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七章 不只不觉间的进步(二更,一更到)
林鸿飞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等到大家安静下来,这才道,“不管怎么说一集团和二集团十几年前也是一家,在很多地方还是很互补的,大家到时没有必要事事针对,什么都单独搞一套,不仅是资源和人力的极大的浪费,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话听起来当然没有什么错,可为什么这话从林鸿飞的嘴里说出来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还是林总的觉悟高,”顾瑞河顾不得二集团的其他领导同志的怒目而视,这个时候的顾瑞河可顾不得林鸿飞的话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了,连连点头道,“一集团和二集团都是脱胎于中航工业总公司,大家说起来本就是分了家的两兄弟,本就应该和兄弟俩一样相互扶持、相互支援……林总,您说吧,这个nk—44发动机项目您打算怎么合作?”
“首先一个,必须以我们二集团为主。”林鸿飞无可置疑的道,允许中航工业第一集团进来分一杯羹是一回事,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现在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不是好事,利益总是需要平衡的,林鸿飞不介意分一点好处出去,可主次问题必须要搞清楚。
“这个……”顾瑞河犹豫了一下,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一集团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30%,在今后的生产配套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能低于这个数。”
“可以,但一集团要承担的总研发费用的比例不得低于40%,并且在要在这个项目当中全力配合,不得扯后腿。”林鸿飞略一沉吟,点头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没问题!”见林鸿飞的条件只是这样,顾瑞河顿时大喜,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即便是现在已经有了相关的设计资料,但因为nk—44连台样机都没有造出来,恐怕设计方面需要调整的地方还很多。nk—44发动机的总研发周期相信不会低于10年,就算平均下来每年需要投入5个亿美元来搞研究,40%也不过才2个亿美元而已,这笔钱中航工业第一集团还真出得起,和发动机研究成功之后获得的巨大荣耀相比,在顾瑞河看来这点钱根本就不算什么。
顾瑞河这个铁公鸡,今天竟然答应的这么痛快?完全没想到顾瑞河竟然会答应的这么挺快的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其他领导们,不由得面面相觑,一脸的惊讶。
顾瑞河给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领导们留下的印象一向是铁公鸡一般的家伙,想要从这家伙嘴里套出点钱来简直比登天还难。怎么今天就这么痛快呢?一台最大起飞推力44吨的航空发动机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基本上所有的研发费用都是由国家来承担。可在前期立项的时候,也还得去争取不是?顾瑞河这家伙今天到底在抽什么疯?
“忘记了,这可是最大推力44吨的大家伙啊,咱们不是正在搞那个比a380还大的飞机么。这发动机将来完全可以为这个飞机做配套……”负责集团核心业务板块:中航航空装备责任有限公司的集团党组成员兼副总经理丁玉海忽然一拍脑门,后悔无比,“这个飞机可是肩负着咱们国家航空企业勇闯世界航空制造业最高点的重任的。”
“啊……”丁玉海这话一出口,顿时明白了顾瑞河为什么如此舍得下血本的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领导同志们,顿时一个个拍着脑门,喟然长叹: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也确实不是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一家企业能够单独吞的下的,左右自己没办法一口吞下,还不如自己有选择的挑一些合作伙伴来一起分着“吃”。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没有林总看的明白呢。
————————————————————————
“11月18日,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将乘坐雪龙号科考船离开东方市,奔赴南极。这次由145人组成的南极科学考察队将进行历时130天左右的科学考察,于明年3月底前返回,以下请看详细报道……”
对于2005年11月18日的这则新闻。没有几个人感兴趣,大家本能的认为这不过是一次简单的南极科考行动,稍微细心一点的,也不过是留意到了新闻当中提到的一句“科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向格罗夫山挺进,搜集天外陨石……”但只有真正知道内情的人才知道,这次科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选址。
这是共和国南极计划的重要一环,在中山站和冰穹a之间选址建立南极内陆考察站,而最理想的选址地就是格罗夫山区域,这次的南极科考行动,某种程度上而言,到格罗夫山收集陨石只是顺带的,为共和国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才是最重要的。
“队长,这次考察好了,明年就能建站了吧?”雪龙号温暖的小咖啡厅里,科考队队员们正在趁着午饭后难的的休息时间闲聊,第一次入选科考队的曲珊珊向队长石碌军问道。
曲珊珊是此次南极科考的四名女性队员之一,尤其是曲珊珊,更是第一次入选南极科考队,心中兴奋无比。
“明年?”队长石碌军笑呵呵的摇摇头,“哪有这么简单,最快也要三年以后才成。”
“怎么要这么久?”还不到30岁的曲珊珊正处于一名女性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刻,此刻听到队长的话,忍不住小口微张,惊讶的道,“咱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极地探险装备,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什么还得三年这么长时间?”
曲珊珊这话说的倒也没错,自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dt—10/20/30系列履带式铰接全地形两栖运输车在当年交付给南极科考队使用之后,在极地地区有着良好性能表现的dt—10/20/30系列履带式铰接运输车就成了共和国南极科考队的必选装备。
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dt系列履带式铰接运输车在整个南北极科学考察中大放异彩,不仅成为了共和国的首选基地探测车辆,连其他国家也开始批量采购,以往“统治”着南极雪地科考车辆市场的德国凯斯鲍尔和美国卡特.彼勒因为价格昂贵、产品娇气而逐渐无人问津,而吃苦耐劳、吃点简单的粗粮就能养活的dt—10/20/30系列履带式运输车甚至已经在南北极科考活动中占据了南北极科考大型雪地车辆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有这么好的装备,有国家全力的支持,甚至已经有了大致的选址范围,为什么还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确定共和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的地址?
曲珊珊这话一出口,不止是石碌军队长,小咖啡厅里的其他经验丰富的老科考队员们全都笑了起来:到底是新来的啊,虽然经过了前期科学严密的培训,可并不清楚南极这片让人敬畏的土地的神秘。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科考时的自然环境太恶劣,另一个则是虽然我们目前的装备已经是最好的,也不用担心后勤,可相比于南极的自然条件,咱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老石啊,说起来现在咱们的条件已经好的多了,使用的dt系列极地车全都是经过专门改装的,后面拖挂的一溜保温带自动加热功能的雪橇房车足以在零下60度的野外中充当临时营房,”科考队罗副队长喝了一口热腾腾的咖啡,望着厚厚的双层保温舷窗外面的目光满满的全都是回忆,“想当年咱们在90年底中期之前的极地科考活动中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就算是那时候最好的凯斯鲍尔pb250雪地车,睡觉的时候也能冻死人……”
罗副队长的话顿时引起了经历过那段特殊日子的老队员们的共鸣:是啊,想当初咱们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和现在比简直没法比,现在想想,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怎么扛过来的。
石碌军也笑了,摇摇头对曲珊珊道,“小曲啊,咱们心中的勘探速度其实已经够快了,你看看咱们国家的前两个科考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这两个科考站光前期的选址就用了多长时间?要不是咱们国家这些年来装备制造业发展了起来,能够给咱们这些人提供更好地装备和后勤,恐怕五六年都不一定能够确定合适的建站地址呢。”
曲珊珊就有些不好意思。
“没啥不好意思的,新人都这样,当年我们第一次上南极的时候还想着大干三个月,完成科考任务就回家呢,结果没想到一个科考任务分在了两年里才完成,也是那个时候,咱们才真正意识到遵循科学规律的重要性……”石碌军说着,目光中却有些狂热:这次若是真的足够幸运,说不定也能一次选址成功?
这话听起来当然没有什么错,可为什么这话从林鸿飞的嘴里说出来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还是林总的觉悟高,”顾瑞河顾不得二集团的其他领导同志的怒目而视,这个时候的顾瑞河可顾不得林鸿飞的话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了,连连点头道,“一集团和二集团都是脱胎于中航工业总公司,大家说起来本就是分了家的两兄弟,本就应该和兄弟俩一样相互扶持、相互支援……林总,您说吧,这个nk—44发动机项目您打算怎么合作?”
“首先一个,必须以我们二集团为主。”林鸿飞无可置疑的道,允许中航工业第一集团进来分一杯羹是一回事,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现在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不是好事,利益总是需要平衡的,林鸿飞不介意分一点好处出去,可主次问题必须要搞清楚。
“这个……”顾瑞河犹豫了一下,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一集团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30%,在今后的生产配套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能低于这个数。”
“可以,但一集团要承担的总研发费用的比例不得低于40%,并且在要在这个项目当中全力配合,不得扯后腿。”林鸿飞略一沉吟,点头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没问题!”见林鸿飞的条件只是这样,顾瑞河顿时大喜,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即便是现在已经有了相关的设计资料,但因为nk—44连台样机都没有造出来,恐怕设计方面需要调整的地方还很多。nk—44发动机的总研发周期相信不会低于10年,就算平均下来每年需要投入5个亿美元来搞研究,40%也不过才2个亿美元而已,这笔钱中航工业第一集团还真出得起,和发动机研究成功之后获得的巨大荣耀相比,在顾瑞河看来这点钱根本就不算什么。
顾瑞河这个铁公鸡,今天竟然答应的这么痛快?完全没想到顾瑞河竟然会答应的这么挺快的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其他领导们,不由得面面相觑,一脸的惊讶。
顾瑞河给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领导们留下的印象一向是铁公鸡一般的家伙,想要从这家伙嘴里套出点钱来简直比登天还难。怎么今天就这么痛快呢?一台最大起飞推力44吨的航空发动机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基本上所有的研发费用都是由国家来承担。可在前期立项的时候,也还得去争取不是?顾瑞河这家伙今天到底在抽什么疯?
“忘记了,这可是最大推力44吨的大家伙啊,咱们不是正在搞那个比a380还大的飞机么。这发动机将来完全可以为这个飞机做配套……”负责集团核心业务板块:中航航空装备责任有限公司的集团党组成员兼副总经理丁玉海忽然一拍脑门,后悔无比,“这个飞机可是肩负着咱们国家航空企业勇闯世界航空制造业最高点的重任的。”
“啊……”丁玉海这话一出口,顿时明白了顾瑞河为什么如此舍得下血本的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领导同志们,顿时一个个拍着脑门,喟然长叹: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也确实不是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一家企业能够单独吞的下的,左右自己没办法一口吞下,还不如自己有选择的挑一些合作伙伴来一起分着“吃”。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没有林总看的明白呢。
————————————————————————
“11月18日,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将乘坐雪龙号科考船离开东方市,奔赴南极。这次由145人组成的南极科学考察队将进行历时130天左右的科学考察,于明年3月底前返回,以下请看详细报道……”
对于2005年11月18日的这则新闻。没有几个人感兴趣,大家本能的认为这不过是一次简单的南极科考行动,稍微细心一点的,也不过是留意到了新闻当中提到的一句“科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向格罗夫山挺进,搜集天外陨石……”但只有真正知道内情的人才知道,这次科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选址。
这是共和国南极计划的重要一环,在中山站和冰穹a之间选址建立南极内陆考察站,而最理想的选址地就是格罗夫山区域,这次的南极科考行动,某种程度上而言,到格罗夫山收集陨石只是顺带的,为共和国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才是最重要的。
“队长,这次考察好了,明年就能建站了吧?”雪龙号温暖的小咖啡厅里,科考队队员们正在趁着午饭后难的的休息时间闲聊,第一次入选科考队的曲珊珊向队长石碌军问道。
曲珊珊是此次南极科考的四名女性队员之一,尤其是曲珊珊,更是第一次入选南极科考队,心中兴奋无比。
“明年?”队长石碌军笑呵呵的摇摇头,“哪有这么简单,最快也要三年以后才成。”
“怎么要这么久?”还不到30岁的曲珊珊正处于一名女性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刻,此刻听到队长的话,忍不住小口微张,惊讶的道,“咱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极地探险装备,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什么还得三年这么长时间?”
曲珊珊这话说的倒也没错,自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dt—10/20/30系列履带式铰接全地形两栖运输车在当年交付给南极科考队使用之后,在极地地区有着良好性能表现的dt—10/20/30系列履带式铰接运输车就成了共和国南极科考队的必选装备。
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dt系列履带式铰接运输车在整个南北极科学考察中大放异彩,不仅成为了共和国的首选基地探测车辆,连其他国家也开始批量采购,以往“统治”着南极雪地科考车辆市场的德国凯斯鲍尔和美国卡特.彼勒因为价格昂贵、产品娇气而逐渐无人问津,而吃苦耐劳、吃点简单的粗粮就能养活的dt—10/20/30系列履带式运输车甚至已经在南北极科考活动中占据了南北极科考大型雪地车辆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有这么好的装备,有国家全力的支持,甚至已经有了大致的选址范围,为什么还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确定共和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的地址?
曲珊珊这话一出口,不止是石碌军队长,小咖啡厅里的其他经验丰富的老科考队员们全都笑了起来:到底是新来的啊,虽然经过了前期科学严密的培训,可并不清楚南极这片让人敬畏的土地的神秘。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科考时的自然环境太恶劣,另一个则是虽然我们目前的装备已经是最好的,也不用担心后勤,可相比于南极的自然条件,咱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老石啊,说起来现在咱们的条件已经好的多了,使用的dt系列极地车全都是经过专门改装的,后面拖挂的一溜保温带自动加热功能的雪橇房车足以在零下60度的野外中充当临时营房,”科考队罗副队长喝了一口热腾腾的咖啡,望着厚厚的双层保温舷窗外面的目光满满的全都是回忆,“想当年咱们在90年底中期之前的极地科考活动中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就算是那时候最好的凯斯鲍尔pb250雪地车,睡觉的时候也能冻死人……”
罗副队长的话顿时引起了经历过那段特殊日子的老队员们的共鸣:是啊,想当初咱们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和现在比简直没法比,现在想想,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怎么扛过来的。
石碌军也笑了,摇摇头对曲珊珊道,“小曲啊,咱们心中的勘探速度其实已经够快了,你看看咱们国家的前两个科考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这两个科考站光前期的选址就用了多长时间?要不是咱们国家这些年来装备制造业发展了起来,能够给咱们这些人提供更好地装备和后勤,恐怕五六年都不一定能够确定合适的建站地址呢。”
曲珊珊就有些不好意思。
“没啥不好意思的,新人都这样,当年我们第一次上南极的时候还想着大干三个月,完成科考任务就回家呢,结果没想到一个科考任务分在了两年里才完成,也是那个时候,咱们才真正意识到遵循科学规律的重要性……”石碌军说着,目光中却有些狂热:这次若是真的足够幸运,说不定也能一次选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