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正文 第124章 河朔战事正紧,皇家歌舞升平
自从重考试事件以后,李德裕与李宗闵的矛盾愈来愈深了。于是各树朋党,彼此倾轧,形成了朝廷内部的“两李党争”。对于乐天来说,这次事件在他的内心也留下了深深的歉疚,因为内兄杨汝士就因为这件事也受到严厉处罚,被谪贬为巴蜀的开江县令。许多朋友也都说对这次事件处理太严,但是乐天是有苦难言,因为乐天曾反复向皇上请求对涉案人员从轻处理,但是皇上固执己见,乐天也没办法。
八月的一天,乐天奉命去田布家宣谕田布出任魏博节度使。田布为了感谢乐天推荐的大恩,送他五百匹绢作为酬谢。乐天想,我怎么能收他的酬谢礼物呢?于是一篇《让绢状》又摆在了皇上的龙案之上:
“讓絹狀恩賜田布與臣人事絹五百匹。
右,田布以臣宣慰進旨,敬命荷恩,遂與臣前件絹,臣不敢受,尋以奏陳,昨日中使第五文岑就宅奉宣,令臣受取者。臣已當時進狀陳謝訖。感戴聖恩,昨日不敢不謝,酌量事宜,今日不敢不言。臣家素貧,非不要物,但以昨者陛下遣臣宣諭田布,不同常例,田布今日之事,不同諸家。何者?未報父仇,未雪國恥,凡人有物,猶合助之,況取其材,有所不忍。又昨除田布魏博節度制中誡云:一飯之飽,必均於士卒,一毫之費,必用於戈矛。今以五百匹絹與臣,臣若便受,則是有違制命,不副天心。臣又以凡節將之臣,發軍討叛,大費雖資於公給,小用亦藉其家財。今陛下方欲使田布誓心報仇,捐軀殺賊,伏料宣諭慰問,使者道路相望,若奉使之人,悉須得物,臣恐鎮州賊徒未殄,田布財產已空。欲救將來,乞從臣始。此則求田布物者必息,而田布感聖渥倍深,責其成功,必有可望。臣食國家之厚祿,居陛下之清官,每月俸錢尚慚屍素,無名之貨豈合苟求?伏願天鑒照臨,知臣不是飾讓。臣又非不知如此小事,不合塵黷尊嚴,心實不安,不敢不奏。其前件絹臣尋已卻還田布,伏乞聖慈許臣不敢取,仍望宣示田布,令知聖恩。謹錄奏聞,伏待聖旨。”
皇上看了此状,对白居易的廉洁颇为赞赏。在一次朝会上,皇上把这份《让绢状》给群臣传阅,于是“白居易不收礼物”的故事就在京都的官员中传开了。
到了十月,乐天又被升迁为中书舍人,成了在中书省负责拟草诏旨的官,它是中书省具体事务的主办人员,职权很大,是登上台省大员和宰相的一块重要跳板。到目前为止,乐天已经在三省都有经历了。此时的乐天对于自己的仕途已经感到比较满足了,看官请看他的《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这首诗开头几句: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所谓“三迁”,指的是由司门升主客,又由主客升中书。这时候不但仕途通达,经济方面也开始有了余钱剩米。从困境中走过来的人就容易满足,现在的乐天真的有些满足了。
虽然自己官运亨通,但是乐天并不沾沾自喜,实际上,作为对国家社稷负责人的人,官越大,压力也就越重。就在乐天升为中书舍人的时候,黄河以北的许多地方又大乱起来,战火有越烧越旺之势。作为朝廷高官,乐天又不安起来。
到了十二月,进讨王庭凑的兵马仍无一点儿进展。可是皇上仍然整日游猎,宴会,不听谏劝。宰相王播和萧俯等龌龊卑污,没有远谋大计,一味盲目地主张销兵。
过了年,乐天有点耐不住了,一份《论行营状(应缘镇州行营利害事宜谨具如後)》送到了宣政殿的龙案上:
“一请专委李光颜东面讨逐委裴度四面临境招谕事。
右,臣等伏见自幽镇有事以来,诏太原、魏博、泽潞、易定、沧州等五道节度各领全军,又征诸道兵马,计士八十万,四面围绕,已逾半年,王师无功,贼势犹盛,弓高已失,深州甚危者。岂不以兵数太多,反难为用;节将太众,则心不齐,莫肯率先,递相顾望;又以朝廷赏罚,近日不行,未立功者或先封官,已败衄者不闻得罪,既无惩劝,以至迁延。若不改张,必无所望。今李光颜既除陈许节度,尽领本军,伏请抽诸道劲兵,通前约与三四万人,从东速进,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诸军,解深、邢重围,与元翼合势。令裴度领太原全军,兼招讨旧职,四面压境,观衅而动。若乘虚得便,即令同力剪除,若战胜贼穷,亦许受降纳款。
如此则镇州夹攻以分其力,招谕以动其心,未及诛夷,自生变改。况光颜久谙战阵,素有威名,裴度为人,忠勇果决,加以明悬赏罚,使其忧责在身,事势驱之,自须死战,若比向前模样,用命百倍相悬。破贼责功,无出於此。况太原兴王之地,天下劲兵,今既得人,足当一面。以此计度,无如二人。”
接着还有《一请抽拣魏博、泽潞、易定、沧州四道兵马分付光颜事》、《一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一请省行营粮料事》、《一请因朱克融授节後速讨王庭凑事》几项请求。《论行营状》最后说:
“自古安危,皆系於此,伏乞圣虑,察而念之,不以重难改移,忽於大计也。臣等又忧深州久围,救兵不至,弓高新陷,粮道未通,下博诸军,政於穷地,光颜兵少,欲入无由,外即救援不来,内即饣侯粮罄竭,各求生路,谁向死门,无可奈何,忽然奔散,即圣心虽悔,其可及乎?其鉴不遥,在贞元中,韩全义五楼之败是也。伏望陛下详臣此状,思臣此言,若以为然,速赐裁断。臣等受恩日久,忧国情深,志在恳切,言无方便。伏望圣鉴,俯察愚衷。无任感激悃款之至,谨同诣延英门进状以闻,伏听敕旨。谨奏。”
尽管乐天言辞恳切,然而不知何故,皇上居然毫无动静。在乐天看来,他的状文不过是“泥牛入海”,并无半点消息。
乐天又想起穆宗皇帝的种种表现。这穆宗皇帝最是好大喜功,还是在去年的七月六日,这一天是穆宗皇帝的生日,他竟然异想天开地制订了一套庆祝仪式,只是因为一些大臣提出自古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做法,才算作罢。他在宫里大兴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宝庆殿等。宫苑内修假山倒塌,一次就有七位工人被压死。当永安殿新修成的时候,他在那里观百戏,极欢尽兴。在永安殿,皇上还与中宫贵主设“密宴”以取乐,连他的嫔妃都参加。除此之外,他还用重金整修装饰京城内的安国、慈恩、千福、开业、章敬等寺院,甚至还特意邀请了吐蕃使者前往观看。
到了八月,皇上又到宫中鱼藻池,征发神策军二千人将宪宗时期早已淤积的水面加以疏浚,九月初二池水开通后,他就在鱼藻宫大举宴会,观看宫人乘船竞渡。由于时间临近九九重阳,皇上又想大宴群臣。担任拾遗的李珏等人上疏劝谏,认为:“陛下刚刚登临大宝,年号尚且未改,宪宗皇帝园陵尚新,如果就这样在内廷大举宴会,恐怕不合适。”皇上根本不听。在重阳节那天,还特意把他的舅舅郭钊兄弟、朝廷贵戚、公主驸马等都召集到宣和殿饮酒高会。
十一月的一天,皇上突然下诏:“朕来日暂往华清宫,至落日时分当即归还。”此时,正值西北番邦引兵犯境,神策军中尉梁守谦将神策军四千人及八镇兵赴援,形势很是紧张,御史大夫李绛、常侍崔元略等跪倒在延英殿门外切谏。皇上竟然对大臣们说:“朕已决定成行,不要再上疏烦我了。”谏官再三劝谏也是无效。第二天一早,皇上从大明宫的复道出城前往华清宫方向而去,随行的还有神策军左右中尉的仪仗以及六军诸使、诸王、驸马千余人,一直到天色很晚才还宫。
对于皇上的“宴乐过多,畋游无度”,谏议大夫郑覃等人一起劝谏:“现在边境吃紧,形势多变,如果前线有紧急军情奏报,不知道陛下在什么位置,又如何是好?另外,陛下经常与倡优戏子在一起狎昵,对他们毫无节制地大肆赏赐,这些都是百姓身上的血汗,没有功劳怎么可以乱加赏赐呢!”皇上看到这样的表章感觉很新鲜,就问宰相这都是些什么人。宰相回答说是谏官。皇上就对郑覃等加以慰劳,还说“当依卿言”。皇上的这一态度使宰相们高兴了一阵子,但实际上他对自己说过的话根本不当回事,转过身,皇上依旧是我行我素。
想到这些,乐天感到心凉,我那些状文也许皇上根本没看过就丢进了垃圾桶,看来这大唐天下也许是气数已尽了。
于是乐天开始逃避。奇怪,乐天居然在梦中回到了忠州。当乐天醒过来的时候,梦中的情景居然历历在目,于是爬起来,点上灯,来到书房,一首《中书夜直梦忠州》又摆在了书桌上: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春天匆匆过去,夏季又到。河朔局势更加不妙,淮北又乱起来,各地强藩纷纷脱离中央。但是皇上依旧沉湎于酒色宴乐之中。乐天心急如焚,于是决定尽快远离京都。
“去哪里呢?”乐天正在琢磨自己的去向。机会来了,江南东道杭州刺史房孺复任期已满,需要调离,乐天急忙给皇上写了申请,要求去杭州担任刺史。开始皇上不答应,乐天又接连写了两次申请,理由是乘着自己宝刀未老,身体还行,还想在外任上干一番事业,这理由确实说得过去,于是皇上到底批了“准奏”两个字。
皇上批准了乐天的申请,乐天也说不清到底是高兴还是难过,请看官读读下面这首《初罢中书舍人》就可以体验乐天当时的复杂心情,诗曰: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div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八月的一天,乐天奉命去田布家宣谕田布出任魏博节度使。田布为了感谢乐天推荐的大恩,送他五百匹绢作为酬谢。乐天想,我怎么能收他的酬谢礼物呢?于是一篇《让绢状》又摆在了皇上的龙案之上:
“讓絹狀恩賜田布與臣人事絹五百匹。
右,田布以臣宣慰進旨,敬命荷恩,遂與臣前件絹,臣不敢受,尋以奏陳,昨日中使第五文岑就宅奉宣,令臣受取者。臣已當時進狀陳謝訖。感戴聖恩,昨日不敢不謝,酌量事宜,今日不敢不言。臣家素貧,非不要物,但以昨者陛下遣臣宣諭田布,不同常例,田布今日之事,不同諸家。何者?未報父仇,未雪國恥,凡人有物,猶合助之,況取其材,有所不忍。又昨除田布魏博節度制中誡云:一飯之飽,必均於士卒,一毫之費,必用於戈矛。今以五百匹絹與臣,臣若便受,則是有違制命,不副天心。臣又以凡節將之臣,發軍討叛,大費雖資於公給,小用亦藉其家財。今陛下方欲使田布誓心報仇,捐軀殺賊,伏料宣諭慰問,使者道路相望,若奉使之人,悉須得物,臣恐鎮州賊徒未殄,田布財產已空。欲救將來,乞從臣始。此則求田布物者必息,而田布感聖渥倍深,責其成功,必有可望。臣食國家之厚祿,居陛下之清官,每月俸錢尚慚屍素,無名之貨豈合苟求?伏願天鑒照臨,知臣不是飾讓。臣又非不知如此小事,不合塵黷尊嚴,心實不安,不敢不奏。其前件絹臣尋已卻還田布,伏乞聖慈許臣不敢取,仍望宣示田布,令知聖恩。謹錄奏聞,伏待聖旨。”
皇上看了此状,对白居易的廉洁颇为赞赏。在一次朝会上,皇上把这份《让绢状》给群臣传阅,于是“白居易不收礼物”的故事就在京都的官员中传开了。
到了十月,乐天又被升迁为中书舍人,成了在中书省负责拟草诏旨的官,它是中书省具体事务的主办人员,职权很大,是登上台省大员和宰相的一块重要跳板。到目前为止,乐天已经在三省都有经历了。此时的乐天对于自己的仕途已经感到比较满足了,看官请看他的《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这首诗开头几句: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所谓“三迁”,指的是由司门升主客,又由主客升中书。这时候不但仕途通达,经济方面也开始有了余钱剩米。从困境中走过来的人就容易满足,现在的乐天真的有些满足了。
虽然自己官运亨通,但是乐天并不沾沾自喜,实际上,作为对国家社稷负责人的人,官越大,压力也就越重。就在乐天升为中书舍人的时候,黄河以北的许多地方又大乱起来,战火有越烧越旺之势。作为朝廷高官,乐天又不安起来。
到了十二月,进讨王庭凑的兵马仍无一点儿进展。可是皇上仍然整日游猎,宴会,不听谏劝。宰相王播和萧俯等龌龊卑污,没有远谋大计,一味盲目地主张销兵。
过了年,乐天有点耐不住了,一份《论行营状(应缘镇州行营利害事宜谨具如後)》送到了宣政殿的龙案上:
“一请专委李光颜东面讨逐委裴度四面临境招谕事。
右,臣等伏见自幽镇有事以来,诏太原、魏博、泽潞、易定、沧州等五道节度各领全军,又征诸道兵马,计士八十万,四面围绕,已逾半年,王师无功,贼势犹盛,弓高已失,深州甚危者。岂不以兵数太多,反难为用;节将太众,则心不齐,莫肯率先,递相顾望;又以朝廷赏罚,近日不行,未立功者或先封官,已败衄者不闻得罪,既无惩劝,以至迁延。若不改张,必无所望。今李光颜既除陈许节度,尽领本军,伏请抽诸道劲兵,通前约与三四万人,从东速进,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诸军,解深、邢重围,与元翼合势。令裴度领太原全军,兼招讨旧职,四面压境,观衅而动。若乘虚得便,即令同力剪除,若战胜贼穷,亦许受降纳款。
如此则镇州夹攻以分其力,招谕以动其心,未及诛夷,自生变改。况光颜久谙战阵,素有威名,裴度为人,忠勇果决,加以明悬赏罚,使其忧责在身,事势驱之,自须死战,若比向前模样,用命百倍相悬。破贼责功,无出於此。况太原兴王之地,天下劲兵,今既得人,足当一面。以此计度,无如二人。”
接着还有《一请抽拣魏博、泽潞、易定、沧州四道兵马分付光颜事》、《一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一请省行营粮料事》、《一请因朱克融授节後速讨王庭凑事》几项请求。《论行营状》最后说:
“自古安危,皆系於此,伏乞圣虑,察而念之,不以重难改移,忽於大计也。臣等又忧深州久围,救兵不至,弓高新陷,粮道未通,下博诸军,政於穷地,光颜兵少,欲入无由,外即救援不来,内即饣侯粮罄竭,各求生路,谁向死门,无可奈何,忽然奔散,即圣心虽悔,其可及乎?其鉴不遥,在贞元中,韩全义五楼之败是也。伏望陛下详臣此状,思臣此言,若以为然,速赐裁断。臣等受恩日久,忧国情深,志在恳切,言无方便。伏望圣鉴,俯察愚衷。无任感激悃款之至,谨同诣延英门进状以闻,伏听敕旨。谨奏。”
尽管乐天言辞恳切,然而不知何故,皇上居然毫无动静。在乐天看来,他的状文不过是“泥牛入海”,并无半点消息。
乐天又想起穆宗皇帝的种种表现。这穆宗皇帝最是好大喜功,还是在去年的七月六日,这一天是穆宗皇帝的生日,他竟然异想天开地制订了一套庆祝仪式,只是因为一些大臣提出自古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做法,才算作罢。他在宫里大兴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宝庆殿等。宫苑内修假山倒塌,一次就有七位工人被压死。当永安殿新修成的时候,他在那里观百戏,极欢尽兴。在永安殿,皇上还与中宫贵主设“密宴”以取乐,连他的嫔妃都参加。除此之外,他还用重金整修装饰京城内的安国、慈恩、千福、开业、章敬等寺院,甚至还特意邀请了吐蕃使者前往观看。
到了八月,皇上又到宫中鱼藻池,征发神策军二千人将宪宗时期早已淤积的水面加以疏浚,九月初二池水开通后,他就在鱼藻宫大举宴会,观看宫人乘船竞渡。由于时间临近九九重阳,皇上又想大宴群臣。担任拾遗的李珏等人上疏劝谏,认为:“陛下刚刚登临大宝,年号尚且未改,宪宗皇帝园陵尚新,如果就这样在内廷大举宴会,恐怕不合适。”皇上根本不听。在重阳节那天,还特意把他的舅舅郭钊兄弟、朝廷贵戚、公主驸马等都召集到宣和殿饮酒高会。
十一月的一天,皇上突然下诏:“朕来日暂往华清宫,至落日时分当即归还。”此时,正值西北番邦引兵犯境,神策军中尉梁守谦将神策军四千人及八镇兵赴援,形势很是紧张,御史大夫李绛、常侍崔元略等跪倒在延英殿门外切谏。皇上竟然对大臣们说:“朕已决定成行,不要再上疏烦我了。”谏官再三劝谏也是无效。第二天一早,皇上从大明宫的复道出城前往华清宫方向而去,随行的还有神策军左右中尉的仪仗以及六军诸使、诸王、驸马千余人,一直到天色很晚才还宫。
对于皇上的“宴乐过多,畋游无度”,谏议大夫郑覃等人一起劝谏:“现在边境吃紧,形势多变,如果前线有紧急军情奏报,不知道陛下在什么位置,又如何是好?另外,陛下经常与倡优戏子在一起狎昵,对他们毫无节制地大肆赏赐,这些都是百姓身上的血汗,没有功劳怎么可以乱加赏赐呢!”皇上看到这样的表章感觉很新鲜,就问宰相这都是些什么人。宰相回答说是谏官。皇上就对郑覃等加以慰劳,还说“当依卿言”。皇上的这一态度使宰相们高兴了一阵子,但实际上他对自己说过的话根本不当回事,转过身,皇上依旧是我行我素。
想到这些,乐天感到心凉,我那些状文也许皇上根本没看过就丢进了垃圾桶,看来这大唐天下也许是气数已尽了。
于是乐天开始逃避。奇怪,乐天居然在梦中回到了忠州。当乐天醒过来的时候,梦中的情景居然历历在目,于是爬起来,点上灯,来到书房,一首《中书夜直梦忠州》又摆在了书桌上: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春天匆匆过去,夏季又到。河朔局势更加不妙,淮北又乱起来,各地强藩纷纷脱离中央。但是皇上依旧沉湎于酒色宴乐之中。乐天心急如焚,于是决定尽快远离京都。
“去哪里呢?”乐天正在琢磨自己的去向。机会来了,江南东道杭州刺史房孺复任期已满,需要调离,乐天急忙给皇上写了申请,要求去杭州担任刺史。开始皇上不答应,乐天又接连写了两次申请,理由是乘着自己宝刀未老,身体还行,还想在外任上干一番事业,这理由确实说得过去,于是皇上到底批了“准奏”两个字。
皇上批准了乐天的申请,乐天也说不清到底是高兴还是难过,请看官读读下面这首《初罢中书舍人》就可以体验乐天当时的复杂心情,诗曰: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div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