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名媛喜欢在饭桌上,讲述各种典故。小婧也多是在饭桌上,听妈妈谈论她小时候家里的情情景景。
从妈妈的讲述里,小庐小婧知道了,外公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外公的家族,亦是望族。
一次,名媛在饭桌上讲述了她家里的一个故事。她说道:有一年,我七奶奶家里失火了。其时,七奶奶正坐在家里和四奶奶聊天呢。待大火已烧尽了两重院落,坐在里间的两人,方才听见外面闹闹嚷嚷喊“救火啦”的喧哗吵杂的声音。此时,大火已将七奶奶家二进院落里的粮食全烧光了,已经快要烧到第四进院落了。
小婧问:外面失那么大的火,你的两个奶奶都没有听见吗?她们是不是老了,耳朵不好啦?
名媛说:没有。那时候七奶奶才三十多岁呢。主要是七奶奶家有九进院落,她和四奶奶两人坐在是第七进的院子里面聊天。七奶奶家里的各个院子又都很大,七院坝离最前面的院子,离的太远了。所以,两个奶奶都没有听见前院吵吵闹闹的声音。
小婧咋舌道:她们家房子那么大呀?那外公家的房屋有没有她们家的房子大呀?
名媛说:我们家的房子差不多大也有这么大呢。四奶奶家的房屋就更大了,他们家的屋子,有我们家房屋的两倍大。
小婧摇头惊叹道:哇!那么大呀!
名媛骄傲地说:当地镇上的房子,几乎全是你外公的家族的房子。
小婧:难怪,起了那么大的火,坐在屋里的四奶奶和七奶奶都听不见呢。
名媛纠正她:我叫四奶奶和七奶奶,你不能这么叫的。
小婧问:那我该叫她们什么呀?
名媛,你要叫她们老祖奶奶才行。
小婧点点头道:喔。然后她接着说:因为镇上只有你们家一大家人,那镇上也就没什么其他的人啦,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来救火了。失火的声音,又没有太大声,所以老祖奶奶她们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也正常啊。
名媛说:你又说错啦。镇上的房屋虽然差不多都是我们家的。但是,四面八方的人,都喜欢到镇上来赶集。我们那个镇,是县城里最大的一个镇。镇上平时有很多人来做买卖呢。所以,我们镇上是非常热闹的。那天七奶奶家失火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赶来救火。只是,七奶奶家房屋太大了。所以,她和四奶奶没有听见外面救火的声音。
小婧摇摇头,叹了口气:唉!真是!那七老祖奶奶家(她也不知该怎么叫七奶奶,就胡乱着乱叫一气)的粮食都被烧光了,她们家吃什么呀?
名媛也摇摇头,说:唉!那一年,七奶奶一家人的口粮,都是由(名媛的)爷爷家里接济的。
小婧:喔,还好,还有你爷爷可以接济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名媛点了点头。
不过,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妈妈的各种讲述里,小庐小婧从未听名媛提起过她的父亲——两孩子的外公,方克明。直到厂里迁到了低垛坝后,名媛方会偶尔说一说她的父亲的事。也是因为小庐没参成军的事,现在的小庐小婧,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外公,是一个解放前旧政府军里的一个将领。
厂里搬到低垛坝后,名媛有时候,会讲一讲自己家里的事了。
名媛说:我爷爷在家里排行老六。爷爷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成年后,他的身子骨依然长得很单薄。就因为这,他的大哥,我的大爷爷,在他已经成家了,也有了孩子后,还是经常欺负他。他不高兴了,还会动手打爷爷。
小婧气愤地问道:那你爷爷不和他对打嘛?
名媛说:大爷爷身体特别强壮,你祖爷爷身子骨单薄,身体又不好,打不过他呀。
小婧叫道:打不过也要和他对打,打死他!
名媛摇摇头,说:所以,爷爷才要让你外公去读军校嘛。
小婧点点头:哦。外公上了军校后,那个什么大爷爷就不敢打你爷爷了吧?
名媛:你外公长得很魁梧。他长大了后,大爷爷就已经不敢再打爷爷了。外公读了军校后,那时候大爷爷就很护着爷爷了。其实,大爷爷也不是坏人。他其实也没少帮着我们家,他就是脾气不太好。
小婧:喔。外公读的是什么军校呀?
名媛:你们外公读的是黄埔军校。
小庐咋舌道:啊!原来外公这么厉害啊,竟然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男孩子对部队呀,打仗呀什么的,兴趣比较浓,再说,小庐原本就想当兵的。只是因为政审没过关,没当成兵。小庐知道,黄埔军校是解放前最好的军校。他问道:妈,那外公在解放前岂不就是高官呐?
名媛说:高官倒不是。你们外公是炮兵独立团的团长,那不算是高官。不过,解放前的炮兵,因太稀缺了,就像是国宝大熊猫一样,那可是蒋介石部队里,嫡系里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他们的地位,就和现在的空军一样尊贵。
名媛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证明旧中国的炮兵,那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名媛说,其实,解放前的军队,并不全都像电影电视里演的那样,兵都是吊儿郎当的,作风散漫。作风散漫的部队,那都是地方部队里的一些乌合之众。
解放前旧政府的正规部队,军纪是相当地严明的。
正规部队的士兵,若是在街上行走,只要有三人以上,则不管这些兵们是逛街,还是其他什么的休闲娱乐,都必须排列成纵队行走。
方克明所在部队,是野战军,是正规部队。
野战军是经常要换防的。名媛从小跟着爸爸,到过很多的地方驻防。也因此,虽然郑胜仁到各地去出差,但名媛却从来也没眼馋过爱人。她骄傲地告诉孩子们,别看你爸跑了那么多的地方,哼,我小时候去过的地方,可不比你爸去过的地方少呢。
话说,方克明所在的部队,换防到了上海市的郊区。
方克明所在部队在进城之际,上级即宣布了军令:官兵们进城后,在街上行走时,人数只要超过三人以上,就必须排列成纵队行进。
有一天休假,方克明手下有五六个兵,请假进城里去逛逛。
方克明的部下,是野战部队出身,野战部队的官兵,一向看不起地方上的驻军。方克明的部队,又是炮兵。炮兵在部队里,那是天之骄子呀,他们在部队里,可是骄纵的不行。
将士们对上峰三人行,必排成纵列的这一指令,全没有放在心上。
出门溜达的这五六个兵们,散漫着在上海的街头,探头探脑的,漫步着看风景。
一帮人在那正各自东张西望,惊讶地看着大上海的繁华景象,唏嘘不已呢。
冷不丁地,不知打哪冒出来了几个宪兵。
一个宪兵走到了那几个兵们的面前,“啪”地行了个军礼。然后,命令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你们违反了军纪,跟我们回去!”
几个兵痞们一听宪兵的话,立时大怒。何曾有人胆敢如此对他们下这种命令啊?
就见一个兵,冲上前去,抬手“啪、啪”,就赏了说话的宪兵两个大耳光。
另几个人,则在一旁,骂骂咧咧地叫嚣道:“妈了个把子的,不长眼的东西,把你们长官叫来!”
宪兵又何成有人胆敢上来就打他们呀?几个宪兵立即将这几个不长眼的兵痞子,团团围了起来。另有一个宪兵,匆匆跑去报告长官去了。
不一会儿,一个当官模样的人,便赶了过来。他见了被围着的这几个兵,看他们的着装,就知这几个兵是王牌部队的兵,并不是什么兵痞子。于是,他喝问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有一兵傲慢地答道:“我们是XX炮兵独立团的。”
该当官的一听,这才顾着仔细地看这几个兵的番号。一见,果如此。他当即转过了身去,对那几个围着的宪兵骂道:“不长眼的东西,你连炮兵独立团的人也敢乱围,还不快给我滚开!”
然后又给这几位炮兵大爷,赔不是。方才平息了这件事。
不过,这几个兵,虽然在街上长足了脸。但回到部队后,方克明在接到了宪兵队的通报后,对手下的这几个兵士,严加训斥了一番,并责令其,往后上街必须遵守军纪军规,不得胡乱生事,云云。
名媛讲完这个小故事后,惯常习惯性地赶紧叮嘱着一双儿女:你们听过就算了,千万别到外面去乱说一气啊。
小庐小婧听着,也习惯性地用力地点着头答应妈妈:保证不会到外面去说的。
从妈妈的讲述里,小庐小婧知道了,外公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外公的家族,亦是望族。
一次,名媛在饭桌上讲述了她家里的一个故事。她说道:有一年,我七奶奶家里失火了。其时,七奶奶正坐在家里和四奶奶聊天呢。待大火已烧尽了两重院落,坐在里间的两人,方才听见外面闹闹嚷嚷喊“救火啦”的喧哗吵杂的声音。此时,大火已将七奶奶家二进院落里的粮食全烧光了,已经快要烧到第四进院落了。
小婧问:外面失那么大的火,你的两个奶奶都没有听见吗?她们是不是老了,耳朵不好啦?
名媛说:没有。那时候七奶奶才三十多岁呢。主要是七奶奶家有九进院落,她和四奶奶两人坐在是第七进的院子里面聊天。七奶奶家里的各个院子又都很大,七院坝离最前面的院子,离的太远了。所以,两个奶奶都没有听见前院吵吵闹闹的声音。
小婧咋舌道:她们家房子那么大呀?那外公家的房屋有没有她们家的房子大呀?
名媛说:我们家的房子差不多大也有这么大呢。四奶奶家的房屋就更大了,他们家的屋子,有我们家房屋的两倍大。
小婧摇头惊叹道:哇!那么大呀!
名媛骄傲地说:当地镇上的房子,几乎全是你外公的家族的房子。
小婧:难怪,起了那么大的火,坐在屋里的四奶奶和七奶奶都听不见呢。
名媛纠正她:我叫四奶奶和七奶奶,你不能这么叫的。
小婧问:那我该叫她们什么呀?
名媛,你要叫她们老祖奶奶才行。
小婧点点头道:喔。然后她接着说:因为镇上只有你们家一大家人,那镇上也就没什么其他的人啦,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来救火了。失火的声音,又没有太大声,所以老祖奶奶她们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也正常啊。
名媛说:你又说错啦。镇上的房屋虽然差不多都是我们家的。但是,四面八方的人,都喜欢到镇上来赶集。我们那个镇,是县城里最大的一个镇。镇上平时有很多人来做买卖呢。所以,我们镇上是非常热闹的。那天七奶奶家失火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赶来救火。只是,七奶奶家房屋太大了。所以,她和四奶奶没有听见外面救火的声音。
小婧摇摇头,叹了口气:唉!真是!那七老祖奶奶家(她也不知该怎么叫七奶奶,就胡乱着乱叫一气)的粮食都被烧光了,她们家吃什么呀?
名媛也摇摇头,说:唉!那一年,七奶奶一家人的口粮,都是由(名媛的)爷爷家里接济的。
小婧:喔,还好,还有你爷爷可以接济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名媛点了点头。
不过,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妈妈的各种讲述里,小庐小婧从未听名媛提起过她的父亲——两孩子的外公,方克明。直到厂里迁到了低垛坝后,名媛方会偶尔说一说她的父亲的事。也是因为小庐没参成军的事,现在的小庐小婧,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外公,是一个解放前旧政府军里的一个将领。
厂里搬到低垛坝后,名媛有时候,会讲一讲自己家里的事了。
名媛说:我爷爷在家里排行老六。爷爷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成年后,他的身子骨依然长得很单薄。就因为这,他的大哥,我的大爷爷,在他已经成家了,也有了孩子后,还是经常欺负他。他不高兴了,还会动手打爷爷。
小婧气愤地问道:那你爷爷不和他对打嘛?
名媛说:大爷爷身体特别强壮,你祖爷爷身子骨单薄,身体又不好,打不过他呀。
小婧叫道:打不过也要和他对打,打死他!
名媛摇摇头,说:所以,爷爷才要让你外公去读军校嘛。
小婧点点头:哦。外公上了军校后,那个什么大爷爷就不敢打你爷爷了吧?
名媛:你外公长得很魁梧。他长大了后,大爷爷就已经不敢再打爷爷了。外公读了军校后,那时候大爷爷就很护着爷爷了。其实,大爷爷也不是坏人。他其实也没少帮着我们家,他就是脾气不太好。
小婧:喔。外公读的是什么军校呀?
名媛:你们外公读的是黄埔军校。
小庐咋舌道:啊!原来外公这么厉害啊,竟然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男孩子对部队呀,打仗呀什么的,兴趣比较浓,再说,小庐原本就想当兵的。只是因为政审没过关,没当成兵。小庐知道,黄埔军校是解放前最好的军校。他问道:妈,那外公在解放前岂不就是高官呐?
名媛说:高官倒不是。你们外公是炮兵独立团的团长,那不算是高官。不过,解放前的炮兵,因太稀缺了,就像是国宝大熊猫一样,那可是蒋介石部队里,嫡系里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他们的地位,就和现在的空军一样尊贵。
名媛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证明旧中国的炮兵,那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名媛说,其实,解放前的军队,并不全都像电影电视里演的那样,兵都是吊儿郎当的,作风散漫。作风散漫的部队,那都是地方部队里的一些乌合之众。
解放前旧政府的正规部队,军纪是相当地严明的。
正规部队的士兵,若是在街上行走,只要有三人以上,则不管这些兵们是逛街,还是其他什么的休闲娱乐,都必须排列成纵队行走。
方克明所在部队,是野战军,是正规部队。
野战军是经常要换防的。名媛从小跟着爸爸,到过很多的地方驻防。也因此,虽然郑胜仁到各地去出差,但名媛却从来也没眼馋过爱人。她骄傲地告诉孩子们,别看你爸跑了那么多的地方,哼,我小时候去过的地方,可不比你爸去过的地方少呢。
话说,方克明所在的部队,换防到了上海市的郊区。
方克明所在部队在进城之际,上级即宣布了军令:官兵们进城后,在街上行走时,人数只要超过三人以上,就必须排列成纵队行进。
有一天休假,方克明手下有五六个兵,请假进城里去逛逛。
方克明的部下,是野战部队出身,野战部队的官兵,一向看不起地方上的驻军。方克明的部队,又是炮兵。炮兵在部队里,那是天之骄子呀,他们在部队里,可是骄纵的不行。
将士们对上峰三人行,必排成纵列的这一指令,全没有放在心上。
出门溜达的这五六个兵们,散漫着在上海的街头,探头探脑的,漫步着看风景。
一帮人在那正各自东张西望,惊讶地看着大上海的繁华景象,唏嘘不已呢。
冷不丁地,不知打哪冒出来了几个宪兵。
一个宪兵走到了那几个兵们的面前,“啪”地行了个军礼。然后,命令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你们违反了军纪,跟我们回去!”
几个兵痞们一听宪兵的话,立时大怒。何曾有人胆敢如此对他们下这种命令啊?
就见一个兵,冲上前去,抬手“啪、啪”,就赏了说话的宪兵两个大耳光。
另几个人,则在一旁,骂骂咧咧地叫嚣道:“妈了个把子的,不长眼的东西,把你们长官叫来!”
宪兵又何成有人胆敢上来就打他们呀?几个宪兵立即将这几个不长眼的兵痞子,团团围了起来。另有一个宪兵,匆匆跑去报告长官去了。
不一会儿,一个当官模样的人,便赶了过来。他见了被围着的这几个兵,看他们的着装,就知这几个兵是王牌部队的兵,并不是什么兵痞子。于是,他喝问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有一兵傲慢地答道:“我们是XX炮兵独立团的。”
该当官的一听,这才顾着仔细地看这几个兵的番号。一见,果如此。他当即转过了身去,对那几个围着的宪兵骂道:“不长眼的东西,你连炮兵独立团的人也敢乱围,还不快给我滚开!”
然后又给这几位炮兵大爷,赔不是。方才平息了这件事。
不过,这几个兵,虽然在街上长足了脸。但回到部队后,方克明在接到了宪兵队的通报后,对手下的这几个兵士,严加训斥了一番,并责令其,往后上街必须遵守军纪军规,不得胡乱生事,云云。
名媛讲完这个小故事后,惯常习惯性地赶紧叮嘱着一双儿女:你们听过就算了,千万别到外面去乱说一气啊。
小庐小婧听着,也习惯性地用力地点着头答应妈妈:保证不会到外面去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