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最新章节 >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小修)

  第44章

  铺子的牌匾是文老太爷一手包办。

  横平竖直, 端方得体的“食为天”三个楷体大字,右下角敲着两枚字体不同的私印,虽然简单, 却别有一种恢宏大气之感。

  用料那更别说了, 反正顾茵不认得, 只觉得这油光水滑的木料挂在自家店前, 把整个店铺的档次都拉高了。

  开业前一天, 文老太爷还说雇人来舞狮来着,顾茵当时听着也有些心动, 开业当然是越热闹越好,而且看了那么些电视剧里热热闹闹的舞狮,谁不想亲眼看看呢?

  后来打听了一下价钱, 顾茵也只能……打扰了, 告辞!

  当然宣传的支出肯定是必要的,码头上的摊位,顾茵续租了一个月,但已经不让人去,只立了一个插牌, 写明自家的新店位置和开业时间, 然后她也想到后世最普遍的发传单宣传。

  此时印刷术还不普及, 除非自己出钱定做一个印版,不然还是让人誊抄更为划算。

  后来是武安接了这个活儿,反正他日常要在家练字,顾茵也只要求能让普通人看懂, 并不要求美观。

  半个月里他一共写了一百张传单。数量虽然不算多, 但是镇上识字的人也不算特别多, 投放到文家和王家老宅附近的富人区是够用的。

  顾茵给了他一百文工钱, 他一开始不肯收,后头好不容易让顾茵劝着收下了,他转头给了王氏,王氏又给了顾茵,这一百文就还在三个人手里打转。

  发传单的活计是顾野做的,他日常就是喜欢出去乱逛,发传单也就是顺手的事儿。他倒是没有推拒说不肯收工钱,只说自己小荷包里放不下,让他娘先给他攒着,以后娶媳妇用。

  当时顾茵和王氏听完都止不住乐,王氏看着他小豆丁似的身板问她说:“你知道啥叫娶媳妇儿吗?”

  顾野茫然道:“不知道啊,但是听人说,大了都要娶媳妇,花好多银钱。”

  这事儿一直让顾茵和王氏乐到开业当天。

  当天早上,顾茵先让人放了一大串挂鞭,然后和周掌柜出来先后说几句场面话,就算是完成了简单的开业仪式。

  因为多少算做了一点宣传,自家“文老太爷粥”的风潮还没过去,不少人都知道了消息,提前来排队。

  进店之后,客人们先是对店内的布置感到了新奇。

  走进店铺,左边和右边是两排靠墙的方桌,这方桌是顾茵让人定做的,比铺子里原先的方桌小上一圈,当然肯定是够四人坐的,只是节省了一些空间,让本来只够摆六张桌子的地方,如今放上了八张桌子。

  那本来只开了几扇小窗户的墙壁也经历了大改,上半部分几乎被全部敲掉,做成半人高的大窗户。而且不是从中间推开的那种窗户,是用类似槅扇那种,由顾客自己选择打开或者关上自己旁边的窗户。

  要不是这个时代的玻璃还是稀罕东西,顾茵已经把落地窗给安排上了。

  而店铺正中间,则是一个回字形大柜台,柜台外围摆了一圈单人矮桌和圆凳,足足可以坐下三十来个人。

  而柜台和墙边方桌的间隔,顾茵本是想定做更小一些的双人桌摆上,但是后来粗粗一算,店内现下已经能坐六七十人,作为一个刚开业的店铺来说,这个容量应当是够的,就暂且搁置。

  店内服务人员有四个,领头的当时王氏,然后是许氏和另一对同住在缁衣巷的田氏母女。

  许氏是王氏去请的,她想的当然是有好事一起干,但其实一开始王氏也怕她不乐意——毕竟是秀才他娘,做跑堂的活计虽然不丢人,但是也不算多么高雅。

  但没想到许氏一口就应承了。

  许家的进项就只有两个小院子的租子,一年就七八两银子。这钱只够许青川一半的束脩。

  这些年主要还是吃许家留下来的老本。

  但出项远大于进账,老本吃了这些年,许氏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银钱了,尤其是今年开春后,她发现许青川私下里在给书肆抄书,越发心里不是滋味。

  她是真的想找个活计做,但是镇子上招女工的地方本就不多,而她前半辈子养尊处优,也没什么一技之长,能寻到的也就是浆洗缝补的活计,这种活计不仅辛苦,而且赚的少,她几次想接这种活儿来做,都让许青川给拒绝了,还说他私下里本就要温书,抄书只当温故知新。

  王氏的邀请,对许氏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她当即应下来,后头王氏说店内还差两个人,许氏就给她推荐了同住缁衣巷的田氏母女。

  许氏也是后来搬过来的,而田氏是一直住在缁衣巷的。她们能说上话,是因为田氏也是寡母带个女儿。

  田氏的人生是真挺坎坷,青年丧夫,独自带着女儿讨生活。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大了,嫁了个人,女婿 在几年前也让朝廷强征入伍,杳无音信。

  她女儿的婆婆也是心狠的,想着小儿子多半是回不来了,就直接把她女儿赶回了娘家,对外宣称是田氏和她女儿命不好,不然怎么当娘的是寡.妇,当女儿的嫁人不到一年,丈夫也上了前线,生死未卜?

  田氏母女在那婆婆的宣扬下坏了名声,缝补浆洗的活计都做的十分艰难——毕竟这时代信奉那些的人不在少数,便有些忌讳。

  许氏推荐完也把这些事如实相告,又道:“田氏母女都是手脚麻利的勤快人,就是寒冬腊月,井水刺骨,也从没耽误过活计,就是名声……所以我也只是推荐,用不用还看你。”

  顾茵是想让王氏担任后世大堂经理的职位的,所以放权给她招人。

  当即王氏又不以为意地道:“管这些干啥,我家青意早些年还让人批了不好的命呢!要我说这就是那些术士故意编造出来诓人的。我是不信命数的,信那些可不如信自己!”

  后头在许氏的引荐下,王氏和田家母女碰了面,确实如许氏所说,母女俩一看都是能做活的人,身上的衣服虽然旧的看不出颜色,但是都干净平整,双手都带着老茧和严重冻疮留下的疤痕,家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

  王氏自己就是爱干净的人,当下就觉得很满意,但也没把话说满,回去后和顾茵商量。

  顾茵更是不讲究那些什么恶命不恶命的,还是让王氏自己做主。

  于是以王氏为首的四个女堂倌也整装待发。她们身着统一的浅黄色衣裙,颜色淡得但凡有一点脏,便能看的很明显。但是只要清洗得干净,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这家店的东西格外干净。

  她们头上包着同色的布巾,手上带着带着纯白布手套,并不出来招呼客人,而是站在柜台内。

  再看柜台上,一指深、三尺长的规格统一的木盘整整齐齐排在一起。

  木盘内摆的自然是吃食,因为开业的时候是上午,店内的食物就以顾茵做的为主。

  馒头、花卷、肉包菜包、

  豆腐脑、韭菜饼、肉饼、八宝粥、青菜粥、当然还有最出名的皮蛋瘦肉粥……多达十来个种类,统一陈列在木盘内。

  而且各种东西前都放着一个价钱牌。馒头花卷之类的就一文钱一个,菜包韭菜饼之类的则是两文钱一个,肉包、肉饼三文钱,菜粥两文钱一碗,八宝粥、豆腐脑这样需要费一些手脚工夫的和最出名的皮蛋瘦肉粥,则是三文钱一碗。

  其实以“文老太爷粥”的名头,便是再贵一倍也有人买,但是顾茵想着自家没出名的时候这粥就卖两文钱一大碗,如今提价太多,反而坏名声,就只提一文钱,但是店里的碗不是海碗,只是家常吃饭那种碗大小,提一文钱,但是会多放一些皮蛋,利头已经比之前多了一些。

  顾茵推出一个木推车,笑道:“请在这里领取餐盘。”

  客人们处处都觉得新奇,自然应了她的话取用餐盘。

  木餐盘也是定制,就是仿得后世食堂用的不锈钢餐盘,一个大格子并几个小格子,右上角设一个凹槽,正好可以把木碗嵌进去。

  拿到餐盘之后,客人们便去柜台处选吃食,从一头选到另一头的尾巴,则是收银的地方,那处柜台上立着两个“收银”和“点餐”两个小牌子,让客人们选完顺便把餐费一并结了,当然若是有其他想吃的,也可以在此处点餐,把银钱交了,取一个签筹。

  但因为今天是开业第一日,所以特别点餐还未开放。

  这收银的活计自然是王氏来做,但是因为第一天大家一拥而入,所以一个人收银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顾茵让武安挪用了一下旬假,他站在小板凳上和王氏一起在里头收银钱。

  武安的算术学的是真不错,顾茵和他说过一次价钱,他就全记住了,只要扫过一眼餐盘上的食物,他就能立刻算出价钱,那速度几乎不比后世的扫描仪器慢,因此即便是当天店内大排长龙,结账的速度也没有慢下来。

  打完吃食,结完餐费,客人们便可以在殿内随便找个位置坐下用餐。

  馒头花卷小巧精致,暄软无比,入口嚼上两下,那就是马上在嘴里化开,只剩下满口细粮的甘甜。

  菜包菜饼的外皮同样是又香又软,里头的菜馅带着猪油的香味,鲜香可口并不寡淡。

  肉包肉饼的肉则更是带着满满肉汁,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好吃地让人直闭眼。

  豆腐脑香滑,八宝粥香浓,最负盛名的文老太爷粥则因为多放了皮蛋,那醇厚特别的味道越发浓郁。

  一开始大多数人都只是冲着“文老太爷粥”的名头来的,后头看到旁人不管买什么都会惊喜地夸赞两声,便再去柜台上买旁的吃食。

  一顿朝食吃完,客人们都对顾茵竖起了大拇指。

  尤其是从前码头上的熟客,特地过来照顾她生意的,更是夸赞道:“从前只吃过小娘子做的那几样,没想到小娘 子这个年纪已经会的这样多了。”

  顾茵便笑道:“其实我还会旁的呢,以后每天早上门口会立一个立牌,上面会写当天的特别菜色。”

  他们说着话,吃好的客人陆续出去,外头的排队的客人却还在逐渐增加。

  主要是那临街的两扇大开的窗户,把顾茵的吃食暴露在外面。

  香味就不说了,反正路过的人闻到了多少得停顿一下,然后再看里头坐着的食客那吃的满脸享受的模样,就是不怎么觉得饿的都会思考一下是不是还吃得下。

  过了大约半个多时辰,周掌柜从后厨出来,和王氏他们一起把柜台上几乎都卖空了的大盘子撤下。

  外头排队的客人透过大窗户瞧见了立刻就不干了,嚷嚷道:“我们还没排进去呢!你们把东西都撤走算怎么回事?开业第一日就只准备了这么些吃食吗?”

  顾茵便出来笑着解释道:“您稍安勿躁,早上的吃食确实是卖空了,但是您看这个日头……”

  开业的时间是她故意选的介于朝餐和午饭间的时间点,所以卖过一轮朝食后,此时日上竿头,已经接近中午。

  “所以不是不卖了,而是我们的午市已经开了。”

  解释完顾茵就把门口早市的立牌搬进殿内,换上了另一个午市的牌子,上头也贴着红纸,写着今日午市的菜色。

  牌子刚换完,周掌柜和王氏等人已经在柜台上摆了新的大木盘。

  午市自然是周掌柜的主场,红烧肉、炸酥肉、宫保鸡丁、酸辣土豆丝、白菜炒肉、八宝豆腐,并食为天一家独有的皮蛋豆腐……热菜凉菜、荤素皆有。

  荤菜五文钱一勺,半荤三文钱一勺,素材两文钱一勺,勺子都是舀粥的那种长柄木勺,一勺正好够盖出餐盘的一个格子。主食可以选馒头和米饭、手擀面,馒头还是一文钱一个,米饭一文钱一勺,手擀面价格也不贵,三文钱一大碗,碗是海碗,要面条的话就可以打菜做浇头。

  等于是寻常胃口大的男子,三文钱一碗素面,加两文钱一勺素菜浇头,五文钱也能在里头吃饱。

  不过当天来捧场的都是镇上生活水平算不错的人,对着那么些色香味俱全的热菜,都打了好几样尝尝。

  菜单是顾茵帮着一起拟的,当时她还询问了周掌柜的拿手菜系,怕自己想的家常菜天南海北的,不在周掌柜擅长的范围里。

  没想到周掌柜又给了她一个惊喜。

  周掌柜是京城人士,和徐厨子那样到处学点皮毛的外行厨子不同,他是打小在自家酒楼里和各种菜系的大厨学的,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才出来自己谋生。

  顾茵说的菜他大多都知道,就算不知道,听她提一嘴怎么做,周掌柜立刻就能做出来。

  道道热菜色香味俱全,香味比白案点心那些传的更远。

  外头看他们撤走木盘而不满的客人立刻不再埋怨,只催着里头的人吃完快点出来。

  临窗的几桌客人,有的不胜其烦,直接把身边的窗关上了,更还有促狭的,吃完一顿朝食已经差不多饱了,却又故意又去打了几样热菜,就着白馒头吃的唧作响不算,还故意扯着嗓子夸。

  “哎呦,这个红烧肉,肥而不腻,好香啊!”

  “这个宫保鸡丁,黄瓜和花生米都脆脆的,这个鸡丁格外的滑,好香好香!”

  “这个皮蛋豆腐。哇原来这黑黢黢的皮蛋还能做凉拌菜,好吃好吃!”

  外头排队的人没好气地问他说:“你咋就会说香啊香,好吃好吃的!你能换个词吗?”

  那人得意笑道:“你管我呢?我乐意!唉,香啊,好吃啊!”

  把外头的客人气坏了也馋坏了,但是看他确实吃的香,自己又已经排了这么久了,眼看着就要轮到,也不能直接走!

  顾茵预估到第一天的客人会多,但没想到会多成这样,眼看着窗边的客人要把外头排队的人惹急眼了,她干脆临时开设一个单独的外带窗口。

  这个

  时代也没有一次性餐具,所以外带的食盒也是顾茵定做的,就是木质的的便当盒。

  这个盒子得加两文钱,但是如果吃完洗干净还回来,这两文钱是可以退还的。

  外头的客人朝着在大窗户边上看清里头的菜色,点了餐之后顾野收了银钱到里头给顾茵,顾茵负责装便当,再让他负责把便当送出去。

  堂食和外带双管齐下,到了正午时分,店内的热菜就已经卖空了。

  正当后头还没轮上的客人觉得丧气的时候,周掌柜已经新做好了一轮菜。

  但即便这样,又是一个时辰,菜还是卖空了。

  不过幸好此时也没有没吃上的客人,店内众人也总算可以歇口气 ,趁着这功夫把午饭给吃了。

  顾茵和周掌柜歇了半个时辰,两人又进后厨准备晚市要卖的夕食。

  晚市红白案混卖,包子点心粥和热菜各五样,不过两人手脚都快,一个时辰就全部完成。

  等到了吃夕食的时辰,店内又开始进客人。

  当然经过一天的热闹,傍晚的客人少了一些,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镇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都吃得早、睡得早,所以到了戌时初,也就是晚上七点多,店内就算是结束了一天的营业。

  结束之后,王氏放了许氏和田氏母女回去休息,她则留下做后续的清洁工作。

  顾茵则和周掌柜对账,她是真没想到今天生意会这么火爆,当时还觉得自己可以担任记账的工作,但是后头她去负责装便当了,周掌柜也是烧了两轮菜,没顾得上到前头帮忙。

  不过幸好买菜的账记得清楚,用一天的营业额减去买菜的成本能算出一个毛利。

  顾茵不会打算盘,但是周掌柜算盘打得极快,一通算下来,第一天的毛利在五两银子左右。

  王氏在旁边擦地,听到五两这个数字差点惊得摔在地上。

  五两!!!这是一天就赚了寻常人家半年的嚼用啊!

  顾茵无奈道:“娘小心些,不是赚了五两,这还没算完呢。”

  毛利当然并做不得准,因为人工成本那些没算呢!

  顾茵想着后续的生意大概会回落一些,然后稳定在一个区间,暂时算做一天毛利三两。

  一个月那就是九十两,王氏四个女堂倌月钱加起来是二两,周掌柜一个月二十两,后厨徐厨子和他徒弟还没来,先请了五个会厨的临时帮工,五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是十两,还有每个月的三四两店租子,另外还要交税,柴米油盐酱醋茶、烧的柴火那些都是银钱,再加上器具的损耗,摊下来一个月十两也是要的。

  一个月能赚四十两,就算是生意很红火了。

  因为没有外人,顾茵把这些都算给王氏听了,王氏听完还是激动。

  前期投入就七十多两,一个月赚四十两,那不是不到两个月就能回本了?这在她看来真的和天上掉馅饼没两样了。

  周展柜等王氏笑够了,才开口道:“其实东家还漏了一样没算。东家做的活计最多,后厨前堂两头忙,加上东家这手艺,二十两的工钱也是不能少的。”

  这一句让王氏冷静下来了,是哦,儿媳妇一个人做几个人的活计,还不给自己开工钱,所以才显得赚头格外大。如果像别家那样,东家只做简单统筹的活计,白案上再请个二十两工钱的大厨,其实整个店的利头一个月也就在二十两左右,这还是生意一直不错的情况下。

  王氏立刻拍板道:“不行,你也得给自己算二十两工钱!”

  顾茵也不和她争这个,只道:“先不说那些,我觉得咱们还要招人。今天是武安和小野都在,两个小家伙也做了不少活计,但武安要读书,小野要学武,不可能一直把他们拘在店内。终归还得再招人。”

  前头招人这个事一直是王氏在管,她为了省银钱以为加上自己的四个人肯定够用,今天经过这么一天营业,才知道顾茵是对的。

  她点头道:“招,听你的!”

  反正一个堂倌一个月半两,但两个人加起来也就一个月多一两银子的支出。

  虽然未来的银钱还没到手,但是平时俭省惯了、一文钱恨不能拆成两半儿花的王氏已经觉得一两银子不算啥了!

  说完王氏又反省道:“其实我是真的不懂这些,一开始你拿主意就好,不该听我的省这个银钱的。”

  顾茵摸了摸鼻子,道:“也不怪娘,其实我一开始也想着能省一点是省一点。”

  王氏奇怪地问她为啥,毕竟顾茵该花的钱从来是不吝惜的,不像是会为了几两银子打乱自己计划的人。

  “还能为啥?”顾茵看看王氏又看看周掌柜。

  一开始她是真的觉得花二十两买东西、简装一下就好的,现在搞出来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她准备以后银钱活泛了再去弄的,毕竟细论起来,几乎所有换上的东西都是定做,价格可比那些能现买到的贵不少!

  但是王氏和周掌柜听完她的预想都无比支持,王氏让她尽管弄,反正银钱不够她再去和王大富要债。周掌柜也有些“离谱”,说自己迟几个月再开工钱也成,反正他租赁的那屋子退了,现在在食为天后院住着,吃住都在店里,也没有什么花销。

  在他俩的齐齐鼓动下,顾茵把自己预想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弄出来了,这才有了现在的食为天。

  所以别看有些人光鲜亮丽,店内生意火爆无比,其实兜里只有明天的买菜钱!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