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正文 第二十二章 江南案(下)
“高参自杀了?”众人不觉一愣,这件事太诡异了吧,三人互相对视,均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什么时候大明的官场流行自杀了。
朱允炆马上反应过来,吩咐铁铉拿自己的手谕将周兴一干锦衣卫全部控制起来,高参死的也太及时了一点,自己刚阻拦锦衣卫将其带走,那边高参就自杀,要说没有什么玄机,那才叫出鬼了。
铁铉、景清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朱允炆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中,想:难道现在就和锦衣卫开战?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回去的热血青年,他觉得自己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要出手去管。但是作为上位者,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现在不是直接面对的时候,朱允炆从心里不断的提醒着自己,派往长沙取证的人还没有回来,而且,现在蒋瓛对于朱元璋还有些用处,作为皇帝会不会允许自己动他,这都是问题。但此时正是收服江南官场人心的机会,他又怎么能放过呢?
不管了,先弄明白其中缘由,再视情况而定吧。
消息迅速的通过各种传送回来,经过铁铉的整理,送到了朱允炆的案前。高参确实是自尽,其一,他自尽时锦衣卫还不知道皇太孙会保他。其二,高参自尽时没有人去找过他。
高参是死在自己家的书房,很惨。是用书房内收藏的一柄宝刀自刎身亡的,那一刀很重,几乎把自己的头颅割下来,斜斜的挂在太师椅的后侧,死不瞑目,散去瞳孔的眼神中充满嘲弄。也不知道一个读书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力气。
“那柄刀是岳大人送给老爷的,据说是颖国公送给自己侄女婿的礼物。”跟随高参近十五年的老管家说。
高参不喜交游,且为官清苦,可能知道在苏州为官的艰险。所以连家眷也留在了京师。来苏州时只带了那个高三的老管家。
“老爷和岳大人关系很好,可是不知道为了什么,岳大人离开苏州返回京师之前来找老爷,两个人在书房中大吵一场,岳大人走后,老爷还摔了他最喜欢的那方端砚。”高三又说:“小人奉茶的时候,听见好像老爷欠岳大人钱所以两人才吵起来。”
“高大人曾经在府库支取了一千两银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个月又还回来了。”知府衙门的钱粮师爷童易说。
“知府大人最近一段时日经常去苏州城的几个大的钱庄。”这是知府衙门的轿夫说的。“好像是知府大人家里出了问题,急需银子,每天都是愁眉不展的。”
“小人是苏州宏利钱庄的掌柜,叫杨齐福。”这是一张谄媚的圆脸,带着生意人特有的奸笑,说:“高大人是来本号借过银子,不但来过小号,还去过其他钱庄,可是一千两数额太大,小号一时难以筹齐。知府大人又拿不出合适的抵押,所以一直在商量中。”
一千两银子,朱允炆问过铁铉后暗自比较,其购买力相当于他后世中的四十万人民币。而高参作为知府,月俸米十六石。一石米大约是他后世的一百五十斤,按一斤米值两元钱算,高参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五千块钱左右。
虽然明朝的俸禄不像他所知历史上那么低,但是相对于高参来说,一千两银子他不吃不喝,也要存将近七年。也难怪那些钱庄在没有合适的抵押之前借故不贷给高参。
各种情况一条条的呈现在朱允炆的面前,出于对前世做律师助理的习惯,也是为了打造自己特有的情报部门,他刻意培养的亲卫无孔不入收集信息能力。在这一刻得到体现。可是这件事还是处处透露着诡异。
铁铉的断事能力在这里得到体现,通过收集来的信息,结合当时的情况,他提出了很多疑点。
高参不缺钱,可是为什么会欠岳翎一千两银子。用来送礼买官?不会,来苏州当官不用走门路,只要你品级差不多,又是自愿,估计吏部没有几个人会反对。
要是送礼不来苏州做知府,那去年上任之初就应该送了。何必要等到今天,而他之前再府库支取银子,可能是为了还给岳翎,最后因为皇太孙坐镇苏州不走,他怕太孙殿下查账,所以又退了回去,这一点可以理解。
但是岳翎作为一个堂堂的吏科给事中,难道会为了别人不还钱而恼怒的投江自尽吗?
六科给事中在皇帝身边负责监察中央六部和天下诸司,各部各地的大员们也不敢不敬畏三分。即使碰到皇帝本人的错误指示,只要不合圣人之教、祖宗之法,给事中在名义上也有权“封驳”,顶回去不准下发。科道之官是官场上的鹰,是以各级官员的身家性命为食的动物。在科道任职,成为六科给事中或十三道御史的一员,乃是大明读书人的仕宦美梦,一个美梦成真的人何必自杀?
一切的一切,都随着高参那一刀而去,铁铉已经派人赶往京师报丧,顺便了解一下高参家中的情况,是不是真的那么缺钱。
不过这件高参自杀一案相对于朱允炆的《江南策》还是小事,在调查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朱允炆带着他的手下开始筹备办学、通商和水军整顿的事务。
七日后,派往京城调查情况的人还未回来,朝廷的圣旨已经下来了,对于皇太孙的《江南策》照准,同时调颖国公傅友德、广洋卫指挥使方明谦来太湖协助整肃水军,伺机清剿海匪倭寇。
至于办学,刘三吾、黄子澄、卢原质被调往苏州,教化愚民。至于朱允炆再次调方孝孺的请求,又被朱元璋以“不是用孝孺之时”为由拒绝。不过朱元璋大发善心,竟然从礼部调拨了白银一万两,作为办学经费。其余不足之处,皇太孙便宜行事。
前来传旨的是锦衣卫的人,将圣旨交与皇太孙之后。遂跪拜行礼,声称有罪。朱允炆一时莫名其妙,待到那锦衣卫说出缘由,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名锦衣卫是代替蒋瓛前来认错了。高参一死,蒋瓛将其诬为畏罪自尽,想让此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过朱允炆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诸事还未有头绪,也不想打草惊蛇,遂开解了几句作罢。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朱允炆马上反应过来,吩咐铁铉拿自己的手谕将周兴一干锦衣卫全部控制起来,高参死的也太及时了一点,自己刚阻拦锦衣卫将其带走,那边高参就自杀,要说没有什么玄机,那才叫出鬼了。
铁铉、景清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朱允炆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中,想:难道现在就和锦衣卫开战?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回去的热血青年,他觉得自己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要出手去管。但是作为上位者,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现在不是直接面对的时候,朱允炆从心里不断的提醒着自己,派往长沙取证的人还没有回来,而且,现在蒋瓛对于朱元璋还有些用处,作为皇帝会不会允许自己动他,这都是问题。但此时正是收服江南官场人心的机会,他又怎么能放过呢?
不管了,先弄明白其中缘由,再视情况而定吧。
消息迅速的通过各种传送回来,经过铁铉的整理,送到了朱允炆的案前。高参确实是自尽,其一,他自尽时锦衣卫还不知道皇太孙会保他。其二,高参自尽时没有人去找过他。
高参是死在自己家的书房,很惨。是用书房内收藏的一柄宝刀自刎身亡的,那一刀很重,几乎把自己的头颅割下来,斜斜的挂在太师椅的后侧,死不瞑目,散去瞳孔的眼神中充满嘲弄。也不知道一个读书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力气。
“那柄刀是岳大人送给老爷的,据说是颖国公送给自己侄女婿的礼物。”跟随高参近十五年的老管家说。
高参不喜交游,且为官清苦,可能知道在苏州为官的艰险。所以连家眷也留在了京师。来苏州时只带了那个高三的老管家。
“老爷和岳大人关系很好,可是不知道为了什么,岳大人离开苏州返回京师之前来找老爷,两个人在书房中大吵一场,岳大人走后,老爷还摔了他最喜欢的那方端砚。”高三又说:“小人奉茶的时候,听见好像老爷欠岳大人钱所以两人才吵起来。”
“高大人曾经在府库支取了一千两银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个月又还回来了。”知府衙门的钱粮师爷童易说。
“知府大人最近一段时日经常去苏州城的几个大的钱庄。”这是知府衙门的轿夫说的。“好像是知府大人家里出了问题,急需银子,每天都是愁眉不展的。”
“小人是苏州宏利钱庄的掌柜,叫杨齐福。”这是一张谄媚的圆脸,带着生意人特有的奸笑,说:“高大人是来本号借过银子,不但来过小号,还去过其他钱庄,可是一千两数额太大,小号一时难以筹齐。知府大人又拿不出合适的抵押,所以一直在商量中。”
一千两银子,朱允炆问过铁铉后暗自比较,其购买力相当于他后世中的四十万人民币。而高参作为知府,月俸米十六石。一石米大约是他后世的一百五十斤,按一斤米值两元钱算,高参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五千块钱左右。
虽然明朝的俸禄不像他所知历史上那么低,但是相对于高参来说,一千两银子他不吃不喝,也要存将近七年。也难怪那些钱庄在没有合适的抵押之前借故不贷给高参。
各种情况一条条的呈现在朱允炆的面前,出于对前世做律师助理的习惯,也是为了打造自己特有的情报部门,他刻意培养的亲卫无孔不入收集信息能力。在这一刻得到体现。可是这件事还是处处透露着诡异。
铁铉的断事能力在这里得到体现,通过收集来的信息,结合当时的情况,他提出了很多疑点。
高参不缺钱,可是为什么会欠岳翎一千两银子。用来送礼买官?不会,来苏州当官不用走门路,只要你品级差不多,又是自愿,估计吏部没有几个人会反对。
要是送礼不来苏州做知府,那去年上任之初就应该送了。何必要等到今天,而他之前再府库支取银子,可能是为了还给岳翎,最后因为皇太孙坐镇苏州不走,他怕太孙殿下查账,所以又退了回去,这一点可以理解。
但是岳翎作为一个堂堂的吏科给事中,难道会为了别人不还钱而恼怒的投江自尽吗?
六科给事中在皇帝身边负责监察中央六部和天下诸司,各部各地的大员们也不敢不敬畏三分。即使碰到皇帝本人的错误指示,只要不合圣人之教、祖宗之法,给事中在名义上也有权“封驳”,顶回去不准下发。科道之官是官场上的鹰,是以各级官员的身家性命为食的动物。在科道任职,成为六科给事中或十三道御史的一员,乃是大明读书人的仕宦美梦,一个美梦成真的人何必自杀?
一切的一切,都随着高参那一刀而去,铁铉已经派人赶往京师报丧,顺便了解一下高参家中的情况,是不是真的那么缺钱。
不过这件高参自杀一案相对于朱允炆的《江南策》还是小事,在调查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朱允炆带着他的手下开始筹备办学、通商和水军整顿的事务。
七日后,派往京城调查情况的人还未回来,朝廷的圣旨已经下来了,对于皇太孙的《江南策》照准,同时调颖国公傅友德、广洋卫指挥使方明谦来太湖协助整肃水军,伺机清剿海匪倭寇。
至于办学,刘三吾、黄子澄、卢原质被调往苏州,教化愚民。至于朱允炆再次调方孝孺的请求,又被朱元璋以“不是用孝孺之时”为由拒绝。不过朱元璋大发善心,竟然从礼部调拨了白银一万两,作为办学经费。其余不足之处,皇太孙便宜行事。
前来传旨的是锦衣卫的人,将圣旨交与皇太孙之后。遂跪拜行礼,声称有罪。朱允炆一时莫名其妙,待到那锦衣卫说出缘由,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名锦衣卫是代替蒋瓛前来认错了。高参一死,蒋瓛将其诬为畏罪自尽,想让此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过朱允炆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诸事还未有头绪,也不想打草惊蛇,遂开解了几句作罢。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