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逛大街喽
许爱江发着愁,眼瞅六七月就要到了,自己得尽快想好借口。
胡家虽说是福山大队的,但是以胡家在公社H县城的人际关系,以后互相合作的几率很大。
尤其是胡爷爷,他身体硬朗,以他的身份,还能继续护佑胡家十几二十年。
许爱江瞄了眼星点,去了福山大队一趟,增加了将近好几千的星点,按人口粗略算下,福山大队大多数的人都是灰云。
就是自己大队,大多数人也基本都是灰云的,红云和黑云都是少数,得了好处的人都是闷不吭声,还真无人知晓。
不过许爱江倒经常听许爱湖说谁家谁家的人倒霉了,可见都是黑云的作用了。
许爱江刷了一阵商城,看到幸运香囊已经下架了,一切与以往没什么不同,买不到什么实惠的东西,迷迷糊糊中就睡着了。
第二天,许爱江和老五许爱民跟着老爸去了镇里。办完了公事,老爸就带着兄弟俩逛街。
现在城里的大街上也没有几家商店开门,除了两三家餐馆,就是肉店、布店、豆腐店、百货公司、五金公司。
许爱江牵着老五许爱民跟着老爸挨个的逛门市,土特产门市里面,大缸小坛粗瓷碗,粗细麻绳长竹竿,锅碗瓢盆摆了一地,买东西的人不多,通常进来看一圈就出去了。
副食品门市里面,柜台里面有几种食品,如罐头、糖果、点心,但食品没有保质期的标签,也卖得很少。
酒的种类很少,只有瓶装的几种淮北那边的白酒,外地的白酒基本上看不见。但现在人一般买散酒,散酒在一个大缸子里盛着,打酒时营业员用提子通过漏斗装到买者自带的瓶子里。
烟酒糖茶稀稀拉拉的摆在柜台里,酱油醋装在快一人高的大缸里,缸盖上放着一个瓷盆,盆里放着两个提子和一个塑料漏斗,大提子一斤,小提子半斤。
粗细掺杂的咸盐用麻袋装着堆放在一起,只有上面的一袋敞着口,大个的盐粒和花生米大小差不多。
有人询问道:
“有白糖不?”
“有,白糖红糖都有,刚过了年买的人少,这个月的供应量还剩下不少,有票赶紧买。”
营业员还算热心的回答,服务态度还好不算恶劣。
一群孩子趴在玻璃柜台前,挤着看里面用托盘装着的水果硬糖,偶尔有人购买的,通常一毛钱12颗糖块,要买最少要买五分钱的,再少了没法卖了。
百货门市里面,各种物品种类较多,二三十种布匹横着竖着摆在柜台和货架上,人们乱哄哄的挤着,不买也用手摸一下,嘴里还评价着:
“这个布结实。”
“结实也买不了,今年的布票还没发下来呢。”
还有针头线脑,毛巾袜子,雨靴胶鞋帽子,肥皂香皂洗衣粉,香脂马油蛤蜊油,这些虽然不要票,可是买的人也不多。
许爱江挤进柜台旁,扒着柜台往里看,俩眼都不够用的。劳资不是没见过这时期的供销社吗,有了亲眼见证的机会,还不得看个够过过眼瘾。
新华书店里,文具和办公用品也在这里,主要是笔墨纸张。学生用的田字格的练字本和横隔的算术本一毛钱一个,小方格的作文本1毛3一个。
铅笔有两种,长短一样,粗的筷子般粗细3分钱,细的要小一圈2分钱,用着非常的不舒服。
大张的白纸也有两种,厚的7分钱,薄的又叫水帘纸(比喻像水帘般透明)5分钱。
孩子们都挤在放小人书的柜台前,手里举着一毛两毛的纸币,高声的喊着嚷着。
“我要一本《地道战》。”
“我要《渡江记》。”
“我要《小兵张嘎》。”
许爱民恋恋不舍的把目光从小人书上收回来,掏出自己的2角压岁钱,买了2张水帘纸,一粗一细2只铅笔,又要了一块2分钱的橡皮,一共1毛7分钱。
接过售货员找回的3分钱的硬币,小心的装进衣兜,细心的把白纸折成32开的小方块。拿出拿支粗的铅笔递给许爱江:
“二哥,这个粗的给你。”
许爱江拿着老五递给的铅笔,内流满面,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碎了一地。
在那边,许爱江收的礼物都是珍品,但在他的心里,都跟不上这支3分钱的铅笔珍贵。也是这支被用到不足3公分长的铅笔头,被许爱江珍藏一生。
生资五金门市里面,屋内摆满了铁锨锄头镰刀、粗细不同的铁丝、大小长短不一的铁钉、厚薄不一样的塑料布,基本上没人进来。
最北边的一间开了个朝外的窗口,外面十几个妇女排成一队买染料,手里拿着张写着种类和数量的单子,相互交流着织布的花样和经验。
许爱江累的都快走不动了,也没发现一丁点发家致富的机会。想想以往看过的穿越小说里的万能主人公,再想想自己逆天的穿越福利,许爱江自己都嫌弃自己笨。
肚子饿了,没有粮票不能买吃的,干脆回家。
“咯咯哒,咯咯哒。”
奶奶听到母鸡的叫声,从鸡窝里检出个带血丝的鸡蛋,嘴里高兴地说:
“今年立春早,鸡下蛋也早,这才初几就下蛋了。”
说着从屋里抓了把谷秕子,扔到下蛋的母鸡旁。一群鸡马上围过来,在地上抢食吃。
奶奶和爸妈商量着把猪圈扩大一下喂猪,说孩子都大了,可以干活了,有时间去割猪草。
从大人的谈论中,许爱江知道了,这个年代喂猪不只是能卖钱,还能攒粪换工分,可以多分点粮食,孩子们长大了吃的也多了。
许爱江拍着胸脯打保证:
“我长大了,保证带着弟弟多多打猪草。
许爱江想到过年吃过的味道鲜美的猪肉,就问:
“奶奶,今年咱家喂几头猪?”
“还喂几个,一个养大也不容易。老话说的好:
穷人不读书,穷人不喂猪。猪也得吃饱吃好了才长膘,不喂到120斤食品站里不收。”
“奶奶,咱们多喂几头猪,我和弟弟天天去割猪草,喂大了咱过年也杀猪。”
许爱江想着东北的杀猪菜,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胡家虽说是福山大队的,但是以胡家在公社H县城的人际关系,以后互相合作的几率很大。
尤其是胡爷爷,他身体硬朗,以他的身份,还能继续护佑胡家十几二十年。
许爱江瞄了眼星点,去了福山大队一趟,增加了将近好几千的星点,按人口粗略算下,福山大队大多数的人都是灰云。
就是自己大队,大多数人也基本都是灰云的,红云和黑云都是少数,得了好处的人都是闷不吭声,还真无人知晓。
不过许爱江倒经常听许爱湖说谁家谁家的人倒霉了,可见都是黑云的作用了。
许爱江刷了一阵商城,看到幸运香囊已经下架了,一切与以往没什么不同,买不到什么实惠的东西,迷迷糊糊中就睡着了。
第二天,许爱江和老五许爱民跟着老爸去了镇里。办完了公事,老爸就带着兄弟俩逛街。
现在城里的大街上也没有几家商店开门,除了两三家餐馆,就是肉店、布店、豆腐店、百货公司、五金公司。
许爱江牵着老五许爱民跟着老爸挨个的逛门市,土特产门市里面,大缸小坛粗瓷碗,粗细麻绳长竹竿,锅碗瓢盆摆了一地,买东西的人不多,通常进来看一圈就出去了。
副食品门市里面,柜台里面有几种食品,如罐头、糖果、点心,但食品没有保质期的标签,也卖得很少。
酒的种类很少,只有瓶装的几种淮北那边的白酒,外地的白酒基本上看不见。但现在人一般买散酒,散酒在一个大缸子里盛着,打酒时营业员用提子通过漏斗装到买者自带的瓶子里。
烟酒糖茶稀稀拉拉的摆在柜台里,酱油醋装在快一人高的大缸里,缸盖上放着一个瓷盆,盆里放着两个提子和一个塑料漏斗,大提子一斤,小提子半斤。
粗细掺杂的咸盐用麻袋装着堆放在一起,只有上面的一袋敞着口,大个的盐粒和花生米大小差不多。
有人询问道:
“有白糖不?”
“有,白糖红糖都有,刚过了年买的人少,这个月的供应量还剩下不少,有票赶紧买。”
营业员还算热心的回答,服务态度还好不算恶劣。
一群孩子趴在玻璃柜台前,挤着看里面用托盘装着的水果硬糖,偶尔有人购买的,通常一毛钱12颗糖块,要买最少要买五分钱的,再少了没法卖了。
百货门市里面,各种物品种类较多,二三十种布匹横着竖着摆在柜台和货架上,人们乱哄哄的挤着,不买也用手摸一下,嘴里还评价着:
“这个布结实。”
“结实也买不了,今年的布票还没发下来呢。”
还有针头线脑,毛巾袜子,雨靴胶鞋帽子,肥皂香皂洗衣粉,香脂马油蛤蜊油,这些虽然不要票,可是买的人也不多。
许爱江挤进柜台旁,扒着柜台往里看,俩眼都不够用的。劳资不是没见过这时期的供销社吗,有了亲眼见证的机会,还不得看个够过过眼瘾。
新华书店里,文具和办公用品也在这里,主要是笔墨纸张。学生用的田字格的练字本和横隔的算术本一毛钱一个,小方格的作文本1毛3一个。
铅笔有两种,长短一样,粗的筷子般粗细3分钱,细的要小一圈2分钱,用着非常的不舒服。
大张的白纸也有两种,厚的7分钱,薄的又叫水帘纸(比喻像水帘般透明)5分钱。
孩子们都挤在放小人书的柜台前,手里举着一毛两毛的纸币,高声的喊着嚷着。
“我要一本《地道战》。”
“我要《渡江记》。”
“我要《小兵张嘎》。”
许爱民恋恋不舍的把目光从小人书上收回来,掏出自己的2角压岁钱,买了2张水帘纸,一粗一细2只铅笔,又要了一块2分钱的橡皮,一共1毛7分钱。
接过售货员找回的3分钱的硬币,小心的装进衣兜,细心的把白纸折成32开的小方块。拿出拿支粗的铅笔递给许爱江:
“二哥,这个粗的给你。”
许爱江拿着老五递给的铅笔,内流满面,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碎了一地。
在那边,许爱江收的礼物都是珍品,但在他的心里,都跟不上这支3分钱的铅笔珍贵。也是这支被用到不足3公分长的铅笔头,被许爱江珍藏一生。
生资五金门市里面,屋内摆满了铁锨锄头镰刀、粗细不同的铁丝、大小长短不一的铁钉、厚薄不一样的塑料布,基本上没人进来。
最北边的一间开了个朝外的窗口,外面十几个妇女排成一队买染料,手里拿着张写着种类和数量的单子,相互交流着织布的花样和经验。
许爱江累的都快走不动了,也没发现一丁点发家致富的机会。想想以往看过的穿越小说里的万能主人公,再想想自己逆天的穿越福利,许爱江自己都嫌弃自己笨。
肚子饿了,没有粮票不能买吃的,干脆回家。
“咯咯哒,咯咯哒。”
奶奶听到母鸡的叫声,从鸡窝里检出个带血丝的鸡蛋,嘴里高兴地说:
“今年立春早,鸡下蛋也早,这才初几就下蛋了。”
说着从屋里抓了把谷秕子,扔到下蛋的母鸡旁。一群鸡马上围过来,在地上抢食吃。
奶奶和爸妈商量着把猪圈扩大一下喂猪,说孩子都大了,可以干活了,有时间去割猪草。
从大人的谈论中,许爱江知道了,这个年代喂猪不只是能卖钱,还能攒粪换工分,可以多分点粮食,孩子们长大了吃的也多了。
许爱江拍着胸脯打保证:
“我长大了,保证带着弟弟多多打猪草。
许爱江想到过年吃过的味道鲜美的猪肉,就问:
“奶奶,今年咱家喂几头猪?”
“还喂几个,一个养大也不容易。老话说的好:
穷人不读书,穷人不喂猪。猪也得吃饱吃好了才长膘,不喂到120斤食品站里不收。”
“奶奶,咱们多喂几头猪,我和弟弟天天去割猪草,喂大了咱过年也杀猪。”
许爱江想着东北的杀猪菜,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