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正文 第151章 重阳节,老人节,官员同饮菊
又到了重阳节,官员们都回家过节。乐天打发杨秘书叫来周殷二位判官,带着几位随从又来到齐云楼,他们要在这里设宴过节。
首先自然要爬上楼顶,在那楼顶平台上浏览一番苏州城里里外外的风景,那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那排列整齐的楼阁店铺,那密密麻麻的人流车流,那数不清的河道港湾,那一处处的园林假山,还有那数不清的亭台阁榭、寺院高塔、桥梁水亭……
浏览了景物,大家走下楼,进入二楼的“齐云宾馆”,十来个人,围着一张圆桌坐了。有酒保上前唱诺,问要什么酒,杨秘书不加思索地说:“这还用问?在吴地不喝‘春竹叶’,还喝什么酒?”其实酒保知道,在苏州的酒楼里,也只有吴地出的“春竹叶”最走俏,无论你官府公宴,或者各界名流宴会,“春竹叶”都是首选。杨秘书记得,白大人有诗句:“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大人最爱喝的酒就是“春竹叶”。
但是周判官却说道:“唉,今天是重阳节,应该喝‘菊花酒’,有菊花酒吗?”酒保忙说:“有啊,刚刚前几天酿出的菊花酒,好香哪!”
乐天最后表态:“好吧,今天重九日,就喝菊花酒吧。”接着,酒保搬出一坛菊花酒,顿时香气四溢,令人直流口水。
菜上来了,都是苏州名菜。松鼠鳜鱼、冰糖莲心羹、巴肺汤、苏州木渎、碧螺虾仁、响油鳝糊、白汁圆菜、西瓜鸡、鸡油菜心等等十多个菜。
杨秘书说了几句开场白,邀请大家同饮了第一杯。
杨秘书邀请大家吃菜,杨秘书夹着一块“松鼠鳜鱼”对大家说:“来,大家吃这“松鼠鳜鱼”,张志和老先生有诗赞鳜鱼曰:“桃花流水鳜鱼肥!”张老这首诗把鳜鱼吹红了,现在整个大唐都把鳜鱼作为第一名菜,这鳜鱼也沾了张老的光。”说完,几双筷子一齐伸向盛着鳜鱼的菜碗。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吃菜。这时杨秘书又把汤匙伸向一个菜碗说:“来,大家来喝这‘冰糖莲心羹’。”杨秘书说完,舀了一汤匙汤喝下。接着又讲起了这道“冰糖莲心羹”的来历:
“话说春秋末年,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作为人质在吴受尽凌辱。获赦回国后,起用范蠡为相国,决心东山再起,报仇雪耻。范蠡献计,一面用金帛美女迷惑吴王,一面生聚教训,富国强兵,伺机再起。勾践同意后,便派范蠡四处寻找美女……”说到这里,白大人和几位官员都笑了,杨秘书知道他们笑什么,像这种故事,在座的官员们早就听腻了,但是杨秘书不在乎,因为这酒席上毕竟要话说。只听得杨秘书继续说道: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范蠡在诸暨苎萝山下的浣纱溪边果然发现了一位绝世美人,奇怪的是那大美人穿着一身孝服。经询问,才知道那位大美人原来是身带亡国之耻的美女西施。范蠡略动三寸不烂之舌,西施就被说服,答应愿意离开故土去吴,用美人计洗雪“会稽之耻”。范蠡亲自护送她前往苏州。”杨秘书喝了一口酒,吃了块刚刚上桌的“响油鳝糊”,继续说道:
“这范蠡带着西施到了嘉兴南湖,体质柔弱的西施竟然病倒了,龙船只好在这里停泊。范蠡一面寻找名医诊治,一边煎汤送药,不敢怠慢。一个月后,西施病体仍未复原,范蠡心里十分焦急。这时,忽见一个丫头采来几支莲蓬,说是莲心可治姑娘的病。范蠡大喜过望,立即剥了莲子给西施吃,西施姑娘的病体果然迅速好转。范蠡又听一位农夫介绍,用莲子煮烂成羹,加上冰糖,常吃可以补脾养心,清热泻火,有利西施姑娘的病体。范蠡依言,煮成冰糖莲心羹,每天早晚让西施吃下去,果然不久便完全康复了。范蠡高兴地慨叹道:“冰糖莲心,连着西施姑娘爱国爱乡的玉洁冰心啊!”从此,冰糖莲心羹便成了杭州嘉兴南湖和苏州一带民间的一道著名的汤菜了。
也许是周判官想转换一下话题,居然大声地吟诵起王维老先生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又笑起来,笑周判官那有些滑稽的腔调。但是殷判官也不甘落后,立即接下来吟诵出大力十才子之一的耿湋的《重阳》: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杨秘书接着吟诵出解琬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一个年轻副官忽然问:“这重阳节中的‘重阳’是什么意思?有来历吗?”
“要说这‘重阳’的来历,说起来很久远,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那么为什么又叫着‘老人节’呢?”
“这好理解:‘九月九’,‘二九重’,‘九九’——‘久久’,你还不老?”白大人这么一说,大家都笑起来。但是白大人既然开了口,他就还有话说:
“‘重阳节’名称最早见于三国时代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书里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说明那时候就有了重阳节。”
“重阳节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呢,第一是登高,‘登高吃糕’,步步登高,今天我们不是登上齐云楼了么?”殷判官这么一说,大家又笑起来,纷纷说:“好呀!登上齐云楼,洪福齐天!”
忽然,那位年轻副官提议:“今天我们跟白大人一起过重阳节,我们要白大人吟一首诗,大家说好不好?”
这提议大家自然很欢迎,于是掌声就响起来了。到了这份上,白大人还能推脱吗?其实,早在大家说过不休的时候,乐天的心中已经是诗意荡漾,现在人家已经提出来了,乐天自然是就势上路,只听白大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要我吟诗,当然是好事,谁叫我白某有诗人的虚名呢?不过请大家不要急,今天我这首诗,吟诵出来可能比较长,因为今天我想到的事情比较多,好了,题目还得把周殷二位写上,我的题目是《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诗曰: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白大人吟诗罢,宾馆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宾馆里的主人客人全都拍起了手板高声欢呼起来,一时间,整座奇云楼沉浸在欢乐气氛中。
一阵热闹过去,大家言归正传,喝酒吃菜。
白大人喝了一口菊花酒,问几位官员:“听说老前辈韦应物是在苏州过世的?”
说起当年的韦大人,在座的几位当地官员有话说了:
“说起韦大人,白大人你肯定没有我们这些老苏州清楚。当年韦大人来到苏州,我们都还小,那时候我老七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记得那时候是贞元四年吧,我那时候也喜欢诗词,我们一帮少年没见过大诗人,现在大诗人到苏州当官来了,都想看看大诗人是什么样子,每当听说韦大人从街道上经过,我们都站在街道上远远地看,但是不敢接近。”
“据说韦大人生于开元二十四年,来苏州任刺史的时候,他已经五十一岁了。据《韦苏州》记载,韦大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十五岁时就在玄宗皇帝身边做‘三卫郎’,先后做过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大人在我们苏州写过许多诗,其中《寄李儋、元锡》一诗最有名,诗曰:‘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这首诗里的‘西楼’也许就是这齐云楼吧。”
白大人插言道:“我白某最欣赏的就是‘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一句,当一任父母官,在你的州里到处是叫花子,你这个父母官有什么脸面?,要说有脸面,那就是厚颜无耻了。做父母官有责任么。”白大人忽然问道:“听说韦苏州是在苏州过世的,有什么遗迹么?不如‘故居’、‘山庄’之类?”
“有啊,干将西路北侧永定寺弄的永定寺,韦大人辞官后就住在永定寺。
“韦大人没有自己的住房?”
“没有,据说韦大人任期满届时,回长安的路费也没有。由于身体不好,就在永定寺住了下来,自己种地维持生活。”
“韦应物,韦苏州,韦刺史,你这老韦……”白大人这么嘀咕着。
div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首先自然要爬上楼顶,在那楼顶平台上浏览一番苏州城里里外外的风景,那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那排列整齐的楼阁店铺,那密密麻麻的人流车流,那数不清的河道港湾,那一处处的园林假山,还有那数不清的亭台阁榭、寺院高塔、桥梁水亭……
浏览了景物,大家走下楼,进入二楼的“齐云宾馆”,十来个人,围着一张圆桌坐了。有酒保上前唱诺,问要什么酒,杨秘书不加思索地说:“这还用问?在吴地不喝‘春竹叶’,还喝什么酒?”其实酒保知道,在苏州的酒楼里,也只有吴地出的“春竹叶”最走俏,无论你官府公宴,或者各界名流宴会,“春竹叶”都是首选。杨秘书记得,白大人有诗句:“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大人最爱喝的酒就是“春竹叶”。
但是周判官却说道:“唉,今天是重阳节,应该喝‘菊花酒’,有菊花酒吗?”酒保忙说:“有啊,刚刚前几天酿出的菊花酒,好香哪!”
乐天最后表态:“好吧,今天重九日,就喝菊花酒吧。”接着,酒保搬出一坛菊花酒,顿时香气四溢,令人直流口水。
菜上来了,都是苏州名菜。松鼠鳜鱼、冰糖莲心羹、巴肺汤、苏州木渎、碧螺虾仁、响油鳝糊、白汁圆菜、西瓜鸡、鸡油菜心等等十多个菜。
杨秘书说了几句开场白,邀请大家同饮了第一杯。
杨秘书邀请大家吃菜,杨秘书夹着一块“松鼠鳜鱼”对大家说:“来,大家吃这“松鼠鳜鱼”,张志和老先生有诗赞鳜鱼曰:“桃花流水鳜鱼肥!”张老这首诗把鳜鱼吹红了,现在整个大唐都把鳜鱼作为第一名菜,这鳜鱼也沾了张老的光。”说完,几双筷子一齐伸向盛着鳜鱼的菜碗。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吃菜。这时杨秘书又把汤匙伸向一个菜碗说:“来,大家来喝这‘冰糖莲心羹’。”杨秘书说完,舀了一汤匙汤喝下。接着又讲起了这道“冰糖莲心羹”的来历:
“话说春秋末年,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作为人质在吴受尽凌辱。获赦回国后,起用范蠡为相国,决心东山再起,报仇雪耻。范蠡献计,一面用金帛美女迷惑吴王,一面生聚教训,富国强兵,伺机再起。勾践同意后,便派范蠡四处寻找美女……”说到这里,白大人和几位官员都笑了,杨秘书知道他们笑什么,像这种故事,在座的官员们早就听腻了,但是杨秘书不在乎,因为这酒席上毕竟要话说。只听得杨秘书继续说道: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范蠡在诸暨苎萝山下的浣纱溪边果然发现了一位绝世美人,奇怪的是那大美人穿着一身孝服。经询问,才知道那位大美人原来是身带亡国之耻的美女西施。范蠡略动三寸不烂之舌,西施就被说服,答应愿意离开故土去吴,用美人计洗雪“会稽之耻”。范蠡亲自护送她前往苏州。”杨秘书喝了一口酒,吃了块刚刚上桌的“响油鳝糊”,继续说道:
“这范蠡带着西施到了嘉兴南湖,体质柔弱的西施竟然病倒了,龙船只好在这里停泊。范蠡一面寻找名医诊治,一边煎汤送药,不敢怠慢。一个月后,西施病体仍未复原,范蠡心里十分焦急。这时,忽见一个丫头采来几支莲蓬,说是莲心可治姑娘的病。范蠡大喜过望,立即剥了莲子给西施吃,西施姑娘的病体果然迅速好转。范蠡又听一位农夫介绍,用莲子煮烂成羹,加上冰糖,常吃可以补脾养心,清热泻火,有利西施姑娘的病体。范蠡依言,煮成冰糖莲心羹,每天早晚让西施吃下去,果然不久便完全康复了。范蠡高兴地慨叹道:“冰糖莲心,连着西施姑娘爱国爱乡的玉洁冰心啊!”从此,冰糖莲心羹便成了杭州嘉兴南湖和苏州一带民间的一道著名的汤菜了。
也许是周判官想转换一下话题,居然大声地吟诵起王维老先生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又笑起来,笑周判官那有些滑稽的腔调。但是殷判官也不甘落后,立即接下来吟诵出大力十才子之一的耿湋的《重阳》: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杨秘书接着吟诵出解琬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一个年轻副官忽然问:“这重阳节中的‘重阳’是什么意思?有来历吗?”
“要说这‘重阳’的来历,说起来很久远,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那么为什么又叫着‘老人节’呢?”
“这好理解:‘九月九’,‘二九重’,‘九九’——‘久久’,你还不老?”白大人这么一说,大家都笑起来。但是白大人既然开了口,他就还有话说:
“‘重阳节’名称最早见于三国时代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书里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说明那时候就有了重阳节。”
“重阳节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呢,第一是登高,‘登高吃糕’,步步登高,今天我们不是登上齐云楼了么?”殷判官这么一说,大家又笑起来,纷纷说:“好呀!登上齐云楼,洪福齐天!”
忽然,那位年轻副官提议:“今天我们跟白大人一起过重阳节,我们要白大人吟一首诗,大家说好不好?”
这提议大家自然很欢迎,于是掌声就响起来了。到了这份上,白大人还能推脱吗?其实,早在大家说过不休的时候,乐天的心中已经是诗意荡漾,现在人家已经提出来了,乐天自然是就势上路,只听白大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要我吟诗,当然是好事,谁叫我白某有诗人的虚名呢?不过请大家不要急,今天我这首诗,吟诵出来可能比较长,因为今天我想到的事情比较多,好了,题目还得把周殷二位写上,我的题目是《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诗曰: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白大人吟诗罢,宾馆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宾馆里的主人客人全都拍起了手板高声欢呼起来,一时间,整座奇云楼沉浸在欢乐气氛中。
一阵热闹过去,大家言归正传,喝酒吃菜。
白大人喝了一口菊花酒,问几位官员:“听说老前辈韦应物是在苏州过世的?”
说起当年的韦大人,在座的几位当地官员有话说了:
“说起韦大人,白大人你肯定没有我们这些老苏州清楚。当年韦大人来到苏州,我们都还小,那时候我老七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记得那时候是贞元四年吧,我那时候也喜欢诗词,我们一帮少年没见过大诗人,现在大诗人到苏州当官来了,都想看看大诗人是什么样子,每当听说韦大人从街道上经过,我们都站在街道上远远地看,但是不敢接近。”
“据说韦大人生于开元二十四年,来苏州任刺史的时候,他已经五十一岁了。据《韦苏州》记载,韦大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十五岁时就在玄宗皇帝身边做‘三卫郎’,先后做过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大人在我们苏州写过许多诗,其中《寄李儋、元锡》一诗最有名,诗曰:‘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这首诗里的‘西楼’也许就是这齐云楼吧。”
白大人插言道:“我白某最欣赏的就是‘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一句,当一任父母官,在你的州里到处是叫花子,你这个父母官有什么脸面?,要说有脸面,那就是厚颜无耻了。做父母官有责任么。”白大人忽然问道:“听说韦苏州是在苏州过世的,有什么遗迹么?不如‘故居’、‘山庄’之类?”
“有啊,干将西路北侧永定寺弄的永定寺,韦大人辞官后就住在永定寺。
“韦大人没有自己的住房?”
“没有,据说韦大人任期满届时,回长安的路费也没有。由于身体不好,就在永定寺住了下来,自己种地维持生活。”
“韦应物,韦苏州,韦刺史,你这老韦……”白大人这么嘀咕着。
div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