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兵家秘诀(5)
施耐庵的门生罗贯中,早年间有志图王,也曾投奔张士诚及刘福通参加起义军,但未遇明主,都没能得到重用,只得遁隐江南,以撰写戏曲平话为生。在施耐庵下狱后,罗贯中求到刘伯温府上,望他念在旧日相识的份儿上设法相救。刘伯温当即上书请命,又劝施耐庵在狱中将《江湖豪客传》改为《忠义水浒传》,在八十回本之后另加四十回,专讲以宋江为首的草莽豪杰受了招安,报效朝廷,为国尽忠,才使得施耐庵免于一死。
施耐庵此时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身份,料想那洪武皇帝为人阴狠,又惯于猜忌,不愿像唐太宗一般与功臣同始同终,就算那些开过元勋们想要急流勇退,恐怕也难得善终,今后朝廷中必然还有一场血腥浩劫,但大局已定,他身为一介草民,终无回天之力,只把“兵家秘诀”转授给罗贯中,嘱咐他妥善收藏,万误失落,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随后郁郁而终。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皇帝果然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前后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军中为之一空,更不允许“兵家秘诀”留在世间。罗贯中暗恨朱元璋残暴狠毒,立誓让“兵家秘诀”流传后世,但朝廷上法度森严,明写兵书无异于自寻死路,况且也没有书商胆敢出版印制。
罗贯中心生一计,穷其毕生精力,将神妙无比的“兵家秘诀”分解开来,以明朝开国战例为素材,全部写入《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借用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书中褒刘贬曹,寄托了罗贯中师徒对仁君的向往,以及对奸雄的切齿痛恨。
这部暗藏“兵家秘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终于在嘉靖元年刊印出版,自此脍炙人口,广为传播,改编成评书戏曲的段落不计其数,却一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被罗贯中隐匿在书中的“军事密码”,也正是由于这篇密码的存在,彻底颠覆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转眼间时移物换,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朝纲败坏,各地流寇蜂起,冲州撞府,势如席卷,内忧外患接踵而来。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明,八旗铁甲横扫辽东,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愤慨。大厦将倾的危难关头,天启皇帝授袁崇焕山海监军之职,筑宁远城,凭借壁垒坚固和红夷大炮,重挫八旗精锐。
袁崇焕认为八旗彪悍,来去如风,十分善于野战,但攻城战术有限,北骑尤惧大炮轰击,一遇坚城重炮便无可奈何,所以明军应当凭借火器,守而后战,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可为取胜之道。他采用这一战术,先后取得了两次宁远大捷,预计数年之内即可收复辽东。
但这时候袁崇焕受到朝中奸党弹劾,不得不称病请辞,他回到北京叩见皇帝谢恩,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返乡前无意获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相传古时有“兵家秘诀”,神鬼不测其机,幽冥难穷其幻,罗贯中临终前留下一部手书原稿,比坊间刊印书籍,多出了一个关于汉代“传国玉玺”的古怪谜语,原来真正的“兵家秘诀”,都被他用暗语写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后汉三国时期,各路诸侯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玉玺。之后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称帝失败后,玉玺归属曹操。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凡是涉及传国玉玺的段落,都与他生前留下的谜语有关,谜语的答案即是解读“兵家秘诀”的方法。此时关外女真与闯贼都在暗中寻找这份手稿。
袁崇焕急忙写表上疏,禀告皇帝,女真八旗虽然狡猾悍勇,却不懂兵法中的诡变之道,所以明军扬长避短,凭坚城大炮可以稳中求胜,倒也不足为患。但坊间流传“话本三分”,详细描写了三国前后一百多年间的战争,这些具体的战役和战斗——“或是陈师百万,正面决战;或是小股设伏,暗中偷袭;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或一鼓作气,连续作战;或水淹c或火烧;或寡不敌众,或以少胜多;或先胜后败c或反败为胜;有将计就计,于中取事;有乍降投顺,内外夹击;有嫉斩谋士,也有七擒七纵c恩威并施;有空城退敌,有气杀统帅”。其中所藏之兵机权谋,何止千变万化,其手稿中更可能暗埋春秋战国时传下的“兵家秘诀”,若为关外女真所窥,实乃与虎添翼,恐怕终将成为我大腹之患,恳请圣上明察严防。
此时朝政紊乱,奸党横行,袁崇焕的奏折并未受到重视,几番明争暗夺之后,罗贯中的手稿终于落入盛京,随即被范文程破解了其中的秘密。皇太极正愁统兵的旗主贝勒们不懂汉学兵法,他知道昔日太祖皇帝在大明总兵李成梁府中为奴之时,就常读“三分”,后来在行军布阵中获益匪浅,但也仅得皮毛而已,今得体用之道,何愁大明不灭?当即命范文程将《三国演义》译成满文,更作详细分解,用做兵书,皇太极终于得其所助,使用反奸计,让崇祯自毁长城,除掉辽东督师袁崇焕,扫平了八旗入关的最大阻碍。
此后满清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席卷南北,削藩平叛,出兵西北,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功业泽被后世,历史潮流浩浩荡荡,转眼间又是风云变幻,世事几度起落浮沉,然而关于“兵家秘诀”的传奇,却连清宫最机密的档案里都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它仍旧默默无声地沉睡在《三国演义》之中,等待着一个将要改变时代的伟人把它唤醒。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施耐庵此时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身份,料想那洪武皇帝为人阴狠,又惯于猜忌,不愿像唐太宗一般与功臣同始同终,就算那些开过元勋们想要急流勇退,恐怕也难得善终,今后朝廷中必然还有一场血腥浩劫,但大局已定,他身为一介草民,终无回天之力,只把“兵家秘诀”转授给罗贯中,嘱咐他妥善收藏,万误失落,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随后郁郁而终。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皇帝果然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前后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军中为之一空,更不允许“兵家秘诀”留在世间。罗贯中暗恨朱元璋残暴狠毒,立誓让“兵家秘诀”流传后世,但朝廷上法度森严,明写兵书无异于自寻死路,况且也没有书商胆敢出版印制。
罗贯中心生一计,穷其毕生精力,将神妙无比的“兵家秘诀”分解开来,以明朝开国战例为素材,全部写入《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借用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书中褒刘贬曹,寄托了罗贯中师徒对仁君的向往,以及对奸雄的切齿痛恨。
这部暗藏“兵家秘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终于在嘉靖元年刊印出版,自此脍炙人口,广为传播,改编成评书戏曲的段落不计其数,却一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被罗贯中隐匿在书中的“军事密码”,也正是由于这篇密码的存在,彻底颠覆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转眼间时移物换,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朝纲败坏,各地流寇蜂起,冲州撞府,势如席卷,内忧外患接踵而来。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明,八旗铁甲横扫辽东,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愤慨。大厦将倾的危难关头,天启皇帝授袁崇焕山海监军之职,筑宁远城,凭借壁垒坚固和红夷大炮,重挫八旗精锐。
袁崇焕认为八旗彪悍,来去如风,十分善于野战,但攻城战术有限,北骑尤惧大炮轰击,一遇坚城重炮便无可奈何,所以明军应当凭借火器,守而后战,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可为取胜之道。他采用这一战术,先后取得了两次宁远大捷,预计数年之内即可收复辽东。
但这时候袁崇焕受到朝中奸党弹劾,不得不称病请辞,他回到北京叩见皇帝谢恩,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返乡前无意获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相传古时有“兵家秘诀”,神鬼不测其机,幽冥难穷其幻,罗贯中临终前留下一部手书原稿,比坊间刊印书籍,多出了一个关于汉代“传国玉玺”的古怪谜语,原来真正的“兵家秘诀”,都被他用暗语写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后汉三国时期,各路诸侯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玉玺。之后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称帝失败后,玉玺归属曹操。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凡是涉及传国玉玺的段落,都与他生前留下的谜语有关,谜语的答案即是解读“兵家秘诀”的方法。此时关外女真与闯贼都在暗中寻找这份手稿。
袁崇焕急忙写表上疏,禀告皇帝,女真八旗虽然狡猾悍勇,却不懂兵法中的诡变之道,所以明军扬长避短,凭坚城大炮可以稳中求胜,倒也不足为患。但坊间流传“话本三分”,详细描写了三国前后一百多年间的战争,这些具体的战役和战斗——“或是陈师百万,正面决战;或是小股设伏,暗中偷袭;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或一鼓作气,连续作战;或水淹c或火烧;或寡不敌众,或以少胜多;或先胜后败c或反败为胜;有将计就计,于中取事;有乍降投顺,内外夹击;有嫉斩谋士,也有七擒七纵c恩威并施;有空城退敌,有气杀统帅”。其中所藏之兵机权谋,何止千变万化,其手稿中更可能暗埋春秋战国时传下的“兵家秘诀”,若为关外女真所窥,实乃与虎添翼,恐怕终将成为我大腹之患,恳请圣上明察严防。
此时朝政紊乱,奸党横行,袁崇焕的奏折并未受到重视,几番明争暗夺之后,罗贯中的手稿终于落入盛京,随即被范文程破解了其中的秘密。皇太极正愁统兵的旗主贝勒们不懂汉学兵法,他知道昔日太祖皇帝在大明总兵李成梁府中为奴之时,就常读“三分”,后来在行军布阵中获益匪浅,但也仅得皮毛而已,今得体用之道,何愁大明不灭?当即命范文程将《三国演义》译成满文,更作详细分解,用做兵书,皇太极终于得其所助,使用反奸计,让崇祯自毁长城,除掉辽东督师袁崇焕,扫平了八旗入关的最大阻碍。
此后满清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席卷南北,削藩平叛,出兵西北,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功业泽被后世,历史潮流浩浩荡荡,转眼间又是风云变幻,世事几度起落浮沉,然而关于“兵家秘诀”的传奇,却连清宫最机密的档案里都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它仍旧默默无声地沉睡在《三国演义》之中,等待着一个将要改变时代的伟人把它唤醒。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