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波澜起伏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一场米风波将南京城外小小的龙潭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原本狭小的县城陡然就变得车水马龙,街市上亦是摩肩接踵。小说gege如您已阅读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筆趣閣( )閱讀最新章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或者“”,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筆-趣-閣 ,,,,可即便如此,米价依旧奇贵,贫苦百姓还是无米下锅。另一方面各地纷至沓來的豪客,则将城中为数不多的几间客栈挤得满满登登,正是挥金如土,惊煞旁人。一时间混乱与繁荣竟齐齐的在这里诡异的出现了。
米价在几次波动之后又开始趋于缓慢的爬升,李信派出去的人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龙潭县的米大约只积聚在几个大户手中,大体上不超过两手之数,这其中甚至还包括龙潭县县令的便宜小舅子胡六。
李信眉毛一跳,他立即明白,胡六就是县令陈文柄摆在钱泰交易高价米的傀儡,不是已经叮嘱陈文柄将手中所有的高价米全部发卖脱手吗,怎么还在囤积居奇?
米琰则在一旁补充道:“胡六虽然也能排在前十之内,不过却与前五的体量有着千里之差。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滥竽充数,真正能左右米价的大户也只有这前三位。”
听见米琰言及正題,李信便不再理会胡六的事,目光陡然一寒。“这三位米商的背景可调查清楚了?”
“清楚了…头一位是南京一间米铺的东家。已经派人去实地查探,得出的结论却令人十分称奇,此人家资也不过万把两银子,却能干出这等搅动整个应天府的大事。”
“这也沒什么好称奇的,定是某位金主选在前台的牵线木偶,对这米铺东家的幕后可做过调查?”李信句句问在要害上,米琰有些不自然的挪动了一下身子,“调查过几次,沒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不过这位米铺东家眼下就在龙潭县城中,似乎可从他本人着手。”
李信拒绝了这个建议,“现在还不适宜打草惊蛇,再者此事连应天府和南京六部都不管不问,咱们也不便越俎代庖,只看着就是。接着说后面那两位,有什么结果?”
“这弟二位好像与京中的一位阁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是谁?”
米琰仍旧迟疑着回答:“也不敢确实,在下也是根据种种迹象,私下揣测是刘宇亮。”
怎么不是周延儒?这是李信的第一反应,紧接着第二反应则是,既然大户排位第二的不是,那排位第一之人幕后很可能就是阮大铖,得益于前世的记忆,使他知晓阮大铖早就投效了周延儒,甚至周延儒此番能够成功起复为内阁首辅,此人出力出钱甚多。
“还有排位第三的大户呢?”
米琰又是一阵汗颜,今日这件事办的都很不扎实,面对李信一个紧似一个的追问,他着实有些不习惯这种差事办的不上不下的感觉。
“这位米商有些奇怪,在这次风波之前竟沒有任何形迹可循,只查出此人來自大同,或许是某位晋商出手也说不准。”
说起晋商,李信心头一动,山西大同两地的晋商十有七八都已经加入了联合商会,而商会大权则分别掌握在郭丙焕和黄胜的手中,若说这些晋商之中有任何一家的执事或者东主來南京断然沒有不來拜见自己的道理。
晋商里除了联合商会中的几家,其余各家可以说都恨李信入股,因为他在山西时以铁腕惩治了那些不肯合作或者与鞑子狼狈为奸的人。这些人來江南肯定不会來拜见自己,可也绝不会出手暗中相助,甚至还白送军粮。
此人究竟是谁呢?李信琢磨了半晌也沒理出个头绪來。
就在这次谈话的下午,龙潭县稻米行市第一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很多由其他州府赶來的豪客纷纷抱怨沒得交易沒得赚,只好苦挨到有人肯发卖手中存米欠据,便上來哄抢一空,结果仍旧是僧多粥少。这种状况一连持续了三四天,与此同时米价也开始缓慢下降。
李信开始并不以为意,可状况就在这种看似行情极为沉闷的情形下发生了。三月初十,也就是即将立夏的前七天,市场上突然同时抛出了数十万石计的粮食,成交量堪比此前一个月的总和。
几乎在一夕之间,紧俏了数日的稻米竟在龙潭县城内随处可见。一些手中大量持有稻米欠据的豪客们忽然发现,几乎所有人昨日还在求告买一些米,今日却几乎同时都在发卖,有个别站出來收购的也很快就被淹沒在人海汹涌之中。
很快,豪客们从无所适从开始转为担忧,于是便有人率先开始降价发卖,不求多赚,只求收回本钱即可。可谁都沒想到,自从有了第一家豪客降价开始,整个米市的行情便如瀑布一般直泻千里,直到天黑时,竟从十四两三千银子一石狂跌到八两银子一石。
掌灯时分,本事各家豪客散场各回住处休息消遣的光景,可今日却几乎沒有一个人离开,纷纷聚集在城中转为迷上交易腾出的一间大仓库内,焦心欲焚的等待着奇迹的出现。须知很多人可是在十四两银子一石买进的,现在跌倒八两银子已经是陪了一半。而这个把两银子一石的价格也仅仅是有价无市。若非几家大户天黑便行离开,交易暂停,只怕还会继续往下跌呢。
李信吃罢晚饭,照例召集了军中几大头头脑脑开会,同时也得知了米价今日大跌的消息,准备商讨一下对策。不过,他却认为这未必是坏事,甚至以为跌的幅度还不够大,参与其中的人基本上非富即贵,赔也就赔了,米价跌下來,老百姓才买的起米下锅。就在这当口却忽然得报,龙潭县县令有急事求见。
只见陈文柄惶然进入中军帐,见了李信还沒等说话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声泪俱下。眼见这种情形,李信只好将陈文柄扶了起來,让到帐后书房单独询问他究竟出了何事。其实,即便陈文柄还沒开口,他也隐隐猜中了其中缘由。
“镇虏侯救我…胡六猪油蒙了心,背着我将发卖粮食的银子全部高价买了稻米,现在行市崩溃,一旦明日开市只怕,只怕就要血本无归了啊……”
这些银子里既有县库的库银,还有李信解送去采买军粮的十万两银子,其余还是二十万是在米市上赚回來的。后赚回來的二十万赔了也就赔了,可县库和三卫军的银子赔了,他就是有十颗脑袋也赔不起。想到此处,陈文柄悲从中來,终于又忍不住放声大哭。
李信听后直咂舌,后悔一时间竟忘了提醒陈文柄,以至于自己也在无形中成了船上的受害者。对这个陈文柄,李信已经沒了脾气,这种人除了成事不足就是败事有余,若不是夹袋里文官太少,又岂会让他來办这钱粮要差?
可事已至此,就算将他劈头盖脸的骂一顿也无济于事,只好好言抚慰,告诉他天无绝人之路,回去好生歇息,其余的事再从长计议。好说歹说之下,这陈文柄才泪眼淋漓的离开军营返回城中。
其实李信哪有什么办法,这等事他也只是个看客,手中既沒有百万银钱,亦不想参与其中,不过十万两银子赔了也就赔了,对三卫军而言远沒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就在李信愣怔出神的时候,连米琰什么时候來到身边都沒注意到。直到米琰咳嗽了一声,这才回过神來。
“调查有结果了,今日狂抛售的上架正是南京城中的米铺东家,昨日他曾与陌生人有过交涉,那陌生人也在当夜离城,返回南京。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此人回南京之后与之见面的正是阮大铖。镇虏侯猜的果然半分不差…”
末了米琰还赞了一句,又接着汇报。
“后台直指刘宇亮的米商今日也跟着发卖了一些,后來许是觉得情形不妙,就停止发卖。不过最奇怪的还是排位第三的大户米商,竟一石都未发卖,如果再继续下去,只怕他会赔的血本无归。”
李信霍然起身,有感于此人曾雪中送碳,自己断然沒有坐视不理的道理,无论如何这个忙有能力也要帮,沒能力也要帮。“來而不往非礼也,咱们得帮他一把,否则岂非太不仗义了?”
李信甚少说这种江湖习气的话,米琰觉得有趣,又不敢发笑,便问道:“镇虏侯可有定计?”
李信也是临时起意,哪有什么定计,起身在屋里走了几步,觉得闷热便來到床前将两扇窗户推开。也就在此刻,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他竟有了主意。
“豪客们之所以发卖手中稻米,全是因为对行市失去了信心,可以给他们一点信心…米价必然会有所回升。”
米琰一头雾水,“怎么给他们信心?总不至于以官府的名义高价采买他们手中的稻米吧?”
看着李信笑容可掬的点点头,米琰只觉得有点难以接受,别说这个主意合适不合适,就眼下三卫军也拿不出如此多银子來入市买米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
最快更新,阅读请。
一场米风波将南京城外小小的龙潭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原本狭小的县城陡然就变得车水马龙,街市上亦是摩肩接踵。小说gege如您已阅读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筆趣閣( )閱讀最新章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或者“”,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筆-趣-閣 ,,,,可即便如此,米价依旧奇贵,贫苦百姓还是无米下锅。另一方面各地纷至沓來的豪客,则将城中为数不多的几间客栈挤得满满登登,正是挥金如土,惊煞旁人。一时间混乱与繁荣竟齐齐的在这里诡异的出现了。
米价在几次波动之后又开始趋于缓慢的爬升,李信派出去的人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龙潭县的米大约只积聚在几个大户手中,大体上不超过两手之数,这其中甚至还包括龙潭县县令的便宜小舅子胡六。
李信眉毛一跳,他立即明白,胡六就是县令陈文柄摆在钱泰交易高价米的傀儡,不是已经叮嘱陈文柄将手中所有的高价米全部发卖脱手吗,怎么还在囤积居奇?
米琰则在一旁补充道:“胡六虽然也能排在前十之内,不过却与前五的体量有着千里之差。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滥竽充数,真正能左右米价的大户也只有这前三位。”
听见米琰言及正題,李信便不再理会胡六的事,目光陡然一寒。“这三位米商的背景可调查清楚了?”
“清楚了…头一位是南京一间米铺的东家。已经派人去实地查探,得出的结论却令人十分称奇,此人家资也不过万把两银子,却能干出这等搅动整个应天府的大事。”
“这也沒什么好称奇的,定是某位金主选在前台的牵线木偶,对这米铺东家的幕后可做过调查?”李信句句问在要害上,米琰有些不自然的挪动了一下身子,“调查过几次,沒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不过这位米铺东家眼下就在龙潭县城中,似乎可从他本人着手。”
李信拒绝了这个建议,“现在还不适宜打草惊蛇,再者此事连应天府和南京六部都不管不问,咱们也不便越俎代庖,只看着就是。接着说后面那两位,有什么结果?”
“这弟二位好像与京中的一位阁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是谁?”
米琰仍旧迟疑着回答:“也不敢确实,在下也是根据种种迹象,私下揣测是刘宇亮。”
怎么不是周延儒?这是李信的第一反应,紧接着第二反应则是,既然大户排位第二的不是,那排位第一之人幕后很可能就是阮大铖,得益于前世的记忆,使他知晓阮大铖早就投效了周延儒,甚至周延儒此番能够成功起复为内阁首辅,此人出力出钱甚多。
“还有排位第三的大户呢?”
米琰又是一阵汗颜,今日这件事办的都很不扎实,面对李信一个紧似一个的追问,他着实有些不习惯这种差事办的不上不下的感觉。
“这位米商有些奇怪,在这次风波之前竟沒有任何形迹可循,只查出此人來自大同,或许是某位晋商出手也说不准。”
说起晋商,李信心头一动,山西大同两地的晋商十有七八都已经加入了联合商会,而商会大权则分别掌握在郭丙焕和黄胜的手中,若说这些晋商之中有任何一家的执事或者东主來南京断然沒有不來拜见自己的道理。
晋商里除了联合商会中的几家,其余各家可以说都恨李信入股,因为他在山西时以铁腕惩治了那些不肯合作或者与鞑子狼狈为奸的人。这些人來江南肯定不会來拜见自己,可也绝不会出手暗中相助,甚至还白送军粮。
此人究竟是谁呢?李信琢磨了半晌也沒理出个头绪來。
就在这次谈话的下午,龙潭县稻米行市第一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很多由其他州府赶來的豪客纷纷抱怨沒得交易沒得赚,只好苦挨到有人肯发卖手中存米欠据,便上來哄抢一空,结果仍旧是僧多粥少。这种状况一连持续了三四天,与此同时米价也开始缓慢下降。
李信开始并不以为意,可状况就在这种看似行情极为沉闷的情形下发生了。三月初十,也就是即将立夏的前七天,市场上突然同时抛出了数十万石计的粮食,成交量堪比此前一个月的总和。
几乎在一夕之间,紧俏了数日的稻米竟在龙潭县城内随处可见。一些手中大量持有稻米欠据的豪客们忽然发现,几乎所有人昨日还在求告买一些米,今日却几乎同时都在发卖,有个别站出來收购的也很快就被淹沒在人海汹涌之中。
很快,豪客们从无所适从开始转为担忧,于是便有人率先开始降价发卖,不求多赚,只求收回本钱即可。可谁都沒想到,自从有了第一家豪客降价开始,整个米市的行情便如瀑布一般直泻千里,直到天黑时,竟从十四两三千银子一石狂跌到八两银子一石。
掌灯时分,本事各家豪客散场各回住处休息消遣的光景,可今日却几乎沒有一个人离开,纷纷聚集在城中转为迷上交易腾出的一间大仓库内,焦心欲焚的等待着奇迹的出现。须知很多人可是在十四两银子一石买进的,现在跌倒八两银子已经是陪了一半。而这个把两银子一石的价格也仅仅是有价无市。若非几家大户天黑便行离开,交易暂停,只怕还会继续往下跌呢。
李信吃罢晚饭,照例召集了军中几大头头脑脑开会,同时也得知了米价今日大跌的消息,准备商讨一下对策。不过,他却认为这未必是坏事,甚至以为跌的幅度还不够大,参与其中的人基本上非富即贵,赔也就赔了,米价跌下來,老百姓才买的起米下锅。就在这当口却忽然得报,龙潭县县令有急事求见。
只见陈文柄惶然进入中军帐,见了李信还沒等说话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声泪俱下。眼见这种情形,李信只好将陈文柄扶了起來,让到帐后书房单独询问他究竟出了何事。其实,即便陈文柄还沒开口,他也隐隐猜中了其中缘由。
“镇虏侯救我…胡六猪油蒙了心,背着我将发卖粮食的银子全部高价买了稻米,现在行市崩溃,一旦明日开市只怕,只怕就要血本无归了啊……”
这些银子里既有县库的库银,还有李信解送去采买军粮的十万两银子,其余还是二十万是在米市上赚回來的。后赚回來的二十万赔了也就赔了,可县库和三卫军的银子赔了,他就是有十颗脑袋也赔不起。想到此处,陈文柄悲从中來,终于又忍不住放声大哭。
李信听后直咂舌,后悔一时间竟忘了提醒陈文柄,以至于自己也在无形中成了船上的受害者。对这个陈文柄,李信已经沒了脾气,这种人除了成事不足就是败事有余,若不是夹袋里文官太少,又岂会让他來办这钱粮要差?
可事已至此,就算将他劈头盖脸的骂一顿也无济于事,只好好言抚慰,告诉他天无绝人之路,回去好生歇息,其余的事再从长计议。好说歹说之下,这陈文柄才泪眼淋漓的离开军营返回城中。
其实李信哪有什么办法,这等事他也只是个看客,手中既沒有百万银钱,亦不想参与其中,不过十万两银子赔了也就赔了,对三卫军而言远沒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就在李信愣怔出神的时候,连米琰什么时候來到身边都沒注意到。直到米琰咳嗽了一声,这才回过神來。
“调查有结果了,今日狂抛售的上架正是南京城中的米铺东家,昨日他曾与陌生人有过交涉,那陌生人也在当夜离城,返回南京。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此人回南京之后与之见面的正是阮大铖。镇虏侯猜的果然半分不差…”
末了米琰还赞了一句,又接着汇报。
“后台直指刘宇亮的米商今日也跟着发卖了一些,后來许是觉得情形不妙,就停止发卖。不过最奇怪的还是排位第三的大户米商,竟一石都未发卖,如果再继续下去,只怕他会赔的血本无归。”
李信霍然起身,有感于此人曾雪中送碳,自己断然沒有坐视不理的道理,无论如何这个忙有能力也要帮,沒能力也要帮。“來而不往非礼也,咱们得帮他一把,否则岂非太不仗义了?”
李信甚少说这种江湖习气的话,米琰觉得有趣,又不敢发笑,便问道:“镇虏侯可有定计?”
李信也是临时起意,哪有什么定计,起身在屋里走了几步,觉得闷热便來到床前将两扇窗户推开。也就在此刻,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他竟有了主意。
“豪客们之所以发卖手中稻米,全是因为对行市失去了信心,可以给他们一点信心…米价必然会有所回升。”
米琰一头雾水,“怎么给他们信心?总不至于以官府的名义高价采买他们手中的稻米吧?”
看着李信笑容可掬的点点头,米琰只觉得有点难以接受,别说这个主意合适不合适,就眼下三卫军也拿不出如此多银子來入市买米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
最快更新,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