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八章:亡羊补牢 4
耀明对郁青说,我的钱确实不少,我走了之后,如果我们有了亲戚关系,这些钱就归你了。郁青眨巴着一双好看的眼睛,半信半疑。耀明知道,这位准大舅子是在朝他要长短哩,就一咬牙,打开掌心屏,从存货里拎出一麻袋来,转瞬放到了郁青面前。当时就把个神童才子副部长看呆了。这叫真金白银哪,天底下最实惠的东西,硬通货,可以买下所有的东西和所有的人,可以让母猪学会上树,可以使动鬼推磨,可以让说话就脸红的妙龄少女,为你裸露出一切。
这点钱送给你,算是小弟的一点意思,当校长的事,也包在我身上,其他的,就看你的喽。耀明说完这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转身离开,他不好过分地给郁青压担子,这个可怜的书生,已经快晕过去了。
郁青马上启程,他让耀明把他扔到二舅家。此时,郁一文和郁凤一行,还正在路上。
从老家苏州出来之后,郁凤的心情并没有如父母想像的那样,就轻松起来。她是那么地舍不得离开那个小院,那个有李大人在的小院子,对此刻的她是如此的亲切起来。尽管,她曾经是那样地烦它,恨不得长出翅膀,飞离这个禁锢她的活棺材。
一路向北,郁凤的心情也不由得有所好转,特别是,越往北走,一个大仙的传说,就越发地强烈和清晰起来。郁凤一听之下,不觉得大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个传说中的大仙,怎么就那么像住在她家的李大人哩。对李耀明的认知,郁凤是刻录在心里的。首先是他的长相。那英俊的鼻子眼儿,那说话的风度,走路的飘逸,早已在郁凤心中成了偶像。
传说中的大仙,没有名字,人们没有几个真正认识李耀明的。李耀明只在少数几个场合中露过面,即使是在万众参与的围困八国联军时,也没有几个人能接近耀明,真正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市面上有关耀明或大仙的传说,多出自那个北京的说书艺人之口。说书艺人的描述,又有着强烈的职业惯性,一套一套的,说人好看或说好人,有一套现成的词,说坏人也有一套现成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有关大仙的描述,多是这个版本。
这就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传说这些的,多是些有表现者,他们也完全是道听途说,不负责任,说了,就是痛快嘴,也捎带着获得一点廉价的成就感。一路之上,只要是闲下来,在客船上,在码头上,都有人说道大仙出世,打败洋鬼子的故事。郁一文老先生,本着读书人的清高,对这些没有根据的说词,常常不带耳朵听。倒是郁凤,一听之下,就在心里对上了号儿,越听越像是她心仪的那个英俊男子。
郁凤的情绪被一步步地调动起来。大仙的作为太带劲了,简直就是神仙哟。郁凤一边听,一边把这个传说中的大仙,与现实中的李大人对号入座,之前对李大人诸多的不理解,随着这些讲述逐渐清晰起来。看来这个李大人决不是一般人等,仅从他出手就把自家的老宅子买下来,如此有钱又如此年轻,就不像平常人,甚至说,不像正常人。
再有,就是李大人在苏州地界上的所作所为,更是都带了神气。他一个平常人,就能把整个苏州搅和得天翻地覆的,又是办学校,又是请圣旨,方便得如同上炕下炕,见皇上也像串门一样。这些,在苏州也传成神话了嘛。南北两方向的传说,说的都是一个人。
爹,您说,这个大仙,是不是和咱家住的李大人有点一样啊?
郁凤终于忍不住,向父亲提出这个疑问。郁一文想了想:还真有点像啊,你不说,我还没意识到哩。接着,父女俩就围绕着哪一点相像,哪一点更像展开讨论。这一讨论,郁凤算是敞开了话匣子,多日以来积郁胸中的,有关对李大人的单向思恋,借着这个机会,喷涌而出,一吐为快。常常是话题被郁凤占据了,郁先生只充当个听众角色,顶多,在话题转折的时候,起一个承上启下作用,大部分时间,他只是在一旁听郁凤在说,在滔滔不绝地说着李大人这,李大人那,李大人长,李大人短的,插不上话。
老爷子何等聪明,如是者三,就听出了闺女的心声。言为心声嘛,闺女说到李大人就如此地来电,这分明就表明了一些什么,一个当父亲的,如果连这么点敏感都没有,那还叫个啥子父亲哟。
一日,当郁凤又是一番风卷残云般的讲述心中的李大人之后,老爷子眯着一又小眼睛,瞅着闺女道:丫头,你是不是看上人家李大人了?郁凤假装吃了一惊,脸立刻就红透了,她低下头,一言不发。
郁凤并不傻,也没有完全变成花痴。她在父亲面前反复地提及李大人,目的就是要把这层窗户纸捅破。郁凤知道,此次北方之行,有一个鲜明的目标就是为她找夫婿。郁凤心里虽是一千个不乐意,可是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她也没有更多的办法,但她要抢在事情既成之前,做一点什么。这一路上关于大仙的传说,正好给了她这个机会。
郁一文叹了口气:丫头哇,你那点心思,在家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可以你想过没有,咱们这小家小户的,攀不上李大人这株大树,人家是参天大树,咱们是小家碧玉,不在一个层面上哩。咱不说旁的,仅他见皇上这一项,在整个江苏省,又有几个可以做到,巡抚大人也未必可以。这人来头太大了,大得令人不放心。他确实是个神仙,即便不是神仙,也是妖怪。反正不是一般的人。
郁凤不这么看,她反驳爹爹道:我看他就是个一般的人,他也吃饭,也睡觉,怎么就不是一般人了?说他是神仙,你们有谁见过神仙,神仙就是庙里的泥胎,李大人可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哩。
这么一说,郁先生还真没了词儿。郁先生也承认闺女说的有道理,但他不知道,郁凤眼中的李耀明,之所以是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不在于他的吃饭睡觉,而在于郁凤对这位众人眼中的神仙,有着独特的近距离接触。在郁家随园西北角的茅房里,郁凤无比真实而强烈地体验到了这位神仙的真实一面,那股味道只有人才弄得出来,还有那声音,哗啦啦地,不是人又是什么?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七情六欲,或者直接说,就有干那个的要求。郁凤自信自己是美女,这不是盲目自信,是从多方面的反应得出的。从小,郁凤就以相貌被人称道,长大后,因了她的特殊怪癖,人们说她漂亮少了点,可还是经常说的,说这闺女要是也知书达理,该多么好啊。言外之意,长的这么漂亮,却一身的怪毛病,可惜了的。
郁凤关于李大人是普通人的立论,与父亲争辩得不亦乐乎,最终不了了之。郁凤心有不甘,准备再次争辩。正此时,却见父亲一脸土灰地回来。此时,郁家父女一行,已进入了直隶沧州地界,有关大仙的传说愈发兴旺起来。郁先生也是为了学以致用,专程到一个说书摊上去听书,增加一点大仙的素材,好与那个准花痴的闺女周旋。
这沧州古来就是武术兴盛之地,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对驱逐了八国联军的大英雄,更是无限崇拜。在街边上,就随意摆着说书摊,一个街头艺人,撂个场子,呱呱地开讲,旁边围一堆人听。听到好处,就随手给几个小钱儿。这本是北地的一景,就像苏州茶馆里的评弹一般。
郁先生挑了个人多的书摊,凑上去听。那说书人口齿伶俐,贯口说得尤其好,排山倒海的气势,时不时就来一大串,很能吸引人。不多时,郁先生就听上了瘾。也就是刚刚听上瘾,郁先生就傻了眼,在说书人的口中,郁先生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要命的词汇:仙母。
是的,仙母。说书人讲的是大仙和仙母在太和殿及御膳房里故事。这个段子里,仙母是主角,她的美貌,她的落拓不羁,她光脚奔跑在各大殿和御花园等等,被无数次传说后,到了说书人嘴里,就成了一段颇为新鲜新奇的经历。街面上没有人真的到过皇宫大内,人们带着三分新奇七分崇敬的心情,与这位幸运的仙母娘娘,共享着这人间难得一见的奇遇奇景。
可是,在郁一文老先生,这简直就是一记炸雷。哇,这个李大人是有家室的,他可是一直都和自己说,他没有娶过亲哩。怎么这大人物也会说谎啊。带着满腹狐疑,郁先生坚持到了散场。散场之后,郁先生拉住了说书人,要他把有关仙母的事,讲详细些,他要额外多给银两。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这点钱送给你,算是小弟的一点意思,当校长的事,也包在我身上,其他的,就看你的喽。耀明说完这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转身离开,他不好过分地给郁青压担子,这个可怜的书生,已经快晕过去了。
郁青马上启程,他让耀明把他扔到二舅家。此时,郁一文和郁凤一行,还正在路上。
从老家苏州出来之后,郁凤的心情并没有如父母想像的那样,就轻松起来。她是那么地舍不得离开那个小院,那个有李大人在的小院子,对此刻的她是如此的亲切起来。尽管,她曾经是那样地烦它,恨不得长出翅膀,飞离这个禁锢她的活棺材。
一路向北,郁凤的心情也不由得有所好转,特别是,越往北走,一个大仙的传说,就越发地强烈和清晰起来。郁凤一听之下,不觉得大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个传说中的大仙,怎么就那么像住在她家的李大人哩。对李耀明的认知,郁凤是刻录在心里的。首先是他的长相。那英俊的鼻子眼儿,那说话的风度,走路的飘逸,早已在郁凤心中成了偶像。
传说中的大仙,没有名字,人们没有几个真正认识李耀明的。李耀明只在少数几个场合中露过面,即使是在万众参与的围困八国联军时,也没有几个人能接近耀明,真正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市面上有关耀明或大仙的传说,多出自那个北京的说书艺人之口。说书艺人的描述,又有着强烈的职业惯性,一套一套的,说人好看或说好人,有一套现成的词,说坏人也有一套现成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有关大仙的描述,多是这个版本。
这就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传说这些的,多是些有表现者,他们也完全是道听途说,不负责任,说了,就是痛快嘴,也捎带着获得一点廉价的成就感。一路之上,只要是闲下来,在客船上,在码头上,都有人说道大仙出世,打败洋鬼子的故事。郁一文老先生,本着读书人的清高,对这些没有根据的说词,常常不带耳朵听。倒是郁凤,一听之下,就在心里对上了号儿,越听越像是她心仪的那个英俊男子。
郁凤的情绪被一步步地调动起来。大仙的作为太带劲了,简直就是神仙哟。郁凤一边听,一边把这个传说中的大仙,与现实中的李大人对号入座,之前对李大人诸多的不理解,随着这些讲述逐渐清晰起来。看来这个李大人决不是一般人等,仅从他出手就把自家的老宅子买下来,如此有钱又如此年轻,就不像平常人,甚至说,不像正常人。
再有,就是李大人在苏州地界上的所作所为,更是都带了神气。他一个平常人,就能把整个苏州搅和得天翻地覆的,又是办学校,又是请圣旨,方便得如同上炕下炕,见皇上也像串门一样。这些,在苏州也传成神话了嘛。南北两方向的传说,说的都是一个人。
爹,您说,这个大仙,是不是和咱家住的李大人有点一样啊?
郁凤终于忍不住,向父亲提出这个疑问。郁一文想了想:还真有点像啊,你不说,我还没意识到哩。接着,父女俩就围绕着哪一点相像,哪一点更像展开讨论。这一讨论,郁凤算是敞开了话匣子,多日以来积郁胸中的,有关对李大人的单向思恋,借着这个机会,喷涌而出,一吐为快。常常是话题被郁凤占据了,郁先生只充当个听众角色,顶多,在话题转折的时候,起一个承上启下作用,大部分时间,他只是在一旁听郁凤在说,在滔滔不绝地说着李大人这,李大人那,李大人长,李大人短的,插不上话。
老爷子何等聪明,如是者三,就听出了闺女的心声。言为心声嘛,闺女说到李大人就如此地来电,这分明就表明了一些什么,一个当父亲的,如果连这么点敏感都没有,那还叫个啥子父亲哟。
一日,当郁凤又是一番风卷残云般的讲述心中的李大人之后,老爷子眯着一又小眼睛,瞅着闺女道:丫头,你是不是看上人家李大人了?郁凤假装吃了一惊,脸立刻就红透了,她低下头,一言不发。
郁凤并不傻,也没有完全变成花痴。她在父亲面前反复地提及李大人,目的就是要把这层窗户纸捅破。郁凤知道,此次北方之行,有一个鲜明的目标就是为她找夫婿。郁凤心里虽是一千个不乐意,可是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她也没有更多的办法,但她要抢在事情既成之前,做一点什么。这一路上关于大仙的传说,正好给了她这个机会。
郁一文叹了口气:丫头哇,你那点心思,在家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可以你想过没有,咱们这小家小户的,攀不上李大人这株大树,人家是参天大树,咱们是小家碧玉,不在一个层面上哩。咱不说旁的,仅他见皇上这一项,在整个江苏省,又有几个可以做到,巡抚大人也未必可以。这人来头太大了,大得令人不放心。他确实是个神仙,即便不是神仙,也是妖怪。反正不是一般的人。
郁凤不这么看,她反驳爹爹道:我看他就是个一般的人,他也吃饭,也睡觉,怎么就不是一般人了?说他是神仙,你们有谁见过神仙,神仙就是庙里的泥胎,李大人可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哩。
这么一说,郁先生还真没了词儿。郁先生也承认闺女说的有道理,但他不知道,郁凤眼中的李耀明,之所以是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不在于他的吃饭睡觉,而在于郁凤对这位众人眼中的神仙,有着独特的近距离接触。在郁家随园西北角的茅房里,郁凤无比真实而强烈地体验到了这位神仙的真实一面,那股味道只有人才弄得出来,还有那声音,哗啦啦地,不是人又是什么?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七情六欲,或者直接说,就有干那个的要求。郁凤自信自己是美女,这不是盲目自信,是从多方面的反应得出的。从小,郁凤就以相貌被人称道,长大后,因了她的特殊怪癖,人们说她漂亮少了点,可还是经常说的,说这闺女要是也知书达理,该多么好啊。言外之意,长的这么漂亮,却一身的怪毛病,可惜了的。
郁凤关于李大人是普通人的立论,与父亲争辩得不亦乐乎,最终不了了之。郁凤心有不甘,准备再次争辩。正此时,却见父亲一脸土灰地回来。此时,郁家父女一行,已进入了直隶沧州地界,有关大仙的传说愈发兴旺起来。郁先生也是为了学以致用,专程到一个说书摊上去听书,增加一点大仙的素材,好与那个准花痴的闺女周旋。
这沧州古来就是武术兴盛之地,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对驱逐了八国联军的大英雄,更是无限崇拜。在街边上,就随意摆着说书摊,一个街头艺人,撂个场子,呱呱地开讲,旁边围一堆人听。听到好处,就随手给几个小钱儿。这本是北地的一景,就像苏州茶馆里的评弹一般。
郁先生挑了个人多的书摊,凑上去听。那说书人口齿伶俐,贯口说得尤其好,排山倒海的气势,时不时就来一大串,很能吸引人。不多时,郁先生就听上了瘾。也就是刚刚听上瘾,郁先生就傻了眼,在说书人的口中,郁先生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要命的词汇:仙母。
是的,仙母。说书人讲的是大仙和仙母在太和殿及御膳房里故事。这个段子里,仙母是主角,她的美貌,她的落拓不羁,她光脚奔跑在各大殿和御花园等等,被无数次传说后,到了说书人嘴里,就成了一段颇为新鲜新奇的经历。街面上没有人真的到过皇宫大内,人们带着三分新奇七分崇敬的心情,与这位幸运的仙母娘娘,共享着这人间难得一见的奇遇奇景。
可是,在郁一文老先生,这简直就是一记炸雷。哇,这个李大人是有家室的,他可是一直都和自己说,他没有娶过亲哩。怎么这大人物也会说谎啊。带着满腹狐疑,郁先生坚持到了散场。散场之后,郁先生拉住了说书人,要他把有关仙母的事,讲详细些,他要额外多给银两。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