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新唐·复兴最新章节 > 新唐·复兴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部:起点 第一卷〔科技版〕 十八章:笑问客从何处来(上)

  本人新书已经发布,书号78188,欢迎各位捧场,另外请各位把推荐票砸到那边,偶要冲新书榜啊!多谢啦!

  皇城,尚书省度支司官署。

  李复和刘晏面前摊着一张不小的运河地图,二人边看边商议。

  “若将邗沟,淮水为一段,汴水一段,黄河一段,渭水一段,全程共分为四段,则需设四个中转站仓,即扬州c汴口c河阴c渭口四地。还和从前一样,各个河段使用各自的船只及船工。以避免江淮船工不熟黄河水性的缺陷,各级船工分段负责,他们熟悉自己段内的河道,知道如何避免险滩急流,便能大大增加行船的安全性和行船速度;二来各个河段都可在河水深浅适中时行船,就不会有船只盲目久等,又可在中转站仓集中管理粮食,减少损耗;三是在不同河段用自己相应大小的船只,可避免水深时船小c运力不足,或者水浅时船大c造成搁浅的情况发生。”

  二十年前,刘晏也曾听裴耀卿在地图前说过类似的内容,此时换了自己说来,激情依然。

  “嗯,士安这说的是河道,不过这些河道如今运力如何,可有荒废?”李复问道。

  “我已查了沿途各州县的资料,也问了不少运粮的船工,大致都还是通畅的,但像洛州到陕州之间,如三门一带水流太急,还是难以用船只转运。还有河阴c洛口到巩县之间,原来的河道似有淤积,运力似有问题。”

  “洛州到陕州之间,没有办法的话,还用陆路转运吧。”李复仔细察看着地图,找到刘晏所说几个地方,“这段图上标有梁公堰的河道,却有些接近故有河道。”

  “梁公堰本是隋时宇文恺修建,乃分黄河入通济渠的水道,开元二年,曾浚通过一次,开元十五年堵过汜水和旧汴河口,于下游荥泽界开梁公堰,置有斗门,以通淮c汴,结果却又堵塞了漕运,后来不得不重新疏决开旧河口。”刘晏解释着。

  “当年是堵上了才能通漕运,如今却是漕运已堵,原先的情况已不见得通用至今,若能利用,岂不是省了不少事。”

  刘晏略沉思一下:“学士说的是,这一段若能改用,确实能够省功速就,回头得亲去当地察看才行。”

  “说完河道,我们再说说船只,如今一年五百余万石的运量,旧有的船只是否足够,是否有运力浪费或是船力浪费之况?”李复查阅历年数据,得知这漕运之数在唐初确实只有二十万石,但自从裴耀卿整治漕运之后,运数大幅增长,到了天宝初年,就已达到每年四百万石,而这几年,都在五百万石出头。

  刘晏道:“原有船只恐怕早已不足,这几年征用民夫百姓转运越来越多,便有此因,但仅靠这些百姓陆路运输,又能运得几何?有些官吏也太过分了。”

  李复道:“仅仅征用民夫,倒还仅仅是为了完成朝廷之命,这倒还算好的,就怕还有人趁此压榨百姓,那就惹人怨恨了。不过,适才士安所说陆路运力的问题,我想日后会大有提升。”

  看着刘晏疑惑的目光,李复将改良马车的情况给他讲了讲,刘晏大喜道:“学士真是能士也!”说着便计算起来,若一马车可运十二石粮食,运力至少比民夫所用各色畜车提升两三倍,那这些百姓运完和以前相同的数量,只用原来的三分之一时间,那至少能有时间来种地了。

  李复道:“但还是占了他们的时间不是,若赶上农忙时节,还是不便。我倒有个想法,若不然就先在这些地方试行起来。”又把他有心组织一支专门的运输车行的事情说了。

  “学士此举绝妙!”刘晏有些激动,“若真能如此,那直接雇用这专门运输之人便可,那能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又不扰民,实在是一举多得。”

  李复笑道:“不过还应以水路为主,你我切不可因次失主,还是要增加船力为先。”

  刘晏道:“这一点我倒曾想过,可在江淮如扬子一带多建船场,征得好船匠,专门打造漕运用船,以每船可装千石为准。除此之外,还要从巴c蜀c襄c汉等地调运大批竹子c麻皮,制成坚韧纤索,规定按时更换,以保证纤索的质量,以备拉纤使用。”

  “说起制纤索,士安可曾想过,也制上一大批麻袋,好用来装粮转运?”

  “麻袋?”刘晏的疑问是有原因的,因为此前运粮全部都是散装,根本没有袋装的概念。

  李复给他详细讲了麻袋的作用和大致做法,此时麻布使用极广,简单一提,刘晏便明白了具体的细节,不外乎搓麻绳那些办法,只不过是改搓绳为编袋罢了。

  一旦搞清楚,刘晏竟起身握住李复的手,兴奋道:“学士怎竟有如此之多的绝妙主意,要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里去。若有袋装,不但装卸方便之极,损耗也会大为减少,甚至在船只出了问题之后,还能改装他船,这真是便利之举啊!”

  李复笑道:“士安切勿夸赞,我只能在枝枝杈杈上下些功夫,怎么也比不得你对漕运的熟悉,能给你出些主意便已不错,诸事细节还要士安来推敲。”

  二人又细商漕运管理之法,过去漕运由州县富户督办,号称“船头”,船工由百姓担任,由于富户百般节省费用,给船工的待遇极差,他们又本不愿做这样的事情,却是不得不做,只好把气全撒在船工身上,所以这些百姓船工干劲很低。

  按李复的设想,因新建大量船只,便可趁机招募大批专业船工,分为编组,十船为一队,指定专人押运,甚至可以请朝廷下令,由军士押运,还能有个照应,运务完成优异者,可给予奖励,便可充分调动众人的积极性。

  二人反复商讨,然后逐条记下,准备上奏。刘晏笑道:“今日好生畅快,先前觉得杂乱无章,纷扰复杂的事情,有学士这么一引,这么快便能定出细案来,士安着实没有想到。真想好好去吃几碗酒,高兴高兴。”

  李复也笑道:“这有何难,这酒我今日便请士安吃,不过却有一条件。”

  “是何条件?”

  “这折子还要士安亲写,我那一手字写的可难入圣眼。”

  刘晏见过李复的字,写的虽不算坏,但与朝中臣仕的比起来,那就要差一些层次的,他哪知道李复这毛笔字好在还是小时候练过几年的,不然更见不得人,所以会心一笑:“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就在东华楼如何?”东华楼乃京城有名的大酒楼,李复要去那里,可是准备大出血本的。

  刘晏笑道:“学士敢出钱,我怎会不敢出人?”二人相视大笑。

  大明宫,含元殿。

  这座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坐在四五丈高的高岗上,通往这个高大的墩台的,是中宽边窄三条龙尾道,又分为坡c平相间的三级,台顶又建有两层殿基,下称“陛”,上称“阶”,四周都有雕刻精致的石栏杆相环绕。

  整座含元殿宽约二十丈,殿身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四周又加一圈深一间的廊,形成面阔十三间c深六间的下檐。殿东西侧各有廊十一间,至角矩折向南通向翔鸾c栖凤二阁。二阁作三重子母阙,下有高大的砖砌墩台。二阙下左右外侧又有各长十五间的东朝堂和西朝堂。

  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二阁在内,建筑群总宽约七十丈,气势弘大。每当大朝会时,数万人列于殿下广场,宫殿气魄可见一斑。

  李复身着绯服,手持笏版,列队在文武百官当中,上面则坐着大唐当今的皇帝李隆基。

  这样的朝会在李复为官以来,并不是很多,也许是因为李隆基年老的缘故,他大多事务都委派给了宰相和众臣,自己偶尔决事,都是在兴庆宫里。

  这一次,却不是说漕运之事,说的是李复不甚关心的三恪之事。但已有内侍告诉他,朝会之后会专门在紫宸殿论漕运之策,所以此时倒也不很着急。

  “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的尊敬他们。三恪为国宾者,一般止于朝廷承认的上三代王室之后,自本朝上溯,前一c二代之后封公,前三代之后,因时世久远,封侯。”讲话的是太常卿c翰林待诏张垍。

  “由此可见,三恪者,乃为以本朝上溯的上三代,时世久远者,不当封也。当年以五行轮转,甚至搬出什么‘四星聚于尾’的天意之说,实为狡诈欺瞒,以殷c周c汉後为三恪实属不当,朝廷还应以魏c周c隋之后为三恪。”杨国忠补充道。

  李复看着口舌流利,侃侃其谈的杨国忠,心中却想,此人为相,确实绝非仅仅依靠后宫,自身的精明和口才也起了很大作用。

  此时说的三恪之事,起因是天宝九年,有处士崔昌上言:“国家宜承周c汉,以土代火;周c隋皆闰位,不当以其子孙为二王後。”事下公卿集议,大有争执。此时集贤院学士卫包上言:“集议之夜,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李隆基乃命求殷c周c汉後为三恪,废魏c周c隋之后韩c介c巂公;又以崔昌为左赞善大夫,卫包为虞部员外郎。

  如今重提旧事,其实关键在于此事当时是为李林甫推动,杨国忠要修正之,恐怕是为了去除李林甫残存的最后一点势力和影响。

  有杨国忠出来定调,立时就有多位官员表态赞同,没用多大会儿,李隆基便准了此事,恢复魏c周c隋后为三恪。

  “陛下,既然此事需要纠正,那之前心怀叵测c故意为之的小人,不得不治也!”这是京兆尹鲜于仲通,他一贯以杨国忠为主,见皇上已准其奏,此刻便立即出击。

  杨国忠这才奏道:“陛下,请治小人之罪!”

  李隆基似乎对此事已不大有兴趣,说道:“准,但不宜过之,贬逐即可。”

  “陛下厚爱臣子,实乃一代明君!”礼部侍郎达奚珣不失时机,当即赞道。

  立时,满朝群起褒赞之声,李复忽然想起《天龙八部》上的星宿派,不由打了一个冷战。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