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节
症等。
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c肝功能严重低下c恶病质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判断高脂血症c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如少吃动物内脏及油脂含量高的食品,有助于减低血中的ldl。
正常参考值:168453一ll64174d1。
临床意义:
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的危险性增加,亦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c肾病综合征c肝脏疾病c糖尿病等。
降低:
营养不良c慢性贫血c骨髓瘤c急性心肌梗塞c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hdl:
正常参考值:
男性078155一ll3162dl
女性0852003480d1。
临床意义:
有的临床工作者认为,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c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其含量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在估计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中其临床意义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重要。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降低。
降低:
动脉硬化的危险度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c冠心病c高甘油三酯血症c糖尿病c慢性贫血c慢性肝病c吸烟者等。
血液流变学检测
全血黏度bv
血黏度是指血液流动时临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全血黏度是血浆黏度c血细胞比容c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能力c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的综合表现。
正常参考值:
男性343507
女性301429
临床意义
bv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血流量减少,不利于组织灌流,造成组织缺血,对静脉血栓形成有促进作用。
增高:
1冠心病c高血压病c动脉粥样硬化c缺血性中风c心肌梗塞c心力衰竭c深静脉血栓。
2高脂血症c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减退。
3慢性支气管炎c肺气肿c肺心病。
4巨球蛋白血症c多发性骨髓瘤c高黏滞综合征。
5休克c脱水c严重烧伤。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附录一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6
降低:
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以及出血性疾病c部分出血性中风c肝硬化c尿毒症等。血浆黏度sv正常参考值1418临床意义增高:大于4时,可考虑高黏滞综合征;达到67或以上时,可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出现,其余临床意义同全血黏度检测。红细胞比积测定ht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又称红细胞比容c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男性 4054女性 3747新生儿 4868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测定,常作为贫血诊断和分类的指标。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肺心病c矽肺c法洛四联症c高山病等,以及急性心肌梗塞c脱水c严重烧伤等,也可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降低:各种贫血等,也见于正常孕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成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正常参考值魏氏法成人男性 015h女性020h儿童12h以下临床意义血沉增快常提示疾病状态,但没有特异性。反之,血沉正常,也不能排除疾病。增快:1风湿热c结核病活动期c急性细菌性炎症,如肺炎c化脓性胆囊炎c乳突炎c输卵管炎等。2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手术创伤c心肌梗塞c急性心肌炎c克山病等。3各种原因所致高球蛋白血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c慢性肾炎c肝硬化c巨球蛋白血症c多发性骨髓瘤c恶性淋巴瘤等。4高胆固醇血症c糖尿病c肾病综合征等。5贫血时,血沉可轻度增快。6生理性增快: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c年幼小儿c60岁以上老人。减慢:一般临床意义不大。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100300x109l10万30万3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塑料管法1019n,硅管法:1532n。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有无缺陷。延长:1凝血因子8c4cⅪ明显减少,如甲c乙c丙型血友病。2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c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c严重肝病c阻塞性黄疸等。3纤溶亢进,应用抗凝药物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等。缩短:血栓性疾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等。凝血酶原时间pt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参考值奎克一期法为1214s,超过正常对照3s有诊断价值;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b为1010,相关凝血因子减少时,此比值增大。临床意义延长:凝血酶原或vc7cx等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不足,或者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者应用抗凝药物等。目前pt在临床上另外一个重要用途是做为口服抗凝药如华法令的监测指标。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如安装人工瓣膜c血栓栓塞等,一些病人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但后者最重要的副作用是出血,为使抗凝作用最佳而不出血,需要对口服抗凝剂进行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指标。缩短: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心肌梗塞c脑血栓形成c血栓性静脉炎c多发性骨髓瘤c妇女口服避孕药等。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值24gl0204gdl临床意义增高:1感染及无菌性炎症:如肺炎c肺结核c胆囊炎c肾炎c风湿性关节炎c恶性肿瘤等。2其他:放射治疗c脂肪肾。降低: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2重症肝病:急性黄色肝萎缩c肝硬化。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胆功能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质中,在心肌c骨骼肌及其他组织中的含量较低,也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清c脑脊液c唾液及胆汁中。正常参考值040ul临床意义人体内肝c心c肾c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alt,当这些器官c组织或细胞有炎症或受损时,alt就大量地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alt的活性以肝细胞中最高,是肝细胞受损时最敏感指标之一。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c中毒性肝炎c药物性肝损害c脂肪肝c肝硬化c肝癌c心肌梗塞c心肌炎及胆囊炎c胆管炎c心血管疾病c内分泌疾病c胰腺疾患c重症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能亢进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疟疾c流行性感冒c外伤c严重烧伤c休克c药物中毒,以及早期妊娠和剧烈运动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称谷草转氨酶g一t,主要存在于心肌c肝脏c骨骼肌c肾脏c胰腺c脾c肺c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也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清c脑脊液c唾液及胆汁中。测定该酶对心肌梗塞c肝病及肌营养不良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正常参考值040ul临床意义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高,肝脏次之。ast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敏感指标,在发病612h内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至45日降至正常。ast活力升高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的范围和损伤程度平行。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期c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c急慢性病毒性肝炎c中毒性肝炎c心功能不全c胆道疾患c内分泌疾病c急性胰腺炎c肺梗死c溶血性疾病c药物中毒c白血病。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正常参考值115左右临床意义在检测肝功能的酶学实验时,最好astcalt同时测定,因为两者比值对肝病的诊断c鉴别诊断及病情变化,都有一定价值。1正常人的比值大于1,平均为115。2急性肝炎早期或轻型肝炎时,其比值下降至05左右;至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其恢复正常的时间较转氨酶绝对值恢复时间为迟。3阻塞性黄疸时常小于1。4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比值常升高。5肝癌患者病程愈长,比值愈高,很多患者临终前此比值超过15。6有助于鉴别酒精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患者ast活性常大于alt活性,而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st小于al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旧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正常参考值850ul临床意义γgt在肝脏的活性较高,仅次于肾c胰,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微细胆管和胆管系统。
附录一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7
当肝内外阻塞或胆汁瘀积时,肝内γgt合成增高,对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增高: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c胰腺癌c急性黄疸性肝炎c慢性肝炎活动期c肝硬化c急性胰腺炎c胆道感染c胆石症及心力衰竭等。单氨氧化酶一正常参考值1240ul临床意义一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以肝c肾c脑等组织为最多。临床上常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腹腔镜观察下肝脏表面的结节形成与一活性呈平行关系。8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一增高。急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有肝坏死时,肝细胞线粒体被大量破坏,一血浓度上升。一增高还见于严重脂肪肝c甲状腺功能亢进c糖尿病c慢性右心衰竭伴有肝脏淤血时间较长者及各种胶原疾病等。总胆汁酸tba正常参考值010μ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肝炎c肝硬化c酒精性肝病c胆汁淤积等肝实质性损伤。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参考值成人30110ul临床意义增高:1阻塞性黄疸c肝硬化c肝坏死时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2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其他肿瘤如乳腺癌c肺癌c卵巢癌c骨肉瘤等alp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3许多药物可使alp增高,如巴比妥类c抗生素红霉素c庆大霉素c氯霉素c卡那霉素c氨苄青霉素等。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c恶性贫血等。血氨ba血液中的氨主要来源于为肠道中细菌分解尿素和将氨基酸脱氨所产生。此外,组织细胞中有多种脱氨酶,能使氨基酸c核苷酸脱氨而生成氨。生理情况下,氨在肝脏中转变成尿素。正常参考值1872μll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反映机体对氨的代谢情况。增高:肝昏迷c重症肝炎c休克c上消化道出血c有机磷中毒c尿毒症c先天性高氨血症等。降低:低蛋白饮食c贫血等。胆碱酯酶gd1临床意义能正确反映黄疸的程度。增高:1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c重症肝炎c慢性活动性肝炎c阻塞性黄疸c肝硬化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2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c新生儿黄疸c胆石症c胰头癌c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总蛋白tp血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具有维持血液正常胶体渗透压和phc运输多种代谢物c调节被运输物质的生理作用等多种功能。正常参考值6080gl6080gd1临床意义主要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病变造成蛋白质丢失的情况。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tp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c呕吐c休克c高热c大量出汗等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降低:1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以白蛋白降低最为明显。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c肾病综合征等。3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输入过多的低渗溶液等。4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等。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白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c体内代谢物质运输c营养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白蛋白半衰期约为19天。所以肝脏病变往往要到一定时间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血清白蛋白的改变。正常参考值3550gl3550gd1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降低:降低的临床意义同总蛋白,尤其是肝脏病变慢性肝炎c肝硬化c肝功能严重损害等c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的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球蛋白glb血清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具有防御作用且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多种糖蛋白c金属结合蛋白c多种脂蛋白c酶类等。正常参考值2030gl2030gd1临床意义血清球蛋白增高常以γ球蛋白为主。增高: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c肝硬化等c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血吸虫病c疟疾c结核病等c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c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c硬皮病等c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c淋巴瘤等。降低: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等。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正常参考值1525:1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白蛋白和球蛋白量的变化关系。比值小于1者,称ag比值倒置,提示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对评估病情的发展c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若ag比值下降,白蛋白逐渐减少,说明病情在恶化。ag比值持续倒置,说明预后较差。血清铁蛋白sf铁蛋白是铁储存于人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正常参考值男15200μgl女12150μgl临床意义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增高:各型肝炎c肝硬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c急性感染c血色素沉着症c反复输血,以及白血病c淋巴瘤等。降低:缺铁性贫血c失血等。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检测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可证实甲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阳性:见于甲型肝炎潜伏期和发病后几天之内。此时,血液及粪便均有传染性。粪便为主要传染源,其甲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可始于发病前12周,发病时达高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达高峰前停止排泄病毒。一般50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住院后1周可于粪便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意义大于临床。特别在幼托机构发现甲型肝炎后,收集同一人群粪便送检能及早发现潜伏期及亚临床感染的个体从而尽早隔离,切断传染源,对控制甲型肝炎流行有重要意义。甲型肝炎病毒及其a检测可用于食品检疫c追踪传染源,如对流行区河海口水源及贝壳类食品检疫可及早确定传染源。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指甲型肝炎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它是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分为ig抗体和igg型抗体两种。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急性甲型肝炎发病后3周,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前23天,ig抗体升高,持续12周以上,最长可维持低滴度1年。因而,它是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igg型抗体出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c肝功能严重低下c恶病质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判断高脂血症c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如少吃动物内脏及油脂含量高的食品,有助于减低血中的ldl。
正常参考值:168453一ll64174d1。
临床意义:
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的危险性增加,亦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c肾病综合征c肝脏疾病c糖尿病等。
降低:
营养不良c慢性贫血c骨髓瘤c急性心肌梗塞c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hdl:
正常参考值:
男性078155一ll3162dl
女性0852003480d1。
临床意义:
有的临床工作者认为,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c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其含量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在估计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中其临床意义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重要。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降低。
降低:
动脉硬化的危险度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c冠心病c高甘油三酯血症c糖尿病c慢性贫血c慢性肝病c吸烟者等。
血液流变学检测
全血黏度bv
血黏度是指血液流动时临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全血黏度是血浆黏度c血细胞比容c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能力c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的综合表现。
正常参考值:
男性343507
女性301429
临床意义
bv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血流量减少,不利于组织灌流,造成组织缺血,对静脉血栓形成有促进作用。
增高:
1冠心病c高血压病c动脉粥样硬化c缺血性中风c心肌梗塞c心力衰竭c深静脉血栓。
2高脂血症c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减退。
3慢性支气管炎c肺气肿c肺心病。
4巨球蛋白血症c多发性骨髓瘤c高黏滞综合征。
5休克c脱水c严重烧伤。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附录一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6
降低:
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以及出血性疾病c部分出血性中风c肝硬化c尿毒症等。血浆黏度sv正常参考值1418临床意义增高:大于4时,可考虑高黏滞综合征;达到67或以上时,可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出现,其余临床意义同全血黏度检测。红细胞比积测定ht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又称红细胞比容c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男性 4054女性 3747新生儿 4868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测定,常作为贫血诊断和分类的指标。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肺心病c矽肺c法洛四联症c高山病等,以及急性心肌梗塞c脱水c严重烧伤等,也可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降低:各种贫血等,也见于正常孕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成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正常参考值魏氏法成人男性 015h女性020h儿童12h以下临床意义血沉增快常提示疾病状态,但没有特异性。反之,血沉正常,也不能排除疾病。增快:1风湿热c结核病活动期c急性细菌性炎症,如肺炎c化脓性胆囊炎c乳突炎c输卵管炎等。2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手术创伤c心肌梗塞c急性心肌炎c克山病等。3各种原因所致高球蛋白血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c慢性肾炎c肝硬化c巨球蛋白血症c多发性骨髓瘤c恶性淋巴瘤等。4高胆固醇血症c糖尿病c肾病综合征等。5贫血时,血沉可轻度增快。6生理性增快: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c年幼小儿c60岁以上老人。减慢:一般临床意义不大。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100300x109l10万30万3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塑料管法1019n,硅管法:1532n。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有无缺陷。延长:1凝血因子8c4cⅪ明显减少,如甲c乙c丙型血友病。2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c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c严重肝病c阻塞性黄疸等。3纤溶亢进,应用抗凝药物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等。缩短:血栓性疾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等。凝血酶原时间pt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参考值奎克一期法为1214s,超过正常对照3s有诊断价值;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b为1010,相关凝血因子减少时,此比值增大。临床意义延长:凝血酶原或vc7cx等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不足,或者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者应用抗凝药物等。目前pt在临床上另外一个重要用途是做为口服抗凝药如华法令的监测指标。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如安装人工瓣膜c血栓栓塞等,一些病人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但后者最重要的副作用是出血,为使抗凝作用最佳而不出血,需要对口服抗凝剂进行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指标。缩短: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心肌梗塞c脑血栓形成c血栓性静脉炎c多发性骨髓瘤c妇女口服避孕药等。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值24gl0204gdl临床意义增高:1感染及无菌性炎症:如肺炎c肺结核c胆囊炎c肾炎c风湿性关节炎c恶性肿瘤等。2其他:放射治疗c脂肪肾。降低: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2重症肝病:急性黄色肝萎缩c肝硬化。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胆功能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质中,在心肌c骨骼肌及其他组织中的含量较低,也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清c脑脊液c唾液及胆汁中。正常参考值040ul临床意义人体内肝c心c肾c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alt,当这些器官c组织或细胞有炎症或受损时,alt就大量地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alt的活性以肝细胞中最高,是肝细胞受损时最敏感指标之一。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c中毒性肝炎c药物性肝损害c脂肪肝c肝硬化c肝癌c心肌梗塞c心肌炎及胆囊炎c胆管炎c心血管疾病c内分泌疾病c胰腺疾患c重症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能亢进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疟疾c流行性感冒c外伤c严重烧伤c休克c药物中毒,以及早期妊娠和剧烈运动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称谷草转氨酶g一t,主要存在于心肌c肝脏c骨骼肌c肾脏c胰腺c脾c肺c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也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清c脑脊液c唾液及胆汁中。测定该酶对心肌梗塞c肝病及肌营养不良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正常参考值040ul临床意义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高,肝脏次之。ast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敏感指标,在发病612h内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至45日降至正常。ast活力升高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的范围和损伤程度平行。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期c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c急慢性病毒性肝炎c中毒性肝炎c心功能不全c胆道疾患c内分泌疾病c急性胰腺炎c肺梗死c溶血性疾病c药物中毒c白血病。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正常参考值115左右临床意义在检测肝功能的酶学实验时,最好astcalt同时测定,因为两者比值对肝病的诊断c鉴别诊断及病情变化,都有一定价值。1正常人的比值大于1,平均为115。2急性肝炎早期或轻型肝炎时,其比值下降至05左右;至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其恢复正常的时间较转氨酶绝对值恢复时间为迟。3阻塞性黄疸时常小于1。4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比值常升高。5肝癌患者病程愈长,比值愈高,很多患者临终前此比值超过15。6有助于鉴别酒精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患者ast活性常大于alt活性,而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st小于al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旧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正常参考值850ul临床意义γgt在肝脏的活性较高,仅次于肾c胰,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微细胆管和胆管系统。
附录一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7
当肝内外阻塞或胆汁瘀积时,肝内γgt合成增高,对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增高: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c胰腺癌c急性黄疸性肝炎c慢性肝炎活动期c肝硬化c急性胰腺炎c胆道感染c胆石症及心力衰竭等。单氨氧化酶一正常参考值1240ul临床意义一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以肝c肾c脑等组织为最多。临床上常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腹腔镜观察下肝脏表面的结节形成与一活性呈平行关系。8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一增高。急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有肝坏死时,肝细胞线粒体被大量破坏,一血浓度上升。一增高还见于严重脂肪肝c甲状腺功能亢进c糖尿病c慢性右心衰竭伴有肝脏淤血时间较长者及各种胶原疾病等。总胆汁酸tba正常参考值010μ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肝炎c肝硬化c酒精性肝病c胆汁淤积等肝实质性损伤。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参考值成人30110ul临床意义增高:1阻塞性黄疸c肝硬化c肝坏死时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2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其他肿瘤如乳腺癌c肺癌c卵巢癌c骨肉瘤等alp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3许多药物可使alp增高,如巴比妥类c抗生素红霉素c庆大霉素c氯霉素c卡那霉素c氨苄青霉素等。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c恶性贫血等。血氨ba血液中的氨主要来源于为肠道中细菌分解尿素和将氨基酸脱氨所产生。此外,组织细胞中有多种脱氨酶,能使氨基酸c核苷酸脱氨而生成氨。生理情况下,氨在肝脏中转变成尿素。正常参考值1872μll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反映机体对氨的代谢情况。增高:肝昏迷c重症肝炎c休克c上消化道出血c有机磷中毒c尿毒症c先天性高氨血症等。降低:低蛋白饮食c贫血等。胆碱酯酶gd1临床意义能正确反映黄疸的程度。增高:1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c重症肝炎c慢性活动性肝炎c阻塞性黄疸c肝硬化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2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c新生儿黄疸c胆石症c胰头癌c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总蛋白tp血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具有维持血液正常胶体渗透压和phc运输多种代谢物c调节被运输物质的生理作用等多种功能。正常参考值6080gl6080gd1临床意义主要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病变造成蛋白质丢失的情况。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tp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c呕吐c休克c高热c大量出汗等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降低:1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以白蛋白降低最为明显。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c肾病综合征等。3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输入过多的低渗溶液等。4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等。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白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c体内代谢物质运输c营养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白蛋白半衰期约为19天。所以肝脏病变往往要到一定时间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血清白蛋白的改变。正常参考值3550gl3550gd1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降低:降低的临床意义同总蛋白,尤其是肝脏病变慢性肝炎c肝硬化c肝功能严重损害等c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的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球蛋白glb血清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具有防御作用且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多种糖蛋白c金属结合蛋白c多种脂蛋白c酶类等。正常参考值2030gl2030gd1临床意义血清球蛋白增高常以γ球蛋白为主。增高: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c肝硬化等c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血吸虫病c疟疾c结核病等c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c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c硬皮病等c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c淋巴瘤等。降低: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等。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正常参考值1525:1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白蛋白和球蛋白量的变化关系。比值小于1者,称ag比值倒置,提示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对评估病情的发展c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若ag比值下降,白蛋白逐渐减少,说明病情在恶化。ag比值持续倒置,说明预后较差。血清铁蛋白sf铁蛋白是铁储存于人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正常参考值男15200μgl女12150μgl临床意义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增高:各型肝炎c肝硬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c急性感染c血色素沉着症c反复输血,以及白血病c淋巴瘤等。降低:缺铁性贫血c失血等。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检测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可证实甲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阳性:见于甲型肝炎潜伏期和发病后几天之内。此时,血液及粪便均有传染性。粪便为主要传染源,其甲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可始于发病前12周,发病时达高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达高峰前停止排泄病毒。一般50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住院后1周可于粪便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意义大于临床。特别在幼托机构发现甲型肝炎后,收集同一人群粪便送检能及早发现潜伏期及亚临床感染的个体从而尽早隔离,切断传染源,对控制甲型肝炎流行有重要意义。甲型肝炎病毒及其a检测可用于食品检疫c追踪传染源,如对流行区河海口水源及贝壳类食品检疫可及早确定传染源。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指甲型肝炎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它是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分为ig抗体和igg型抗体两种。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急性甲型肝炎发病后3周,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前23天,ig抗体升高,持续12周以上,最长可维持低滴度1年。因而,它是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igg型抗体出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