你大姐还不知道呢,明天我去接你大姐过来,咱一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蔡志说道。
蔡瑜新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蔡志吃完晚饭就出发了,苏小妹和蔡瑜新两人在家张罗着晚上的“家宴”。因为姐姐家离的远,一来一回得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因此团圆饭也只能晚上吃了。
因为苏小妹不太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因此这顿饭基本是蔡瑜新张罗的,苏小妹只负责打打下手。
吃晚饭的时候刚巧赶回来了,这时都准备好了,打完招呼后就坐了下来,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准备了白菜饺子、馒头和咸菜。
“姐,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蔡瑜新问到。
“你姐夫有事抽不开身,俩孩子太小走远路怕是走不动。哎,你可好啊!如今成了家。怎么样,现在。”大姐问道。
“还好,现在已经建了房子,日子过的也还不错。”
“看样子结了婚也变了,呵呵呵……”大姐笑道。
晚上大姐便和苏小妹一起睡到睡房,蔡瑜新和蔡志则睡到堂屋。
大姐和苏小妹聊着天说:“小妹,你们结婚后我弟对你还好吧!”
“还好。”苏小妹答道。
“小妹啊!我这弟弟的脾气不太好,也不知道现在改了没有,要是以后他冲你发火,你可别理会。”
苏小妹回答道:“姐姐,我知道了,我不会和他斗嘴的。”
苏小妹接着说道:“听瑜新说爸爸以前是军医,不知道爸爸有没有什么治稻田毒气的法子。”
“什么毒气?”
“我们那里每年插秧割稻都会有很多人染上田里的毒,身上有些地方会长红疹子,痒得可难受了,而且越抓越多,我们因为长这个有时都不能上工,要在家待好几天呢。”
“是这样啊,那我明天问问,要是有法子我就叫爸爸告诉你。”
苏小妹笑呵呵地道了谢。
第二天下午蔡志叫住了正在忙的苏小妹。
“小妹,听你姐姐说你想跟我学医术啊?”
“嗯”苏小妹说道:“我们那边每年插秧割稻的时候就有好多人染上毒气,身上长红疙瘩痒死人,而且还不能抓,越抓越痒还会慢慢发着长。”
“是这样啊!刚巧我学过治这个的法子,我教给你。”
说罢,蔡志便告诉苏小妹治病的法子。他讲首先要看疹子的头尾,头是开始长的地方,尾是往外蔓延的地方。弄清楚了头尾后再拿打湿的纸附在疹子上方。用捻子沾桐油后点燃,然从尾到头去烧,这样烧上三两天就好了。他还吩咐说是染上了壁虎毒也可以用这个法子。
苏小妹边想边念,最后说了一遍给蔡志听,最后蔡志确认无误后苏小妹便道了谢。
那个时候一般有人生病了都是自己扛着,尽管有些人不怕花钱但是医疗条件也是不太发达的。因为种种原因老一辈的人一般都知道好多的土方子。蔡志传授给苏小妹的就是最简单的“烧灯火”。
苏小妹和蔡瑜新在蔡志家里一共呆了四天,第五天早上便和姐姐一起上路离开。
在公公家里苏小妹吃饭从来没有吃好吃饱过,因为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她实在是不习惯。她心里想着婆婆是南方人,去了她家肯定会好很多的,至少不会天天吃面条馒头。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转眼间蔡瑜新在湖南已经呆了五年,现在他成了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日子过得还算美满。想着也应该回老家看一看了,一来是让父母放心,虽然独自一人在异乡,但已经安顿了下来。二来自己娶了媳妇儿也应该让父母见见。
这天蔡瑜新便告诉苏小妹自己打算回河南老家的事情。
自从苏小妹嫁给蔡瑜新以来从未听蔡瑜新提起过自己的事情,今天一听说要带着她回河南老家难免有些诧异,但还是立马答应了。苏小妹说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要跟父母知会一声。
蔡瑜新趁着苏小妹告别的当口便独自准备起来,转眼间苏小妹已经从苏家回来了,蔡瑜新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这趟回家蔡瑜新并没有带什么东西,只带了两人的换洗衣物,由于是夏天也没多少,收拾好了也就一小包。
苏小妹关好了家里的门窗后便和蔡瑜新出发了。
蔡瑜新计算着要赶今天晚上七点的火车,第二天中午刚好到河南郑州火车站,因此便在下午两点钟从家里动身。
走了三个小时她们终于到了市里的火车站,蔡瑜新买完票后又趁着多余的时间和苏小妹一起买了点儿吃的。
两人差不多等了半个多钟头终于听见车站的广播报道从惠州到邯郸的火车已到站。两人麻利的站起身来跟着乘车的人群拼命的跑着。
苏小妹从没出过远门,更别提坐火车了。她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没命的跑,是怕赶不上上车还是怕没座位,虽然心里奇怪,但始终跟在蔡瑜新后面生怕走丢了。
穿过地道之后终于看见了站台,蔡瑜新娴熟的经过一节节的车厢最后站在一节车厢前,苏小妹跟了上去,两人一起上了车。找准了座位两人便坐下来。
火车发动了,苏小妹静静地感受着坐车的感觉。从小到大她从未坐过这么舒适的车,印象中只坐过父亲推的鸡公车,而且也只是两三次,今天这个机会也算是难得。
苏小妹静静地看着窗外,夕阳西下,将整个天空映的通红。她从未这样惬意的感受自然之美,记忆里除了读书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是帮着家里做事。这一刻她感觉自己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晚餐时间到了,车厢里传来一阵吆喝:盒饭盒饭,现炒现卖,五角一份。列车服务员叫卖着,但买的人并不多,对于乘客来说在外面五角钱可是有大用处的,实在舍不得为了一顿饭花掉。蔡瑜新夫妻俩只简单的吃了一点上车前买的零食充饥。
吃过晚饭车上的人便开始逐个的打起盹儿来,八九点左右车上的人都已经全部安然入睡。
苏小妹醒来时天已经亮了。随着又一阵的吆喝,吃早饭的时间到了,两人将昨晚吃剩的分了个干净。
过了不多久苏小妹便想上厕所。虽然从昨晚到今天苏小妹仔细观察,见到有人离开座位,想必是去厕所,但第一次坐火车的苏小妹难免有些犹豫。她害怕自己被锁进厕所出不来,因此不敢去上,一直憋着。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列车上的广播再次响起:亲爱的旅客朋友们,列车已到达郑州。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她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麻利的下车后,苏小妹便和蔡瑜新一起去了车站的厕所。因为在车上没有吃多少东西,下车后两人都有些晕乎乎的,蔡瑜新便提议去吃了碗面条。
吃过东西蔡瑜新又找了去新郑的客车,就这样她们又踏上了旅途。
由于路面有些凹凸,坐在车里就像是坐在不会停的摇摇车上。因为干燥,路上的灰尘很大,车窗也没有打开。苏小妹刚吃了面条,加上有点晕车,不久便吐了。实在难受,苏小妹便开了一点窗,渐渐地也没那么难受了。
这一路苏小妹发现这边的树木自己大多没有见过,认识的也只有枣树这一种,家里最多的橘子树更是见不着影子。而且她也感觉到这边的温度好像并没有家里那么高。
因为好奇苏小妹一直都是盯着窗外看。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三个小时的车程一会儿就到了。
她们在梨河镇下了车。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所以要去村子里只能靠步行了。蔡瑜新在前面走着带路,苏小妹紧跟着。她看见这边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基本上都是土砖墙,房顶也都是盖的草和树皮,盖瓦的房子在这边好像并不多见。
走了近两个多小时,已经是正午了,蔡瑜新终于停了下来。
“到了。”
苏小妹看到这也是一座低矮的房子,土砖搭建的,房顶盖着麦草和树皮,而且用木头围了个小院子。
蔡瑜新已经开了院门进去了,苏小妹也顾不得看了,小跑着跟了过去。蔡瑜新一推门她便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桌边坐着。
“爸爸。”蔡瑜新叫着。
“终于回来了”蔡志说道。
见到蔡瑜新叫爸爸,苏小妹也忙从后面来到前边叫到“爸爸。”
“这是?”蔡志问道。
“这是舅妈给我找的媳妇儿,叫苏小妹。”蔡瑜新回答道。
“哦!来来来,快坐,快坐。”
苏小妹似乎有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一路上都是蔡瑜新打理一切,由于和家里不同处处充满新奇,苏小妹一直也没太注意这边的人说话。此刻听着他们父子交谈显得有点茫然。
“赶了这么远的路还没吃饭吧,你们坐着,我去做饭。”蔡志说着,转身便去灶房了。
苏小妹接过蔡瑜新倒的茶,一边喝一边四处看着。这座房子只有三间正房,中间她们坐的是间堂屋,左边是间睡房,右边就是灶房了。堂屋里还有一张床靠着屋后的一方墙,苏小妹发现这床好像不是木头做的,是用黄土垒起来的,因为上面放着枕头和被子,苏小妹才知道这是张床。
苏小妹指着床问道:“你们这边的床是这个样子的啊?”
“这叫‘炕’,”蔡瑜新说到,“我们这边冬天太冷,烧火做饭时热气就会跑到炕底下,睡觉暖和。你别问了,去看看爸爸要不要帮忙。”
苏小妹忙站起身向灶房走去。到了灶房她看见锅里的水已经开了,蔡志正忙着抓面条往锅里放,看见苏小妹进来忙问道:“你进来干什么,快去外面坐着,面快熟了。”
苏小妹听的不是很清楚,便说道:“爸爸,你说慢点儿,说慢点我才听得懂。”
蔡志又慢着说了一遍。这下苏小妹听懂了,忙答道:“瑜新说要我进来帮忙。”
“不用,不用,你去坐着吧。”苏小妹点点头,便出去了。
苏小妹才坐了一会儿,蔡志就端面出来了,第一碗给了苏小妹,第二碗给了蔡瑜新,最后一碗是他自己的。苏小妹看见她们夫妻俩的面都是满满的一大碗,公公的只是多半碗。苏小妹没说什么,只是吃着。
面很清淡,也没有什么辅菜在里面。蔡志又拿出了半瓶白酒和两个蒜头,父子俩就着面条喝酒,还时不时剥颗蒜嚼着。苏小妹在家见到过蔡瑜新剥蒜头吃,她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吃下那么辣的蒜头,自己也试过,结果辣的喉咙痛,连眼泪都止不住的流。
面吃完了,苏小妹主动去洗碗,洗碗的时候她听见有人上门来,一会儿家里便没声音了。洗完了碗,苏小妹出去一看,只看见蔡瑜新在睡房收拾着,她便问:“爸爸呢?”
蔡瑜新说:“刚才有个人叫走了,说是家里的孩子生了病。”
“爸爸还会看病?”苏小妹问道。
“爸爸以前做过军医,什么小病都懂得治。”
“为什么不开个诊所?”苏小妹问道。
“开不得。爸爸做军医的时候偷了一点军费藏在靴子里逃,后来有人追来了,他怕被发现,就连靴子一起扔到河里了,这才逃掉,要不然我家早就发财了。”蔡瑜新说到这里不免有些惋惜。
苏小妹又问道:“我们今晚睡这里?”
“嗯。”
蔡志直到吃晚饭的时间才回来,此时苏小妹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因为这边没有大米只有面粉面条之类的面食,因此苏小妹也只好煮面条吃了,只不过她不太习惯之前公公做的清汤寡面,所以自己炸了辣椒油和蒜蓉拌在面里吃。蔡志或许是因为一个人的缘故,平时也不愿意在吃食上费些功夫,吃了苏小妹煮的面条连声叫好。
吃饭的当口蔡瑜新便问起家里的事情来。“爸爸,大姐和二姐都还好吧!”
“哎!别提了,你大姐倒是没什么,可是……可你二姐……她出嫁后的一年肚子一直没动静因此不受婆家待见,后来连她男人也厌弃她来,天天对她打骂,后来她竟然跳井死了。”说完蔡志长叹了一声。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狗日的,他敢逼死我姐,我明天就去找他算账。”蔡瑜新恶狠狠地说道。
“算了,算了!这都两年了,他都重新讨了别人,你现在去闹还有什么意思。”
“爸爸,姐姐死了你也不管?”
“我又有什么办法,找他打架?我一把老骨头能奈何得了他吗?更何况又不是他杀了你二姐,她是自己寻死的。”
“二姐真是可怜,这个该天杀的。”苏小妹惋惜的附和道。
“好了,别提这些了。你回来你大姐还不知道呢,明天我去接你大姐过来,咱一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蔡志说道。
蔡瑜新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蔡志吃完晚饭就出发了,苏小妹和蔡瑜新两人在家张罗着晚上的“家宴”。因为姐姐家离的远,一来一回得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因此团圆饭也只能晚上吃了。
因为苏小妹不太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因此这顿饭基本是蔡瑜新张罗的,苏小妹只负责打打下手。
吃晚饭的时候刚巧赶回来了,这时都准备好了,打完招呼后就坐了下来,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准备了白菜饺子、馒头和咸菜。
“姐,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蔡瑜新问到。
“你姐夫有事抽不开身,俩孩子太小走远路怕是走不动。哎,你可好啊!如今成了家。怎么样,现在。”大姐问道。
“还好,现在已经建了房子,日子过的也还不错。”
“看样子结了婚也变了,呵呵呵……”大姐笑道。
晚上大姐便和苏小妹一起睡到睡房,蔡瑜新和蔡志则睡到堂屋。
大姐和苏小妹聊着天说:“小妹,你们结婚后我弟对你还好吧!”
“还好。”苏小妹答道。
“小妹啊!我这弟弟的脾气不太好,也不知道现在改了没有,要是以后他冲你发火,你可别理会。”
苏小妹回答道:“姐姐,我知道了,我不会和他斗嘴的。”
苏小妹接着说道:“听瑜新说爸爸以前是军医,不知道爸爸有没有什么治稻田毒气的法子。”
“什么毒气?”
“我们那里每年插秧割稻都会有很多人染上田里的毒,身上有些地方会长红疹子,痒得可难受了,而且越抓越多,我们因为长这个有时都不能上工,要在家待好几天呢。”
“是这样啊,那我明天问问,要是有法子我就叫爸爸告诉你。”
苏小妹笑呵呵地道了谢。
第二天下午蔡志叫住了正在忙的苏小妹。
“小妹,听你姐姐说你想跟我学医术啊?”
“嗯”苏小妹说道:“我们那边每年插秧割稻的时候就有好多人染上毒气,身上长红疙瘩痒死人,而且还不能抓,越抓越痒还会慢慢发着长。”
“是这样啊!刚巧我学过治这个的法子,我教给你。”
说罢,蔡志便告诉苏小妹治病的法子。他讲首先要看疹子的头尾,头是开始长的地方,尾是往外蔓延的地方。弄清楚了头尾后再拿打湿的纸附在疹子上方。用捻子沾桐油后点燃,然从尾到头去烧,这样烧上三两天就好了。他还吩咐说是染上了壁虎毒也可以用这个法子。
苏小妹边想边念,最后说了一遍给蔡志听,最后蔡志确认无误后苏小妹便道了谢。
那个时候一般有人生病了都是自己扛着,尽管有些人不怕花钱但是医疗条件也是不太发达的。因为种种原因老一辈的人一般都知道好多的土方子。蔡志传授给苏小妹的就是最简单的“烧灯火”。
苏小妹和蔡瑜新在蔡志家里一共呆了四天,第五天早上便和姐姐一起上路离开。
在公公家里苏小妹吃饭从来没有吃好吃饱过,因为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她实在是不习惯。她心里想着婆婆是南方人,去了她家肯定会好很多的,至少不会天天吃面条馒头。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