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怨三十八
此刻乔欢的四季山庄里忙的不得了, 那些勘察盘点过的地亩农户的数据交上来了,她在大厅里弄了一个巨大的越国立体舆图,把姜韶掌握的地方标红色, 其他世家掌握的地方用不同颜色标注。
然后就要确定那些地方要开试验田,她这里要准备物资供应。
而且试验田不是胡乱定下,那块地方将来发展什么产业都要预选做好规划,比如南边种粮, 将来试验田成功后推广的也是粮种,北边种棉花(这玩意总算被乔欢给找到了, 这几年在自己的田庄上也种了一些出来。)将来就要推广棉花。
这样商队采购也会集中起来, 甚至种了棉花的还能形成纺织加工和布匹交易。
除了这些规划, 还有修路, 这简直是乔欢穿越以来最大的痛,官道虽然也准民用,但老百姓除非驾车, 否则宁愿用脚底板蹚出一条小道走也不上官道, 要是一不小心遇上大老爷们的车架,躲避不及一鞭子下来谁受得了。
商队没办法,必走官道,可这官道有些地方也太烂了,遇上雨雪天气,整个商队几乎都不能行动。
修路也成了重中之重,不过不可能把整个越国的路都修了,目前规划的也只是连通试验田要走的路。
这几年乔欢陆陆续续修了不少路, 为的也是自己方便,不过这种小打小闹比不得朝廷支持下的修路。
朝堂上任谢相争落下帷幕,大家都松了口气, 权臣争斗,王上高高在上插不下手,倒霉的是派系官员。
如今任相派系趾高气扬,谢相派系还在朝堂的也夹着尾巴做人,多半要么倒戈要没已经沦落了。
不过现在朝堂上难得安稳起来,每日姜韶上朝看着这些平和的朝臣都觉得不习惯。
这天,姜韶发了一条莫名其妙的王令,说的是但凡农奴佃户有意自愿租种朝廷田地的,主家不得阻拦,违者如何处置,朝廷随即便会替这些人转为良民身份。
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王上虽然拿了谢家许多土地,但是好些谢家原本的农奴害怕交税,转而去了别的世家求庇护,不愿脱离奴籍,现在王上手里的地没人种了,所以出此下策。
问题是人家怕的就是交税,所以你只轻飘飘说一句转为良民,便是谁都不会听你,良民有什么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层层盘剥,还不如农奴舒坦呢,虽然农奴们也在温饱线上挣扎,到底饿不死啊。
姜韶皱着眉头道“怎么了,这条王令有何不妥,本王又没逼迫他们租种朝廷的地,那都是自愿为主!”
任相先笑了,他宽和的看着姜韶,“王上怜惜百姓有何不妥,这条王令自然能执行下去。”
可惜最后无人答应,你也无可奈何。
任相都同意了,大臣们也纷纷点头同意,心里都觉得王上太过天真。答应这条王令也不过是大臣们联合起来哄一下王上罢了。
有些时候位高者不知人间疾苦,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也不少见。
果然,王令是推下去了,姜韶似乎也没追问效果,就这么风过了无痕的没了下文。
几个实验农场却在静悄悄的推行中,负责管理农场的是姜韶这几年挑选出来有能力却无人脉打点被人排挤的落魄小官,现在他们都当着一地县令,直接管农场的事。
先是一遍遍和农户解释朝廷的政令,同时派出胥吏动员大家主动和朝廷签署种植合约,官府负责农具种子肥料,农户只要按照官府推行的种地即可,等到收成后也有两种收税方案,一种就是收成全归朝廷,农户拿朝廷给的工钱,等于就是替朝廷种地。
另一种就是按正常流程交税,剩下的作物你自己留着还是贩卖都随你。
这是种粮食的农场。
还有一个地方土地贫瘠不好耕种,推广的就是菌菇种植,也是如此分配,不过到了收获时间会有商户过来收取菌菇,朝廷负责保价。
那就是说朝廷收菌菇的价钱不会低于多少,外来商户想要收菌菇也就不能低于这个价钱。
还有推广棉花的农场,这个第一年就全是朝廷收购了,农户不知道这什么玩意,也不知道如何买卖。
几个县令整日和农户搅和在一起,田间地头的巡视。
老百姓见县令没有高高在上只管指挥,且朝廷也没有硬逼着签署契约,最先签契约的甚至还有半吊钱奖赏,于是签契约的人也越来越多,便是非得有几个故步自封不愿签契约的也无损大局了。
反倒是人们看这些死不肯签契约的人家,朝廷也并未锁拿下狱,那就证明人家所言非虚,就是自愿。
接着各种改良农具健壮的牲口陆陆续续运来了,灌溉不利的村子里甚至还分期安装了大型水车。
这水车先是朝廷过来给你们村子安装好,可分期付款,第一年不收费,往后每年收取多少费用,根据每户的田亩分摊钱款。
其实乔欢安装水车也行,就是怕的东西农人不心疼,有了这一条,大家对水车也会格外维护。
牲畜和农具现在都是使用,但得爱惜,否则人故意损坏了也要赔偿。牲畜都是干两天休息一天,免得用过了头。
同时,乔欢也在这几个地方修桥铺路。地里的活有时效性,不是天天都有活干,分农忙和农闲,农闲时去筑路所干活,一天干下来就有钱拿,这种活人人都抢着干。
家中老娘媳妇也能担着担子在路边卖茶水和自家做的粗点心贴补一下,朝廷对这些小买卖并不收税,只要上头对百姓的盘剥少了,百姓们就能表现出顽强的活力。
不过短短一年,这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到了收获季,农人们一算计,自己交税反而比给朝廷干活实惠的多,于是纷纷愿意自己交税。
就是菌菇大棚,那收益简直没的说,有户农人家里几代都没见过整吊的铜钱,这次把菌菇买了,铜钱装了一篮子,一家大小把拎铜钱的爹围在中间。
走了一会儿婆娘就道“当家的,你累不累,我来拎呗。”
那酱红色脸庞的男人神采奕奕,“不累,这才多少分量,我拎到明天都不累!”
婆娘遗憾的看了眼篮子,她就是想体会一下拎一篮子铜钱是啥滋味啊。
那棉田也丰收了,还别小看农人,种出来之后人家就估摸这玩意是纺线织布用的,有那巧手的媳妇,等棉田收获了以后去捡剩下的棉花,自己摸索着纺出了布,然后发现这布确实软和细腻。
第一年的棉田全是朝廷收购,第二年,农户们就宁愿交税了。
这几个试验农场上的农户日子简直是肉眼可见的发生了变化。
农人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翻新房舍,以往低矮的茅草房就可以翻新成砖瓦房,一家要是有一栋砖瓦房,那儿子娶媳妇都比旁人来的容易。
接着就是家中婆娘闺女身上有了新衣裳穿,脑袋上有了新绢花和银包铜的首饰,人家一眼就知道这是殷实之家。
虽然实验农场一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质疑,有的人签契只不过是不敢和衙门对着干,想着只要一家大小不饿死,那就忍一忍。
如今便是之前死不肯签的人家也在四处打听。
还有那回娘家的婆娘,带着比往年丰富的礼物回去,也会一五一十和娘家唠叨,如今自家有多么舒坦,儿子大了要娶媳妇,女儿大了要出嫁,谁家现在我们家看不上了,一定要什么什么条件才答应。
而且女儿也不外嫁,嫁去别的地方没自己农场好啊。
农场只不过起了一个带头效应,看到实际利益的农户纷纷要求加入,这样一来县令们工作也容易多了。
就是乔欢这里,先期投资是不少,等到棉花菌菇粮食收上来,她一样也没少赚钱。
这赚的钱再投下去,姜韶手里的田地农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就是乔欢,她也没躲在后面当无名英雄,这些推广的农具和回收的商队,宣扬的都是她和姜韶的名头。
地是姜韶的,可提供的农具肥料啦,包括收购农产品的商队全是乔欢的,在乔欢的授意下,宣扬的名声也是王太后和王上一起,百姓们感念也感念他们两个。
民间的声望乔欢甚至比姜韶还要高一些,毕竟乔欢可是‘楚国’公主,这个公主嫁到越国这么对年,对越国百姓这么好,大家心里能不感动吗。
这几年乔欢也在培养手里有能力的人,不过之前她就是培养出来也没有,世家把控朝堂,她的人连一点边都沾不到,如今随着试验田成功,那势必要在整个越国推广。
姜韶手里的人能暂时待在基层,以后肯定要往上升,这是姜韶自己的储备干部,可你要上升,手里的一摊子得交接,也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大好局面交给一个二百五。
此时乔欢培养的人就这么迅速全面的进入到了越国最底层的官员体系。
她不想再对任何人低头,包括姜韶,所以只要姜韶和她和平共处,那么两人就是双赢,如果将来姜韶觉得她威胁了姜韶的地位,那么她也不会客气。
反正目前她和姜韶配合默契,而且两人之间也很融洽,并没有任何龌龊,乔欢希望一直这样下去。
随着地里产出增加,税收自然也增多了,老百姓也没意见,以往一亩地顶天两三百斤,现在四五百斤都有,朝廷便是加了税,收到自己口袋里的也比以往多,那么对于加的那点税自然没人说什么。
而且如今税收放宽了很多,取消了好些杂税,比如多养了几只鸡几头猪,换在以前那都是税,最严重的时候打猎也要收你二十文税。
老百姓简直被逼的没法活。现在不一样了县衙门贴出了百姓所有要交的税务条款,凡是有人征收超过这个条款的税款,那就能去衙门喊冤。
衙役每天都在宣传朝廷的税务条例,还把各村里长族长叫来学习,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胡乱收税。
假如在以前,便是如此说,百姓们也不信,他们信的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八字衙门朝天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现在不一样了,试验田政策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知道王上体恤百姓,那么减少税务自然也是王上的意思,再有人敢仗着其他名头来收杂税,那就是不奉王令的人 ,扭送去衙门!
哪怕有些官员眼馋治下百姓手里的财富,现在敢伸手的也不多,各地商队流动频繁,他们都是王太后的人,一旦有什么不好传到王太后耳朵里,那等于是王上也知道了,他们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税收多了,姜韶让这些底层的‘王上近臣’把这些税分成两份,一份还如以往一样的量送入大臣们掌控的国库里,剩下的就缴到了姜韶的私库。
这几年姜韶穷的啊,直到现在才见到一点钱影子。
王城里的人们对越国发生的改变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发现货物变得更多更便宜了,这也是好事啊。
世家手里的官员大多数也只想往上爬,底层的小官都不想干,于是他们脱离百姓日久,也就没发现这些变化,只觉得商队多了些,然后路变得好走了,总体来讲都是好事,那就当自己的政绩往上报。
姜韶看到这些报喜的奏折,都是微微一笑。
世家们都能在自家坞堡里练兵,姜韶自然也可以,这几年他也没停止练兵,他还有乔欢提供的锋利武器,以及她拿手的各种弩。
这几年姜韶后宫虽然子嗣依旧艰难,到底还是生出了一两个公主,只是谢王后和任贵妃依旧无出。
乔欢对姜韶的后宫不感兴趣,因为和她无关,不过后宫里很多消息她一样收的到,然后她想起以前看的和电视,那里面皇帝为了前朝平衡后宫,似乎都有诸多无奈。
现在她才发觉,无奈个屁!
姜韶根本对他的后宫没有丝毫感情,那些女人乌烟瘴气都成了斗鸡,这都是姜韶怂恿的结果。
他放任这些女人斗,结果就是他的后宫女人也不算少,至今为止却只生下了两位公主,这两个女孩子能诞生,也是姜韶允许的结果,这样就表示他有生育能力,至于为什么至今未有王子诞生,那是后宫女人无能。
哪怕和姜韶在一条船上,乔欢也为他的冷酷齿冷,更加庆幸自己的身份地位超然,不用搅和进那么复杂的局面里。
本来就是,她和姜韶作为合伙人十分合拍,两人配合默契,姜韶得到源源不断的财富物质支持,慢慢收拢了王权。
乔欢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姜韶的默认把自己的铺子开遍了越国各地,连工坊都如雨后春笋般办了起来。
纺织工坊更是一枝独秀。
越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乔欢弄起来的。
他们两个是权钱的最高体现。
好在乔欢从来不是为富不仁的资本家,她赚的钱自己享受毕竟有限,大多数又回流到了百姓们身上。
支持姜韶的花费可不便宜,那些基础建设不都是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20 20:42:42~2020-11-21 21:1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月入怀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明月入怀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然后就要确定那些地方要开试验田,她这里要准备物资供应。
而且试验田不是胡乱定下,那块地方将来发展什么产业都要预选做好规划,比如南边种粮, 将来试验田成功后推广的也是粮种,北边种棉花(这玩意总算被乔欢给找到了, 这几年在自己的田庄上也种了一些出来。)将来就要推广棉花。
这样商队采购也会集中起来, 甚至种了棉花的还能形成纺织加工和布匹交易。
除了这些规划, 还有修路, 这简直是乔欢穿越以来最大的痛,官道虽然也准民用,但老百姓除非驾车, 否则宁愿用脚底板蹚出一条小道走也不上官道, 要是一不小心遇上大老爷们的车架,躲避不及一鞭子下来谁受得了。
商队没办法,必走官道,可这官道有些地方也太烂了,遇上雨雪天气,整个商队几乎都不能行动。
修路也成了重中之重,不过不可能把整个越国的路都修了,目前规划的也只是连通试验田要走的路。
这几年乔欢陆陆续续修了不少路, 为的也是自己方便,不过这种小打小闹比不得朝廷支持下的修路。
朝堂上任谢相争落下帷幕,大家都松了口气, 权臣争斗,王上高高在上插不下手,倒霉的是派系官员。
如今任相派系趾高气扬,谢相派系还在朝堂的也夹着尾巴做人,多半要么倒戈要没已经沦落了。
不过现在朝堂上难得安稳起来,每日姜韶上朝看着这些平和的朝臣都觉得不习惯。
这天,姜韶发了一条莫名其妙的王令,说的是但凡农奴佃户有意自愿租种朝廷田地的,主家不得阻拦,违者如何处置,朝廷随即便会替这些人转为良民身份。
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王上虽然拿了谢家许多土地,但是好些谢家原本的农奴害怕交税,转而去了别的世家求庇护,不愿脱离奴籍,现在王上手里的地没人种了,所以出此下策。
问题是人家怕的就是交税,所以你只轻飘飘说一句转为良民,便是谁都不会听你,良民有什么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层层盘剥,还不如农奴舒坦呢,虽然农奴们也在温饱线上挣扎,到底饿不死啊。
姜韶皱着眉头道“怎么了,这条王令有何不妥,本王又没逼迫他们租种朝廷的地,那都是自愿为主!”
任相先笑了,他宽和的看着姜韶,“王上怜惜百姓有何不妥,这条王令自然能执行下去。”
可惜最后无人答应,你也无可奈何。
任相都同意了,大臣们也纷纷点头同意,心里都觉得王上太过天真。答应这条王令也不过是大臣们联合起来哄一下王上罢了。
有些时候位高者不知人间疾苦,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也不少见。
果然,王令是推下去了,姜韶似乎也没追问效果,就这么风过了无痕的没了下文。
几个实验农场却在静悄悄的推行中,负责管理农场的是姜韶这几年挑选出来有能力却无人脉打点被人排挤的落魄小官,现在他们都当着一地县令,直接管农场的事。
先是一遍遍和农户解释朝廷的政令,同时派出胥吏动员大家主动和朝廷签署种植合约,官府负责农具种子肥料,农户只要按照官府推行的种地即可,等到收成后也有两种收税方案,一种就是收成全归朝廷,农户拿朝廷给的工钱,等于就是替朝廷种地。
另一种就是按正常流程交税,剩下的作物你自己留着还是贩卖都随你。
这是种粮食的农场。
还有一个地方土地贫瘠不好耕种,推广的就是菌菇种植,也是如此分配,不过到了收获时间会有商户过来收取菌菇,朝廷负责保价。
那就是说朝廷收菌菇的价钱不会低于多少,外来商户想要收菌菇也就不能低于这个价钱。
还有推广棉花的农场,这个第一年就全是朝廷收购了,农户不知道这什么玩意,也不知道如何买卖。
几个县令整日和农户搅和在一起,田间地头的巡视。
老百姓见县令没有高高在上只管指挥,且朝廷也没有硬逼着签署契约,最先签契约的甚至还有半吊钱奖赏,于是签契约的人也越来越多,便是非得有几个故步自封不愿签契约的也无损大局了。
反倒是人们看这些死不肯签契约的人家,朝廷也并未锁拿下狱,那就证明人家所言非虚,就是自愿。
接着各种改良农具健壮的牲口陆陆续续运来了,灌溉不利的村子里甚至还分期安装了大型水车。
这水车先是朝廷过来给你们村子安装好,可分期付款,第一年不收费,往后每年收取多少费用,根据每户的田亩分摊钱款。
其实乔欢安装水车也行,就是怕的东西农人不心疼,有了这一条,大家对水车也会格外维护。
牲畜和农具现在都是使用,但得爱惜,否则人故意损坏了也要赔偿。牲畜都是干两天休息一天,免得用过了头。
同时,乔欢也在这几个地方修桥铺路。地里的活有时效性,不是天天都有活干,分农忙和农闲,农闲时去筑路所干活,一天干下来就有钱拿,这种活人人都抢着干。
家中老娘媳妇也能担着担子在路边卖茶水和自家做的粗点心贴补一下,朝廷对这些小买卖并不收税,只要上头对百姓的盘剥少了,百姓们就能表现出顽强的活力。
不过短短一年,这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到了收获季,农人们一算计,自己交税反而比给朝廷干活实惠的多,于是纷纷愿意自己交税。
就是菌菇大棚,那收益简直没的说,有户农人家里几代都没见过整吊的铜钱,这次把菌菇买了,铜钱装了一篮子,一家大小把拎铜钱的爹围在中间。
走了一会儿婆娘就道“当家的,你累不累,我来拎呗。”
那酱红色脸庞的男人神采奕奕,“不累,这才多少分量,我拎到明天都不累!”
婆娘遗憾的看了眼篮子,她就是想体会一下拎一篮子铜钱是啥滋味啊。
那棉田也丰收了,还别小看农人,种出来之后人家就估摸这玩意是纺线织布用的,有那巧手的媳妇,等棉田收获了以后去捡剩下的棉花,自己摸索着纺出了布,然后发现这布确实软和细腻。
第一年的棉田全是朝廷收购,第二年,农户们就宁愿交税了。
这几个试验农场上的农户日子简直是肉眼可见的发生了变化。
农人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翻新房舍,以往低矮的茅草房就可以翻新成砖瓦房,一家要是有一栋砖瓦房,那儿子娶媳妇都比旁人来的容易。
接着就是家中婆娘闺女身上有了新衣裳穿,脑袋上有了新绢花和银包铜的首饰,人家一眼就知道这是殷实之家。
虽然实验农场一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质疑,有的人签契只不过是不敢和衙门对着干,想着只要一家大小不饿死,那就忍一忍。
如今便是之前死不肯签的人家也在四处打听。
还有那回娘家的婆娘,带着比往年丰富的礼物回去,也会一五一十和娘家唠叨,如今自家有多么舒坦,儿子大了要娶媳妇,女儿大了要出嫁,谁家现在我们家看不上了,一定要什么什么条件才答应。
而且女儿也不外嫁,嫁去别的地方没自己农场好啊。
农场只不过起了一个带头效应,看到实际利益的农户纷纷要求加入,这样一来县令们工作也容易多了。
就是乔欢这里,先期投资是不少,等到棉花菌菇粮食收上来,她一样也没少赚钱。
这赚的钱再投下去,姜韶手里的田地农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就是乔欢,她也没躲在后面当无名英雄,这些推广的农具和回收的商队,宣扬的都是她和姜韶的名头。
地是姜韶的,可提供的农具肥料啦,包括收购农产品的商队全是乔欢的,在乔欢的授意下,宣扬的名声也是王太后和王上一起,百姓们感念也感念他们两个。
民间的声望乔欢甚至比姜韶还要高一些,毕竟乔欢可是‘楚国’公主,这个公主嫁到越国这么对年,对越国百姓这么好,大家心里能不感动吗。
这几年乔欢也在培养手里有能力的人,不过之前她就是培养出来也没有,世家把控朝堂,她的人连一点边都沾不到,如今随着试验田成功,那势必要在整个越国推广。
姜韶手里的人能暂时待在基层,以后肯定要往上升,这是姜韶自己的储备干部,可你要上升,手里的一摊子得交接,也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大好局面交给一个二百五。
此时乔欢培养的人就这么迅速全面的进入到了越国最底层的官员体系。
她不想再对任何人低头,包括姜韶,所以只要姜韶和她和平共处,那么两人就是双赢,如果将来姜韶觉得她威胁了姜韶的地位,那么她也不会客气。
反正目前她和姜韶配合默契,而且两人之间也很融洽,并没有任何龌龊,乔欢希望一直这样下去。
随着地里产出增加,税收自然也增多了,老百姓也没意见,以往一亩地顶天两三百斤,现在四五百斤都有,朝廷便是加了税,收到自己口袋里的也比以往多,那么对于加的那点税自然没人说什么。
而且如今税收放宽了很多,取消了好些杂税,比如多养了几只鸡几头猪,换在以前那都是税,最严重的时候打猎也要收你二十文税。
老百姓简直被逼的没法活。现在不一样了县衙门贴出了百姓所有要交的税务条款,凡是有人征收超过这个条款的税款,那就能去衙门喊冤。
衙役每天都在宣传朝廷的税务条例,还把各村里长族长叫来学习,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胡乱收税。
假如在以前,便是如此说,百姓们也不信,他们信的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八字衙门朝天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现在不一样了,试验田政策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知道王上体恤百姓,那么减少税务自然也是王上的意思,再有人敢仗着其他名头来收杂税,那就是不奉王令的人 ,扭送去衙门!
哪怕有些官员眼馋治下百姓手里的财富,现在敢伸手的也不多,各地商队流动频繁,他们都是王太后的人,一旦有什么不好传到王太后耳朵里,那等于是王上也知道了,他们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税收多了,姜韶让这些底层的‘王上近臣’把这些税分成两份,一份还如以往一样的量送入大臣们掌控的国库里,剩下的就缴到了姜韶的私库。
这几年姜韶穷的啊,直到现在才见到一点钱影子。
王城里的人们对越国发生的改变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发现货物变得更多更便宜了,这也是好事啊。
世家手里的官员大多数也只想往上爬,底层的小官都不想干,于是他们脱离百姓日久,也就没发现这些变化,只觉得商队多了些,然后路变得好走了,总体来讲都是好事,那就当自己的政绩往上报。
姜韶看到这些报喜的奏折,都是微微一笑。
世家们都能在自家坞堡里练兵,姜韶自然也可以,这几年他也没停止练兵,他还有乔欢提供的锋利武器,以及她拿手的各种弩。
这几年姜韶后宫虽然子嗣依旧艰难,到底还是生出了一两个公主,只是谢王后和任贵妃依旧无出。
乔欢对姜韶的后宫不感兴趣,因为和她无关,不过后宫里很多消息她一样收的到,然后她想起以前看的和电视,那里面皇帝为了前朝平衡后宫,似乎都有诸多无奈。
现在她才发觉,无奈个屁!
姜韶根本对他的后宫没有丝毫感情,那些女人乌烟瘴气都成了斗鸡,这都是姜韶怂恿的结果。
他放任这些女人斗,结果就是他的后宫女人也不算少,至今为止却只生下了两位公主,这两个女孩子能诞生,也是姜韶允许的结果,这样就表示他有生育能力,至于为什么至今未有王子诞生,那是后宫女人无能。
哪怕和姜韶在一条船上,乔欢也为他的冷酷齿冷,更加庆幸自己的身份地位超然,不用搅和进那么复杂的局面里。
本来就是,她和姜韶作为合伙人十分合拍,两人配合默契,姜韶得到源源不断的财富物质支持,慢慢收拢了王权。
乔欢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姜韶的默认把自己的铺子开遍了越国各地,连工坊都如雨后春笋般办了起来。
纺织工坊更是一枝独秀。
越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乔欢弄起来的。
他们两个是权钱的最高体现。
好在乔欢从来不是为富不仁的资本家,她赚的钱自己享受毕竟有限,大多数又回流到了百姓们身上。
支持姜韶的花费可不便宜,那些基础建设不都是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20 20:42:42~2020-11-21 21:1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月入怀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明月入怀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