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 中华世纪谈TXT下载
错误举报

216,重建洛阳

  604年——606年? 隋炀帝手足相残。迁都洛阳,修宫苑,开掘运河。动用男丁数百万计。

  隋炀帝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杀了前太子杨勇以绝后患,然后假借先帝遗诏召杨谅进京。

  杨谅时任并州总管,管着关东52州军政。

  隋炀帝杀杨勇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但杀杨谅不行。杨谅统兵在外,有军队的保护。如果杨谅起兵反抗可不那么容易对付。

  隋炀帝合计如果以自己的名义召他来,他肯定托辞不来,于是伪造隋文帝的遗旨叫他来。但他这么一弄反倒弄巧成拙。

  隋文帝跟杨谅有约定,如果是隋文帝下诏给杨谅时会在“敕”(皇帝下的命令叫敕)字旁边加一点。杨谅一看诏书没有这一点,知道诏书是隋炀帝伪造的,马上意识到隋炀帝要杀他。杨谅早有造反的准备,马上宣布起兵造反。他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以讨伐奸臣杨素的名义号召各州跟他一起造反。

  清君侧似乎是以臣伐君的通用口号。

  杨谅的檄文发出后,他所统辖北齐旧地52州中只有19州起兵响应。杨谅连自己辖区都摆不平,说明号召力不够。

  部下建议他集中精锐部队奇袭长安,不给隋炀帝调兵遣将的时间,在十天之内结束战争。

  杨谅兵少,奇袭或有一线取胜的机会。但杨谅担心奇袭风险太大,想就地割据,跟隋炀帝分庭抗礼。但是实力悬殊,这种想法根本不切实际。

  隋炀帝调兵遣将围攻杨谅。杨素亲率五千骑兵,兵贵神速,抢占蒲津关(山西运城永济县西黄河渡口)。他征用商船,连夜偷渡黄河,天明时分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守军,拿下黄河渡口。步兵部队随后赶到,抢渡黄河,跟着骑兵直扑晋阳。

  南路隋军在白马津(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利用声东击西之计抢渡黄河成功。叛军试图堵截,还没排成阵型就被隋军击败。

  隋炀帝又调幽州兵南下,配合南路隋军夹击叛军。

  叛军四面受敌,顾此失彼。

  杨谅派出十几万军队迎战杨素。杨素留少数部队牵制叛军,率领主力潜入霍山(山西临汾霍州市东南)去抄叛军后路。叛军发现后路被断,军心大乱。杨素一战将叛军击溃。

  隋文帝和杨素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出身,杨谅根本不是对手。各路隋军连战连胜,将杨谅包围在晋阳。

  杨谅困兽犹斗但最终不得不向隋炀帝投降。

  群臣建议隋炀帝处死杨谅。隋炀帝不想担手足相残的恶名,只是把杨谅废为平民。他把杨谅关起来,让他自生自灭。

  隋炀帝杀兄囚弟坐稳了皇位。

  他终于可以踏下心来治国了。

  隋炀帝接手的隋朝是一个“人多富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四境平安无事的太平盛世。“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比文景之治后汉武帝上台时的情景还好。

  隋朝在581年立国时从北周继承下来360万户人口。589年统一中国时从陈国接受了50万户。隋炀帝即位的第三年,也就是606年,隋朝人口普查结果是890万户,户数翻了一番。按每户5口估算,隋炀帝时期全国人口大概是4500万人。

  虽然考虑以前的户口有漏报(比如躲避战祸的流民)、瞒报(比如躲避赋税的黑户)可能,不能说隋朝在25年间就将人口翻了一番,但是人口在“开皇之治”期间大幅增长是肯定的。

  隋朝人口增加,并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使经济大幅度增长。

  隋文帝为儿子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隋炀帝只需顺着父亲的路子走下去就可以轻轻松松使隋朝的盛世延续下去。

  隋炀帝上台伊始也的确在按隋文帝的既定方针办,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深化州县制和科举制改革。因为国库比较丰腴,他宣布免除妇女和奴婢的赋税,并提高成“丁”的年龄为22岁。

  “丁”是达到纳税服役年龄的成年男性。

  但在即位的第二年,隋炀帝变了。

  这年隋炀帝开始用自己的年号(年号是古时候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他立年号是“大业”。

  听这年号就知道他不肯安安生生过下去了。他要甩开膀子大干,干出一番大事业。大展宏图创伟业,千秋万代传美名。

  隋炀帝旋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GC,各种大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

  隋炀帝的第一项大工程是修复洛阳。他准备迁都。

  史书上说,隋炀帝听到一句谶语“修治洛阳还晋家”便决定迁都洛阳。这有点过于黑隋炀帝了。隋炀帝在诏书里写的明明白白,洛阳的地理位置最适合做国都。“水陆通,贡赋等”。洛阳处于天下的中心,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各地进贡的路程也都相等。

  长安偏居一隅,粮食短缺,交通不便,难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隋文帝在世时开凿了一条三百里长的运河用于关外向关内运粮。但这条运河出潼关入黄河经过三门峡时遇到瓶颈。黄河三门峡段河床窄,水流急,险滩暗礁密布,漕船到此经常倾覆,损失非常大。

  隋炀帝迁都洛阳就,缺粮运粮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以后出兵四方也非常方便。

  隋炀帝在诏书里说,营建宫室务求节俭,能遮风挡雨就成。“俭德之共,侈恶之大”。节俭是最大的德。奢侈是最大的恶。雕梁画柱,高台广厦,都没有实用价值,建那些有什么用?

  说得挺好听,一干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隋炀帝每月征发男丁200万修建洛阳,同时征发数十万男丁挖掘了一条千里长的壕沟。这条壕沟从山西运城一直挖到河南开封,围绕洛阳建立起一个防御圈。隋炀帝派兵驻守。随后他又征发男丁一百多万人挖掘通济渠连通黄河跟淮河,征发十几万人挖掘邗[hán]沟连通淮河跟长江。沿途还修建数十座行宫供他日后南巡使用。

  隋炀帝让杨素负责这些工程。

  杨素善于逢迎讨好皇帝。他在隋文帝在世时为隋文帝修建了一座避暑的离宫,修得非常豪华。为了赶进度,大热天也不让人休息,累死上万民工。隋文帝知道后痛责杨素。独孤皇后对隋文帝说,杨素知道咱们老了,没有休闲避暑的地方,花心思修了这么漂亮的宫殿,也是一片忠孝之心。隋文帝最听老婆话,于是转怒为喜,重赏了杨素。

  有了这番经历,杨素负责洛阳工程时根本不提节俭两个字,一味追求奢华壮丽。洛阳城不但要上规模而且还要上档次,要有大国之都的气派。他从全国各地搜集奇材怪石、奇异的花草树木、珍稀的飞禽走兽填充园林。

  “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负责东京洛阳建设的官吏追进度追得非常急,累死民工将近一半。工地运尸体的车整日里络绎不绝。

  杨素在不仅在洛阳修了无数个宫殿、亭阁、楼堂馆所、标志性建筑,还修了一个方圆几百里的大型皇家园林西苑,供皇帝休闲。西苑有山有水有美女,亭榭楼台星罗棋布。树木在秋冬季节凋落后绑彩绸为叶,常换常新。

  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去洛阳视察。

  隋炀帝带着几千宫女骑马夜游西苑,欣赏美景,作诗留念。

  当年隋文帝见到杨素建造的宫殿那么奢华,责骂杨素。而隋炀帝见到杨素建造的园林如此壮观美丽,诗兴大发。可见隋炀帝所谓节俭之语都是屁话,沽名钓誉而已。他既不在意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也不在意百姓的死活,只在意他要的东西够不够好。这就像“DYJ”时期的口号“多快好省”,实际上大家只关心“多快好”而忽视了“省”。

  随后,隋炀帝又去江南视察。

  为了这次南巡,隋炀帝让人在江南建造了“龙舟及杂船数万艘”。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船楼四层,上层有殿堂供隋炀帝办公,接待群臣。中两层给宫女太监住。下层给杂役住。皇后乘坐的船小一号,船楼三层。王公大臣等随行人员和皇家禁卫军乘坐的船又小一号,各有数千艘。

  隋炀帝的庞大船队沿着大运河,浩浩荡荡向江都进发。各种舰只在河道里排出200余里。两岸是8万纤夫和无数夹岸护送的骑兵。

  沿途地方官早早候在岸边,献吃献喝献贡品。

  领导视察地方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搞这么大场面就有点劳民伤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代哪个皇帝场面小?康熙微服私访那是戏说,根本没那么回事。《红楼梦》里的赵嬷嬷看到康熙南巡的场面,永生难忘,念叨了一辈子。荣国府为了接驾“那银子花的像淌水一样”。

  隋炀帝出巡遭人褒贬是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康熙是盛世之君,六下江南成为佳话。同一件事,不同人做出来效果不一样。西施皱眉让人觉得酷。东施皱眉就让人觉得丑人多作怪。

  言归正传。隋炀帝南下到了江都。江都纺织业发达,出产精美的丝绸。隋炀帝利用当地的纺织资源装饰他的巡游队伍,为他的数万仪仗队制作精美的服装,为文武百官制作礼服、车马装饰。单衣服上的羽毛装饰就把各州县的百姓折腾苦了。当地的鸟兽几乎被打光了。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