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八章 事情要大条了(下)
王启年接着说道:“倘若是在下行此计策,还会再加码。只需派人冒充东江大将,前往右屯c锦州等城下招摇。为防止被城上弓箭所伤,假扮者自然不会过分靠近城墙。城墙上的辽东守军远远看到,必然会认为是东江众人领兵来攻。”
毛文龙听后,点头说道:“说不得建奴那边已经就此安排了。可惜咱们的奏疏需要在宁远那边走一趟,即使上书朝廷解释此事,倘若袁督师有意扣押,奏疏也到了皇上眼前。这下,咱们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王启年便开口道:“大帅,看来此事只有在下亲自跑一趟京师了。请大帅准备好奏折和建奴首级,在下带去京师,直接面交兵部。另外,在下最近本来也打算跑一趟京师,前面就已经和大帅商量过,咱们没了专奏之权,朝中又无重臣可为根基,这才导致东江一直很被动,继续在京师寻找靠山。东江产出的海盐供不应求,海商们为了抢份额,争先交付定金,眼下定金也已经收到今年年底,约莫算起来也有四五十万两,足够此次上京花销了。在下这就着手准备,前往京师替大帅打点化解此事。”
毛文龙开口道:“朝中的文官一向看不起咱们武将,对咱们一向爱理不理。只有文人才能和他们打上交道,东江的文人中也只有贤侄拿得出手了。此事,看来要劳烦贤侄千里迢迢的跑一趟京师。只是贤侄一旦去了京师,只怕建奴那边又要来打东江的注意了。何况东江这边诸事才刚刚走上轨道,离不开贤侄。贤侄此去,务必速去速回。”
王启年接口道:“在下此去,快则数月,慢则半年,必定能完成重托。只是这半年之内,大帅一定要小心。还是那句老话,咱们做谋士这一行的,算计别人的时候,不怕你信,也不怕你不信,只怕你不闻不问。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大帅只要牢记一条,即使建奴那边再对东江用计,大帅请千万牢记,不闻不问即可,不可作任何反应。倘若有紧急之事需要在下效力,请派人来京师找周祥春周大人即可。”
毛文龙回答道:“老夫知道了,不管建奴怎么弄,老夫只是当做看不见,听不见。倘若建奴继续对辽东用计,事态紧急之时,必然派人来京师征询贤侄的意见。”
想了想,毛文龙又问道:“贤侄此去京师,需要带多少人员护卫?”
王启年想了想,回答道:“不需要太多人手,还请大帅派兵五十,押送三百建奴首级随行,到兵部交割完首级后便可返回。至于在下的随行人员,只需杨二狗一人即可。据承禄所说,杨二狗功夫还算不错的,应该足以保证在下安全。杨存仁c杨存孝仍然留在岛上,帮大帅打理内政。”
毛文龙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贤侄预计何时上路?”
王启年回答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日之内,便准备起行。”
旁边毛承禄听着二人对话,怎么一直讨论去京师。自己的事情呢,赶紧开口说道:“大帅,军师,你们倒是想个办法,把建奴引出来啊。”
大明京师,正如王承恩上次所预料的那样,喜欢顶牛的首辅李标,始终和外宽内忌的崇祯皇帝尿不到一个壶里。
行事太过于正派的李标纯粹就是一个大嘴巴,碰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总是要说上几句。
而一心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的崇祯皇帝,也是一个强硬的主,一门心思想把朝政大权全抓在自己手里,内阁辅臣们只需要按自己的意思去下令执行就可以了,不需要发表意见。
数次冲突之后,崇祯皇帝最后的一丝耐心也耗光了,一翻明示暗示之后,李标只得选择了归隐。
内阁里面排名第二的成基命按顺序顶了上来,变成了内阁首辅。从崇祯登基以来,三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换了三任首辅了。这只是小儿科而已,后面换的更多,崇祯十七年五十相不是吹牛的。
这成基命却是能吏类型的官员,虽然身为根正苗红的东林党成员(东林党党魁叶向高的门生),却只对务实的事情感兴趣,对党争之事兴趣乏乏。明末党争近五十年,这货硬是一次也没参与。
也真是应为他不参与党争,反而使得自己哪边都不讨好。浙党c楚党当他是软柿子捏,东林党内部当他是投降派,也不如何支持他。
只是这货的成绩太过牛逼,阉党c东林党轮番上台,相互厮杀,大佬们被弄死的差不多了,这货便靠成绩硬是熬到了内阁辅臣。
首辅李标走后,内阁中除了成基命外,还剩下周廷儒c何如宠c钱象坤三人。明朝辅臣一般是六到七个,人数不足,只等增补。到了六月,支持成基命的钱谦益c钱龙锡入阁失败,支持周廷儒的温体仁c吴宗达反而进入了内阁。
至此,内阁人员清一色东林党。东林特色,没有外人可斗,便开始内斗。面对周廷儒的咄咄紧逼,成基命自知这内阁首辅干不了多久了。便自嘲为过渡首辅。凡是能和稀泥则和稀泥,只希望能平平安安的熬过这几个月。到了年底便辞职让位。
何况和崇祯皇帝的数月想处下来,成基命也深知自己不合皇上的胃口。皇上年轻,办事风风火火,今天发生的事情,恨不得明天就解决。而自己的施政主张则是稳重为主,凡是做任何决定都是反复想了再想。
这不,大明皇宫内,两人又为东江的事情顶起牛来。
内阁收到地方官员奏报,东江通奴,导致辽东大规模民乱。此事事情严重,却并不紧急。成基命便直接在奏折后面批复,命袁崇焕c毛文龙二人自辩。
崇祯皇帝看到奏折上内阁票拟后,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不快。按自己的意思,如此重要的事情,应当急速派人赶赴东江,拿下毛文龙,然后再慢慢调查。不过看在成基命刚刚上任的份上,捏着鼻子按照内阁票拟批红了。
没过几天,辽东袁督师的奏报又过来了。东江毛文龙通奴,疑似已经完全投靠,甚至发现东江数名大将带领建奴攻击锦州c右屯等地。
京师距离辽东c东江均有上千里,难以判断真假;何况东江和辽东本来就不和,两地攻讦之事经常发生;光听一面之辞,肯定不能做出判断。于是,稳重为主的成基命便在奏折上面批复,着兵部派员赴东江核实毛文龙投敌之事,着户部派员前往东江掌控盐税,奏请皇上派遣太监去东江监军。
半夜还在批奏折的崇祯皇帝看到此票拟,终于忍不住了。不顾时间已经深夜,宫门已经下锁,命令内宦把成基命传进了宫来。
崇祯皇帝一开始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后面却越说越激动:“老先生,前几日地方官弹劾毛文龙。老先生批复,让毛文龙各自上表自辩。如此重要之事,竟然只是自辩?朕给了先生的面子,勉强同意了。如今,袁崇焕又上奏折弹劾毛文龙通奴,并亲见毛文龙属下大将领兵攻打锦州c右屯。东江都已经兵戎相见,辽东诸地已经是势如累卵了。你竟然没有面呈?竟然回家享受去了?再看看内阁的票拟,竟然是派人员前往东江调查?毛文龙反叛都已经是十之的事情了,竟然还敢派人去东江调查?还有人敢去东江调查么?何况当初毛文龙请旨煮盐的时候,内阁干什么去了?是谁票拟同意的?”
崇祯皇帝连珠炮似的问话,弄得成基命回答的机会都没有。只得跪在地上,等崇祯皇帝说完后,成基命才开口回答道:&一t;启禀皇上,地方官弹劾毛文龙通敌,导致辽东民乱之事。老臣以为,此事虽然重要,却不紧急。事情已经发生了,早一日处理,晚一日处理,并不影响大局。袁崇焕c毛文龙均为领兵大臣,国之柱石,不可因地方微末小员一封奏折而作处置。故老臣票拟,让毛文龙自辩。倘若毛文龙自辩令皇上不满意,皇上再派人前往调查也不为晚。 至于袁崇焕弹劾毛文龙之事,此事同样重要而不紧急。即使是最坏的情况,辽东城坚墙厚,可以据城而守,数月之间不至于有大变。 何况辽东远在千里之外,其情形内阁并不清楚,此事又是袁崇焕一面之词。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唯有派人前往调查之后,方能做出处置。老臣有一句老话以劝皇上,治大国如烹小鲜!切忌操之过急!”
崇祯皇帝闻听此言,龙颜大怒,开口骂道:“你说朕操之过急,朕却说你是暮气!阁臣尚且如此拖沓,可知地方官员是何等模样了!国事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全因为官员尸位素餐,办事拖沓。你们看看袁爱卿,当初平台召对时,便敢放出豪言,五年平辽。这话何等的豪气。倘若臣子人人如此,朕又何须这样辛苦呢!来人,传朕旨意,着锦衣卫赶赴东江,捉拿毛文龙,押解京师。倘若反抗,格杀勿论!”
成基命磕头回禀道:“皇上,万万不可啊!倘若毛文龙没有反意,皇上派人捉拿,只会冷了前线抗敌士卒之心。万一毛文龙真有反意,正在徘徊踌躇之时,皇上派人缉拿,也只会逼反了毛文龙。”
崇祯皇帝脸色铁青,开口道:“东江煮海为盐,据说旬日之间富可敌国,你到底收了东江多少好处,如此拼命的维护毛文龙?”
听到崇祯皇帝如此绝情的话,成基命心如死灰,磕头回答道:“老臣自万历三十五年入仕,尸位素餐也有二十余年了。老臣如今已经七十有余,老迈年高,不堪再用。还请皇上开恩,放老臣回乡以终天年。至于毛文龙之事,请皇上看在大明江山社稷的份上,不要仓促决定。皇上信不过老臣,老臣也无话可说。还请皇上垂询其余阁臣,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毛文龙听后,点头说道:“说不得建奴那边已经就此安排了。可惜咱们的奏疏需要在宁远那边走一趟,即使上书朝廷解释此事,倘若袁督师有意扣押,奏疏也到了皇上眼前。这下,咱们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王启年便开口道:“大帅,看来此事只有在下亲自跑一趟京师了。请大帅准备好奏折和建奴首级,在下带去京师,直接面交兵部。另外,在下最近本来也打算跑一趟京师,前面就已经和大帅商量过,咱们没了专奏之权,朝中又无重臣可为根基,这才导致东江一直很被动,继续在京师寻找靠山。东江产出的海盐供不应求,海商们为了抢份额,争先交付定金,眼下定金也已经收到今年年底,约莫算起来也有四五十万两,足够此次上京花销了。在下这就着手准备,前往京师替大帅打点化解此事。”
毛文龙开口道:“朝中的文官一向看不起咱们武将,对咱们一向爱理不理。只有文人才能和他们打上交道,东江的文人中也只有贤侄拿得出手了。此事,看来要劳烦贤侄千里迢迢的跑一趟京师。只是贤侄一旦去了京师,只怕建奴那边又要来打东江的注意了。何况东江这边诸事才刚刚走上轨道,离不开贤侄。贤侄此去,务必速去速回。”
王启年接口道:“在下此去,快则数月,慢则半年,必定能完成重托。只是这半年之内,大帅一定要小心。还是那句老话,咱们做谋士这一行的,算计别人的时候,不怕你信,也不怕你不信,只怕你不闻不问。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大帅只要牢记一条,即使建奴那边再对东江用计,大帅请千万牢记,不闻不问即可,不可作任何反应。倘若有紧急之事需要在下效力,请派人来京师找周祥春周大人即可。”
毛文龙回答道:“老夫知道了,不管建奴怎么弄,老夫只是当做看不见,听不见。倘若建奴继续对辽东用计,事态紧急之时,必然派人来京师征询贤侄的意见。”
想了想,毛文龙又问道:“贤侄此去京师,需要带多少人员护卫?”
王启年想了想,回答道:“不需要太多人手,还请大帅派兵五十,押送三百建奴首级随行,到兵部交割完首级后便可返回。至于在下的随行人员,只需杨二狗一人即可。据承禄所说,杨二狗功夫还算不错的,应该足以保证在下安全。杨存仁c杨存孝仍然留在岛上,帮大帅打理内政。”
毛文龙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贤侄预计何时上路?”
王启年回答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日之内,便准备起行。”
旁边毛承禄听着二人对话,怎么一直讨论去京师。自己的事情呢,赶紧开口说道:“大帅,军师,你们倒是想个办法,把建奴引出来啊。”
大明京师,正如王承恩上次所预料的那样,喜欢顶牛的首辅李标,始终和外宽内忌的崇祯皇帝尿不到一个壶里。
行事太过于正派的李标纯粹就是一个大嘴巴,碰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总是要说上几句。
而一心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的崇祯皇帝,也是一个强硬的主,一门心思想把朝政大权全抓在自己手里,内阁辅臣们只需要按自己的意思去下令执行就可以了,不需要发表意见。
数次冲突之后,崇祯皇帝最后的一丝耐心也耗光了,一翻明示暗示之后,李标只得选择了归隐。
内阁里面排名第二的成基命按顺序顶了上来,变成了内阁首辅。从崇祯登基以来,三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换了三任首辅了。这只是小儿科而已,后面换的更多,崇祯十七年五十相不是吹牛的。
这成基命却是能吏类型的官员,虽然身为根正苗红的东林党成员(东林党党魁叶向高的门生),却只对务实的事情感兴趣,对党争之事兴趣乏乏。明末党争近五十年,这货硬是一次也没参与。
也真是应为他不参与党争,反而使得自己哪边都不讨好。浙党c楚党当他是软柿子捏,东林党内部当他是投降派,也不如何支持他。
只是这货的成绩太过牛逼,阉党c东林党轮番上台,相互厮杀,大佬们被弄死的差不多了,这货便靠成绩硬是熬到了内阁辅臣。
首辅李标走后,内阁中除了成基命外,还剩下周廷儒c何如宠c钱象坤三人。明朝辅臣一般是六到七个,人数不足,只等增补。到了六月,支持成基命的钱谦益c钱龙锡入阁失败,支持周廷儒的温体仁c吴宗达反而进入了内阁。
至此,内阁人员清一色东林党。东林特色,没有外人可斗,便开始内斗。面对周廷儒的咄咄紧逼,成基命自知这内阁首辅干不了多久了。便自嘲为过渡首辅。凡是能和稀泥则和稀泥,只希望能平平安安的熬过这几个月。到了年底便辞职让位。
何况和崇祯皇帝的数月想处下来,成基命也深知自己不合皇上的胃口。皇上年轻,办事风风火火,今天发生的事情,恨不得明天就解决。而自己的施政主张则是稳重为主,凡是做任何决定都是反复想了再想。
这不,大明皇宫内,两人又为东江的事情顶起牛来。
内阁收到地方官员奏报,东江通奴,导致辽东大规模民乱。此事事情严重,却并不紧急。成基命便直接在奏折后面批复,命袁崇焕c毛文龙二人自辩。
崇祯皇帝看到奏折上内阁票拟后,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不快。按自己的意思,如此重要的事情,应当急速派人赶赴东江,拿下毛文龙,然后再慢慢调查。不过看在成基命刚刚上任的份上,捏着鼻子按照内阁票拟批红了。
没过几天,辽东袁督师的奏报又过来了。东江毛文龙通奴,疑似已经完全投靠,甚至发现东江数名大将带领建奴攻击锦州c右屯等地。
京师距离辽东c东江均有上千里,难以判断真假;何况东江和辽东本来就不和,两地攻讦之事经常发生;光听一面之辞,肯定不能做出判断。于是,稳重为主的成基命便在奏折上面批复,着兵部派员赴东江核实毛文龙投敌之事,着户部派员前往东江掌控盐税,奏请皇上派遣太监去东江监军。
半夜还在批奏折的崇祯皇帝看到此票拟,终于忍不住了。不顾时间已经深夜,宫门已经下锁,命令内宦把成基命传进了宫来。
崇祯皇帝一开始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后面却越说越激动:“老先生,前几日地方官弹劾毛文龙。老先生批复,让毛文龙各自上表自辩。如此重要之事,竟然只是自辩?朕给了先生的面子,勉强同意了。如今,袁崇焕又上奏折弹劾毛文龙通奴,并亲见毛文龙属下大将领兵攻打锦州c右屯。东江都已经兵戎相见,辽东诸地已经是势如累卵了。你竟然没有面呈?竟然回家享受去了?再看看内阁的票拟,竟然是派人员前往东江调查?毛文龙反叛都已经是十之的事情了,竟然还敢派人去东江调查?还有人敢去东江调查么?何况当初毛文龙请旨煮盐的时候,内阁干什么去了?是谁票拟同意的?”
崇祯皇帝连珠炮似的问话,弄得成基命回答的机会都没有。只得跪在地上,等崇祯皇帝说完后,成基命才开口回答道:&一t;启禀皇上,地方官弹劾毛文龙通敌,导致辽东民乱之事。老臣以为,此事虽然重要,却不紧急。事情已经发生了,早一日处理,晚一日处理,并不影响大局。袁崇焕c毛文龙均为领兵大臣,国之柱石,不可因地方微末小员一封奏折而作处置。故老臣票拟,让毛文龙自辩。倘若毛文龙自辩令皇上不满意,皇上再派人前往调查也不为晚。 至于袁崇焕弹劾毛文龙之事,此事同样重要而不紧急。即使是最坏的情况,辽东城坚墙厚,可以据城而守,数月之间不至于有大变。 何况辽东远在千里之外,其情形内阁并不清楚,此事又是袁崇焕一面之词。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唯有派人前往调查之后,方能做出处置。老臣有一句老话以劝皇上,治大国如烹小鲜!切忌操之过急!”
崇祯皇帝闻听此言,龙颜大怒,开口骂道:“你说朕操之过急,朕却说你是暮气!阁臣尚且如此拖沓,可知地方官员是何等模样了!国事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全因为官员尸位素餐,办事拖沓。你们看看袁爱卿,当初平台召对时,便敢放出豪言,五年平辽。这话何等的豪气。倘若臣子人人如此,朕又何须这样辛苦呢!来人,传朕旨意,着锦衣卫赶赴东江,捉拿毛文龙,押解京师。倘若反抗,格杀勿论!”
成基命磕头回禀道:“皇上,万万不可啊!倘若毛文龙没有反意,皇上派人捉拿,只会冷了前线抗敌士卒之心。万一毛文龙真有反意,正在徘徊踌躇之时,皇上派人缉拿,也只会逼反了毛文龙。”
崇祯皇帝脸色铁青,开口道:“东江煮海为盐,据说旬日之间富可敌国,你到底收了东江多少好处,如此拼命的维护毛文龙?”
听到崇祯皇帝如此绝情的话,成基命心如死灰,磕头回答道:“老臣自万历三十五年入仕,尸位素餐也有二十余年了。老臣如今已经七十有余,老迈年高,不堪再用。还请皇上开恩,放老臣回乡以终天年。至于毛文龙之事,请皇上看在大明江山社稷的份上,不要仓促决定。皇上信不过老臣,老臣也无话可说。还请皇上垂询其余阁臣,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