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起点 第一卷〔科技版〕 十七章:欲上青天揽明月(上)
看着李复点头微笑,刘晏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二十年前。
开元十八年,时任宣州刺史的裴耀卿亲见江南转运之难,特上条陈说:“江南户口众多,又无征防之役。自我大唐开国以来,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c太宗之时,水陆漕运,一年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高宗以来,人口滋生,用度日增,漕运逐年繁忙,而百姓也深受其累。”
“臣去年从宣州来京,亲眼目睹了漕运之艰难,每州所送租及庸调等,自本州正月或二月上道,至扬州入斗门,即逢水浅,已有阻碍,须留一月以上。至四月以后,始渡淮入汴,多属汴河干浅,又般运停留,至六七月始至河口。即逢黄河水涨,不得入河。又须停一两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入洛即漕路干浅,船艘隘闹,般载停滞,备极艰辛。计从江南至东都,停滞日多,得行日少,粮食既皆不足,欠折因此而生。又江南百姓不习河水,皆转雇河师水手,更为损费。”
裴耀卿说的全是实情,当时的转运,并无整体安排计划,只要江南的租税一直送到京都便可,于是,自江南起运的航船,走一路,停一路,多用一年的时间方能运到,真是艰辛无比,在黄河等处,弄不好还会是一个船翻人亡的结果,故而折损极大。
针对此事,裴耀卿想出了办法:“今汉c隋漕路,临河仓禀,遗迹尚在。臣建议,可沿漕路建粮仓,根据各段水路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逐级转运。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河。水通则随近运转,不通即存货入仓,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失。”
可以说,这个分段运输的办法非常正确,但是,这个计划当时并没有得到任何答复。三年后,即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为京兆尹,京师雨水过多,伤害庄稼,谷价随之踊贵,李隆基问他可有什么计策应对,裴耀卿再次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计划:
在河口也就是黄河与汴渠分水河阴县处置河阴仓,用以储存从江淮来的租米,江c淮漕运船不入黄河,到此下米即回。在黄河与洛河叉口处的巩县置洛口仓,这样黄河之舟可不入洛河。而自古有砥柱之险的三门,为避免漕船倾覆,在北岸三门东西各置一仓,东为集津仓,西为盐仓。再于三门之北开辟山路十八里,用牛车把粮食从集津仓运出,走陆路绕过三门砥柱,运至三门西盐仓,避开三门天险,然后西运至陕州太原仓,再装船经渭水到达关中。”
这一次,李隆基听从了。至二十二年八月,置河阴县及河阴仓c河西柏崖仓c三门东集津仓c三门西盐仓。开三门山十八里,以避湍险。自江淮而溯鸿沟,悉纳河阴仓。自河阴送纳含嘉仓,又送纳太原仓,谓之北运。自太原仓浮于渭,以实关中。
见到转运顺利,李隆基大悦。不久便以裴耀卿为黄门侍郎c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江淮c河南转运都使。又以郑州刺史崔希逸c河南少尹萧炅为副。三年间,转运达七百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
当时的刘晏,曾跟从裴耀卿,掌管有关转运的钱粮账簿文书等一应事务,也正是那时打下了他关于财政经济的基础,但不久,裴耀卿就被李林甫所夺权,如今再想起从前,真是不胜唏嘘。
“士安,士安”李复见刘晏忽然发起呆来,不由喊了数声。
刘晏这才回过神来,歉然道:“学士适才所说转运之事,不由想起恩师故颜,失礼了。”
李复道:“是想起了裴相公吧,当年他的转运之计,确实作用非凡,朝廷百姓都得其利啊。”
“是啊,裴相公转运之事施行之后,不仅可运江淮租米,即便河北濮c邢c贝c济c博各州以及河东的晋c绛c魏各州租米,亦可输入黄河北岸诸仓,转而入渭水输往关中。有了那些粮仓,就可以逐级转运,水通则船行,水浅则贮仓以待。”
“生民之本,惟有食与货二字。管子曾说,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扬州距京师几千里,但只要漕运通畅,百姓便可安居乐业,朝廷也无后顾之忧。可见漕运乃京师命脉所系,所牵至大啊。”刘晏深深感叹。
李复道:“开元二十年间,每岁转运即达数百万石,节省数十万贯,如今转运之数恐怕要远远超过当时之数吧,所以我觉得,在此事上还有很大余地可作。”
“我在温县任上,也曾接触过这转运之事,如今的转运,和开元年间已大不同。”刘晏说着,竟叹口气:“正是因为如今的转运之数大大超越开元年间,故而给百姓带来极大的损害。”
原来除去正常水路运输外,像从洛阳到陕州一类的路段,约有三百里水路,水流湍急,礁石众多,特别是在三门峡行船更为危险,常常沉船,每年走水路沉没的粮食都高达十之七八,损失格外惊人。这一段如果改走陆路,又恰逢山区,也极为不便。所以当时设置八个运输站,每站四十里,交替接送,要动用无数民工和车马,运费高达每石米五百钱,已远远超过粮食本身的价钱,实在是得不偿失。
而随着转运数量的上升,动用的民工车马数量也随之增加,以前参与的百姓不是很多,且在农闲时干上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还不算太扰民,但现如今,沿途州县动用的劳力越来越多,而且几个月时间根本运不完,常常会累毙牲畜,更甚者会耽搁农时。农忙时节,田地里竟见不到多少农人植种,即使有几个也是老弱妇孺,其情其景,令人泪下。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百姓到头来还要缴纳赋税,众人没有时间种地,便没有什么收成,赖以生存的牲畜也多累死,自然无力承担,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批逃往外地,或者将他们的田地卖给地方富户财主,自己沦为佃户。
李复听言,心中也是酸楚不已,看来历史上所说天宝末年均田制大遭损坏确是事实,而朝廷却一直浑然不觉,依然高高在上,极尽寻欢作乐之能事,这样下去,且不说将来会有安史之乱,即使没有,恐怕也会有别的什么灾难出现。
良久,李复才说道:“既是如此,那你我更要想方设法,从转运着手,一要尽量降低费用,二是要轻百姓之佣。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吧,老百姓太苦了。”后一句,几乎成了感叹。
刘晏肃然望着李复:“学士既有此心,士安自当尽力相协!”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五月。
五月的李复,接连迎来了好几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元结等人在李隆基的过问下,特准在京为任,吏部任命传来,众人都十分欣喜,毕竟外放为官,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在京城留任的,况且能够教授新学,也是众人共同的愿望。
第二件则是学院正式建成开学。学院大门上的横匾自是御笔所提的“开明学院”,两旁朱红柱子上,刻着两行大字,一侧是“德以辅仁,学以致用”,另一侧是“诚以修身,信以立世”。大门往内二十步,便是两人多高丈多宽的大石,刻得还是御笔“开明学院”,但看上去,却比大门上的横匾更有冲击力。
新建成的学舍迎来了众多学生,因考虑到刚刚开院,授课力量远远不够,在精挑细选之下,共收入七百余学子,但后来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到此恳求入学,最终的学生数量稳定到了八百人。
这些学生对新建的学舍很是好奇,看着乌黑锃亮的黑板,还有略成环形,越往后越渐高的阶梯状教室,不禁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些东西会有什么用。
开始授课之后,一切都极为顺利,此时的学子接受事物之快,远远超越李复所想像,课后常有不少学子围着他问这问那,有时提出的问题都令李复为之惊讶,不得不绞尽脑汁斟酌着回答。
反应与讨论最激烈的还属《地理》课,也许本来大唐之人的眼光就很是广博,多有四处交游之举,但受限于此时的交通,能够了解的不过是去过的地方和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地方,此时忽有开阔无比的学说,比之《山海经》的玄涩要明白生动的多,对于浮现在众人面前的新奇世界,若说不激动才是怪事。
在众多学子中间,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特别出众,每次发问必穷究其细,诸多海外之地也多有涉及,不由让李复开始注意他。
这天此人又问了一个南亚地域之事后,李复忍不住问他姓名,那人恭敬回道:“学生姓贾,字敦诗。”旁边一人插道:“学士,他是前年两经及第的,就喜欢研究这地理之事,到现在还没有外放做官呢。”
李复听言,不由仔细打量起他,那人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学生自弱冠之岁,就好闻方言,筮仕之辰,便已注意地理,究观研考,已近十年。绝域之比邻,异蕃之习俗,都欲听闻,就连乘舶来我天朝之人,学生都要究其源流,访求其居处。但多年来,所得虽不少,却杂乱无序,心中没有一个大致之形,直到从市集上见到学士所著的新学《地理》一书,才觉得豁然明朗,眼界大开。所以一早便来报了名,愿跟学士学得精髓,好有所为,献力于我大唐。”
李复冲他点头道:“说的好,学院的大门上就刻着‘学以致用’的话,我大唐需要你这样的人,相信你日后必有所为的。”
那人坚定道:“我贾耽必不使学士失望。”
李复听到这个名字,不禁一怔,这个名字好生熟悉,他就是日后那个大唐杰出的地理学家,德宗c顺宗两朝的宰相,绘有名闻迩遐的《海内华夷图》,撰有《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的那位贾耽?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开元十八年,时任宣州刺史的裴耀卿亲见江南转运之难,特上条陈说:“江南户口众多,又无征防之役。自我大唐开国以来,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c太宗之时,水陆漕运,一年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高宗以来,人口滋生,用度日增,漕运逐年繁忙,而百姓也深受其累。”
“臣去年从宣州来京,亲眼目睹了漕运之艰难,每州所送租及庸调等,自本州正月或二月上道,至扬州入斗门,即逢水浅,已有阻碍,须留一月以上。至四月以后,始渡淮入汴,多属汴河干浅,又般运停留,至六七月始至河口。即逢黄河水涨,不得入河。又须停一两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入洛即漕路干浅,船艘隘闹,般载停滞,备极艰辛。计从江南至东都,停滞日多,得行日少,粮食既皆不足,欠折因此而生。又江南百姓不习河水,皆转雇河师水手,更为损费。”
裴耀卿说的全是实情,当时的转运,并无整体安排计划,只要江南的租税一直送到京都便可,于是,自江南起运的航船,走一路,停一路,多用一年的时间方能运到,真是艰辛无比,在黄河等处,弄不好还会是一个船翻人亡的结果,故而折损极大。
针对此事,裴耀卿想出了办法:“今汉c隋漕路,临河仓禀,遗迹尚在。臣建议,可沿漕路建粮仓,根据各段水路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逐级转运。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河。水通则随近运转,不通即存货入仓,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失。”
可以说,这个分段运输的办法非常正确,但是,这个计划当时并没有得到任何答复。三年后,即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为京兆尹,京师雨水过多,伤害庄稼,谷价随之踊贵,李隆基问他可有什么计策应对,裴耀卿再次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计划:
在河口也就是黄河与汴渠分水河阴县处置河阴仓,用以储存从江淮来的租米,江c淮漕运船不入黄河,到此下米即回。在黄河与洛河叉口处的巩县置洛口仓,这样黄河之舟可不入洛河。而自古有砥柱之险的三门,为避免漕船倾覆,在北岸三门东西各置一仓,东为集津仓,西为盐仓。再于三门之北开辟山路十八里,用牛车把粮食从集津仓运出,走陆路绕过三门砥柱,运至三门西盐仓,避开三门天险,然后西运至陕州太原仓,再装船经渭水到达关中。”
这一次,李隆基听从了。至二十二年八月,置河阴县及河阴仓c河西柏崖仓c三门东集津仓c三门西盐仓。开三门山十八里,以避湍险。自江淮而溯鸿沟,悉纳河阴仓。自河阴送纳含嘉仓,又送纳太原仓,谓之北运。自太原仓浮于渭,以实关中。
见到转运顺利,李隆基大悦。不久便以裴耀卿为黄门侍郎c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江淮c河南转运都使。又以郑州刺史崔希逸c河南少尹萧炅为副。三年间,转运达七百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
当时的刘晏,曾跟从裴耀卿,掌管有关转运的钱粮账簿文书等一应事务,也正是那时打下了他关于财政经济的基础,但不久,裴耀卿就被李林甫所夺权,如今再想起从前,真是不胜唏嘘。
“士安,士安”李复见刘晏忽然发起呆来,不由喊了数声。
刘晏这才回过神来,歉然道:“学士适才所说转运之事,不由想起恩师故颜,失礼了。”
李复道:“是想起了裴相公吧,当年他的转运之计,确实作用非凡,朝廷百姓都得其利啊。”
“是啊,裴相公转运之事施行之后,不仅可运江淮租米,即便河北濮c邢c贝c济c博各州以及河东的晋c绛c魏各州租米,亦可输入黄河北岸诸仓,转而入渭水输往关中。有了那些粮仓,就可以逐级转运,水通则船行,水浅则贮仓以待。”
“生民之本,惟有食与货二字。管子曾说,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扬州距京师几千里,但只要漕运通畅,百姓便可安居乐业,朝廷也无后顾之忧。可见漕运乃京师命脉所系,所牵至大啊。”刘晏深深感叹。
李复道:“开元二十年间,每岁转运即达数百万石,节省数十万贯,如今转运之数恐怕要远远超过当时之数吧,所以我觉得,在此事上还有很大余地可作。”
“我在温县任上,也曾接触过这转运之事,如今的转运,和开元年间已大不同。”刘晏说着,竟叹口气:“正是因为如今的转运之数大大超越开元年间,故而给百姓带来极大的损害。”
原来除去正常水路运输外,像从洛阳到陕州一类的路段,约有三百里水路,水流湍急,礁石众多,特别是在三门峡行船更为危险,常常沉船,每年走水路沉没的粮食都高达十之七八,损失格外惊人。这一段如果改走陆路,又恰逢山区,也极为不便。所以当时设置八个运输站,每站四十里,交替接送,要动用无数民工和车马,运费高达每石米五百钱,已远远超过粮食本身的价钱,实在是得不偿失。
而随着转运数量的上升,动用的民工车马数量也随之增加,以前参与的百姓不是很多,且在农闲时干上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还不算太扰民,但现如今,沿途州县动用的劳力越来越多,而且几个月时间根本运不完,常常会累毙牲畜,更甚者会耽搁农时。农忙时节,田地里竟见不到多少农人植种,即使有几个也是老弱妇孺,其情其景,令人泪下。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百姓到头来还要缴纳赋税,众人没有时间种地,便没有什么收成,赖以生存的牲畜也多累死,自然无力承担,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批逃往外地,或者将他们的田地卖给地方富户财主,自己沦为佃户。
李复听言,心中也是酸楚不已,看来历史上所说天宝末年均田制大遭损坏确是事实,而朝廷却一直浑然不觉,依然高高在上,极尽寻欢作乐之能事,这样下去,且不说将来会有安史之乱,即使没有,恐怕也会有别的什么灾难出现。
良久,李复才说道:“既是如此,那你我更要想方设法,从转运着手,一要尽量降低费用,二是要轻百姓之佣。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吧,老百姓太苦了。”后一句,几乎成了感叹。
刘晏肃然望着李复:“学士既有此心,士安自当尽力相协!”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五月。
五月的李复,接连迎来了好几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元结等人在李隆基的过问下,特准在京为任,吏部任命传来,众人都十分欣喜,毕竟外放为官,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在京城留任的,况且能够教授新学,也是众人共同的愿望。
第二件则是学院正式建成开学。学院大门上的横匾自是御笔所提的“开明学院”,两旁朱红柱子上,刻着两行大字,一侧是“德以辅仁,学以致用”,另一侧是“诚以修身,信以立世”。大门往内二十步,便是两人多高丈多宽的大石,刻得还是御笔“开明学院”,但看上去,却比大门上的横匾更有冲击力。
新建成的学舍迎来了众多学生,因考虑到刚刚开院,授课力量远远不够,在精挑细选之下,共收入七百余学子,但后来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到此恳求入学,最终的学生数量稳定到了八百人。
这些学生对新建的学舍很是好奇,看着乌黑锃亮的黑板,还有略成环形,越往后越渐高的阶梯状教室,不禁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些东西会有什么用。
开始授课之后,一切都极为顺利,此时的学子接受事物之快,远远超越李复所想像,课后常有不少学子围着他问这问那,有时提出的问题都令李复为之惊讶,不得不绞尽脑汁斟酌着回答。
反应与讨论最激烈的还属《地理》课,也许本来大唐之人的眼光就很是广博,多有四处交游之举,但受限于此时的交通,能够了解的不过是去过的地方和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地方,此时忽有开阔无比的学说,比之《山海经》的玄涩要明白生动的多,对于浮现在众人面前的新奇世界,若说不激动才是怪事。
在众多学子中间,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特别出众,每次发问必穷究其细,诸多海外之地也多有涉及,不由让李复开始注意他。
这天此人又问了一个南亚地域之事后,李复忍不住问他姓名,那人恭敬回道:“学生姓贾,字敦诗。”旁边一人插道:“学士,他是前年两经及第的,就喜欢研究这地理之事,到现在还没有外放做官呢。”
李复听言,不由仔细打量起他,那人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学生自弱冠之岁,就好闻方言,筮仕之辰,便已注意地理,究观研考,已近十年。绝域之比邻,异蕃之习俗,都欲听闻,就连乘舶来我天朝之人,学生都要究其源流,访求其居处。但多年来,所得虽不少,却杂乱无序,心中没有一个大致之形,直到从市集上见到学士所著的新学《地理》一书,才觉得豁然明朗,眼界大开。所以一早便来报了名,愿跟学士学得精髓,好有所为,献力于我大唐。”
李复冲他点头道:“说的好,学院的大门上就刻着‘学以致用’的话,我大唐需要你这样的人,相信你日后必有所为的。”
那人坚定道:“我贾耽必不使学士失望。”
李复听到这个名字,不禁一怔,这个名字好生熟悉,他就是日后那个大唐杰出的地理学家,德宗c顺宗两朝的宰相,绘有名闻迩遐的《海内华夷图》,撰有《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的那位贾耽?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