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都不愿啊
皇甫宇轩恭顺地道:“只要皇祖父确定了人选,孙儿可以负责去说服她的父母,另外,孙儿将亲自前去送亲,必将和亲之事办得漂亮!”
如果说之前的话,让众人以为他说的只是漂亮话。但亲自送亲这四个字,却让皇上都侧目看了他一眼。
两国现在没有战事,送亲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路途遥远,所需时日也不是一两天可以办到的,并不是什么好差事就是了。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皇上准备立太子,现在离京好像也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
不过,他只是皇孙,而不是皇子。梁王又是废太子,绝对不可能重新再启用。现在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将来不论谁当的太子,都不会与他为敌,所以这倒也是一个好办法。
几个人心思各异。
皇上脸上笑意越发明显了,道:“关于人选,你不是有好的建议?”
皇甫宇轩道:“孙儿所建议的人选,是宁王叔的女儿,禾叶郡主!郡主今年年方十六,尚未议亲!论身份,她是皇室宗亲,出身高贵,原本就是郡主之尊;论长相,也是花容月貌,千里挑一的。宁王叔和王婶从小教导,禾叶郡主知书达理,样样出挑,孙儿觉得他非常合适!”
想到当初禾叶郡主坏事,逼得他不得不和赵可嫣定下婚事。尤其是在看到夏文锦拿出黑玉牌的时候,他心中的不甘和怒火几乎积攒的顶峰。对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禾叶郡主,他哪里会轻易放过?
听到他口中所说的人选,连篱王都点了点头。
这人选的确是很合适。
鲁王世子信王世子看着皇甫宇轩的眼神有些有沉,他们不是没有想到人选,不过他们知道,如果由他们的嘴里说出来,可能会给自己的父王树敌,没想到这一犹豫,到让皇甫宇轩抢了先。
皇上听了,便看篱王。
篱王微微笑道:“宇轩果然不愧为从小在京城长大的,人事熟悉,思虑周全!”
之前篱王和皇甫宇轩曾经有过合作,庄王看这两个人互动,眼神冷漠,一口把杯中的酒喝干。
皇甫宇轩垂下眼帘,遮挡了眼底深处的寒意,篱王这话可不是在夸他,他从小在京城长大,那是因为他的父王是皇长子,是太子。现在他的父王是梁王,篱王这是在提醒皇上要赶他的父王去封地吗?皇祖父已经有心将为质的世子们都放回各自父母身边,如果梁王去了封地,他这个梁王世子自然也只能去。
远离京城,就是脱离了这个权力圈子,那些计划还怎么实施?
另外,篱王这话也是说给他的两位堂兄听的。这是为他树敌!
他声音平静地道:“果然知我者,篱王叔,王叔和我一样对京城熟悉,相信即使我不提到这个人选,王叔一定想到的也是她!”
这句话一说完,鲁王信王的目光果然看了过来,庄王虽似专心饮酒,但那样子,显然也不是对这句话全无反应。
篱王笑着,笑容却不达眼底。
他刚抛出的陷阱,被皇甫宇轩轻轻松松又抛了回来。
两人之前合作的时候,他觉得皇甫宇轩挺好用。脑子活,鬼点子多,他提的那些建议都非常有用,把庄王控制的牢牢的。
但是从庄王成为废太子之后,他们的合作关系便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互相挖坑的事让庄王看得心中冷笑不止。
毕竟是家宴,这件事提一提也就过去了。
不过后来皇上的确是把这件事交给了皇甫宇轩。
所以说圣旨一下,也不怕谁敢抗旨,不过皇上不想寒了宗室之心,皇甫宇轩既然信誓旦旦,这件事别让他办好了。
皇甫宇轩第二天就去了宁王府。
对于这位梁王世子,宁王夫妻还是有些憷的,也不知道皇甫宇轩用了什么办法,第二天的早朝,宁王主动上折子,愿意让禾叶郡主前去和亲。
皇上很满意,封禾叶郡主为禾叶公主,任命皇甫宇轩为送亲使,负责一应送亲事宜。
十日后,皇甫宇轩与东唐来使一起,护送禾叶公主去往东唐。
马车里的禾叶公主,眼睛哭得又红又肿。
她喜欢的是那个风华无双的男子,那样的温雅和煦有如春风,那样的英挺俊朗让人一见难忘,不知道梦见过多少回,洞房之中,揭开她红盖头的,便是那梦中之人。
可是皇甫宇轩去了,他找到父王,不知道跟父王说了什么,一向疼爱她的父王母妃,竟然反倒过来劝她。
她反抗过,可是没有什么用。
甚至,在离开京城之时,她都没能见到自己的梦中之人一眼。
她明明红肿了双眼,模样憔悴不堪,父王竟然对皇上说她是因为心中欣喜能为南夏尽到一份责任。
父王不疼她了,抛弃她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脚离开故土,她再也看不到那个人。
可是没有人在意她的情绪,没有人在意她的不甘。她只能带着眼泪,带着不甘,被押送上马车。
她也想过要跑,只是随着离开京城越远,这个希望越渺茫。她能跑到哪里去呢?不要说送亲的便是皇甫宇轩,便是别人,她也跑不掉。
看着皇甫宇轩看向她时冷冷的眼神,她打了个冷战,恍惚想起,那次更衣间里,皇甫宇轩和赵可嫣一起被发现之后,他当时也是这样的眼神。
她感觉很委屈,她让人带过去的明明是夏文锦。中途换了人,那与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她要承受这个后果?
东唐的三皇子,谁知道是什么人?会有夏公子那样的风采吗?
皇甫宇轩一早就看出来禾叶公主的不满和委屈,也看出她的小心思,不过他并不在意。
一个没出过京城,养在深闺,只知道娇纵,自以为智计过人,其实不过是后宅妇人那些阴私手段的小女子,他还不放在眼里。
他亲自送亲,也不是为了安宁王的心,不过是另有打算罢了。这个打算既能办成自己的事,又能得皇祖父赞赏,多好?
至于京城之中,他人已经离开京城,京城里发生再多的事,都与他挂不上什么关系了。
送走东唐使臣,皇上心情大好,可惜这样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
就在昨天,接到青州加急奏报,青州旱灾致地干井枯,禾苗枯死,连河都干涸得露了大段的河床,原本地方官吏并没有把旱灾放在心上,毕竟天总是要下雨的。
但没想到一旱就是两月有余,而且旱情蔓延,有些严重的地方,百姓连喝的水都没有了。
地方官吏这才慌了,一边上报,一边组织百姓拜龙王庙祈雨。
也不知道是祈雨有效,还是久旱之后天气异常,大雨倾盆而下,连着半个月,江水滚滚而下,本被晒得开裂的河堤如同朽木,被那洪水一冲,便决了堤,大旱之后本来让百姓元气大伤,接着的大涝,那就是灭顶之灾。
消息传回京中,情形已经很严重了,据说上报之时,青州的雨还没有停,青州两郡共有二十余县受灾,百姓被水冲走的,饿死的不计其数。
官员深知道自己头上的顶戴已经保不住,却也不敢隐瞒。
这青州和宁州交界处着实是多灾之地,几年前也是旱涝之灾,太子去赈灾,虽是去往的宁州,但青州也在其中。
这才三年,竟然又发生了这样的事。
只是这次的灾情要严重得多,而且受灾面积也更加大,需要尽快处理此事。
皇上心中一动,立太子容易,但要让太子被百姓拥戴,却是不容易,太子有德,百姓安心,朝臣安心,君臣齐心,方能使南夏国祚万年。
当天,皇上又召见了几个皇子皇孙,梁王和庄王被排除在外。梁王世子皇甫宇轩去东唐送亲,还在路上,当然也没在,庄王嫡子年纪还小,还没请封。
这次,被召的众人都知道皇上是在考较了,一时,不但鲁王信王篱王各抒己见,连鲁王世子信王世子也颇有见地。
皇上听他们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心中也很是满意,问道:“这次赈灾事宜还缺一位钦差,你们可愿意为朕分忧啊?”
这话一出,场中顿时安静一片。
鲁王信王篱王目光相撞,各怀心思,他们明白了,父皇这次不是考较,是要把人支开。
父皇生辰把诸藩王都召回京,意思实在太明显,是为了立太子。
尤其是这次,梁王庄王都被排除在外,诚王虽说是自己不在京城,但若在京城,应该也是被排除的一个,显然他们本就不在考虑之列,那显然太子就在他们三人之中。
虽然赈灾差事办得好,肯定是立功,而且,赈灾有朝廷拨银子,那负责赈灾的钦差过手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指缝里留一些,还能赚一笔,有三成到灾民手里就行了。
可是去往青州赈灾,怎么着也得两个月吧?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去两个月,那岂不是把机会拱手白白让人?
不要说能赚个十几几十万的银子,就是几百万两,那也是蝇头小利。毕竟得到那个位置,整个南夏都是囊中之物,又岂能眼皮子这么浅地在意几十万两银子?
因此,三王谁也没有开口。
鲁王世子信王世子也不出声,想想看吧,父王夺嫡之争的关键时候,他们不留下来帮忙,反倒去为一些没有什么干系的百姓奔走,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他们到京城这么久,看似每天游手好闲,但暗中也是做了事的,若是自己离开,岂不是让自己的父王孤掌难鸣?
再说了,京城里多舒服?去赈灾就算油水十足,他们也不缺这个银子。尤其是想到自己在这边赈灾,搞不好还有别人在暗戳戳地搞破坏,就像当初梁王怎么被拉下太子之位的?要不是庄王的算计,现在哪里有他们什么事?
因此,谁也没有主动请缨。
皇上有些失望,他本以为这么一问,几个儿子应该抢着去才是,没想到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
好在这里也只有皇子皇孙,没有外人。
皇上试探地道:“老四?”
鲁王不等皇上说完,忙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件事可以派三哥去!三哥的封地本来在青州,这次受灾的地方,离三哥封地不远!那边的地理地貌,人情风物,三哥都很熟悉。凡事做熟不做生,与其让一个不了解那边情况的人去做钦差,不如派三哥去,事半功倍!”
皇上皱眉,庄王成为太子之后,自然不需要封地了。原本青州石远郡的封地自是回归朝廷,及至后来成为废太子,皇上另行封了别的地方,封地早就不在那里了。
鲁王不愿意去,皇上道:“老六?”
信王行礼,十分恭敬,义正言辞道:“父皇,儿臣不同意四哥所说,儿臣认为,皇长兄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从宁州安信,厘横两郡受灾,也是大旱之后的大涝。便是大皇兄主动请缨,并圆满完成了那次赈灾之事,虽然大皇兄私事上有些糊涂,但他赈灾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皇长兄有经验,此次前去,定能让灾民早些安置!”
皇上心中更是失望,又看了篱王一眼。
篱王忧心忡忡地道:“父皇,灾情一发,刻不容缓!六哥说选有经验的人前去,儿臣甚是赞同!儿臣想着,灾情不为难,为难的是灾后重建。因为大旱加上大涝,百姓颗粒无收,在赈灾之后怎么协助他们耕种,也是相当重要的。五哥能在云州清原郡那样的苦寒之地种出苦粟黍,那必然也能在灾后助灾民们重新再种下来年的口粮!”
皇上:“……”
敢情这三个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啊!
而且拼命的往不在场的人身上推。
派老大,老三,老五去?
亏他们想得出来!
皇上目光在他们面上扫过,幽幽地道:“你们都不愿意去?”
鲁王一片诚挚地道:“父皇,不是儿臣不愿前往,如九弟所说,灾情一发,刻不容缓,这可不是给新人练手的时候,派有经验或熟悉地理地貌的人前去,方能早日平复灾情!”</p>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如果说之前的话,让众人以为他说的只是漂亮话。但亲自送亲这四个字,却让皇上都侧目看了他一眼。
两国现在没有战事,送亲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路途遥远,所需时日也不是一两天可以办到的,并不是什么好差事就是了。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皇上准备立太子,现在离京好像也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
不过,他只是皇孙,而不是皇子。梁王又是废太子,绝对不可能重新再启用。现在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将来不论谁当的太子,都不会与他为敌,所以这倒也是一个好办法。
几个人心思各异。
皇上脸上笑意越发明显了,道:“关于人选,你不是有好的建议?”
皇甫宇轩道:“孙儿所建议的人选,是宁王叔的女儿,禾叶郡主!郡主今年年方十六,尚未议亲!论身份,她是皇室宗亲,出身高贵,原本就是郡主之尊;论长相,也是花容月貌,千里挑一的。宁王叔和王婶从小教导,禾叶郡主知书达理,样样出挑,孙儿觉得他非常合适!”
想到当初禾叶郡主坏事,逼得他不得不和赵可嫣定下婚事。尤其是在看到夏文锦拿出黑玉牌的时候,他心中的不甘和怒火几乎积攒的顶峰。对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禾叶郡主,他哪里会轻易放过?
听到他口中所说的人选,连篱王都点了点头。
这人选的确是很合适。
鲁王世子信王世子看着皇甫宇轩的眼神有些有沉,他们不是没有想到人选,不过他们知道,如果由他们的嘴里说出来,可能会给自己的父王树敌,没想到这一犹豫,到让皇甫宇轩抢了先。
皇上听了,便看篱王。
篱王微微笑道:“宇轩果然不愧为从小在京城长大的,人事熟悉,思虑周全!”
之前篱王和皇甫宇轩曾经有过合作,庄王看这两个人互动,眼神冷漠,一口把杯中的酒喝干。
皇甫宇轩垂下眼帘,遮挡了眼底深处的寒意,篱王这话可不是在夸他,他从小在京城长大,那是因为他的父王是皇长子,是太子。现在他的父王是梁王,篱王这是在提醒皇上要赶他的父王去封地吗?皇祖父已经有心将为质的世子们都放回各自父母身边,如果梁王去了封地,他这个梁王世子自然也只能去。
远离京城,就是脱离了这个权力圈子,那些计划还怎么实施?
另外,篱王这话也是说给他的两位堂兄听的。这是为他树敌!
他声音平静地道:“果然知我者,篱王叔,王叔和我一样对京城熟悉,相信即使我不提到这个人选,王叔一定想到的也是她!”
这句话一说完,鲁王信王的目光果然看了过来,庄王虽似专心饮酒,但那样子,显然也不是对这句话全无反应。
篱王笑着,笑容却不达眼底。
他刚抛出的陷阱,被皇甫宇轩轻轻松松又抛了回来。
两人之前合作的时候,他觉得皇甫宇轩挺好用。脑子活,鬼点子多,他提的那些建议都非常有用,把庄王控制的牢牢的。
但是从庄王成为废太子之后,他们的合作关系便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互相挖坑的事让庄王看得心中冷笑不止。
毕竟是家宴,这件事提一提也就过去了。
不过后来皇上的确是把这件事交给了皇甫宇轩。
所以说圣旨一下,也不怕谁敢抗旨,不过皇上不想寒了宗室之心,皇甫宇轩既然信誓旦旦,这件事别让他办好了。
皇甫宇轩第二天就去了宁王府。
对于这位梁王世子,宁王夫妻还是有些憷的,也不知道皇甫宇轩用了什么办法,第二天的早朝,宁王主动上折子,愿意让禾叶郡主前去和亲。
皇上很满意,封禾叶郡主为禾叶公主,任命皇甫宇轩为送亲使,负责一应送亲事宜。
十日后,皇甫宇轩与东唐来使一起,护送禾叶公主去往东唐。
马车里的禾叶公主,眼睛哭得又红又肿。
她喜欢的是那个风华无双的男子,那样的温雅和煦有如春风,那样的英挺俊朗让人一见难忘,不知道梦见过多少回,洞房之中,揭开她红盖头的,便是那梦中之人。
可是皇甫宇轩去了,他找到父王,不知道跟父王说了什么,一向疼爱她的父王母妃,竟然反倒过来劝她。
她反抗过,可是没有什么用。
甚至,在离开京城之时,她都没能见到自己的梦中之人一眼。
她明明红肿了双眼,模样憔悴不堪,父王竟然对皇上说她是因为心中欣喜能为南夏尽到一份责任。
父王不疼她了,抛弃她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脚离开故土,她再也看不到那个人。
可是没有人在意她的情绪,没有人在意她的不甘。她只能带着眼泪,带着不甘,被押送上马车。
她也想过要跑,只是随着离开京城越远,这个希望越渺茫。她能跑到哪里去呢?不要说送亲的便是皇甫宇轩,便是别人,她也跑不掉。
看着皇甫宇轩看向她时冷冷的眼神,她打了个冷战,恍惚想起,那次更衣间里,皇甫宇轩和赵可嫣一起被发现之后,他当时也是这样的眼神。
她感觉很委屈,她让人带过去的明明是夏文锦。中途换了人,那与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她要承受这个后果?
东唐的三皇子,谁知道是什么人?会有夏公子那样的风采吗?
皇甫宇轩一早就看出来禾叶公主的不满和委屈,也看出她的小心思,不过他并不在意。
一个没出过京城,养在深闺,只知道娇纵,自以为智计过人,其实不过是后宅妇人那些阴私手段的小女子,他还不放在眼里。
他亲自送亲,也不是为了安宁王的心,不过是另有打算罢了。这个打算既能办成自己的事,又能得皇祖父赞赏,多好?
至于京城之中,他人已经离开京城,京城里发生再多的事,都与他挂不上什么关系了。
送走东唐使臣,皇上心情大好,可惜这样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
就在昨天,接到青州加急奏报,青州旱灾致地干井枯,禾苗枯死,连河都干涸得露了大段的河床,原本地方官吏并没有把旱灾放在心上,毕竟天总是要下雨的。
但没想到一旱就是两月有余,而且旱情蔓延,有些严重的地方,百姓连喝的水都没有了。
地方官吏这才慌了,一边上报,一边组织百姓拜龙王庙祈雨。
也不知道是祈雨有效,还是久旱之后天气异常,大雨倾盆而下,连着半个月,江水滚滚而下,本被晒得开裂的河堤如同朽木,被那洪水一冲,便决了堤,大旱之后本来让百姓元气大伤,接着的大涝,那就是灭顶之灾。
消息传回京中,情形已经很严重了,据说上报之时,青州的雨还没有停,青州两郡共有二十余县受灾,百姓被水冲走的,饿死的不计其数。
官员深知道自己头上的顶戴已经保不住,却也不敢隐瞒。
这青州和宁州交界处着实是多灾之地,几年前也是旱涝之灾,太子去赈灾,虽是去往的宁州,但青州也在其中。
这才三年,竟然又发生了这样的事。
只是这次的灾情要严重得多,而且受灾面积也更加大,需要尽快处理此事。
皇上心中一动,立太子容易,但要让太子被百姓拥戴,却是不容易,太子有德,百姓安心,朝臣安心,君臣齐心,方能使南夏国祚万年。
当天,皇上又召见了几个皇子皇孙,梁王和庄王被排除在外。梁王世子皇甫宇轩去东唐送亲,还在路上,当然也没在,庄王嫡子年纪还小,还没请封。
这次,被召的众人都知道皇上是在考较了,一时,不但鲁王信王篱王各抒己见,连鲁王世子信王世子也颇有见地。
皇上听他们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心中也很是满意,问道:“这次赈灾事宜还缺一位钦差,你们可愿意为朕分忧啊?”
这话一出,场中顿时安静一片。
鲁王信王篱王目光相撞,各怀心思,他们明白了,父皇这次不是考较,是要把人支开。
父皇生辰把诸藩王都召回京,意思实在太明显,是为了立太子。
尤其是这次,梁王庄王都被排除在外,诚王虽说是自己不在京城,但若在京城,应该也是被排除的一个,显然他们本就不在考虑之列,那显然太子就在他们三人之中。
虽然赈灾差事办得好,肯定是立功,而且,赈灾有朝廷拨银子,那负责赈灾的钦差过手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指缝里留一些,还能赚一笔,有三成到灾民手里就行了。
可是去往青州赈灾,怎么着也得两个月吧?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去两个月,那岂不是把机会拱手白白让人?
不要说能赚个十几几十万的银子,就是几百万两,那也是蝇头小利。毕竟得到那个位置,整个南夏都是囊中之物,又岂能眼皮子这么浅地在意几十万两银子?
因此,三王谁也没有开口。
鲁王世子信王世子也不出声,想想看吧,父王夺嫡之争的关键时候,他们不留下来帮忙,反倒去为一些没有什么干系的百姓奔走,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他们到京城这么久,看似每天游手好闲,但暗中也是做了事的,若是自己离开,岂不是让自己的父王孤掌难鸣?
再说了,京城里多舒服?去赈灾就算油水十足,他们也不缺这个银子。尤其是想到自己在这边赈灾,搞不好还有别人在暗戳戳地搞破坏,就像当初梁王怎么被拉下太子之位的?要不是庄王的算计,现在哪里有他们什么事?
因此,谁也没有主动请缨。
皇上有些失望,他本以为这么一问,几个儿子应该抢着去才是,没想到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
好在这里也只有皇子皇孙,没有外人。
皇上试探地道:“老四?”
鲁王不等皇上说完,忙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件事可以派三哥去!三哥的封地本来在青州,这次受灾的地方,离三哥封地不远!那边的地理地貌,人情风物,三哥都很熟悉。凡事做熟不做生,与其让一个不了解那边情况的人去做钦差,不如派三哥去,事半功倍!”
皇上皱眉,庄王成为太子之后,自然不需要封地了。原本青州石远郡的封地自是回归朝廷,及至后来成为废太子,皇上另行封了别的地方,封地早就不在那里了。
鲁王不愿意去,皇上道:“老六?”
信王行礼,十分恭敬,义正言辞道:“父皇,儿臣不同意四哥所说,儿臣认为,皇长兄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从宁州安信,厘横两郡受灾,也是大旱之后的大涝。便是大皇兄主动请缨,并圆满完成了那次赈灾之事,虽然大皇兄私事上有些糊涂,但他赈灾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皇长兄有经验,此次前去,定能让灾民早些安置!”
皇上心中更是失望,又看了篱王一眼。
篱王忧心忡忡地道:“父皇,灾情一发,刻不容缓!六哥说选有经验的人前去,儿臣甚是赞同!儿臣想着,灾情不为难,为难的是灾后重建。因为大旱加上大涝,百姓颗粒无收,在赈灾之后怎么协助他们耕种,也是相当重要的。五哥能在云州清原郡那样的苦寒之地种出苦粟黍,那必然也能在灾后助灾民们重新再种下来年的口粮!”
皇上:“……”
敢情这三个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啊!
而且拼命的往不在场的人身上推。
派老大,老三,老五去?
亏他们想得出来!
皇上目光在他们面上扫过,幽幽地道:“你们都不愿意去?”
鲁王一片诚挚地道:“父皇,不是儿臣不愿前往,如九弟所说,灾情一发,刻不容缓,这可不是给新人练手的时候,派有经验或熟悉地理地貌的人前去,方能早日平复灾情!”</p>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