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命他为监军
吕本见徐阶反对他的话,他也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道:“那徐大人只管举荐合适的人选好了,只要那人能超过胡宗宪,本官也是双手赞成的。”</p>
嘉靖皇帝没等徐阶怼回吕本,便对杨博说道:“杨爱卿,你是兵部尚书,军中之事你最了解,你觉得谁带兵出征张琏比较好?”</p>
杨博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觉得最适合的人还真就是冠军侯了,他对江南熟悉,又在福建领兵剿杀过倭寇,他是最合适的人选。</p>
不过如果冠军侯无暇分身的话,那臣推荐浙江都司佥事参将戚继光,此人水战陆战均是极好,由他为主将领兵也可以。</p>
还有一人也是可以的,就是参将俞大猷,此人不必戚继光差,领兵也是可以。”</p>
嘉靖皇帝依然是不置可否,又看向白老虎和黄锦,说道:“黄伴儿,白伴儿,你们两个也说说吧,你们对杨爱卿的举荐有什么意见?”</p>
嘉靖皇帝这就是已经认可了杨博推荐的戚继光和俞大猷了。至于苏超嘛,那是袁炜举荐的,杨博只是附议而已,算不得他举荐的人。</p>
黄锦就等着嘉靖皇帝问他呢,不然他还不好插嘴议论此事呢。</p>
他前一天就收到了苏超的书信,已经决定帮苏超的忙了,今天他就是等着机会呢。</p>
此时见到皇帝问道他了,他便假作沉吟了一下,说道:“皇上,臣举得杨大人举荐的俞大猷可以,此人有统兵之才,奴婢即使在宫中也是有所耳闻的。</p>
而且奴婢还知道一个人也不错,就是浙江都司参将刘显,奴婢觉得此人可以为副,协助俞大猷,一同征讨张琏。”</p>
嘉靖皇帝见黄锦也赞同俞大猷,心里便已经有了决定,转头问杨博道:“杨爱卿,你觉得刘显如何?”</p>
“陛下,刘显此人可以,此人剿倭有功,一路积功升上来的,对战阵之事十分熟悉,由他给俞大猷为副,臣觉得十分妥当。</p>
臣想不到黄公公对军中之人也是很熟悉啊,举荐十分妥当。”</p>
黄锦赞同了他杨博举荐的俞大猷,他自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了,也赞同了黄锦举荐的刘显了。</p>
而且他对刘显还是知道的,毕竟军中的报功折子都要经过他这个兵部尚书的手,因此他对刘显所立下的功劳还是很清楚的。</p>
嘉靖皇帝嗯了一声,便对白老虎说道:“白伴儿,替朕拟旨吧,着俞大猷为讨张大使,刘显为副使,在江南募集大军二十万征讨张琏,江南诸军任由他们抽调。”</p>
跟着他又转头对杨博问道:“杨爱卿,你觉得二十万大军够了吗?”</p>
杨博忙说道:“陛下,应该够了,就算是不够,在江南再调集大军也不难。”</p>
嘉靖皇帝对白老虎说道:“白伴儿,就二十万吧。”</p>
白老虎应了一声,便去到一边去草拟圣旨了。</p>
嘉靖皇帝接着说道:“再给胡宗宪去道旨意,让他统筹军需粮草,供讨张大军所用。”</p>
他想了一下,接着又说道:“白伴儿,再给苏超拟一道旨意,命他为监军,让他关注俞大猷和刘显讨张之事。”</p>
嘉靖皇帝这一招又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p>
给了苏超一个监军的头衔,这可是大权啊,在有些时候,苏超这个监军的权力可是比主将的权力还大,甚至可以以某些理由擒拿主将,比如怀疑主将有谋反之意。</p>
徐阶见状,刚想开口反对,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知道这时要是连苏超担任监军都反对的话,会让皇帝觉得自己先前反对苏超担任主帅是处于私心了。</p>
白老虎心情大好,于是下笔草拟圣旨也是很痛快了,很快便将三道旨意草拟出来,又给嘉靖皇帝看了,然后有劵抄到圣旨上,又请黄锦帮忙盖上了玉玺。</p>
“杨爱卿,派八百里加急即刻送往浙江吧,交到苏超手中,由苏超颁旨。”嘉靖皇帝对杨博说道。</p>
杨博忙施礼应是,同时心里也是感叹不已,他觉得皇帝对冠军侯苏超不是一般的信任啊,他现在都开始怀疑苏超是皇帝的私生子了。</p>
现在京城中也有一些古怪的传言,说苏超是皇帝的私生子,而陆炳就是替皇帝背黑锅的。</p>
白老虎将三道旨意都包好了,交到杨博手中,等他出宫之后会叫兵部的急脚送往杭州的。</p>
征讨张琏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嘉靖皇帝便说道:“今日叫你们入宫来,还有一事顺便商讨一下吧。</p>
吕爱卿,你说说吧。”</p>
吕本忙说道:“是,陛下。”</p>
接着他便看了看众人,说道:“辽东饥荒自三十六年便开始了,如今两年多了,将近三年了,朝廷虽然蠲免税粮,赈银济粮,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p>
如今还需要向辽东输送粮食三十万担,粮从何来?”</p>
吕本所提之事,的确是朝廷这几年来一直比较头疼的事情。</p>
嘉靖三十六年至三十九年军事重镇辽东的“百年未有之灾”,造成粮食奇缺,饥民相食,生产衰败,军民逃,北虏频扰,边防危机加重。</p>
面对危局,大明朝廷采取了蠲免税粮,赈银济粮,畅通陆路,开通海路,补充军需,整伤兵备等多种应对举措,取得了积极效果。</p>
然囿于孤悬封闭的特殊环境,孱弱的备灾自救能力,被动低效的救灾痼疾,此次危局应对的效果并不理想。</p>
而如今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辽东的粮荒之难还没有得以缓解,这也是令嘉靖皇帝和大明朝廷极为头疼的事情。</p>
嘉靖皇帝看了看徐阶,说道:“徐爱卿,你有什么建议?”</p>
徐阶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这几年辽东赈灾之粮都是从北直隶抽调过去的,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新的粮还没有征集上来,三十万担粮实在是难以筹措啊。</p>
其实辽东那边只要再坚持个几个月,秋粮下来了,这次粮荒也就过去了。</p>
臣也问过辽东粮荒之事,他们那边春耕顺利,只要坚持一下,辽东的事情自然就解决了。”</p>
袁炜这时又对徐阶说道:“徐大人,等着辽东的秋粮下来了,辽东怕是连收割粮食的人都没有了,谁能几个月不吃?”</p>
</p>
</p>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嘉靖皇帝没等徐阶怼回吕本,便对杨博说道:“杨爱卿,你是兵部尚书,军中之事你最了解,你觉得谁带兵出征张琏比较好?”</p>
杨博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觉得最适合的人还真就是冠军侯了,他对江南熟悉,又在福建领兵剿杀过倭寇,他是最合适的人选。</p>
不过如果冠军侯无暇分身的话,那臣推荐浙江都司佥事参将戚继光,此人水战陆战均是极好,由他为主将领兵也可以。</p>
还有一人也是可以的,就是参将俞大猷,此人不必戚继光差,领兵也是可以。”</p>
嘉靖皇帝依然是不置可否,又看向白老虎和黄锦,说道:“黄伴儿,白伴儿,你们两个也说说吧,你们对杨爱卿的举荐有什么意见?”</p>
嘉靖皇帝这就是已经认可了杨博推荐的戚继光和俞大猷了。至于苏超嘛,那是袁炜举荐的,杨博只是附议而已,算不得他举荐的人。</p>
黄锦就等着嘉靖皇帝问他呢,不然他还不好插嘴议论此事呢。</p>
他前一天就收到了苏超的书信,已经决定帮苏超的忙了,今天他就是等着机会呢。</p>
此时见到皇帝问道他了,他便假作沉吟了一下,说道:“皇上,臣举得杨大人举荐的俞大猷可以,此人有统兵之才,奴婢即使在宫中也是有所耳闻的。</p>
而且奴婢还知道一个人也不错,就是浙江都司参将刘显,奴婢觉得此人可以为副,协助俞大猷,一同征讨张琏。”</p>
嘉靖皇帝见黄锦也赞同俞大猷,心里便已经有了决定,转头问杨博道:“杨爱卿,你觉得刘显如何?”</p>
“陛下,刘显此人可以,此人剿倭有功,一路积功升上来的,对战阵之事十分熟悉,由他给俞大猷为副,臣觉得十分妥当。</p>
臣想不到黄公公对军中之人也是很熟悉啊,举荐十分妥当。”</p>
黄锦赞同了他杨博举荐的俞大猷,他自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了,也赞同了黄锦举荐的刘显了。</p>
而且他对刘显还是知道的,毕竟军中的报功折子都要经过他这个兵部尚书的手,因此他对刘显所立下的功劳还是很清楚的。</p>
嘉靖皇帝嗯了一声,便对白老虎说道:“白伴儿,替朕拟旨吧,着俞大猷为讨张大使,刘显为副使,在江南募集大军二十万征讨张琏,江南诸军任由他们抽调。”</p>
跟着他又转头对杨博问道:“杨爱卿,你觉得二十万大军够了吗?”</p>
杨博忙说道:“陛下,应该够了,就算是不够,在江南再调集大军也不难。”</p>
嘉靖皇帝对白老虎说道:“白伴儿,就二十万吧。”</p>
白老虎应了一声,便去到一边去草拟圣旨了。</p>
嘉靖皇帝接着说道:“再给胡宗宪去道旨意,让他统筹军需粮草,供讨张大军所用。”</p>
他想了一下,接着又说道:“白伴儿,再给苏超拟一道旨意,命他为监军,让他关注俞大猷和刘显讨张之事。”</p>
嘉靖皇帝这一招又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p>
给了苏超一个监军的头衔,这可是大权啊,在有些时候,苏超这个监军的权力可是比主将的权力还大,甚至可以以某些理由擒拿主将,比如怀疑主将有谋反之意。</p>
徐阶见状,刚想开口反对,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知道这时要是连苏超担任监军都反对的话,会让皇帝觉得自己先前反对苏超担任主帅是处于私心了。</p>
白老虎心情大好,于是下笔草拟圣旨也是很痛快了,很快便将三道旨意草拟出来,又给嘉靖皇帝看了,然后有劵抄到圣旨上,又请黄锦帮忙盖上了玉玺。</p>
“杨爱卿,派八百里加急即刻送往浙江吧,交到苏超手中,由苏超颁旨。”嘉靖皇帝对杨博说道。</p>
杨博忙施礼应是,同时心里也是感叹不已,他觉得皇帝对冠军侯苏超不是一般的信任啊,他现在都开始怀疑苏超是皇帝的私生子了。</p>
现在京城中也有一些古怪的传言,说苏超是皇帝的私生子,而陆炳就是替皇帝背黑锅的。</p>
白老虎将三道旨意都包好了,交到杨博手中,等他出宫之后会叫兵部的急脚送往杭州的。</p>
征讨张琏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嘉靖皇帝便说道:“今日叫你们入宫来,还有一事顺便商讨一下吧。</p>
吕爱卿,你说说吧。”</p>
吕本忙说道:“是,陛下。”</p>
接着他便看了看众人,说道:“辽东饥荒自三十六年便开始了,如今两年多了,将近三年了,朝廷虽然蠲免税粮,赈银济粮,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p>
如今还需要向辽东输送粮食三十万担,粮从何来?”</p>
吕本所提之事,的确是朝廷这几年来一直比较头疼的事情。</p>
嘉靖三十六年至三十九年军事重镇辽东的“百年未有之灾”,造成粮食奇缺,饥民相食,生产衰败,军民逃,北虏频扰,边防危机加重。</p>
面对危局,大明朝廷采取了蠲免税粮,赈银济粮,畅通陆路,开通海路,补充军需,整伤兵备等多种应对举措,取得了积极效果。</p>
然囿于孤悬封闭的特殊环境,孱弱的备灾自救能力,被动低效的救灾痼疾,此次危局应对的效果并不理想。</p>
而如今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辽东的粮荒之难还没有得以缓解,这也是令嘉靖皇帝和大明朝廷极为头疼的事情。</p>
嘉靖皇帝看了看徐阶,说道:“徐爱卿,你有什么建议?”</p>
徐阶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这几年辽东赈灾之粮都是从北直隶抽调过去的,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新的粮还没有征集上来,三十万担粮实在是难以筹措啊。</p>
其实辽东那边只要再坚持个几个月,秋粮下来了,这次粮荒也就过去了。</p>
臣也问过辽东粮荒之事,他们那边春耕顺利,只要坚持一下,辽东的事情自然就解决了。”</p>
袁炜这时又对徐阶说道:“徐大人,等着辽东的秋粮下来了,辽东怕是连收割粮食的人都没有了,谁能几个月不吃?”</p>
</p>
</p>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