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一十五章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你丫故意的!”
“许久未曾见你作诗,今儿正好中秋,正好宾朋满座,这里可有许多人从未曾见你现场作诗,不来一首助兴,岂不是浪费了你这天下文魁的名头?”
这话一出,许多人才猛然想起这位沃丰道道台,去岁时候在武朝文会上,可是凭一己之力而压制了整个武朝文人的强悍存在。
南宫飘雪哪怕在武朝见过傅小官的那些诗词文章,可她却未曾见过傅小官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提笔成词。
张沛儿更是期待,在临江时候她见过了傅小官所书的红楼一梦,听过了他作的三两首诗词,而此刻,他当真能够如传说中的那么妖孽三步成词么?
张七月以及汪朝风等少年更是只闻定安伯之才名,却未见过这位爷现场作诗。
所以,当宁玉春的这番话一出,所有人的视线便聚焦在了傅小官的身上。
无论是出于像张七月这样的对他的才华的仰慕,还是出于此间诸多商贾对他身份的敬仰,总之,这里所有人都期待他能够作出一首诗来。
无论好坏,对于他们而言,这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作为地位低下的商人,他们受到了定安伯的宴请,这本就无比光彩。
而现在还能亲眼见证定安伯赋诗一首,这牛笔可以吹上至少三年!
乔六爷看着傅小官的眼神有些复杂,这个和他儿子差不多年岁的少年,而今却已经高居道台之位,还有个定安伯的更崇高的身份。
他精于商,精于农,精于战,还精于诗词文章……这样的人,天下确实无人能及!
那么,他这诗词究竟怎样呢?
傅小官放下了杯子,捋了捋袖子,“不就是作诗么?我告诉你们,天下间最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作诗!”
这口气可有点大,但是此间却无人敢跳出来反对。
卓一行等十人亲身体会过傅小官的厉害的,而其余人等对傅小官也多有了解,对于他的诗词文章可是看了许多——云西言赚得那个叫盆满钵满,他在这沃丰城里而今至少卖出去了三千本傅小官诗集!
那些诗词文章,此间任何人扪心自问,都没可能写得出来,对于傅小官这天下文魁之称号自然无人敢质疑半分。
“谁来为我磨墨执笔?”
傅小官一声大吼,水云楼的老板南水云飞快的取来了最上等的文房四宝送到了房里,南宫飘雪站起了身子,当仁不让的说道:“奴家为您磨墨执笔!”
她走到了书案前,仔细的磨好了墨,提起了笔,转身看向了傅小官。
傅小官微微点头,徐徐开口:
“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也杯中,
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
雨湿纱窗……”
傅小官望着窗外的细雨缓缓吟诵,南宫飘雪的笔落在了纸上。
所有人的视线震惊的看着傅小官——
他就这样作词了?
这对于他而言,当真是天下间最简单的事情了!
苏苏欢喜的看着,就喜欢傅小官这震撼全场的模样。
而汪朝风等曾经夷国的少年此刻心里却仿佛掀起了狂澜——他之名,当真是不虚传!
那么他之治世之才,似乎也是如此随意的信手拈来!
沃丰道的变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知道了许多的消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
就连自己的家族,而今都派了人前往许多的县郡,抓紧建立新的作坊为的就是占得先机。
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可偏偏沃丰道的一切,就这样有序并且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这似乎就是父亲所言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那么把视线放得再长远一点,这位爷未来必然回归武朝……武朝必然在他回归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是现在就开始在武朝布局,岂不是更能快人数步?
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商业乃至于政治嗅觉无比敏锐的汪朝风想了许多,想得极远。
整个虞朝的商人和百姓都敢把全部身家压在傅小官的身上,那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压得更深入一些呢?
他为这个大胆的想法感到欣喜,甚至忘记了国界这个问题。
此刻他更加狂热的注视着傅小官,便听见傅小官继续吟诵道: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
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歌且从容,
杯且从容。”
……
……
我简直是想要上天去质问天公,可这天路却无法打通!想送个信,信也送不到。这厅堂里没有月亮,唯有高照的红烛。
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这首词原本是表达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但此刻被傅小官吟诵出来却被所有人进行了另行的解读——
这首词表达了定安伯对今岁中秋无月的惋惜,却在下片表达了他心中的乐观豪迈!
无论环境如何,这酒得喝,这歌得唱!
所以这就是从容!
因为胸有沟壑,故而微妙通达,深刻玄远,非常人可以理解的从容!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疯狂的鼓掌,甚至有人居然喜极而泣。
“歌且从容,杯且从容……让我们所有人举杯,随着定安伯从容前行!”
宁玉春一声大喝,所有人举起了酒杯,这一场中秋夜宴,在此刻进入了高、潮。
是夜,傅小官再次大醉。
是夜,定安伯作的这首《一剪梅、中秋元月》传遍了整个沃丰城。
甚至范石林在散席之后飞快的跑回了他的飘香园,将所有的乐司给抓了出来,当晚就为这首词谱好了曲,交给了飘香园新来的一名叫陆小凤的姑娘。
而秀水县稻田亩产达到七百六十斤的这一消息也在这个晚上传遍开来,有人震惊,有人赞叹,但更多的是不信——
说的就像真的一样,当老子没有种过田?
定安伯又不是神农,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还能让那稻穗多出一半来?
官字两张口,他们是官,哪怕他们说亩产一万斤,你我又能怎样?
哎……终究还是不务实!
难怪他能从容,我特么吹牛笔的时候也很从容!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许久未曾见你作诗,今儿正好中秋,正好宾朋满座,这里可有许多人从未曾见你现场作诗,不来一首助兴,岂不是浪费了你这天下文魁的名头?”
这话一出,许多人才猛然想起这位沃丰道道台,去岁时候在武朝文会上,可是凭一己之力而压制了整个武朝文人的强悍存在。
南宫飘雪哪怕在武朝见过傅小官的那些诗词文章,可她却未曾见过傅小官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提笔成词。
张沛儿更是期待,在临江时候她见过了傅小官所书的红楼一梦,听过了他作的三两首诗词,而此刻,他当真能够如传说中的那么妖孽三步成词么?
张七月以及汪朝风等少年更是只闻定安伯之才名,却未见过这位爷现场作诗。
所以,当宁玉春的这番话一出,所有人的视线便聚焦在了傅小官的身上。
无论是出于像张七月这样的对他的才华的仰慕,还是出于此间诸多商贾对他身份的敬仰,总之,这里所有人都期待他能够作出一首诗来。
无论好坏,对于他们而言,这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作为地位低下的商人,他们受到了定安伯的宴请,这本就无比光彩。
而现在还能亲眼见证定安伯赋诗一首,这牛笔可以吹上至少三年!
乔六爷看着傅小官的眼神有些复杂,这个和他儿子差不多年岁的少年,而今却已经高居道台之位,还有个定安伯的更崇高的身份。
他精于商,精于农,精于战,还精于诗词文章……这样的人,天下确实无人能及!
那么,他这诗词究竟怎样呢?
傅小官放下了杯子,捋了捋袖子,“不就是作诗么?我告诉你们,天下间最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作诗!”
这口气可有点大,但是此间却无人敢跳出来反对。
卓一行等十人亲身体会过傅小官的厉害的,而其余人等对傅小官也多有了解,对于他的诗词文章可是看了许多——云西言赚得那个叫盆满钵满,他在这沃丰城里而今至少卖出去了三千本傅小官诗集!
那些诗词文章,此间任何人扪心自问,都没可能写得出来,对于傅小官这天下文魁之称号自然无人敢质疑半分。
“谁来为我磨墨执笔?”
傅小官一声大吼,水云楼的老板南水云飞快的取来了最上等的文房四宝送到了房里,南宫飘雪站起了身子,当仁不让的说道:“奴家为您磨墨执笔!”
她走到了书案前,仔细的磨好了墨,提起了笔,转身看向了傅小官。
傅小官微微点头,徐徐开口:
“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也杯中,
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
雨湿纱窗……”
傅小官望着窗外的细雨缓缓吟诵,南宫飘雪的笔落在了纸上。
所有人的视线震惊的看着傅小官——
他就这样作词了?
这对于他而言,当真是天下间最简单的事情了!
苏苏欢喜的看着,就喜欢傅小官这震撼全场的模样。
而汪朝风等曾经夷国的少年此刻心里却仿佛掀起了狂澜——他之名,当真是不虚传!
那么他之治世之才,似乎也是如此随意的信手拈来!
沃丰道的变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知道了许多的消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
就连自己的家族,而今都派了人前往许多的县郡,抓紧建立新的作坊为的就是占得先机。
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可偏偏沃丰道的一切,就这样有序并且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这似乎就是父亲所言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那么把视线放得再长远一点,这位爷未来必然回归武朝……武朝必然在他回归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是现在就开始在武朝布局,岂不是更能快人数步?
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商业乃至于政治嗅觉无比敏锐的汪朝风想了许多,想得极远。
整个虞朝的商人和百姓都敢把全部身家压在傅小官的身上,那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压得更深入一些呢?
他为这个大胆的想法感到欣喜,甚至忘记了国界这个问题。
此刻他更加狂热的注视着傅小官,便听见傅小官继续吟诵道: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
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歌且从容,
杯且从容。”
……
……
我简直是想要上天去质问天公,可这天路却无法打通!想送个信,信也送不到。这厅堂里没有月亮,唯有高照的红烛。
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这首词原本是表达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但此刻被傅小官吟诵出来却被所有人进行了另行的解读——
这首词表达了定安伯对今岁中秋无月的惋惜,却在下片表达了他心中的乐观豪迈!
无论环境如何,这酒得喝,这歌得唱!
所以这就是从容!
因为胸有沟壑,故而微妙通达,深刻玄远,非常人可以理解的从容!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疯狂的鼓掌,甚至有人居然喜极而泣。
“歌且从容,杯且从容……让我们所有人举杯,随着定安伯从容前行!”
宁玉春一声大喝,所有人举起了酒杯,这一场中秋夜宴,在此刻进入了高、潮。
是夜,傅小官再次大醉。
是夜,定安伯作的这首《一剪梅、中秋元月》传遍了整个沃丰城。
甚至范石林在散席之后飞快的跑回了他的飘香园,将所有的乐司给抓了出来,当晚就为这首词谱好了曲,交给了飘香园新来的一名叫陆小凤的姑娘。
而秀水县稻田亩产达到七百六十斤的这一消息也在这个晚上传遍开来,有人震惊,有人赞叹,但更多的是不信——
说的就像真的一样,当老子没有种过田?
定安伯又不是神农,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还能让那稻穗多出一半来?
官字两张口,他们是官,哪怕他们说亩产一万斤,你我又能怎样?
哎……终究还是不务实!
难怪他能从容,我特么吹牛笔的时候也很从容!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