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白香山传最新章节 > 白香山传TXT下载
错误举报

《白香山传》正文 第28章 朱陈村,八兄妹共赋连句诗

  来到峡沟已经是半日时分。乐天心想,得抓紧时间到朱陈村去一趟。昨天在陴湖的小岛上过夜,玩倒是玩得开心,只是今天不能再在外面过夜,一定得赶回去,不然的话……乐天忽然又想起湘灵,昨天晚上在外面过夜,他的爹娘会怎么想呢?他又想起自己的娘,会不会因为自己在外面过夜而责怪自己呢?乐天就这么胡思乱想着。

  “听乐天说还要到朱陈村去,要去就快些。”刘大哥督促着大家,于是一行人从饭铺走了出来,向着龙泉湖方向走来。

  龙泉湖很快出现在大家面前,不过这龙泉湖大家已经很熟悉,又加上时间紧迫,大家都无心赏景,只是沿着湖岸向流沟寺方向急走。大家在有溶洞的地方喝了一顿清凉甘甜的泉水,继续向着流沟寺方向行进。

  流沟寺很快到了,乐天兄弟和湘灵三人还是五年前到过流沟寺,想起那流沟寺的大肚菩萨很好玩,于是提议再到流沟寺内看看那大肚菩萨,不过现在乐天兄弟都不再称呼“大肚菩萨”,而是称呼“弥勒菩萨”了。

  现在弥勒菩萨又笑嘻嘻地坐在大家的面前,乐天觉得现在对弥勒菩萨的感觉跟五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五年前他们对弥勒菩萨就觉得好笑,因为弥勒菩萨不但是肚子大得出奇,而且自己总是那么笑嘻嘻的样子,不过他为什么总是对着大家笑,那时候并没有往深处想。现在不同了,经过五年的战乱,乐天兄弟已经饱受离乱之苦,他对弥勒菩萨的开口常笑的处世态度已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他开始觉得,弥勒菩萨之所以总是笑嘻嘻的样子,也不全是在讥笑世人,最重要的是弥勒菩萨懂得快乐,懂得用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让自己很自然地生活在快乐之中。

  乐天认为,在佛教神灵里面,只有弥勒菩萨的处世态度最值得人们学习。释迦牟尼虽然大智,但是太认真太严肃,西方极乐世界虽然很完美,但是追求的过程太苦,几乎叫人难以忍受。佛门那些戒律太严太死板。只有弥勒菩萨能够做到既达到修佛目的又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想到这里,他想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说,以便得到大家的理解与赞同。

  乐天首先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佛祖为什么选择弥勒做他的接班人吗?”

  对这个问题,“苻离五子”倒是从来没有从深处想过,他们只是知道弥勒是佛祖的接班人。现在乐天忽然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只是互相看看,有的甚至伸出了舌头。

  只听得乐天继续说道:“当初弥勒跟佛祖做弟子,在佛祖所有的弟子中,只有弥勒不听话,因为弥勒原来出身富裕家庭,过惯了好的生活,要他吃斋他不干,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也喜欢穿好衣服。他这些习惯,别的弟子都看不惯。可是偏偏佛陀就选中弥勒做了自己的接班人。我在五年前到这流沟寺,看到弥勒两旁的对联,你们先看看这幅对联。”乐天说完,大家一齐看那幅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好了,当时我把这幅对联改了一下,我改的是:开口常嚼嚼天下可嚼之味,大肚能吃吃世间能吃之食,当时只觉得这样改一改有点好笑,现在看起来,这样一改,倒正合乎了本意。”乐天说到这里,大家又笑起来。但是乐天继续说:

  “食者,人之大欲。想当年佛陀在舍卫国看着众弟子挨饿,也不得不派弟子到处寻找食物,包括肉食,只要能充饥就行,这说明佛陀也是看重吃的。这样以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佛陀要选择弥勒做接班人了。实际上,佛陀正是看上了弥勒这一特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大家听了乐天的这一番议论,觉得特别新鲜有趣。但是乐天的话还没完:

  “当然,对于接班人这样的大事,佛陀不能随随便便就决定了,他还要对弥勒做全面的考察,于是他学习人间的皇帝爷的办法,来了个微服私访。他知道弥勒在人间用的是布袋和尚的身份,于是他扮作一位苦行僧前往明州奉化。那一天,布袋和尚正在给弟子们讲《弥勒下生经》,正说得入情入理,众佛徒听得津津有味,一位小沙弥跑进报告,说门外有位苦行僧要见师父。布袋和尚当即停讲,笑道:‘请他进来。’只见那位苦行僧秃头赤脚,手拿破钵,提根拐杖,衣衫褴褛,浑身邋遢,步履蹒跚,走到布袋和尚面前,不卑不亢,伸出那只既破又脏的钵盂,开口讨吃。布袋和尚笑道:‘不急,我的布袋里有你吃的!’说罢,伸手在身边袋里捞了大把米饭,递给对方。苦行僧三两口吃完,伸钵又讨。布袋和尚又慷慨地舍施,如此三番五次,布袋里的东西全部施舍。布袋和尚摸着自己的肚皮笑着说:‘师父,你这肚比我还大。’苦行僧问:‘你的肚皮能装多少东西?’布袋和尚想了一下回答:‘能装人间难以装下所有的东西!’苦行僧赞许地点下头,但他没有想走的意思。布袋和尚又问:‘师父,还有事吗?’苦行僧提起一只光脚,肆无忌惮地在布袋和尚面前摆弄,开口说:‘看吧,我一路步行,皮肉烂成这样,没双鞋穿,能不能把你脚上的鞋施舍给我穿?’布袋和尚毫不犹豫地脱鞋,递给苦行僧说:‘师父,拿去吧,快穿上,恕我刚才没有看见。’苦行僧穿上鞋,仍然不想走,手指着自己的破衣衫,要布袋和尚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施舍给他。弟子们认为苦行僧太过分了,想轰他走。布袋和尚二话没说,准备脱袈裟。他才脱到一半,苦行僧制止说:‘别脱,我不要了!’说毕,转身便走。扮作苦行僧的释迦牟尼边走边想:身有百万家财愿意捐赠部分资产以普救众生,固然可敬可佩,而布袋和尚则愿意施舍自己身上一切,哪怕是一双鞋,一件衣服,一口饭,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他如此慷慨解囊而不图回报,体现着崇高的理念与爱心。他已把佛家行善积德,慈悲救世的真谛推向极致。人间多么需要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啊,唯有这种相互关爱的情怀,才能打造人人和谐相处的时空。要是五十亿年后让他再次下生人间,执掌佛家,我佛必兴,人间一定和谐安康。释迦牟尼想到这里,猛然回首,朝布袋和尚挥手。他一挥手不打紧,却把布袋和尚的肖像永远定格在人间了。”

  大家听到这里,都舒了一口气,原来这弥勒菩萨还有这么一番来历。乐天带着总结的口气说:“在我的眼里,弥勒菩萨是可爱的,也是高尚的。他性格开朗,生活得自由快乐,而且乐善好施,富有爱心。这些品德正是人间最宝贵的,也是最需要大力提倡的。”

  大家都纷纷议论起来。乐天用征求意见的口吻说道:“各位兄弟,在下倒有一个想法,是不是把我们苻离的有志青年组织起来,搞一个团体,专门对弥勒菩萨进行研究宣传,把弥勒菩萨的处世态度和乐善好施富有爱心的品德加以大力提倡,把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普及开来?”

  对于乐天的这一提议,苻离五子都觉得是件有意义的好事,这事基本上就决定下来了。

  从流沟寺出来,大家径直向朱陈村走来。翻过一个山坡,一路下坡就到了朱陈村。乐天兄弟跟湘灵都是五年前到过这里,但是由于当时留下的印象深刻,虽然时隔五年,他们对这里的一切都还有比较清晰的印象。至于苻离五子,不过是熟门熟路。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进朱陈村,大家不断地跟朱陈村的男女老少打着招呼,互相问好。那一张张笑脸让乐天一行人心中暖烘烘的。

  大家首先到村公署大楼瞻仰了那块“大唐古文明示范村”匾额。只见那匾额在斜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面对匾额,大家无不心情激动,心中涌起一股对朱陈村百姓的崇敬。

  现在他们来到村子外面的一个高地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朱陈村的全貌。只见村子附近的道路上有不少人来往,有男人挑着柴走向村子的,有女人挑着水桶来回走动的,有老人或者少年儿童赶着水牛或者黄牛向附近的山坡上走的,还有成群的年轻女子聚在一起跳舞唱歌的……

  忽然,在离乐天一行人不远的地方来了两个年轻人,是一男一女,看样子他们是一对恋人。由于他们只顾说话,没注意附近有人看着他们,只见那前面的女子忽然转过身子面对着男子笑,男子用手掌在女子的脸上轻轻拍了几下,然后就是二人的一阵甜蜜的笑声。

  看到这一幕,乐天一行人无不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愉悦,湘灵的内心一阵冲动:这朱陈村的青年男女好幸福好快乐,这里跟别的地方真的太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候,乐天心里一动,灵感又来了,诗句就脱口而出: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刘大哥听到这里,抢过乐天的话头吟道: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张仲素接着道: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行简也由不住了: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这时候谁也不愿意落下,于是就依次来了一个句句相连,连湘灵也不例外: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忽然大家一齐笑着问:“这是谁做的诗?”

  “大家的,大家的诗!”

  最后刘大哥下结论:“这首诗应该由乐天记载下来,题目就由乐天定好了。”

  “用不着想,这题目还不明摆着?《朱陈村》。”乐天说。

  div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