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反三国》正文 35 爱吃豆腐
见到邓艾这种无赖的表现,刘禅笑了,的确是个有能耐的,难怪能在人才辈出的魏军之中,混到魏军主将,统领一路兵马。
刘禅当然不会小气,大手一挥,说道:
“来人,也给邓将军上一桌,一起就宴,说起来还得谢谢邓将军给了这次庆功宴呢,哈哈。”
刘禅颇为豁达,虽是妥协,却并不觉得气馁,犹如西川民间百姓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只能妥协地决定,做出最大的让步:
“那就鸳鸯锅吧。”
陈祗是刘禅的死忠粉,刘禅一说,陈祗马上就狗腿地开始张罗,命人抬来一桌,扯来一些东西,也给邓艾摆上了一台,当然邓艾坐得离刘禅最远,桌上的东西也比所有人来得粗糙。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应有之义,邓艾更不会在意。
“来,诸位满饮此杯,现在开始,今天各人皆放开肚子吃,仰着脖子喝,不谈国事,只谈风月,有什么事情,待班师回到蜀都行宫,上朝再慢慢说,也不急。”
刘禅这才有些闲情细看一下桌子上的东西,这一放松,还真让刘禅发现了惊喜。食材,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收获,要说陈祗用心,就是刘禅的桌子上比别人多了几条小鱼,看起来新鲜得很。
还有一条刚刚出土不久的竹笋,还散发着竹子和泥土混杂,特有的味道。
这些不是什么新材,自是不会引起刘禅的惊叹,让刘禅大为欣慰的是,刚刚做出妥协、让步,还真的马上就吃上了火锅。
原来,陈祗将平常煮菜的食鼎,按照刘禅的意思,打造出来了一个小号的食鼎,此时在每人面前的那个小鼎,正是之前刘禅私自吩咐陈祗务必办妥,尽快打造出来,适合一个人所用的食鼎。
小鼎的模样和大的食鼎几乎一样,只是大多地方比食鼎来得轻薄罢了。
仍然是青铜打造出来的,正是刘禅所知道的青铜染炉。
大汉的小型火锅,青铜染炉。
所以说,陈祗办事还是很靠谱的嘛,不但麻利,还用心。
青铜染炉要说和平常的大鼎也是有些不一样的,那就是比以往的青铜鼎多了一个底盘,可以用于置炭生火。青铜染炉是火锅的原型,然而目前的工艺还是太简单粗暴了,主要是炉壁太厚,不太能够导热。
“来人,将帐帘打开,保持通风透气。尔等都别闲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朕就不招待尔等了,想吃什么,就自己放入鼎里,对了,这鼎名唤青铜染炉,乃是平常宴客极好之物,毕竟丰咸由人,可以自己挑选想吃的东西煮熟,适合每一个人。”
由于底盘之下,还是得靠木炭加热,最重要的是保持通风,不然容易一氧化碳中毒。此外,刘禅还主动给青铜染炉打广告,将其定为宴客专用,优先来个先入为主,将青铜染炉的使用进行定义,这样以后安利青铜染炉,所有人都会将青铜染炉的出现归功于刘禅。
说不定现在很普及的青铜大鼎也会渐渐没落,青铜染炉走入平常家家户户,也是有可能的,难点主要在于加热引火之物,一旦解决,刘禅等于又发现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青铜不难找,很多铁匠都能自发找到铜块铁块,兵器都能买到,还怕买不到铜制的青铜染炉用来煮食么?故而出售青铜染炉,对于刘禅来说,那已经是一条可见的道路了。
刘禅明白,所有的战争,打到最后比的无非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罢了,国富兵自然强,发展蜀国的经济,让每一个蜀国的人都能够赚钱,温饱,长期以往蜀国自会慢慢地拉平与魏国、吴国之间的差距。
刘禅都想好了,要将铜器做好蜀国的又一大招牌,打造出来,蜀国早晚是要走出去的,仅靠蜀锦出名,创造利益来得太慢,况且蜀国自己也需要大量的蜀锦,衣食住行,食为本。这一点蜀国目前自己都还没能解决,未能达到自给自足之余,还能往外倾销。
而铜器嘛,这个不难,一场征战下来,只要打赢了,收缴的兵器简直不要太多,到时将兵器或盔甲统统回炉再造,用来制造一些生活铜器用品,得以牟利,这样等于良性循环。
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刘禅想要推广青铜染炉,第一时间就得在蜀国顺利地实施,改变各人的观念,接受青铜染炉的使用。推广成功与否,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价格适中、便宜,家家户户要用得起,这点刘禅并不担心。
到时找个靠谱的大臣,将蜀国的名义作担保,开一家专门卖青铜染炉的作坊,到时蜀国的国库中钱财还不是稳稳地进来。
另一点是要想青铜染炉能够铺开,那就得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如何使用。哪怕是普通蜀兵或是一些平民百姓,也懂得了如何用青铜染炉,那这样受众基数就能提升上来,不怕没有销量。
所以,东西算是打造出来了,还得会用。刘禅不得不主动演示,先是拿起整盘的豆腐,用筷子将豆腐从中一截,分成好几块,然后整盘豆腐就往青铜染炉里倒,边倒边说道:
“尔等喜欢吃什么,就往炉里放什么。比如朕就爱吃豆腐,这豆腐嘛要煮熟不容易,尤其是全熟之后的豆腐,充满水分、嫩滑,口感极佳。”
刘禅往炉里放豆腐,诸葛亮和赵云等人皆纷纷效仿,毕竟这玩意儿该怎么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不会,就算是刘禅,也是第一次使用。
尤其是邓艾,自从入坐之后,不再担心性命之忧,细细听来,这蜀主刘禅竟是个雄才大略的,言谈举止不仅仅字字珠玑,竟还懂得生活之道。
就连这青铜染炉,邓艾说实在也是第一次见到,更别说使用了。
邓艾也将一盘豆腐往青铜染炉里投放之后,内心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想法,似乎真心投降刘禅也没什么不好,在魏国兵多将广,干得再好,出了多少功劳都是难以出众,但蜀国不同啊,一旦被重用,那可就前途无限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刘禅当然不会小气,大手一挥,说道:
“来人,也给邓将军上一桌,一起就宴,说起来还得谢谢邓将军给了这次庆功宴呢,哈哈。”
刘禅颇为豁达,虽是妥协,却并不觉得气馁,犹如西川民间百姓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只能妥协地决定,做出最大的让步:
“那就鸳鸯锅吧。”
陈祗是刘禅的死忠粉,刘禅一说,陈祗马上就狗腿地开始张罗,命人抬来一桌,扯来一些东西,也给邓艾摆上了一台,当然邓艾坐得离刘禅最远,桌上的东西也比所有人来得粗糙。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应有之义,邓艾更不会在意。
“来,诸位满饮此杯,现在开始,今天各人皆放开肚子吃,仰着脖子喝,不谈国事,只谈风月,有什么事情,待班师回到蜀都行宫,上朝再慢慢说,也不急。”
刘禅这才有些闲情细看一下桌子上的东西,这一放松,还真让刘禅发现了惊喜。食材,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收获,要说陈祗用心,就是刘禅的桌子上比别人多了几条小鱼,看起来新鲜得很。
还有一条刚刚出土不久的竹笋,还散发着竹子和泥土混杂,特有的味道。
这些不是什么新材,自是不会引起刘禅的惊叹,让刘禅大为欣慰的是,刚刚做出妥协、让步,还真的马上就吃上了火锅。
原来,陈祗将平常煮菜的食鼎,按照刘禅的意思,打造出来了一个小号的食鼎,此时在每人面前的那个小鼎,正是之前刘禅私自吩咐陈祗务必办妥,尽快打造出来,适合一个人所用的食鼎。
小鼎的模样和大的食鼎几乎一样,只是大多地方比食鼎来得轻薄罢了。
仍然是青铜打造出来的,正是刘禅所知道的青铜染炉。
大汉的小型火锅,青铜染炉。
所以说,陈祗办事还是很靠谱的嘛,不但麻利,还用心。
青铜染炉要说和平常的大鼎也是有些不一样的,那就是比以往的青铜鼎多了一个底盘,可以用于置炭生火。青铜染炉是火锅的原型,然而目前的工艺还是太简单粗暴了,主要是炉壁太厚,不太能够导热。
“来人,将帐帘打开,保持通风透气。尔等都别闲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朕就不招待尔等了,想吃什么,就自己放入鼎里,对了,这鼎名唤青铜染炉,乃是平常宴客极好之物,毕竟丰咸由人,可以自己挑选想吃的东西煮熟,适合每一个人。”
由于底盘之下,还是得靠木炭加热,最重要的是保持通风,不然容易一氧化碳中毒。此外,刘禅还主动给青铜染炉打广告,将其定为宴客专用,优先来个先入为主,将青铜染炉的使用进行定义,这样以后安利青铜染炉,所有人都会将青铜染炉的出现归功于刘禅。
说不定现在很普及的青铜大鼎也会渐渐没落,青铜染炉走入平常家家户户,也是有可能的,难点主要在于加热引火之物,一旦解决,刘禅等于又发现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青铜不难找,很多铁匠都能自发找到铜块铁块,兵器都能买到,还怕买不到铜制的青铜染炉用来煮食么?故而出售青铜染炉,对于刘禅来说,那已经是一条可见的道路了。
刘禅明白,所有的战争,打到最后比的无非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罢了,国富兵自然强,发展蜀国的经济,让每一个蜀国的人都能够赚钱,温饱,长期以往蜀国自会慢慢地拉平与魏国、吴国之间的差距。
刘禅都想好了,要将铜器做好蜀国的又一大招牌,打造出来,蜀国早晚是要走出去的,仅靠蜀锦出名,创造利益来得太慢,况且蜀国自己也需要大量的蜀锦,衣食住行,食为本。这一点蜀国目前自己都还没能解决,未能达到自给自足之余,还能往外倾销。
而铜器嘛,这个不难,一场征战下来,只要打赢了,收缴的兵器简直不要太多,到时将兵器或盔甲统统回炉再造,用来制造一些生活铜器用品,得以牟利,这样等于良性循环。
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刘禅想要推广青铜染炉,第一时间就得在蜀国顺利地实施,改变各人的观念,接受青铜染炉的使用。推广成功与否,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价格适中、便宜,家家户户要用得起,这点刘禅并不担心。
到时找个靠谱的大臣,将蜀国的名义作担保,开一家专门卖青铜染炉的作坊,到时蜀国的国库中钱财还不是稳稳地进来。
另一点是要想青铜染炉能够铺开,那就得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如何使用。哪怕是普通蜀兵或是一些平民百姓,也懂得了如何用青铜染炉,那这样受众基数就能提升上来,不怕没有销量。
所以,东西算是打造出来了,还得会用。刘禅不得不主动演示,先是拿起整盘的豆腐,用筷子将豆腐从中一截,分成好几块,然后整盘豆腐就往青铜染炉里倒,边倒边说道:
“尔等喜欢吃什么,就往炉里放什么。比如朕就爱吃豆腐,这豆腐嘛要煮熟不容易,尤其是全熟之后的豆腐,充满水分、嫩滑,口感极佳。”
刘禅往炉里放豆腐,诸葛亮和赵云等人皆纷纷效仿,毕竟这玩意儿该怎么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不会,就算是刘禅,也是第一次使用。
尤其是邓艾,自从入坐之后,不再担心性命之忧,细细听来,这蜀主刘禅竟是个雄才大略的,言谈举止不仅仅字字珠玑,竟还懂得生活之道。
就连这青铜染炉,邓艾说实在也是第一次见到,更别说使用了。
邓艾也将一盘豆腐往青铜染炉里投放之后,内心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想法,似乎真心投降刘禅也没什么不好,在魏国兵多将广,干得再好,出了多少功劳都是难以出众,但蜀国不同啊,一旦被重用,那可就前途无限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